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时嫣看到兄长留下的护卫,她心情好了一些。
护卫将孔滇带走了。
时嫣算是清静了,不过她却伏在案前哭了。
苏宛平回到王府,内心还有些不安,她后悔自己在宫里说得太重,同时也担心公主,总感觉公主要和离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公主有些忧柔寡断,此事要么不提,要提就来真的。若不能下定决心,心志若不坚定,不狠下心来,是办不成的,偏生她还不得插手此事。
一但她插手,这事儿就越闹越大,只能公主自己去解决了。
送她回来后,时烨还得入宫处理国政,父皇担心母后,估计是没有什么心思打理国政的,他与兄长还得一同辅佐。
苏宛平送走时烨,立即叫高文给驸马府送去一封信。
时嫣收到苏宛平的信,是邀她去福禄寺上香的事,时嫣知道二嫂这是想让她出去散散心。
时嫣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于是苏宛平又写了封信给太子妃,三人约了时间一同去上香,时间定在她大典之后。
提为正妃,不能许她一个正妃的婚礼了,那自然大典得隆重些。
先前孔氏早已经安排好,当时有弥补之意,这一次孔氏醒来,养了几日身体好些了,倒也没有因此而制止大典,嬷嬷前来相问时,她仍旧按着先前的来,苏氏盼了这么多年了,圆了她这个愿望吧。
苏宛平大典之时,整个京城都热闹了,关于逍遥王与逍遥王妃的爱情故事一时间在民间流传起来,世上的女子都羡慕逍遥王妃,她的故事也很励志,也是女子们学习的典范。
守得云开见月明,说的就是苏宛平吧。
傅氏亲自为女儿带上最后一支珠钗,看着她一身正妃宫服,端庄、高贵、雍容,傅氏忍不住想流泪,当年的贫寒夫妻,终于多年后终成夫妻,她替女儿高兴呢。
苏宛平握紧母亲的手,笑看着母亲,“娘,我终于成正妃了,你应该替我高兴才是。”
傅氏直点头,“娘这是高兴啊,太难得了,女婿很重情,宛平,余生好好待他。”
苏宛平将母亲拥入怀中,“娘,侯爷也重情,只是他有些事情的想法与女人的不同,处理方式上也就不同了,娘以后多提点一下侯爷,夫妻之间多沟通就好了。”
傅氏听了这话有些错愕,女儿说的也对,或许她要将自己心中所想多与侯爷说出来,夫妻之间没有什么好掩瞒的。
傅氏拍了拍女儿的背,应了一声好。
苏宛平从屋里出来,她今个儿与时烨一同入宫受封赏,受赏后,她与时烨在东华宫楼上受百姓们恭贺,如此也就成了。
当苏宛平出王府时,大街上已经有百姓围观,这与她成婚不同,她是入宫受赏,赐为正妃的大典。
待她与时烨穿着华服出现时,百姓们都欢呼起来了。
敞开的马车,去了顶,夫妻两人坐在上头,受百姓们围观祝福,这也是时烨的主意,他愧疚当初娶她时没有行的正妃礼,所以是对她的一种弥补。
从王府到皇宫,并没有多远,却是走了一个时辰,到了皇宫外,苏宛平下了马车,有软撵过来将两人抬入宫中。
百姓们还围在宫门口等着,呆会在东华宫楼上,逍遥王和逍遥王妃会出现,也是百姓们期盼着的。
按着宫规下来,苏宛平与时烨陪在皇上和皇后身边祭了祖,上了玉牒,成了正妃,百年之后,她能与时烨一同下葬入皇陵,她不再是妾室了。
苏宛平终于扬眉吐气了,她成了时烨明正言顺的妻子。
以后谁要给时烨纳侧妃,都得经她同意,而她是绝不会同意的,反正她的性子早已经锋茫必露,想来以后要纳侧妃的事也不是随意能提的。
站在东华宫楼上,受百姓们的跪拜,苏宛平看着底下的人,她竟有些仿佛在梦里一样,上一世的记忆,她受的是平等的教育,没有这些尊卑,可是现在,她再看到这一幕,竟没有了不安,反而很坦然的接受了,似乎这一世她才是真实的,而上一世的事,仿佛只是她的一个梦罢了。
时烨握紧她的手,夫妻两人相视一笑,面对未来,苏宛平一身的勇气。
大典完毕,苏宛平留下了一个传说,她在民间很得民心,也是楷模,喜客来的善举总能给她积攒名声,百姓们自发的只买王妃开的铺面里的货品,随着苏宛平的名声大振,她的生意也翻了几倍,出乎她的意料。
朝中有史官在民间调查,皇室中,苏氏很得人心,高过太子妃,实属意外。
苏家姐弟当真是风头正盛,姐姐提为正妃,得了民心,弟弟也不错,实施新政后,不少地方权贵的田产被削减,税赋收入增加,那些私下里偷税漏税的人不敢了,而百姓们只要是良籍,皆有田可种,不再受地方富绅的欺负,抓丁替税,不得不逃离家乡的现象转眼也没有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42章 去上香
第1342章 去上香
苏义的新政深得民心,万民所归,受了百姓的支持后,这些富绅权贵想要反对,也不成,京城里的官员尚且不敢对付苏义,何况这些地方上的。
苏宛平越强大,弟弟在朝中做官就越顺当,相辅相成,而孔家却是越来越落泊了。
水氏收到淮阳老家的信,公公倒是回到了老家,只可惜卧病在床,已经有一月有余。
水氏想了想,将这一封信派人送入了凤栖宫,这是皇后出的主意,且让她看看怎么逼死自己的父亲,水氏一想到当初这个妹妹下令,她不召不得入宫后,她的心就凉了,对这个妹妹的恨意不是一点点。
孔氏原本已经身子好了,每天陪着孙儿,笑容也多了,只是当她收到水氏的信,看到父亲的亲笔信中,那字迹颤抖的样子,再看到里头的内容,就知道父亲这一次病的不轻。
千里迢迢回淮阳,自然受不住。
孔氏默默地将信收了起来,眼眶里有了泪意。
小时菡拿着纸鸢跑了过来,见孔氏眼眶里的泪意,他伸手上前给孔氏抹眼泪,一边抹一边吹气,“皇祖母,你这是沙子进了眼睛么?待菡儿帮皇祖母吹吹。”
孔氏抹了一把眼角,原本难受的心情瞬间被孩子治愈,她抱起小菡儿,点了点头,“帮皇祖母吹吹就好。”
小时菡就给孔氏吹了几口,那双胖嘟嘟又柔软的小手小心翼翼的摸着她的眼帘,小嘴吹气,孔氏忽然笑了,“我的乖孙儿。”
祖孙两人笑了。
此时王府内,苏宛平收到密信,孔林锋回淮阳的途中得了病,如今到了淮阳后,就卧病不起了,倒有些意外的。
孔林锋的年纪虽说是大了,但先前在京城看到他一回,武将出身的孔林锋,瞧着还挺精神呢,于是在小书房里写下密信,下令盯紧孔林锋接下来的举动,她叫高文将信快速的送了出去。
时烨将小时菡从宫里接出来,时菡为今个儿给皇祖母吹了沙子的事说出来,瞧着是来母亲面前领功了。
小家伙学着苏宛平平素的样子,知道关心长辈了,苏宛平自然高兴,摸了摸孩子的额发,点头说道:“菡儿做的很好,不错。”
于是抱起了孩子,苏宛平心想着莫不是母后也得知了淮阳的事,她这是难过了吧,苏宛平忽然又有些理解起母后来,一边是父兄,一边是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大义上她是皇后,可是在权力上,却是两个姓氏之争。
在这个子承父业的时代,江山、权力、名望、光宗耀祖,这些多么的诱人,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本就如此。
所以若是换个人在这个位置上,她又会怎么做呢?
苏宛平心中沉重。
时烨见媳妇有些闷闷不乐,上前接过孩子,在她额头上印下一吻,关切的问道:“今个儿可是遇上了什么事儿?”
苏宛平反应过来,她看着时烨,忽然问道:“时烨,若有一日,要你在我和江山之间选一样,你会怎么选?”
时烨却是认真的看着她,没有犹豫,直接说道:“自是选你,你在乱想什么,我只是逍遥王,这江山与我无关,若是你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不如我向兄长辞了这政务,陪在你的身边。”
“那倒不必,时烨,你还是好好做吧,我在家也不闲着,有生意上的事要打理,只是刚才有感而发,真没事。”
时烨见她又笑了,松了口气,囤出一只手来,握紧她的手,说道:“我只想与你和孩子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苏宛平笑了,她也正有此意,什么江山,什么姓氏,什么光耀门楣,她最是心淡,帝王将相,又有几人能保自己子孙一直继承下去的,最后仍旧会改朝换代,一朝天子一朝臣。
夫妻两人带着孩子进入屋中。
时间很快到了三人出游的时候。
自打可以不必每日入宫请安后,公主将自己关在了驸马府,哪儿也没有出去,这一次三人去福禄寺上香,主要就是带着公主出去散散心。
要出发这一日,时烨带着小菡儿入宫,因为她们三人会在福禄寺住上一晚,所以今个儿小菡儿可以在皇宫里陪着他皇祖母住上一夜,想来母后会很开心。
父子两人看着苏宛平上了马车,小时菡有些不高兴,母亲出门不带他,他一双小手臂抱着父亲的脖子,委屈的告状,“爹,娘不带上咱们,娘不喜欢我了。”
时烨一听哈哈大笑,“这就不喜欢你了,你平素去宫里玩的时候,可有想你母亲?”
“有时候想的,可是那时娘在王府,我不用担心娘不在。”
时烨拍了拍孩子的背,安慰道:“你娘这一次是将咱们父子撇下了,爹不是在的啦,明个儿你娘就回来了,再这么哭,咱们是不是太小气了。”
小时菡疑惑的看向父亲,眼眶里的泪还没有干,就已经止了哭声。
“你娘才出门你就哭了,爹不是与你统一战线么?下次你娘再出门,咱们再跟着一起去。”
“好,爹可不能撒谎。”
时烨刮了一下小家伙的鼻子,随即他也坐上马车,准备去宫里。
路上遇上不少上早朝的大臣,他们看向这一对父子,尤其看到那小时菡,都会忍不住上前逗上一逗,到了宫门外,那就更多人围过来了。
时菡刚才还哭来着,这会儿却是一本正经的样子,皇祖母说了,他是皇长孙,皇长孙得有皇长孙的样子,不得闹出笑话。
皇祖母要教他规矩,他觉得辛苦,但是父亲说了,不学会规矩,母亲就会不高兴的,他不能让母亲不高兴。
在众位大臣面前,小时菡半点不怯,还很是礼貌的接了这些人的话,却是逗笑了众人,不少人暗自想着,这皇长孙倒是不得了,才两岁的孩子,竟是脑子如此灵活,聪明的很。
然而他们一想到苏氏与逍遥王,也就释然了,这两人都不简单,生出的孩子又岂会是差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43章 劝导公主
第1343章 劝导公主
这边父子入了宫,那边苏宛平的马车到了公主府,等了没多会儿,太子妃的马车也来了。
两人从马车上下来,看着时嫣从府中出来,也就在这时,侧边府门处有下人在偷偷观望。
苏宛平眼角余光瞥见,就知道是谁派来的了,朝身边的高文下令,“这些人鬼鬼祟祟的,抓来问问,他们这是意欲何为?”
高文朝那边看去一眼,那边下人对上高文的眼神,立即退后几步,接着转身就跑。
高文的速度自是比他快,很快将人追上了,几名下人押了过来。
苏宛平三人看向这几人。
时嫣自是认得,正是孔滇身边的下人。
“这些人我怀疑对主人家图谋不轨,送去开封府吧。”
苏宛平话落,这几位下人就跪了下去,求饶道:“我们没有偷,我们只是守门的,是驸马爷安排我们在这儿守门的。”
苏宛平面色冷淡,高文可不听他们的辩解,直接将人给押走了。
三人接着上了马车,隔壁府门的下人赶紧入堂屋禀报去了。
孔滇一听到苏氏来驸马府上撒野,还抓了他的人,气不打一处来,匆匆追出来的时候,就只看到车队消失在街角,气得朝旁边的柱子踢了一脚,还是赶紧去开封府捞人吧。
三人出了城,上了官道,往福禄寺去。
今个儿是陪公主出去散心,自然都尽量的想让公主更开心一些。
晌午来到空地上休息,苏宛平舞剑,太子妃弹琴,时嫣在一旁看着,不知不觉就笑了。
何必气着了自己,划不来的。
吃过午饭,接着往前去,这一次三人没有坐在马车中,却是各自骑了一匹马,跑了一段路后,时嫣的心情好了不少,也不再纠结心中的事情了。
这么游玩着到了傍晚才到福禄寺,福禄寺里长年香火旺盛,此时有不少老百姓还在上香,快到吃斋饭的时候,几人听了一段经文,吃过斋饭,在福禄寺里住了下来。
晚上听着钟声会令人的心更平静。
三人来到林间的凉亭里,各坐一方,数着天上的星星。
时嫣忽然看向苏宛平,问道:“两心相悦是什么样的感觉?”
苏宛平微微一愣,她看向公主,再想起她与时烨在一起的感觉,笑道:“是一种令人全身愉悦,觉得世上都变美了的感觉。”
这一下时嫣想想起了卫将军,在卫将军的身边,既使是浩瀚的大海上,在上面飘上一个月,她都不觉得无聊,每次帮卫将军做吃食的时候,也不觉得辛苦,而且只要跟卫将军在一起,吃的也香了,睡得也踏实,看到的人和事都感觉很美好,每天也会不自觉的露出笑来。
“嫣儿这是犯相思了,瞧着这脸上的笑意。”
苏宛平笑看着时嫣。
时嫣赶紧捂住双颊,她有这么明显么?不过的确感觉到脸发烫。
阮氏却是一脸好奇的看着两人,想起刚才公主问出的话题,内心却毫无波澜,两情相悦是什么感觉,她似乎从来没有过。
有时候太子回来吃她做的饭菜,她会很开心,然而也仅于此。
此时苏宛平又说道:“真正的两情相悦,会让对方变得嫉妒,所有异性与对方接触,都会吃醋,会吃不下睡不着,会莫名生气。可是一但对方说一句甜言蜜语,心里就好比吃了一嘴的蜜蜂,甜甜的,什么不快都没有了。”
苏宛平越描述,对面两人越发疑惑不解起来。
阮氏奇怪的问道:“为何会变成这样,如果真变成这样,不会很累么,如果是这样,我情愿一个人,守住己心,安静的过一世,岂不是更好。”
苏宛平却是摆手,“若是自己能够控制的,那就不叫爱情,只能说那只是普通的爱慕,爱情充满着占有欲,充满着专一与忠诚,两个相爱的人,会不自觉的为对方守身如玉,因为,任何的一点儿暧昧,都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我说这么多也是白说,以后你们自己感受。”
但显然的,如今的苏宛平很开心,她寻到了那个她爱的也爱她的人,这是相当难得的。
阮氏和时嫣却是陷入沉思,时嫣一想到卫将军以后或许会娶别的女子为妻时,她会胸口痛,会无法接受,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真的如宛平所说,她的确生了要占有卫成的心思。
然而她想到这儿,她却是苦笑一声,忽然哇的一声哭了。
苏宛平连忙抱住她,拍了拍她的背,劝慰道:“哭出来也好,有些事别在心里压抑的太久,这样你会受不住的,人活一世,总会做几桩疯狂的事,咱们年轻啊,嫣儿坚持己心,不要辜负自己就好。”
“二嫂,我不能。”
时嫣的话,苏宛平全听懂了,阮氏却是一知半解,阮氏不曾经历过情爱,她只能呆呆地看着两人。
“你能的,想我从侧妃到正妃,不也做到了,长路漫漫,但只要你肯去做,还是能做到的。”
时嫣忽然抬起头来看向苏宛平,眼眶里的泪还不曾干,她抓住苏宛平的手,像要找一个答案似的,问道:“二嫂觉得我可以么?”
“可以的,给母后一些时间,母后会想明白的,再说我不也在京城,我会帮你达成心愿,但首先公主不能退缩,你若不坚定,其他都是徒劳。”
“二嫂,你当真要帮我?”
苏宛平点头。
时嫣最是信任苏宛平,在她心中,就没有苏宛平做不到的事,她立即抹了一把眼泪,紧紧地握住苏宛平的手,“二嫂,谢谢你。”
“现在谢我还早呢,且等你事成喝喜酒之时,那时再谢我也不迟。”
时嫣重重的点头。
阮氏虽不知具体是什么,可是看到两人笑了,她心情也大好,公主长大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这一夜,三人坐到很晚,一起聊着未来,充满着希望。
第二日清晨起来,几人会去早课,听经念佛,随即再用斋饭。
从经堂出来,三人正准备回去休息一下,下午就得回去了,没想走到林间时,迎面走来一人,她不正是太子侧妃——西夏公主李瑶么?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44章 受李氏的威胁
第1344章 受李氏的威胁
太子妃看到李氏,脸色微变,她如今没有管制这些侧妃进出太子府,遂不知李氏来了福禄寺。
“见过太子妃、逍遥王妃、庆安公主。”
三人面色淡漠的看着,苏宛平不太喜欢妾室,在她的观念里还是一夫一妻制,太子纳了这么多的侧妃,她不好评断,但是此时太子妃在,见到这府中侧妃却是不太高兴的。
阮氏脚步往前走,显然不想留下来与李氏多言。
时嫣也往前走去,苏宛平经过李氏身边时,朝她看去一眼,那李氏长得妩媚又美貌,此时对上苏宛平的眼神,忽然开口小声说道:“王妃何不借一步说话。”
苏宛平脚步一顿,叫太子妃与公主先走,她且留下来,看她是个什么意思。
两人来到深林,屏退了下人,李氏开了口:“我来凤国,见过不少美人,总结一句话,徒有外表而无内涵者亦如太子妃,亦如庆安公主。”
她语气倒是大。
苏宛平却是看向她,“你又是属于哪一类美人,人向来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是人之本性。”
“对,王妃很聪明,即使骂人也不带脏的,不过我有自知之明,我不如王妃呢。”
“王妃是我来凤国以来看到的唯一一个有能力的美人,王妃之美不在于面相,王妃能得到逍遥王独宠,从侧妃到正妃,虽说费了些手段,却也是用的好手段。”
苏宛平可不是来听她废话的,她到底想要说什么,说起来两人还是第一次相见吧。
李氏却无视她的眼神,朝前走了两步,接着说道:“一个月前吧,那时候王妃回京城不久,我就发现太子殿下心情大好,呆在府中书房的时间长了一些,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进入了太子殿下的书房,倒是让我看到了一副不能见光的画像。”
苏宛平却是理了理衣袖,沉声说道:“我还真不是来听侧妃讲故事的,太子府的事与我无关。”
“不,与王妃有着很大的关系呢,王妃就不好奇我看到了谁的画像么?”
然而苏宛平却是转身要走。
李氏却仍旧说道:“一袭窄袖青衣长裙,一头乌发高高束起,五官棱角分明,看着是女扮男装的女子,却是风姿不减的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手里是马鞭,眉眼间带着一股英气,眼睛传神,充满着希望。”
“她看着并没有多美,可是她骑在马背上,那意气风发的模样,那狡黠又灵动的眼神,却处处都显得她很美,我不得不承认,我不及她呢。”
随着李氏的话,苏宛平已经停下了脚步,她回头看向她,沉声问道:“你想说什么?”
“我只是说事实。”
李氏回头看向苏宛平,“不如我说出一则隐密给你听,我自打进入太子府两年,现在才知道,整个太子府中的女人,全都不曾破过身。”
“什么?”
苏宛平呆住。
李氏却是笑看着她,“这有什么奇怪的,这种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再说太子要为某人守身呢。”
苏宛平的确很惊讶,连太子妃也没有么?可是他们已经成亲这么多年了。
李氏见她惊讶,她越是高兴,接着说道:“想来这事,整个太子府的女人都不知道吧,都以为太子不喜欢自己罢了,基本怀疑不过是太子有断袖之癖,不过她们都错了,他不仅为此人守身,他甚至到现在心心念着的还是她呢。”
李氏的眼神紧紧地盯着苏宛平,苏宛平收回心神,她的确很震惊,但她也反应过来,李氏这是什么意思?
“你到底想说什么?”
“你说,我若将太子书房内藏着的画像告诉太子妃,你说你们还能做手帕交么?这么多年她守着太子府,她不后悔么?不嫉妒么?”
苏宛平面色冷淡下来,原来是来威胁她的呢。
“想来你先来告诉我这件事,不是想要将事情闹大,而是来利用我的吧,你且说说看,你想在我身上得到什么?”
苏宛平忽然变得平静而坦然,令李氏看着生气,她如今如日中天,还如此处事不惊,当真她就不害怕这事被传了出去,若是让逍遥王知道她与太子之间的奸情,她还能安生的做这个王妃么?
“你不害怕?”
“我为何要害怕,我行得正坐得端,我长得美貌,世上男子掂记,我夫君若知道,不应该更加珍惜我,更加疼我么。至于你说的那一些,我又没有看到,也没有证据,可是这些关我什么事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