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宛平吩咐总管事,不得随意收礼,同时若有请帖,一概拒绝,她不是正妃之时,就不喜欢参与这些宴席的,如今她马上就升为正妃,都借着这个机会来示好,她可不想。
此时皇宫内,时烨下了早朝就被母后叫了去,他知道母后叫他去的意思,倒也没有拒绝。
殿前,那孩子又在,他看着时烨,似乎很是好奇,却也是不抗拒的。
孔氏看着孩子这模样,就叫儿子上前抱抱孩子,时烨却是止步,语气冷淡的开口说道:“儿臣与他不熟,再说儿臣已经有了孩子。”
时烨在一旁坐下,孔氏看到孩子眼中的失落,只好将孩子抱起,坐在自己的怀中。
随即洪公公端来一碗清水,这模样是打算滴血认亲了。
时烨朝那清水看去一眼,面色平静的说道:“母后,儿臣不会滴血认亲的,儿臣相信苏氏,而且小菡儿与我一直生活在一起,看得出来,他就是儿臣的亲儿子。”
“烨儿,你当真是糊涂,不过是一滴血罢了,你何不为了母后解了惑?”
孔氏一脸的严肃。
时烨却是看向洪公公,问道:“水是从哪儿弄来的?”
洪公公如实说了,是凤栖宫的下人亲自去取的井水,没有经过其他人的手,所以绝不会有问题。
时烨一听,见母亲如此执着,于是他上前来到碗前,从袖里拿了匕首。
孔氏看到儿子愿意滴血认亲,心情大好。
然而时烨却是忽然拉住洪公公的手就割了一刀,洪公公吃痛,吓了一跳。
孔氏来不及制止,时烨却割破了自己的手指。
孔氏气极败坏的放下怀中的孩子,起身斥责,时烨却指向碗中的清水,说道:“瞧着我与洪公公也是亲人。”
洪公公一听,吓得连忙跪下,只感觉项上人头不保了。
而原本要动怒的孔氏却是惊住,她三两步来到碗前,果见两滴血融合了在一起。
“怎么会这样?”
她看向洪公公。
洪公公连忙解释:“皇后娘娘,下人取水的时候,老奴就在旁边,绝对没有人经手,老奴也是清白的,绝没有动过这水,取了水就赶紧来殿前候命。”
洪公公是什么人,孔氏自是知道,绝没有胆子做这样的事,可是这事不对。
时烨在此时开口,“母后,儿臣这么做,只想告诉母后,这滴血认亲的法子根本不管用,苏氏生下的孩子,她绝不可能认错,所以母后,你就相信她一回吧。”
孔氏听着这话,心里头很不好受,看向儿子,再看向那孩子,她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于是叫洪公公起来,赶紧去查清此事,若是水没有问题,那就是碗的问题了。
然而洪公公去查的时候,才发现这碗经过了几手,所有人都只注意取水的过程,却无人去留意这碗的来处。
时烨陪在孔氏身边,问起这孩子的来历,孔氏也慢慢地冷静下来了,儿子的话她还是听的,于是将这孩子的来历说了。
时烨叫人将那妇人寻了来,他要好好审一审。
待洪公公带着人去找那妇人时,先前在京城里落脚的那一家人早已经不见,也不知是跑了,还是死于非命。
孔氏得到消息后,有些恼怒,于是叫洪公公传旨,她要见淮阳侯,她算是看明白了,父亲这是故意为难她的。
时烨将该说的都说了,也就不留了,他着实不想见到外祖父,于是出了宫。
孔林锋被召进宫里来,来了后他就知道此事露了馅,他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一个局,苏氏仍旧能破解了,着实是厉害。
凤栖宫内,只有父女二人,孔氏看着父亲,沉声问道:“父亲,这到底是为什么?”
孔林锋却是一脸严肃的开口,“那自然是为了咱们孔家,苏氏若提为正妃,岂能容下得孔家,待你将来百年以后,咱们孔家便什么也不是了,瑛儿,你再看看你的兄弟,一个外放去了巴蜀,一个在京城无所事事,官阶又不高。”
“我已经辞了官,不再是朝堂上的人,我若再不为孔家争取些什么,孔家就真的完了。”
孔林锋看着女儿,带着恳求的意味。
然而这一次孔氏就没有动容,她冷淡开口,“父亲太过执着,一朝天子一朝臣,历史尚有更朝换代,何况我们孔家。”
“孔家若没有我,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世家而已,又岂会有这样的野心,从令往后,孔家必须安分守己,至于孔家子孙,且看他们自己的造化,我们没有办法管得到,父亲也不要再为难我了。”
“为难你?”
孔林锋被气笑了,“瑛儿,你一定要明白,时家在,孔家就在,没有孔家就没有今日的时家,我不管旁的,我只管眼下,孔家不能没落,皇上有意提携寒门,无非就是嫌我们这些权贵把持一方权势,不好管制。”
“可是我们若不把持一方权势,又岂能保住自己的地位,皇上曾经也是鲁国公,也是一步一步起来的,他当年为了守住燕北,不也是费尽了心思,所以我们孔家何错之有?”
孔氏听着父亲的话,心中悲凉,她才知道父亲原来是起了这样的心思,她面色恼怒的问道:“所以父亲这是要造反么?”
孔氏忽然提高的声音,明显着她已经怒了。
孔林锋却是苦笑,“我不过是想护着孔家,瑛儿向着时家,看来是为父想错了,这天下能容下这么多的世家,唯独不能容下咱们孔家么?瑛儿,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你若是没有了娘家,你又能坐得安稳?”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35章 孔林锋的野心
第1335章 孔林锋的野心
孔令瑛却是摇头,“父亲,我从来不想以后的事,是是非非由他人去说,我只活在当下,我一直偏心孔家,就是念及这一份亲情,但是也不是永无止境的,还有,我的庇护与偏心,也不是孔家借机起势的机会,我能偏着孔家,但孔家若是造反,我也会披甲上阵,亲自与父亲对阵,所以父亲,别让我失望。”
孔林锋却是苦笑,“孔家都这样了,还能造出什么势来,瑛儿口口声声偏着孔家,我瞧着不见得吧,你向着的是自己的儿子,即使没有血亲的苏氏与太子妃,你也一样看重吧,不然苏氏要提为正妃,你不但不阻止,还亲自挑选日子,这不是在打孔家的脸么?”
孔林锋一脸痛心的看向女儿。
孔氏却是心中堵着一口闷气,她若不偏着孔家,苏氏早已经是正妃,若不是有她在压制着,孔家能有如此太平。
然而苦心不会有人懂,孔氏心头不甘,却也不得不狠下心来,“父亲这一次挑来这么一个孩子,着实让我失望,若是以前,我或许还为孔家侄女求一个侧妃的名头,如今看来,也不必了。”
“侧妃的名头,哈哈哈,我们孔家的女儿岂能曲于苏氏底下,简直是可笑。”
“至于那个孩子,瑛儿不信,我且给你讲一桩事,当初这孩子被人偷走,那妇人上船后被拦下,但是她在上船前的确与人换了个孩子,换的便是眼下这个孩子了,那人是个乡下妇人,无权无势,我将这孩子送来,是怕你不喜欢,才给孩子找了一个富户。”
“瑛儿可以不信,大可将孩子送走,其实这孩子是不是皇孙,对我来讲又有什么关系,我先前特意将孩子送来,是不想苏氏母凭子贵坐上正妃位,如今钦天监已经选好了日子,苏氏成为正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我也没有什么好图的了。”
“我所说的这些话,绝无假,瑛儿可以不信,我也言尽于此。”
孔林锋噤了声。
皇后孔氏却是震惊,她盯着自己的父亲,看到他的眼神,她忽然动容,忍不住问道:“那苏氏手中的孩子,还有那胎记又做何解释?”
孔林锋却是冷冷一笑,“这世上尚有易容术,何况一个小小胎记,当时被拦截下来,船上有人在孩子身上做了手脚,所以瞒天过海了。”
孔氏不信,父亲岂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孔氏忽然反应过来,“这一切都是父亲所为?”她是惊讶的,盯着孔林锋,一脸的威严。
孔林锋原本还不说的,眼下见女儿猜了出来,也不瞒了,只好说道:“对,是我下的令,当时是夺走孩子,或者杀了孩子,但后来没了机会,只好将计就计。”
“因为真正的皇孙已经换到了手上,那农妇的孩子,死了又如何。”
孔林锋的眼里没有半丝愧疚,看着孔氏,却是令孔氏气愤不已。
“就算你们说的是对的,可是那孩子才多大,农妇的孩子也是一条人命,父亲,你岂能如此冷血?当真是可怕。”
孔氏有些无法接受这样心狠的父亲。
孔林锋却是掷地有声的说道:“对,我是狠心,我为了护住孔家,我可以连命都不要,何况一个农妇的孩子,但是瑛儿,我并没有骗你,苏氏要成为正妃,金口御言无法改变,而我孔家女儿也不能居于她之下,瑛儿若是再念及那一点儿亲情,就将悦儿送去太子府吧,同样的侧妃,将来她至少能为嫔妃,帮着孔家。”
孔令瑛还没有从皇孙的遭遇中缓过劲来,又听到父亲这提议,她难过的看向父亲,“你当太子好拿捏,娶正妃之时,便已经对我有了成见,如今又要将孔家女嫁入太子府,此事我绝不容许。”
孔林锋却是起了身,朝女儿行了一礼,转身走了。
孔令瑛无力的坐在太师椅中,心头却是难过,孔家居然有这么大胆子,还掳走皇孙,父亲还如此理直气壮,她是不是太过包容,以至于孔家如此的放肆。
孔氏靠在椅背中,洪公公带来孩子时,她看着孩子陷入沉思,无法证明这孩子是不是亲皇孙,可是孔氏却做了一个决定,叫洪公公将孩子送去别宫,就这样养大吧,不管真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洪公公带着孩子走了。
叶昊将今日孔林锋入宫见皇后的事说给了太子听,同时没多会儿,洪公公就将那孩子送出了宫,瞧着样子怕是要去别宫住。
而凤栖宫的眼线传来了消息,基本孔林锋所说的话都传入了时郁的耳中,与叶昊打探的一样,孩子是送走了,时郁却有些怀疑起这孩子,莫非这孩子当真是苏氏的亲儿子?
时郁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最后向叶昊下令,“将孩子带走吧,不要留下蛛丝马迹。”
叶昊退下了。
孔氏得知那孩子半路被人掳走了,她首先想到的是父亲,将自己布在孔府的眼线叫了来,得知父亲从宫里一出来后就在书房,谁都没有见,孔府也没有什么异动。
孔家没有出手,那孩子怎么会不见呢?
孔氏开始坐立不安起来,如果这孩子是真的皇孙,那对方掳走孩子是什么意思?
孔氏暗中派人追查孩子的下落,却没有发现半丝线索,人海茫茫,失去踪迹,孔氏不知不觉病倒了。
这一次孔氏的病来得又急又猛,转眼昏睡了数日,在御医的医治下,孔氏才醒来,床边坐着的是凤帝,这几日妻子不好,凤帝也无心上早朝,陪在床边,生怕孔氏捱不住,这一刻什么江山什么权势,不及老来的夫妻。
孔氏握紧凤帝的手,着急的说道:“皇上,臣妾要见苏氏,要见皇孙。”
凤帝听到这话,立即召人去请。
苏宛平带着小时菡入宫,来到凤床前,看到面色憔悴的母后,原本还有怒气的她,不由得又心软了,母后老了许多,先前回来入宫见的那一面只顾着吵架去了,她不曾仔细的看着,这两年间,孔氏的变化很大。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36章 孔林锋离开京城
第1336章 孔林锋离开京城
她以前在宫里陪着孔氏的时候就知道,她实则很想念时烨的,就盼着时烨能天天陪她吃个饭,如此就能一整日的开心。
这一次她拐走了时烨,她每日思念难过,才会如此的吧。
看到老了不少,又生了白发的孔氏,苏宛平带着孩子在床边坐下。
孔氏伸手赶忙握住小菡儿,她看着小菡儿,这么一仔细打量,这孩子也与烨儿小时候好像啊,虽说她不曾带大烨儿,可是当初在京城时,她见过烨儿几面的。
她对烨儿小时候的长相总能午夜梦回时想起,她不曾带大小儿子,是她一生的愧疚。
孔氏忽然握住苏宛平的手,启了启齿,艰难的说了一句,“宛平,对不起。”
苏宛平震惊,她看着孔氏,感觉以前的委屈似乎有了宣泄的出口,她的确恨孔氏的偏心,恨孔家的狠心,恨他们一个一个不将人命放在眼里,去母留子,最诛心的四个字。
苏宛平没有说话,孔氏却是闭了闭眼睛,眼泪落下了,她看着苏宛平,接着说道:“宛平,我其实一直都认可你为儿媳妇了,只是我一直都自我欺骗,当年我叫红嬷嬷教导你规矩,本是让你知难而退,甚至打击你,可是你却让我另眼相看。”
“当年在宫里,我原本大可以让红嬷嬷故意处罚你,可是看到你如此坚毅的性子,还有你那认真的模样,与我年轻时好像,我便动了恻隐之心,后来慢慢地接纳了你。”
“这么些年来,我做错了不少事,也不企盼你能原谅,以后你好好的守在烨儿身边,能为烨儿开枝散叶,多生几个孩子,我就很开心了。”
孔氏似乎顿悟,苏宛平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母后,她心头的怒火与怨恨,以及委屈,似乎也没必要再去计较了。
这过程中,她也不是好惹的,她也曾反抗过,做为皇后,她能有如此胸怀,早已经对她容忍了。
母后虽然偏心,但大是大非还是知道的,她与时烨在岭南这两年的安逸,也是母后对她的一种成全吧。
“母后,不要再说以前了,以后,我们好好相处。”
孔氏听后,感激的点头,儿媳妇不仅聪明,她还是一位胸怀宽广的人,不计较就好。
终于哄着孔氏睡着了,苏宛平才拉着孩子出了寝宫,在门帘处,小令上前小声说道:“夫人,那先前抓的那些孔家的刺客,该如何处置?”
先前回京城时被那些人刺杀的事,她都带了来,刚入宫时为了争孩子的事,将此事给搁置了,如今母后卧在病床上,她毕竟是时烨的母亲,她岂能在这个时候给她添堵,她也不是不能对付孔家。
于是她说道:“全部杀了吧,此事不必张扬了。”
于是主仆二人走了出去。
而先前明明看着睡着了的孔氏却忽然睁开眼睛,她是练过功夫的人,岂会听不到刚才主仆二人的说话声,孔氏是震惊的,所以说苏氏回京城,孔家还派人行刺杀,父亲这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么?
即使苏氏是侧妃位,他派人刺杀,那也是要杀皇室中人,先前拐走皇子的事,已经令孔氏很难过,这一次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孔氏喘不过气来,她立即叫来嬷嬷,替她准备文房四宝。
嬷嬷看着皇后还躺在病床上,岂能写字。
孔氏却是一刻也等不得了,她撑着病躯,写下懿旨,叫洪公公立即送去孔府。
孔林锋还在郁闷着女儿对家里的绝情,不扶持兄弟们一把,哪怕是想法子将她大哥从巴蜀召回来也是好的。
没想此时洪公公过来传旨,那冰冷的圣旨尤如此刻孔林锋的内心,他没有想到女儿做得这么绝,居然下旨叫他回老家淮阳,不召不得入京城。
懿旨也是金口御言,若是没下旨前,孔林锋还能求女儿,如今已经下了旨意,就是无法改变的事。
孔林锋看向洪公公,恳求着想见皇后一面,洪公公却是早已经听令,于是将孔氏的口谕说了,“娘娘说了,淮阳侯即刻启程,就不必入宫道别了。”
孔林锋身姿不稳,往后退了一步,好在下人扶住了他。
所以孔林锋回老家的事已经无法更改了。
洪公公却是转身离去。
淮阳侯自打辞官后一直呆在京城,如今忽然传出来要回淮阳老家了,而孔家大子此时还外放在巴蜀呢,京城里除了妇儒,就剩下孔家二子孔凡泽在,可是他的官职不高,没有淮阳侯在,就没有人罩着,孔家这是大数已尽么?
瞧着最近皇上要启用苏大人与宁相的新政,对权贵们居多的制约,就可以看得出来,皇上这是不想再扶持他们这些权贵了,率先从孔家新贵下的手,那他们这些权贵岂不是也没法再留。
一时间京城里人心惶惶,正好这个时候,宁相与女婿苏义共同推行出新政,等了两年才实施出来,没想朝中无人敢反驳的,也出乎宁相的意料。
以前宁相要改税政时,朝中不少人反对呢,如今却是不同了,他不得不说女婿的能耐,在朝堂上,就新政来说,无人能反驳苏义,不管谁挑出错来,苏义都能驳回。
不仅宁相欣慰,皇上与太子也欣赏。
一时间新政开始,各地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
而孔林锋在离开京城的途中,他收到心腹的密信,全国的南临客栈与玉景客栈全部已经做不下去,亏损的厉害,有一股势力在对付他们的客栈,就这样费了上十年心血才建成的各地客栈,转眼间都没有了。
而更令孔林锋气愤的是,北边的市场价格一团乱麻,百姓们维持着生计,可是价格却不受商人控制,商人做生意也变得个个都保守起来。
一时间孔家的生意受损,没了岭南的私盐生意,又失去了价格的控制权,还丢失了各地客栈,从此孔家的商队出行都有不便,可是那私铁与私盐,若不住在自己的客栈,那就有可能露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37章 孔家的生意受损
第1337章 孔家的生意受损
原本是一条隐密的生财之道,如今却毁于一旦不说,他还不得留在京城想办法,孔林锋当日气出了心头血,晕过去了,本来孔林锋的年纪就大了,这么奔波又精神受损,有些支撑不住,队伍不得不停下来,半途休整。
苏宛平收到陈平阳的信,孔家的客栈生意全部被他们挤垮了,为此陈平阳还为她的点子拍掌叫好,原来要对付一个人的生意还可以这么用点子。
如今孔家没有这些客栈,也少了眼线,再加上南边的生意无法做了,北边的生意又受控制,不知孔家会起什么心思呢?
孔林锋离开京城的事,苏宛平有些意外的,她没有想到才入京城就能得到这大快人心的消息。
此时的驸马府上,孔滇被母亲水氏召了回去。
母子二人在书房里议事,水氏一脸忧心的说道:“滇儿,你可要记好了,公主的这一桩婚事得牢牢的抓住了,以后孔家能不能再续先前的风光都是难事,你父亲在巴蜀,我只盼着他能平安归来,咱们孔家不能再受半点打击。”
“上一次你对公主做下那样的事,如今公主回来,你好好的待她,别让她受委屈,可知道。”
水氏叮嘱儿子。
孔滇点头,不过却并没有将母亲的话放在心上,他对公主根本没有兴趣,同样是公主,且瞧着时嫣那长相,再看看人家西夏公主,那当真是天远之别呢。
孔滇不以为意,上前劝道:“娘,不必担心,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来孔家何止风光,还要更盛从前。”
水氏一听这话,不是高兴,反而是震惊和担忧,她连忙问道:“你又要动什么歪心思?”
水氏有了怒意。
孔滇原本还有些得意的,以为母亲会以他为傲,寄希望在他身上,可是看到母亲那模样,他却生气了,于是说道:“母亲只管安生呆着,也叫父亲安生的呆着,余下的就是好好的等,等到咱们孔家功成名就之时。”
水氏非要问出一个所以然来,生怕儿子又起歪心思,再给孔家带来灾难,可是孔滇却没有了耐心细说,于是转身出去了,水氏追都追不上,在背后气得只想骂人,这个孩子就不能省点儿心么。
皇宫里,皇后孔氏病了一场,苏宛平、阮氏和公主都相继入宫陪伴。
小菡儿也来了宫里,以前苏宛平是不打算让孩子陪在孔氏身边的,可是现在又心软了,想到时烨,她又对孔氏狠不下心来。
几人陪伴在孔氏身边,那模样亦如当年之时,孔氏忽然心情大好。
小菡儿坐在孔氏的膝边,很是安静,他很好奇,大人说话,他似乎能听懂似的,也不哭闹,孔氏越发喜欢小菡儿,将她先前早已经做好的衣裳,叫嬷嬷拿了来。
于是几人给小菡儿试衣,穿上新衣的小菡儿,明显的高兴坏了,他穿着新衣给母亲看。
苏宛平倒是没想母后如此细心,做了这么多的衣裳,再想起上一次母后寄去岭南的衣裳,事后丢哪儿了都不记得了。
孔氏看着孩子穿上了自己的衣裳,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凤栖宫似乎又有了朝气,也变得温馨起来。
晌午时分,时烨两兄弟陪伴着皇上一同过来。
凤帝看着妻子明显的好了很多,也跟着心情舒展了。
一桌子吃食,苏宛平给小菡儿夹菜时,就见孔氏正亲自将剔了骨头的肉喂给孩子吃,还说小菡儿在宫里,不必苏宛平照看,说她吃的多,就安心的吃饭就好。
苏宛平于是敞开了肚子吃,她一天到晚的消耗也大,吃起来没有阮氏斯文。
时烨都忍不住往她碗中夹菜,看着她吃得开心就好,他向着媳妇,但也盼着母亲与媳妇能够安生相处,这种回到了曾经的感觉,让时烨很开心。
吃着饭时,时烨给孔氏夹了一只鸡腿,孔氏愣住,她看向小儿子,眼眶里有些湿润。
这一顿饭尤如普通百姓家里一样,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什么由下人来伺候吃饭,都不必讲这虚礼了,一切怎么高兴怎么来,也是孔氏就着儿媳妇的性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