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送着一群患者家属出了会议室,陈远重新回到了会议室。
“方医生,看来都是那个7号床的患者家属教唆的。”
“也不算教唆。”方寒笑着道:“不同的体系,产生误会是很正常的,多多沟通,要有耐心。”
“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到位。”陈远急忙认错。
方寒是不怎么喜欢和患者家属打交道的,一般这样的事情都是陈远负责,只不过在某些时候陈远并没有方寒的威望。
......
丰州省卫生厅,孙秋白挂了电话,就交代自己的助手**平去调查。
他是帮忙的,没有理由帮了忙却不落好,这里面究竟有没有人使绊子他也想知道。
**平的办事效率很高,大概十来分钟就把事情查清楚了。
“孙厅长,是这次去的一位患者家属。”
“患者家属?”孙秋白眉头一皱。
“我托人问了情况,也打听了江中院那边,这次去的患者家属里面有一位咱们省医院的医生,这个实验性疗法的说法就是这位医生说出来的。”
“省医院的医生?”
孙秋白哼了一声:“叫什么名字?”
“钱宏伟。”
**平看着孙秋白的脸色,试探着问:“孙厅,要不要我给省医院那边打个招呼?”
既然是钱宏伟生的事,在**平看来自然要收拾一下这个钱宏伟,以孙秋白的身份收拾一个主治医,还不是小菜一碟。
“怎么收拾?”
孙秋白看了一眼**平:“咱们是帮忙的,不是添乱的,钱宏伟既然是省医院的医生,多少还有些顾忌,他要是没了顾忌,到时候更麻烦。”
“找人警告一下这个钱宏伟,不要明着来,让他知道深浅就行了。”
孙秋白倒不是怕收拾这么一位主治医,主要是不值得,马宏伟也不算犯了多大的过错,难不成给人家开了?
真要开了,钱宏伟破罐子破摔,那才彻底没有了忌讳,在江中院闹起来,孙秋白的人情岂不是白送了?
......
刚才在会议室被方寒问的没话说,钱宏伟很是有些不舒服,他以为主治医,竟然被一个小年轻给问住了,他不懂中医怎么了?
既然方寒说了他不懂中医,那么他倒是不介意了解一下,又不是打算看病,了解一些皮毛也就够了。
趁着妻子照顾岳父,钱宏伟起身溜达出了病房,在急诊科乱转。
正转着,电话响了。
钱宏伟接起电话,笑着道:“**啊,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打电话过来的是他们科室的另外一位主治,和钱宏伟关系不错。
“我说钱医生,你是不是疯了?”
钱宏伟一愣:“**,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什么时候得罪你了?”
“我听说你在江中院作死?”**的话很不客气:“你工作不想要了?”
“什么叫我在江中院作死?”钱宏伟更是听得云山雾罩的。
“你去江州陪护,最好别在江中院闹事,我给你说,江中院一个姓方的小年轻医生那可是咱们孙厅的学弟,两人关系好着呢,你要是在江中院闹腾,被孙厅知道了,小心饭碗不保。”
“姓方的,学弟?”钱宏伟瞬间一身冷汗,怪不得孙厅给江中院推荐患者,他之前还以为是江中院某位领导的关系,原来是方寒。
怪不得这个方寒年纪轻轻在江中院这么了得,感情是有大背景。
......
下午,方寒又刻意单独叫了几床的患者家属谈了话,见到钱宏伟的时候,钱宏伟是相当的客气。
“方医生,不好意思,我不太了解情况,乱说话,给您添麻烦了。”
“不碍事,我都说了,有沟通才有了解嘛,沟通是好事。”
方寒淡笑着道:“既然你是患者家属,我把患者的情况大概说一下,有些注意事项你也注意一下,你是医生,应该更清楚这类患者应该注意什么,心态很重要,多开导患者......”
因为明天方寒就要下去义诊,因而今天下午他要把手中的事情处理好,无论是才来的几位患者还是他以前手中的患者,该交代的交代,该留医嘱的留医嘱,这一次方寒之所以不打算带陈远,也正是因为他走后他名下的患者都要陈远操心。
......
这一次江中院义诊的地方是江中市长清县隆山镇。
隆山镇是长清县县城以北的一个小镇,镇子不大,经济也相对比较落后,整个镇上只有一家镇卫生所,也就是所谓的镇医院。
江中院这一次之所以把义诊的地方选在隆山镇是因为当地镇卫生所所长的亲自邀请。
这位所长五十来岁,名叫裴淑红,是一位女所长,前一阵裴淑红在江中院内科住了半个月院,住院的时候偶尔提了一嘴,说希望江中院有机会能去他们隆山镇组织一次义诊,这事正好被秦卫华知道了,秦卫华就把这次的义诊定在了隆山镇。
这次义诊是内科组织的,以内科医生为主,内科这次去的人最多,一位主治,五位住院医,外加两位规培生参与,总共八个人,之后就算是急诊科去的人最多了,四个人,其他科室都是两个人。
之所以急诊科去的人相应多一些,正是因为急诊科医生擅长应付一些突发状况,到时候万一有急诊患者,也避免其他科室的医生手忙脚乱。
一大早,大巴就在江中院门口停稳,所有参加义诊的医生都早早集合,乘车出发。
很凑巧,内科带队的主治医正是和方寒打过交道的刘大龙。
刘大龙是前一天才知道这一次义诊竟然还有方寒,当时是真的很想请个病假不去算球,奈何这样的义诊其他医生那是更不愿意去的,落到了刘大龙头上,他不去也不行,真要在这个时候请假,年终考评八成要受影响。
“方医生。”
看到方寒,刘大龙很是客气:“没想到这一次急诊么竟然把您派来了,有您在,这一次的任务应该会轻松不少。”
刘大龙也想开了,方寒在有方寒在的不好,也有方寒在的好,有方寒在,他的压力就能小很多,虽说下乡义诊一般不会碰到太过难缠的病症,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要遇到棘手的情况,他要是解决不了,那可等于给江中院抹黑了。
“刘医生好。”方寒也很客气的和刘大龙打了声招呼。
一码归一码,康德兴的事情早就过去了,方寒也没有记刘大龙的仇。
“所有人都快点上车,马上就要点名了。”和方寒客套过后,刘大龙就大声喊着,催促这一次前去的医生上车。
等所有医生上了车,刘大龙拿着花名册点名,确认所有医生全部到齐,大巴车这才缓缓启动,向着长清县隆山镇而去。
大巴车路过长清县的时候,方寒才突然想起,苏铁航给他打过电话,说是希望方寒到时候能参加他女儿的满月宴。
方寒算了算时间,满月宴应该还没过,如果能在隆山镇呆五天,回来的时候正好赶得上。
大巴车过了长清县,越往北道路越差,大巴车的速度也放缓了不少,等到了隆山镇已经快到饭点了。
过了十点半的时候,裴淑红就动不动在医院门口观望,过了十一点,干脆就在门口等着,十一点三十五分,大巴车终于出现在了裴淑红的视线中。
大巴车停稳,裴淑红就带着卫生所的几位医生迎了上来,见到车上下来人,也不管是谁,都急忙欢迎。
“欢迎大家,欢迎江中院的众位医生,大家辛苦了。”
医生们下了车,很是自然的把领头的刘大龙和方寒暴露了出来,裴淑红就知道谁是领队了,笑着向刘大龙伸出手:“欢迎欢迎。”
“裴所长客气了,我是江中院内科的刘大龙,这位是急诊科的方寒方医生。”刘大龙做了一个自我介绍,然后郑重的介绍了方寒:“方医生这一次能来裴山镇参加义诊,那可是非常难得的。”
“方医生好。”裴淑红笑着伸出手和方寒握了握,虽然方寒看上去年轻,可刘大龙这么郑重的介绍,裴淑红就知道这位方医生不简单,来头或许还在这位刘医生之上。
:求推荐票!





全职国医 第五百二十一章 义诊环境
隆山镇的经济虽然不算发达,镇卫生所的门诊楼倒是新盖的,一栋三层的新式门诊楼,原本的旧门诊已经改成住院部了。
这几年因为国家政策的原因,除非一些非常落后的偏远小镇,大多数的镇子都有设立属于自己专门的卫生所,而且卫生所也大都有了翻修,毕竟国家每年八千多个亿的医疗财政支出也算是一笔庞大的支出了。
新的门诊大楼和原本的大楼,导致隆山镇卫生所还不算太小,而且镇卫生所的条件也换算可以,在镇卫生所甚至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比如阑尾切除、外创伤缝合、肛!门息肉切除、不用固定的骨折闭合性复位手术等一些简单的一级手术亦或者二级手术里面简单的一些手术。
如果有外来专家,医院的条件甚至可以做更为复杂一些的二级手术和简单的三级手术。
对镇卫生所这样的镇以及医院来说,最为缺乏的倒不是手术条件,而是医生。
方寒大概了解了一下,隆山镇卫生所的医生并不算多,加上裴淑红在内也就七八个人,其中包括内科、外科、中医科、防疫科、检验科。
内科的医生最多,有四个人,其中两位医生都是多年的老村医,靠着资历混进了镇卫生所,外科医生一人,这里要说明一下,隆山镇卫生所哪怕是内科医生其实也会一些简单的缝合,而且隆山镇卫生所本身的外科医生做的最多也就是清创缝合,缝合一些不超过十五公分,深度较浅,没有伤及大血管的外创伤,对于稍微严重一些的,那就需要去县医院了。
哪怕是阑尾切除等一些简单的手术,隆山镇卫生所大多也都是请外援。
至于中医科,正如前文所说,根本就是摆设,隆山镇卫生所是没有一位科班出身的中医大夫的,只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设了一个中医科,而中医科的医生也都是内科的几位资深老中医客串。
中医科的工作也就是定期免费发放一些中成药剂亦或者中药制剂一类的药物,治不了大病,可以增强免疫力,治疗一些小感冒之类的,效果参考板蓝根冲剂一类的普遍类药物。
检验科一人,检验科其实也就一台化验血常规的仪器,针对的大都是一些发热病人。
自从十多年前出血热被当成普通发热治疗而发生多起误诊误治事件之后,发热感冒病人血常规检查已经成了必备的项目。
对隆山镇卫生所来说,这一台血常规仪器的创收可不少,无论是感冒发烧,亦或者幼儿防疫,大多都是要做血常规的。
裴淑红对于江中院医生前来隆山镇卫生所表示了非常热情的欢迎。
“刘医生,方医生,咱们食堂已经准备了午饭,而且特意熬了绿豆汤,消暑,解渴,镇上的条件简陋了一些,还希望刘医生和方医生多多担待,不要介意。”
隆山镇卫生所的条件确实是相当的差,对于江中院的医生来说,这样的地方实在是差到了极点,整个隆山镇甚至没有一家旅馆亦或者酒店。
方寒等人的住宿就安排在镇卫生所,裴淑红特意腾出了几间原本不常用的宿舍和用不上的病房。
隆山镇属于地地道道的乡村乡镇,经济不发达,有没有自己的镇企业,同时也没有旅游业,这也导致隆山镇基本上很少有外来人员,前来隆山镇的外来人员也大都是前来走亲戚的,不需要找旅馆或者酒店入住。
真要遇到前来隆山镇办事的,完全可以在长清县县城落脚,毕竟隆山镇距离长清县县城也就四十分钟的车程,麻烦是麻烦了一些,可条件毕竟要好上不少。
一群人到了之后自然是首先安排住宿,看到居住环境,不少医生都下意识的皱了皱眉,这条件也太差了些,个别房间还有空调,有的房间甚至连空调都没有,裴淑红准备了电风扇。
对江中院的医生来说,电风扇这样的电器,已经完全是属于落后的电器了,相对于省城的人来说,电风扇一类,现在也就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会用到。
这也是江中院的医生大多畏下乡义诊如虎的原因了。
方寒倒是没觉得什么,篷花村前几年的条件其实一点也不比隆山镇差多少,方寒虽然是90后,可还是吃过一些苦的。
事实上方家用上空调也就三四年的时间。
只要环境干净,卫生,方寒倒也没有过于挑剔。
当然,作为这一次义诊活动的隐性领导,方寒毫无疑问住的是有空调的房间,而且刘大龙很是识趣的没有和方寒住一个房间,给了方寒一个单间待遇。
原本裴淑红的安排,刘大龙和方寒这两位领导是住一个房间的,只是刘大龙百般谦让,甚至愿意和其他医生一起挤一挤,也要给方寒一个单间。
在隆山镇卫生所这样的地方,在江中院来了十来号医生的前提下,一间有空调的单间绝对堪比五星级大酒店总统套房的待遇了。
这也让裴淑红对方寒更是好奇,这位年轻的医生在裴淑红的眼中是越发的神秘莫测了。
吃过午饭,江中院的医生们就在刘大龙的组织下开始准备办公,镇卫生所稍显空旷的门诊打听摆放了一排座椅。
在江中院的医生到来之前,隆山镇卫生所就进行了宣传,事实上方寒等人进门的时候就看得到镇卫生所门口的红色横幅。
两条横幅,很是显眼!
热烈欢迎江州省省中医医院的专家前来我镇卫生所莅临指导。
热烈欢迎江州省省中医医院的专家前来我镇义诊慰问。
同时镇**也同时把这一次的义诊活动作为一个政治任务在前几天就下发到了各村各组,隆山镇的各个村组显眼的地方也早就张贴了关于江中院的医生们前来隆山镇免费义诊的信息。
一群以一位主治医领头,一群住院医为骨干,平常在医院被人呼来喝去的小医生们,到了隆山镇瞬间要摇身一变,成了专家。
这个身份的转变或许是省级医院的小医生们下来义诊唯一能够欣慰的一点了。
隆山镇卫生所下午上班的时间同样是下午两点,趁着还没有上班,江中院的一群医生们就在门诊大厅闲聊,有隆山镇卫生所的医生和护士送来冰镇的酸梅汤和绿豆汤。
条件虽然简陋,隆山镇卫生所这边倒也上心,态度非常好,服务非常周到,对江中院医生的到来也非常重视。
下午一点半,隆山镇卫生所就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到来,镇上的宣传和卫生所的宣传说的义诊时间也是今天下午两点开始,为期三天。
当然,如果三天期满,还有患者,到时候江中院的医生们愿意逗留,镇上自然会再次宣传,什么镇领导和卫生所领导努力争取云云。
卫生所的院子里有着两颗大树,前来的患者也都纷纷在大树下面纳凉,有说有笑。
趁着义诊还没开始,方寒站在门诊门口看着不远处院子里的人群:“这人不多啊。”
眼看着距离两点也只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了,可院子里的人稀稀拉拉也不过十来个人。
方寒的边上站着李小飞。
陈远也算是资深住院了,以前也去过镇一级的卫生所,因而很是清楚状况,笑着道:“天热,愿意来的人肯定不多,这会儿能来的都是镇上附近的一些村民,稍微远一些的是不会来的。”
方寒一愣:“义诊也没人来?毕竟是省医院组织的义诊。”
李小飞笑着解释:“虽说是义诊,其实也就是不收挂号费,检查免费,如果开药治疗还是要收费的,现在的乡镇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次义诊,众人大都习以为常了,最初一些人还会冲着免费的名头前来,等了解了情况,心也就不怎么热了。”
越是小地方,村民越是计较,要是真的免费,一些村民还是愿意来检查一下的,有病治病,没病防身,稍微有点小毛病的人都能混一点药,哪怕免费领一两盒藿香正气水都是好的。
可事实上义诊也并非是真的一毛钱不收,只是没有挂号费,没有检查费,开药治疗还是要收费的,能走合疗走合疗,不能走合疗自费,一些人前来义诊,做了检查,医生开了药,一听说要钱,药也不要了。
这要是天气凉快,或许还能多来一些人,这么热的天,又是大中午,过去做个检查,还不如在家里纳凉呢。
找几个人打麻将、斗地主,吹着空调,喝着茶,比不出去晒太阳排队来的自在?
“师傅您看到了没有,前来的大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年轻人是没有多少的,老头老太太也大都不会骑车,要是没有家里的年轻人带着,从村子走到镇上那也要不少时间,这么热的天,没走到镇上,可能都被太阳晒晕过去了。”
方寒又是一愣,他这是第一次下乡义诊,而且也是第一次来乡镇这样的地方,还真不清楚里面的情况,要不是李小飞解释,他还真不会明白。




全职国医 第五百二十二章 受冷落的方医生
“还是形式主义?”方寒有些小失望。
要是这么说的话,这样的下乡义诊也就和上次江北疗养院的义诊形式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也不能说完全是形式主义。”
李小飞笑着道:“师傅您想啊,咱们江中院这么多医生下来没有找隆山镇要一分钱吧,也没有要什么车马费吧,医生的检查诊断也是实打实的,而且我们来义诊不能拉着药材来吧,药材设备其实还是隆山镇卫生所出,可真要全部免费,以隆山镇的财政不见得能支撑下来。”
“现在飞刀那可都不便宜呢,咱们江中院的这些医生水平不说和专家比,比起长清县县医院的医生总不差了吧,免费上门服务,省了多少麻烦,这也就是季节不对,往年都不会选这么热的天,要是凉快一些,愿意来免费检查的人还是不少的。”
方寒想了想倒也是这个理。
下乡义诊,江中院出人,不要车马费,只管一个食宿,这也确实算是免费义诊了,可真要全部免费,那到时候患者可就多了,隆山镇卫生所的压力那就太大了。
其实能把好的医疗服务送上门,省城的医生下乡看病,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便利了,平常隆山镇的这些人想要看病,那还不得三个小时的车程去省城?
去了省城挂号排队,当天还不见得能见得到医生。
“天确实热,可咱们来一次也不容易,总要干点事吧?”
方寒看着稀稀拉拉的人群,确实是有些不怎么满意,好不容易来一趟,总要多看一些患者吧,就这么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也就比江中院来的医生多一些。
这一次江中院来的医生都有十几个人了,患者也才二十来个,一个人看两个都不够分。
李小飞是知道自己这个年轻师傅的性子和为人的,想了想低声建议道:“要不咱们分队下村?”
“下村?”
方寒的声音提高了并不少,眼睛瞬间一亮,这倒是个注意,下村的话距离就近多了,即便是天气热,想来一些人还是愿意来的吧?
“师傅您小点声。”
李小飞魂都差点吓丢了,左右看了看,还好边上没人,这才松了口气。
他是愿意给方寒提建议的,可绝对不能让其他医生知道。
以方寒的地位,提出下村这样的建议,刘大江多半是没什么意见的,其他医生哪怕不怎么乐意,可也不会说什么,也不能把方寒如何。
可大家要是知道这个建议是他李小飞提的,他李小飞瞬间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下乡对医生们来说都已经算是苦差事了,这要是再下村,其他人还不活剥了他?
“这事我晚上和刘医生裴所长商量一下。”方寒微微沉吟,这个方案倒是可行。
只不过村的话,牵扯的事情也会更多一些,医生们分成几个组?
有几位医生能够独当一面?
到时候必然还要派车,也要顺带带一些药材。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些事说起来轻松,真要实际操作,牵扯的事情就多了。
说着话,就到了两点了,医生们陆陆续续就坐,方寒也到了属于自己的位子坐下,准备开始接诊。
相比上次去江北疗养院方寒甚至都没有上桌的资格不同,这一次在隆山镇卫生所,方寒的位置那可是很显眼的,刘大江哪怕不给自己上桌的机会也不能不把方寒安排好。
江中院来了十几位医生,也不是人人都要负责接诊,上桌的也就一些资深住院,一些资历较浅的就在边上帮忙,李小飞则很自然的在方寒边上打下手。
在小地方看病,又不挂号,前来检查的患者都是按照前来的先后顺序上前,几张桌子后面都坐着医生,患者们走进门诊,看着有空位的医生自己挑选。
最先进来的一批患者,进了门左右一打量,第一位患者就直奔刘大江去了。
大多数人看医生首先看的就是年龄,在不了解医生们详细资料的情况下,自然是年龄越大的医生越容易让人信任。
之后其他几位住院医的面前也都陆陆续续的坐上了患者,唯独方寒的面前空无一人,后面已经进来的患者看着方寒桌子前面空荡荡的椅子,丝毫没有上前的打算。
这次前来的医生中方寒自然是最年轻的,在有资格上桌的医生中国那就更显的年轻了。
“那边还没人,你去那边。”
裴淑红就站在边上看着,忍不住上前催促。
“我才不去呢,一个小年轻,虽然长得好看,可看病又不是相亲。”
1...226227228229230...7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