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吃饱饭之后,胡杨开口:“巫马兄弟应该很忙,我们就不在外边玩了,先去你家坐坐,认认门。”
巫马川立即前面带路,经过古老的小街,很热闹,人来人往,不少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近些年来,古镇是非常热门的旅游去处。
“我平时就在这里摆摊。”巫马川指着一个空位说道。
今晚他没有出动,说不定一会就被人霸占。
经过长长的古街,拐了几个小巷,终于来到巫马川的家里,是一处面积不到一百平方的老屋子,里头有点乱,杂七杂八的东西很多。
根据巫马川自己的介绍,他家四代同堂,有儿子的他,上面还有爸妈、爷爷奶奶也都还健在。
这么一大家子,都住在这间屋子,肯定是比较挤的。有客人来,一定要在外面的旅馆开房。
巫马川的老婆也是本地的,长得不高,但很秀气,正在教孩子做作业,气得不轻的样子。
陪孩子做作业,一直都是家长头疼的事情,简直就是折磨。不少家长都能体会老师的不容易,一道题教个十遍八遍还不会,能气得你鼻孔冒烟。
而做作业的小家伙心不在焉,时不时用无辜的眼神抬头看自己的妈妈,又用求助的眼神朝自己祖奶奶、祖爷爷望去。
在看电视的老人温和地劝道:“慢慢教,慢慢教!不要急!小孩子嘛!”
巫马川的爸妈则是正在忙着做鱼丸,也就是刚才说到的深沪水丸,因为都是自己手工做的,味道也就更好,所以他们家摊位的生意一直不算差。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三十章 掐丝珐琅(第五章求月票)
巫马川给自己家里人介绍,还拿出那件南红坠子,献宝一样,交给自己老婆。
直播间的人忽然发现,这样的男人有时候也挺可爱的。
胡杨带着华仔、小莉两人,很有礼貌地打招呼,表示打扰了。
巫马川的家人一听,那坠子值一万左右?岂不是和黄金差不多价格?微微有点吃惊,也记得那是以前的人留下来的。
“大家坐,都坐,那么客气做什么?来了还带东西。”老人家马上拿出一些干果饼干零食等招呼胡杨他们。
老人总是那么好客,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有句话叫:来者是客!
那么,就要好好招待。
何况,照巫马川的话,这些人是来帮忙看一看他们家那些老旧物件,值不值钱的,是鉴定师。
刚才在古街的时候,胡杨买了点水果之类,上门总不能空手吧?
“抽烟吗?”巫马川的老爸也停下自己的工作,洗了手就掏出一包香烟,询问道。
胡杨和华仔连忙摆手,表示自己不抽,不用客气。
“不抽好,健康,还省钱。”巫马川的老爸赞道。
巫马川的老妈瞪了他一眼:“你知道健康还省钱,还抽烟?让你戒,好像要杀了你一样。”
中年男人讪讪一笑,暗想:这比杀了我更难受好吗?
看来,妻管严还会遗传,可怕!
巫马川的老婆谢云婷满心欢喜,观赏了一会那坠子,那颜色她很喜欢。不过,她听说,男戴观音,女戴佛,所以还是把坠子给自己丈夫。
“这是观音,你自己戴。”
巫马川总想把好东西给自己老婆,说道:“没有这种讲究的吧?”
老人却点头:“有讲究的。”
老人家都是比较讲究传统的人,认为一些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还是不要去变比较好,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
见巫马川朝自己望过来,胡杨笑道:“有没有讲究,其实并不是太重要,重要是自己开心就好。
男戴观音,女戴佛!这是古代留下来的传统。
观音的谐音就是‘官印’,在古代,男人当官是最好的选择,男人佩戴也有讨个好口彩的意思,希望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且,男人性格相对急躁,观音性情温和,戴观音能增添一份稳重。
这和我们中国阴阳调和的传统思想文化也有瓜葛,现在我们年轻一辈,可能不太重视这种东西。”
而“女戴佛”,则是希望女性少一些嫉妒和小心眼,像弥勒佛一样大肚,多一些宽容。
谢云婷听后,更是把观音坠子往自己丈夫手里塞:“那还是你戴,咱也不求官运亨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就好。”
这也是普通老百姓最常见的愿望。
有客人来,小家伙彻底解放,立即伸手去拿遥控器,调了一个看熊出没的电视台,津津有味地一边啃饼干,一边看电视。
家里只要有个小孩,你会发现自己爱上了动画片。
“作业做完了?”谢云婷瞪眼睛,在家里教育孩子,她一向都是扮黑脸的戏份。
老人则是开口相助:“让他看一会嘛!劳逸结合。”
所以说,老人和小孩通常都是一对组合。闯了祸,小孩子首先找爷爷奶奶庇护,不是没有道理的。
小家伙得到祖爷爷的声援,顿时有恃无恐。
谢云婷很无语,感觉在这个家,就她一个恶人一样。每次带孩子回娘家,也是这种情况。
“胡哥,你稍等一下,我把东西翻出来。”巫马川开口道。
说完,又和自己爷爷问道:“阿公,哪些是老太公他们传下来的?”
老人家也就跟着进去,一起把记忆中的东西找出来。
巫马川的奶奶和老妈则是陪胡杨他们说话,一个劲打听胡杨和华仔有没有女朋友什么的,大有要介绍女孩子的意思。
胡杨还好,能应付,华仔瞬间败退,被问得面红耳赤。只有小莉在旁边偷笑。
中国的妇女,碰面似乎必须聊这种话题。
“羊城好,还有车有房,多住几天吧!这两天,婶子帮你物色几个好女孩。”巫马川的老妈说道。
这么好的条件,找她们泉州的姑娘并不难,所以,她是想当这个媒人的。
胡杨都忍不住一慌,故作淡定,遗憾道:“婶子有心了。不过,我们接下来还要去一些地方,时间比较紧迫。下次,下次有机会一定请您安排。”
好在巫马川很快拿着两三样东西先走出来,胡杨算是释放出来。
看到一件东西,胡杨笑道:“看来,你们家以前还真是大户人家。”
他拿起其中一件玩意,好像是一个巴掌竖起来,手指撑开的模样。
“这是什么?”华仔好奇。
胡哥一看见这东西,就说巫马川的家以前是大户人家,那肯定不是普通的东西。
“笔架,准确说,是一个掐丝珐琅笔架。”胡杨回答道。
只见这笔架呈山字形,上勾山崖纹,下勾海水纹,中饰填彩釉“卍”字纹,下置铜镀金錾花椭圆形底座。
“这种东西,在古代也是宝贝,穷人是买不起的。”
听了胡哥的话,巫马川一家人都眼睛一亮,面带喜色。他们家虽然小日子还算过得去,但也不算好。
最起码,现在的房子就明显窄了。等孩子长大,还要空出房间来,是巫马川这些大人经常要想的问题。
买房?
他们泉州的房价也不低,要一万左右,弄个一百几十平方,就是上百万,可没有这么多存款。
要是这些老物件里面,有点值钱的东西,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胡杨告诉他们,笔架,也属于重要的文房宝物之一,自古就受到重视,不少都是艺术品。
掐丝珐琅,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属于珐琅器品种之一,一般特指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
“瓷器,还是金属?”华仔有点搞不懂。
珐琅彩瓷器,是他经常听说的,那就是瓷器。可是现在胡哥又说什么铜胎,有点乱了。用铜做的,还能算瓷器吗?
“不是瓷器,是两个概念,不一样的。”
本质上就不一样,瓷器是泥烧制的,掐丝珐琅的核心则是铜。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
虽然都有珐琅两个字,但它们之间没有太大的亲戚关系。
关于掐丝珐琅,或者说景泰蓝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
不过,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的:
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达到辉煌阶段,“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
在这,我们不得不感叹一下,明朝宣德年间,真的诞生了不少精品艺术,像宣德炉等等。
古玩界有个词语,叫“永宣盛世”。是古玩人士对明代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开创了33年的繁盛局面的美称。
先前大家看到的《永乐大典》,永乐时期的甜白釉瓷器,宣德年间的宣德炉等等,都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名片。
可以说,那是一个艺术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段明王朝的鼎盛时期,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复兴的文化都透过遗存的文物闪耀出璀璨的光辉。
“可惜,不是明朝生产的,而是一件清朝的掐丝珐琅。”
据他所知,掐丝珐琅以明代的制品为佳,凡是明代的制品,它的质料都是透亮而不发磁,而大绿一色,其透亮则更比他色更为厉害。
它的性能与玻璃略同,它的颜色象油绿的翠玉,红色像昌化的鸡血,紫色犹深色的旧紫晶,蓝色类似于蓝腚,白色类似凝脂。
“眼前的这个笔架,是康熙时期的作品,掐丝珐琅的风格虽然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釉色不及明朝。”
就是清朝皇帝想要模仿明朝的艺术品,但发现明朝的一些高超工艺已经失传,做出来的东西,也就差了一点味道。
就像是做菜,人家多了一种调味品,做出来的菜味道自然更好一点。
“那能值多少钱?”巫马川问道。
他一家人,关心的问题是能值多少钱,这也是正常人都想知道的。
不值钱的古董,你再怎么说得天花乱坠,也不会得到重视,吸引不到注意力。
近年来景泰蓝的价格总体上是越来越往上走。以前一件差不多50厘米高的作品,通常卖价七八万元,现在要几十万元。
一些皇家出品的更是昂贵,即便是清朝的,也拍出过几千万,甚至过亿的作品。
“你这个笔架,六十万左右吧!主要这是民间玩的东西,跟名人也挂不上钩,不然少说也是百万以上的。”
可即便如此,在古代,这样的一件笔架,也要几十两银子才能弄到手。
所以,胡杨才说,巫马川的家以前是大户人家。
巫马川等人已经狂喜不已,六十万都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了。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三十一章 磨床
就是在房间内翻东西的大爷也忍不住走出来,露出一幅惊容,别说几十万,就是几万块,都足以让他惊讶,现在这年头,几万元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六十……六十万?真的吗?”巫马川的老妈目瞪口呆,说话都带着颤音了。
要知道,他们两夫妇做小吃,那么多年,才存下几十万,很清楚几十万有多难得,有多重要,需要付出多少劳动。
然而,家里祖上传下来的一件小玩意,居然值几十万,相当于他们两夫妇二三十年的努力,能不吃惊吗?
巫马川自己,同样惊喜连连。看了胡哥的直播,总看到胡哥,或者别人赚几十万,几百万的情景,他是很羡慕的,也曾幻想过自己有这么一天。
他知道自己祖上传下来一些东西,所以才三番五次向胡哥发出邀请,算是舔着脸的。
所以,当胡哥主动联系的时候,他很吃惊,感觉中了彩票一样。
如今,更是发现了宝贝,那种惊喜,不言而喻,别人很难体会。
他的老婆,吃着东西的动作都僵住,瞪大眼睛望着胡杨。要不是自己老公讲这个青年吹得那么厉害,她都要怀疑这人是不是骗子。
胡杨看了一下,这个掐丝珐琅笔架虽然也有款识,但属于民间作坊的款识,尽管在历史上也算是有点名气,但总归比不上官窑精品。
正如他刚才说得那样,很可惜,只是件民间的工艺品,六十万差不多就这样了。
他点头,回答这位婶子的问话:“嗯!只能说差不多这个价吧!如果是官窑的东西,那就是百万起,要是明朝的,则是千万级别的。”
按照他的说法,这个掐丝珐琅笔架,差不多算是最低级别的了。
大家吃惊,景泰蓝这么值钱吗?
直播间有人忍不住去网上看了下,发现胡哥没有吹,明朝的景泰蓝存世量并不多,毕竟从永乐到宣德三个朝代,一共也就是三四十年的时间,所以特别珍贵。
而清朝的精品,几乎都是几百万、几千万的。
哪怕是现代做的,一些精品也能卖到几十万、几百万,大家看了都大为震惊。这种艺术品真的太昂贵了。
“厉害,搞得我都有点想要去继承这种工艺了。”
“就怕你没有天赋。”
“要是那么天赋?技术活来的吧?”
“既然是艺术品,肯定是需要艺术细胞的,你们有吗?别说去做烧火工人,那确实不需要天赋。”
……
胡杨看了眼直播间,笑道:“刚才有位兄弟说得没错,天赋不天赋不好说,但要有艺术细胞,就像是绘画,不是人人都能画得好。”
否则,艺术品也不会这么值钱了。
其实,不仅仅是创作者需要艺术细胞,欣赏的人也需要欣赏艺术的细胞。比如,那些抽象画,在很多人眼中,就是鬼画符,实在是欣赏不来。
得到胡哥的肯定,刚才那哥们很开心。人有时候就这样,哪怕是不认识的人,随口夸奖一句,都会很开心,所以我们有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美言,多夸别人。
巫马川一家人,除了个还不懂事的小家伙,都振奋起来。
“胡哥,还得请您帮忙找个卖家。”巫马川拜托。
胡杨笑着点头:“可以,但其实,这种宝贝不缺卖家,只要把消息传出来,自然有人找上门来。”
说完,他向老爷子开口:“还有什么物件,都找出来看看。这里另外两件不值钱,虽然有点年头,算是老东西,可称不上艺术品。”
“好咧!你等等。”老爷子干劲十足,吃了兴奋剂一样。
其实,别人看不出,老爷子心里在滴血,有些老物件,几十年前就扔掉了,搬来这里后,因为住的地方再一次缩水,又扔了一次。
鬼知道两次扔的东西里面,有没有宝贝呀!
现在,家里还留着的,都是一些小物件,算是对祖先的纪念。
巫马川,以及他的老爸都顾不上招呼胡杨,也跟着进去翻。那小小的笔架,给他们惊喜太大了。要是再找出一件那样的,以后都不用做小吃了。
做小吃其实是很辛苦的,很多事情要做,不是随便摆上街去卖那么简单。
巫马川的老婆、老妈、奶奶则是高兴地和胡杨聊天。
谢云婷和胡杨等人介绍,他们当地的一些好玩的地方。那些话,巫马川早就说过,但胡杨还是认真地聆听,时不时点头。
胡杨对泉州这个地方很感兴趣,毕竟千年前,这里就是世界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无数的艺术品在这里装船,运往世界各地,又有世界各地无数的奇珍异宝运到这里,进入中国。
因此,这里肯定有不少古代遗存的宝贝,胡杨非常期待。
不多时,巫马川手拎着一件东西出来:“胡哥,这玩意值钱吗?”
华仔和直播间不少人看了都懵着脸:那是什么玩意?古代的枕头吗?这么小?
胡杨接过来,还没看就问道:“有认识的兄弟吗?说对有奖,一枚火箭,仅限最先答对的五个名额。”
得!大家最喜欢这个环节,有福利拿嘛!谁不喜欢?有些人可能嘴巴硬,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积极参与。
看着直播间公屏各种奇怪的答案飘过,胡杨数了一下,喊停。
“ok!ok!名额都出来,有人猜对,这就是文房宝物之一的墨床,也叫墨架、墨台,是古代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
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案架形、座托形、书卷形、博古架形,或曲折,或简练。
“古代,读书人都是很讲究的。从文房宝物就能看出来,读书很耗钱,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以前,家境一般的话,只能供天赋最好的孩子读书。”胡杨跟大家说道。
古代的文房宝物,很多都是做得美轮美奂的。有些文人,哪怕节衣缩食,也要弄一些能上得台面的文房宝物。家里其他地方可以很随意,但书房一定要弄得好看。
根据不完全统计,文房宝物就有四十多种,包括笔、墨、纸、砚、笔搁、笔床、笔船、墨匣、糊斗、腕枕等等,只有你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没有的。
“666,真是讲究人。”
“古代读书人太可怕了。”
“文人是这样的啦!就喜欢把玩那些玩意。总说什么玩物丧志,殊不知他们就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但也是因为这样,才有中国这些艺术品的诞生。”
……
胡杨告诉大家:“墨床出现的时间有点晚,明朝以前应该是没有的,从明朝开始有了记录,清朝大量使用。”
明清以后墨床的制作材质,从古铜、玉器,发展到陶瓷、象牙、红木、漆器、玛瑙、翡翠、景泰蓝等。墨床一旦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可供赏玩的艺术品,除具有精、巧、雅的鲜明特征外,其文化内涵在融入了文人个性化的追求后便更加丰富。
“遗憾的是,墨床在文房用具的传世品中最为少见,收藏难度较大,不易形成系列。”
胡杨一看这墨床,就知道不是明朝的。明朝的墨床大多都是几案形,线条劲挺,棱角分明,通体不加任何雕饰,明代朴素浑厚之风极为明显。
“这一件,也是清末时期的东西,大部分是老红木做的,边上则是镶嵌玳瑁,用材也算珍贵,值点钱。
玳瑁,大家应该知道是什么吧?一种珍贵的海龟壳,可以说是有机宝石。现在,玳瑁是保护动物,不能杀,所以也算昂贵。”胡杨介绍道。
瑁鳞片,质地晶莹剔透,花纹清晰美丽,色泽柔和明亮,用它做成的工艺饰品光彩夺目,宝气华盛,品位高贵典雅。
在我们东方人眼中,玳瑁自古以来就是吉祥长寿、辟邪纳福的象征,深得历代皇室贵族、富豪人家乃至广大民众的喜爱。
使用玳瑁这种材料,要从汉代说起,可谓是源远流长。
事实上,很多珍贵材料,中国一早有发现,并且使用。哪怕是国内没有的,总能让周边的附属国进贡,这就是大国的好处,有好东西你得拿出来。
就比如古代的汗血宝马,远在中亚,万里迢迢,还是不得不进贡给大汉朝,护送的队伍人死了没关系,马一定要送到。
小国的无奈,无外乎此!
“这件东西,可以自己留着。目前,墨床的收藏还不够热,我相信升值空间还很大,不是急用钱的话,没必要便宜转手。”
“大概值多少钱?”巫马川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件墨床,没想到真的还有宝物。
“几万块的样子吧!我认为再过两三年,能升到十万以上。”
既然胡哥都这么说,巫马川一家人没道理便宜出手。几万块放在银行,两三年能拿到几万元的利息吗?用屁股想都知道不可能。
“得!听胡哥的,我们也不急。”巫马川又跑进自己阿公的房间。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三十二章 恶客上门
巫马川的老妈越看胡杨越顺眼,要是有个女儿,估计都要推销女儿了。这么好的一个男人,可惜,要便宜其他家的姑娘了。
胡杨要是知道她这番想法,恐怕要狂汗。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人敲门进来,似乎是熟人。但谢云婷等人听到声音,脸上就露出不高兴的表情。
“哈哈!在外面没看见你们摆摊,我就知道都在家。”一个赤着胳膊的男人领先进来,
后面跟着一个老学究一样的中年人,看了眼这家的环境,似乎有点反感,强忍恶心感进来一样。
“你来干嘛?”谢云婷很不客气地质问道。
胡杨观察进来的两个人,见巫马川脾气那么好的一家人都不喜欢,可见来者是恶客,可以说是恶客上门。
“弟妹,别这么说嘛!都是亲里亲戚的。我这不是帮你们家吗?”赤着胳膊的男人笑道,自来熟一样,看见凳子就坐,然后不客气地拿起果盘上的一个苹果,便啃了一口。
直播间的朋友们一看,都很不喜欢这种人,完全没有自知之明,非常惹人厌。
“我家要是有这种人进来,直接一个扫把过去,妈的!”
“真是什么人都有,太不要脸了。”
……
巫马川和他老爸走出来,看到是这个人,脸色也很难看。
进来的人,还真是他们的一个亲戚,但这人把他家坑过一次很惨的,损失了差不多十万。对他们家而言,十万就像是被咬了一口肉一样。
1...4041424344...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