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她靠在他的胸口,听着他的心跳,心情很平静,心思也飘到了别处。
天微微亮,时烨醒来,手下意识的摸了摸她的额发,以为她没醒,正准备去偷个香吻,就对上苏宛平那温婉的眉眸,愣住,接着连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
苏宛平扬起唇角,她起身穿衣,便问起时父的事,“公公终于能来我家一趟,我们也买些海鲜吧。”
时烨摆手,“他吃不得海鲜。”
“那他吃辣吗?还是喜欢清淡?”
“都行,平儿,其实他什么都能吃,在罪人村熬得太狠了,只要是肉都爱吃。”
时烨笑看着她,苏宛平了解了,那就多做些肉吧,她也不知道怎么招待好。
过两日时父就要来了,傅氏早早的将家里收捡干净,后来母女两人还将花园里收拾出来了,鸡就关在鸡笼里。
到了这一日,时烨赶着马车去接人,苏宛平和傅氏在厨房里忙活,今个儿一家人穿带的很齐整,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放在锅里温着。
太阳尺把高的时候,时烨将时父接了过来。
时柏礼还如当日所见,年纪大概四十几岁的样子,不过人很瘦,像个小老头了,但是细看长相,却还是能看到他年轻时的俊郎外表,只是此时脸上满是皱痕。
他穿着罪人村的衣裳,进了院子,他下了马车,背着手在院里四下里看了看,脸色并不好。
时烨面色淡淡的跟在父亲身后,最后父子两人来到正厅,苏义已经穿着一身长衫候在那儿。
看到时父,连忙起身行礼叫了声伯父。
时父只是淡淡地朝苏义看了一眼,然后说道:“你便是新中小三元的秀才公?”
苏义连忙接话,“正是。”
时父嗯了一声,“科举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你不可以骄傲,亦不能懈怠。”
“谨遵伯父教诲。”
苏义恭敬,时烨倒朝他看来一眼。
时父便在八仙桌前坐下了。
苏宛平和傅氏一起端来了饭菜,傅氏进来,时父审视的眼神看着母女两人,时父问道:“亲家家中无下人?”
傅氏原本热情满满的,被一句话给问到了,“家中无下人,反正人也不多,事情也不多,也没有这个必要。”
然而时父却面色不好了,“我大子家中尚有下人,我这二子虽是入赘到你家,但也不能如此劳碌才好。”
傅氏有点没转过来,只好解释道:“我待时烨如同亲儿,不会让他辛苦的。”
时烨此时也抢着开口,“爹,我在苏家过得很好。”
时父一听,原本还忍着的情绪立即爆发,“你过得有多好,不过是个两进的院子,家里连个下人都没有,你大哥家里尚有奴婢,他一心向着圣贤书,可曾亲自动手做过什么事?”
“烨儿,父亲这都是为了你,你也是我儿子啊,我岂能看着你辛苦,你在罪人村不听我管束,这条路也是你选的,当时我怎么告诉你的,你堂堂八尺男儿,如今却成了个上门的,要是放在以前,我这老脸往哪儿放。”
“爹,已经没有以前了。”
时烨面色微沉,爹和大哥都念着以前,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他们没有看清楚么?没有以前了,他们时家什么都不是了,如今不但是个罪人,而且还是一个连良籍都不如的罪人。
说白了,他能入赘苏家,那也是他高攀才是。
儿子点了痛处,时父气得脸通红,原本还好生好气的,这一下僵持了起来。
傅氏和苏宛平两人在屋里站着,忽然不好插话了。
苏宛平上前拉住时烨的手,来到时父身边坐下,甜甜的喊了一声“爹”。
时父这会儿才认真的打量她,只见她柳眉杏眸,皮肤白皙,澄澈的双眸说起话来,能看到里头的真诚,时父心情又好了一点,说道:“此女至少对你是真诚的,你好好待你夫婿,他护着你,你也得护着他,别让他辛苦。”
“好的,爹。”
时父心情略好,于是准备吃饭了。
傅氏坐在时父的对面,两人开始正常的聊天了。
半晌后,时父将屋里看了一眼,疑惑的问道:“你们家当家的呢?”
傅氏面色一窘,时烨立即接话,“当家的就是我。”
时父怔住,他看向儿子,再次让他面对他已经失去了儿子,儿子已经成了别人家的女婿,而且还是上门女婿,按着礼俗,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他这是来作客的,与去大儿子家里做客完全是两种感受。
“你……”
时父一把将筷子放下,傅氏这个时候开口,“亲家,是我没有说清楚,我已经和离,如今家中的确是女儿和女婿管着家,儿子尚小,多得时烨照顾,这个家才有人支撑门面。”
时父半晌没有说话,脸色阴沉的可怕。
时烨着实看不下去,他也将筷子放下了,“爹,我来时路上便说了,我是入赘上苏家,所以我与大哥不同,但是我在这个家里过得很好,我是苏家当家的,母亲和妻子还有弟弟都很尊重我,所以爹,你能不能陪我好好吃一顿饭。”
时父一脸怒气的看着儿子,他既发不了火,这毕竟是他儿子的选择,怪不得别人,又想起时家目前的状况,说白了,他这样端着身份有什么意思,时家不再是以前的时家,人家这边关百姓还比他们身份高。
时父慢慢地拿起筷子,时烨便夹了红烧肉过去,时父没有说什么,一顿饭总算过去,但是时父吃的肉却并没有时烨所说的熬了很久的样子,反而吃得很少。
吃过饭后,时父便在院子里转了转,到了花园,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他皱眉,问儿子,“这花园里怎么这么臭?”
时烨面色一窘,如实说道:“此处以前是养鸡的地方。”
“胡闹。”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70章 好媳妇
第170章 好媳妇
时父无语的看着儿子,“你也准他们这么弄,既然已经买了两进的院子,就要像个大户的家,怎么还能在这儿养鸡。”
苏宛平端着自己做的小点心送过来,没想听到这番话,她面颊一红,看来以后这鸡也别养了,还是将鸡杀了吃,以后要吃鸡蛋就上街买,的确她以前想得不周到。
前头时父接着说道:“你在苏家也有一段时间了,你手里有没有落下银子?”
时烨疑惑的看着父亲,“爹,你要银子?”
时父老脸拉不下,瞪着他,“你管我要不要银子,你做为男人,手里头难道就没有一点私钱。”
时烨摇头,“没有,平素我要吃的穿的,媳妇自然都帮我弄好。”
时父一听,生了气,“你看看你大哥,每个月给我一大笔银子,我在罪人村里过得好不好,都是你大嫂在周旋,你这个大嫂无名无份的跟着你大哥了,可是人家对我从来不曾吝啬,逢年过节打点上头的管事,不在话下,你们做了什么?”
时父说起大儿子的好,那是能说许久,这几年若不是大儿子做上了县学里的夫子,若不是找了一个会做生意的好女人,他们时家在罪人村里只会过得更惨。
时父接着说道:“你大嫂如今管着我的吃穿住行,打点上头的管事,我在罪人村过得挺好,至于你,你可曾想过一手将你拉扯大的母亲和二姐,他们还留在京城住着小破院。”
“以前她们省吃检用,每月寄一些月钱过来,而今该是你给他们的时候,平素长点心眼,留点私钱下来,给你娘和你二姐寄过去,这样她们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苏宛平原本要往前走的脚步停住,接着靠在墙边看着手里端着的糕点。
时父在苏家住了一个晚上,上下打点费了二十两银子才将时父接出来,果然如苏宛平听到的,时父并没有时烨所说的好吃肉,第一餐便看出来了,所以第二餐,苏宛平便亲自上街买了菜,又打来了好酒。
晚上那一顿,时父便吃得多些,尤其好酒,吃过晚饭后,又有苏义和时烨陪着在花园的小亭子里吃着宵夜,一起赏月,时父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都不舍得回去睡觉,许是那罪人村里太过拘束,如今得了自由,来之不易。
第二日吃过晌午饭,苏烨便要送时父回罪人村了,苏宛平做了一桶红烧肉还有不少烧饼放到了车上,呆会时父回了村,可以将这些吃食送给相熟的人吃,时父这一刻倒是露出笑来,这个二儿媳妇倒也有眼力见的。
时父摸到袖口的银袋,嘱咐儿子和儿媳妇好好过日子,再与傅氏告别,马车远去。
昨夜借洗衣之便,她给时父的袖里藏了一个银袋,里头是一百两银票,这几个月来,逢年过节她没有接时父,一直以为时父过得不好,所以都是送吃的,如今她明白了真相,苏大丫对时父当真是尽心尽力的,吃食上他不曾熬着,那么就缺银子了。
于是给出了一百两,她赚下的银子,时烨一分不收,全部存放在她这儿准备着做生意用的,如今这一百两银子也该当时烨孝顺父亲的。
时烨回来,就见苏宛平和傅氏在杀鸡,他有些疑惑,苏宛平在扒毛,说道:“以后花园里收拾出来,不养鸡了,我就种种花除除草,要吃鸡蛋上街买去。”
时烨哪会不知昨日她什么都听到了,而且他也知道媳妇背着他给了银子。
时烨从她手中接过活计,“我来,你跟娘先歇着。”
苏宛平也不坚持,便在他身边蹲着,试探的问道:“你娘和你二姐在京城?”
时烨点头。
“你还有不少银子在我这儿,不如我们给娘和二姐寄些回去如何?”
时烨摇头,“不用,我会自己想办法的。”
时烨早已经将自己在码头赚的钱,分月寄了回去,他干苦力是没有多少,但他专挑别人抬不起的货物,其实这几个月也赚了不少,只是来了县城后,他便没有了收入。
苏宛平一听,心中感动,从怀里拿出五百两银票送到时烨的手中,“给娘和二姐寄过去吧,过不了一个月我们又有一批粮食可以送走,到时还能再赚下来,但是你来了我家里,我便不曾给娘和二姐寄过东西,也是我失误。”
时烨却是不收,“你先留着,她们现在有得用,等你开了铺面,生意做了起来,我再寄也不迟,何况一下子寄这么多回去,她们也护不住,岂不是害了她们。”
“她们虽不是罪人,虽没有被流放,却也成了普通的百姓,正如你们一家一样,家中没有男丁支撑门户,若是忽然得了这么一笔巨款,来日也守护不住被人夺去了。”
时烨说的话似乎也有道理,苏宛平只好先将银票收下,“等我铺子开起来吧,到时我找个可靠的人去一趟京城,看望娘和二姐,可以将你娘和二姐接来这边关小城么?”
“不行。”时烨很快反驳,又觉得自己说得太过严肃,连忙解释道:“她们必须留在京城,也算是牵制住我们一家,不然在这边关小地,万一我们一家人投靠了吴越国该当如何?”
京城大官投靠他国,那可是大离的损失。
苏宛平立即懂了,那就只能等她有钱有人了,再派人过去照顾两人的生活,眼下她的确没有这么大的能力。
所有的鸡都杀了,傅氏养着还养出感情,很有些不舍,但是时父说的也对,这后花园里本来就不适合养鸡,以前是一家人住着没什么,以后家中秀才公自是要招待别人,万一有女眷上门,也有去处的。
一下子杀了这么多的鸡,苏宛平和傅氏在厨房里忙活了一日,做成了腊鸡肉挂在梁上,慢慢地吃。
小院子,苏大丫从知县大人的宴席上回来,心情不是很好,临走前看到苏二丫夫妻两人,苏大丫的心被揪紧,她竟然如此幸运,为何这个时烨会对苏二丫这么好?她到底有什么手段?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71章 生意惹眼
第171章 生意惹眼
苏大丫陪着时凌去了书房,时凌拉着苏大丫的手,说起自己的想法,“今日我在知县的宴上遇上不少富绅权贵,他们对苏义很是看好,我瞧着有不少人对此子示好。”
苏大丫有心事,便静静地听着他说话,时凌想了想,忽然沉默,这一次秀才宴上再看看此子的应付能力,若是不让人失望,他打算收了此子为徒,虽然以前收的弟子皆是看重门户,这些弟子对他也是出手阔绰,但是这一次他倒愿意破例,就算他是寒门出身,他将来也要扶持着他去赶考。
两人各怀心思,半晌后,苏大丫忽然抬头,看向时凌,问道:“时凌,苏二丫的夫婿叫时烨,他可是你的本家?”
时凌面色微变,眼神移开,漫不经心的说道:“对,只是本家,不过,你不用理他,他跟我没有关系了。”
苏大丫从不曾怀疑过,此时听了时凌的话,心情似乎好了不少,刚才回来的路上她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若是时烨是时凌的亲兄弟的话,那岂不是将来她与苏二丫是妯娌,这还不是重点,重点的是时家是一定会富贵起来的,她可以得到这个富贵,但是苏二丫不可以。
好在他们不是亲兄弟,只是本家而已,被流放的罪人的确有不少同族本家,那得看他们家的罪有多大了,苏大丫为此深信不疑。
第二日苏大丫回到二房的院中,才进院子就听到吵吵闹闹的声音,自从苏家两老的来了县城后,二房便不曾停歇过,苏大丫知道奶奶做梦都想掌家,苏大丫不开口,自家爹娘自然也不会开这个口,于是就僵持下来。
苏大丫原本有事,这会儿也没了心情,回到自己的屋里,赵秋红便匆匆进来了。
那边正屋里,苏家二老拉着苏二河,苏李氏语重心长的对着二儿子说道:“二河,你也看到了,你媳妇掌了家后,一直苛待我们两老的,你可是娘偏着心养大的,一直以来,二儿啊,你说娘有哪一次不尽好的给你啊。”
这些日子苏二河听到这话太多了,以至于没有什么感觉,尽由着两人在那儿说,只是自家媳妇向着赵家的事,他底下的伙计可没有查出什么来,看来是爹娘在造谣生事,不过苏二河还是耐着性子没有走。
这时见女儿回来了,他也不希望家里吵吵闹闹的引起女儿心烦,便说出去一趟,铺里还有事。
两老的也不好拦了。
苏二河一走,苏李氏立即拉着老头子,两人往后院去,见苏大丫门口没有苏三丫在,于是两老的站在门下听墙角。
屋里母女两人相见,钱氏便哭了起来,苏大丫皱眉,家里是怎么回事她岂会不知道,原本还想费点手段马上将两人给弄回去,可是昨日参加知县大人的宴会,落入了苏大丫的圈套。
以后学政夫人时时问起,她要如何答好?为了表明自己的孝心,她也不能将这两老的赶走。
赵氏见女儿不动容,也不像以前那样想将两人赶走,赵氏的心情就不好了。
“大丫,什么时候将你爷爷奶奶送回古道村去?”
赵氏才问出口,屋外头站着的苏海就气得想踢门,苏李氏连忙拉着老头子。
屋里苏大丫听到母亲这话,脸色有些不好的看向赵氏,“娘,昨日我才答应了学政夫人,会好好孝顺他们两位老人家,如今这事,娘不要再提了。”
赵氏一听,脸色大变,“你怎么会在外头人面前提起他们两个老不死的呢?你不知道咱们家成日不得安宁。”
苏大丫有苦难诉,赵氏又不识字,岂会懂这些弯弯绕绕,于是赵氏将两老的这段时间的事说了,原来苏李氏没能掌家后,便私下里找儿媳妇的麻烦,在儿子面前却要装胆小怕儿媳妇的样子,使赵氏气个半死,天天为这些小事,婆媳只差没有打起来。
赵氏一口气将自己的冤屈说了出来,苏大丫却是越听越烦,她哪会不知道这两个老的是什么德行,只是她现在不能赶他们回去,就算要赶也不是在这一两年,也得过两年再说,最好是大伯能回来就好了,到时可以让大伯将人接走。
至于三叔,那还是永远都别回来了,不然知道三婶和三丫在二房家里做下人,指不定还得过来闹。
苏大丫原本费了心思,与苏家人撇得一干二净,哪知一步一步走到今日,就像陷入泥潭一般,以前想的清静日子再也没有了。
苏大丫安慰了赵氏,叫她不要跟两人计较,并说如果在家里呆着委屈就去铺里,以后让三婶回来做饭便是。
钱氏一听,虽是老大不高兴,却也觉得这是个办法,同意了,接着赵氏说起了赵家娘家人。
苏李氏说的不错,赵秋红这段时间的确见过娘家人,以前苏家过不好的时候,娘家人撇清了关系,如今苏家过好了,赵家人又找过来了,赵秋红心想着毕竟是赵家的女儿,大哥说的对,若是她将来受了委屈,还不是要靠着娘家人的。
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前的事就过去了,但以后她有余钱,也得救济一下赵家的人,于是赵秋红试探的说道:“大丫,娘求你一个事儿,我那大侄子今年个也有十九了,想来铺里做掌柜帮忙,你看可行?”
“做掌柜?”
苏大丫神情不明的看着母亲。
赵氏原本还觉得挺有把握的,毕竟这个女儿听她的,可是现在对上女儿的眼神,她就觉得不对劲了,于是小心翼翼的说道:“就跟着大丫学着做掌柜。”
苏大丫却是笑了,“他可识字?”
赵氏连忙点头,“小的时候跟着村里的夫子开个蒙,做掌柜应该不难。”
“不难?”
苏大丫不说话了,赵氏接着说道:“大丫,他也是你大表哥,如今咱们过好了,你舅舅一家还是这样,不过是帮衬一点,大丫,你就同意了呗。”
苏大丫不出声,外头听墙角的两老的再也站不住,苏海气得一脚踢开大门,两老的冲了进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72章 混乱的二房
第172章 混乱的二房
赵氏一看到两人就吓得往后躲,这个公婆很厉害的,赵氏本能的有些惧怕。
苏大丫拦住两人,甜甜的喊了声爷爷奶奶,苏李氏却是看也不看苏大丫,一手叉腰,一手指着赵氏,“姓赵的,你听好了,别以为我们不记得,以前咱们苏家过得不好的时候,你赵家可是没有帮半点忙的,那会儿大丫在县学的时候,他们可曾出过半点钱。”
“如今我们苏家有钱了,他们就舔着脸过来了,还懂不懂羞耻,要不要点脸。”
苏李氏恶狠狠地瞪了赵氏一眼,赵氏见女儿将人拦住,胆子大了些,“就算我养着娘家也比养着你们两个老不死的强,你们成日在家搅乱,天天吵个不停不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要点脸。”
赵氏不说还好,一说,两老的气得冲过来了,苏大丫也拦不住了,就要赵氏赶紧跑,赵氏也吓着了,跑到门口就撞到了刚进来的苏二河,他其实根本没有去铺里,只是为了避开两老的唠叨。
刚才赵氏的话全部落入苏二河的耳中,他到这会儿才发现媳妇居然是这么个心思,见赵氏冲过来,他下意识的抬手,一巴掌甩在赵氏的脸上。
“你刚才说的什么话,你要养着娘家?谁准许你的?”
这件事被苏李氏一说,苏二河心里一直有个疙瘩,虽然叫伙计的查了,赵家人的确没有找上门来,他刚安生了两日,就听到媳妇的一般言词,他又重新怀疑了起来。
赵氏一看到丈夫,气焰没有了,连忙道歉,“二河,你听我说,我不是要养娘家人的意思,咱们有钱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你可曾看到我向着娘家了,我刚才只是被气疯了头。”
赵氏的脸肿得老大,苏二河听到这一番话后,脸色微变,有些后悔刚才出了手,于是拉着媳妇离开,苏家两老的一边哭一边追了出去。
苏大丫坐在自己房中,只觉得头痛欲裂,她揉了揉太阳穴,苏三丫在这个时候从屋外进来。
苏大丫郁闷的问道:“你查出来了没有,村里头谁告诉我爷爷奶奶的?还是你不小心漏了嘴,或者被人看出了端倪?”
苏三丫看到苏大丫动了气,连忙恭敬的上前答道:“不是我招摇,是苏二丫,是她说的,我这几日在这边听了几回墙角,是奶奶说的,当时苏二丫跑到院子里告诉了他们二房的情况,所以他们才赶过来的。”
“苏二丫说的?她又是如何知道的?”
苏大丫瞪了苏三丫一眼,“若不是你每次回村穿得这么好,她也不会怀疑,我当初怎么说你的,回村得穿上旧衣,你可有哪一次听了我的?”
苏三丫垂着头不说话了,她回村会见到姐夫,她为何要穿着旧衣,何况不仅大丫穿得好了,连着二丫也穿得这么好,她岂能穿着补丁的衣裳。
苏大丫此时也没有心思责备她,反而是被这个消息给气到了,苏二丫居然这么有手段了,不过是一句话,硬是弄得她二房家无宁日,再这样下去非得步了大房和三房的后尘不可。
“不能再这样了,我再置个院子,把两老的送走,各人一个院子住着,两老的我养老送终,也在外头博得一个好名声。”
苏大丫暗暗想着,于是叫苏三丫现在就去找掌柜的支银子,在东市那边买个小院子,隔着他们二房远远的就好。
苏三丫一听到又有银子落下的差事,立即来了精神,很很快去了掌柜那儿支了银子,当天就在东市买了院子,四合农家院子,门口就是市场,很是普通随便,更是没有开井,挑水得去外头挑。
苏大丫当天夜里就开了个家庭会议,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赵氏一听高兴了,苏二河也觉得松了口气,苏家两老的却是暴跳如雷,苏李氏一拍桌子,大声嚷嚷,“想这么送我们走,让我们在那边自生自灭,想得美,我有儿子有孙子,我得跟我儿子和孙子住在一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