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谭旺学前面带楼,先安排曾老在特需病房住下,同时让人请方寒和匡明卓前去会诊。
......
方寒来的比较晚一些,他到的时候匡明卓已经到了,曾老到医院的时候方寒还在手术室做手术呢。
还没进门,方寒就被等在外面的方浩洋拦住了。
“方主任。”
方浩洋拉过方寒,稍微走远了一些,轻声道:“这次的患者身份比较特殊,你到时候尽量慎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也不能冒进,没有太大的把握,尽量不要承诺什么。”
方寒点了点头。
方浩洋叮嘱过后,这才和方寒一起进了病房。
病房里面,温学义正在给曾老做着检查,谭旺学和曾文龙站在边上,听到脚步声,曾文龙这才看向门口,等看到方浩洋边上的方寒,曾文龙就是一愣。
这位方医生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更年轻啊。
“这位就是方寒方医生吧。”曾文龙笑着看向方寒。
“曾先生好。”方寒点了点头,和曾文龙打了声招呼。
“老爷子的事情就多多拜托方医生了。”曾文龙笑着说了一句,方寒又点了点头。
这会儿匡明卓已经给曾老做完检查了,走到边上查看曾老的检查报告,曾老也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保健医生的,来的时候各种检查报告和病历那都是非常的详细。
匡明卓做完检查,方寒这才上前给曾老诊脉检查,然后查看曾老的病历和检查报告。
从检查报告上,方寒看出,曾老的这个病时间不短了,有好几年了,去年还在省医院住过院,治疗过两次,都是保守治疗,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也就是半个月前,曾老开始出现右上腹闷涨作痛,同时食欲下降,晚上还有惊慌心悸、胃脘痛等症状,白天头昏,还有轻微的健忘,保健医生给曾老做了检查,给出的方案是手术治疗,做胆囊摘除。
等到方寒和匡明卓两人都看过详细的检查报告,曾文龙这才道:“这次来中医院,就是奔着匡主任和方医生的名气来的,今天能请到匡主任和方医生两位一起给老爷子会诊,也是老爷子的运气,不知道两位关于老爷子的情况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没有?”
不得不说,曾文龙确实很会说话,一点也没有架子,单单这一点,就让人下意识的心生好感。
全职国医 第四百九十五章 念头不通达
/
“曾先生太客气了。”
匡明卓笑着道:“从各种检查和刚才的诊断来看,曾老的情况确实已经比较严重了,手术医疗组给出的手术治疗的方案是很负责任的。”
“方医生怎么看?”
今天曾文龙带着老爷子前来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手术,只不过人选方面一时间还没有确定,他们这次主要是奔着方寒来的,可刚才方浩洋也说了,如果是左右半肝切除的话,方寒肯定是首选,可要是做胆囊摘除,方寒就不见得比匡明卓合适。
如此一来,曾文龙的心中就有些动摇了。
任何人做手术都想找水平最好的医生来主刀,曾文龙更是如此,曾老爷子身份特殊,找厉害的医生更容易一些,如此一来就更没有必要委屈自己了。
此时曾文龙之所以询问匡明卓和方寒,其实就是想听听他们两个人的看法。
“方医生有什么说什么,老爷子的情况你们两位是行家,你们的建议我和老爷子都会慎重考虑的,实在不行,咱们请燕京的专家来也可以,不要有什么压力。”
曾文龙这话说的就非常明显了,翻译过来就是希望方寒和匡明卓量力而行,能拿得下,那就做,真要不能胜任,那就不要硬撑。
给大人物做手术有给大人物做手术的好处,也有给大人物做手术的坏处,做好了,好处自然很多,做坏了,后果那也是相当严重的。
曾文龙相信方寒和匡明卓听得懂他的话。
这要是换了别人,这样的话或许不会说,可曾文龙那是一点也不藏着掖着,他们曾家有这个底气,直说了,也没人敢明面上生气。
“一定要做手术吗?”方寒开口了,不过一开口就让曾文龙一愣。
“什么意思?”
方浩洋也使劲给方寒打眼色,今天曾文龙带着曾老前来,目的就是做手术,是来找主刀医生的,因而方浩洋也没上手,他又没能力做手术,此时听方寒这么说,难道说方寒是不建议做手术?
曾老可不是一般的患者,人家既然有了做手术的心思,那么按照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思来,哪怕手术成功之后有什么后遗症,患者家属也是有着一定的承受能力的。
曾文龙能前来做手术,自然明白胆囊摘除之后的风险和各种情况。
要知道,手术是有着一定的衡量标准的,除非一些特例,大多数手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换个人来也是一样。
专家和普通医生的区别就是,更为熟练一些,风险更小一些,预后更好一些,出现各种意外应对能力更强一些,只要手术的过程顺利,谁来做都一样。
只要不是人为错误,出现一些正常范围之内的情况,患者家属也不能追究什么,要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任何意外都不能有,那么这世上也没人敢做这个手术了。
可方寒此时打算改变人家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原定方案,这要是出了问题,亦或者耽误了最佳手术期,问题可就大了。
方寒看到了方浩洋的眼色,不过还是有什么说什么:“以我刚才的诊断来看,保守治疗还是有痊愈的希望的,不一定非要进行手术,不管怎么说,胆囊总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就这么摘除,怪可惜的。”
曾文龙眼睛圆睁,靠坐在病床上的曾老此时也猛然睁开眼睛,双眼直勾勾的看向方寒,眼中有着精光:“你的意思是不做手术也能好?”
谁他么喜欢做手术啊。
正如方寒所说,胆囊那也是人体的器官,人身上的东西那就没有多余的,哪怕是阑尾也有自己的作用,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摘除胆囊。
曾老这个病拖了这么久,为什么到现在才来做手术,那就是因为不想做这个手术,手术有风险,曾老又这么大年纪了。
“保守治疗的话,大概有六成的概率可以痊愈。”方寒微微沉吟了一下,说了一个比较保守的数据。
“六成?”
曾老眼中精光一闪:“足够了。”
曾文龙看了一眼老爷子,又看向方寒:“方医生,您说认真的?”
“我从来不拿患者的病情开玩笑。”方寒道。
“要是这样的话,那就试一试。”曾文龙沉吟了一下道。
“不过。”方寒又开口了。
方寒这两个字一出来,曾文龙的心又揪起来了,一般来说,这两个字后面都不会跟什么好消息。
“不过患者毕竟已经病了两年多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彻底痊愈,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
“需要多久?”曾文龙问。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四个月应该可以痊愈。”
这一次不等曾文龙开口,曾老就说话了:“只要能把胆囊留下,时间长一点没关系。”
前来做手术之前曾老该问的都问了,哪怕是做了胆囊摘除,修养都要一段时间呢,之后调养恢复,用的时间不见得就比方寒所说的时间短。
“那就拜托方医生了。”曾文龙知道老爷子的意思,既然方寒说了不做手术可以治好,那么手术的方案自然就要靠后占了。
曾文龙看着方寒,心中有些琢磨不透这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为了在老爷子面前表现呢,还是真的只是为了老爷子的病情考虑呢。
一直没开口的谭旺学这会儿笑着插嘴:“既然是中医治疗,要不去我请其他几位主任过来,一起给曾老做个会诊,一起研究一下?”
“不用了。”
曾老大手一挥:“既然小方说了可以,想来他自己应该有了方案了,就没必要瞎折腾了。”
前来江中院之前,曾老的这个情况也没少找人治疗,既然最终能得出手术这个结论,可见其他医生也确实没什么办法了。
今天方寒说可以不手术,那就证明方寒有办法,既然有办法,又何必再叫一些没办法的人过来添乱呢?
很显然,谭旺学口中的其他几位主任在曾老眼中已经成为那些没办法的人群了。
谭旺学讨了个没趣,急忙闭嘴,不说话了。
方寒走到边上,提笔写了一个方子,然后递给方浩洋:“方主任您看看。”
症状:主诉,右上腹闷涨作痛,食欲不振,晚上惊慌心悸,胃脘疼痛,彻夜不眠,头晕、健忘......
舌苔白,黏厚,脉象沉弦滑......
辩证胆胃失调,气机郁滞、湿热蕴结。
应调理胆胃,行气化湿,清热降浊。
方:清半夏、陈皮、茯苓、竹茹.......
方浩洋能从上面清楚的看到患者的病情,以及方寒的判断和用方。
如果方寒的诊断没有什么失误的话,那么单从上面的辩证和用方来说,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方浩洋是知道方寒的水平的,以方寒的水平,诊断方面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此一来,曾老的这个情况倒也确实没有必要非手术不可。
.......
走出病房,谭旺学和匡明卓先走一步,方浩洋刻意慢了两步和方寒一起。
等到边上没什么人,方浩洋这才道:“刚才进病房的时候我不是给你交代了吗。”
“是啊。”方寒点头。
“那你为什么乱出头,你要知道万一出现什么意外,曾老的情况恶化是什么后果吗?”方浩洋有些恨铁不成钢。
方寒的处理倒也不能说有什么问题,可真的有些冒失了,有些患者你可以冒失,有些患者你不可以冒失,曾老也不是一般的患者。
“我就是觉得这么摘除了胆囊有些可惜了。”方寒很认真的道:“我爷爷给我说过,医生治病救人犹如走钢丝,必须慎之又慎,要懂得学会保护自己,可我爷爷还给我说过,医不避险,我问他,这样岂不是很矛盾,我爷爷告诉我四个字——问心无愧。”
方浩洋一愣。
方寒道:“我就是觉得明明可以不手术,为什么一定要手术,我只是把自己的判断说出来,要是藏着掖着,我的念头就不通达,就做不到问心无愧。”
方浩洋又是一愣。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方浩洋这才伸手拍了拍方寒的肩膀:“你爷爷说的对。”
方浩洋是想保护方寒,可听方寒刚才这么一说,他却有些惭愧了。
方寒还年轻,哪怕方寒的水平不低,医术了得,可在见识、心性、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还是一张白纸,这个时候方寒就很容易被其他一些人误导。
这个误导指的不是医术,而是性格,做事的风格。
如果带着方寒的医生总是给方寒教什么小心谨慎,不要冒失等等,天长日久,方寒有可能就会变得谨小慎微......
在现阶段,毫无疑问,方浩洋就是方寒的领路人。
“问心无愧!”
方浩洋心情复杂,方寒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完美,他刚才给方寒说的倒是有些画蛇添足了。
作为医生,要是真的能做到问心无愧,那么就真的是一位非常高尚,非常合格的医生了,哪怕方浩洋自己也不敢说自己就完全做到了问心无愧。
这一刻,方浩洋好像又想起了郭文渊经常说的一句话:“学海无涯苦作舟,医途漫漫心做秤!”
全职国医 第四百九十六章 成方
/
方浩洋迈着步子走了,一边走一边摇头,自己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年龄越大,胆子越小,慢慢的也沾染了一些陋习。
有些经验是好的,同时有些经验却是坏的,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值得给后来人传授的,去其糟粕,把好的传统和习惯传下去,这才是前辈们应该做的吧。
而且从本质上说,如果方寒真的能够通过中医的方式把曾老的病治好,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自己在江中院搞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一些原本打算手术的患者采用中医的方法治好从而避免手术的风险,不就是为了让一些采取保守治疗没有希望的患者能在最合适的时候选择手术,从而避免耽误病情吗?
想到这里,方浩洋的心情也瞬间愉悦了起来。
中西医结合,并不一定非要完全结合起来,互相结合,查漏补缺,其实也是很好的一种结合方式,比如前一阵从医附院来的那位癌症患者,要是对方能早来一阵,在做手术之前就来江中院治疗,或许现在已经彻底康复了。
想到应海涛,方浩洋又迈着步子向留观室走去,算起来他好像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去看过这位癌症患者了。
根据查房制度,科主任或者主任医师一般是一周查一次或者两次房,主治医每天查一次,住院医则每天至少要查房两到三次。
当然,这个查房因为有特殊情况耽误的话,有可能会推迟或者增多,特别是副高以上,如果查房当天有事原本的查房就极有可能推后或者延迟,亦或者只挑拣一些重要的患者。
方浩洋上周有事,并没有例行查房,算下来他已经有十天没有进行例行的查房了。
走进留观室,李祥全一家正在收拾东西,看到方浩洋进来,李祥全急忙打招呼:“方主任好。”
方浩洋点了点头,笑呵呵的问:“这是准备出院了?”
“是啊,今天出院。”李祥全笑着道:“原本前两天都可以出院了,方医生说可以多观察两天,这不又住了两天,感觉彻底好了。”
要是普通的胆总管结石手术,早就出院了,李祥全的情况比较复杂,伤口愈合比较慢,这才多住了好一阵。
“出院了好,回去好好休养,注意饮食,可不要再来了。”方浩洋笑着道。
“是,方医生特意给我订了饮食规划表,我回去就按照方医生说的来。”李祥全笑着点头。
方浩洋和李祥全说了两句,然后走到六号床前,应海涛这会儿也在病床下面,应该是刚从外面活动回来。
“感觉怎么样?”
“最近感觉好多了,胃口也好了,呕吐等一些症状也不太明显了,晚上睡眠也好了。“应海涛的情绪也不错。
一个人的身体状况,自己感受的是最明显的,以前什么情况,现在什么情况,应海涛能清楚的感觉到,从而进行对比。
他前来江中院的时候,可以说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吃饭没胃口,呕吐,晚上失眠,症状很多,现在很多症状都减轻了。
“躺下,我看看。”
应海涛上了病床,方浩洋拉了凳子坐在边上,先给应海涛诊了脉,然后又查看了应海涛的舌苔,之后又用摸法摁了应海涛的腹部。
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方浩洋吓了一跳。
这会儿知道方主任进了病房,陈远已经急匆匆赶来了。
一般来说,大主任前来检查患者,主治和住院医都要马上到场的,应海涛的主治医生是陈远,准确的说是方寒,因而并没有安排住院医,方寒之外就是陈远负责了。
陈远刚刚走进门,方浩洋就道:“去通知一下内科,让秦主任来一下。”
陈远一愣,这是个什么情况,方主任怎么好端端的来了留观室查看6号床的情况,而且还让通知秦卫华?
难道说6号床的患者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不应该啊,他早上才查过房的,因为6号床的情况特殊,陈远对6号床也非常关注的,哪怕是方寒也都天天来转一下,询问一下情况,给患者做一个检查的。
“然后把6号床的病历也给带过来。”方浩洋又补充道。
“好。”陈远应了一声,急匆匆出了门,走出病房,他先让护士去联系内科,通知方浩洋,他自己则一边返回值班室拿病历,一边准备给方寒打电话。
刚刚走进骨伤分区,陈远就看到了方寒。
“方医生。”
方寒回头,不解的看向陈远:“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陈远气喘吁吁的,看上去很着急。
“方主任去了留观室,去查看6号床的情况了,而且还让通知秦主任。”陈远急忙道。
一般来说,科室大主任是很少随意去查房的,偶尔去查房也是去查看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查房的时候主治医和住院医都会到场,可查房的同时还通知其他科室主任的情况那就很少了。
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出了大问题了,陈远不得不慎重。
“6号床?”
方寒一愣:“应海涛?”
“对。”陈远点头:“方主任还让我拿病历。”
方寒眉头一皱:“难道6号床的患者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了?”
应海涛的情况复杂,方寒确实很关注,他每天都会检查应海涛的情况,生怕出现什么变故,虽说他已经在模拟空间彻底把应海涛治好了,可现实情况和模拟空间还是不同的。
“你去拿病历,我去看看。”
说着话,方寒就迈步向留观室走去。
骨伤分区距离留观室很近,方寒进了门就看到方浩洋正在边上和应海涛聊着天,应海涛坐在病床上和方浩洋说着话,看上去没什么异常。
“小方。”方浩洋看到方寒,笑着招呼了一声。
应海涛也急忙道:“方医生。”
方寒向应海涛点了点头,问方浩洋:“患者有什么异常吗?”
“没有,情况很好。”方浩洋摇头。
“那就好。”方寒松了口气,只要患者没事,那就好,至于其他的,他也不想多问,人家方主任是大主任,爱怎么就怎么,难道还需要向他汇报?
方寒和方浩洋说了两句话,陈远就拿着病历来了,方浩洋一把接过,翻开详细的看了起来。
方浩洋的病历还没看完,秦卫华就来了。
“老方。”
方浩洋看了一眼秦卫华:“你先看一看患者。”
秦卫华是见过应海涛的,也知道应海涛的情况,闻言走上前给应海涛做了一个详细的检查。
“咦!”
秦卫华检查过后,眉头也是微微一皱,应海涛的情况竟然好的出奇,这简直让人意外。
方浩洋这么大张旗鼓,又叫来了秦卫华,吓的应海涛脸色都白了:“方主任,方医生,我这没什么事吧?”
这会儿向云岚并不在,应海涛更是心慌的不行。
“没什么事,是好事。”方浩洋急忙安慰了一句,这会儿他也把病历看完了,然后递给了秦卫华。
秦卫华接过病历,详细的看了起来,方浩洋也不吭声,等秦卫华看完,这才问:“老秦,什么看法?”
秦卫华看向方寒:“这上面的方子都是你拟的?”
方寒点头:“是啊。”
得到方寒的确认,秦卫华又看向方浩洋:“老方啊,你捡到宝啊。真不知道你上辈子做了多少好事。”
方浩洋满脸喜色,脸上同时带着得意。
应海涛这会儿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方浩洋道:“别担心,你的情况非常好,好的出乎了我们的预料,好好养病,调整好心态,痊愈的可能很大。”
应海涛这才松了口气,有些不确定的问:“方主任,您是说痊愈?”
“对,痊愈。”
一般情况,方浩洋都不会这么给患者说话的,可他今天是真高兴。
边上的陈远同样是满脸懵逼,这是什么情况?
方浩洋不在多说,笑着道:“出去说吧。”
走出病房,方浩洋把病历递给陈远,这才问方寒:“这上面的方子是你拟的?”
“是。”方寒点头,秦卫华问了一遍,方浩洋又问,什么意思?
“完全是你自己拟的,没有参照其他药方?”秦卫华问。
“最初参照了李老的方子,后来进行了改动,改动比较大。”方寒道。
秦卫华看着方寒:“这个方子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方寒还真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个方子很不错,如果能多治疗一些患者,总结一下经验,这个方子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成方使用。”方浩洋道。
“成方?”方寒一愣,然后若有所思,然后就明白了方浩洋和秦卫华的意思了。
所谓的成方就是指临床常用的疗效较好的一些方剂,比如一些经典名方,针对特定的病症,完全可以拿来用,只需要加减或者改动一下剂量就可以了。
中医中的方子,有些是一次性的,有些是完全可以参考使用的,比如自古流传下来的很多经典方剂,只要病症符合,医生们就不需要专门配方,直接改动方剂即可。
通俗的说,方寒的这个方子就是一个可以针对某种病症的方子,稍微改动加减或者改动剂量,就可以用在一些对症的患者身上。
换句话说,方寒等于创了一个新方剂出来。
全职国医 第四百九十七章 医者之路(三连更求推荐)
“成方?”
陈远都惊呆了。
这个方子是方寒开的,可这一段时间写病历,查看患者的情况,很多细节上的事情都是他来干的,他竟然没有注意到方寒的这个方子有什么特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