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义有些不好意思出门,上两次都是姐夫和姐姐陪他一起去的,也是姐夫往里头挤着去看的,这一次姐夫怎么不着急了。
苏宛平见弟弟那焦急的模样,便劝道:“弟弟,现在虽是晌午,但来的人越来越多,挤不进去,明个儿再去看榜也不迟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62章 知县请宴
第162章 知县请宴
苏义脸色立即变了,然后转身进屋去了,廊下三人却是大笑出声。
算了,不逗弟弟了,这么好的事就该大家伙的一起高兴。
苏宛平和时烨立即出门买了不少好菜,回到家中,三人忙忙碌碌,转眼做了一桌子好吃的,时烨还买了果子酒,接着去东屋叫苏义,苏义却在看书,可是半晌都没有翻动。
“走,去吃饭了。”
时烨笑看着他。
苏义看着他这模样,似乎有什么喜事的样子,莫不是姐夫早已经去看了榜,而且是他中了秀才?但是又摸不准,也害怕得到自己落榜的消息。
苏义一脸郁闷的进了正屋。
姐姐和母亲已经坐在那儿笑眯眯的看着他,他心里似乎有个答案要脱口问出来,但是他忍住了。
很快四人都倒了果子酒,傅氏夹了一块红烧肉送到苏义的碗中,很快苏宛平也夹了一只鸡腿过去,接着是时烨夹了一块鱼送上。
“来,我们举起杯,庆祝一下。”
苏义还有些头脑发懵,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不明白什么,看着三人,他的脸憋得通红。
于是三人都笑了。
“傻孩子,娘替你高兴,你中了小三元。”
傅氏笑了,姐姐姐夫也笑了,苏义却震惊的看着三人。
“我当中中了案首?”
“对,院试的案首,三场试下来,你便是小三元了。”
时烨补充。
苏义大喜,立即起身,接着又觉得突兀,连忙装作沉稳的坐下。
“来,咱们干一杯。”
一家四口,喝酒吃菜,先前几个月的隐忍转眼变成扬眉吐气,他们一家的地位与普通的庄户人家不同了,这个消息一但传回古道村,古道村沾了光,也跟着出名了。
接下来她弟弟就要参加由鲁学政大人主持的秀才宴,到时宴场上能见到阮知州,还能见到梅岭县的知县。
苏宛平算不算是见过这些大人物,以后有什么也算混了张熟脸。
这一次一家人吃吃喝喝高兴了好久,若是有烟花买,苏宛平一定不会舍不得这银子。
这边榜单的消息传出来了,没两日整个梅岭县的人都知道了,历来这边关小城就没有出过小三元的人,没想到这一次出现了,还是贫穷落后刚开县学不久的梅岭县。
赵知县早早的派人去看了,就是心里抱着一丝希望的,他当初看中苏义或许能考上秀才,但他没想到考中了案首,三场试下来就是小三元。
小三元虽没有大三元出名,可是历来也没有几个,便是当年的赵知县也不曾,此子当真可贵,算是梅岭县这一次白衣案整个县城洗白的最好消息了。
然而梅岭县的这个小三元却还是遭周围几县的人质疑了,白衣案引起整个保昌郡的重视,人却一直没有抓到,最后赵知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到了人,可是却已经变成了一个死人。
案子算是结了,令不少街坊唏嘘,此子是个童生,这次也参加了院试,寒门出身的他此去保昌郡没有盘缠,便想到这么个行商的手段,在考前赚上一笔,又得知梅岭县有名气的几位才子,生怕成了自己的对手,于是生了嫉妒之意,便想到了这个法子,为了遮人耳目,也为事后好开脱,至使整个梅岭县的才子都买了他的白衣。
因为白衣案梅岭县的名声坏了,赵知县害怕影响到鲁学政对小三元的苏义质疑,当初他也是穿了一身白衣去的。
下场考试的考生,听到这高僧开光的白衣,哪有人不动心思的,这不能怪这些考生,而是这该死的商人,赵知县为些将此人的罪状告示了全县的人,也算是给各位学子提个醒,别想信这些歪理邪说。
苏义这一次中了小三元出了名,赵知县派了师爷去了一趟古道村,村里人那个激动的啊,连忙告诉傅家母子在县城的住址,吴喜带着大儿子赶着牛车跟师爷一起去了文巷。
苏宛平一家人却像往常一样,她跟时烨正在等着那一批粮食运来,而眼下她却正在筹备着开铺面拿货源的事,苏义却依旧坐在东屋里读书。
没想到院门敲响,时烨去开的门,一看到吴喜父子一脸喜意的看着他,他连忙请人进去,吴喜却侧身让师爷先进来。
前头是准备留给苏义接待客人的地方,时烨于是陪在了苏义身边。
苏宛平见前头来了客人,便跟傅氏在后院里不出门,到了饭点,母女两人做了一桌子饭菜送到前头来,接着两人又回了后院。
比在村里头方便了不少,这些人来找苏义也不必避着女眷,坏了名声。
吃过晚饭后,师爷便走了,苏义和时烨一同送走了吴喜。
家里静下来,都回后院一起说起今日的事,原来是赵知县家里有宴,要请苏义前去,又考虑到他年纪尚小,便一同邀请家里人一起去。
想不到机会来得这么快,苏宛平先前还想着等弟弟中了秀才,他们是不是就能见到知县了,果然如此。
于是一家准备着去参加明个儿知县大人的晚宴,苏宛平还没有见过这个时代的官员,不知赵知县长什么样的?会不会很威严?
听说赵知县才三十上下,知县夫人也是大家闺秀,长得美貌,是不是也能一并见着了。
夜里傅氏将苏宛平叫进了屋里,母女两人说了一会儿贴己的话,接着傅氏拿出一套银饰头面出来。
“你每月都给银子我存着,平时我也知道你做生意为难,舍不得花钱,但是这出行与人结交的头面和首饰还是得有的,你先前倒也知道扯几身好布料穿着去见人,唯独这头面你却是忘了。”
苏宛平看着木盒里装着的成套头面银饰,她呆住了,先不说这得费多少银子,而是她从来没有想到一套头面带着竟是如此好看。
难怪这发髻要如此繁复,配上这一套头面下来,那才显得大气。
如今依着他们家的身份,能买得起县学旁边的两进院子,自然出去见人也不能太过寒碜。
苏宛平的确不太懂这些,这一次母女两各置办了一套手饰,就专门等家中秀才应酬之时用上,同时傅氏给苏义和时烨两人也准备了银簪。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63章 一家人赴宴
第163章 一家人赴宴
今年时烨及冠,还没有到生日的时候,这支簪先送他束发。
苏宛平摸着这些首饰,只觉得手工艺品尤如巧夺天工,她忍不住拿着一样一样的细看。
傅氏说道:“一套头面得费一个月才能做好,我早早的准备了,我就知道义儿会有出息的,以后咱们也不能丢了他的脸,明个儿与知县夫人打交道,你便跟在我的身边,有什么不会的就看着我,我怎么做你便怎么做。”
傅氏还是教了苏宛平怎么走路,平素里她到处奔波做生意,行事做风有些男子气概,家里头没有男丁出面,傅氏自然也就不管了,但是这一次见的是知县夫人,自然得端庄大气,不失礼节。
苏宛平全都听傅氏的,傅氏是觉得给弟弟长脸,而她却是为了混入这些权贵世家里,寻到生意的契机。
以后她跟着弟弟认识的人多了后,生意就更加好做了。
第二日一家人换了新衣裳。
傅氏梳了一个回心髻,美人尖上一支桃心落下几粒珍珠坠正好及眉心,温婉精致的五官,不过是敷了粉,人就跟往日完全不同了,她今个儿穿着的是杏黄色禙子,下裙是白色挑线裙子,手中拿着手绢,从屋里出来,苏宛平三人就呆住了。
她这个娘亲很会打扮啊喂,她以前怎么不知道,都没有描眉,也没有上胭脂,如此净素的脸,敷了一点粉就年轻了好几岁,要是放前世也是个明星级别的人物了。
傅氏被三人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双手放于腹前交叠,左手攥着手绢,经咳了一声,看向苏义,点了点头,儿子一身天蓝色的长衫,一头乌发梳得齐齐整整,虽是孩童稚气,却也看得出几分沉稳来,正符合他眼下的身份。
而苏宛平她梳的发髻却有些另类一点,带上这一套头面,倒也入眼,傅氏将女儿仔细打量一眼,瞧着女儿连粉都没有敷,整个人却显得水灵灵的,这半年多养得好,女儿高了一截。
看着女儿穿着白底水红妆花禙子,配着湖水蓝下裙,手中拿着手绢比往日端庄了不少,若是女儿不动倒也有几份大家闺秀的感觉。
至于女婿,却穿上了那件紫色长衫,站在女儿身边如同一对璧人,傅氏很满意,便叫几人赶紧上车,必不能让知县大人久等的。
几人上了车,时烨和苏义坐在前头赶车,马车内地坐着母女俩,傅氏拉着女儿的手,似乎有些激动又似乎很平静,苏宛平看着傅氏,自从搬来县城后,她便发现傅氏变了。
傅氏有一种杨眉吐气、拔开云雾见月明之感,甚至这一次去见知县大人,她竟然早已经准备了首饰,还有这些衣裳,她非要亲自刺绣,布料也是中上,比那成衣铺里简直高了几个档次。
她这个娘不简单,给苏宛平的感觉像是见过大世面的,平素傅氏在村里,极为低调,甚至连走路都低着头,在村子里行走都是来去匆匆,到了县城,傅氏的头抬了起来,她再出门买菜,不再是低着头,也不再是走路匆匆,正常多了。
苏宛平以前以为傅氏是被苏大山打得,人被吓得畏畏缩缩,现在看来她似乎不是,而是不想让自己这一张脸惹人眼,她以前的唯唯诺诺让人看到都会忽略她的真面貌,甚至因为她总是低着头,所以看不清全貌。
苏宛平端详着傅氏,忽然笑了,说道:“娘,你真的太美了,这么年轻,完全可以再找个喜欢的人结婚。”
傅氏一听拍了一下她的手,“此话不能再讲,我有了你们几人,我很知足,以后就盼着你和你弟弟多生几个孩子,我帮你们带着孩子,我最是喜欢孩子。”
苏宛平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傅氏这样的年纪真的可以再找啊,子女固然好,可是还是丈夫更为亲近才是,何况傅氏多年轻,这么一打扮,看着像二十几岁的,放前一世二三十岁都不算什么,四十岁的还能生下孩子呢。
很快马车便到了赵府,这是赵知县另置的府邸,平素住在县衙后院,但凡有宴便在此府邸,家中赵老太太自是不能跟着去县衙后院了。
傅家人从马车上下来,苏宛平扶着傅氏站稳,正好遇上赵府门口来了一辆马车,只见从马车上下来两人,正是时夫子和苏大丫。
苏宛平原本是扶着傅氏一起往赵府去的,没想会遇上这两人,想起前身的记忆,时凌乘着前身年幼不知事,竟然私下里吻了前身的额头,若不是她穿越过来了,可能前身就要成了时凌的女人了。
想到他这瘦长的身形,苏宛平就打了个寒颤,再看她家时烨,又高又壮,全身都是力气,带着浓浓的荷尔蒙,还是她找的对象强悍多了。
兄弟见面却故作不相识。
好巧不巧的,今日苏大丫穿的也是白底水红的禙子,配的是淡粉的下裙,脸上上了妆,与在村里头见到的完全不同,甚至连头上的发髻都很是独特,苏宛平没有认出来,只是这一套金饰头面却是显眼,也衬得她贵气逼人,五分的容貌被她一打扮成了十分。
苏大丫踩着碎步从容的走过来,上前甜甜的喊了傅氏一声大伯娘,傅氏抬手,“以后不是了,就叫婶子吧。”
苏大丫却抬头看着傅氏,一双“无邪”的大眼睛疑惑的看着她,柔柔的说道:“大伯娘以前对我极好,既是我大伯娘,便终身都是我的大伯娘,大伯娘可是嫌弃我了。”
傅氏倒没有想到苏大丫会这么说,于是解释道:“大丫别这么说,你当我大伯娘便放在心里吧,在外头还是叫我婶子,毕竟我已经不是苏家的人了。”
傅氏转身要走,苏宛平自是跟上,此时苏大丫身边的时凌却看着苏宛平的侧颜,眼神愣住,记忆中她穿着上衣下裤的布衣,颜色也是青灰黑,就不曾这般鲜亮过。
如今这么一穿,时凌竟感觉到万分的可惜,原来她打扮起来竟是这般美,难怪当时穿着布衣,他也觉得此女长得不错,眉眼温婉,声音动听温柔,皆是承了她娘的美貌。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64章 大家闺秀的样子
第164章 大家闺秀的样子
时烨很快来到傅氏的另一边,挡住了时凌的注视,几人先行一步进入赵府。
进了府门,总管事的便将时烨和苏义引去前堂招待,而苏宛平和傅氏却是跟着一位婆子往后院去了。
赵府后院的花园里,不少地方官员与富绅的女眷已经来了大半,她们正与知县夫人聊着天。
这赵府花园有不少好看的花,让这些夫人夸过不停,知县夫人田氏长相着实美,典型的大家闺秀,年纪不过二十三,身边女儿不过六岁,倒也乖巧可爱,也是众位夫人夸讲的对象。
这会儿县丞夫人莫氏问道:“夫人,听说今个儿案首的母亲也会来,此时可是来了?”
田氏点头,“大人请了新中秀才苏义,苏义年纪不过十三岁,居然中了案首,此子前程无量,今日宴席自是请了秀才公的母亲以及姐姐一同前来赴宴,怕是快来了吧。”
座下的夫人都跟着期盼起来。
莫氏再次说道:“听说这位傅氏勇气可嘉,与丈夫和离后,独自带着一双儿女自立门户,儿子不过十三岁中了秀才公,虽是寒门出身,倒也有了盼头。”
其他的夫人一听,都有些惊讶,此时主簿夫人贾氏接了话,“那傅氏和离可是有什么缘由?”
贾氏这话问得有些不怀好意思,县丞夫人莫氏朝贾氏看来一眼,笑道:“离朝尚有律法,自然是过不下去了方和离,一位女子敢与丈夫和离后带着一双儿女自立门户,是何等之勇气。”
“县丞夫人说得对,傅氏的确有勇气,只是一位妇人,要如何养得起一双儿女?本是寒门出身,又没有好的娘家相托,那么这读书郎的银子从何而来?妇人出门多有不便,何况还得养着一双儿女。”
贾氏很快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莫氏一时间竟是答不上来,她也只是听丈夫忽然一提,也是看重那十三岁的秀才,人家中的还是小三元,这会儿被贾氏一说,莫氏有些着急,她的本意可不是抹黑人家傅氏,于是反驳道:“此事必有隐情,咱们就不必在此猜测了。”
其她几位夫人私下里议论纷纷。
知县夫人田氏也不阻止,她跟丈夫上任梅岭县这个破县城,在这一众地方官员的女眷中她算是表率,不少夫人都以她的穿着她的首饰来模仿,毕竟她曾经可是京城的贵女,虽然不是家中的嫡女,却也是宠爱有加养在嫡母身边的庶女。
自然田氏看不上这些地方官夫人,只觉得她们很土气,眼前为了一个庄户出身的妇人还争了起来,简直是费人口舌。
正好在这时苏宛平和傅氏过来了,那婆子走过来报了名头,亭中坐着的夫人们全部噤了声,个个朝两人看来。
有人看到傅氏这端庄大气的打扮,官夫人中有人“啊”了一声,这发髻很是特别,还有这额头的美人尖半露不露的,落下的那珍珠眉心,很快将所有目光拉到傅氏那精致的五官上。
便是知县夫人田氏也是心惊,这穷山恶水之地竟还有如此天然的美人?还是嫁给泥腿子的妇人,田氏只觉得这傅氏瞎了眼,怎么会看中一个泥腿子。
傅氏的惊艳让所有人都朝她看来,反而忽视了她身边的女儿苏宛平,正好苏宛平碎步走路很是痛苦,上台阶的时候就暴露了本性,忍不住上跨了一个台阶,好在没有人看她。
到了长亭中,立即有下人送上两把荷叶托首的交椅,苏宛平学着傅氏的模样向知县夫人行礼,田氏让两人起来。
于是苏宛平学着傅氏的样子优雅的坐下,她也不敢到处瞥,眼角余光却在打量这些官夫人的表情。
只见这些官夫人表情很是精彩,盯着傅氏看了又看,完了还两三个一起低头议论,这模样就算大家闺秀了?苏宛平怎么觉得这些人一点素养都没有,看了人家的长相再私下里议论,无可厚非,但当着人的面议论,是多不把她们母女放在眼中。
不过想想也是,眼前坐着的都是官夫人以及富绅的夫人,哪个不是非富即贵的人物,而他们家不过是寒门,弟弟也只中了秀才,还只有十三岁,自然是高攀了。
苏宛平原本想与这些人结交的心思又改变了,看来得观察一下,值得结交的才结交,不值得的也不想热脸往上噌。
这会儿莫氏却是笑了起来,下巴微抬看向贾氏,“如此女子,今日让你们开开眼界了。”
贾氏却也跟着笑了,贾氏一张瓜子脸上有些不屑,“如此美人也只能嫁入农家,可惜了。”
这评头品足的模样令苏宛平心里很不舒服,却在这会儿苏大丫来了,没想与她一起来的居然还有学政夫人。
知县夫人田氏立即带着所有人起身相迎。
俞学政回了保昌郡府学,而夫人陆氏却留在了梅岭县,苏大丫三五不时的去俞府陪着学政夫人,甚得学政夫人欢喜,这会儿苏三丫扶着陆氏,两人上了长亭。
苏宛平跟在傅氏身后一同行礼,只觉得这礼节就是繁琐,真不适合她。
再次落座,苏大丫居然坐在了陆氏的身边。
再一次的苏大丫当着所有人的面叫傅氏大伯娘,亭中的夫人们都纷纷朝傅氏看去,再看向苏大丫,几人面色捉摸不定,莫非这傅氏跟学政夫人也相熟?那可不得了。
傅氏听到这一声大伯娘就不舒服了,她勉强笑了笑,家事不好外扬,只好不理会。
在场中,苏宛平和傅氏算是地位最低的,自然没有人愿意跟她们两人聊天,而学政夫人陆氏最是受欢迎,自然旁边的苏大丫也成了别人巴接的对象,苏大丫八面玲珑,很有些手段,应付起来条条是道。
虽然母女两人坐着有些尴尬,但善于交际的苏宛平还是跟旁边坐着的县丞夫人莫氏说上了话,莫氏说话很直爽,有什么说什么,高兴还是不高兴都在脸上,性子瞧着爽落。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65章 海鲜宴
第165章 海鲜宴
两人原本聊着这衣裳和首饰,不知不觉便聊到了胭脂上,那莫氏说道:“倒是从大理来过一批胭脂,味道极香,你闻闻,我今日手上抹的正是这护手的脂膏。”
莫氏伸手过来给苏宛平闻,苏宛平愣了一下,这莫氏还是个自来熟。
苏宛平闻了闻,纯天然的花香味,不浓,却很清雅,“此物果然与那市面上的不同,这价格不菲吧?”
莫氏一听到她这么一问,兴致越发浓了,还笑了起来,“的确,只有走商能带一点过来,不能放置太久,这千里迢迢的运过来不容易。”
既然聊到了这胭脂水粉上了,傅氏也不知不觉搭了话,最后剩下莫氏和傅氏两人说了起来,苏宛平偶尔才接上一句。
她上一世就是做生意的料,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最会察颜观色,而且见的人多了,多聊一会,便能知道对方大概是个什么性子,从而有针对性的攻下对方做成生意。
眼下虽不是做生意,但她要结交一些有能力将来用得上的人,自然也得费些心思,瞧着这莫氏却是不错的,再看高高在上的知县夫人,穿衣打扮都与这地方官员夫人不同,恐怕不会把她商女放在眼中。
苏大丫此时抽空回过头来一看,见傅氏与莫氏聊得很是起劲,倒有些意外了,疑惑道:“大伯娘居然还对胭脂水粉在行,以前不曾见大伯娘用过。”
苏大丫的话不大不小,却刚好让眼前几人都听到,由于她出声,她旁边坐着的学政夫人也朝这边看了过来。
傅氏毕竟是做了十七年的农妇,被苏大丫这么一说,立即停了话,莫氏却笑道:“难得找到一位聊得来的,今个儿倒是聊得尽兴。”
傅氏立即反应过来,莫氏又说以后叫傅氏多来杜府转转。杜家是梅岭县世家,底蕴深,便是赵知县也得对这位县丞多有忌惮,平素举宴,知县夫人对莫氏也是很谦让的。
苏大丫听到这邀请,她的手在袖中攥紧,她在梅岭县周旋了这么久,都不曾与杜家的人打上交道,想不到一次晚宴,莫氏居然邀请了傅氏,何其不公。
傅氏听到这声邀请还有些不好意思了,先是礼貌的应下了,没想莫氏反而问她几时有空,正好这夏初之季,她园子里开了不少漂亮的花,还没有凋谢,倒是想请几位夫人去的。
这意思就不像今日的宴会了,只是莫氏交好的几位妇人了。
傅氏一时间不知如何答,毕竟身份不同。苏宛平便抢先说了,“我娘平素都有空的,只要夫人送来请帖,必会前去。”
傅氏有些不好意思的拉住女儿的手,莫氏却是笑了,“那敢请好了,日子我定,到时必会送上请帖。”
正好宴席开始,于是大家都不说话了,所有人移步餐桌前,依旧是在这长亭里,闻着鸟语花香,吃着喜宴。
令苏宛平没有想到的是,今个儿知县夫人请宴,居然弄的是海鲜宴,这要是放到后世就太奢华了,多少后世没得吃的海鲜,在这儿不但有,还挑最好的上。
一张长桌子,坐满了各位女眷,周围是服侍的丫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