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越是到了基层,有时候手段越是粗暴,村长有可能就是你二大爷之流,你二大爷抽你一个嘴巴子,你还真没地方说理去。
而且你别看村长村主任官不大,权不大,可村里的村民还真不能随便得罪,平常没事还好,稍微有点事,你二大爷之类的村长绝对会让你明白什么叫县官不如现管。
什么扶贫补助,什么庄基证,什么合疗报销,更甚者领结婚证需要村上开的证明之类,你二大爷之流的村主任都能卡的你欲死欲仙。
人家也不说收钱,你每次去办找不到人也够你头疼的,你去家里堵人,人家印章忘在村委会了,你去村委会堵人,人家印章忘在家里了,你是半点脾气也没有。
村长一级往往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那是绝对比县长还要牛气几分的,县长又管不到自家结婚开证明。
......
因为有村里面的组织,所以村委会来的人不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除了一些真正有事不能来的,大多都前来凑热闹。
有病治病,没病检查。
在村领导的组织下,前来的人陆陆续续上前。
方寒和李小飞一人一张桌子,一边诊脉,一边询问。
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什么大毛病的,可只要看医生,是个人多少都能被检查出那么一丁点问题出来。
正所谓十人九病,真正健康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只不过有些问题比较棘手,有些问题无关紧要罢了。
正所谓积少成多,所有的大病其实都是由小病而起,所有的大毛病也都是因为小毛病日积月累,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病。
方寒和李小飞给检查,跟着一起来的胡医生负责发药。
因为这一次的药物是完全免费,所以针对一些小问题的患者,方寒也都是不开药的。
针对一些体虚、多汗、失眠等一些小毛病的患者,方寒都是采用饮食调理,告诉患者自身的问题所在,让患者后续注意,避免小毛病变成大毛病。
方寒检查的速度很快,一般针对不需要开药,只是单纯检查的患者,最多也就两分钟时间,不知不觉方寒就看了十多位患者了。
李小飞看到方寒不怎么开药,也尽量减少开药的次数。
只是随着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就不乐意了。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大声嚷嚷着:“凭什么给她们都拿药,给我不拿药,凭什么?”
嚷嚷的这位老太太正好是李小飞检查的,李小飞当时就懵了。
边上的村长急忙走过来:“怎么回事。”
“我说三水,他们这医生凭什么给你二婶拿药了,为什么给我不拿药,今天要是不给我说出一个道理来,我还就不走了。”
说着话老太太一屁股坐在李小飞前面的凳子上,气呼呼的瞪着李小飞,凭什么?
李小飞愣过之后也乐了,站起身道:“我长这么大见过争什么的都有,还是第一次见到争药的,咱们有句俗话说的好,什么都可以没有,千万别没钱,什么都可以有千万别有病,别人拿了药,说明别人的病重,不给您拿药,说明您身体好,这身体好还不乐意?”
这年头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多了,有的人买菜的时候喜欢多拿两根菜,有的人买衣服的时候喜欢多讲讲价钱,超市里面有些东西搞活动搞促销,排队的都人满为患,可这嫌不给自己开药的,还真是不多见。
老太太的一张脸顿时就涨红了。
方寒看完一位患者,也站起身道:“大娘,咱们今天这是中医,中医开药可和西医不同,不是说给你两瓶藿香正气水,家里备用着,只要不过期,都能用,中医讲究一人一方,给你开了药你自己用不着,别人那也是不能用的,需不需要开药是根据您的情况来看的,是药三分毒,咱不需要吃药,为什么非要吃个药?”
“六婶,快别闹了。”
村长急忙一把拉过老太太,他自己也觉得臊得慌。
老太太被李小飞和方寒一阵呛,也觉得有些挂不住,急匆匆走了。
“方医生,您别介意,下面农村就这样,什么都喜欢个攀比,都喜欢占个便宜。”胡医生在边上低声解释。
“没事。”方寒摆了摆手。
下一位患者坐在了方寒面前,是一位三十来岁的青年,青年是被自己的老娘拉着来的。
青年坐下之后,方寒一边示意对方把手伸出来诊脉,一边问:“什么情况?”
“医生,我好着呢,我妈非要拉我来做个检查,我这忙着呢我。”
说着话青年还是把手伸了出来,方寒一边伸手诊脉,一边看着对方的气色:“结婚了?”
“嗯,结婚六年了。”青年点头。
“还没有孩子?”方寒又问。
“啊......”青年嘴巴一张:“您怎么知道的?”
“补药没少吃吧?”
方寒松开手腕道:“另一只手。”
青年急忙换了另一只手上来,方寒手指搭上去:“说说吧,什么情况?”
“快说啊。”青年的老娘忍不住踹了青年一脚。
“结婚六年了,要不到孩子,医院检查说什么精!子存活率低,畸形、死!精!多,吃了不少药,也看过中医,说是什么肾阳虚,给开了不少补药,吃了之后哪方面的欲!望倒是增强了,可是依然没什么效果,现在一停药就那个啥......起不来、早/泄......”
青年的声音那是越说越低。
“你这不是什么肾阳虚,是肾阴不足、精血亏损、**过旺、根基虚损......”
青年呆愣愣的看着方寒,听不懂啊老铁......
“以后补药少吃,一个月之内禁止同房,我给你开个方子先吃一月,到时候来江中院复诊。”
说着话方寒刷刷刷写了一个方子,然后递给胡医生抓药。
“一个月不能那啥?”青年嘴巴一张。
“对。”方寒点头。
“听医生的。”青年的老妈又踹了儿子一脚。
“好吧。”青年连忙点头。
“这个不孕是双方面的原因,下次来复诊带着你爱人一起。”方寒交代。
“好的,谢谢您医生。”
刚才方寒只是诊脉,就说他没孩子,青年多少还是有些吃惊的,这个年轻医生水平不错。
方寒又检查了几位患者,回头喊过胡医生。
“方医生有事?”
“刚才那位老大爷的家属你去联系一下。”
胡医生也是老资历了,一听就知道有情况,低声问:“方医生,是不是您看出了什么?”
“应该是癌,食道癌,最好和患者家属沟通一下。”方寒点了点头。
“行,我去问一问。
胡医生去找村长了解情况去了。
不多会儿就回来了:“方医生,对方没有什么家属,无儿无女。”
胡医生正说着话,村长也过来了。
“方医生。”
“我刚才听胡医生说了,刚才那位是我们村的低保户,家里就老头子一个人,无儿无女的,平常就靠村里的救济和拾破烂为生。”
“就没有什么亲戚?”
“亲戚自然是有的,可是没人管啊。”村长苦笑。
方寒微微沉吟:“这样,您找机会和他沟通一下,要是可以,可以送他来我们江中院,医疗费我们医院负责。”
现在科室已经有了援助基金,针对的正是这种无依无靠的患者,这一次下村既然遇上了,方寒自然是不愿意放弃的。
而且老人虽然是食道癌,可情况和应海涛类似,他给应海涛用的方剂调整一下倒是可以试一试。
“既然方医生您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找他沟通一下,过几天我亲自送他去省城。”村长道。
“行,到了可以直接联系我。”方寒点了点头。
“行。”
村长连连点头,人家江中院愿意免费治疗,他只是送个人的话倒是没什么,通过这件事能和方寒这样的大医院的医生联系上,以后或许还有用得着的地方,怎么算都不亏!
全职国医 第五百二十八章 电话问策
中午吃饭,都是各村负责,分开下村的住院医们在村长家或者村长指定的家中吃饭。
“还别说,农家口味的饭菜还是很不错的。”
“想要吃地道的地方口味,还是要去小地方,最正宗的地方就是农村的村民家中了。”
对于吃惯了饭店口味和食堂口味以及外卖口味的江中院医生来说,偶尔吃一吃农家口味的饭菜,也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杨医生,你上午看了多少患者?”
“差不多二十几个人吧。”
杨姓住院医一边吃着饭一边道。
“我也差不多。”另一位住院医道:“看来下午可以去下一个村子了。”
一个村大概五六百人,这个季节扣除外出务工人员,在村子的人那就更少了,一个村子一上午检查治疗四五十个人,已经算是极限了。
“其实下村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累哈。”杨姓住院医道。
“嗯,确实是另外一种体验。”
住院医平常在医院的职责就是打下手,相比急诊科的医生来说,其他科室的住院医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管床大夫了,每天定时查房,掌握患者的动态,给主治医师打下手,单独接诊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在其他科室,主治医以下级别的医生那是没有资格坐门诊的,不能坐门诊,那就等于没有独立诊病的机会,主治医制定治疗方案,住院医负责执行监督。
正如李小飞所说,在医院环境虽然好,可对于住院医们来说,还真不见得有多么自在,反而是下村之后,他们到了村子,却被当地的村长和村主任当成座上宾,有人端茶倒水。
“而且我感觉到今天上午检查治疗这么多患者,收获不小呢。”
“确实,以前的一些东西好像渐渐的开始融会贯通了。”杨姓住院医点头。
在医院里,下级医生没多少上手的机会,同时遇到棘手的问题也有上级医生把关,这也导致大多数的住院医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好像是在家长的监护下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
现在离开了家长,遇到一些事情就需要自己去想办法,需要自己去解决,出了事也没人善后,治疗和检查的时候更是要慎之又慎,短短的一个上午,一些住院医们确实收获不少。
......
刘大江坐诊隆山镇卫生所,任务并不轻松,镇卫生所辐射隆山村九个组,因为昨天方寒的救治,导致一上午来了不少的患者前来检查。
还好卫生所预留的医生是最多的,再加上裴淑红和个别隆山镇卫生所的医生帮忙,倒也不至于忙不过来。
“刘医生,辛苦了。”
十二点准备吃饭的时候,刚刚忙完,裴淑红就上前和刘大江打招呼。
“不辛苦,比起我们江中院来,这样的强度其实不算什么。”刘大江端着一杯酸梅汤喝着。
身为主治级别的医生,刘大江是需要坐门诊的,以江中院的名气,哪怕是普通门诊,一个诊室一个上午也要接诊四十位左右的患者。
而且比起江中院的患者,隆山镇这边的患者都算是比较好相处的,基本上很少遇到一些比较难缠的患者。
“这倒也是,我们隆山镇卫生所自然是不能和江中院相比的,刘医生您可是江中院的大医生。”裴淑红拍着马屁。
“嗨,裴所长客气了,我在江中院也就是一个小医生。”
刘大江呵呵笑着:“还好今天上午没有什么棘手的患者,要不然我可要向方医生求助了。”
作为主治医,刘大江现在说起向方寒求助这样的话语来那是相当的自然,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医生们的地位永远都是和技术挂钩的,本事强地位也就高,这也是现在的医疗制度有着年资限制,要不然,以方寒的本事,一个副高那是没跑的。
“刘医生您谦虚了,方医生虽然水平不低,可毕竟年轻,在经验方面还是不如您的。”当着刘大江的面,裴淑红自然知道该怎么说话。
“哈哈。”刘大江开怀一笑,裴淑红这话他听着是相当的舒服,虽然他也知道他其实是不如方寒的,可当着外人的面,刘大江还是有虚荣心的。
“裴姨,医生!”
刘大江喝完杯子里面的酸梅汤,正打算和裴淑红前去食堂吃饭,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喊声,两人还没来得及出门,就见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背着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冲了进来,中年人身后还跟着一男两女。
“快,方患者躺下。”
刘大江急忙一拉边上的桌子,仿照方寒昨天下午,两张桌子一并,先让患者在桌子上面平躺了下来。
患者躺下之后,刘大江急忙查看患者的情况,只见患者目瞪口闭,面色暗红,唇色发紫,双手紧握,好像死癫痫发作的样子,喉咙里面噜噜有声,声音很大,呼吸急促,肢体僵硬。
一边查看患者的情况,刘大江一边给患者诊脉,同时对裴淑红道:“裴所长,快,给方医生打电话。”
作为内科的主治医,刘大江遇到这样的急症第一时间就有些慌乱。
这就好比内科医生,哪怕医术再好,水平再高,遇到血淋淋的场面下意识都会有些发憷,刘大江虽然是主治,可遇到的患者大都是病情比较平稳的,哪怕患者偶尔发生危机,也都有上级医生帮忙,这突然送来这么一位急诊,刘大江就有些慌了,生怕自己应付不过来。
“好。”
裴淑红也知道情况紧急,急忙拿出手机拨打方寒的电话。
方寒这会儿也正在吃午饭,看到有电话进来,方寒接起来问:“我是方寒,请问哪位?”
“方医生,我是裴淑红。”
“裴所长,有什么事吗?”
“让刘医生和您说吧。”裴淑红急忙把手机凑在刘大江耳边,相比起刘大江,裴淑红的水平那就更差了不少,而且她本人也不懂中医,沟通也不好沟通。
“喂,方医生,来了一位急诊患者,你能不能马上赶回来一趟?”
“患者什么情况?”
方寒一听来了急诊,一边起身一边拿着电话询问。
“患者女姓,71岁.......脉象滑迟兼弦、舌质暗红.......”
刘大江急忙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诊断到的情况给方寒说了一遍道:“方医生,患者现在的情况比较危急,您多长时间能到?”
对于患者的情况刘大江其实已经有所判断了,应该是肝气郁结、湿痰上阻,这样的病症刘大江心中也是有着方子的,可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同了,针对急症,要做的不是考虑后续治疗如何,而是先让患者度过眼前的危机,然后才能考虑事后的用药和治疗。
刘大江是知道事后该怎么治疗,可眼下患者这种情况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患者此时的状况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呼吸停止,随时病危。
这就好比有人给了你一个工具,工具是放在盒子里面的,你知道工具怎么使用,却打不开盒子,而急诊科医生最擅长的却是打开这个盒子。
方寒拿着电话,很是详细的听完刘大江的描述,微微沉吟了一下,这才道:“患者应该是气厥,可以采用针刺人中、十宜、百汇......几个穴位,然后采用礞石滚痰丸6克灌服......”
“好的,我知道了。”
刘大江急忙对裴淑红道:“银针。”
“去,准备银针。”裴淑红急忙对边上的护士喊。
护士急忙去拿银针,刘大江采用方寒所说的办法,先针刺患者的人中、十宜、百汇等几处穴位,然后给患者服用礞石滚痰丸......
大概十五分钟,患者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哼了一声,缓缓苏醒。
“呼!”
刘大江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虽然方寒给他说了法子,他刚才还是有些提心吊胆。
看到患者苏醒,刘大江急忙一个电话拨了回去。
方寒一边吃着饭一边等着电话,看到电话打了回来,急忙问:“患者怎么样了?”
“患者已经醒了。”
“那就好。”方寒道:“告诫一下患者家属,让患者这一阵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生闷气,这是气的。”
“我知道了,谢谢方医生,我就不打扰您吃饭了。”刘大江现在是由衷的佩服方寒。
一个电话,方寒人都没有回来,只是给他说了法子,他这边就把患者抢救过来了。
“刘医生客气了。”
刘大江挂了电话,这才问患者家属:“患者怎么发病的?”
中年人支支吾吾,时不时看向边上一位女人。
裴淑红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问女人:“你又和你婆婆置气了?”
“裴姨,这不能怪我,我婆婆她......”
话说了一半就被裴淑红打断了:“你婆婆年龄大了,七十多岁的人了,你就不知道让着点.....”
中年人急忙符合:“就是......”
“行,我让着点,我走行了吧。”女人那也是不好相与的,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你......”男人张了张嘴,是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自己老妈这还在医院呢,媳妇又置气走了......
男人,难啊!
全职国医 第五百二十九章 等着
患者苏醒过来,后续的治疗刘大江就不需要再向方寒询问了,给患者开了方子,叮嘱了几句。
“刘医生辛苦了,咱们先去吃饭吧?”
看到刘大江忙完,裴淑红急忙给刘大江递上毛巾。
“多亏了方医生。”刘大江接过毛巾擦着脸,道:“这一次要不是方医生跟着来,我还真要抓瞎。”
“方医生的水平果然是非常了得,比传言中的还要厉害。”这一次裴淑红是由衷的感叹,再也不说什么方寒或许经验不如刘大江之类的话了。
说着话,刘大江和裴淑红一起出了门诊大楼,正打算去食堂,就看到一辆黑色的奥迪a8l缓缓的驶进了卫生所的院子。
在隆山镇这样的地方,迈腾帕萨特这个档次的车子都已经算是比较好的车了,宝马和奥迪之类的车子更是比较罕见的了,偶尔来一辆奥迪a6就已经算是豪车中的豪车了,像这种八十多万打底的奥迪a8在隆山镇更是豪车中的战斗车了。
看到开进来的奥迪a8,裴淑红和刘大江都下意识的停下了脚步,这样的豪车别说在隆山镇,就是在江中市也不能完全忽视。
黑色的奥迪a8l在中午的阳光下更是耀眼不少,车子使进卫生所,在院子靠近阴凉的地方缓缓停下,车门打开,先是下来一位三十来岁的青年,青年下了车之后急忙绕到另一边,拉开车门,搀扶下来一位六十岁出头的老人。
老人的年纪不大,不过手中却拄着拐杖,金色的拐身,金红色的龙头拐头,龙头的嘴巴里面还喊着一颗红彤彤的翡翠,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这样的拐杖的实际意义主要表现在彰显身份之上。
老人下了车,就站在院子的树荫下面,举目四望,很是随意的打量着隆山镇卫生所的环境,搀扶老人下车的青年则迈着沉稳的步子不急不缓,不慌不忙的走到了裴淑红和刘大江的身前,脸上带着客套式的表情,很是礼貌的询问:“请问方寒方医生是不是在这儿?”
“你们找方医生?”
刘大江愣了一下,开着80多万的豪车,拄着一看就价值不菲的拐杖,来到隆山镇这样的地方目的是为了找方寒?
“对,我们听说方医生来了这儿,不知道方医生还在不在?”
“方医生下村去了。”刘大江道。
“下村?”青年一愣,有些不是很理解。
“方医生去了村上义诊,这会儿并不在卫生所。”裴淑红急忙解释。
“那不知道方医生什么时候回来?”
“回来的话应该到晚上了。”刘大江道:“义诊是下午六点结束,六点半方医生应该就能回来。”
“六点半?”
青年抬起手腕上的手表看了看时间,这会儿才十二点四十五分零八秒,距离六点半还有好几个小时呢。
“那请问方医生去了哪个村子?”青年又问。
“这个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你们找方医生什么事,我打电话问一问?”刘大江同样很客气,对于一位开着奥迪a8,拄着至少数十万的拐杖的人,刘大江必须给予该有的客气和尊重。
“你们稍等。”
青年说了一声,转身向老人走去,有些事情不经过老人的同意,青年是没办法做决定的。
青年来到老人边上,大概的说了一下情况,老人微微皱眉,然后低语几句,青年这才重新走向刘大江和裴淑红。
“我们是来找方医生瞧病的,还麻烦联系一下方医生,最好让方医生尽快赶回来。”
“我给方医生打个电话。”
说着话,刘大江就拿出手机,当着青年的面拨通了方寒的号码。
这会儿方寒刚刚吃晚饭,正在吃饭后的水果,水果是村长的儿媳妇亲自洗好给方寒和李小飞以及胡医生端来的,当然,李小飞很清楚,他们能够享受到餐后水果的待遇,极有可能是沾了方寒的光。
“刘医生,是不是患者又有什么情况?”
“刚才的患者已经清醒了,这会儿已经可以说话了,暂时留在卫生所的观察,我找您是别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