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来,我也给你们一点小玩意。”出了藏宝室之后,心情大好的华世雄,也从家里其他地方拿出几样小玩意,分别送给祝福等人。
之前,贾老都送了,同样是长辈,他也不好意思不送。
华仔等人再次将目光凝聚在胡哥身上,要他拿主意,收不收?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五十三章 曹老头子
华世雄这次拿出来的,是两种材料的坠子,一种是翡翠,一种则是玛瑙。
翡翠是芙蓉种翡翠,属于中高端的翡翠,价值要比贾老送出的高一点,要两三万的样子,稍微贵一万上下。
这种翡翠其表面玻璃光泽,透明度介于老坑种与细豆种之间,为半透明状;其色虽然不浓,但很清雅,虽不够透,但也不干,很耐看。
玛瑙则是蓝玛瑙,这种玛瑙淡蓝色,色彩淡雅,蓝色深一些的更好,很象蓝宝石。过去主要用来磨制首饰和鼻烟壶,块大的是玉雕的好材料。所以,价格玛瑙家族中也比较贵。
眼前的一个坠子,最好的已经达到五万,差一点的也有三万左右。
见大家都看向胡杨,华世雄知道,胡杨是这个小团队里面的核心,大家都听他的。于是笑道:“不是说,长者赐不敢辞吗?怎么?我不是长者?”
得!都这么说了,胡杨也就带着大家感谢,然后各领一件。
胡杨首先拿,但没有拿最好的,而是挑了一件价值稍差的,这种事情,没有必要和大家抢。
他的做法,也得到华世雄的暗暗赞赏,年轻人的人品不错。
直播间的观众很是羡慕,跟着胡哥,真的是时不时有福利呀!在这之前不久,他们就得到了贾老的一件宝贝赠送,现在又来一件。
之前那件,胡哥就偷偷说过,价值一两万。
而现在的,胡哥还有点迟疑,说明肯定更贵一点。两三万?四五万?
等大家挑好,华世雄才开口:“你小子运气不错,拿了一件最好的。”
这话,是对祝福说的,价值最高的那件深蓝色玛瑙被他拿走了。至于值多少钱,华世雄没有明讲。
胡杨也忍不住说:“他今天的运气确实好,前面严复的翻译手稿,就是他随意在一个餐饮店的书架上拿到的。整个书架,古装书不止一本,但唯一有价值的,被他随手一拿,就拿走了。”
听到这对话,所有人都很无语了。
祝福自己则是很高兴,不是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而是大家的夸奖,让他很高兴。他也没想到,自己今天真的走狗屎运一样,估计是沾了胡哥的福气。
作为死党的骆不凡,更是直翻白眼,平时没见他这么好运过。
直播间的观众则是无力吐槽,有时候人的运气来了,真的是挡都挡不住。
当然,大家更加感叹胡哥的人品。以胡哥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哪一件更有价值的,他先挑,却没有拿最好的一件,足见其品行。
大家又聊了差不多一个钟头,已经来到了黄昏时刻。
这时候,有村民过来,告诉华老前辈,饭菜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开吃。
于是,华老前辈带着大家去吃饭,一起吃的,还有村里的老人家。每次华世雄让村民帮忙做吃的,他都会邀请村里年纪大的一起用餐,这是习惯,大家都知道的。
桌上,都是当地比较有名的美食,在村民手中,少了一份精致感,却多了一股朴素和原生态。
大家品尝后,都感觉不比一些老饭店做出来的味道差。
饭后,胡杨等人陪村里老人家聊了差不多一个钟头。
人老了,就喜欢怀旧,大家都讲着当年自己的故事,让直播间的观众并不觉得无聊,还挺有意思的。
知道胡杨他们还要回市区,所以华世雄没有挽留这些年轻人太久。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原本,还以为要花不少钱的祝福,他发现,自己反而赚了不少。后面的那个坠子,胡哥提醒他,卖的话,要五万左右。
加上严复的手稿,以及贾老送的那一件,他今天差不多赚了将近二十万,难以想象。
自己唯一出钱的,就是一开始请胡哥他们吃的那顿饭,也就花了一千多。
“小骆子,我今天赚大了。”回到自己住的地方,祝福立即跳起来,再也矜持不住。这是他人生中赚得最多的一天,也从不敢想象,一天能赚差不多二十万。
作为发小,骆不凡只有替这哥们高兴。
“行了,这还要感谢胡哥。当然,还有小莉。一会,充点钱,给小莉送个大礼物,胡哥就算了,他不在乎这些。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尽心招待就好了。我感觉,胡哥更在意情谊。”骆不凡提醒道。
想想也对,以胡哥现在的财产,还在乎你那点小礼物吗?
“知道,我马上就干。”祝福点开直播平台,发现小莉还在直播,而胡哥则是下线了。
二话不说,立即给小莉开了一个月守护,要一千元的。
小莉愣了一下,看了一下称呼,立即意识到是祝福,马上感谢。
其实,她也在心里感激胡哥,今天又让她赚了不少。现在她的情况,已经从原来的窘迫,变得很好了。
别的不说,就说直播这一项,几乎每天都有一两千元的个人收入,一个月就超过三万的。
当然,她也明白,以后离开胡哥,肯定会有所下跌,但也会比她原来好很多倍。所以,她现在基本上不用愁生活上的困难。
这次回家,还有老板预支的一万元,打算都带回家给爸妈。以后发薪水,她也计划留下自己该用的,其余都转回去。
不久后,大家都收到华仔发的信息,让大家今晚早点睡,明天早点出发,不要让华老前辈久等。
小莉只好下播,骆不凡等人也立即跑去冲凉,然后准备睡觉。对于明天去寿山石矿区,大家都有所期待。
才清晨六点多,除了胡杨,一个个都是眯着眼起床。没办法,吃了早餐,还要大半个钟头的车程,才能赶到华老前辈的家中。
其实,祝福昨晚失眠了。赚了那么多,他真的兴奋得睡不着,还搞得骆不凡也被吵醒几次,直接骂他傻.逼。
人最烦是什么?就是在你睡觉的时候被打扰,就算脾气好的人,有时候都会想要爆粗口。
尽管胡杨他们都已经尽量早出发,但还是让华老前辈等待,老人睡得早,起得也早,还不用赶路。
“都挺早的了,那么,就出发吧!我们过去还要点时间。”华世雄说道。
这次,大家要去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的寿山石属于田坑。根据不同矿坑的土地性质,寿山石矿坑一般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
华老前辈说的朋友,就是这个村子的人。不过,他不挖矿,而是专门收其他人挖到的,也算是捡漏性质。
可能因为经常暴晒的缘故,这位老人的脸上,呈现一种风干的肤色,有点难看。但脸上的笑容却很朴实,典型的中国农民面孔。
“他姓曹,你们叫他曹老就好。”华世雄介绍。
曹老开玩笑:“叫糟老头子也行。”
直播间的观众听了,都发言:我信你个糟老头子!
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
曹老拿出自己得到的那块料子,是一块超级料,体重超过两斤,华世雄都有点吃惊。这么大料子,并不多见。
大家也知道,寿山石原石普遍体量都不大,田坑石达到30克就称成材,达到250克为大材,500克以上就是超级材,堪称王中之王。
“这么大块的田黄石,而且还是这种品质的,很久不见了。”华世雄欣赏道。
“不是寿山石吗?”华仔愣了愣。
胡杨解释:“寿山石有很多种,这种产于田底的,又多现黄色,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田黄石的品质,通常也比其他寿山石的品质要好一些。
眼前的这一块,还是桃花冻石,确实少见。”
“看来,小友对寿山石了解颇深呀!”曹老有点意外,居然还能说出桃花冻石这个名词。
所谓的桃花冻石,就是形状如同片片桃花瓣浮沉在清澈溪水之中,故名桃花冻石。
它质微透明,色多白、黄,中带细密的红点,深浅大小不一,疏密有致,聚散有情,浓淡掩映,点点分明,光彩夺目,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上,凝而视之,似动非动,如花飘静水。
这种田黄石,甚至不用雕琢,可以直接收藏,足见其珍贵,产量很少,价值极高。
华世雄却白了一眼自己的老友:“想什么呢?人家小胡的鉴定能力不差,甚至比很多老一辈的还要强。这点小常识,能难倒人家吗?少小瞧人。”
“既然你也这么说,想来小友的本事是真的强。老华,这块料子,你要不要?不要的话,我就给别人了。这两三天,好几个人给我电话,都出到六百万了。”
大家一听,仅仅一块材料,就六百万?这也忒贵了点。
都说寿山石珍贵,大家有了直观的认识。都知道,经过雕琢,一般价值都会翻倍,甚至翻好几倍。
那么,这一块,一旦雕琢成印章之类,岂不是上千万了?
祝福暗想:难怪,总说寿山矿区这边,有人捡到宝,一夜暴富,看来不是唬人,真实存在的。羡慕村里有矿的,都不用奋斗。
“可以,给我吧!六百万,我也出得起。”华世雄看着也喜欢。
“行,那就给你。”曹老笑呵呵地点头。
其实,有人开价六百多万,而不是六百万,但自己朋友,友情价肯定要低一点的,他也乐意。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寸田黄一寸金(第四更求月票)
大家望过去,好多地方都是被挖过的,放佛一片工地。
曹老给大家介绍:“这一片,以前都是农田,现在因为田黄石,已经被挖得千疮百孔。不过,现在政府有规定,以后必须恢复农田的模样,倒也不担心。”
而农田的拥有者,每被挖一平方米的农田,都是有补贴的。就算没挖出什么石头,一样的价钱,所以大家也配合。
这比种田的收入无疑要高不少,现在大米价格不高。
大米作为主粮,国家调控得很好,不会让它飙升,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的,这也是我们国家那么安定的原因之一。
寿山石自古就受到重视,被视为珍宝,所以催生了石农这个职业,就是专门开采寿山石的农民。
此时,他们正在劳作中,上层的泥土挖出来,需要运到指定地点堆放,等那一块区域搜寻过,再把泥土运回来填上去,恢复农田的样貌。
对于这种土地保护性的挖掘,直播间的观众都表示政府有远见。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和土地的保护了。
“走,我们到十三号田坑看看。昨天,那儿就挖出有石冻的田黄,品质不差。”曹老招呼大家说道。
胡杨带着直播间的观众,一起前往,镜头将整个场地拍下来,虽然不是太清晰,但大致情况,观众们都能看到。
“这块石头就这么扔在这?”祝福在路上捡起一块黄色的石头。
现在,大家对黄色的石头都比较敏感,以为是田黄石,那可是宝物呀!
胡杨见他们一副小财迷的样子,啼笑皆非:“这不是田黄石,只是一块黄蜡石,而是品质太差了,跟普通的石头没什么区别,没什么用。”
玉化良好的黄蜡石,足以称作玉,也叫龙王玉。
“其实,黄蜡石现在也有人玩,两个方向,六种玩法。”华世雄跟大家说。
两个方向,是指料石方向,以及观赏石方向。
至于六种玩法,料石方向的宝石玩法、玉石玩法、印石玩法3种,观赏石方向的象形石玩法、画面石玩法、天然手玩石玩法3种。
每一种玩法都有精品和极品出现,华夏儿女以黄蜡石为载体,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文明。
我国古代虽有黄蜡石的历史记载,但仅限于少部分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狭小范围的原石赏玩,黄蜡石真正兴起、被大众逐渐认知,还是近十几年的事,黄蜡石被热炒主要因素是它玉石质地的发现。
黄蜡石,作为一种广泛被收藏的宝石,有很多方面要注意,一时半会说不清。
胡杨只好跟大家说:“下次遇到好的黄蜡石,我们再做介绍,现在就不多讲了。”
“哦!这样吗?那就算了。”说完,祝福将那块极差的黄蜡石丢到一边。
大家来到十三号田坑,这里被挖的面积大约有五六千平方米,大概挖了三四米深,有些地方甚至挖出了积水。
这里以前毕竟是农田,加上这属于温带季雨的地方,平时降水也多,所以并不用挖很深,就能挖出地下水来。
一些被挖上来的石头,搬到一边,有专门的鉴定师傅做鉴定,有用的收起来,没有用的随着泥土运走。
“老宋,今天有什么收获?”曹老询问道。
一个比曹老年轻的人抬起头,将头上的草帽摘下,对这位经常来打秋千的人,似乎不是很欢迎,没好气地说道:“有什么好东西,你会不知道?假惺惺给谁看?”
“带几个小朋友来长长见识。”曹老笑道。
这话,潜意思就是:现在有后辈在场,给点面子吧!能不拆我台?
华世雄:“我也算小朋友?”
曹老郁闷:“你是第一次来?”
说完,就介绍胡杨几个人。
见胡杨几个年轻人打招呼,宋先生哈哈一笑:“都好,都好!来,看看这几块石头,刚挖出来的。”
这些都是田坑料,跟和田玉的籽料一样,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不像山料,需要从岩石里面开采出来,而且还要经过解石的程序,才能把寿山石拿出来。
“这是裂痕吗?”华仔忍不住问。
只见这几块,似乎表面都有一些裂痕,应该是品质不好吧?
至少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品质不好,才会这样的。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有裂痕,应该都不是很值钱吧?
“这是红筋,我们经常说‘无格不成田’,就是指这种现象。
田黄由于在河水中长期不断地运移,与基岩或其他各种砾石相互碰撞,普遍会形成一些裂缝,经三价铁离子渗透充填,则形成或深或浅的红色脉络即红格。
当然若山料暴露到地表,受地壳运动影响也可形成一些裂缝以及三价铁离子的充填,但数量较少。”胡杨跟大家说道。
宋先生惊讶:“咦!行家呀!”
华世雄和宋先生说道:“他可是我们古玩行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别要说田黄石,很多东西他都能给你说个所以然出来。”
这不是华世雄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赞扬胡杨,胡杨都差不多习惯了。
“哦?可以,可以!年轻人多学点东西,没有错的。刚才,小胡说得不错。有时候,裂痕也不一定都是坏的。
不说我们的田黄石,据我所知,有一种瓷器,也因为裂痕反而大受欢迎,叫什么来的?”宋先生思考道。
胡杨回答道:“那是哥窑瓷器,五大名窑瓷器之一。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也就是宋前辈说得裂痕。”
宋先生举起拇指,他只对田黄石有研究,其他的只是略有耳闻而已。
他从这个年轻人的谈吐中,就能初窥这个人的能力,很不简单,难怪华老都对他赞誉有加。
“来,品鉴一下这一块。”宋先生从身后拿出来一块,差不多拳头大小的田黄石。
曹老和华老前辈一看,都眼睛微微一凝。
“好你个老宋,跟我说没有好东西。”曹老气道。
胡杨小心翼翼地接过来,观赏了一会,说道:“这是一块田黄冻石,皮、格、丝都表现极佳。”
“哦?皮、格、丝如何,都说一说。”
胡杨解说,主要是给直播间的观众听的。
皮就是天然形成的一层石皮,格是田黄在迁徙中留下的裂痕,呈红色或者黄色,丝就是一种天然的貌似切开的新鲜萝卜的纹路。
“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里隐药可见萝卜纹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表面时而裹有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
这种田黄石,不说是极品,但也绝对算是田黄石里面的高档货,一克都要超过十万元。”胡杨说道。
直播间的观众,以及华仔等人听了大为振动。
一克就超过十万元?十克就是一百万,一百克就是千万,是这么算吗?
一百克是多少?
五百克才一斤重,也就是说,只要一斤这样的东西,就五千万?
“我的天!一斤就是五千万呀!”
“奶奶的!真离谱。”
“真的假的呀?我也要去挖田黄石。”
“楼上的醒醒,要搬砖了。田黄石不是你想挖就挖的,现在严格把控,是需要开采资格的。”
……
其实,胡杨还没说,顶级的田黄石,一克就超过十五万元。
在古代,田黄石就很珍贵,有“一寸田黄一寸金”的说法。
眼前的这一块,是田黄冻石,田黄石中最上品,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
也正是这样,看到这块料子的时候,华世雄和曹老都那种表情。
“事实上,这种品质的田黄石,基本上都绝种了的,所以价格贵是理所当然。”胡杨又说道。
另外,通常情况下,这种品质的田黄冻石,大多数产自寿山村那不到一千里范围的土地下面,经过一千几百年的开采,什么都挖干净了呀!
“不错,能在这里发现田黄冻石,我也很吃惊。”宋先生高兴道。
这块料子,是昨天就挖出来的。目前知道的人还不多,否则,早就有络绎不绝的收藏家赶过来。
每次发现这样的田黄冻石,都能吸引一大波的田黄石爱好者,有时候甚至会为一块上好的田黄石大打出手。
曹老看了眼已经挖了三四米深的坑,问道:“还继续挖?”
通常来说,都是挖个两三米,有时候甚至一两米。现在都挖到四米深,严重超标了吧?
“继续呀!这块料子,就是挖到这个深度出来的。我怀疑,这片地方,田黄石的埋藏深度大一点。”
“注意安全呀!出了事,很严重的。”曹老提醒。
“这不用你提醒,安全问题,我每天都要跟大家说两遍。”
不要以为,这是露天的挖坑,就没有危险。这个深度,一旦周边产生类似山体滑坡的现象,身处坑壁周围的人,就又被活埋的危险。
胡杨看了眼周边,不远处,是一堆废弃的石头,被挑过的,有价值的通常都已经拿走。这种,就丢在土堆的边上,到时候,随着泥土运走。
这时,胡杨寻宝眼扫到了其中一块,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石头。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五十五章 浇了一盆冷水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宋先生拿出的那块田黄冻石吸引,根本没注意胡杨走开几步,很快手里就拿着一块碗口大的石头。
宋先生讲着讲着,就发现了胡杨手上的石头,哑然失笑。
那块石头,他有点印象,因为是随着这块田黄冻石一起被挖出来的,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十来厘米的样子,而且都差不多大。
不过,就算是同一个妈生的,都会有一个帅哥,一个歪瓜裂枣。
这一块石头,完全没有用。完全看不到田黄石的“肉”不说,表皮的表现也烂到了极点,完全就是一枚普通的轧路石。
于是,它的命运也就注定的,被丢到废弃石头里面,迟一点有车过来,运到指定的地点。
“那块根本不是田黄石。”宋先生忍不住开口。
就算看不到“肉”他也能根据石皮的表现,判断里面有没有田黄石。事实上,好多刚挖出来的田黄石,或多或少,或厚或薄,都会包裹一层皮。
这也就是所谓的田黄石的“皮”。
曹老看了眼,点头:“石皮表现太差,是没什么用。”
他介绍,寿山石是田黄石的原生矿脉,因受到内部应力或外力的作用产生脱落或者分离,分离体被寿山溪的水流搬运到泥土或者沙土中。
以砾石形态存在的分离体在新的地质环境下约数万年的时间里,遭遇周围有机酸性土壤侵蚀逐渐形成石皮。
“石皮的种类有好几种,比如按照颜色的不同,田黄石皮可分为黄皮、黑皮、黄皮、白皮、红皮、黑绿皮等。
而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分为单层皮、双层皮、三层皮等;按照材质的不同,田黄石皮可分为水皮、土皮、石皮等,按照喻体的不同,可分为乌鸦皮、蛤蟆皮、糖皮等。
小胡拿着的那一块,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形容,没有这种皮的。”曹老说道。
胡杨暗想:如果现在有透视眼,那就好了,可以直接透视看一下,里面到底什么情况。到底是田黄石,还是其他的宝石?
不过,没有关系,寻宝眼看出它是宝物就行。等回去,自己开了看一看。初级寻宝眼还发现不了,说明它的价值在五百万以上。这样的宝物,他肯定不会放弃。
胡杨表示:“没有关系啦!既然来到了这里,带一块石头回去,当做纪念也不错。不然,感觉白来了。”
1...5051525354...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