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他安静的时候,就像一幅画,静静地,美美的,一双剑眉上挑,像带着他平素里拽拽的情绪,每次他说话的时候,眉峰微挑,那个动作,很痞却很让人一眼记住。
苏宛平正看得仔细,时烨忽然伸手将她再次捞入怀中,闭着眼睛说道:“我好看吗?”
苏宛平却是在他怀中笑了,他真不介意她评论他的容貌,以前说他好看,他还会有些臭脾气,说什么男人不能说好看。
“要我说真话还是假话。”
苏宛平问,语气温柔可爱。
时烨只觉得全身一酥,真想将她抱紧入怀,镶入自己的骨血里。
“你说真话。”
“很好看,比女人还要好看,像一幅画,你不动的时候最最好看。”
时烨果然倒吸了口气,有些后悔的说道:“就不该问你这句话,果然不好听。”
她这是夸他呢,不好听吗?不过若让他说她比男人还坚强比男人还强悍,她似乎心情也不会好哪儿去。
“我说真话,你的确好看,却是男子汉该有的英姿,你很有担当,还有你对我很好,我很感激。”
“就这些。”
苏宛平想点头,却发现他的手动了,很快他一个翻身将她压在身下,顺势还将被窝将两人裹紧。
“媳妇,我们什么时候圆房?”
“你看看,咱们这么小,你今年才到及冠的年纪,实际算起来你只有十九岁,而我只有十七岁,至少我得到二十岁的样子,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的长大,不然会影响身体发育的,对身体不好,你不也在长高么?”
时烨倒吸了口气,“你还让我等三年?”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55章 通房丫鬟
第155章 通房丫鬟
苏宛平一脸无辜的看着他,三年也不长不是。
时烨有些痛苦,双手捧着她的小脸,看着她白净的脸上有一抹淡淡的红润,她也会害羞,时烨心情好了些,有些不满的说道:“在京城里,女子十五便嫁人,十七岁已经是孩子他娘,而男子十五岁便有了通房丫鬟,十七八岁必定娶了妻子,到我这个年纪也是孩子他爹。”
苏宛平郁闷的不说话了,但她很快抓住了一个重点,时烨来流放之地的时候是十六岁,那么他有没有通房丫鬟?
“时烨,你有通房丫鬟吗?”
苏宛平仔细的盯着他,不放过他脸上的任何表情,不知为何她竟然是如此的焦虑,这一刻像是有什么紧紧地抓住她的胸口,让她喘不过气来。
时烨不说话,却是看住她,见她脸色变得越来越严肃,他忽然笑了,吻了吻她的唇,轻声问道:“你希望我有吗?”
这是什么话,她怎么可能希望他有,虽然这只能算是他的前任,但有时想想她两世清白,只有理论知识的老司机,真遇上这种事,当然……当然还有一点点介意的,不过真有的话,她也能原谅,他有多少前任她不管,但以后跟她在一起了,就只能有她。
时烨见她眼睛闪躲,连忙解释道:“从来不曾有,我最不喜欢通房丫鬟那一套,家里人当时的确提起过,但是我希望的妻子必定是我爱的人,通房丫鬟出身低微,将来必定是妾室,我有妻子不必有妾室。”
苏宛平听了,心情莫名的好,甚至有些激动,还有一丝庆幸,“时烨,遇到你真好。”
时烨松了口气,手指指腹在她脸颊上摩挲着,笑看着她问:“你现在知道我好了,可不可以咱们今晚圆房?”
苏宛平原本很是感动,甚至有点想依着他,可是他总是能一句话煞风景,要是他再浪漫一点,说几句温柔的甜言蜜语,她可能就依了他,可是这家伙就是存心要堵她,总让她感觉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晚上圆房的事。
“不行,咱们太小了,过几年再说。”
时烨郁闷的狠狠地俯身吻了她,带着惩罚带着依依不舍,一个漫漫的长吻,吻得两人差一点擦枪走火。
外头传来声音,两位读书郎恐怕已经起床,准备要走了。
苏宛平连忙推开时烨,没想转眼浪费了不少时间,好在他们隔着贡院近,走几步路就到了。
夫妻两人赶紧起床穿衣,时烨却盯着她红肿的唇看,脸上却是笑容,“你要不要擦点药,我怕你弟弟找我拼命。”
小孩子懂什么,苏宛平瞪了他一眼,明明知道她不好意思了还说。
苏宛平擦了擦嘴,可是唇还有些肿,一个吻就把他给兴奋的,当然也把她给兴奋了。
两人从屋里出来,很快被苏义看到,赵朋远却是笑了,跟苏义小声说道:“你姐和你姐夫的感情当真是好,这不一脸春情的出来了。”
赵朋远不说还好,一说,苏义就郁闷了,估计姐夫又欺负她姐了,没看到姐一脸的不情愿,对,这会儿还跟姐夫保持远远的距离。
赵朋远看到苏义这气愤的模样,他忍不住好笑,接着又小声道:“苏兄,别着急,待你这一次高中,我一定帮你过了童子关,给你找几个人间绝品,这种资源我赵家是应有尽有,平素那些极品都是送给高官的,我给苏兄留一个。”
“滚。”
苏义虽小可不代表他没有听说过,尤其是权贵家里的那点龌龊事。
赵朋远摸了摸鼻子,又道:“苏兄的确是小了点,真把你带坏了,你姐可以不放过我,等再过两年,我一定帮你找个通房丫鬟,这下你应该高兴了吧。”
苏义却是瞪了赵朋远一眼,郁闷的说道:“我苏义这一生只想娶一个真心如意的妻子,才不要这些歪门邪道。”
赵朋远却惊讶看着他,“苏兄,你将来必定前程无量,你当真只娶一门妻子?那就少看了多少绝色,唉,我当你童年无忌,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苏义还要反驳,苏宛平已经过来了,看到弟弟穿着那一身白衣,看来他也挺信这种说法的,好吧,她也不点破。
四人出了院门,就直接往贡院走去,一路上遇上不少徒步的考生,还有不少马车和牛车,都是往贡院去的。
这一次院试一过,中了的就是秀才,有了功名,算是入士了,从此社会地位便高他们一等了,所以大家都对这一场试很是严谨。
祝老童生考了一辈子的院试不曾过,一直只是个童生,显然这院试到底有多难,不过听弟弟说,其实三场试都是一样的,只是考取童生试知识面浅显一些,院试便开始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对所学所识有一定的理解。
苏宛平看着弟弟胸有成竹,她也放心了,再反观赵朋远,像是来打酱油的,他事先就说了,这一次来若是能中,他就接着读书,若是不能,他也不打算读书了,以后就跟苏宛平做生意,将赵家的财产夺到自己的手中。
上次府试他是最后一名上榜,这一次院试得淘汰不少人,他有些危险。
一到贡院门口,苏宛平就看到梅岭县来的考生大多穿着一件白衣,苏义看到,脸色变了,忽然有些羞愧,他怎么就信了这鬼话,可是现在换衣显然来不及了,又见姐姐看着他慈爱的眼神,他也不好意思说换衣裳了。
排着队进入贡院,先前来过一次,大家伙的也都习惯了,苏宛平和时烨坐树底下等着。
苏义和赵朋远的书篮里准备了肉干,两人到时可以充饥。
苏义进入考场,前两场试他运气不错,离着茅房很远,没想今日却很背运了,座位居然正对着茅房。
没错,这一次院试来的考生比上一场府试多多了,往年的童生也跟着一起参加考试,年纪二十好几的,甚至还有三十来岁的,他们也进了考场,于是考棚不够了,就临时搭建。
原本这正对茅房是个空地,现在却也搭建了起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56章 考场作弊
第156章 考场作弊
以前姐夫就告诉过他,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挨着茅房周围不是他坐就是别人坐,总有几个倒楣的,他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这刚入座,茅房里倒没有什么异味,如今也不是什么大夏天,倒是还能忍受。
苏义目不斜视,坐直了身子,展开试卷开始答题。
只是到了晌午,茅房里开始频繁有人进出,这茅房周围的几个考棚里的考生很快闻到一股臭哄哄的味道,尤其是苏义,正对着茅房的门口,甚至细看还能看到里头有人拉屎。
他毕竟是个孩子,也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事,他垂着头,强忍着一股恶心,接着答题。
到了下午,茅房里有考生进去拉了肚子,外头的苏义都能听到声响,他依旧答着题,鼻子却用纸给堵住。
然而周围几位考生却呕吐了起来,有考官经过此地,脚步匆匆,但看到苏义仍然面不改色的答卷,不免多看了一眼,此子有定力。
只是在这个安静平和的下午,考场里忽然起了骚动,很快一队差兵闯进考场,他们纷纷检查考生,这一次主要针对穿白衣从梅岭县赶来的考生。
到了苏义这儿,那差兵已经面色极为难看,刚才一翻检查,果然梅岭的考生查出有两人做弊。
自然这些差兵再遇上梅岭县来的考生都不怎么友善了。
苏义被强行拖出考棚,白衣被人迅速脱去,他面色白了白,也吓得不轻,一直以来他恭恭敬敬,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弊,可是看着他们这架势,而且梅岭县的考生大多穿着白衣,翻出了有人作弊,他开始感觉到不安。
他这么一回想起自己买衣裳的时候,正好他出了书铺,就在街上遇上一位书生,他非要拉着他去看那高僧开光的白衣,他当时是不信的,只是跟着去的时候,就见那卖白衣的商贩面前不少书生在抢着买,眼看着只剩下最后两件,他跟那位书生各买了一件。
苏义的脸色越发的白了,如果这是一个圈套,那么他这一次就彻底的败了,想起家人对他的期望,想起师父对他的叮嘱,他有些站立不稳。
差兵很快将他的衣裳折了,两层的布料,看了遍,里面什么也没有,那些差兵有些不相信,只有一位差兵发现了端倪,“这衣裳不同,你看,下摆绣了花,那些长衫绣的只是缠枝。”
几位差兵也看出了不同,便将衣裳还给了苏义,苏义到这时才捡回自己的声音,恭敬的看着这些差兵离去,有随行的考官再次朝他多看了一眼。
苏义回到座上,呆呆地看着考卷,还有最后一部份没有答完,可是他现在却是脑子一片空白,经过刚才那一劫,他竟出了一身冷汗,他还能继续参加考试,这是他今天最大的喜讯。
他万分庆幸这衣裳不同,他万分庆幸他没有中招,可是双手还是止不住的抖动。
就在这考棚的前面,此时走来两位考官,一前一后,前面来的正是阮知州,他收到消息说这一批考生中有人做弊,他带着人来了,查了几人,却是将这些考生吓着了,恐怕会影响他们接下来的考试。
阮知州有些后悔刚才急昏了头,若是等着考生考完了,准备出考场的时候再清查,那时也不影响他们继续答题。
阮知州于是亲自过来按抚这些没有作弊的考生,来到苏义面前,看着他脱了的外衣甩在一旁,双手却抖着,想要答题却不能静下心来,又见此子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心下一软,闻到那茅房里的味道,越发的心软。
他上前伸手按在苏义的肩头,苏义立即抬头,看到熟悉的面容,他连忙起身行礼。
阮知州摆手,“好好答题,本官看好你,等你中了秀才,便能参加秀才宴了,到时本官也会出席,你一定要来。”
阮知州很少跟考生说话,他身后的监考官都忍不住朝苏义看来。
为此阮知州和考官站在他身边看了看他的答题,阮知州赞了一声,“不错,接下来几场应试你若还能保持现在的冷静与水平,中秀才不难。”
苏义像吃了定心丸,原本不受控制的手慢慢地终于平静下来,他执起笔接着答题,阮知州见他平静了,便带着考官走了。
苏宛平跟所有的家长一样一直坐在树下等着,明明院子隔着很近,她也不回去,她知道今天考场不会太平,一直等到了下午,事情终于爆发了。
果然,一队差兵忽然冲进贡院,外头的家长看到这一队差兵,心就提到了嗓子口,这是怎么一回事?可是考场里出了什么事么?
苏宛平心中感叹,若不是她习惯给弟弟收拾书篮,把他的考试当成高考一样的重视,不然她也不会去翻他的那件衣裳,那么今天她弟弟就中了招,这一辈子都将不能参加考试,同时他的名声也将毁于一旦,就算是个童生,在乡里依旧被人看不起。
到时她弟弟小小年纪受得住么?若是一个想不开,他们家便被毁了,这一次的事她回了梅岭县,不管费多少银子她都得查个清楚。
没多会,考场里有差兵将人押了出来,一共出来了两位,他们一身狼狈,却不停的喊冤,说那衣裳是在外头买的,根本不知道内有乾坤,何况这一层缝得这么紧密,他们还不曾翻出来。
可是谁会听他们解释,抓到了就等于判了刑,考生被带走,外头的家长是心惊肉跳,直到所有差兵出来,却没有看到别的考生被押出来,他们才放下心来。
苏宛平也松了口气。
到了傍晚,考生出来了,苏宛平一眼就看到了弟弟,弟弟看着依旧沉稳,似乎没有被刚才的事所影响,她很欣慰,这么小的孩子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希望这一次也给了他一个教训,科举前路漫漫,以后要经历的还有不少。
苏义来到两人身边,苏宛平问他情况,他只简短的说了两字:“很好。”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57章 逃过了一劫
第157章 逃过了一劫
三人接着等赵朋远,赵朋远出来后就来到两人身边说道:“刚才把我吓死了,忽然冲进来一队差兵,看到穿白衣的就抓,然后就是搜身,吓得我都差一点忘了内容,最后那一道题我就胡乱答的,好在我今天没有穿白衣,不然当真能吓昏过去。”
苏宛平朝赵朋远看去一眼,他不像是容易被吓昏的人,再看弟弟,脸色却不是很好看,虽然看着沉稳,但细看下,他与往日还是有所不同。
四人回院子,苏宛平立即下厨做饭,时烨陪着两人说话,问了这一次考场的情况。
时烨却在这个时候从苏宛平的内室拿出一件白衣,苏义面色大变,他立即翻了翻白衣,果然从夹层里翻出一块小布块,上面写着策论诗赋。
赵朋远的脸色也变了,先前还嘻嘻哈哈的,这会儿却是一脸的严肃,拍了拍苏义的肩,“多亏有你姐,不然这将毁了你一生。”
苏义却紧紧地攥住这块布,心中似乎生了一股闷气,无处可发泄。
“我是逃过了一劫,可是另外两位考生何其无辜,他们为何要陷害我们,我们读书不易,十年寒窗,这样毁了我们,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这么做?”
苏义显然很受伤,小小年纪,看到的也只是古道村里的村民直接喊打,或者吵架,但都是来明的,打赢了打输了,都是村里内部的事,可是他这一次遇上的不同,再想起上一次福来客栈的事,只觉人心险恶至此。
时烨却再次提点他,“苏义,这一次你中了秀才,接下来还有乡试、会试、殿试,这几场试一场比一场难,一场比一场风险,你要记住福来客栈的教训,也要记住今日的教训,以后你姐有钱了,一但赶考,你不必节省。”
“三年后乡试,再出门必定是你自己一个人,我跟你姐不会再陪着你,你一定要记住,在外头不要贪嘴,不要相信什么高僧,更不用相信无故的好意,同年是要结交,但是不可深信,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时烨就像苏义的人生导师一般,苏义紧紧地将姐夫的话记在了心头,原本以为福来客栈的事,他已经长了教训,没想到这一次又中了招。
苏宛平从厨房里出来,就看到弟弟眼眶红红的,刚才莫不是哭过,苏宛平将饭菜放在八仙桌上,四人各坐一方。
赵朋远似乎也从这件事学到了不少,他是赵家大公子,从小遇上的事已经够多,却也是两次赶考都遇上这种事,也算是给他长了记性。
四个人吃饱了,苏义却主动帮姐姐收拾碗筷,陪着姐姐进了厨房。
“姐,谢谢你,今天的事,若没有姐姐,我恐怕都不能好好的站在这儿。”
原来他们刚才说的是这件事,她也没有说弟弟,苏义很懂事,他会自己明白的,至少这两次赶考都避过去了,以后他能长教训,下次再下考场,他也有了分寸。
姐弟两人说了一会儿贴己的话,收拾好厨房从屋里出来,苏义才回了他的房。
接下来两场试,苏义越发的沉稳,出了考场对苏宛平都是报喜,反观赵朋远却是叹气,最爱回家跟苏义对答案,再通过苏义的答案来评价自己的,然后就更加沮丧了。
终于院试考完,苏宛平松了口气,他们在余城多呆了一日,四人在余城逛了逛,尤其是苏义,上一次走的匆忙,这一次终于圆满,便安心的上街吃吃喝喝的,倒是看了稀奇。
赵朋远却在这个时候跟苏宛平谈起接下来的生意,他发觉自己可能不是读书的料,其实他也不想读书,先前下考场,是因为钱木,他父亲一生行商,对读书很是执着。
所以他父亲极希望他能高中,却不曾真正感受儿子的真性情,这一次钱木没法下考场了,赵朋远的危险也解除,他现在只想一心夺回赵家的家产,不想落入钱家人的手中。
于是两人私下里做生意的事达成了长期的共识,接下来每两个月一批粮食会运去鹏城,与吴越国的李家接应,苏宛平也将自己的令牌拿了出来,这是李家的,以后去了,直接送粮。
赵朋远没想到她不过去了一趟,对方竟然给了令牌,看来这生意能长久了,至于先前老者所说的铁矿之类的,她自然不会告诉赵朋远,她跟他合作做粮食生意可以,但若赵朋远沾上这私铁的生意,她必定不跟他一起干。
接下来两人得商量着弄一支商队来,不可能次次都是苏宛平和时烨出行,这样也挺费功夫,何况苏宛平打算开绣庄和布庄,铺里得有人守着。
赵朋远考完试居然打算跟他们一起去梅岭县,他想在那儿置办一处落脚的院子,将来做生意也方便,跟着苏宛平做生意,他能瞒着赵家所有人,自己不必出手,便有可靠的人给他去办好,他何乐不为,何况借着赵家的那些人脉,他做为大公子,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于是赵朋远跟着三人从余城往梅岭县赶来,费了一日一夜的功夫,到后半夜赶到了古道村。
苏宛平要在县城里置下院子,她首先想到的是县学旁边,一但她弟弟中了生员就要去县学报到了,也免得弟弟来来回回的多有不便。
一行人半夜到家,傅氏看到几人就安下心来,走的这几日,每日夜里都有周氏和刘老三的媳妇相陪,她倒也不怕,何况苏家院里都空了,没有一个人在,村里人更不可能凭白无故欺负读书郎的母亲。
这会儿周氏和老三媳妇看到读书郎归来,都忍不住问考得怎么样?
古道村就是这一点好的,所有的村民大体上是很团结的,颇有一种一荣俱荣之感。
苏义只说考试都答完了题,应该不成问题,具体得看榜单,两人一听就高兴了,一但古道村出了个秀才,周围几村得羡慕死去,以后古道村的村民遇上别村的,背都能挺直,说话也可以理直气壮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58章 县城里置新家
第158章 县城里置新家
在家里休息了一日,第二日便带着傅氏,一家人往县城里去。
一到县城却听到不少传言,先前院试时被押出来的两位考生如今回到了梅岭县,赵知县发了大火,一定要清查此事,街头已经出了悬赏,就是寻找当初卖白衣的那个人。
梅岭县这一次因为白衣事件,名声坏透了,赵知县知道,就算他最希望的苏义能考中秀才,可是因为这一次白衣案,恐怕外头的人还是会怀疑他成绩的真假,甚至以为他也是做弊才能考上的,所以这一点上,赵知县比任何人都要生气,他的政迹跟这几年的考生也是挂勾的。
将来御史民间探访之时,若是说梅岭县的考生最爱做弊,他这个知县也只会脸上无光,御史对他的评价自然也高不到哪儿去,指不定为此一事他就得连任。
赵知县越想越气,对这一次的事更是火气大,前后抓了几个街访辨认错了的书生,最后放了,真正的凶手却没有抓到。
苏宛平带着一家人来县城,今个儿是来买院子的,听到这个消息后,她也心神一振,先前她还想着找银子请人去查,眼下倒是不必她出手了,赵知县的官威比她这银子好使的多。
苏宛平猜不出来背后是谁,毕竟这一次不仅是苏义中了圈套,还有另外两位童生,而其他穿白衣的考生却并没有,再打听了被抓的两位考生,正是梅岭县里比较有才气的两位。
所以苏宛平有些怀疑像上次福来客栈一样,或许是这些才子生了嫉妒之心要害这些有才之士,也或许是别人。
现在有人查了,她便将心思放在了寻找院子上。
赵朋远喜欢安静优美的环境,于是在东边临湖的街道上买下一座两进的院子,这儿很静,边上还有百年老树遮阳,又临近湖边,开门看到湖水,晚风吹拂,很是惬意。
不过银子费得也不少,赵朋远出手阔绰,一座小院费了他两百两银子,这处院子占地宽,又开了井,煞是难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