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这要是往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叶开自然是第一时间就让患者转院了,江中院可没有做肝切除手术的条件。
可现在不一样了,留观室现在还住着一位肝切除的患者呢,患者的手术就是方寒做的,已经出了icu,现在恢复的不错,叶开就想着这一位患者方寒是不是也可以做,这样的手术要是江中院急诊科都可以做,那么江中院急诊科的名气就算是彻底打出去了。
“先去看看患者再说,患者人呢?”方寒问。
“暂时还在治疗室,如果不行,就打算让患者转院了。”叶开道。
“走,先去看看患者。”方寒说着大步就向治疗室走去,叶开急忙跟在后面。
作为急诊科,各种区域区分的很多,什么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手术室等等,抢救室一般都是和手术室相连的,治疗室和抢救室的区别那就是少了一些急救设备。
走进治疗室,陈远和江枫两个人已经在了,还有护士在给患者做检查。
看到方寒进来,江枫急忙上前汇报情况:“方医生,患者除了严重的肝损伤,还有糖尿病,情况非常复杂。”
叶开一听也是脸色一变,急忙道:“方医生,如果患者还有糖尿病的话,这个手术就没法做了,风险非常大。”
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极难愈合,这是常识,哪怕是江枫和叶开这样的中医医生也都清楚。
如果做肝切除手术,且不说要在肝脏上面留下刀口,就是患者的腹部也要开一道30公分左右的刀口,这么长的创口要是不能愈合,发生危险的话那可是要命的。
方寒也微微皱眉,叶开和江枫两个人的担心不无道理,更何况做肝切除的话江中院现在的条件还不成熟,肝切除和关节置换不同,如果做关节置换,有温学义打下手,再加上江枫,这个手术完全是可以坐下来的。
而肝切除就不同了,肝切除对一助二助的要求非常高,上次的肝切除之所以能顺利完成,是因为省医院的田义涛在场,无论是田义涛主刀还是方寒主刀,两人互相帮忙,相当于一位同样可以主刀的医生在做一助,可现在,方寒复制者了田义涛的肝切除,主刀自然是没问题,可这个助手哪里去找?
“实在不行就让患者转院吧?”叶开提议:“我去询问一下方主任。”
“去吧,先听听方主任的意思。”方寒点了点头,患者转院的话方浩洋自然是要知道的,如果方浩洋能够请到外援的话,这个手术其实也不是不能做。
全职国医 第三百六十七章 典型(四更)
方浩洋来的很快。
“患者什么情况?”
“严重肝损伤,同时伴随着糖尿病!”江枫急忙道。
方浩洋看向方寒,他更相信方寒的判断。
“患者的肝损伤确实很严重,同时伴随着阴虚燥热,气阴两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别说我们不具备手术的条件,就算是具备,患者现在的情况也不合适手术。”方寒详细的把情况解释了一下。
方浩洋微微点头,又走上前亲自做了检查,回头询问边上的护士:“有没有给患者检测血糖?”
“检查了,现在的血糖是18.5,据患者家属描述,即便是患者的空腹血糖也达到了11.8!”
“这是非常高的数值了。”边上的陈远插了一句嘴。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6.1左右,餐后血糖7.8左右算是比较正常的范畴,患者的空腹血糖达到了11.8,餐后血糖更是达到了18.5,这血糖已经高的离谱了。
“这样的情况哪怕是送去医附院或者省医院,那也是没办法手术的。”方浩洋皱着眉看向方寒:“满足手术的条件是什么?”
“血糖是必须降下来的,而且从客观的方面来讲,即便是血样降下来,伤口也存在不能愈合的风险。”方寒沉吟了一下道。
“你的意思是?”方浩洋询问方寒。
“我的意思,如果方主任您能给我配齐团队的话,患者留在咱们江中院要比送去其他医院更合适一些。”
“怎么讲?”
“患者的血糖有多高,是不是糖尿病,这些和我们没多大关系,我们中医治病不操心这些的,患者的伤口之所以难以愈合正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机体抗体弱,微循环特别差,究其原因是因为患者阴虚燥热,久而形成气阴两虚,然后导致血液黏滞、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而抵抗力低下则是因为正气不足,气阴两虚,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伤口愈合方面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方寒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好!”
方浩洋禁不住赞了一声,然后目视叶开等人,面色严肃的道:“听到了没有,遇到问题首先要用自己擅长的方面去思考,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好处,中西医结合不是让你们把西医的病名和数据拿过来给自己增加困难的,而是用中医的手段来解决西医方面的难题。”
听着方寒的分析,方浩洋是真的振奋了,真的高兴了。
他要打造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科室,什么是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科室,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科室的优势是什么?
这些东西很多人都不懂,都不理解,特别是一些资深的中医人,更是有着种种担忧。
有时候你解释的再多,都没有一个直观的病案展示的清楚。
刚才方浩洋还在办公室惋惜冯老的情况,没想到转眼间急诊科就来了这么一例患者。
像叶开、江枫等人说的什么糖尿病,血糖,风险,方浩洋就不爱听。
江中院说穿了那还是中医医院,即便是中西医结合那也是扬长避短,而不是把自己的长处遮掩起来,用自己的短处去判断病情。
什么糖尿病,什么血糖,什么风险,谈这些有什么用,从糖尿病的角度分析,江中院所有的医生拉出来那都比不过人家西医医院的一位副主任甚至于资深主治。
既然是中医人,为什么要被西医的病名所限制?
糖尿病在现代医学中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可在中医中的病机正是方寒所说的阴虚燥热,气血两虚。
西医有西医的思路,中医也有中医的思路,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不代表中医不能解决,就像今天上午方寒在省医院解决的直肠癌闭尿、导尿失败的情况一样。
省医院半个月都没有解决,方寒和郑明全仅仅一剂药,三个小时就解决了。
为什么?
正是因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患者就留在咱们科室,这两天先调理患者的情况,叶开通知一下内科会诊,先想办法把患者的情况稳定下来,手术的事情我来解决。”
这个时候方浩洋自然是不能放这位患者走了。
正如方寒所说,如果按照患者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患者在江中院要比在其他医院更为合适,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中医方面更具优势。
之前江中院欠缺的是手术,可现在,方寒完全可以做肝切除方面的手术,无非就是团队问题嘛。
如果不是邀请肝切除方面的大拿的话,单单助手问题,并不算难解决。
“好,我马上就去通知。”叶开急忙应道。
“小方,趁着患者调理阶段,你和护士长商量一下,尽快把手术室配制的护士人员确定下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培训,以后手术室就要长期配备医护人员了。”方浩洋又对方寒道。
“我明白。”方寒点头。
随着骨伤分区的建立,以后江中院急诊科的手术室又要开始忙了,而且是长期的,再也不是临时或者短期,如此一来手术室配备的护士也就成了常备人员了。
小手术好说,大手术对护士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作为手术室常备护士,最起码要清楚整个手术的大概流程。
手术需要什么耗材,需要什么器具,这些都是要熟悉的,要不然手术开始必然会手忙脚乱。
“给患者安排病床,先在留观室住下,陈远,你去和患者家属沟通一下。”
说罢,方浩洋就大步离去了。
方浩洋走后,叶开等人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方主任的气场简直太强了,压的他们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大家都各忙各的去吧,患者有什么情况,随时叫我。”方寒说了一句,也转身离开了。
患者现在的情况还算稳定,虽然是急诊,却并非病危,方案既然已经定了,剩下的就是内科会诊,制定前期治疗,这一点方寒并不打算插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他总不能每次都借助系统吧?
而且方寒也不可能把科室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即将成为急诊科分区负责人的方寒方医生已经不是最初刚刚进入急诊科时候的方医生了,现在的方寒已经不需要治疗一些小病来彰显他的能力了,其他人能解决的,方寒自然没必要亲力亲为。
什么事都管,且不说管的过来管不过来,人也撑不住。
成长是一种过程,不同的阶段操心的事情不同。
就拿其他医院外科或者急诊科的一些主任来说,最初实习的时候,那些个主任们整天都在处置室亦或者急诊科蹭手术,可到了主治医,你见过还有主治医去急诊科蹭手术的吗?
到了副主任,正常的手术都忙不过来,更别说蹭手术了,缝合清创之类的活,一些主治都看不上眼了。
方寒也是一样,现在的方医生眼头也高了,没一点挑战性的病症,他都是懒得插手的。
叶开通知了内科,内科来了一位主治和一位住院医。
两人检查过患者的情况,都有些愕然:“叶总,你们急诊科现在这种患者也敢收?”
内科来的主治是真的有些惊讶,从患者的情况来看,单纯的中医治疗是行不通的,必然是要做手术的,这可是肝切除啊,急诊科现在已经这么高大上了吗?
“有什么不敢收的?”
边上的陈远难得的有些自豪:“我们叫你们来是商议患者现在的情况,先把患者的体征稳定了,扶正补气。”
“啧啧。”主治医禁不住砸吧砸吧嘴巴,急诊科现在真是牛气了。
对于陈远的傲气,内科的主治医并没有多说什么,陈远那也是主治医,级别和他一样,人家顶两句,那也是建立在有底气的基础上的。
之前内科的一些医生也听说过急诊科的情况,好像急诊科已经开始做关节置换了,抢了骨伤科不少生意,现在看来人家急诊科可不仅仅抢了骨伤科的生意,这是打算和医附院、省医院抢生意啊。
江州省有能耐做肝切除的医院本就不多,名气大的那就更不多了,省医院、医附院、军医大、市中心医院等,也就那么三五家。
肝切除可不是感冒发烧,患者基数大,肝损伤、肝破裂的患者基数本就不大,整个江州省也就那么多,几家大医院对这方面的患者资源一直都是很重视的,现在江中院横插一杠子,这不是抢生意这是干什么?
叶开倒是没有说什么阴阳怪气的话,脸色很严肃,语气很平静:“我们急诊科留观室现在就住着一位肝切除的患者,预后恢复的很不错,这已经不是第一例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马医生,咱们还是商量一下治疗方案吧?”
“已经有一例了?”内科的主治医又是一惊,这么大的事,他竟然没听说过。
“叶总,是不是方主任挖了一位肝外的大拿过来了?”跟着主治来的住院医笑着问。
“急诊科暂时还没有新人来,之前的手术是方医生做的。”叶开很平淡的回答。
“方医生,方寒?”内科的主治嘴巴大张,不会吧,现在急诊科做关节置换的好像就是方寒,关节置换这才做了多久,方寒现在都开始做肝切除了?
“除了方寒还有哪位方医生有这个本事。”江枫忍不住插话了,方医生就是这么牛比,是不是很吃惊?
他自己都不敢信,你说可怕不可怕?
:四更送到,求大家关注一下千金的公众hao(中文搜索方千金),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以后有事情千金也会在上面公布!
全职国医 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衣天使
凌晨四点,方寒照例查房。
一身白大褂的方寒,身后跟着叶开、陈远、江枫、温学义、林光亮、秦熙姌。
六个人拥簇着方寒,一路上脚步声在安静的急诊科响起。
这个点,不仅仅是急诊科,整个江中院都是非常安静的,相比来说已经习惯了方寒查房的急诊科倒是稍微有些生气。
留观室的灯已经开了,一些患者家属甚至已经开始洗漱。
方寒一边走一边问叶开:“昨天那位肝损伤的患者怎么样了?”
“服了药,情况已经控制住了,只不过想要彻底好转不是一时半会的,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可患者的手术却不能拖太久。”叶开详细的说着情况。
昨天的患者之所以前来急诊科住院,糖尿病其实是其次,患者的糖尿病已经好多年了,一直靠着降糖药维持。
目前全球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都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现代医学也没有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以前胰岛素刚刚发现的时候,曾有人预言,胰岛素的发现将彻底消灭糖尿病,可事实上呢,胰岛素发现这么多年了,糖尿病患者依旧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糖尿病的种类很多,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也非常多,远不是一个胰岛素可以解决的,事实上胰岛素可以缓解的糖尿病只占糖尿病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没什么效果的。
反而是中医,确实有治愈过糖尿病的病例。
事实上不仅仅是糖尿病,哪怕是癌症,白血病,中医也有治好的案例。
03年的sarh,也就是所谓的非。典,中医人挽救的非典患者不止一位。
患者的糖尿病史时间不短了,糖尿病并不是这一次患者入院的原因,反而是肝损伤刻不容缓,患者的肝脏在持续性病变,如果不做手术,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等会儿我看看情况,实在不行,这两天就进行手术,术后同样可以采取措施。”方寒回了一句,迈步走进了留观室。
叶开几人急忙点头。
现在的方寒在你急诊科已经拥有了绝对的权威,他所说的话哪怕是方浩洋也会慎重对待,对于叶开等人来说,方寒说的话更是类似于指示或者命令。
......
“方医生来了。”
留观室有的患者已经醒来了,有的患者家属已经端着洗脸盆准备洗脸,都很客气的向方寒打招呼。
方寒带着礼貌式的微笑缓缓点头,然后走向第一张病床。
昨天的患者就在第五床,方寒查到第五床的时候患者已经醒来了,患者四十岁出头,男性,身材微胖,皮肤白净,看上去很富态,陪护的是患者的妻子。
“方医生。”患者的妻子很是客气的让开了地方,让方寒几人上前。
方寒坐在病床边上,一边伸手给患者诊脉,一边询问:“现在什么感觉?”
“难受,这儿涨疼。”患者指着肝脏所在的部位。
“这两天饮食要注意,也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要感冒或者发烧。”方寒松开手腕叮嘱,昨天他其实已经详细的给患者检查过了,今天也只是例行检查。
正如叶开所说,服过药之后患者的情况有所缓解,不过改善程度不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短时间想要把患者的糖尿病改善,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嗯,我会注意的。”患者急忙点头。
“你这个情况也不能再拖了,最迟明天就给你手术,等会儿你们找陈医生了解一下情况,该注意的都注意一下,有什么疑惑也可以提前了解。”
“我明白,谢谢方医生。”患者急忙点头。
方寒然后走向下一床患者。
很凑巧,六床正好是上一位肝切除的患者,也就是坍塌事件的始作俑者,只不过陪护的已经不是患者的女儿了,而是患者的妻子。
患者的妻子伤不重,只是一些皮外伤,现在已经痊愈了。
“感觉怎么样?”方寒走上前询问。
“感觉还好,大小便也正常了。”患者的妻子急忙道。
方寒点了点头,查看了一下患者的伤口,然后又给患者诊了脉,这才道:“恢复的不错,这两天其实就可以出院了。”
听方寒这么一说,患者的妻子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哽咽道:“方医生,我们可不可以多住几天,让他再好好养一养身体?”
作为坍塌事件的始作俑者,患者出院之后并不是回家养伤,而是要被收监,承担应有的责任,这一段时间患者住院,警方也都会时不时的派人来了解情况。
“这个事情你们去和陈医生谈。”方寒站起身,再次把问题推给了陈远。
拥有心理学的方寒,再和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交流和沟通方面其实是并不存在问题的,只不过这样的事情方寒并不喜欢,一般都是陈远来负责。
人都有恻隐之心,方寒也是一样,作为医生往往最为难的就是类似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下临床的时间还短,方寒还不是很适应这种残酷。
“小方来了!”
八号床的患者也是方寒的老熟人,方寒的老同学马美玲。
马美玲的父亲和母亲急忙起身招呼。
方寒面带笑意,站在病床边上看着马美玲,笑着道:“老同学,看上去气色不错啊。”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马美玲恢复的相当不错,情况是不断好转,输血间隔也越来越长,现在马美玲已经有一个半月没有输血了,脸色看上去却已经很红润。
方寒坐在病床边上,一边伸手给马美玲诊脉,一边对边上的叶开道:“等检验科上班之后给患者做一个骨髓检查,看一看情况。”
“小方,美玲的情况还好吧?”边上马父一听要给女儿做骨髓检查,当下就是心中一揪。
“情况很好,非常好,从脉象上看,情况非常稳定,白天做一个骨髓检查,确认一下情况,如果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出院了,回家慢慢养。”方寒笑着道。
这一段时间,马美玲一直采取滋阴补肾、填ji
g养血的治疗方案,效果相当不错,马美玲的各种症状都已经消失了。
当然,重型再障,想要彻底痊愈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马美玲哪怕是出院,回去之后还需要漫长的时间调养恢复,可比起刚入院的时候,现在马美玲的情况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当时马美玲可是随时有着性命之忧的,全家人甚至看不到希望,可现在,康复之路虽然漫长,却前景光明。
马美玲捂着嘴,眼眶湿润,她住院已经四个多月了,开始的时候她几乎都已经绝望了,却没想到现在却有了光明。
方寒刚在说没什么问题差不多就可以出院的时候,马美玲几乎是喜极而涕。
“方寒,谢谢你,谢谢你。”马美玲的声音带着哽咽。
“太见外了不是?”方寒笑着站起身道:“出院的时候通知我一下,我再开几个调理的方子,到时候按时前来复查就行。”
“嗯。”马美玲捂着嘴,双眼直勾勾的看着方寒,看着方寒转身,走向下一张病床。
或许在其他人眼中,在方寒自己眼中,方寒也只是给马美玲治疗的众多医生中的一位,可只有马美玲自己清楚,方寒在她心中并非只是给她治疗的医生那么简单。
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方寒给的是让她继续生存的勇气,让她有了对生命的渴望。
当时几乎绝望的马美玲,看着方寒帅气的脸庞,迷人的笑容,才觉得活着真的很好,很美,她想活着,她想多看一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多看一看方寒的笑脸。
虽然马美玲很清楚,哪怕是她痊愈,她和方寒也只是医患关系那么简单,同学关系那么单纯,但是却不妨碍她抱着希望。
也正是这种希望,让她在人生中最为绝望的时候,最为黑暗的时候没有放弃。
“小方真是个好孩子啊。”马父也看着方寒,忍不住轻声呢喃。
“是啊,小方笑起来太有感染力,让人觉得整个心都是甜的,哪怕再难,看到他的笑容,人好像也不那么难了。”马母也忍不住道。
“方寒是所有人的希望,是所有患者的希望,他不是某一个人的,他是大家的。”
马美玲看着方寒的背影,轻声呢喃。
白衣天使!
以前马美玲还不是很理解这四个字,可是这一次她理解了。
白衣天使,就是带给人希望,带给人温暖,让一个人在最孤寂,最无助的时候有着依存,有着期盼。
六号床的患者这会儿也同样看着方寒,眼神复杂,眼眶中泪水滑落。
他的命是方寒救下来的,他对方寒同样有着感激,可同时,他活着却要面临法律的制裁,有时候他甚至在想,如果方寒没有救活他,就让他那么走了,或许也没有现在的烦恼。
有的人渴望活着,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有的人却渴望死亡,因为活着他们面临的是绝望。
医生也只能救人,永远不能救心。
哪怕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也并非每个人都感激。
全职国医 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
方浩洋对五号床的患者也是相当的重视,早上刚上班就叫了方寒去办公室询问情况。
“患者的情况基本上没多大改善,手术还是要尽快的,再拖延下去并不是什么好事。”方寒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然后实事求是的说了自己的看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