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秘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北域神灯
那时,我也是初出茅庐不怕虎,敢讲敢断,直接就告诉婶子,你家有怪异邪气,闹鬼怪。
婶子猛一愣,她女儿手都颤抖了,说是真的,从去年家中时常有响动。
晚上地锅自己响,象是人在做饭,开始没在意,后来一直发展到风箱自己拉,呼呼冒风。
这家信民间堂口,不信周易,找了几个香童看了看,给拾掇了下,不仅不关乎,并且愈演愈烈了,以至于现在屋里柜子自己晃,莫名其妙的院子里落下石头和砖块。
说着时,我们从屋里来到院里,准备仔细看下内五行,我蹲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一个山局,抬头想说话,还没开口呢,跨叉!
一块半截砖就落在我画的局前边,差点砸着我,我本能的往后一躲,坐在了地上,心里这个渗啊!
仰头看着屋檐,这个是瓦房,后边没有人家,砖是从哪下来的啊?
这时婶子和她闺女,已经冲出门去,一会就回来了,说没见有人影。
我一看事沉,就告辞回家了,但我出了门就奔奶奶家去了。”
鉴宝秘术 第四一七零章 高古瓷
张天元笑着继续道:“奶奶正睡午觉,我直接就叫起了他,没说话就把婶子家的宅子图画了给奶奶看,奶奶边看边问是谁家,我就说你先看,看能看出什么来。
奶奶拿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又在旁边纸上排出了父母两般卦,一看就皱眉说,这个宅子还能住啊!
你用罗盘量么?
纳什么线?
要是纳阴字线,这个宅子就是鬼宅了。
我不由得佩服奶奶的本事了,还是扎实啊!
我就详细描述了刚才的经过,奶奶说这个宅子换成别人,我直接叫他弃宅了,你既然接上路,那邪气还吓唬你,咱爷俩去给他看一看,看是正压邪还是邪压正!
说着就从神案上取来罗盘,跟我就回到婶子家,婶子已经关上门和闺女还有刚回来的儿子在门口一人坐个小马扎,皱着眉说着什么呢。
见我和奶奶来了,就站了起来,奶奶说,二妮啊!听俺孙说你家挺热闹啊!咋不找香童看看啊?婶子说,哎呀,六叔,别说笑了,快给俺看看吧!
奶奶吩咐我在地上下了罗盘,自己四周看了看,弯腰看着罗盘,我也在旁边看,突然罗盘指针自己晃了起来,奶奶看了我一眼,我没敢说话,堪舆书上讲过,遇灵异磁场干扰时,指针会自动摇摆,但我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奶奶站起身,手掐了个手势,对着罗盘念了一些咒语,我只听到最后是,奉九天玄女律令!
奶奶手一指,罗盘就定住了。
然后奶奶走到门前西南角这个位置,给这家安排了任务,就是把门外西南角的这个坑给垫平,再把灶拆了重建。
婶子的儿子马上拉着车子去自己地里挖土,又叫上几个朋友帮忙,几个小时功夫就填平了,第二天拆了旧灶垒了新灶,灶墙里加了奶奶画的一道符,从那后真的再也没有了异响和自移。
对于这个灵异,看法不一,香童看的,说是有仙家闹宅,但通过她们的斗法和劝送,没有产生效果。
而玄学师不讲看不见的东西,只论形和理,通过改变环境现象,自然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其中的道理很难说清,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关于异响和自移现象,首先从异响就要开始制,不要使其发展到自移再制,那就不易办了,并且很多师傅也不愿处理,因为伤神。
异响与自移百分之九十是不好的,这个现象有的是因为人的关系,有的是因为地的关系,因为地的事通过改变构造可以好,人的原因就不易好了。
先天灵异之人易招灵气,易发生此种现象,是八字中有这个因素。
比如常说的八字轻,一般是按称骨计算轻重,比如华盖星重的命,华盖逢空,双重华盖,比如三奇八字,顺三奇乱三奇,还有初一十五出生的命,比较应验的还是十灵。
计共有十个如下:乙亥、癸未、丁酉、庚戌、甲辰、丙辰、戊午、壬寅、庚寅、辛亥。
出现在时柱就是十灵时出生,出现在日柱就是十灵日出生,亦可在年柱和月柱。
十灵多有先天灵力,最终会走投入修行之路。
奶奶传过一个对治异响的小法。
天然磁石与青石若干,涂抹朱砂,装进一个红色棉布口袋,放于异响处,对于初级的异响有威力。
不过真要破除异响和自移,还得请真正有本事的风水师。”
说到这里,张天元笑了笑道:“若寒,你说我今天如果帮这掌柜的解决了古玩店的自移和异响问题,他会不会白白赠送我一件古董呢?”
“当然会了,这人都是惜命的,钱再多,没了命,什么就都完了。”
柳若寒笑了笑道。
说话时,两人听到有顾客从里面走出来,嘴里边还念叨着:“还真得有高古瓷啊,而且还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瓷器。
只可惜价格太高,咱们也买不起啊。”
时至今日高古瓷定义还是十分模糊的。
但各种观点都一致认为:高古瓷器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
通常是指明清以前的瓷器。
由于国内学术界始终都不能出统一的高古瓷定。
国内的藏家只好根据国际市场的行情走势。
将价值最高的宋元瓷器作为高古瓷器的代表因此。
民间收藏爱好者所说的古瓷器其实就是指宋元瓷器。
另外一人道:“倒不是因为价格高,关键是怕赝品啊,五大名窑赝品太多了,不敢随便出手啊。”
这两人的对话,张天元也听到了,这宋元瓷器之中,最值钱的有三类。
一个就是宋代五大著名官窑出的瓷器。即:汝钧官哥定。
二为元代青花,这个大名鼎鼎,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此外,这里面还有一个特列那就是长期作民窑的龙泉窑。
在拍卖市场上,宋代所有的瓷器中,以龙泉窑的市场行情最高。
这不是说五大名窑不值钱关键是因为高古瓷器中的赝品实在太多争议很大。
跟明清瓷相比,高古器的鉴定非常困难连真假都没有把握,市场行情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国内对高古瓷器的研究要远远落后国际,所以古瓷器行情才会出现外热内冷的状况。
在国际上,只要出现大开门的高古瓷器,它的成交价都会很高。
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有限公司6日在澳城举行艺术品拍卖会,一件宋代定窑“美人枕”以3.5亿港元高价落槌,加佣金后最终成交价近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亿多元。
这件“美人枕”,长43厘米,宽15.5厘米,质地细腻,釉色白润如玉,工艺精巧。
定窑瓷器以清雅脱俗、色泽莹润为特色,而“睡枕”在定窑白瓷中是较为典型的器型。
本件拍品以1000万港元价格起拍,买家纷纷应价,价格很快就突破了亿元大关。
经过60余口叫价,最终贵省一家民营企业主以天价竞得拍品。
这只是一个代表而已,事实上最近这高古瓷行情都是非常不错的。
只可惜大多数的高古瓷都已经被博物馆收藏,民间充斥着的都是大量的赝品,想要从中弄到一两件真东西,那实在太难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没有多大自信的人,轻易不敢对这些高古瓷出手的缘由了。
鉴宝秘术 第四一七一章 葫芦瓶和瓷枕
一相比五大官窑的瓷器,龙泉窑更容易鉴定真伪。
这就是龙泉窑的市场行情持续走高的原因,同样也是五大官窑瓷器只有少数人敢出手的缘故啊。
踏入古玩店内,张天元很快就被引入到了院子里。
院落当中摆放着大量的定窑瓷器,还有不少似乎是刚发掘出来的碎片。
很多人在那里指指点点,但是真正出手的却不多。
其实定窑的存世量是非常大的,这也导致了制作定窑赝品的人更多一些。
别的官窑瓷器赝品太多,容易让人怀疑,可定窑赝品如果能做到以假乱真,被怀疑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定窑存世量比较大的缘故。
定窑是到现在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窑场。
它的窑址就在如今北河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
这里有十几处高大的瓷片窑具炉渣瓷土堆积。
最高达到了15米。
从遗址的层叠压的关系上来看,这里分为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
持续时间如此之长,规如此之大,存世量自然也就大了。
有那么一句话,可能所有人都听说过,叫物以稀为贵,这就导致了定窑大部分东西其实并不算太值钱。
当然了,如果是精品的话,那自然也是价值连城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前文的那个例子,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院落之中,挖了一个很深的坑,坑底可以看到沾着土锈的瓷器碎片。
张天元觉得有些好笑,这古玩店的人为了确保自己弄来的东西跟古墓无关,所以还特意制造出这种假象,好像东西是从他家后院挖出来似得。
搞得神神秘秘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这种事儿在古玩行里还是比较常见的,有不少古董商都喜欢这么干,为的就是让别人相信自己的东西是刚挖出来的,是真的。
内行人怕是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是陷阱。
但对于外行人而言,这可就不容易辨认了。
张天元并未戳破主人的这点小伎俩,他蹲在那里,看着泥土里面摆放着的一些瓷器。
并非全都是定窑白瓷,有一些好像还是明清瓷器。
地下同时出土不同朝代的瓷器,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这不是墓葬,很可能是某些人收藏的瓷器,自然是很多朝代的都有了。
其中比较让张天元在意的,有三件瓷器。
其中一件是一个葫芦瓶。
在众多的瓜果中,张天元钟情于葫芦,不是因为它味道鲜美,而是因为它造型独特。
而在古人的眼里,葫芦同样是吉祥的象征。
古人认为,葫芦是阴阳合一的载体,葫芦寓意夫妻和谐美满。
现在婚礼上的交杯酒仪节就是古代“合卺”衍生的。
“卺”就是一个葫芦分成两个瓢,在婚礼上,新郎、新娘各执一瓢,相互为对方漱口,这种象征“和合”的行为就是“合卺”。
葫芦因多子,所以又有了子孙满堂的象征意义。
再有,若是连枝带蔓的葫芦图案,它还象征着家族绵延无穷、万代兴旺,这是因为“蔓”与“万”同音,“蔓带”与“万代”谐音。
这件疑似明代嘉靖青花葫芦瓶,整体造型优美,高.6厘米、口径3.3厘米。
底款:“大明嘉靖年制”。
通体施透明釉,釉面莹润,微泛青色。
釉下以青花绘饰,以双弦线分隔成四个花区,颈饰蕉叶纹,上腹部绘缠枝莲纹,腰部饰花叶、方胜,腰与下腹承接处饰下垂如意云头纹,下腹部于“卍”字锦地菱形开光内绘松、竹纹,枝干缠绕形成“福”字及“寿”字图案。
整体看,纹饰严谨工致,青花发色沉郁浓艳。
嘉靖皇帝朱厚熜好黄老之道,因此,器物造型、图案纹饰均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此器呈“天圆地方”葫芦形,“葫芦”与“福禄”谐音,而松、竹枝干形成“福寿”图案,表达了祈求“福、禄、寿”的良好祝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葫芦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所以葫芦造型的瓷器早就登上了瓷器王国的舞台,成了我国古老陶瓷文化百花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古瓷中的葫芦器品种也十分丰富,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仿哥釉、茶叶末以及蓝釉、白釉、黄釉等其他单色釉。
纹饰大多带有道教色彩,也有书写吉祥文字的。
在造型上亦有富有创意的造型,呈现出不同历史时代的风格特征。
宋代龙龙泉窑烧制的“大吉瓶”:小口,短颈,瓶体由两截黏合而成,体似葫芦,就是典型葫芦瓶。
元代出现了八方葫芦瓶,上圆下方葫芦瓶以及扁腹葫芦瓶。
明清两代,器型有了很多变化,有方形、圆形、蕴涵天圆地方之意的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许多品种。
自雍正以后,开始出现一孔葫芦瓶,变化多端,其中的器口内敛、卧足、装饰有对称如意带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这东西张天元仔细观察了一阵,却不由摇了摇头,东西是好,但却不是真品。
虽然做得惟妙惟肖,但这造假的技巧比起张天元以前的老对手瞒天王还是差远了。
这第二件东西,是一个瓷枕。
瓷枕,顾名思义,指的是古人以瓷制用于睡眠的枕头。
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寝具,它有着一定的发展过程。
它溯源于我国隋唐时期,至宋、元发展到鼎盛,风行全国。
近年来,通过田野考古发掘资料可知,频频出土有青瓷枕、白瓷枕、青白釉瓷枕、釉下彩瓷枕、三彩瓷点彩瓷枕。枕的造型也是多种多样。
有元宝形、腰圆形、云头形、卧女形、蛟龙形、孩儿形等,千姿百态,浩如繁星。
瓷枕上面的图案装饰,更是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绘有人物、花鸟、动物、诗文等。
另有刻制枕人的姓氏,如“李家造”、“张家造”、“赵家造”、“陈家造”、“王氏涛明造”等,不胜枚举。
这些瓷枕的艺术装饰,或雕、或塑、或绘、或刻,各显其技,精美绝伦。
不仅成为了人们极佳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同时又是很美的观赏器。
张天元家里以前也用过瓷枕,不过那是他小时候了,如今再也未能见到。
鉴宝秘术 第四一七二章 笔仙附体(一)
张天元犹记得书中有一篇关于乾隆皇帝对定窑白瓷枕的评价诗句:
“白定宋犹嫌有芒,干今火气久消亡。故冝人器称珍玩,便以堪吟着勾赏。荷叶不离身作被,椽材新与卧为床。曲肱却复待人枕,乐在其中意难忘。”
他把定窑白瓷枕刻画得是何等淋漓尽致,韵味无穷。
除此,据说瓷枕因为它有利于人休息和健身,不仅清凉爽适,去乏怡神,还有舒气养心、明目益睛之功效,故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是一件疑似元代青白釉点褐彩瓷枕,呈元宝形,两头翘、中间平,高14,5厘米、长16厘米、宽12.5,青白釉,但较暗淡,缺乏光泽,胎体较厚,通体绘有点彩金钱纹,造型规整,点彩布局匀称,显得分外端庄精致。
为何说该瓷枕定为元代器物?
据考证:元代青白瓷,基本上是延续宋代青白瓷的风格,但不同的是,那种粗犷的民族风格却是在一些瓷器上逐渐地体现出来了,如一是瓷器的厚度增加了,器型由宋代的轻巧挺拔变得厚重饱满了;
二是点褐彩,图案为金钱纹;
三是由于它的原材料由宋代的瓷石单一配方改成了瓷石十高岺土的二元配方,正因为配方的改变,使高岺土中的铁质含量提高了。
因此烧造的瓷器,在胎的衬托下,略显暗白闪青韵味,却不如宋代的清澈透亮,玉质感也不如过去了,色泽由青白逐渐向鹅蛋青(俗称卵白色)演变,并开始在器物上贴上不少诸如梅花之类的附饰物——褐色点彩。
这就是所谓元代青白瓷褐色点彩的特征。
总之,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从这件元代青白瓷枕的身上,无论是从审美还是历史研究的角度上看,都能体会到当时工匠们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水平。
刚刚那件葫芦瓶是赝品,但这瓷枕却是货真价实的。
看得出来,这主人应该是从那墓穴之中弄到了几件好东西,为而来能够多赚钱,所以才又把自己的一些模仿到惟妙惟肖的物品掺杂了进去。
这样一来,搞不好就有人会上当受骗。
反正按照古玩行的潜规则,就算骗了人,只要不被抓到,也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这第三件东西,也是一件瓷枕,不过感觉有点小恐怖。
因为这是传说中的儿枕。
儿枕说起来恐怖其实就是一个小孩子造型的瓷制枕头。这东西可够硬的。
不过东西硬倒是没什么,张天元记得很清楚的是,自己小时候,爷爷家的枕头就是木头做的,他虽然枕着不习惯,可是爷爷却一直都枕着那东西睡。
真得是有点不能理解啊,但有些事儿,你不理解,却并不代表他不存在。
这种孩儿枕在宋代常流行。
定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系都有青白瓷孩儿枕烧制这中。
定州窑的白瓷孩儿枕最为有名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件白瓷孩儿枕。
主人家或许是觉得张天元可能是个诚心的买家,于是笑眯眯地过来拱了拱手道:“这位先生,喜欢的话,可以出价,只要价格合适,我就卖。”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我已经看好了,不如借一步说话?”
这里人多眼杂,张天元也没兴趣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之中去欣赏瓷器,万一真得打坏了,那就不合适了。
更何况这凶宅的事情,他也得告诉主人一声,免得主人遭逢劫难。
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虽然张天元不稀罕这个,但是救个人,心里头总是痛快的。
再说了,又不是免费救。
“当然,两位这边请。”
主人家将张天元和柳若寒请到了偏厅之中,并且倒了茶水。
而后才道:“先生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张天元也不扭捏,直接开门见山道:“先生这古玩店怕是经常会有异响和物体的自移现象发生吧?”
主人家本来还等着看张天元究竟选了什么瓷器呢,忽然间听张天元说了这么一句话,登时就愣住了。
“先生说笑了,我们古玩店怎么会有这种现象。”
主人家愣了片刻之后,摇了摇头道。
“没有也无妨。”
张天元笑了笑,既然主人家不肯说,那他也没必要强求,直接开口问道:“不知道那件定窑的白瓷枕,怎么个售价?”
他一连问了两句,结果主人家都愣在那里没有回答,还是张天元碰了碰他,他才回过神来。
那主人家回过神来,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张天元:“先生可曾听说过笔仙?”
“当然。”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在小说里看到很多关于笔仙的故事。
有朋友们自己的经历,也有一些故事,但大多数人都是不相信笔仙的。
关于笔仙,我也曾遇到过几件比较奇特的事情。
第一次接触笔仙的时候,我15岁。
那时候正是对一切神秘现象感到无比好奇的时候。
学校里很流行玩笔仙,看着大家玩,我也忍不住去试了试。
最开始我是一点也不相信的。
很明显嘛,明明就是和我一起玩笔仙的同学的手在用力的动,虽然纸上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圆圈,甚至还写出了一些弯弯扭扭的字,但是我还是一点也不相信。
确实,笔仙和其他的镜仙、碟仙等比起来,实在太容易做假了。
我是99年参加高的,考试结束后,我压力比较大,生怕自己考得不好,而我又是有什么心事都放在心里的,结果弄得我那段时间吃不好睡不香。
有一天,又见同学们在玩笔仙,我也和一个同学拿着一支笔开始玩。
对于其他的问题,我一点兴趣也没有,当时就直接问笔仙,我高考的分数是多少。
结果纸上清晰而工整的出现了三个阿拉伯数字。看到这个数字,我是很满意的,好像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吧,我第一次相信了笔仙的话。
等待分数的那些天是痛苦的。
直到能够查询分数的时候,我都没有勇气去查。
还是让好友帮我查的。
结果好友告诉我分数时,居然和我上次玩笔仙查出来的分数一模一样。
但那会并没有放在心上,我在想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第二次玩笔仙是在南都。
那件事儿,让我至今都有些后怕。”
鉴宝秘术 第四一七三章 笔仙附体 2
一张天元的表情不怎么好看,似乎有些忧虑的养子道:“那时候快要毕业了,所以便租了个房子,房子隔壁住了个女孩,名叫琳琳。
琳琳的男朋友是我大学同学,所以平常我也挺照顾琳琳的。
我记得那天是周末,家里就我和琳琳,我俩实在是无聊,于是我就想到玩笔仙。
说实话,我当时只是想捉弄一下琳琳的,我想在请笔仙的时候吓唬吓唬她,甚至我都想好了到时候我要写哪些字上去。
于是在我的劝说下,琳琳答应和我玩笔仙。
我俩在客厅的桌子旁边坐下,拿了一个新的笔记本,琳琳还专门拿了一只新笔。
果然,在我刻意的挪动中,笔开始动了。
我先是问了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最后又问了琳琳的一些事,比如我俩问:琳琳今年多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