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不单止他一个人,他一家人都很恶心。发生了那件事之后,还恶人先告状,到处说是巫马川一家人的不对。
因为那件事,老爷子躺了一次医院,足足住了一个月才回来。
“帮什么?”巫马川的老爸沉着脸。
“谁买的苹果?太不会挑了,有点酸。”咬了一口后,赤着胳膊的男人将剩下的往垃圾篓一扔。
这举动,成功让直播间所有人都讨厌起这个人,太没礼貌、太没素质、太没家教了。难怪,巫马川一家人都脸色难看,换做是他们,肯定也一样。
而且,进来后,没有发现人家的家里有客人吗?一句话都没有问,当胡哥几个人透明一样。
扔掉苹果之后,还用手指伸到嘴巴,挑了一下牙齿,一下子把所有人恶心到了。
“介绍一下,这位程先生是我的一个朋友,对老物件挺感兴趣。你家不是有一件跟虎指一样的东西吗?他可以收购。”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帮了大忙的表情。
虎指就是套在手指的一种武器,不少人都见过,知道他说的,就是刚才胡哥鉴定的掐丝珐琅笔架。两者是有点像。
大家都忍不住想笑,来帮忙的?确定不是来占便宜?
一看那个一言不发的中年人也不是什么好人,进来一句招呼都不打,好像别人欠了他几千万一样,或者说不屑和低等人交谈一般,眼高于顶的人,没人会喜欢。
“你说的,不会是这东西吧?”胡杨拿出那件笔架,笑问道。
“就是它!程先生,您看对不对?”
看到胡杨手上的笔架,那中年人的表情总算有了变化,两眼紧紧地盯着。好一会,态度转变得很快,面带微笑。
“没错!这件小玩意还算可以,我愿意出五千元收购。”
此话一出,直播间的观众简直笑疯了。
“这话说得,好像还是施舍一样,我的天!他哪来的脸哦!”
“哈哈!他放佛在逗我笑。”
“我就说,黄鼠狼拜年,没安好心!果然,原来是惦记人家家里的宝贝。”
“五千?人家胡哥都说六十万了。”
……
“我出一万,你帮我找,有多少我要多少。”胡杨笑道。
嗯?
这回,中年人终于注意到了胡杨。
“这位是?”
“我朋友,这里不欢迎你们,你们走吧!”巫马川很不客气说道,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客气了,没有直接用扫把赶人。
妈的!五千块就想要他家的宝物,简直不是人,吃水也太深了。
而且,那话的语气,好像是很给面子了一样。我是没有见过五千元吗?需要你用五千元来打我脸?
“哈哈!清朝掐丝珐琅笔架,五千元就想要拿走,是我听错吗?”胡杨调侃。
中年人眼睛微微一凝,没想到这里有人一语道出这件笔架的底细,这下麻烦了。
“掐丝珐琅没错,但你说是清朝的就是清朝的吗?”中年人不服气地反问道。
胡杨将笔架的款识亮出来:“看到没?伴月轩三个字,这是清末的一家作坊,专门制作掐丝珐琅的民间工坊,稍有名气,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不做了。
你可能还会问,难道就不会是后世仿造的吗?
老实说,民间工坊的作品,后世极少会去仿造,仿都是仿一些名气大的,收益高。掐丝珐琅做出来本来就成本高,不出名的产品,真没必要去仿。”
就像手机,谁会去山寨小米手机?才几百块钱的低端货,基本上没太大利润可以赚。
得!中年人彻底没话说,正打算走人,留在这没意思了。
赤着胳膊的家伙却大急:“程先生,您先等一下。”
然后转向胡杨:“喂!小子,你谁呀?信不信我叫人揍你?多管什么闲事?这什么东西,难道人家程先生不比你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家伙强?什么清朝的东西?我看,就是一现代的东西,五千块现在不拿,以后没人要。”
他是急了,如果这次游说成功的话,他有五千元辛苦费的。五千元就这么飞了,能不急吗?要不是场合不对,他真的想一拳朝那多嘴的家伙脸上招呼。
这是要撕破脸的节奏吗?
巫马川一家人面带怒色,火气有点爆的巫马川老妈一家伙操起棍子,威胁:“混账小子,走不走?”
巫马川的老婆则是人恨话不多,直接报警。
可以骂他们,但听到这小子骂胡杨,巫马川一家人都冒火。胡杨帮他们鉴定出宝物的价值,对他们家有大恩情,岂能让你随便骂?
“好!好得很,你们等着。”赤着胳膊的家伙放狠话,很狼狈地走了。
他不怕巫马川的老妈,就怕那婆娘报警,因为在派出所,他是有案底的人,进去的话,会很难受。
赶走那家伙后,巫马川等人对胡杨道歉。
人家胡杨都没做什么,就被没头没脑骂了一顿,还威胁,作为主人家,真过意不去。
胡杨摆摆手,表示不在意:“你们又没有错,跟我道什么歉?再说,我也当被疯狗叫了几声,在意什么?”
“对,对!就当被疯狗叫了几声。”巫马川的老妈点头。
这时,华仔站起来,朝门口走去,俯下身,捡起一样东西。
大家都有点好奇,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有人注意到,那玩意好像是刚才那中年人不小心掉下来的吧?
“这东西什么来的?胡哥,值钱吗?”华仔给胡杨递过去。
胡杨有点惊讶,笑道:“是件宝贝,一会那家伙要是回来问,大家就说没看见,管他呢!你自己戴可以,留着以后出手也行。”
说完,将东西递回给华仔。
听到胡哥有点耍无赖的话,大家都忍不住笑。
但都很好奇,是什么宝贝,值多少钱,华仔有福气了。他们也都赞成胡哥的做法,反正对方不知道,就算猜测是掉在这里的,不承认,他们有什么办法?
“是什么宝贝?”巫马川忍不住问。
“这是蜜蜡中的白蜜,很稀少,比较贵,属于蜜蜡中的白富美,仅仅是材料,一两千元每克是正常的。”胡杨跟大家说道。
胡哥这么形容,又把大家逗乐,白富美都出来了。大家就喜欢胡哥这种解说,很接地气,也很有意思。
现在市面上的白蜜,许多是带瑕疵的,要么蜜不够满,要么有杂质,甚至有少数是人为漂白的。
眼前的这一件,品质不错,虽然也带有瑕疵,但蜜很满,杂质不多。
大家估摸一下,那一块怎么说也有几克的样子吧?仅仅是材料,岂不是都要万元以上?
“还有这雕工,我看着也可以,不算差。所以,这个挂坠大概值三五万的样子。”
华仔听了欣喜不已,立即藏在身上,他还真没有送回去的想法。没想到,今晚还有这种运气。
直播间有人羡慕,华仔跟着胡哥,这些天赚了不少吧?每次有这些赚外快的机会,胡哥都会在旁边指点。
在很多人眼中,就算胡哥不给工资,那工作也很多人抢着做,不得不说,华仔的运气真好,一开始就遇到了胡哥。
巫马川的家人也乐了,跑过来想要捡漏,谁知道宝贝没有拿到,反而丢了一件,真是可笑。
“放心吧!他不敢回来,要回头闹事,我就报警。”谢云婷说道。
女人狠起来,真没有男人什么事。
没多久后,老爷子干脆将一个箱子搬出来,里面装着一些小东西,全部放在桌子上,摆成一排,然后把箱子丢一边去。
胡杨扫了眼被放到一边去的箱子。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三十三章 游学
胡杨拿起一对铜做的乌龟,乌龟的背上有一本书。
“这种东西,相信大家不陌生。”胡杨说道。
然而,巫马川等人茫然,暗想:还真挺陌生的,就知道是铜做的乌龟,其他一概不知,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乌龟,但不知道什么品种。”华仔回答道。
胡杨听了,直翻白眼,谁不知道是乌龟?还什么品种,你是在搞笑吗?
“都不知道吗?”胡杨见这些人求解的眼神,郁闷了。
“是乌龟吧?”谢云婷觉得华仔没说错。
“它的形象是乌龟没有错,但我说的,是它具体叫什么。这东西,大家肯定经常听,是镇纸,文房宝物之一。”
巫马川一脸惊讶:“镇纸不是长方形的吗?怎么长这样?”
要说镇纸,他当然知道,现在没人用了,但古代读书人都会用到,历史书经常能看到,是文人写字作画时用来按压纸张、绢等的文房用具。怎么可能没听说过?
“镇纸本来就是用来按压纸张的,长什么样子重要吗?不影响它作用的前提下,文人们通常会做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兽形镇纸很常见,尤其是铜镇纸,通常都是以各种兽类出现。
乌龟背着一本书,在古代的神话里面,就是神器洛书河图的样子。镇纸做成这样,有一定的寓意在里面。
不错,这对铜镇纸的品质一般,不是太值钱,一万几千元左右。”胡杨分析道。
说完镇纸,然后又拿起一样东西。他发现,巫马川家里传下来的老物件,基本上都是和读书有关。前面的笔架、墨床,还有刚才的镇纸,都是文房宝物。
而现在他拿起来的,同样是和读书人有关,是一张折叠起来的地图。古代学子出门游学的必备之物,也叫“路经”。
“古代的地图,太粗略了。”华仔看了眼。
地图上,就只有简答的一些线路,线路上标志着一些比较出名的地方标志,比如什么山、什么湖等等。
“这也叫地经,古代文人出门游学基本上都会带一张,确定一个大方向。这图虽然看着简单,但古代的道路系统也不复杂,基本上没太大问题。”胡杨和大家说道。
古代人出门求学,一般会带上几样东西。比如钱财、学习资料、收纳工具、路引,以及地经等。
路引就是身份证明,上面写着你的一些基本信息,标注你从哪里来,证明你是人畜无害的。不然,在古代没有这东西,你是走不出去的。
其实,古代游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就拿战国时期的著名辩论家苏秦的游学来说,根据记载: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
翻译过来,就是:这位哥们身上的黑色貂皮衣破了,百斤黄金也用光了,没有费用,只得离开秦国回家。腿上缠着裹腿布,脚上穿着草鞋,身上背着书籍,肩上挑着担子。总之很可怜,回去说不定妈都不认得了。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狼狈的。许多古人游学的过程中,最后沦为一边乞讨,一边求学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不要羡慕古代的什么游学,其中的艰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除了路途上的艰辛条件,你还要注意不要在荒郊野林被老虎叼走,或者强盗打劫。
宋元明清还好点,在这之前的朝代,路途设施很差,中间服务区少,客栈、饭店不多,出门游学绝对是件痛苦的事情。
就拿孔子来说,远行的话,还要带上铺盖、锅碗等。
要是半路被淋雨,弄了个发烧感冒什么的,呵呵!恭喜你,阎罗王要请你喝茶。毕竟在古代,医疗条件很差,发烧感冒都是有可能死人的。
当然,也有比较轻松的,比如一些巨富之家,带着一群家丁、丫鬟出去,简直就是出去旅游。只是那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这没什么价值,可以扔。”胡杨将地经放到一边。
其余的三件,看着像是工艺品,但同样不怎么值钱,主要是不够精细。
最后,胡杨把目光转向老爷子移到一边的箱子。
“这箱子挺有意思,刚刚说到游学。这个箱子的作用,差不多就是个书包,或者说行李箱。你们看,它的设计很不错,分两层,每一层还有四格,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收纳盒。
而且,它是鸡翅木打造的,鸡翅木属于名贵木材之一,产于我们南方的一种木材。当然,也有进口的,比如东南亚和非洲两个地方都有鸡翅木。”胡杨说道。
鸡翅木木质有的白质黑章,有的色分黄紫,斜锯木纹呈细花云状,酷似鸡翅膀。特别是纵切面,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山水、人物图案。
“你们可以拿起来看看,是不是很轻?这是老鸡翅木的一个特征,做成行李箱无疑是很适合的。”
鸡翅木有新老之分,明朝以及其之前的都是老鸡翅木,清朝以后的是新鸡翅木。
巫马川他们拿起来掂量了一下,果然真的很轻。
除了质量不一样,其次是颜色,老鸡翅木色灰,尤其年久失蜡以后,其颜色土灰,难看之极。上蜡之后,颜色略浅,鸡翅纹理才可分辨;三是纹理不甚明显,老鸡翅木不如想象那么美丽,经验不足者常常与铁力木混淆。
“分辨鸡翅木和铁力木有个简单的方法,立起指甲与木纹形成90度方向轻轻划过,平滑无碍者是老鸡翅木,随纹理有跳跃感者为铁力木。”胡杨教大家。
清中期至清晚期,老鸡翅木告罄,新鸡翅木登场。
新鸡翅木颜色略重,呈棕色,纹理中颜色略黄;体重较重,纤维粗,韧性好,不易雕刻,故凡用新鸡翅木雕刻者都显粗糙。
“这箱子没有雕琢,但设计新颖,相信有收藏家喜欢,十万到三十万不等。”最后,胡杨给了一个估价。
也就是说,巫马川家里这些老物件,总价值有差不多百万。这结果,让他们一家都无比兴奋。
那掐丝珐琅笔架和鸡翅木箱子,这次胡杨没有联系赵信,而是公布在古玩协会,询问有没有人感兴趣。
不多时,就有了回应,有人给胡杨打电话,表示六十五万要那笔架。
而箱子,因为设计很有意思,同样很快有人问价钱,一番讨价还价,最后给十八万。
巫马川一家人对价钱没异议,当即点头表示没问题。真正拿到钱,他们总算松了口气,放心了。
两件物品,已经八十多万,手头的那些,零零散散算起来,也有十多二十万,比如那墨床,胡杨就说过,两三年后很可能会升值到十万元以上。
如此的话,算一下,那堆祖上传下来的东西,真有上百万。
直播间的人不停恭喜,老观众已经不会眼红,毕竟这种事情经常见,总不能每次都眼红吧?迟早要得眼红病。
胡杨看了下时间,开口道:“老爷子,我们今晚就聊到这里吧!就先不打扰了,时间不早,大家早点休息,明天再来唠叨。”
已经十点过,这个钟点,老人家一般都要休息,所以胡杨打算带华仔他们回去。
老爷子等人挽留几句后,也就送胡杨出门,吩咐巫马川要把胡杨他们送到旅馆,还让胡杨他们明天过来吃饭。
出到外面的古街后,胡杨跟巫马川说道:“巫马兄弟,你先回去吧!我们在街道逛一逛。”
“那行,你们注意安全,明天我去旅馆接你们。”
“麻烦了。”
……
胡杨不知道,他们离开后,之前掉了那蜜蜡挂坠的中年人找回来,但被巫马川一家骂了一顿,灰溜溜离开。
实际上,他也不敢肯定是漏在这户人家的家里,看这家人那表情,不似作假,可能是真的没有捡到。他理不直,气不壮,只能自认倒霉,最后离开。
胡杨他们三个走着,忽然身边传来一声破碎的声音,大家转头一看。
华仔整个人都懵了,他发誓,自己没有碰到那个人。
只见那青年也惊呆一样,愣在那儿,呆呆地望着地上碎成一地的瓷器碎片。他的手里还有一个瓷瓶,刚才应该是一手抱着一个的。随后,一脸愤怒地抬起头,盯着华仔。
“喂!你这个人怎么走路不看路?”
华仔求助一样的眼神看向胡杨:“胡哥,我真的没有碰到他。”
“没碰到?那我的瓷器自己会滚地碎?你是在开玩笑吗?这是我祖传的宝物,已经有专家鉴定过,这一对,至少六万,你得赔。”
看到这情形,胡杨心里忽然想到一个词——“碰瓷”。
这是最原始的碰瓷,真正的碰瓷。
那已经碎掉的什么祖传瓷器,根本就是一件现代工艺品,顶多就是几十块钱,连高仿品都算不上。
胡杨目光不经意看到一个身影:“是他?”
没错!他看到了之前在巫马川家里遇到的那家伙。看来是有目的的报复呀!还顺便讹一笔钱。
“你是说,这一对瓷瓶六万?”胡杨问道。
“不然呢?要不要我把专家的鉴定证书给你瞧瞧?免得说我讹你们。”
胡杨伸手:“拿来。”
“什么?”那青年还不明白胡杨要说什么。
胡杨指着他手中另一个瓷瓶:“不是说这一对六万吗?我赔你就是。”
青年目瞪口呆:这么爽快的冤大头?
躲起来看热闹的那家伙也一脸的懵逼!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三十四章 骚操作(第四更求订阅、月票)
胡哥打算给钱了事?
这种举动,让直播间的人也有点不可思议,好像胡哥不是这种怕事的人吧?刚才的情况,别人可能没太注意,但他们直播间的观众却是旁边者清,看得清清楚楚。
华仔是真的没有碰到那家伙,是那小子自己摔碎的,故意的。
这种人,不就是传说中的碰瓷吗?
事实上,“碰瓷”这个词,一开始就是从古玩传出来的,算是起源。
传闻,清朝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游手好闲,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的瓷器(赝品),行走于闹市街巷。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驶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言辞“地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
得!又是满族同胞搞出来的。
直播间里头,就还有泉州的兄弟,一看到这,都要冒火,给他们泉州人丢脸呀!真恨不得从屏幕爬出去捏死那家伙。
“不是吧?胡哥这是要息事宁人?要是这样的话,那我有点失望。”
“要是我,我肯定不鸟他!”
“感觉有点窝心。”
“妈的!那家伙谁呀!我去弄死他!给我们泉州人丢脸。”
“我们还是接着看吧!看胡哥的性格,好像不是那样的人,恐怕有别的原因。明天去文庙吗?跟我不是很远,我也去。”
“加我一个,我做302公交车过去,二十分钟。”
“羡慕你们,我坐飞机都要两个多钟呀!”
……
青年名叫冯利,社会人称利哥,是个无业人士,平时就是做点碰瓷的活儿。其父母早逝,所以没什么人管他,长大了也就变成这样。
事实上,他家以前不算穷,承包过码头的几个仓库。只要不是很败家的人,基本上一世无忧。
可惜,冯利就是个比较败家的人。父母走后,家里的财产逐渐被他挥霍光。没有本事的他,也不想去帮别人打工,或者说打工是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帮人打工。
于是,就做起了这些行当,坑蒙拐骗,他都做。
老黄是他进派出所认识的朋友,那时候,大家被逮进去,有缘相聚,还住一个笼子里,算是舍友。
这次,老黄请他帮个忙,痛宰几个外地人。
外地人?
外地人好呀!他做这行,最喜欢就是外地人,很多外地人吃了亏都是敢怒不敢言的,成功率比较高。
冯利接到电话,二话不说,立即从家里弄两个瓷瓶出门。
瓷瓶还是他家以前承包仓库的时候留下来的,一堆。刚开始,他还以为是什么宝物,所以弄了几件去找人鉴定,谁知道鉴定费折了进去,被告知是现代工坊生产的东西,不值钱。
不值钱?那你们还收我钱?太过分了。
最后,这些玩意,就成了他职业生涯的重要道具。摔倒现在,家里都还剩好几件,不过也快没有了,有空得打听一下,去哪里进货便宜点。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外地人那么怕事,一句话都不敢反驳,直接掏钱。
冯利大喜,立即将手中另一件瓷瓶递过去:“没错!就是六万。”
胡杨笑了笑,接过那尊瓷瓶,问道:“你家祖传瓷器还有吧?”
冯利一愣:“你还要?”
他一听,顿时感觉这是朋友呀!他的财神爷。这年头,碰瓷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月也不一定能成功一次。
所以,家里那几件玩意要是能正正规规出手的话,那是最好不过的。
胡杨哈哈一笑,然后问道:“有人请你来找我们麻烦?”
冯利下意识摇头:“没有事的,刚才真是你这位兄弟不小心碰到我了。”
胡杨朝某个方向望去,令冯利心头一慌,但也还是淡定下来。
“帮我打一顿那家伙,你家的祖传瓷器好说。”
直播间的人都看到了那家伙,听到胡哥的话,顿时拍手大笑,这是打算用钱让鬼推磨吗?不得不说,有时候有钱真的能为所欲为。你看,干坏事就这么方便,都不用自己动手,没有直接责任。
“这波操作,可以呀!就是成本有点高。”
“对胡哥来说,小意思啦!”
1...4142434445...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