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胡杨点头:“我也受不了,你们请自便!”
吃过早餐之后,巫马川就要带大家到文庙去。胡杨让华仔在群里说一声,让那些要过来的兄弟姐妹到文庙去集合。
文庙不是一座庙,而是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古建筑群。
巫马川两口子先带大家游览一番,华仔他们才发现,这里的古玩市场并不太理想,以古玩店为主,而且好多都是没开门的。
“我也有段时间没有来,以前来的时候,挺多店开张的。”巫马川有点尴尬。
胡杨笑道:“无所谓啦!就随便走走,不一定非要来寻宝的,出来就是为了玩。”
他的心态是非常好,赚钱也不急于一时,所以就算今天没有收获,他也不会失望。有时候,不管做什么事,你都需要摆正心态。
其他人,陆陆续续到来,纷纷和胡杨打招呼。
“都吃了早餐吗?没吃的话,大家一起去。”胡杨关心道。
这群人,一共有十多个。他觉得,自己直播间的泉州观众,肯定不止这么点人,应该是好多人要工作等,挤不出时间来。
大家都还有点腼腆,放不开,就算没吃的,也说自己吃过了。
胡杨随口和大家扯了一点年轻人的话题,慢慢地,大家终于放松下来。
韩聪还是一名大学生,今天他是有课的,但得知胡哥来到了他们泉州,而且就在不远,今天二话不说就翘课,反正老师不会点名,都是吓唬人的。
他简直把胡哥当成了自己的偶像,心里很佩服。
平时,他对古玩也有兴趣,但还没有入手实践过。趁着这次机会,他打算跟着胡哥学点东西。
“既然都来了,那我们到古玩店里面看看。”胡杨建议。
直播这么久,捡漏很有很多,但还没怎么进过古玩店,除了一开始陈老的店之外。
他们走进一家经营石刻、根雕为主的店铺,里面摆满了石头和树根雕琢的物件,老板好像还没睡醒,哈欠连连。
“需要点什么?”忽然看到那么大的一群人进来,老板打起精神来。
他们这些店,生意算是极差,一天都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一个客人。
“我们先随便看看,没问题吧?”胡杨开口。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随便看。”
店里的格局是对半分的,一边是石刻、石雕,另一边则是根雕。
胡杨知道,无论是石刻,还是根雕,在泉州都挺有名气,当地比较有名的传统工艺。
“这是大理石雕琢的吗?”有个新加入的朋友问道。
只见那是一件怪异的飞禽走兽,看材料的话,好像就是大理石。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三十七章 瘿木
这群人里面,兴致最高的,无疑就是韩聪,希望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自学了那么久,还没有展示过。
因此,进店后,就是盯着各种雕琢品不放,这里摸摸,那儿看看。
“哎!小兄弟,那件宝贝不能碰,其他的随意,不弄坏就行。”忽然,店老板开口阻止韩聪的举动。
韩聪吓了一跳,伸出去的手立即僵住,赶紧收回来。
他可不是什么有钱人,要是真弄坏了,店老板要他购买,他可没有钱,那样的话,丢脸不说,还很麻烦。
胡杨等人转头望过去,发现那是一件根雕摆件。
根雕内容,是双龙戏珠,两条神龙争夺一枚珠子,看着栩栩如生,怎么看都觉得珍贵,不简单。
店老板是有点怕这件宝贝被外行人弄坏,它是黄花梨木的根雕琢而成的。黄花梨木是什么,大家应该很清楚,在全世界,都属于最珍贵的几种木材之一。
一件明清时期的黄花梨木家具,就能卖到一千几百万,可见珍贵。
他一看这群人,都是年轻人,下意识觉得都是外行人。这样的一群人,估计都是游客吧?进来,无非就是想要带一两件工艺品回去做纪念。
店老板推荐:“这些石雕不错,大家可以考虑一下。”
他推荐的那些石雕,都是小玩意,基本上就是小动物,雕工一般,材料也普通,所以不贵,是很多游客的首选。
“胡哥,那好像是黄花梨木做的。”韩聪小声和胡杨说道。
店老板一听,有点意外,没想到还有个明白人,居然认得黄花梨木。
既然这样,他也就多说几句,点头道:“没错!就是黄花梨木,算是我这店里的镇店之宝,所以大家理解一下。”
说起来,这件宝物还是他高价弄到手的,花了差不多一百万,自认为捡了漏,占了便宜。如果转手的话,没有两百万,他是不会考虑的。
韩聪表示理解,这种级别的宝物,还是不要碰比较好。
店老板开玩笑:“这宝贝,你们要是喜欢,两百三十万可以考虑转给你们。”
一听价格,韩聪等人马上自觉远离那件黄花梨木根雕。
胡杨例外,瞅了眼,笑道:“五十万的话,还可以考虑,超过七十万都不要。”
听到这话,店老板有点不高兴了。你买不起不要紧,但不要乱说话呀!不过,他也懒得和胡杨这种外行人计较,呵呵一笑,笑声中多少有些冷笑成分。
然而,韩聪、华仔等人却有点意外地望着那件根雕,如此说来,好像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呀!
胡哥什么实力,他们还不清楚吗?
说了不值七十万,那基本上没跑的,顶多就是五六十万的样子。黄花梨木做的根雕,而且看起来雕工精湛,不至于才五六十万吧?
韩聪有点懵,感觉有点不对。
“你要是能找到这种宝贝,我可以给你一百万。”
胡杨:“老板,你这话是当真的吗?这件根雕,是黄花梨木不假,但它不是海南产的,而是越南货,品质相差可就远了。”
世界上,最珍贵的黄花梨木,产自海南,这是木材界的共识。
同样是黄花梨木,一张海南黄花梨木做的明代家具,可能卖到千万以上,但越南的能缩水十倍以上,可谓云泥之别。
听到这话,店老板有点傻眼:越南产的?
他当然知道,越南出产的黄花梨木比海南的相差甚远。不过,他对两种产地的分不清呀!当初买的时候,有人拍胸口告诉他,这是海南黄花梨木。
“你怎么知道不是海南产的?”他质疑,实在是胡杨太年轻,说的话没什么可信度,感觉不靠谱。
胡杨说道:“海南黄花梨的珍贵体现在它油润通透、光滑如玉的质感,典雅细腻、丰富无比的花纹,无可比拟的强荧光。”
目前,只有博物馆里有少许海南黄花梨的老家具,在市场上已看不到真的海南黄花梨制作的家具了。
“越南的黄花梨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浅黄色,心材浅黄、黄及红褐色至深褐色,夹带有深色条纹,具有酸香味。”
胡杨指着那根雕的纹理接着说道:“你们看这根雕的纹理,很平顺,有规律,这不是海南黄花梨木的特征。
据我所知,由于其生长环境恶劣,生长周期长,故海南黄花梨的纹理多为扭曲、交错无规律,富有变化,让人浮想联翩。”
“也不一定吧?”店老板不死心,毕竟上百万弄到手的,忽然有人告诉你,这是以次充好的东西,你能欣然接受吗?
胡杨继续打击:“那我们还可以看棕眼。
海南黄花梨木材,经打磨成器后,器具、家具表面细腻如肌肤,条纹清晰,棕眼小而美观,多呈蟹爪状纹、牛毛纹状等等。
另外,海南黄花梨的纹理群中心是实心的,基本上是一个实心的黑点。
而越南黄花梨的纹理群中心是空的,且其纹理相对于海南黄花梨较有规律些。
你们看这根雕,上面的棕眼,中间是空白的,没有实心,这就很充分说明了问题。”
直播间的观众直呼长见识,说到鉴宝,还是胡哥厉害,说得头头是道,能力杠杠的,说到你心服口服为止。
见店老板还有点疑虑的样子,胡杨又加了一把火:“或者,你也可以将它沉入水中看看。
海南黄花梨的木质坚硬,比重大,放入水中就沉于水底。只有质地坚硬、稳定性好的黄花梨才称的上是上等品。而越南黄花梨的比重较轻,比酸枝木还要轻一些,放入水中呈半沉状态。”
而且,还有一点是胡杨不看好这件根雕摆件的。
根雕讲究的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那么,在雕琢的时候,就要除对局部作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
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
这些,都是根雕的一些核心要素之一,是不能忽视的。
然而,眼前的这一件,明显反过来,是“七分人工,三分天成”。所以,在胡杨看来,这件根雕也就不正宗了。
这就和我们点菜的时候,明明点的是青瓜炒肉片,可端上来的却是肉片炒青瓜。
“哈哈!这下,店老板要怀疑人生了。”
“镇店之宝,被胡哥说成那样,谁不难受,大家就别幸灾乐祸啦!”
……
店老板还真尝试将根雕放到水中,当他看到根雕没有完全沉到水底,整颗心已经不断往下沉。这可是他花大价钱弄来的,如今,损失至少四十万,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韩聪两眼敬佩,不愧是他的崇拜对象,实在太强了。
刚才,胡哥也没有怎么细看,仅仅是看几眼,就看出了问题,这是他没法比的,恐怕很难学到胡哥这种境界。
说到底,他的经验还是太少,仅仅凭印象,大概猜测一下,具体的细节,他忽视太多。以他这种能力,去捡宝的话,能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
这回,店老板不敢怠慢、轻视胡杨这一群人。
那年轻人,竟然是一位高手,刚才的鉴定,让他也大开眼界。一些做专业鉴定的人士他也见过,但如同胡杨那样,看几眼就能将一件物品看通透的,绝对没有,起码没有这么年轻的。
“这件只要五千块。”店老板对一个女士说道,看到她手上拿着的根雕,忍不住推销道。
梁雨听后,立马就要放回去。五千块,对她来说,太贵了,超过一千元的包包,她都不舍得买,就不要说这种手工艺品。
胡杨就在旁边,提醒道:“五千元的话,值得入手。”
听到胡哥的话,梁雨马上改变主意,乐呵呵地掏钱。他们这行人,都是以胡杨为中心的,对胡杨的能力从不质疑。他说值得入手,那就肯定有赚。
这要都还不知道掏钱的话,活该自己穷一辈子。
其他人有点羡慕,猜测梁雨肯定能赚一笔。果然,跟着胡哥有肉吃呀!
又在店里看了一会,胡杨便带着大家出去,没什么可值得出手的了。
到外面之后,有人才问胡杨,梁雨得到的那件根雕能值多少钱。
“准确来说,它不是根雕,而是树瘤雕琢的工艺品。”胡杨告诉他们。
之前,胡杨就跟大家讲解过树瘤,就和人类的肿瘤差不多,但这种病变,却成为了一种好材料,雕琢出来的工艺品,往往价格不低。
“而且,它还是瘿木,也就更值钱一点了。”
一般木材局部长瘤并不足为奇,但少数名贵木材长出的瘤较大,有的甚至整株树都长成空芯,全部营养集中到树瘤上,这种树瘤内部的纤维组织产生了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美丽的花纹,我们将其称之为“瘿木“。
“这一件,三五万应该有人要的。”
梁雨惊喜不已,预测自己这趟出来找胡哥,就会有点收获,没想到那么快就实现了。才五千块入手的,一下子翻了好几倍,甚至上十倍。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三十八章 民间寻宝活动(第四更求月票)
文庙的环境古典、优美,但如果是逛古玩,真不大适合,都是正正规规的古玩店,想要捡漏,难比登天。而且,这些古玩店里面,开门的还不到一半,胡杨等人很快就逛完。
“单纯是游玩的话,这里还不错。”华仔开口道。
他跟着胡哥辗转了那么多的古玩市场,要是论古玩氛围的话,这里不怎么好。
主要还是捡漏太难了,店主都是人精,有一件宝物,恨不得卖个天价,根本没给买家留下利润空间。
他们逛完,就只有梁雨算是捡了个漏。
巫马川有点尴尬,因为是他带大家过来的。
胡杨乐呵呵地笑道:“那就当游玩好了。”
韩聪对他们当地的古玩市场有研究,虽然没怎么去过,可也听说过。他开口:“其实,我们还不如去后城文化街,那边有摆摊的,而且听说,基本上外地的比较多。”
不仅仅是摊贩来自外地,许多外地的买家也喜欢跑后城文化街那边,也会比这里热闹。在泉州的收藏圈子里,后城文化街那边才是真正的圣地。
“有那样的地方,那咱们去呀!”华仔立即说道。
巫马川用手擦了擦后颈,他老婆看了想笑,自己老公就是这习惯,尴尬的话喜欢摸后颈,有些人摸鼻子,这些都是习惯性动作。
她给自己老公说话撑腰:“后城文化街,今天时间不对,那边周六才多摆摊。”
韩聪点头赞同:“不错!我们福建有句话‘周五赶厦门、漳州古玩市场;周六赶泉州后城早市;周日赶福州花鸟市场。’但这一周,情况特殊,后城文化街那儿也肯定热闹,好像说搞活动。”
“你好像很熟悉。”另一位哥们忽然说道。
胡杨也注意到,这个韩聪是这群人中,表现比较热衷的一个,而且有一定的基础。
韩聪见大家朝自己望过来,讪讪一笑:“我自学过古玩,加入过一个小小的交流群,但没有实战过,今天是第一天,希望能跟胡哥学点东西。群里,有人说这周那边搞活动,有很多外地的摊贩过来。
不过,他们提醒,假东西很多,而且前两天还起了冲突,在群里议论纷纷。”
别人过来,可能是想跟着胡哥发点小财,但他是纯粹为了学东西的。
胡杨拍了拍他肩膀,鼓励道:“以后不能这样,一定要多出来走,积累经验。可以不入手,但一定要多看,不然,你永远只停留在的知识里面。”
古玩这一行,多看物件,是很重要的。很多细节、特征,你只有对照实物,才能分辨出来,也能加深记忆。
韩聪得到崇拜对象的鼓励,顿时打了鸡血一样,连连点头:“嗯!嗯!我以后一定注意。”
“那我们,要不要去逛逛?好像是老.城.区那一带吧?”有人问道。
大家都看向胡杨,去不去,这里胡哥说了算。
“既然来了,那就去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见识一下,挺不错的。”
这种答案,也正是大家所期待的,都欢喜起来。
路上,韩聪取代巫马川,成为了胡杨的向导,毕竟在本地的古玩收藏上,他比巫马川更加专业。
他表示,其实他们泉州的古玩市场在他们省内排名不高,估计也就是第五的样子。无论是规模和档次,都位于福州、厦门、莆田、漳州之后。
福州是省会城市,高,古玩收藏家、鉴赏人才多;厦门是特区,经济发达,古玩市场的城市辐射力强;莆田当代工艺美术水平高,木雕、石雕研究比较深,历史上福州寿山石雕大师多出自莆田。
而漳州距离厦门、广东近,很多人到广东、厦门乃至上海、北京开古玩店,为本地市场带来了丰富的好藏品和敏感的收藏信息,古玩市场发展迅速。
除了胡杨,巫马川等人听了,有点瞪大眼睛,居然还有这些说法的。
“当然,我也是听群里的人说的,真不真不知道。”韩聪补充一句,给自己留条后路。
群里有人告诉过他,想要提高自己的鉴定水平,最好就是到福州走走,那边容易找到高手指点,收藏水平提升会比较明显。
胡杨却笑道:“你们泉州的底蕴是挺深厚的,从古代就留下了不少家底,只是古玩市场呃潜力还没被发掘出来。
档次不高,对初学者其实很有利,很适合磨练。”
到了后城文化街,大家才发现,还真是搞活动,外面有一些惹眼的横幅拉起来,什么泉州民间寻宝活动,居然还有媒体在现场报道。
这里,属于综合性的市场,有古玩店,也有摆摊。
文化街内沟河两侧,摆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摊位,规模确实不小,人流也多,很热闹,到处都是商贩、藏友们的说话声、交流声。
陶瓷、书画、玉器、青铜器、雕品、紫砂、钱币、奇石……数以万计令人眼花缭乱,分不清年代、辨不清真假的古玩和仿古工艺品夹杂其间
“这才是我们要来的地方。”华仔当即就喜欢上。
其他人也一样的表情,显然要比冷冷清清的文庙那边强很多。
“那边的人,应该是专家,整个活动举办方邀请过来的吧?”韩聪跟胡杨说道。
这种类似的活动,华仔和胡杨也遇到过,之前的打假活动,有点类似,也是有专家在场。不过,那时候不是摆摊寻宝,而是义务鉴宝,顺便砸碎点赝品。
“胡哥,这里有瓷器碎片。”华仔提醒。
他是吃过瓷器碎片的甜头,记忆犹新,一百几十元一片,能卖到上千元。
大家望过去,那是一个专门卖瓷器碎片的摊位,摊上摆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古瓷碎片,边上,还有两蛇皮袋没有放出来。
“二十元一片,随便看,二十元你到不了广东,去不了上海,飞不到北京……”摊主一口流利的吆喝声。
吆喝得很卖力,但炙热的人流,他的小摊却无人问津,古瓷碎片还真不是很多人喜欢。在很多人眼中,破碎的东西,哪怕是真的,它的价值也基本上破碎了。
要知道,瓷器不仅注重“大开门”,更讲究瓷器的完整性。一件完整的古瓷,如果某一处有了残缺,哪怕一点点,那么它的身价就会大打折扣。
直播间的朋友顿时笑喷,这种即视感很强烈,很有中国味道。
胡杨跟韩聪说道:“韩兄弟,你可以试一试,古瓷碎片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对象。”
古瓷珍贵,整件的,他不建议新手研究、入手,容易崩,一个不小心,损失巨大。古瓷碎片就不同,价格便宜,确实不会让你破产,能积累经验。
韩聪蠢蠢欲动,听了胡哥的话,立即鼓起勇气,蹲在古瓷碎片的摊位上挑起来。
他准备很充分,也掏出一个放大镜。这玩意,似乎是玩古玩的标配。不带个放大镜,不好意思说自己行内人。
对古瓷,华仔知道什么挑选要领,所以也跟着韩聪挑起来。
其他人也不例外,反正有胡哥坐镇,他们吃不了亏。
摊主一看,喜不胜收,这生意说来就来,而且还是一堆的年轻顾客,简直就是送财童子。
“别着急,别着急,我这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慢慢挑的。有一些,是沉船弄上来的,有些是瓷窑遗址挖出来的,大家放心,咱们不玩虚假那一套。”摊主打保证说道。
不过,古玩摊老板的保证,没有人当一回事。说好的祖传宝物,很可能就是废品回收厂弄到手的。
胡杨凑过去,打开两个蛇皮袋,都瞅了一会,跟老板说道:“老板,将这一袋拿出来看看,摊上的这些收一收。”
巫马川等人立即都看向老板,那意味很明显。
得!这回,老板才发现,这小伙子才是团伙的头头。
不错,无所谓了,只要这些人照顾他生意,说怎样就怎样吧!都是要摆出来卖的。
他连忙将摊上的用一个空袋装起来,然后把胡杨指定的那一袋放出来,一块块摆在摊上。
挑选古瓷碎片的众人,也都听胡哥说过要领,首先要看花纹。碎片上没有花纹的不要,而且最好还是保持完整性的,起码也要局部完整。
“这块比较大,得五十元才行。”摊主最后指着一块残器说道,做生意的,都想多赚点。
那应该是一个盘子,碎成两三块的其中一块,有一半左右。
胡杨手里也捏着一块,天青色的碎片,认真打量了一会,很爽快地给老板扫二十元过去。然后站在边上,指点着大家。
原本无人问津的古瓷碎片摊位,瞬间被挤爆一样,吸引了周围的目光。
大家看到是年轻人,都忍不住摇头,暗想: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头铁。不过,玩古瓷碎片,倒也非常合适。
这一幕,也吸引了现场的一位专家——华世雄,感觉挺有意思,不声不响来到这群年轻人的身后。
摊主不亦乐乎,短短十来分钟,就被挑走了四五十块碎片,进账上千元。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羹尧作品
华世雄并非泉州人,而是福州过来的,是这次活动的专家队伍的核心人物,鉴宝能力过硬。有他在的地方,总会有一台摄像机跟着。
现场有些人也还不知道,这个活动,其实是中央台弄的,国内有好几个专场,泉州是其中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