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他在傅氏的院子门口背着手站着,心情却有些忐忑。
苏宛平见外头闹哄哄的,走出来一看,就看到了少年郎,这不正是在福来客栈里的赵朋远么?他跑过来做什么?上次可是闹得很不愉快。
赵朋远一对上苏宛平,立即上前一步,朝她抱了抱拳,问道:“不知苏兄可在?”
苏宛平见村里人围堵在外头,个个伸长了脖子的盯着此人,再看到他那招摇的马车,她便什么都明白了,既然村里人误会她家结交了贵人,那就误会好了。
于是引着赵朋远入屋,顺手将院门关了。
围墙高就是不好,外头的人根本看不到里头,村里人郁闷的朝紧闭的院门看去一眼,接着便看向那高大的马匹,还有那精致的马车。
苏义听到动静从东屋出来,他看到赵朋远也是一愣,“赵兄怎得来了?家中简陋,赵兄若是要见,咱们可以县城里一见。”
赵朋远却是摆手,“我赵家虽是项城的大粮商,但是我父亲起家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庄户出身,没有什么不同。”
苏义领头引着赵朋远进了东屋。
苏宛平和傅氏在厨房里做饭,时烨便坐在廊下,神色不明的盯着东屋。
原本要出门做生意的,只好暂时不出门了,这赵朋远先前虽没有伤害她弟弟,但是当时对他们家的态度却也不是很好,上一次他们告了官,多少对他的名声有了影响,再说那人是他的小舅子,名声没了,他赵家自然也会名声有损,这样的话他不是更应该恨着他们才对。
何况这时代的读书郎最在乎的是名声与地位,家中但凡有读书郎的,行事做风都会变得谦让有礼,也要比一般人家行事大度。
东屋内,两人方坐下,赵朋远便看向苏义书桌上的注解,尤其拿起其中一本《周易》看了起来,半晌面色微变,他指着一道注解问道:“此人笔锋有力,挥洒自如,字迹又有颜筋柳骨,这本书不知苏兄从何而得?”
对于他们这样富贵家里的公子来说,买书没有什么难处的,最大的难处是那书里头的注解,谁能得到大儒用旧的书,谁就在学识上会得到突飞猛进的效果。
显然赵朋远看出来此书出自大儒之手,不免心生好奇,瞧着这一家也是普通的庄户,只是略好一点,才有这余钱送读书郎赶考,可是能得到这么一本书却是不简单了,莫非苏义背后有高人指点?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1章 复杂的赵家
第141章 复杂的赵家
苏义不明他的来意,没想他一上来就问他师从何门,自然不会将裘叔告诉他的,便说是路边小摊偶然遇上的。
赵朋远自是不信,不过他也不好再深问,他今个儿来是为了结交的,可不是为了拉仇。
赵朋远将书放下,含笑道:“苏兄,榜单出来了,苏兄可是咱们保昌郡的第一名,我却是最后一名,咱们也算是一首一尾了。”
赵朋远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了,苏义不知其何意,只好附和着他的话。
就这么尬聊了好半晌,忽然赵朋远不说话了。
苏义见状,便说起了钱木的事,或许两人的共同语言只剩下这个人了。
赵朋远却是苦笑道:“他除了不能再下考场,其实并没有别的影响,我爹使了大把银子将人从牢里弄了出来,毕竟没有伤人命,周旋一下便可,只是这话我告诉你你可不能告官,不然我爹也得跟着坐牢了。”
苏义面色变了变,没有说话,伤他的人有了银子就可以不坐牢,如此腐败,他岂能不生气。
赵朋远见状,连忙说道:“我跟他们不一样的,我觉得自己做下的事就得自己承担后果,钱木这人我自是不会再结交,而且现在我还比较惨,虽是看不惯继母与钱木,可是他们二人联合娘家想要侵吞我赵家的财产,我这一次过来说句实话就是来结交苏兄的。”
“苏兄将来必有大才,不管是项城还是余城,那里的富绅都会捧几位才子,帮着送去读书,将来高中,也算是朝中有人,我这一次来就是为了这事儿。”
赵朋远一着急,便什么都说了出来,苏义却是古怪看着他,结交他是有目的,那为何要毫无心机的说出来?
他还比他大了好几岁,连着他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都懂的事,他都十八岁了,家里的情况又如此的复杂,他却还般毫无心机,到底他是真傻还是装傻。
“我姐姐姐夫有钱,不必赵兄的救济,自然以后还是少结交的好。”
苏义自是不想与赵家人有瓜葛,何况害他家的钱木就这么的被赵家家主给使银子放了,多少眼前这人还跟钱木是亲戚的关系,他怎么可能再跟他结交。
赵朋远一听,眼神有些受伤,他忽然伏在桌上哭了起来,“苏兄你不知道我在赵家有多艰难,这一次我父亲派我和钱木去保昌郡余城赶考,我父亲说了,中了榜的人才能接着读书,我们两人拼了命的读书。”
“我明明是赵家正真的子孙,家里的银子按理都是我的,为何我爹会为了继母的一句话而发下这样的赌约。”
“我这一次是上了榜,中了童生,有资格参加院试,可是你也看到了,我在榜尾最后一名,院试恐怕根本中不了,而我自己也知道,能中得童生都因为我爹的那一句话我才努力学习的,可是我天资不高,以前夫子也曾说过我,如今果然应了验。”
“我若再这样努力下去,到时我功名未中,家业却落入了继母和钱家的手中,我不甘心,与其这样,倒不如我用银子捧出一位才子,自己专心的行商,将赵家的家业夺到自己的手中,毁了我继母和钱家的计划。”
赵朋远说完这些,用手帕擦干眼角,看着苏义,恳求道:“苏兄,我看了榜上所有的人,也拜访了不下十位才子,他们非富即贵,根本不需要我的资助,最后我想到了你,你家是庄户出身,你姐夫虽有钱,可是那也是你姐夫的,不如你让我来资助吧。”
苏义听他一番话都呆住了,这人说话还当真难听,又说要资助他,却又告诉他这是他最后选上的人,谁还能高兴得起来?苏义忍不住问道:“你拜访了这么多位才子,最后是不是都把自己的故事说了一遍?”
家丑不外扬,不懂这个道理呢?这人也太窝囊了。
然而赵朋远却是摇头,“我自是不会说的,但你不同啊,你这么小,还是个孩子,反正说了你也不懂,再说我也没有办法了,你是我最后的希望,我是这么想的。”
赵朋远拉着苏义的手,说起自己的大计划,眼睛都睁大了,“我送你读书,你将来中状元,不,中个举回来我就知足,到时你就在梅岭县捐官,钱全部由我出,然后我就借势接掌赵家的生意,从此以后我的生意跟你五五分,咱们一起赚钱喝酒吃肉,如何?”
“你这是让我做贪官吗?”
苏义倒吸了口气。
赵朋远连忙摆手,“绝对不是,我的生意一定来路正,我家做粮商,走的是海运,全部经过官府,没有私藏,也没有偷税漏税,只是我们也会销往吴越国就是,你知道的,边关小镇,卖给离国的百姓,他们都向来挑剔,大多买不起,但吴越国的皇室不同,他们有钱,却是没得吃。”
苏义的背往后一靠,闭了闭眼睛,有些头痛,他尚不知赵朋远是这样的人,上次在福来客栈,以诗会友,大家伙的很少说生活上的事,倒是显得正常些,现在想来,钱木不害赵朋远那是不可能的,放着这么一个傻子在身边。
不,赵朋远也不傻,就是太实诚了些。
“你让我只中个举,再给我捐官做知县,然后再跟你一起做生意五五帐,你知道你这话要是落入别人的耳中,咱们还有活路么?读书人若是身姿不正,便不能下考场,再说官商岂能勾结,就算你是正当生意,那还是官是官,商是商,岂能混淆一谈?”
赵朋远被苏义说得哑口无言的,他很是懊恼,坐在他的书桌前不走了,“我今天先在你家吃个晌午饭再说,我这几日跑来跑去的也累了,今天晚上能不能住在你家?”
苏义揉了揉太阳穴,半晌没有出声,赵朋远却当他答应了,立即坐到他的身边,拿起书桌上的书,看不懂的注解便开始问他,不知不觉两人学习了一个上午。
晌午饭的时候,赵朋远开开心心的从东屋出来,只有苏义却是一脸的无奈。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2章 生意上的朋友
第142章 生意上的朋友
在正屋的八仙桌前吃饭,几人坐下,赵朋远朝那桌上看去一眼,只见四个荤菜,两个青菜,还煲了海鲜粥。
赵朋远吃了一个炸鸡腿,叹道:“难怪苏兄不同意我的资助,原来你们家里的日子竟过得这般好,比我赵家还要好,这鸡腿味道这么好,一定是苏家姐姐做的。”
苏宛平却是疑惑的看着自家弟弟,赵朋远要资助她家弟弟?这也太奇怪了,她刚才在厨房还担心两人会打起来,显然白担心了一场。
吃过晌午饭,赵朋远又钻苏义的东屋去了,跟他一起学习。
苏义问他院试下不下考场,赵朋远说一定会去的,万一中了呢?中了就是秀才,到时他就有了名望。
苏义见状,就将几本重要的注解给他,并且留他在家里多住几日,两人一起探讨学识,至于资助和行商的事,苏义却不准他提了。
苏宛平看着两人很要好,赵朋远也叫身边的小厮赶着马车回了县城等着去了,他却留在了他们家,弟弟让他留下的,她自是不会反对。
傍晚苏宛平来到时烨的侧屋子里,问他对赵朋远的看法,时烨却是笑了,谁叫他耳朵尖,东屋里发生的事全部听到了,于是将赵朋远过来所说的话全部告诉了苏宛平。
苏宛平震惊的看着他,半晌说道:“赵朋远是真傻还是假傻,官商勾结他居然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好在我家弟弟聪明,还知道这事不能干,不然我弟弟将万劫不复。”
时烨却拍了拍床沿,“坐过来,咱们聊聊这事。”
苏宛平便顺势在床沿坐下,时烨忽然伸手一拉,拉着她一起靠在床头,顺势还将她揽在怀中,见苏宛平要生气,他连忙说道:“这赵朋远瞧着不是个读书的料,他这种反而适合行商,反正他赵家正是商人出身。”
“不然他若是做官,非要遭罪不可,而且我听到他们两人一起温书,赵朋远的学识远不如咱家弟弟,弟弟让他留下来,是因为他们会一起下考场,也是听到他家那复杂的情况,生了恻隐之心的。”
苏宛平立即被他拉走了注意力,于是两人挨在一起靠在床头,时烨顺手盖上被褥,两人就在一个被窝里了,时烨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手却握紧着她的小手。
苏宛平想了想说道:“赵朋远也是挺可怜的,他这么一说,恐怕这个继母不简单了,先前钱木对我弟出手,如此有持无恐,恐怕正如他所说的,赵家家主向着钱家。”
时烨叹了口气,“大户人家多是如此,于赵家家主来说,眼下谁最有利,自然向着谁,钱家必定也有优势的。”
苏宛平却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你说赵朋远不适合读书?”
时烨点头,“此人还是商人的思想。”
“那我跟他行商好了,他不是在赵家立不住么,不如借他的资源一用,以后跟他做粮食生意啊,那些瞒货不正有门路了么?”
时烨忍不住看向苏宛平,点了点她的鼻子,“你也不适合读书,适合做生意。”
苏宛平却是笑了起来,“时烨,你觉得此事可行?”
“自是可行,不过等他们院试后再说。”
“不成,余家船队快到了,这一桩生意我想拿下,再过去又得三个月,这生意是做一次少一次,如果这赵朋远愿意,我倒是愿意留他在家里多住些日子,而且这生意也不耽误他的时日,我们拉货到他的指定地点便是,他依旧能留在咱们家读书。”
苏宛平这么一说,时烨也动了心,“都听你的。”
于是苏宛平打算明个儿问问看,两人商量好了,苏宛平打算下床走人,时烨却有些郁闷,“你问完就走人,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苏宛平摸着自己的心,摇头,“不痛,一点也不痛,你安心睡觉,别想些有的没的。”
“我堂堂八尺男儿,正正经经的一个人,孤夜难熬也是人之常情,你可是我媳妇。”
时烨的嘴噌了过来,被苏宛平的手挡住了,他便在她的掌心里舔了舔,吓得她连忙收手,然后速度飞快的下了床。
时烨撑着上半身,一头乌发垂落下来,原本就长得俊郎的他在这朦胧的灯火之下越发显得惊艳。
苏宛平呆了呆,心怦怦直跳,但她还是逃也似的跑了。
进了正屋内室她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平息,刚才下床那一刻,她看到时烨那受伤的眼神,心里很是不忍,可是她知道,若是再接吻,多半就真的离不开他的床了,可是她还没有做好准备将自己交付出去。
她发现前一世长的那十年的灵魂,恋爱经验半点没有涨,唯独涨了一些理论知识还有就是她的心更害怕受伤害,没有了十七八岁的义无反顾,与追求爱情的执着与坚定。
她顾及很多,最终只有一句话解释,那就是她害怕受伤,她害怕时烨会离开她,她害怕自己配不上时烨。
苏宛平辗转难眠了半夜,后半夜睡了一会儿,大清早的她就起床了。
在屋子外头,看到赵朋远在给他们家挑水,苏宛平都呆住了,傅氏起床出来,见到这一幕,连忙上前制止,哪能让贵客在家里做事,以往都是时烨做的,好吧,都习惯时烨早早起床将这一切都做好。
这会儿时烨却在后头劈柴,见媳妇过来,他抹了一把汗,笑看着她。
“赵朋远是怎么回事?”
时烨一听接着劈柴,说道:“你由他去,倒要看看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这样考验不太好吧,怎么能叫人在家里做事,说出去也不好听。
时烨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你以为赵朋远儒弱?他会功夫。”
“会功夫?”
苏宛平呆了呆。
“嗯,功夫不深,自保有余。”
这一下苏宛平不说话了,赵朋远来他们家当真是他自己所说的意思?
天亮的时候,苏宛平和时烨去了码头。
这一次苏宛平叫时烨不要乱跑得不见人了,叫他帮着在码头上找一找余家的小管事,她要拿下这桩生意,就借着赵家的名头。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3章 谈生意
第143章 谈生意
时烨答应了,苏宛平却在魏三娘的面馆里帮着干活,魏三娘说余家那位小管事有好几日不曾来码头,没有回来就是还没有找到门路,苏宛平问魏三娘可否知道那人的住处,魏三娘摇头,“必定是夜宿客栈,余家船队在梅岭县没有分号。”
苏宛平便也不再问了。
正在苏宛平物色其他的船管事时,时烨带着一人进来了,不,这人是被时烨抓过来的,正是余家的小管事。
面馆里有人看到了,纷纷变色,魏三娘连忙将伙房让出来,让他们三人好讲话,外头影响不好。
余家小管事很是郁闷,他带过来的人打不过时烨,大哥说让他注意着这人,果然还是落他手上了。
小管事朝苏宛平笑了笑,“好巧,又见面了。”
着实巧,非要时烨出手才能见上他一面。
“不知那批粮食还会运到小岛上吗?”
苏宛平的话令那小管事的怒了,他冷哼一声,“大哥说了,粮食不卖给你们了。”
“那你上一次还应承了我。”
“我为了脱身才答应的,那会你夫君就守在外头,我是被逼的。”
苏宛平看向时烨,时烨点头,好吧,他们夫妻两人是逼了一下,但是那也是为了余家好,各取所需啦。
“这样吧,咱们坐下来好好聊聊,你们不也想弄一条比较稳妥的销售线路,正好巧了,我这一次认识了项城的赵家家主,你知道项城赵家么?”
小管事脸色一变,连忙点头,“自是认识的,赵家家主可是吴越国皇室的座上宾。”
啊?苏宛平怔住,那赵家有没有做过对不起离国的事?那又得斟酌一下才成。
“对,就是那个赵家了,他们是项城最大的粮商,以后你们的货我全部收下,我就是销到项城去的,这下你们放心了吧。”
“你说的可当真?”
“要不我找来赵家的大公子来给你看看?”
小管事的双眸一亮,眼前是有这个想法,苏宛平却是冷笑一声,“余家果然挺会做生意,嫌我年纪小不懂事呢,这会儿我若找来了余家的大公子,指不定你就巴接了人家,来日一脚将我踢开,这中间的差价也没得我赚了,你觉得我会这么傻么?”
做瞒货的中间商,就是借着船队没有多少时间停靠在岸,又极需要找一个稳妥的销货商,于是就产生了中间商,这余家小管事倒是会想,自己没有门路结交赵家,也没有这个时间跑去其他郡县结交,就想借她之手与赵家搭上边。
苏宛平一语道破,小管事面颊一红,便说会将此事告诉三当家的,到时还得他大哥来定夺。
这一次苏宛平变聪明了,她问到了小管事的住处,又在码头买通了苦力的头目,帮她留意着此人的去向,这下她才放心的回去。
一回到院子里,就见赵朋远拿着书与她弟弟讨论学识,此时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的,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知识产生了分歧,最后还是苏义驳倒了赵朋远,两人又和好了。
苏宛平靠在东屋的门框有一会儿了,这两人看书却是极其认真,竟然没有发现她过来,不,赵朋远应该发现了,时烨不是说他会功夫么?她弟弟在家里放松了警惕,再加上又爱读书,他没有发现是正常的。
苏宛平轻咳了一声,引起屋中两人注意,苏义见是姐姐,立即起身,赵朋远也放下走过来,一脸的笑容看着她,还跟着苏义一起喊她姐姐,他明明比苏宛平大了几岁,这么叫有些不合规矩。
苏宛平却叫弟弟先坐下读书,她找赵朋远有事,于是两人来到牛棚后,这儿有块小菜地,便随意寻了一块石头坐下。
苏宛平的眼神意味不明的看着赵朋远,赵朋远的笑容也跟着收了起来。
“听说赵家是吴越国皇室的座上宾,不知是不是真的?”
苏宛平也不拐弯抹角,赵朋远却是苦笑一声,“做生意的自然八面玲珑,我爹既然与吴越国做生意,自然就得与人结交,生意越大,结交的人官阶自然越高,不知不觉就有了今日的地位。”
“好一个不知不觉,赵朋远,我们傅家是庄户人家,也不想跟你弯弯绕绕,你就直接告诉我,你这一次来找我弟弟,又在我家里住着,到底是几个意思?”
赵朋远一听,慌了,连忙解释道:“我是为了结交苏兄而来,他学识了得,小小年纪,前程必定不可限量,我只是想将来多一条人脉,再说我家里行商,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在许多行事风格上都有些势利了此,但是我对苏兄的交情绝对是真的,没有骗你们。”
苏宛平又问起赵朋远的家事,跟时烨告诉她的一样,他是赵家前主母生下的嫡长子,母亲生他时难产,便去了,没两年他爹另娶了钱家之女,钱家家世书香门第,却并不是很有钱,但这一代出了一个钱木,不仅学识了得,还挺会行商,甚是得他父亲的喜爱。
而这位钱氏也争气,居然生下一儿一女,也就是说在赵家,能继承赵家家业的便有两个儿子,虽然古训都是嫡长子继承,可是他已经没有了母亲在旁,继母如此强势,弟妹虽小,小舅子却有能耐,所以赵朋远担心自己地位不保。
苏宛平忽然问道:“你想不想出来自立门户?”
赵朋远苦笑道:“前头十几年我努力读书,听了继母的话,一心扑在学识上,而今我长大了,才中了个童生,科举之路漫漫长远,而我赵家之财富却早已一步一步落入钱家的手中,我不甘心。”
“这一次院试我会下考场,中了自然好,不中我便不再读书了,赵家的家业是我的,我不能让外人夺走。”
“如今我除了一身学识,更是没有半点权力,更不要说自立门户的本钱了。”
赵朋远说到这儿就一脸黯然,苏宛平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相信你赵家这么大的生意,也知道什么是瞒货吧,我让你自立门户是私下里为之,表面上你照旧可以读书麻木他人,而咱们私下里可以做粮食生意,你赵家有资源,你便借点道就行。”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4章 出远门做生意
第144章 出远门做生意
“瞒货生意?恐怕有风险。”
赵朋远有些担心,事实上他还没有做过生意,生怕自己搞砸了。
苏宛平说道:“你不正是马上要院试了么?眼下你只要找到销路,这拿货与运输全由我出,销到你指定的地点,赚下的银子咱们五五分帐如何?”
赵朋远动心,他看着苏宛平,有些犹豫不决,恐怕也担心这销路被她发现,改日撬了赵家的墙角。
这第一桩生意最考验人的信任,两人都对对方有怀疑,的确是该好好考虑一下,苏宛平给他时间考虑,但是她有一点,生意归生意,生意以外的她都不会理,比如与吴越国的人打交道,她甚至建议赵朋远也不必与吴越国的人接触过深。
赵朋远还是住在傅家,苏宛平第二日照旧去做生意,不过这一次余家的小管事却是跑来江新面馆告诉她,余家的瞒货于三日后运到小岛上,问她可有筹集好银子,这一批货也不多,比上次的多一点,给她的价格是六千两银子。
1...3233343536...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