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实际上,这里就是靠近广东,差不多是交界的地方,再过去就是梅州了。
这一带,就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说起来,客家人真是一个伟大的民系,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这是一个一直迁徙的民系,从古代开始,从北到南,从国内到国外,为文化的流通作出了巨大贡献。
看着眼前的宏伟的土楼,会忍不住感叹,古人真了不起。
如今的钢筋水泥大楼,年限就是几十年,但眼前这些用最原始材料建筑的大屋却存在了六七百年,估计还能继续住个几百年,质量杠杠的。
每一座土楼,就像是欧洲的一座庄园,能把整个大家族的人都住进去。
网络上总说现在的中国就是基建狂魔,实际上,这种基因是传承下来的,中国人对建筑有着别样的喜好,万里长城就是典范,一建就是上千年。
放眼全球,那个国家的人民有这种毅力?有这种魄力?
土楼里面还有人继续住着,这虽然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甚至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但说到底它还是老百姓的祖产。
胡杨他们逛着,忽然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些珍珠项链之类推销,估计是看出他们是游客。
这种情况,国内外的旅游区都有发生,当地人给外来游玩的游客兜售东西。从手工艺品,到当地特产食物等等。
胡杨看了眼,没兴趣,尽管小姑娘长得楚楚可怜,但东西他真的看不上。
华仔等人也知道,珍珠有很便宜的养珠,估计这些就是吧!
但胡杨告诉他们,这些不是珍珠,塑料做的。
看见不贵,刚要帮衬一下的小莉立即停手。买一件塑料做的项链,她可没有兴趣。
直播间不少人也劝不要买,有些人就是利用小孩子,博游客同情消费。这种戏码,很多人都遇到过。
“买东西还好吧!起码有点东西。我上次,遇到一对夫妇,说孩子一天没吃东西,他们是外地人,钱包丢了,求我借五十元给孩子买吃的,一定会还的。我看钱也不多,也就给了。虽然不求他们真的还,但电话号码给出去,一个电话没有回,很失望。”
“哈哈!上当了吧?这种事情,车站天天发生,我都遇到好几回了,上了一次当。”
“看来我不孤单。”
“听到你们的自白,我忽然舒服多了。”
……
小姑娘差点没哭出来,你自己不买就算,还砸了她生意,太坏了。
这些项链,都是她奶奶亲手做的,她负责兜售给游客,二十块钱一串。家里困难,没办法,小小年纪也要谋生。
“喂!你有点过分了。”忽然,身后传来一个泼辣女人的声音。
胡杨等人回头一看,是个十七八岁的女生,正叉着腰说话,气得不轻的样子。
“怎么过分了?”胡杨饶有兴致地反问。
“你自己不买就算了,还说什么假货?二十元一件,你还想要真的珍珠不成?”少女气愤地指责。
卖东西的小妹妹,是她们村的人,老爸弄了个半身不遂,躺在床上,废人一个,老妈忍受不了跑掉,家里就只剩下一个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能动的。
做这门手艺赚游客钱,还是村里的建议,村里大家都把这个生意让给他们家。有时候,甚至会帮忙游说游客,照顾一下生意。
胡杨笑道:“还真有,十多块钱一串,你要多少?我帮你找。”
他没说谎,目前养珠很泛滥,根本不值钱,十多块钱一串的在原产地很多,只是质量也比较差,毕竟一分钱一分货,没什么好说的。
其实,胡杨对旅游区兜售东西没有恶感,大家都是为了几口饭吃,不容易。但他不建议用劣质货去销售,哪怕很便宜,但游客买来也没有用呀!
而且,很多人出去玩,就是图个好心情。等回去后,发现花钱买了地摊货都不如的东西,心情顿时就差了。
这回轮到那少女吃惊,真的珍珠十多块钱?
真的假的?
“骗人的吧?”少女迟疑了一下。
胡杨耸了耸肩:“我骗你干嘛?别说十多块钱,几块钱的都有,就只质量不忍直视。所以,我觉得,你们真要长久做这个生意,不妨批发点真的养珠回来弄,成本不会很高的。总比塑料的强,游客发现后,对你们这里旅游区的声誉也不好,对不对?”
听了胡杨的话后,少女一时无法反驳,人家好像说得有道理。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小姑娘的家境简单说了一遍,也不指望这些人买,只是希望大家能体谅小丫头。
“你们可能会以为我骗人,但她家就在附近,你们不妨可以去看看。”少女说话少了点泼辣味道。
“我没说不信呀!”
胡杨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小丫头家境不怎么好,不是说穿得有多寒酸,而是看到她把一毛钱都小心翼翼地放口袋,最后还用小手压了压。
一毛钱,现在还有小孩子要吗?别说城市,就算是农村,一些小孩子连一块钱都看不上。
但这小丫头却很珍惜,从细节可以看出问题来。
“走吧!”
“去哪?”少女惊讶问道。
“小丫头家。”胡杨回答。
少女郁闷:“你都信了,还去干吗?”
“就是因为信了才去。”
直播间的老观众不由自主露出姨妈笑,看来,胡哥就是个心软的家伙,又要出手帮助了吗?这样正能量的事情,他们是支持的。
小莉把少女拉到一边,耳边嘀咕了几句,少女眼睛发亮,一手拉着小丫头:“走,回你家。”
小丫头指着远处的游客:“那几个哥哥我还没问。”
少女翻了翻白眼:“不用去问了。”
接着,她朝胡杨招呼:“大哥,我们现在走吧!”
得!这次喊大哥了?一开始不是叫“喂”的吗?
胡杨不跟她一般计较,招呼华仔等人跟上,一起去小丫头的家。
小丫头也住在土楼,只是另一栋,屋子的走廊,一位带着老花眼镜的老奶奶正在给“珍珠”串线。
“阿婆,我们回来了。”小丫头小跑过去。
少女也变得有礼貌起来,跟老人家打招呼,还介绍了胡杨等人。有意无意地暗示,这是“慈善人士”,可能会捐钱什么的。
胡杨哭笑不得,一手拨开那说话不清不楚的丫头。
“大家里面坐一下?”老人放下手中的活计,准备招待大家。
“那就麻烦阿婆您了。”胡杨点头。
走进去之后,发现里头是一张床,正躺着一个人,只有眼睛在动,说话不流利,歪着嘴巴。这就是小丫头的爸爸罗良峰,三年前把自己弄成这幅模样。
老人先给躺在床上的儿子擦了擦口水,然后给大家倒茶。
胡杨发现,小丫头的爸爸罗良峰是一个跟他们差不多年纪的人。这么年轻,就落到这份田地,肯定很难受。而且,后面还有大把日子要熬。
少女对胡杨还真不客气,还有点厚脸皮,直接询问:“大哥,你要怎么帮茵茵家?我先谢谢啦!”
胡杨无语,暗想:你谢什么谢?
老人家的手也顿了一下,显然还是挺在意的。家境实在不好,虽然有政府的补助之类,基本生活保障是没问题,但日子过得不好。
而且,不是她心眼钻钱缝里,她的心愿就是治好儿子的病,这需要钱的。
胡杨没理会少女的作怪,目光投向小丫头:“茵茵,把你脚上的铜钱取下来,我看看。”
此话一出,华仔等人才注意到,小丫头脚上绑着一枚铜钱。这是一种习俗,听说铜钱能辟邪,有些人从小戴。
直播间的人也愣了下,大家都很快反应过来,说明小丫头脚踝的那枚铜钱很可能值钱。
只有少女等人不了解,搞不懂胡杨要干什么。
顶点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二十六章 炒作自古有之(求订阅、月票)
一开始,即便是华仔、费奇等人,都以为胡哥会直接捐钱帮助。
均没有想到,他是利用自己的能力,给这家人增加收入。这种方法,大家还是蛮欣赏的,也不会令被帮助的人有太大心理负担。
直接捐钱的话,少数还好说,像上次那样,二三十万砸出去,人家总会想着,这份恩情应该怎么报答吧?
假如是自己有宝物,转手出去,那就不一样。虽然还是会感谢胡杨,帮忙做鉴定,找买家等等,可起码恩情不会太重。
“你们说,胡哥不会像之前陈阿婆那次一样吧?”忽然,直播间有人问。
那次,陈阿婆的角梳,明明不是什么宝物,但胡哥还是三十万买下来。这样的举动,当时可是暖了不少人。
忽然有人这么问,大家都开始思考起来,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呀!按照胡哥的尿性。
说实在的,古董宝物,哪有那么容易遇到?看到一个有困难的人家,进去走一圈,就发现了宝贝,有没有这么巧呀?
“有可能,胡哥这个人,就是心软。”
“而且,他是不希望别人对他感恩戴德的,这点我真心佩服。”
“你们别说了,我关注还不行吗?妈的!想骗老子眼泪,没门!”
……
尽管不明所以,但茵茵还是很听话,将自己从小戴的铜钱取下来,给那位大哥哥递过去,然后好奇宝宝一样盯着胡杨。
老人家微微皱眉,那枚铜钱,是茵茵她妈妈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茵茵的妈妈是个很迷信的人,比他们这些老古董还要迷信。
他儿子出事之后,还跑去咨询神婆之类,是不是自己的命和丈夫相克,得到答案之后,真的就跑了。这理由说出去,有点可笑,所以她老太婆对外宣称,茵茵他妈是因为人受不了这种生活走人的。
这种事情,包括阿婆她自己也能理解,毕竟人家还有大把青春年华,没必要都耗在一个废人身上,所以没有拦她。
“大哥,这枚铜钱有什么好看?”少女不解地问道。
她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胡杨也看得出,所以才不跟她计较太多。
小莉又偷偷在客家少女耳边说了几句,少女听后,眼睛瞪得老大:“真的?他这么厉害?”
“刚才,胡哥不是一眼就看出那珍珠是塑料的吗?”小莉补上一句。
刚说完,就有点后悔,忐忑地朝老奶奶那边望去,看她什么脸色。
阿婆听了,稍微有点尴尬,珍珠是不是真的,她们最清楚,十多块钱一大包,可以弄超过十条项链,利润蛮大的。
积极小青年华仔问道:“胡哥,这铜钱是宝贝吗?”
前段时间,去沙州镇找贺文清的时候,他和唐妹子也都在胡哥的指引下,收藏了价值几千元的罗汉钱。
所以,他是知道的,铜钱也有人收藏,有些古铜钱甚至价值不菲。
费奇则是挠脑门,忍不住开口:“这枚铜钱有点奇怪,古代的铜钱没这么厚,这么大的吧?”
听费奇这么一说,大家才发现,好像真的是这样,眼前的这枚铜钱,比正常的古铜钱要厚一点,形体稍大。
这样的钱,应该不是真钱吧?
于是,直播间不少人更加证明自己之前的猜想,很可能胡哥又要说是宝贝了。
只见那枚铜钱外郭阔缘,内郭平整划一;地章干净,铜质上乘;正面“顺治通宝”四字方折连贯,钱文细美修长,书体楷书,内含隶书意味。
胡杨开口解释:“这是一枚顺治通宝,但不是真正意义上流通的钱,而是进呈样钱,也叫雕母钱。
大家对我国古代的钱币铸造可能不了解,我简单说一下。
新钱的铸造,一般的流程,是先让雕工精湛的师傅,做出好几种样钱,拿到皇帝面前,由皇帝拍板,铸造哪一种。如果都不满意,要重新弄,直到皇帝满意为止。
这种雕母钱,体型上通常会大一点。而且,材料上也不一定是铜,还可能是木材、象牙等等。
皇帝挑选好样钱,还要先打造一批钱币,看看质量如何。如果质量过关,皇帝满意了,那批样钱就会送到各个铸币厂,按照它的样式开始生产。”
也就是说,雕母钱其实是最珍贵的。
它虽然不参与流通,但它是雕工师傅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无论是材料上,还是人工上,都不是一般钱币能比。
这种钱币,也是收藏家最热衷收藏的品种。雕母钱的收藏价,不少都是十万起,上百万的也都有。
虽经雕工精心磨削,刀痕似被隐去,即俗称“刀痕化尽”,然雕凿味一望而知,如细心审查或用放大镜去查看,仍可见微细的刀痕,决不会天衣无缝,且铜料精细,质地光洁,钱文深峻细瘦,笔划坚挺有神,交叉弯折之处呈清角,是同类钱币无法比拟的。
“当然了,不要看体型大,大家就错以为是雕母钱。这种钱币因为比较值钱,在民国时期就曾经大量被山寨,大家以后遇到,必须要注意的。
可以看材料,一般造假的人,为了盈利,不可能用很好的料子。
比如铜,同样是铜,但正版的雕母钱,用铜是非常精的。假雕母,铜质与流通钱相同,地章、穿口,字划间留有砂眼或流铜。”
胡杨告诉大家,民国建立,原来为清政府效力的各铸钱局随之解散,钱局雕工无以为业,有图利者为迎合钱币收藏家的爱好,雇佣雕工,刻制假雕母,其做工与真钱难辨真伪。
见直播间有人提到“祖钱”,胡杨也就多说一句:“没错!雕母钱也叫祖钱。”
“另外,我相信不少人也听说过五帝钱这个说法。这一枚,也算是五帝钱。”胡杨补充。
直播间还真有不少人听说过五帝钱,但具体是哪五帝,就争论不休了。
有人觉得,肯定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五帝,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些震古烁今的千古大帝。
而有些人认为,五帝钱这个说法好像是从清朝才开始的,估计是指清朝的几位皇帝,比如乾隆这些。
“大家不用争,五帝钱分两种,大五帝钱和小五帝钱。
大五帝钱指的是秦半两、汉五铢、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宋元通宝和明朝的永乐通宝。
而我们现在说的五帝钱一般是指小五帝钱,是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
我顺带跟大家提一下五帝钱,不是要告诉大家,五帝钱有多珍贵。
恰恰相反,五帝钱因为有大量存世,一般的五帝钱根本不值钱。所以,以后要是有人跟你们说,那是五帝钱,要多少万,你们可以直接喷他。”胡杨笑道。
五帝钱之所以有名,还是风水、算命那批人炒作起来。说什么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他们在位期间所铸造的古钱就汇聚了更多天地之灵气、中华之神气、帝王之霸气和百家之财气,能辟邪挡灾之类。
大家顿时忍不住笑,看来炒作这门手艺,也是从古代就传下来的呀!
“五帝钱有没有挡煞、防小人、避邪、旺财、祈福之功能,我不知道。但这一枚雕母钱,我可以负责地说,它是一枚真正的雕母钱。
而且,顺治通宝的雕母钱比较罕见,属于清朝最初的样钱,遗留下来的几乎没有发现。”
费奇喝口茶压了压惊:“那就是说,这枚铜钱很值钱!”
“外郭阔缘,内郭平整划一;地章干净,铜质上乘;正面‘顺治通宝’四字方折连贯,钱文细美修长,书体楷书,内含隶书意味。
嗯!是挺值钱的。我认为,五十万到一百多万不等,具体行情,需要看实际情况,也不好说。”
听到这话,阿婆和客家少女已经惊呆。
哪怕最保守估计,五十万,也都是她们难以想象的呀!
“真的吗?”少女的价值观被颠覆了一样,不是不信这位大哥的本事,实在是这开价太过惊人,一百几十万,简直就是暴富一样。
胡杨能理解这些外行人的吃惊,毕竟一枚小小的铜钱,竟然能和一大包的百元大钞划等号,是有点难以理解。
“事实上,几十万的古铜钱有不少,雕母钱里面,这一枚不是最珍贵的。最珍贵的应该是咸丰重宝,接近三百万。
而古钱币里面,最贵的也不是咸丰重宝,而是战国时期的三孔布。你们要是家里有,那恭喜,三四百万到手了。”
胡杨越说,大家听了越是头皮发麻,简直有点丧心病狂。
“别说了,别说了。我信,我信还不成吗?心好痛。”
“哈哈!我听得很过瘾。奶奶的!我祖先太小气了,怎么也不给后辈留一个铜板?说不定,我就不用去搬砖了。”
“给后辈留一个铜板,你这是要笑死我吗?”
“话糙理不糙!看来,我是时候留一套人民币给后代,给后代做点贡献才行。”
……
阿婆等人惊喜连连,又很忐忑不安,既然这么值钱,她们应该卖给谁?完全不认识人呀!
鉴宝直播间 第一百二十七章 村民找上门(求订阅、月票)
躺床上的罗良峰虽然不能动,但能听见,不自觉眼角流泪。
这些日子,家里有多难,他是有眼看的,但有心无力,他特别难受,特别愧疚,也曾想过自我了断。
要不是她老母亲威胁,如果他走了,她也会跟着去,罗良峰是真的想离开这个人世。
如今,喜从天降,曾经老婆给女儿的辟邪铜钱竟然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笔钱,对他,对他家都是至关重要的。
最起码,不用看着自己老娘日夜操劳,才三年的时间,一头黑发的老妈,就变成了五六十岁的老人一样,说不心疼是假的,毕竟血还是热的。
“这……这,小哥,我们应该怎么办?”罗母不知所措。
胡杨给她一个安定的眼神:“您别着急,信得过我的话,我帮你们找个买家。”
“信得过,信得过!”罗母连忙点头,捉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
说完,还看向那位高中生少女:“小娟,麻烦你回去一趟,喊你爸妈过来帮忙做饭,你阿妈做的酿豆腐,是我们村最好的。”
这是打算留胡杨等人吃饭的意思,也对!帮了这么大的忙,连顿饭都不给,说不过去。
“不用这么麻烦的,我们大家一起去饭店吃。”村里有农家乐,胡杨等人是知道的,刚刚还经过。
客家酿豆腐,确实是一道好菜,胡杨也没少吃。
客家菜,怎么说呢!口味稍微有点重,有一点点咸,吃惯甜的人,可能不会很喜欢。
中国菜,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比如江南一带喜欢吃甜的,客家菜偏咸,川菜偏辣等等,很有特色,是其他国家不能比的。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多种多样,世界公认。
少女杜娟也开心,感觉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而且,她有点小骄傲:“别去饭店,让你们尝尝我阿妈的手艺。”
盛情难却,胡杨等人只好留下用餐。
罗母还让茵茵小丫头去捉鸡,准备弄什么盐焗鸡。
费奇跟过去:“杀鸡是吗?我在行,我来。”
华仔也想跟着去的,但他要帮忙直播,离不开胡哥,胡哥坐着不动,他不能走开。小莉却也跟着过去,屋子内有点闷。
胡杨没有给孙志东电话,毕竟孙志东是个中间人,要收费的。
他还是联系收藏家赵信,让华仔帮忙点灯,他拍了一组清晰的照片发过去,说明情况,问他要不要。
“顺治通宝的雕母钱?好东西,谢啦!这宝贝,胡兄弟你帮我拿下,我出八十万,还是老规矩,钱我马上转过去。”
胡杨并不知道,赵信其实已经收藏了一枚顺治通宝的雕母钱,还是象牙的。
这次出八十万,纯属就是给面子胡杨。毕竟胡杨是一番好意,不能冷了人家的心意。
胡杨转头,问罗母:“对方出八十万,可以吗?”
罗母没指望真的上百万,八十万是心满意足的,连忙点头:“可以,可以!太感谢你们了。”
“那行,赵哥,过几天我给你带回去。接下来,我还要走两三个地方,没那么快回去。”胡杨说道。
“巧了,我也一时半会没时间,大概要呆四五天。不急,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喝茶。”
“好,多谢赵哥的信任。”胡杨感谢道。
“呵呵!你小子。客气什么?”
……
杜娟的爸妈听了自己女儿的话,感觉很荒唐,甚至怀疑胡杨一群人是不是骗子。
“什么骗子?人家那位胡大哥,根本没有收什么钱,骗什么了”
杜娟的老爸想了想,点头,好像是这个理。罗家还有什么值得人家惦记?不过,还是不放心,决定过去看看。
等他两三口子,来到罗家的时候,就看到罗婶子准备出门。
罗母拜托:“这顿饭,就麻烦你们两个。”
“去哪里?”杜娟的老爸忍不住问。
“我带她去银行确认一下转账。”胡杨回答。
罗母给的是存折,看不到转账信息,只能到银行柜台去问一问。
“啊!真的卖出去了?”杜娟的老爸吃惊。
罗母一脸笑容,点头:“嗯!八十万卖了,还要感谢小胡的牵线,不然我都不知道卖给谁。”
得!钱都转到存折,那没什么好质疑的了。
男子只是吃惊,一枚铜钱,居然卖到八十万。相信很快,消息会传遍整个村子,沸腾起来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