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而赵朋远这边,从梅岭县带了一批好衣裳回到了项城本家,他像个读书郎一样,手中拿着折扇,每日不着家的访友,继母也不管他,那个跟他死对头的钱木最近在做生意,忙晕了头,更是见不着人。
赵朋远约贾淳出来,两人混了小半日,又去了柳巷,哥两人喝了个半醉,赵朋远却说有礼物送给他,于是将早早准备的衣裳全部送给了贾淳。
贾淳看到这上等的好衣料,还有这精美的绣功,酒醒了一半。
“老弟,这东西哪里弄来的?不会来路不明吧?”
赵朋远连忙举手发誓,贾淳放心了,接着说道:“老弟,你这衣裳可是双面绣啊,还有这衣料的边修得好,一件能当两件穿,翻过来是个款式,翻过去又是一个款式,当真巧妙。”
赵朋远听到兄弟这么夸赞,瞬间觉得面上有光,他拿起衣裳指着上面的花样说道:“整个保昌郡只此一家,正是我眼下做的生意,兄弟,你把这些衣裳送去给你家里人穿,到时我有一批布料销往这项城来。”
然而贾淳却啧啧几声,“不成,这一批衣裳我要给底下的大管事看看,如果这双面绣用在画屏上,到时外头进来的人看到的是一幅景,坐里头的看到的又是另一幅景,这可是上品,可惜这布料薄了些,不适合北边的天气。”
贾淳说完忽然一拍大腿,“赵老弟,你有多少这种货?”
赵朋远的酒也醒了,一脸激动的说道:“有很多很多,你要多少?”
“一船有没有?”
“那还是没有。”
“你……唉,不管你有多少我都要了,我最近在运布料还有瓷器,倒是那船上还有空藏,你马上回去将这一批衣料赶制出来,接着送到项城来,也不必让你送去广州了,我这边有布料要一同运去。”
“记得一定要用双面绣,不,你先等一下,我跟底下的管事商量一下,我给你写个清单,画屏、枕头、手帕等等,一定要最好的绣娘,这布料倒是比较普通了。”
“正好我家妹妹还等着你呢,上次你怎么走得这么匆忙都没有跟我家妹妹告别,这个下午,我去找管事的,你去找我妹,不然我妹又得跟我闹。”
赵朋远听到这话面颊一红,想起了贾琳,见贾淳立即起身,提着包袱走了,他也只好跟着起身,在屋里换了一身新衣,也是在喜客来做的新衣袍就出门去了贾府。
项城的贾府不过是贾家的分支,这儿原本是贾家主脉分支留在保昌郡接应之点,但贾家主脉大夫人带着三儿一女从京城来了保昌郡已有多年,之后恐怕也没有打算离开。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09章 又有新机
第209章 又有新机
说起来贾家家大业大,主脉一支还好说,但形势却很复杂,当年贾家家主将发妻和儿女送来保昌郡分支便是怕他在京城万一出事,多少也是为贾家留条后路,没想这一回来就是好些年。
由于这贾母长年与丈夫分开,丈夫在京城又另置一房贵妾,如今也是儿女成群,虽然不属于主脉一支,但正房生的儿子自然也不能太弱,所以贾淳才会洗新革面瞒着家族干出一份事业来。
赵朋远到了贾府,立即有下人去告诉小姐贾琳,贾家小姐性格开朗,敢爱敢恨,一听到赵朋远过来,提着裙子便往抱夏走,路上遇上主母身边的婆子,连忙放下裙子,脚步一顿,接着碎步而行。
终于跑到抱夏前,就看到赵朋远坐在那儿饮着香茶,这会儿一抬头对上贾琳的眼神,那漆黑的眼里晶莹发光,像一对宝石似的让人移不开眼。
赵朋远反应过来,被茶水呛到了,他咳了数声,将茶杯放下,贾小姐已经冲到他的面前来了。
“你上次走了,怎么都不向我告别,害得我那日跑出去找了你一个上午。”
贾琳上前就拉着赵朋远的衣袖,拖着他往外走,“走,我们去花园。”
这私下里见人家小姑子已属不敬,又跟着未出阁的小姑子去后花园,这不太好吧?赵朋远犹豫,可是却不知不觉被拉到了后花园。
贾小姐见花园里没有人,便从怀里拿出一个亲自绣的香囊送给赵朋远,香囊底部有个丝线打成的小络子,颜色比较低调,挂在男子腰间很漂亮。
赵朋远倒是有些喜欢,只是这是姑娘家的东西,他若是收了就似乎跟以前不同了,他要要不要收下?
贾小姐双手上前伸着,眼神不敢看他,却是垂着头,面上一脸笑容,一脸的期盼。
赵朋远最后还是收下了香囊,他顺手挂在腰间,贾小姐见状,高兴了,立即伸出手来,素手朝上,指尖根根纤细白皙,赵朋远只觉得面颊发烫,连耳根都有些烫人。
“我的呢?”
清脆的声音响起,赵朋远的脸更加红了,他犹豫着还是从怀里拿出一支簪子放在她的素手上。
贾小姐立即握紧,然后抬头一脸甜甜的看着他说道:“我们这也算是交换了定情信物了,你什么时候派媒人上门提亲?”
赵朋远脚下一个跄踉,他上次去广州,送完了货他跟滕海一起上街游玩了一日,他看到一支漂亮的簪子,便鬼使神差的买了下来,这一次回项城,他便带在了身上。
刚才才将簪子给了小姑子,小姑子便催着他提亲了,这是不是太快了些,他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何况他一个纨绔子弟,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也没有生意上的底子,贾家当真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赵朋远背过身去,忽然他觉得以前的日子都浪费了,他应该早一点找到苏氏,早一点跟她做生意,不然的话,他现在至少还能理直气壮的上贾府提亲去。
贾小姐见他一言不发,脸色变了,立即从他背后绕过前头,严肃的问道:“怎么?你根本就没想向我家提亲不成?”
赵朋远很窘迫,他看向腰间的香囊,犹豫了一下,打算解下来时,贾小姐气得跺了一脚,转身跑了。
赵朋远闷闷不乐的从贾府出来,手摸向腰间的香囊,心里有些失落,不行,这一次回梅岭县他要全心全意的做生意,等他有钱了,等他有了一定的地位,他就八抬大轿将贾琳娶进家门,他心中暗自默念,“你一定要等着我,等我接掌了赵家全部家业成为家主之时。”
赵朋远回了赵家,接下来没几日,贾淳就风风火火的回来了,他一回来就冲赵朋远家中来,问他手里头这货能做出多少,他三个月后有一趟船去往海外,听贾家大管事说绣品很行销,尤其这种双面绣,收边如此独特,一件衣裳能当两件衣裳穿。
赵朋远精神立即一振,二话不说应下了,三个月便三个月,就算赶不出来,他们也可以在当地招绣娘,于是跟贾淳谈好了价格,赵朋远便匆匆赶回了梅岭县。
绣庄的生意有一桩没一桩的,最近有些闲,苏宛平叫了酒菜去绣庄后院吃饭,一桌子人,连着绣娘和毛氏一起。
就在这时赵朋远冲了进来,一见前头没人,就跑院子里来了,他高兴的来到苏宛平身边说道:“生意成了,成了,三个月的期限,行不行?剩下的所有货,全部绣成成品,清单我也带了过来。”
赵朋远将清单交给苏宛平,很快在苏宛平身边坐下,正好傅氏添了碗筷,他也不客气,二话不说就吃了起来。
一顿饭吃完,苏宛平的帐也算好了,“我算了一笔帐,这一批绣品咱们能赚五千两银子,可以做,只是我这一次分销了不少布料出去,眼下结存的布料可以全部销完,绣娘倒也不必另招。”
赵朋远正好吃完饭,一抹嘴,便问了起来,“你怎么分销出去的?这一批咱们做探路先锋,剩下的这一点存货够不够?”
“够了,另招绣娘,咱们之后若没有订单,就一直在铺子里等着么,所以这一批货不能做太多,你不是说是探路先锋啦,自然也要谨慎一些,而我这些分销商只是一种模式,我还想以后让整个梅岭的布庄全部卖我的货,先等他们尝到了甜头再说。”
赵朋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听懂,但是他听到自己买来的布卖了不少,剩下的做成绣品,也能销售一空了,于是他便高兴了,只要苏氏不骂他便好,第一次运这么多的布料回来,他内心也不安。
此时时烨从外头回来,他已经从鹏城一个来回,这一趟他赶得比较急,来回也快了些。
傅氏和苏宛平看到他回来,脸上露出笑来,傅氏起身去拿碗筷,时烨风尘仆仆的坐下开始吃饭,看到赵朋远一脸的喜色,再看到他腰间的香囊,扬起唇角,“赵公子这是好事将近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10章 又上新货
第210章 又上新货
赵朋远像被人踩到了尾巴,立即起身,急急说道:“没有,没有,我现在连个秀才都没有中,要钱没钱,要学识没学识,成什么婚。”
这么大的反应,原本没怎么注意他的苏宛平和傅氏都朝他看来了。
赵朋远的脸红得厉害,时烨却是叹了口气,“你可要知道,一但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你可别后悔。”
赵朋远不说话。
时烨却看向苏宛平,“来,媳妇,帮我再装一碗饭来。”
苏宛平见他一碗饭三口就下了肚子,嘴角抽了抽,她端着碗去盛饭,很快她拿了一个大碗打了一碗米饭出来,时烨挺满意的。
赵朋远看着两人,心中一酸,他犹豫起来。
接下来,苏宛平和时烨会时不时的去各店铺巡视一番,同时她也想与这些布商们套套近乎,她现在有个大胆的想法,只要她找到稳定的货源,她便将这个主意付之于行动。
眼下快到年底,如果出远门的话,恐怕不能回家过年,苏宛平打算过完年便去一趟杭州。
夫妻两人费了几日将这县里的布庄都看了个遍,先前她要清库存之时,这些家伙当真只把那库存里积压的陈货卖给她,新上的货却是舍不得,所以资金不多的铺面只分销了一点点货。
哪知一上架,这些小姑娘便跑过来买了,这些小姑娘大多家里银钱不多,耐不住这梅岭县的贵女千金都在穿这料子,皆以这衣裳为标杆。
于是大街之上能看到不少是穿着苏宛平这一批货的布料,这些小布庄的东家就后悔了,当初就该将手头不好卖的新货也给卖出去的,转眼套现最快的还是这分销来的货。
有不少小东家问苏宛平可还有货拿,原本是有的,赵朋远这一次得了一笔大单,贾府那边送货都嫌少了,若是滕海这一次从广州回来还能带来一批布料就好了。
没有货了,这些小布庄的东家也只好作罢,倒是交代苏宛平,若是有的话,他们还拿货,这些小商家,进货途径单一,都是靠码头上的管事带点小货,成本高,人家还不怎么待见。
为了使生意不亏本,能尽快套现,他们多半进粗布和棉布,多是普通百姓所穿,没想即使是这样,依旧还有存货,卖不出去。
拿苏宛平的货就不同了,她有眼光,拿的是最时新的,人家一次进一大艘船的货,成本低了,到了他们手上的成本也是合理的,这么散卖出去,比那普通的布好卖了不少。
苏宛平是打算将县城里的布商都集结起来为自己所用,至于百姓要卖的粗布,各地镇上自是有,这些好货拿到镇上也未必卖得动。
苏宛平回到自己布庄,铺里还是有不少客人,不过现在卖的都是自己以前在码头买的货,有不少人问起那些货,她都是推荐给街头另外几家去买。
傅氏这会儿从绣庄过来,看到女儿,傅氏拉着她进入帐房,关了门,方说道:“丫头,你还记得街尾那一家绣庄么?最近咱们的绣庄生意着实好,这些富绅夫人和小姐们也都看在你的面子上来我这儿订货,街尾那边铺里生意惨淡,今个儿那位东家娘子过来跟我说了好一会儿话,问我们能不能也像布庄一样给他们分销一些绣活过去。”
这倒是个好主意,而且听说这街尾这一家的绣品很出名,到时她娘去看看,觉得可以,就可以长期合作了。
于是苏宛平同意了,傅氏却有些担忧,她是第一次做生意,而且发现跟着女儿将生意越做越大了,以前只想着开一间铺子,慢慢地守着,能赚点小钱就算了,哪知这一批批的货越来越多,已经不是两间铺面上明面的生意了。
苏宛平抱住傅氏的胳膊,“娘,我就发现我是一个倒卖的命,原本想干点实体生意,后来又倒卖了起来,不过这倒卖的生意来钱快,比守着铺子强。”
傅氏点了一下她的鼻子,笑道:“你是鬼精灵,点子多的不得了,以前娘怎么没有看出来呢?自从咱们从苏家出来后,你就特别会抓主意,比以前懂事多了,娘都要以为我换了一个女儿。”
苏宛平心虚,低着头不接话,傅氏却没有看她,反而想着她绣庄的大计,若是按着女儿的来,这样的话她便少招些绣娘,她也好管束一些,毕竟自己的技术不能白白教了人,改日她们离开锈庄,这手艺就是白学的。
转眼进入冬季了,偶尔会下雨,苏宛平守在铺里,时烨每隔一段时间给鹏城送货去,苏宛平有些舍不得他,便想着等滕海回来,必定再找些小管事帮忙,不然他们这几人也做不过来了。
正好这日下着大雨,腾海的船到岸了,苏宛平和时烨去接的船,滕海这一次又带来了一批布料,不过不是同一个老板,他看得仔细,捡了人家的漏,用的是便宜的价格,只是这样的货也不是长久之计。
眼下正值冬季,人家贱卖了就回去过年了,来年开春,可未必能遇上这样的好事了。
一船布料到了,苏宛平叫自家商队把货物都拉回了铺里仓库存放,同时她给各位布商递去了消息,又将赵朋远喊了过来。
“赵朋远,你给贾公子写封信,问他们这一次广州发船是几时,上一次的绣品卖得如何,若是觉得还行,我现在能给他做不少绣品出来,让他提供一个清单,哪些绣品比较好卖。”
苏宛平发话,赵朋远不敢不听,他现在完全依赖着苏宛平,要他做什么便做什么,于是赵朋远为了能尽快给个答复,竟然亲自去了项城,依着时烨的话讲,这家伙找了个理由终于可以去项城见某人了。
苏宛平还真的有些好奇,到底是哪位娇娇让他如此沉迷至此,以前不着调的人,也有认真的时候。
安排了这一切,苏宛平便和傅氏在仓库里点数入册,发现这一批货换了一个布商后,果然又有所不同了,仍然还是苏杭出产的上等好料,薄款,眼下进货,适合春季穿。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11章 分销商会
第211章 分销商会
到了新货,傅氏自然又给铺里的人还有母女两人都做新的,也算是当做模特供人观看,上一次的便是这样将生意做成的,傅氏可没有忘记。
等入了册子,布商们的酒宴也开始了,依旧是苏宛平请这些东家们去酒楼吃饭,她这一次因为货太多,又快到年关,她想着年前把货卖完,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她想搞分销商,分一级和二级两等,她会依据每位分销商的年销售额来算等级,然后这些一级分销商各自管理一块领域,分销商拿了货,再接着分销给别的布商,一层层下去。
苏宛平将自己的计划讲解了好半晌,终于让这些布商搞明白了,他们却惊叹于她的想法,何况最终也是超出一年未卖出的产品仍然是能折价退回来的,她也会时常巡视各间铺面,教大家怎么销售。
待这些分销商个个起了心思,苏宛平坐在主座上,她回想起了上一世自己做生意的时候,感觉不过是换了一个场景,再开始干起了老本行而已。
时烨全程坐在她的身边,目光一瞬不瞬的盯着她看,时烨搞懂了她的销售模式,不过神色意味不明,苏宛平此时还在说动布商们多拿货,自然没有发现时烨的不同。
等她说得口干舌燥了,伸手去拿水杯的时候,时烨却递给了她。
很快这些人报上了自己能分销的数量,接着便各自回家找二级分销商去了。
苏宛平和时烨回到布庄,傅氏却忙了一日脚不沾地,说这一批新布过来,那些富家女又来了一批,他们还没有向外头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得知消息的。
知县夫人和县丞夫人这边照旧是要送些好布过去的。
她跟傅氏在里头翻了翻,便从里头各拿了素罗、绯绫各一匹,派巧杏送了去,很快这些官夫人便知道喜客来又来了好货,又有人来这边买货了。
转眼过去了五日,梅岭县的布商又寻上门来,先前预报的数字略有改动,接着他们开始拿货。
这么一折腾,他们便拿走了一半的货,剩下一半,绣庄开始分销出去,寻了几间好绣坊,下了订单,赵朋远那边来消息了,年底还有一艘船出行,在出船之前能赶出货来,贾公子愿意给她们的绣品留点空间。
这边苏宛平的生意风风火火,而苏家二房这边却闹翻了天,苏家二房为了这掌家之事闹了不少日子了。
自从上次赵秋红被苏家人发现跟娘家走得近后,苏李氏便借机收回了掌家大权,如今苏李氏手上,随时能拿出上百两银子出来,感觉整个人飘飘欲仙,回村子里的时候穿得还是上等的绸布衣裳,抹额也做得精致,不说话不骂人的时候像个富户家里的老太太。
苏大丫只要没事,基本不来二房院里了,这种吵吵闹闹的日子令人很是心烦。
而时凌自从离开了县学,中间有两个月什么事也没有做,开了私塾,却一个弟子也没有。
最后还是苏大丫陪着苏李氏回了一趟村,在村里头以及周围几村招了些学生入城开蒙。
私塾算是开了起来,然而时凌却是闷闷不乐,他不想做一个这样开蒙的夫子,而且眼前的这些弟子个个家里贫穷,资质也很差,就算资质好,也未必有银子能送他步步高中。
不免时凌有些怪着苏大丫,与其招这些弟子,倒不如直接不开私塾得了,只是他一个大男人日日寻女人要钱也不是个办法,面子上拉不下来。
正值月考放假,时凌忙到深夜,审了这些弟子的考卷,又是郁闷的不行,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能做错,这些人当中就没有一个资质好的,平素还得应付这些村民的询问,生怕孩子赶不上,拿来答谢的礼物也就是些农产品,不是提只鸡,就是送几个鸡蛋,时凌看着都不想收。
月考放假一日,时凌想去罪人村一趟,先前自己差一点返回罪人村的事被里头的管事给传开了,眼下得回去一趟避个嫌,还得告诉他们他又开了私塾,或许这样,他父亲还能原谅他的擅自作主。
苏大丫安排苏三丫准备了不少礼物,接着才回到书房,看到时凌那郁闷的样子,脚步一顿,心情也跟着不好了起来。
“时凌。”
苏大丫仍旧是那温柔的声音,时凌听了却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他们夫妻之间自从成婚后便不曾在一起住,回到小院,各睡各的屋,苏大丫有些不安。
“时凌,你还在为那些弟子生我的气么?都已经有好些日子了,如今月考,可有找到资质好的弟子?”
苏大丫面色温柔讨喜,在他身边坐下,女人身上独有的香气传入时凌的鼻端,他坐正了身子,应了一声,“怎敢生你的气,如今我们成了夫妻,你便开始做我的主了。”
“时凌,你别这样说,我是看到那些富家子弟个个都一脸的势利,我不想他们看笑话,才出此下策的。”
苏大丫话才落,时凌就气不打一处来的看向她,“怎么,你觉得我没有这个能力招收弟子?”
苏大丫不说话,手里拿着手绢垂着眉眼。
时凌放下手中的考卷,夫妻两人皆不说话了。
第二日,苏大丫准备了一车的礼物送去罪人村看望时父,马车上,夫妻两人相对而坐。
时凌看到那一车的礼物,他心一下软,伸手握紧了苏大丫的小手,说道:“难亏你还记挂着我爹,这一次去罪人村,不管我爹说什么,你也别怕当没听到便是。”
苏大丫见时烨又理她了,心中一安,点头笑了。
两人到罪人村,有管事的上前开门,苏大丫朝苏三丫看去一眼,苏三丫立即掏出钱袋打赏。
小管事得了打赏,很是勤快的去找时老爷子,这会儿时父一听到大儿子来了,立即带着几个老的,怒气冲冲的冲了过来。
看到苏大丫,以前对苏大丫还很满意的,眼下却很不满意了,甚至都不多看她一眼,而是看向自己的儿子,指着他怒骂道:“不孝子孙,为了逃避回罪人村,你居然做了她的上门女婿,你可是咱们时家的大子,你跟你弟弟一样,以后时家要无后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12章 夫妻不和
第212章 夫妻不和
时父气得站立不稳,时凌却是无动于衷的站在苏大丫身边没动,被父亲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责,面子早失,先前还想着自己开了私塾,或许在罪人村的名声会好些,眼下看来也不必说了。
时父骂了一会,一甩袖子,没有理会两人,转身走了。
时凌见状,一生气叫苏大丫将礼物全部带回去,怎么来的便怎么回去了,这一次连生活费都没有给时父留,接下来数月,一向出手阔绰、过惯了好日子的时父开始吃了苦头。
不过这都是后话,且说时凌与苏大丫从罪人村回来,时凌一路上一句话也不说,被父亲看轻,时凌越发想要出人头地,只有他教几位好学生出来,学生当中有人中举,他也是举人的师父,到那时,他也会让罪人村的人另眼相看的。
苏三丫看着这么多的礼物,不知如何处置,苏大丫刚才被时父骂了一顿,也没有打算再送去,于是叫苏三丫全部拿去贱卖了,卖不出去的就送二房院里给两老的吃的,反正不能留在这儿碍眼。
1...5152535455...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