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那位大臣却建议道:“侯爷何必如此着急,修路可不好办,如今出了事,阮大人去往岭南得几个月,再修好又是几个月,到那时真的修好能通往中原的路,侯爷只需在苏侧妃回京的路上动手,不就可以了,至于修路的事,既然是上头的事,就根本无法阻止的。”
孔林锋一听,双眸一亮,对了,他又何必着急,去母留子仍旧有效,弄死了苏氏,管她事后追封为王妃又如何,这王妃之位仍旧是他们孔家女子的,同时她的孩子还得由孔家女子养大。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京城邸报迅速的传入岭南,送到了时烨的手上,同时一起送来的还有军立状与圣旨。
若是能修通梅岭山,苏宛平便是逍遥王正妃,时烨接连看了两遍,有些不敢置信,最后他一脸欢喜的将圣旨交到了苏宛平的手中。
苏宛平原本已经掩瞒了这一次修路的意外,没想还是传到了京城,合着在京城里还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看着这圣旨,是不是代表着她这一次因祸得福了。
“时烨,梅岭山修通,我敢保证能通往中原。”
因为这是后世传扬的一处关卡,她当时穿越过来时,就发现这儿的与后世传的吻合了。
时烨听到这话,心情大好,“好,咱们就认真的将路修通,到时咱们扬眉吐气的回京城。”
苏宛平虽然不舍得离开岭南,但是她还是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而不是庶出子。
于是她点头应了一声“好”。
时烨揽她入怀,两人一起谈起了梅岭山的事。
梅岭山的工程暂时停滞下来,他们要等工部来了人才能开始动工,如今指使的不再是苏宛平,她只是提供建议的人。
而原本在等着马上能回京城的傅庆杰没想京城里会传来这样的消息,他不仅失望,甚至还有些不可思议,这个外甥女倒是能耐了,这明明对她不利,她却胜了一筹。
于傅庆杰来说,他是不喜欢这个外甥女的,可是如今不得离开岭南不说,工部还派了阮文善过来,他的上司,以后修好了路,那这功劳又是阮文善的了。
傅庆杰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他要是不曾上奏折,是不是苏氏就没有这造化,阮文善也就不能来岭南了,当真是失算。
工部几位小官得知阮大人要来,他们就放心了,有了阮大人在,他们不必再害怕傅庆杰,而且这工地上的事,他们也算了解清楚了,苏侧妃是真的在为百姓做好事,问过当地人了,此路一定能修通去往中原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06章 工部来人了
第1306章 工部来人了
吴越国皇宫,吴志坐在高座上,唯一一个从梅岭山逃回来的士兵全身是伤,将梅岭山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孔凡泽逃了,梅岭山的工程发生了故事,如今也是停工,什么时候能复工都很难说。
吴志没想到自己会被孔凡泽给骗了,好不容易捉住这么一个人,结果又放虎归山,而吴越国派去行刺的人不仅任务没有完成,反而全部折损,这是吴志手上最可靠的心腹,折损了就没有了。
自打他杀了李家家主李适后,李家大势已去,可是毕竟是吴越国的世家,岂能因为杀了几个人就能垮了的,如今吴志手中的心腹越来越少,也得对付李家。
李适掌权的时候,与岭南商人做生意,赚下不少银子,如今国库里的钱都不及李家的钱多,他当真是束手束脚的,不好施展,而岭南随时都能起战事,瞧着他不能囤出人手出来对付梅岭县,他只有先养好精神,积累财富才成。
吴志思来想去,他决定也与岭南商人做生意,是得想个法子了。
心腹大臣上前说起孔家的护卫,这些人都是被主子遗弃的,接下来该如何处置,吴志便开了口,“全部杀了吧。”
随着吴越国国君的命令,这些跟着主子千里迢迢来岭南的孔家护卫就这样送了命。
而此时的大山之中,孔凡泽一身狼狈的坐在树杈上,带来的两名心腹与他失联,如今都寻不到对方的身影了,原来这林子里每日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起雾,一但起雾,还会有野兽出没,他们当时若不赶路,也不至于遇上野兽。
如今他一个人坐在树杈上,看着眼前的雾气,还有不远处野兽的嘶鸣声,孔凡泽气得已经没力气骂人,他若能活着离开林子,以后这化外之地绝对不会再来,什么翻过山峰就能到中原,痴人说梦吧。
孔凡泽心惊胆颤的坐在树杈上,心头很是不好受,如今他不要说回京城了,即使叫他再次落入吴越国的手中,能出得了这山头他都是愿意的。
在这大山之外,梅岭山的地方,这儿修了有一半的路程,山壁上修路,明显已经修了一小段,然而那崖壁上染上的血迹还记录着那一次事故的惨状,此时隔着那一次事故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这处工地,时不时有百姓过来祭拜一下,当地百姓也就不来这一带了。
逍遥王迅速处理此事,联合保昌郡的知州,百姓得到安抚,此事压了下去,只是这条路承载了百姓太多的愿望,他们得知这条路一但修好,他们就能走出大山走出海边,去往中原,也能看看中原的繁华。
朝堂上派来的工部侍郎终于到了,正是阮文善,他先前本来就是保昌郡的知州,来到梅岭县,仍旧有不少百姓记得阮大人,码头上聚集了不少人。
时烨亲自来接的,想来在船上飘了几个月的阮大人也是劳累了。
阮文善以前在这儿当过官,也悉水性,他这一次坐船前来,倒也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同来的几位工部官员却有些不适。
这一次将人接到了王府的隔壁院子,那儿早已经安排好。
阮文善来了,余城有几位地方官员也相继前来拜访这位曾经的上司。
阮文善也很是感慨,想不到有朝一日还会回到这梅岭县来,的确是难得。
傅庆杰收到消息,先前跟着他的几位官员也是好心过来提醒他去见阮大人,傅庆杰却是不以为意,来了一个管事的,他是不是就能回京城了呢。
等这些拜访的官员离开后,傅庆杰才与属下一同过来,几人上前行礼,阮文善看向傅庆杰,面色淡淡,当着他的下属,沉声问道:“当初关于梅岭山修路出了事故的奏折是你传入京城的,你是认为这事故另有蹊跷?”
傅庆杰没想到阮文善一来就说起这桩事,心头很不舒服,说道:“不管有没有蹊跷,此事闹得不小,自是都得向皇上禀明的。”
阮文善却是笑了,“你在工部这么些年,很少出得京城,有什么事情不应该先向上司反应么?为何直接就将奏折送到了皇上的手中,我知道傅大人在朝中有官威,只是傅庆杰,你不过是五品小官而已,你藐视上司,我虽说治不了你的罪,于情于理你都欠一个解释,若是以后你遇着事儿都这样,那工部想必你也不太适合呆了。”
“怎么?阮大人莫不是有能耐将我赶出工部不成?”
傅庆杰不以为意的看向他,他有能耐赶得走他,笑话,也不想想傅家在京城的地位。
阮文善却是面色淡淡的,不受他的言词挑衅,只说道:“我从来不是那种小人,不过,若是你德不配位,本官在皇上面前还是有说话的余地,这一次岭南梅岭山修路出的问题,我一来就问过工匠,这不是修路发生的事故,而是有人故意为之,你是京城派来的官员,可曾查过此事?”
傅庆杰哪想这么多,谁要害这修路工程,害这些百姓做什么?吃饱了撑着没事干。
阮文善一看傅庆杰那表情就知道他定是不知道了,果然是这样了。
于是阮文善看向他底下几位官员,沉声问道:“你们当时也在场,就没有与你们上司好好说说?”
那几位小官一听,吓得脸都白了,怎么没有说,可是也得让傅大人信才成,傅大人一心只想回京城,不想边关小镇上受苦,他们也没有办法,再说傅大人自打来了梅岭县就没有管过修路的事。
于是几人在阮文善面前相继跪下了。
阮文善也不是要为难他们,而是这一次派他们一行人过来,却是什么也没有做成,反而在中间挑唆,将事情越闹越大,这是阮文善最不喜欢看到的。
“你们几个办事不利,以后就跟在我身边,立功悔过,至于傅庆杰,你这是打算留在梅岭县接着办差事,还是先回京城去?”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07章 阮文善接下工程
第1307章 阮文善接下工程
傅庆杰原本是想立即回京城去的,但阮文善来了,万一这梅岭山修好了,岂不是这功劳全归阮文善去了,而且他这么就回京城了也不好交代,于是说为了边关小镇的百姓考虑,他自是要留下了,瞧着这话一出,那阮文善的表情,傅庆杰就一口郁气使不出来。
之后傅庆杰就留在了这小院里,他爱干嘛就干嘛,底下的几个小官也不必跟着他了,跟在了阮文善身边,每次商量修路的事,傅庆杰也不必参与,他也不知道发展的进度,傅庆杰想着这是阮文善有意疏远他,既然如此,他就在梅岭县好好的玩,到时功劳还是一样的分。
阮文善这人是来干实事的,先前从保昌郡出去的官员,怎么说也自是将保昌郡看得很重要,才来梅岭县,他就精力投入到修路的工程上去了。
其实在高文高武带着阮文善与一群工匠来到修路现场的时候,阮文善便什么都明白了,看到那断裂的安全绳,以及砸扁了的安全帽,他都感慨苏侧妃想得很周到,先不说她这安全帽的铁是从何得来,但她的确将百姓的生命看得很重要。
而且就她先前修路的进度,若是没有这么一闹,恐怕早已经将梅岭山修通了都有可能。
再看这路基修得很结实,费了重金了,恐怕国库拔下来的银子都不够,里头还得苏侧妃垫付不少银子,此事不管最后苏侧妃能不能收回本钱,但阮文善决定将所有的细帐全部记录在则,也必须让皇上知道,不能委屈了苏侧妃。
苏氏这王妃之位,有目共睹,她不仅有能耐,她还有这资格。
于是在几人商量后,五日后又开工修路了,百姓们虽然被上一次的事吓得心惊胆颤,有些石匠有退出,但也有新加入的,他们都盼着梅岭山真的修通了能通往中原,仅是这一个信念,便足以支撑着他们过来继续帮忙。
而且这一次派来了京城的工部官员亲自指挥,百姓们更加有信心了。
再说上一次事故,王妃给了不少补偿,知州大人也承诺给那些残疾的百姓免了不少税赋,得了民心,大家对王爷与王妃,更是民心所向。
工地继续热闹起来,阮文善亲自带着工部的官员与工地上的工匠们同吃同住,都不回城里,就在那工地周围建了休息处,就这么日夜指挥着,按着苏宛平先前所计划的,以及她先前所绘下的图纸,接着修路。
苏宛平将此事交给了阮大人,她彻底的放心了,她如今完全不必理会工地上的事,至于停工的这几个月里头,她曾派了十位猎户入山,翻山越岭,将他们走过的路线全部绘制了下来,如今拿在手上,发现十人当中,有三人的路线居然是一样的,她便采用了这三人的路线。
先前她还急着想要一口气修好路的,这一次她不着急了,她更要稳妥一些,按着这三人所走过的路线来推断崖壁上开路的情况,并且由这三人领路,一边修一边探索。
阮文善采用了她的方法,自然是好的。
时烨每日去往军营,这一次阮大人来了,他也就回来的勤些了。
华应和卫成两人终于有时间上陆地,来了王府吃饭。
一直学着下海练水性的公主时嫣一听到卫成终于回城了,她也不练了,匆匆赶回王府。
入夜,几人在一起吃饭,卫成和华应有些怀念着苏宛平做的吃食,在海上吃的自是不太方便。
吃过饭后,几人又会在一起行酒令,玩了一会儿,华应忽然开口,“烨哥,其实我有一桩事一直不曾跟烨哥和嫂子说,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好。”
“何事,尽管说就是,咱们可是兄弟。”
时烨不以为意。
华应朝卫成看去一眼,于是两人将三个月前看到孔凡泽的事说了,当时华应守在吴越国边界盯梢,卫成去海上巡视去了,原本落入吴越国手中的孔凡泽这三个月里头一直不曾出现过了,他与卫成一直在怀疑这梅岭山修路出事故的事,会不会与孔凡泽有关。
华应话落,时烨和苏宛平都惊住,苏宛平面色含怒道:“如此说来,那就是孔凡泽引起来的,他们居然也来了岭南,果然这海上太宽,什么人过来,一个不留神都不易察觉。”
“等梅岭山修通了去往中原的路后,咱们岭南的治安就会好,到时候将所有的码头控制好,海面上咱们就不必仔细管着,随即就是陆路上的,那自然好管。”
“这一次因为孔凡泽的破坏,也算是因祸得福了,能派来阮大人来帮我,此事由我私人修路变成国家修路,以后出了什么事也与我无关了,想必孔家会气死了。”
苏宛平说完,华应和卫成松了口气,嫂子说的对,这海面上,他们就算是轮流着日夜坚守,也不能处处都查看得到,若是以后只管控着码头却又要好太多。
时烨却是不高兴的,“到了岭南,他们还有这份心思,看来我这位舅舅我得改日会一会,问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苏宛平看到时烨愤怒的表情,伸手握住他的手,说道:“先不急于对付孔家,等路修好了,就知道我到底有没有做错,不管做什么事,必须占着一个理字,即使打仗也得有个由头。”
“嫂子说的对,烨哥,咱们先平定了岭南再说,至于孔家,既然能做出这样的事儿来,也得想想事后的后果。”
华应开口。
时烨看向苏宛平,“也只有你在讲理,他们谁讲理了,不过宛平说的对,咱们占着一个理字,谁也无法反驳,我听媳妇的话。”
最后一句是不是太肉麻了。
苏宛平面颊一红,公主却在一旁笑了。
“二哥。”
时嫣喊了一声,时烨也发现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没有男人的威风了,他轻咳一声,接着行酒令。
华应和卫成不能在府上停留太久,如今海面上往来的商船都有可能被吴越国拦截,他们必须去保护凤国的商人安危。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08章 路修通了
第1308章 路修通了
时嫣见卫成准备再次出海,她不淡定了,她最近练习水性已经游刃有余,就为着有一日能跟着一起出海,于是她也要跟着一同前去。
苏宛平有些担忧,时烨也觉得自家妹妹不知海上的辛苦,这么跟着去,到时真与吴越国起了冲突,指不定遇危险,那如何是好。
卫成自然也不准公主一同前去的,可是时嫣却像是铁了心,乘着卫成和华应登上官船的时候,她扮成护卫跟了上去,等船行到海中央时,才被卫成发现,卫成哭笑不得,公主有些任性,可是他也不忍数落,只好带上了她。
此时京城孔府,孔林锋已经有四个月不曾收到小儿子的信息了,自打小儿子在梅岭山闹出事故后,他以为小儿子会马上回京城,没想到四个月过去,却失去了他的消息。
孔林锋开始担忧起来,他暗中派了一拔人马去往岭南打探,连着孔家做生意的管事也相继涌入岭南,以行商的身份开始四处追查。
然而还是没有消息,孔林锋急坏了,他这一生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一个外放去了巴蜀遭到刺杀,差一点儿送了命,如此小儿子被自己派去岭南,结果在岭南失去踪迹,孔林锋一转眼似乎老了十岁。
家里所有的希望都在两人身上,底下的小辈还不曾长大成材,尤其大房家里的大子,身为附马却被关在了宗人府,公主虽说寻到了,却还不曾放出来,孔林锋一想到此事,便动用了关系,在众位官员的提议中,终于这个大孙子从宗人府放出来了。
可是大孙子养废了,成了纨绔子弟,又是驸马爷的身份,孔林锋野心勃勃,唯后继无人,心头很是不舒服。
而孔滇终于从宗人府出来后,心头却是郁气难消,公主好好的呆在岭南,凭什么他却要在京城里受苦呢?
孔滇心情郁燥,又在几位贵子的撮使下去了柳巷消火。
一连沉迷了几日后回府,收到了一封密信,孔滇都觉得奇怪,在京城里谁还会给他密信,倒是奇事一桩。
当孔滇展信一看时,只见信封里有一块手绢,上面透着淡淡清香,如同女人身上的香气,孔滇心思活络起来。
再看到信里头的内容,他才想起来,先前从绥州城回来时,曾与那西夏公主有过一段露水情,没想这么多月过去,孔滇都忘记了她,她倒是消息灵通,他才放出来就送来信了。
邀他城外相见,看来太子府也真是松散的很,一位侧妃随时能出府见外男,睡了太子的女人,这感觉当真是奇妙,何不乘此机会一亲香泽。
孔滇心情大好,这几日也不急着出门了,正好祖父时时盯着他,也不自由,不如让祖父放下堤防。
到了约定的日子,孔滇打扮的像一只花孔雀,他一身锦衣加身,就这么去了城外约定的树林子。
树林子里有凉亭,他在凉亭里坐了许久,到了时间也不见那西夏公主前来,孔滇有些恼意,莫不是故意调侃他的,简直是浪费他的时间。
孔滇就这么一直等到了日落西山,他带着一肚子火气正要离开,却有一位小丫鬟过来了,她手里又拿着一件西夏公主的信物交到他的手中,小声说道:“公主说了,这是她的贴身小衣,公子若是想她,便拿来看看。”
这话勾得孔滇神魂颠倒,他看着手中的小衣,全身都燥热起来。
那小丫鬟接着说道:“公子莫恼,公主如今成为侧妃,自是不能由心,但只要公子有心,公主会一直记得公子的,过几日公主会去一趟福禄寺,公子何不来个偶遇。”
孔滇双眸一亮,问了时间,高兴的回城了。
想来在这树林相见的确不妥当,但若是去了外头偶遇,那自是个意外,就没有人猜疑了。
一想到当初自己第一眼看到了西夏公主,以及她那美丽的容颜,孔滇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此事暂且不说,先说起这梅岭山修路一事,经历了七个月的时光,在阮文善与苏宛平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当中,这路在腊月初八这一日修通。
当时有工匠还在挖掘,没想挖开时,对面就露出一个天然孔洞,顺着孔洞过去,再出来另有一番天地,于是几位工匠走了十来里路遇上了山野庄户一问,才知这儿已经是中原,对方问他们来自何方,工匠说来自岭南,那山野庄户都惊住了。
庄户说道:“我们村一直有一个流传,我们的祖宗便是山那边逃命过来的,在此处荒地落了脚,成了咱们现在的小村庄,多少年了不知道,但我们村的人都怀疑这话的真假,但如今看到你们却是信了,原来山那边真的有人家。”
山那边何止有人家,而是整个岭南啊。
那些工匠高兴的哭了,王妃说的对,修通梅岭山就能通往中原,瞧着离这小村落二十里地有官道,守了半日看到有走商,一问下正是去往江陵行商的商队,他们一直走的是陆地官道,不必走水路。
这些工匠立即回程,半夜到的梅岭山。
那会儿工部几位官员带着人手守在洞口正等着回复,就看到工匠们不仅换了一身衣裳,还带来了一些吃食,说那洞外另有天地,原来已经通往中原。
这一个消息太震憾,工部官员得知后,立即将激动的工匠们留下,除了他们几人谁也不知道这个秘密。
而消息却很快传到阮文善耳中,阮文善首先想到的是边关的战事,于是吩咐工匠将洞口堵上,同时派了护卫把守,工匠们也都责令保守秘密。
阮文善连夜就入了王府,将王爷与王妃都叫醒,他激动的将这个消息说了出来,也就是说他们已经修通了这条路,那边有三十里路是山间小道,只需要再修一条官道出来,就能接连中原了。
这个消息振奋人心,同时也不能传出去半点,否则一但吴越国的人知道,必定感觉受到威胁,恐怕马上就得起战事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09章 苏大山回乡
第1309章 苏大山回乡
过年在即,百姓们正欢喜,此时北边的战士们虽说已经操练了一年的水性,但自是与土生土长的吴越国人无法比,而且就如当初苏宛平所说的,夺下吴越国不难,难的是怕吴越国打不赢后乘机逃走,从此后成为海匪,海运就不安全了。
所以他们在没有想出万全之策前,此事万不能张扬。
当天夜里,阮文善先将此事写下奏折秘密送去京城,皇上知道后,便可以派大兵前来助阵,先前孔将军带来的北边战士中途折损太多,粮草也有些不济,一但起战事,运送粮草不及时也是个问题,所以眼下只要朝中派来兵马押运粮草,就在梅岭山的另一边出口将官道修通,中间孔洞相连,便可以到梅岭县了。
许是太过激动,阮文善虽说一夜未睡也不曾有半分睡意的,此事便是傅庆杰也不曾知情。
工地上还在忙碌着,却是在铺路,将路面铺得更加结实一些,但不再分日夜两班了,而是每日规定时间内做完了手头的事,百姓们便能回自己家中休息了。
过年时节,梅岭县很热闹,苏宛平却收到贾家的一封信,她有些意外,毕竟平素联系比较多的是赵家,她大哥赵朋远帮她周旋着,她也不必见贾家家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