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观察店里,就会发现,这个店两边都是书架。顾客可以随意翻阅,有、散文集等等,很悠闲的感觉。
胡杨他们就坐在一个书架的边上,祝福只要回过头,就能拿到书架上的。
还没上吃的,祝福也就随手抽了一本出来,打开准备扫几眼。
这是一本线装书,似乎是故意仿古的书籍,这里的书架上,就有不止一本。
骆不凡怼道:“装什么有文化?估计都还没认识全上面的文字。”
他是在提醒发小,胡哥等人坐在这,你自己看书,搞毛线呀!找话题聊天呀!看什么书?将胡哥晾在一边,多不礼貌?
祝福是个聪明人,很快反应过来,正要合上,但看到自己翻开的书页里夹着一张折叠的纸,似乎是信纸,用毛笔字写的。
他拿出来:“什么来的?”
胡杨看过去:“我瞧瞧。”
祝福连忙给胡杨递过去,又翻了一下那本书,竟然还发现一张差不多的纸张,上面的内容不多,看来这一张是最后的。
胡杨看了一会,是一封写个家里的书信,上面只是谈到一些家常事,还有些问候语。
“胡哥,这里还有一张。”祝福递过去。
胡杨一看,后面还有留名,微微惊讶,居然是他的书信。
“祝兄弟,你运气不错呀!这是严复的一封家信。虽然没什么价值,但也算是稀罕之物,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捐给相关机构。”胡杨说道。
刚才游玩的时候,他就记得,严复的故居就在这里面吧?所以,出现一封他的书信,似乎也说得通。至于为什么会落到这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种家信,信息量不大,就是几句唠嗑,所以没太大的价值。
当然,这里说的价值,是用金钱衡量。要说没有价值,那肯定也不是,名人用过的东西,哪怕是一张纸,一根笔,都是文物。
曾经有人说得对,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他们用过的东西就是废物。
胡杨觉得,这种东西,相关机构应该会感兴趣,比如这里面的严复故居。一旦知道这封书信,应该会想办法回购。
至于能给多少钱,胡杨可就不好说。或者,会有几百块奖金什么的,锦旗?应该没有的吧?
“那本书,给我看看。”胡杨又指着祝福手上的说道。
直播间的观众无语了,这都能捡到宝贝,是不是哪里不对劲?真是胡哥走到哪,都能发现宝物,有点诡异呀!
祝福也傻了,呆呆地将送过去。
胡杨打开一看,根本不是什么,而是一本手写翻译稿。作者,同样是严复的。
据他所知,严复就是一位翻译家,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这是一位近代很伟大的人物,对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正是如此,三坊七巷里面,他的故居不是最大的、不是最美的、也不是用料最精的,却受到最高的重视。
毕竟,这个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我国近现代的名人中,太多人受到他的影响了。
“这本手稿是一本翻译稿,挺有价值的,你想办法跟这个店拿过来。一会,我们可以去景区办公室,我相信,他们对这两件东西很感兴趣。”
啊?
祝福目瞪口呆,感情自己是要捡漏了?这也太快,方式太奇葩了吧?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哈哈!小哥哥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受到了一万吨的惊吓,不过,这运气,没谁了。居然是严复的手稿,也不知道能值多少钱。”
“别去景区办公室吧!那些人,说不定强行要了手稿和书信呢?人家的地盘,想怎么样都行。”
“应该不至于,起码还有五百元奖金和一面锦旗的,这不能省。”
“我也觉得,放风出去就行,让他们自己找上门来。”
……
作为死党的骆不凡也一脸难以置信,心里吐槽:这样都行?那家伙踩了什么狗屎哦!
“胡哥,这东西很值钱吗?”作为一个福州人,严复的故事,经常听,是他们福建的骄傲。他留下来的东西,应该是挺值钱的吧?
“不好说,我简单说一下吧!手稿、信札等收藏,也不是没有,甚至在拍卖市场搅动过风云,拍出几百万的天价。
信札手稿的价值核心在于其所承载的史料文献价值。史料文献价值的高低则与信札手稿的直接作者、书写内容息息相关,此外书迹的艺术性也是一项重要的辅助因素。
……”
他告诉大家,相对于艺术性,信札手稿的内容更为关键,尽管信札手稿类藏品在物质形态上与书法作品比较接近,然而在价值衡量标准上则更应参考古籍善本。
“所以,这封家信的收藏价值不高,不用抱很大的期待。”
说完,胡杨将目光转向那本翻译手稿。
“这本翻译手稿不一样,值得严复花时间去翻译过来的东西,肯定是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它的价值会高一些。
但也比较有限,目前手稿收藏并不是主流,没办法!只能说有潜力。”胡杨说道。
他个人估价,这本翻译手稿,也就是十万八万左右的价格。
据他所知,目前,手稿收藏的主要“买家”仍是各艺术机构。像这一本严复的手稿,最有兴趣的,就是研究严复生平事迹的一些机构,比如严复故居这里的管理者等。
而且,在当代艺术领域,与动辄数万、数十万元的油画相比,集文献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为一体的手稿价格较低、赝品少。
骆不凡踢了一脚还愣着的发小,提醒道:“还愣着干嘛?去跟店家买下这本书呀!是不是傻?”
“哦,哦!对,对!”祝福连忙站起来,打算去忽悠店主。
价值十万八万,对他来说,也是一笔非常不错的收入。他没读大学,出来混后那么久,都没有存这么多钱,银行卡经常都是两位数的。
胡杨来到那书架前,翻了一会,无奈地摇头:“祝兄弟运气真好,唯一有价值的一本,就被他拿走了。”
直播间的人听了,也无言以对,幸运女神是他亲妈吗?
骆不凡则是替发小给胡哥和小莉感谢。
“谢我干嘛?”小莉莫名其妙,感谢胡哥,她能理解。
“不是你让大家进来吃东西,他有这种运气?所以说,你才应该是他的幸运女神。”骆不凡解答道。
大家才回过神,确实也有道理!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四十九章 造假工坊?
见直播间有人建议,不要去景区办公室,生怕胡杨等人被扣留。
胡杨忍不住失笑:“各位,多虑了。现在什么社会?而且,我也不是随意被拿捏的人,他们还不敢强行将我的东西拿走。”
哪怕是昨天那种技术,国家派人来领走,都还是好声好气说话,就更不要说一个小小的机构,还嚣张不起来。
大家都能听出,胡哥强大的自信,于是,有人猜测,胡哥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很快,祝福带着笑容回来,一看便知道事情办妥了。
“花了多少钱?”骆不凡询问道。
祝福嘿嘿一笑:“二十块钱,他以为我喜欢这种仿古书,还推荐我去一个地方。”
能邀请到胡哥,真是自己太幸运了。想到自己即将入账十万八万,就有点激动,一笔巨款呀!
同时,他也赞同自己发小的话,没有小莉要请大家喝东西,就没有自己走运的一天,所以必须要感谢胡哥和小莉。
他都想好了,等今晚,或者什么时候,给小莉充一次值,刷点礼物感谢。一句干巴巴的话,太过无力,还是行动比较实际。
至于胡哥,根本不在意什么礼物,这次得好好招待他。
胡杨他们一边聊,一边吃东西,这时,就接到华世雄的电话。
“华前辈?对,我们已经到福州了。行,下午有时间的。现在?现在我们在三坊七巷这里,刚刚一个朋友,无意间得到一本严复的翻译手稿,以及他的一封家信……”
胡杨和对方聊起来,顺便提到了严复手稿的事,试探对方有没有兴趣。
谁知道,他还没说完,华世雄就惊讶:“严肃的翻译手稿?你们现在那边对吧?有兴趣转手吗?”
“华前辈感兴趣?”
“不是我感兴趣,我一个老友在那边做事,对回收严复的遗物有点执着,他肯定感兴趣。我可以让他联系你们。”华世雄说道。
自己的那位老友,算是严复的铁杆粉丝,对严复所有东西都感兴趣。
要是让他知道,有严复的翻译手稿,以及一封家书,估计要乐疯。
“行,那我们等他。”说完,胡杨还报了这个店的店名,相信对方不会迷路。
挂了电话之后,见祝福紧张地望过来,安抚道:“有个前辈对严复的物品感兴趣,我们在这里等就行。放心,他应该会照顾我们这些晚辈的,不会让我们吃亏。”
有胡哥这句话,大家都安定了不少,骆不凡和祝福都忍不住开心。
大约等了十来分钟左右,一个秃一半的老人闯进来,很快就找到了目标,朝胡杨等人走来。
“胡杨?”
胡杨点头:“是我,您就是华前辈介绍过来的方老吧?”
“幸会幸会!”
大家客套两句,对方就连忙进入话题。胡杨也不吊人胃口,让祝福将手稿和家信拿出来,让方老过目。
这位老人,对严复研究了大半辈子,对严复的字迹等都很清楚,几眼就辩认出,那就是严复的笔迹,心头大喜。
“你们要怎么转手?”他问道。
胡杨把皮球踢了回去,以退为进:“方老您给个价,相信也不会让我们这些后辈吃亏。”
方老暗骂小狐狸,有华世雄在中间,他还真不好意思让这些年轻人吃亏,免得被老友们笑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他想了想:“以前,我也入手过类似的手稿,就十二万。你这一本,加上这封信,我多加一万怎么样?”
胡杨没有开口,而是让祝福自己决定,毕竟东西是他的。
这价格,已经超乎祝福的意料,还以为最高只能给十万,现在人家给十三万,还想怎么样?当然是卖呀!
交易完成,十三万顺利入袋,祝福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充实过。终于明白一句话: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接下来,如何招待胡哥等人,他丝毫不担心经济问题了。
骆不凡有点郁闷,因为华世雄的一个电话,他的计划被打乱了。下午本来还有项目的,但胡哥需要去和华世雄聚一聚,只能计划作罢。
胡杨询问了华世雄,能不能带朋友一起去。
华世雄表示没问题,胡杨才带着大家一起过去。骆不凡和祝福有点小期待,毕竟有些场面,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跟着胡哥,总算有机会。
去了,大家才发现,那是郊区,似乎是一个工作坊。
“华前辈住这种地方?”华仔惊奇问道。
胡杨摇头:“应该不是,一会大家少说话。”
现在,胡杨也有点搞不懂华前辈什么用意,喊他们到这里,是什么意图,这里又是做什么的。要说对方是住这里,胡杨不怎么相信。
一会,有人出来迎接,是一个年轻人。
只见他带着警惕的目光:“华老叫来的?”
看到胡杨点头,他才带胡杨一行人进去,只是目光落在两个直播设备上,但没有阻止,也没有说什么。
胡杨还是主动问一句:“能拍摄吗?我正在直播。”
对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点头:“可以,不能拍的地方,我会提醒的。”
刚才,华世雄已经交代过,对这几个人要客气一点。
直播间的人感觉自己接触到什么秘密一样,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直播,不想错过一个细节。
只见,这还真是一个作坊,好像是生产高仿品的,主要是各种仿古玉,胡杨已经看到了一些成品,做得真够逼真的。
大家都感觉气氛有点不对,所以都大气不敢出,好像生怕对方杀人灭口一样。
“妈呀!怎么感觉进了狼窝?”
“没看出,那位姓华的专家,居然参与造假,就不怕泄露出去吗?”毕竟,现在uge正在直播的。
“也不能说是造假,高仿品,同样可以光明正大仿造的,本身并不是什么犯法的事情。古代的艺术品,都没有专利可言,仿造怎么了?”
“确实,真正有错的,是将高仿品当真品卖的人。”
……
经过一个包装箱的时候,看到里面的古玉,胡杨试探问道:“能看一看吗?”
年轻人再次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可以,小心一点,这可不便宜。”
直播间的人想要笑,当着面说高仿品不便宜,可以呀!这勇气。
胡杨捡起一件,是一块有沁色的龙凤佩,一面雕琢凤凰,一面则是神龙,看着非常大气,更神奇的是,连包浆都做得很逼真。
看得出,这是真的下足了功夫的,仿造这种古玉的人,也必然是一代大师。胡杨忍不住猜测,不会就是华前辈搞出来的吧?
要是那样的话,胡杨有点后悔接触这个人了,是个麻烦。
“华老说你是个高手,能看出什么来吗?”忽然,那年轻人开口。
胡杨一愣:“我能说?”
他指了指自己的直播设备,提醒对方:我这是在直播,就不怕我说了些不利的话吗?
“可以呀!怎么不行?我们这是国内最有名的古玉仿造基地,也没什么不可以曝光的。别乱想,仿古玉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种。
这里的每一件仿古玉,都会打上我们工坊的标识,标明是我们的产品。”对方表示道。
这个世界上,古代的文物就那么点,有些甚至是孤品,只有那么一件,还是保存在博物馆的,想要自己收藏、欣赏怎么办?
这时候,高仿品就出场了。买家自己也知道这是高仿品,所以有什么影响?没有诈骗呀!完全没问题。
而且,他们这个工坊,是有生产执照的,经过国家、政府批准的。
事实上,国家对这种正规的高仿艺术品是扶持的,一些古代已经失传的工艺,就是在国家的扶持下,开始研究出来,投入生产。
比如汝窑,曾经就失传过很久一段时间,一直到国家下指标,要求制瓷专家去研究,经过很艰辛的努力,才让汝窑的工艺重新面世。
得!听到这话,大家明白,是自己误解了。
“这是一件仿汉得古玉。”胡杨也就不客气地点评。
他表示,汉朝的玉器雕琢,有一种手法太明显了,那就是汉八刀。
风格简练流畅,神态逼真,宛如八刀而就,这种表现手法常被人们称之为“汉八刀”,特别是以玉蝉、玉翁仲、玉猪为代表。
“另外,我还看到了游丝毛雕的技法,是一种阴刻线,其线条形若游丝,细如毫发。看这里,就是用游丝毛雕弄出来的,简直没有破绽。做这件古玉的人,一定是一名高手。”胡杨说道。
最后,龙和凤的样子,也具有非常典型的汉代风格。
他知道,汉代玉器的纹饰主要以谷纹、蒲纹、卷云纹和各种动物纹,包括各种龙纹、凤鸟纹和兽首纹等为主。
眼前的这一件,就很明显。
因此,可以断定,这就是一件汉代的高仿玉。
听了胡杨的分析,那年轻人吃惊,还真如华前辈说得那样,是个厉害的家伙。这回,他对胡杨等人的态度明显好了很多,算是对高手的一种敬重吧!
“厉害!走吧!华老在里面等。”
胡杨硬着头皮跟进去,别告诉我,华前辈就是这个造假工坊的幕后老板吧?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五十章 赠玉(第四更,求月票)
进了里面后,胡杨他们就看到了华世雄,正在和一位老人有说有笑。
发现胡杨等人之后,华世雄招手:“来,我给介绍一下,这位是国内顶尖的仿古玉大师,贾士振,贾老前辈。他做的仿古玉,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贾老是一个连胡子都花白的老人,精神却很足,温和地跟胡杨笑道:“刚才,听到世雄对一个年轻人的极力推崇,我还好奇,是个怎么样的年轻俊杰呢!果然是一表人才。”
胡杨谦虚:“贾老好!都是华老前辈的抬举,小子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不值得这般赞誉。”
大家相互聊了几句,华世雄才和胡杨说明,自己到这里来的用意。
看来,大家真误会了华老前辈。他来此,只是为了和贾老商量,仿造一件古玉,用于某展览馆的展览。
大家就惊奇了,展览馆要用假货?这是不是太什么了?
但胡杨却知道,不少展览馆展出的艺术品,其实都不是真的。毕竟一些文物艺术品太过珍贵,贸然展出,风险很大。
而且,某些文物也不适合展出,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水分等成分影响。
所以,不少艺术品展出,其实都是高仿品。反正绝大部分人都看不出真假,并不影响展出效果,那就足够了。
经过胡杨的解释,大家才吃惊地反应过来,感情以前去美术馆看展览,不少艺术品都是仿品,不是真的。
“给我点时间吧!玉玺仿造有点难度。”贾老说道。
这次仿造的,是一枚古代的玉玺。当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枚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在南唐之后就已经失传。
不过,玉玺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没有它,当皇帝都感觉不够正统。所以,以后历代开国皇帝都会弄一件,甚至几件玉玺。仅仅是清朝,宫内就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玺。
此次华世雄要求的,是一枚明朝时期的玉玺。
而明朝,玉玺也有不少,仅仅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口气就弄了十七块出来,简直丧心病狂。
大家可能不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开国时有三大憾事,其中第一件就是没有传国玉玺!于是他派徐达深入漠北,穷追猛打元朝残余力量,希望可以找到传国玉玺,可惜无功而返。
为了冲淡无传国玉玺之虚,朱元璋一口气制成十七块宝玺,最爱作天作地的嘉靖皇帝又补造了七块,总共有二十四宝玺。而此时玉玺赝品层出不穷,人们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大为改变,简直泛滥成灾。
可能有人要说,好像剧情不是这样的吧?不是说,明朝对传国玉玺嗤之以鼻的吗?甚至到了蔑视的地步。
之所以这样,是觉得传国玉玺属于不祥之物。秦朝因为它,第二世就没了。隋朝得到它,同样是第二世就终结。据说,元朝也到了它,但也不到百年就魂归草原。
但如果是要这么说,就不对了。
胡杨想要说,吃不到的葡萄就说酸!
挑一些短命的朝代说事,汉朝和唐朝,同样得到传国玉玺,人家不是好好的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
“尽快吧!上面给我的时间也不多,只有半个月。”华世雄苦笑。
说完,他将一个箱子打开,从里面捧出一枚宝玺。
既然要让人家仿造,真东西肯定得带来,不然凭空捏造?或者看照片?那样弄出来的,也就随意很多,根本没办法做到逼真。
直播间的朋友们都目不转睛,想要看清楚,古代帝皇用的宝玺是怎么样的。比起电视剧的那些道具,眼前的更加真实。
正当几乎所有人都觉得眼前这枚宝玺就是明朝皇帝御用的之时,胡杨忽然开口:“这枚也是仿造的。”
这话一出,华仔、祝福等人,甚至包括带胡杨他们进来的年轻人都露出怀疑的表情。
华老前辈郑重带过来的宝物,能有假?是不是你看错了?
而贾老则是深深地看了一眼胡杨,心里暗惊,这小伙子,还真如华世雄说得那样,眼光很毒呀!这么快,就发现这枚宝玺是仿造的。
华老前辈则是露出欣赏的表情,似乎早就预料,胡杨能看出这枚宝玺是仿造的一样。
“小胡好眼光,不错!这是一枚清朝仿造的宝玺。”华世雄抚掌笑道。
嗯?
还真是?
不管是华仔、骆不凡等人,还是直播间的观众,都忍不住瞪眼睛,既然已经有仿造的,为何还要再仿造一枚?直接用这一枚去展览不行吗?
“假的?”带胡杨他们进来的年轻人,是贾老的孙子,此刻也相当震惊。
“要不,小胡你跟大家说一说?”贾老笑道。
胡杨点头:“明朝的玉玺虽多,仅仅是明太祖朱元璋自己就弄了十七块出来,后来嘉靖皇帝又追加了七枚。但明朝皇宫经常失火,加上战乱等因素,大部分宝玺已经丢失。
眼前的这一枚,正是其中之一。”
“难道没有可能是后来找回来的吗?”贾老的孙子有点不服气。
胡杨:“有这个可能,所以,我们再看看这枚宝玺。清朝人虽然仿造了一枚,几乎一模一样的。但人家没有刻意去做旧,所以宝玺从包浆等方面上看,还是清朝的物件。
你们看这里……”
他给大家指出好几处地方,都表明这是清朝仿造出来的。
贾老刮目相看,真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而华世雄则是越加欣赏,感觉自己没有看错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