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王妃初长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墨子白
史莺莺说:“这事咱们得征求两个孩子的意见,小朵啊,长大后嫁给锦彦哥哥好不好?”
贾小朵根本不知道嫁人是什么意思,乖乖的答,“好。”
史莺莺刚要叫人去把杜锦彦叫下来,就见她儿子一阵风的冲下楼来,跑到清扬公主身边,欢天喜地的叫:“清扬姐姐,你来了!特地来看我的吗?你想吃什么,我请你啊……”
史莺莺叫了他几声,杜锦彦只当没听到,眼睛闪光的围着清扬公主打转转。
贾桐笑起来,“得,锦彦看不上咱们小朵朵。”他伸手把贾小朵抱过来,“闺女啊,别担心,以后爹一定给你找个好女婿。”
贾小朵笑眯眯点头,“好!”
这时,史芃芃也过来了,她是个谨慎的人,先看了自己娘亲一眼,史莺莺说:“没关系,叫名字吧。”
史芃芃便打招呼,“清扬妹妹好,晟弟弟好,宁安弟弟好,小朵妹妹好。”
贾桐嚯了一声,“芃芃可真懂礼节。”
晟皇子把自己雪白的袍子理了理,还行道:“芃芃姐姐好,姐姐今日用的什么香,怪好闻的?”
清扬公主鄙夷的斜他一眼,“晟儿,你除了研究姑娘的熏香,还会什么?”
“你……”晟皇子怒目相视,宁安在桌下轻轻撞他的脚,对他使了个眼色。
晟皇子哼了一声,在心里默默的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九百一十五章两虎相斗
史莺莺站在院子里清理货物,问袁天林:“茶叶就这些么?”
“嗯,”袁天林道:“老太爷说了,下一拔茶要等明年开春才有,他一定早早就屯货,足够供应如意楼一年的。”
“锦缎收得怎么样?”
“老太爷听了您的话,天气尚未转凉之前就已经屯足了货物,包括旧年的压箱棉和今年的新棉,下一拔就能运上来。”
史莺莺点点头,“新库房找到了吗?”
“您放心,已经办妥了,前后连着两个院子,都可以走马车,方便的很。”
史莺莺抬头看看天,沉吟道:“马上就是秋雨绵绵的季节了,下趟货带一些油纸伞上来,中秋快到了,虽然北边也酿桂花酒,倒底和江南的不一样,一并运上来一些吧,只供如意楼的江南楼上楼。”
袁天林一一应着,问道,“东家,您叫我去查谢老板,我找人打听了一下,谢家在京城根基深厚,娶的是当朝丞相的胞妹,平时为人低调,人人都只知道他是锦昌绸庄的老板,但我听说,他的产业远远不止绸庄,城外有几个大庄子,城里也有多家商号,只是具体的情况很难打听着。”他顿了一下,说,“这个谢靖宇让人觉得有些神秘。”
“金汀阁的老板是谁?打听出来了吗?”
“还没有,冯掌柜突然失踪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史莺莺问,“你说会不会金汀阁的老板就是这个谢靖宇?”
袁天林想了一下,“有这个可能。”
“谢靖宇,”史莺莺目光闪烁了一下,“这个人,只怕会成为我们的劲敌。”
“东家,既然您想做绸缎生意,刚好可以试试谢靖宇的反应。”
史莺莺把手背在后面,坦然一笑,“嗯,就这么办,生意大家做,谁要是敢起什么幺蛾子,我也不怕他。”
——
谢宅。
谢靖宇端坐在酸枝木大椅上,手里端着热茶,揭着茶盖轻轻撇着茶叶沫子。
面前站着一个黑衣男人,正在向他汇报,“……史莺莺本是苏城人氏,她父亲叫史诚晟,也是个商人,父女两个分占南北两头,史莺莺的管家袁天林原先是走商队的头目,歇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开始替她走商队了,商队有两支,陆路和水路交叉走,且不走单边,南下的带着北边的货,北上的带南边的货,所以他们的货运得很及时。”
“那些茶叶和舞娘都是商队带上来的?”
“正是。”
谢靖宇喝了一口茶,“买卖做得不大,但货运走得不错,南北水路陆路交叉走,可以规避很多风险,货也到得快,史莺莺是个聪明人。”可惜,这个聪明人不为他所用。
“还有,南边传来消息,这一次他们商队带的货,有大量的锦绸和棉花,都是做秋冬季衣裳的布料子,属下以为,运这么多布料和棉花上来,总不会是给自己做衣裳的,东家,史莺莺会不会也想开绸缎庄?”
谢靖宇笑了笑,“这是要同我抢饭碗么?”
“东家,史莺莺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女人,哪能和东家的雄才伟略……”
谢靖宇摆摆手,“千万别小看了她,我谢家世代经商,这么多年,小心谨慎,低调行事,还算顺风顺水,对手是有,但我从没放在眼里,只是这个史莺莺……”他呵的一笑,“有点意思。”
——
八月初八,秋高气爽,艳阳高艳,紧挨着如意楼的一家新店开张,大红鞭炮挂在树上,悬下来比人还高,噼里啪啦响,炸得飞屑四溅,围观的百姓捂着耳朵,跳着脚躲来躲去的笑,却不愿避开去,因为舞狮的表演实在太过精彩。
一派热闹喧嚣中,盖住牌匾的红绸布被史莺莺拉了下去,露出蓝底金字:锦绣绸庄。
谢靖宇远远看着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大字,嘴角挑着一抹笑意,果然是开了绸庄,这是要同他打擂台了么?
史莺莺并不知道有人在远处窥视她,今日开张,她忙得脚不沾地,揭了红,张罗着百姓们进店做买卖,她的货全从江南过来,比北方的布料子质地要柔软,颜色更鲜艳,大姑娘小媳妇都围在柜台前,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史莺莺看着拥挤的人群,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只要开个好张,把锦绣绸庄的名号打出去,顺顺当当的生意就做起来了。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叫着要扯布料子时,突然有人喊了一声,“锦昌绸庄今日大甩卖,大家都去看看吧,价钱不到平日的五成呢!花样子多,料子也好,都去瞧瞧呀!”
锦昌绸庄是有名的大绸庄,布料子好,卖得也贵,一般老百姓买不起,听说不到平日的五成,顿时人群中起了一阵骚乱,立刻就有人提脚往外走,有人带头,其他人也跟着往外涌去,锦绣绸庄的伙计们脸色都变了,赶紧到门口去拦:“小姐夫人,咱们店里今日也有优惠的,您留步,咱们店里的货都是要江南过来的,您瞧瞧这颜色,瞧瞧这质地……哎,别走啊,我们是如意楼一起的,童叟无欺,价格公道哩……”
史莺莺站在窗边,看到外边还有人在喊:“锦昌绸庄大甩卖,价钱不到平时的五成,难得的好机会,大家都去瞧瞧啊,买上两匹布过年做新衣,很划算哩!”
袁天林走过来,“东家,这是谢靖宇给咱们的下马威,他的锦昌绸庄在城里有多家分店,财大气粗的,便是赔本卖也亏得起,咱们怎么办?”
不过是一会的功夫,原本挤得满满当当的店里走得一个都不剩,史莺莺看着柜台上五彩斑澜的布料子,微微皱起了眉头,在地心里踱了几步,眉头一展,“这样,你找几个生面孔到锦昌绸庄去,他们甩多少货,咱们买进多少,我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少货可以甩,如果他们甩得不多,就造声势,逼他们甩货,买下来的货全部运到库房去,要小心,别让谢靖宇发现了,”她弯唇一笑,“这可比咱们从江南进货要便宜多了。”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九百一十六章较量
谢靖宇料到史莺莺会开绸庄,所以一早就想好了对策,要在她开业的当天,黄了她的买卖。甭说别的,开张弄成这种局面,首先兆头就不好,兆头不好,很容易走霉运。
他其实挺欣赏史莺莺,这样的女人,漂亮,能干,脑子灵活,若是能跟了他,一定大有一番作为,可惜,人家不待见他,只当他是个登徒浪子,一想到那日史莺莺对他的态度,谢靖宇就有点气不打一处来。
他财力雄厚,亏点钱搅黄史莺莺的好事,对他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绸庄掌柜过来请示,“东家,咱们预备的那批货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您看是不是该停了?”
谢靖宇透过小窗往外看,店里依旧人山人海,扯着嗓子嚷着要扯布料子,原本堆得高高的布料子现在只剩下最底下一层了,看这阵势,很快就会卖光。
“按原计划,卖光就算,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是,东家。”掌柜的躬了躬身子走了。
只是外边的百姓一听不卖了,顿时情绪高涨起来,叫嚣着,“还有这么多货,怎么不卖了?做生意哪有这样的,排了这么久的队,说不卖就不卖了,太欺负人了!”
“就是,把咱们都叫过来,怎么就不卖了呢,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锦绣绸庄买呢!”
“锦绣绸庄和如意楼是一起的,别的不说,至少诚信是没问题的,要不咱们还去锦绣绸庄吧。”
“对对对,咱们回锦绣绸庄去……”
谢靖宇太阳穴突突跳了两下,远远朝掌柜的使了个眼色,这个时侯让百姓们回锦绣绸庄去,他那些货不是白卖了么。
掌柜的收到他的暗示,立刻喊道:“大家莫慌,都有的都有的,请稍等片刻,保证大家都能买到……”
那厢,谢靖宇吩咐手下立马去分号调货过来。这场大甩卖一直到傍晚才慢慢平息下来,百姓们差点踩烂了锦昌绸庄的门槛,柜台上空空如也,一匹布料子都没有剩下。
掌柜的问谢靖宇,“东家,锦绣绸庄虽说今日黄了,但明日还是可以照常开张,咱们要继续甩货么?”
谢靖宇想了一下,“明日看看情况再说吧。”他不过是想给史莺莺一个小小的教训,让她知道,得罪了他,在临安城可不太好混,识趣的,托人传个话,服个软,他也就懒得计较了。
可是第二日,锦绣绸庄也开始甩货,跟他昨日一样不到五成的价格。
谢靖宇听到消息,眉头一皱,史莺莺这是明着要跟他叫板么?一个在临安城根基尚浅的外乡人居然敢跟他叫板,不知好歹的东西!
谢靖宇很生气,不光是因为史莺莺跟他打擂台,还因为男人的尊严,他原本想凭本事征服史莺莺,结果那个女人却跟他杠上了,也好,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他吩咐掌柜,“今儿个所有料子作价三成,去锦绣绸庄把人给我都喊过来!”
掌柜的有些担心,“东家,这么下去,对咱们可不妙啊,昨儿个甩的都是陈年的货,今日再甩,就是新货了,真要血本无归了。”
“怕什么?”谢靖宇不以为然,“史莺莺能有多少货,她停咱们就停,一定要压着她,不让她抬头,不然,说我谢靖宇输在一个女人手里,传出去我还能在临安城混么?”
掌柜的虽然知道东家有点意气用事,但也只能照做。
锦绣绸庄五成的格钱,锦昌绸庄低到三成,百姓们自然都跑到锦昌绸庄去了,锦绣绸庄一下又冷清下来。
史莺莺叉着腰,长吁了一口的,“我得多谢谢靖宇,要不是他又降低了价钱,昨儿个刚从他那里买回来的布料子,得拱手相让了。”
袁天林笑着说,“都说谢靖宇做生意很厉害,我看也不怎么样嘛,做生意是斗气的么,昨儿个他们出的料子,大部分都堆在咱们库房里,今日低到三成,又能进一大批货了,我去库房看了,今日他们出的是今年的新货,我正愁过段时间秋雨绵绵,路上不好走,谢靖宇这是帮了咱们的大忙,不用从南边运,货都充足了。”
史莺莺哈哈大笑,“他自以为财大气粗,不拿咱们当回事,那就让他甩个够,他越甩得多,对咱们越有利,等哪天他不甩了,咱们再慢慢甩。”
金钏儿在一旁捂嘴笑,“谢老板要是知道咱们甩的是他的货,一定气得吐血。”
一连三天,锦昌绸庄都在大甩卖,每日门庭如市,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掌柜和伙计们笑脸相迎,笑脸相送,心里却是苦哇哇,客人们欢天喜地的来,欢天喜地的走,只有他们知道,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老板什么都不顾,完全象是在跟锦绣绸庄斗气。
锦昌绸庄三日繁忙,换来锦绣绸庄三日冷清,对谢靖宇来说,已经够了,他以为史莺莺应该要有所认识了。
第四日,掌柜的来问史莺莺,“东家,今日咱们还要甩货么?”
“算了,反正咱们也甩不过谢靖宇,再说恶性竞争的结果只有两败俱败,他虽然自损一千,但咱们总是被他压着也不是事,货屯足了,还是正正当当做生意吧。”
史莺莺是个未雨绸缪的人,虽然眼下货品充足,可秋雨一下,商队就要被困在途中,货上不来,店里就要断货,甩货不是明智之举。
她如今有三家店,很好做联营,在锦绣绸庄买一定金额的布料子,可以到如意楼半价吃碗西北的油泼面,在如意楼消费一定的金额,又可以到金汀阁半价吃一道菜。三家店有一种通用的竹牌,刻着数字,积累到一定消费,可以得一个竹牌,凭竹牌到另外两家店去消费。
如此一来,一环扣一环,倒让百姓们觉得新奇,就象是在做游戏,特别锦绣绸庄和如意要相邻,很多客人得了竹牌,出了门就上如意楼吃面去了,实在是划算。
虽然开张黄了几天,慢慢的,锦绣绸庄的生意也被史莺莺做起来了,只是名头远不如锦昌绸庄响亮。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九百一十七章这算是他的报应么?
日子一天天过去,因着远道而来的桂花蜜酿,如意楼的生意又掀起了一阵高、潮。很多人慕名去江南楼上楼吃饭,除了看歌舞,更想试试江南有名的桂花蜜酿。
谢靖宇听着底下人的汇报,脸无表情,他没想到史莺莺花样子还挺多,久不久就能弄点新名堂来吸引客人的眼球,她还能把三家店做成捆绑形式,相互间带动生意,让三家店一同进退,如果他猜得不错的话,不久的将来,史莺莺便会把那三家店打上史记的烙印,逐渐形成规模,照这样看,史莺莺还真是他这辈子遇到的一个强劲对手。
中秋过去没多久,果然遇到一场秋雨,浓秋深倦,凋零卷叶,雨势不大,绵绵下个不停。
谢靖宇在心里盘算着,据他得到的消息,如果史莺莺的商队不能及时从江南赶回来,她的锦绣绸庄只怕要断货了。
过了几天,又传来消息,说是久雨之下,山体滑坡,官道被山石堵住,无法通行。他听了,心头大喜,商队回不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倒要看史莺莺怎么办?
可是派去锦绣绸庄打探的人回来说,柜台上布匹摞得高高的,并没有断货的样子。谢靖宇觉得奇怪,再派人过去一探究竟,这才知道,锦绣绸庄堆在柜台上的那些竟然都是从他这里以三成到五成的价钱买走的那些布匹。
他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了,没想到史莺莺是这样狡猾的女人,可怜他英明一世,居然在一个女人面前栽了跟头,气得两眼发黑,差点没倒下去。
这样厉害的女人,如果不能为他所用,那就只能……谢靖宇狠咬了一下牙,彻底毁掉!
只是要毁掉史莺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下雨,雨伞便成了紧俏物,偏偏史莺莺手里有一批做工精美的油纸伞,江南的油纸伞闻名天下,做工好,伞面花俏,比起北方一色的粗骨架青伞,品相上好的不是一点两点。
她的伞不卖只送,反正近年底,家家都要买布料子做新袄,买够一定银两就能白送一把精美的油纸伞,别说普通百姓,那些官宦家的千金,商贾家的小姐,通通都涌到锦绣绸庄去,从锦昌绸庄低价买回来的布料子,史莺莺凭着一把油纸伞,轻轻松松把价格翻了几翻卖出去,赚了个盆满钵满。
谢靖宇听到这个消息,又是气得要吐血。
他思量许久,给史莺莺下了一份贴子,想与她见一面。
结果史莺莺直接回绝了,说她与谢老板不太熟,没什么好见的。
为了她这个无情的回复,谢靖宇把刚刚重金买回来的镇纸又摔了个粉碎。
杜素珍匆匆赶来,“老爷,您怎么又发这么大脾气,仔细伤着身子,”她扫了一眼满地的碎片,扶谢靖宇坐下来,“老爷,您这段日子倒底怎么了?是生意出了问题?”
谢靖宇沉默不语,下人送茶上来,杜素珍接了,亲自送到谢靖宇手里,“莫不是看上哪家的姑娘,碰了钉子……”
谢靖宇脑子一炸,将那杯茶拂到地上,“胡说,哪有那样的事。”
一杯滚烫的热茶倒在杜素珍的手上,她疼得哎哟叫了一声,谢靖宇醒悟过来,忙叫人:“快拿烫伤药油来,夫人烫着了。”
他扶杜素珍坐下,语气缓了一些,“你也是,说那些有的没的,疼不疼?”他和杜素珍是原配,夫人娘家又是世家,夫妻两个平日里也算相敬如傧,很少有拌嘴的时侯。他在外头张罗生意,杜素珍管着内宅,虽然有四房夫人,倒也相安无事。还是头一次,他冲杜素珍发了火。
杜素珍是世家千金,习惯了以大局为重,尊夫为天,虽然有些委屈,也不发作,摇了摇头,“擦了药就不碍事的。”
丫环很快拿了药油来帮杜素珍敷上,谢靖宇坐在一旁,眼睛虽然盯在杜素珍的手上,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杜素珍在心里叹气,只怕是自己猜对了,她家老爷看上谁,求而不得,所以这段日子总有些郁结。
等敷好药,她让下人们都退下去,温言细语的劝谢靖宇,“老爷,咱们夫妻多年,我是什么人,您还不知道么,您要真看中了哪家姑娘,只管娶回来就是,不用顾忌我,多一个人伺侯老爷,我求之不得。”
话虽然说得漂亮,但谢靖宇知道杜素珍心里肯定是有些介意的,只是她习惯了容人的做派,不愿意让人拿话柄,有时侯,他觉得她也不容易,明明心里不愿意,还要装出一副大度的样子,张罗着替他操持成亲的事宜。
他又想到史莺莺,她似乎不是一个喜欢藏着掖着的人,说话非常直白,直白得让人恼火,一点也不懂得拐弯抹角,跟杜素珍完全是两种性格。
他想着想着走了神,脑子里全是史莺莺那张浓眉大眼的脸,还有说话时直爽的样子……
“老爷,”杜素珍叫了他一声,他无动于衷,于是轻轻推了推他,“老爷在想什么?”
谢靖宇蓦然惊醒,“什么?”
杜素珍打趣道:“莫非是在想那位姑娘?”
谢靖宇虽然曾想过要毁了史莺莺,但久久下不了决心,杜素珍的话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难道他真的喜欢上史莺莺了?
喜欢也不过是一厢情愿,史莺莺根本不待见他。
谢靖宇淡然笑了笑,“你不要多想,没那回事,是生意上的事出了点问题。”
“老爷是为城里新开的那家锦绣绸庄烦恼么?”杜素珍说,“听说因为锦绣绸庄,咱们店里的生意都淡了许多。”
谢靖宇有点吃惊,一个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妇人,怎么也知道锦绣绸庄?
“你怎么知道新开了一家锦绣绸庄?”
“前阵子锦绣绸庄不是在送伞么?三妹妹和四妹妹为了那把油纸伞,都去锦绣绸庄买了布料子,回来告诉我的。”
谢靖宇:“……”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亏本卖出去的布料子被他的三夫人和四夫人花高价买了回来,这算是他的报应么?
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九百一十八章剔骨术
刚下过雨,路面湿滑,史莺莺提着裙摆走得小心翼翼,跟在边上的金钏儿却大步流星,一不小心给滑了一下,她赶紧抓住金钏儿,免不了唠叨两句,“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要有个姑娘样,不是想嫁个识文断字的郎君么,你这么毛燥,郎君可不喜欢。”
金钏儿正要说话,可一抬头,愣住了,手指了指前方,史莺莺回头一看,一个黑衣蒙面人立在三尺开外,一脸凶相的看着她们。
彼时暮色渐沉,加上又是阴天,冷风嗖嗖,吹起披风上的短绒,周边一个人过路的都没有,未免让人有些发怯。
史莺莺禀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宗旨,静静的注视着前面的蒙面人。
金钏儿沉不住气,喝道:“你是谁?为何拦我们去路?朗朗乾坤,你想干什么?”
蒙面人打量了一下金钏儿,没想到这丫环生得如此牛高马大,看起来有点碍事,还是先把她解决了再说,免得误了大事。
他没有说话,径直朝金钏儿而去,金钏儿占着自己壮实,倒也不害怕,史莺莺从腰间拔出匕首抛给她,“钏儿,用你的拿手好戏!”
金钏儿清脆的应了声:“好!”手握尖刀,横在胸前,威风凛凛的样子。
蒙面人一瞧,哟嗬,是个练家子啊。
他站着没动,待要看那丫环倒底有什么本事,就见眼前一花,匕首飞快的舞动,划出道道雪亮的光,看得他眼花缭乱,还没回过神来,手背上剧痛,低头一看,瞬眼的功夫,那丫头居然在他手背上划了数道,道道皮开肉绽,整只手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蒙面人:“……”这是什么奇怪的招术?莫非这个小丫环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他大喝一声,一个腾跃退后一大步,用没受伤的左手横在胸前,瞪着金钏儿,“你是什么人,速速报上名号来!”
金钏儿见削中了他,有些得意,“我叫金钏儿,你要怎么的?”
“你用的是什么招术,师从何人?”
金钏儿笑嘻嘻的道:“我爹教我的,剔骨术!”
“你爹又是何人?”
“我爹叫金喜,村里人都叫他老喜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