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三丫肉痛的给了五两银子,也没有理会两老的怎么回古道村去,直接就走了,苏海追都追不上。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7章 苏二丫反击
第137章 苏二丫反击
苏三丫匆匆回百香食铺的帐房找苏大丫,苏大丫一听,面色一沉,她想不到一向听爷爷奶奶话的大伯会忽然离家,真是千算万算漏算了这一步。
真是不甘心,这一次本来可以将苏二丫一家踩到脚底下的,没想到大伯明明被刺伤了还却还帮着苏二丫,真是令人气愤,如此愚蠢的人,忽然有一天却聪明了一回,当真让人生恨。
苏大丫见三丫一直盯着她看,她沉着脸说道:“此事不要传出去,当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时夫子这边也不必提及,院试过后,时夫子便能去东院做教导了,此时不能生出半点对他不利的言论,至于苏二丫,以后有的是机会,可明白?”
苏三丫连忙应是,不敢再提半句。
而傅氏院里,傅氏被女儿阻止不要出门,她知道女儿怕她说错话坏事,于是她一直在家里焦急的等着,这会儿看到三人回来,她才松了口气。
苏宛平进屋将苏大山已经离家出走的事告诉了傅氏,傅氏半晌都没有说话,苏宛平觉得至少这一次苏大山做对了一件事,终于为妻儿想了一回,若是他这一次出了面,他们一家是真的毁了。
苏宛平这一路上想到了许多,如果傅氏坐了牢,那家里名声没了,弟弟就不能下考场了,而她的名声一毁,时烨指不定也得返回罪人村去,一切都将回到她初穿越时的原点,甚至更惨。
想到这里,苏宛平就一阵后怕,整件事下来,似乎有人在背后主使着一切,凭着苏家人的头脑,不会有这么聪明的,再想起堂前看到了苏三丫和状师,她立即想到了苏大丫。
还真是几次三番的给人添堵,她原本还想着等弟弟这三场春试过了后再来反击的,看来她不能这么隐忍着了,是时候给苏大丫添点堵了,免得她日子过得太过逍遥,一直的祸害她。
于是当天傍晚,苏宛平就冲进了苏家院里,苏家院里只剩下两老的,家门冷清,此时看到苏宛平一个人进来,吓得立即起身,见她手上没有拿菜刀,心下略安。
苏宛平站在院里,朝这旧院子看去一眼,忽然笑了,“报应啊,这真是报应啊,一家人无良,果然是有报应的。”
“二丫头,你给老子滚出去。”
苏海指着她大怒,李氏也骂了起来,“你这个扫把星,赶紧滚,滚。”
苏宛平却是无动于衷,反而说道:“你们两个是真的愚蠢,到这个时候你们还没有看出来么?大房家散了,三房家散了,唯独二房好好的,是不是苏大丫还说自己有麻烦呢,二房一家在县城里过不下去呢?”
苏海面色微变,疑惑的看着她,这么一提,苏海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苏宛平接着说道:“你们不知道的是,二房在县城里过得好好的,什么我告发了苏大丫女扮男装的事,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你们大可以去县学里问问,苏弦在县学里名声依旧在,只是苏大丫知道,她已经不能女扮男装真的下考场,那便是欺君之罪。”
“真正的二房却是呆在县城里,百香食铺就是二房的产业,他们现在日进斗金,日子过得逍遥,连带的连苏三丫也在县城里,你们怎么不看看苏三丫每次回村里穿的都是什么衣裳,如果不信,就去百香食铺里看个究竟。”
苏宛平见两老的又要开骂,她转身便走了。
如今苏家散了,依着两老的那个自私性子,若是发现二房日子过得这么好,不去闹个你死我活是绝不罢手的,那么这两人进了城,苏大丫是收还是不收呢?收了就像吸血鬼,不收这两人也不是这么随意能打发的。
就在苏宛平说的这些事后第二日,苏家两老的就赶去了县城,之后好几日都不曾回来。
苏宛平倒是没有去打听县城里的事,对于她来讲,眼下最要紧的是弟弟的院试,还有她的生意。
还有两个月要院试了,苏义这两个月自是要常去罪人村外的,在苏宛平的周旋之下,裘叔的劳役轻松多了,毕竟年纪大把了,做管事的也不能服众,又是文人出身,自然没有华应和卫成能震慑。
于是在罪人村里多有华应和卫成照拂,又有苏宛平的银两疏通,裘叔轻松了不少,吃得好了住得好了,人显得有精神多了,似乎脑子也好使了不少。
这日时烨赶着牛车陪苏义一起来见裘叔,见苏义已经问完学识,时烨便跟裘叔单独说了一会儿话,他将苏义这两次考试的情况说了,此子一但培养起来,将来必定能成才。
裘叔自是高兴,时烨却说起一但苏义中了状元,到时面圣之时,便可以为裘叔求情了。
裘叔一听,连忙阻止时烨这想法,他是罪人,连着都不让外头的人知道苏义是他的弟子,他在朝中政敌甚多,虽也有与他交好的,可是如今他落泊至此,已不成气候。
时烨看着年过五十的裘叔,叹了口气,“不求富贵,只求落叶归根,苏义得你指点,这是他该回报给你的,裘叔,好好教苏义,他将来会回报你的。”
时烨的话令裘叔再次怔住,谁愿意一辈子成为罪人,谁不想返回原籍死在故乡。
裘叔眼眶一热,什么也没有说,却是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来,交到了时烨的手中,“这是季丞相来信,此人与我曾是同窗好友,多年至交,而今我落泊,他竟对我不弃,此次来信,他有告老回乡之意,季丞相本是保昌郡人士,幼年时期在保昌郡呆过,此番归来,必定在这两年内。”
一朝丞相告老回乡,莫不是朝堂上出了什么事?时烨震惊的拿着这封信。
裘叔接着说道:“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几年,你也是从罪人村出来的,这信留在我这儿多半被人抢走,倒不如留在你这儿,多谢你为我着想。待季丞相回乡之时,你带着义儿拿着此信去拜见他老人家,或许义儿能拜他为师,受他指点。”
“裘叔。”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8章 中了童生
第138章 中了童生
时烨疑惑的看着裘叔,怎么能拜两位师父?何况裘叔尚在,不仅苏义不是这样的人,就是傅氏一家都不是这样忘恩负义的人。
裘叔却是笑了笑,“我年纪大了,你的提议的确不错,可是连季丞相对我之事都无能为力,义儿高中,若是真的提出来,反而只会连累他,如今这日子我过得挺好的,义儿就像我多了一个儿子,他很孝顺,我在弥留之际还能得到这份温暖,很安心了。”
此时罪人村的锣鼓声响起,裘叔转身快步走了,时烨从树林里出来,就见苏义坐在牛车上正在仔细的思考着刚才师父所说的知识。
今个儿师父给他布置了一道题,让他谈谈这边关小城的冶理,大家都认为他只有十三岁的孩子,只有他师父却将他当大人看。
时烨坐上牛车,看到他手中的题目,心思微动,依着俞学政的性子,恐怕这次院试会出这道策论题。
“苏义,你还记得你姐说过的话么?梅岭山我去过,曾经在罪人村的时候去打猎,我翻山越岭,那时我就在想,翻过梅岭山是不是就可以去往中原?后来听你姐说如果打通了梅岭,从此以后便能与中原行商,可是你也说过,吴越国必定会收复了边关三郡,接着攻入中原,反而祸害了百姓。”
时烨说完看向苏义,见他又陷入沉思,他扬起唇角,果然此子聪慧过人,是块读书的料,只是如今的朝堂恐怕不是这些新晋才子真正一展抱负的所在,季丞相对离朝一生忠心耿耿,为了天下百姓,更是没有半分懈怠,如此人物,老了却落得一个如此下场,看来朝堂上有大变故了,只是对于他们这边关流放之人来说,却是没有半分波及的,日子还是得过下去。
两人一路回了家,苏宛平见两人回来了,她将时烨叫进了西屋。
时烨进屋,就见媳妇捧着新衣正等着他。
“看看,我跟娘学会做的新款,襟口和袖口是我绣的花,这个花很特别,以后只在你的衣裳上绣,不能说不喜欢,不喜欢也得穿。”
这天气转热,不用穿薄袄了,眼下穿的是夹层的长衫,她现在做的是单衣,可以初入夏时穿。
时烨却是笑了,拿起衣裳往身上套,苏宛平上前帮他理了理,接着站在一边细细打量,无奈道:“我娘说你长高了,我还不信,还真的长高了,这次的尺寸与上次的又有不同,说起来你跟我弟弟可费布料了,衣裳还没有穿坏就得新做。”
时烨听后在门框处比了比,似乎真的长高了,必定是在媳妇家里吃得好了,这几年熬得太过,忽然生活变好了,自然就有大变化了。
时烨抬起袖口一看,天蓝色的长衫上,只有袖口是绣的一种奇怪的花,细看下,花很好看,只是他却是不曾见过。
“这是什么花?”
“依米花,以后我只绣在你的衣服上,反正也拿不出手。”
时烨却是笑了,瞧着这绣功有进步,他上前两步,来到苏宛平身边,接着一把将她抱住。
“很喜欢,这花可有什么喻意?”
“没有,就是觉得你人比花娇就绣上了。”
“我人比花娇?你竟然如此说我?可是觉得我不过强壮,像个女娇娥?”
苏宛平正要反驳,时烨却毫无征兆的吻了下来,顺势将她抱入了侧屋放在了床上。
许久后,苏宛平发现两人居然在一个被窝里,这可是大白日的,还没有到晌午歇晌的时候,两人居然滚床上去了,像话吗?
苏宛平连忙推开时烨,却见他衣裳早已经松散开来,她刚才似乎好像解了他的衣裳。
这一个漫长的吻,时烨已经越来越有技巧,以至于她有些昏沉。
苏宛平从床上坐起来,时烨却有些郁闷,她看着自己只剩下中衣,心下一惊,不过是一个吻,他们居然解了衣裳,再这样发展下去,下一次怕是直接擦枪走火了。
苏宛平恶狠狠的盯着时烨,“你居然偷袭我。”
时烨半靠在床头,眼神却停留在她肿胀的唇瓣上,此时又红又肿像花蕊一般诱人。
“可是你也解了我的衣裳。”
时烨一脸无辜的指着自己的衣裳,已经露出胸膛了,虽然这也不算什么好吧,但是时烨这眼神颇有一种两人已经有了肌肤相亲后该她负责的样子,着实令她有些不好受。
苏宛平连忙从他脚边下了床,理了理衣裳,见他还不起床,上前拧住他的耳朵,“下次你不准偷袭,还有不就看了你的胸膛,不算,这大白日的,要是被我娘和弟弟知道,你好意思不?”
她连忙起身出了屋,时烨却觉得可惜了,刚才她明明动了情,原来这才是两人接吻,她所谓的吻是这样的感觉,倒是感觉不错。
苏宛平从屋里出来,便进入了厨房,傅氏正在揉面,看到她这羞涩的模样,忍不住想笑,这一双儿女都不让她操心的,忽然感概她流落到这古道村她也值了。
一个月不到,府试发案了,那会儿苏宛平三人告别傅氏一起去的县城,县城县学门口的榜单前挤满了人群,苏宛平三人根本挤不进去,里头不少人在念着名字,但凡在榜单上的,看榜的人都会欢喜若狂。
科举第一次,考中了童生,有了童生的资格才能参加院试考中秀才,一个榜单让人欢喜让人愁,今年的梅岭县去的寒门学子颇多,但凡家里有点余钱的,都会支持家里的男孩识字。
就算不说中举或者状元,能中一个秀才,四里八乡也吃得开了,到时开间私塾,或者给人抄书立字据,再有能耐一点的便能上得堂前做状师,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还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苏宛平和苏义实在挤不进去,是时烨一个人往里头挤的,不过在他还没有挤到最前头的时候,站在前排的人当中有人问道:“第一名苏义,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居然是整个保昌郡的第一名。”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9章 抢生意
第139章 抢生意
时烨听到这话脚步一顿,脸上露出笑意来,伸手举起,“苏义,苏义,这边。”
所有人都朝时烨看来,这可是第一名的家人,这些人下意识的往两边让开一条道来,时烨来到第一名前看了看,真的是苏义得中第一名。
就在时烨离开的时候,他看到榜尾落下一个名字,“赵朋远。”
苏宛平和苏义自然也听到人喊了出来,这会儿苏义却是抿嘴笑了,时烨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说道:“再接再厉,若是你能在接下来院试还能中得案首,你便能拿到小三元,这样的话你师父脸上有光,而且对于你将来拜师会更顺利。”
苏义重重的点头,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师父,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三人没有急着回去,却是寻了一家酒楼先吃顿好的,点了弟弟最爱吃的几道菜,接着又给时烨点了红烧肉,三人正吃得欢,酒楼里却来了几人骂骂咧咧的在不远处坐下。
苏宛平抬头时不小心看到,目光呆了呆,那一行人居然是苏家的二房一家还有两老的,当然还有苏三丫了,只是没有钱氏,钱氏和离后也不知道到底去了哪儿。
苏宛平朝时烨噜了噜嘴,时烨往那边看去一眼,正好看到苏李氏忽然一巴掌甩在苏二河的脸上,打得这么突然,以至于一桌子人都惊住了。
赵秋红第一个反应过来,二话不说站起身,拉着苏大丫就走。
母女两人一走,苏三丫自然也跟着走了,桌前只留下苏二河和儿子苏可。
这会儿苏海训话了,这里毕竟是外头,苏家两老的却是无所顾忌,看得出来 ,苏二河要发飙了,他可不是苏大山,父母说什么就信什么的人,有时候苏二河只向着家里的妻儿,当然两老的有好处给他的时候他自是会耐着性子。
二房算是苏家院里最狡猾的一家了,苏宛平慢慢地吃饭,一边吃一边看戏,想不到她说的那一番话,这两老的果然听进去了,恐怕有好一阵子二房没得消停了。
饭吃完了,那边的苏家人却是连菜都没上,正好伙计上菜的时候,苏二河带着儿子气冲冲的走了,余下苏家两老的。
到这个时候苏海惊道:“他们都走了,这吃饭的银子谁付?”
两老的傻了眼,苏宛平却是扬起唇角,三人吃饱喝足就要走,被两老的看到,苏海连忙过来要拉住苏义,哪知时烨一挡,三人便轻轻松松的走了。
三人回了古道村,接下来苏义在家看书练字,苏宛平和时烨却去往码头做肉干的生意。
还没有摸清开铺面的门道,不能这么冒失,等她弟弟中了功名吧,到那时她开铺面遇上了地头蛇也得掂量一下。
江新面馆里魏三娘跟苏宛平却是熟悉了,什么话都会跟她讲,把她当自己人。
苏宛平在江新面馆里帮忙了一个下午,肉干卖完,魏三娘拉着她说道:“还记得上次的余家船队么?听余家的人说船队又快要来了。”
余家船队做的是附近的生意,来回中间只隔着三四个月,这一次却来得早了些。
苏宛平听到这个消息她就有了心思,只是想起上一次得罪了余江此人,不知道这一次他带的瞒货会不会交给她来卖呢?上次的确没有考虑好,走了歪门邪道,人家受着惊不给她卖也是情有可原。
只是这生意当真是好做,想起保昌郡的粮铺里那价格高昂的白米,她就舍不得错过这个机会。
与时烨回去的路上,苏宛平将魏三娘的这个消息说了出来,江新面馆来来往往许多人,魏三娘打探到的消息自然是准的。
时烨却是沉默未语,苏宛平见他有些不高兴,便不敢再提及此事。
做着肉干的小生意,也还能糊口,苏宛平每日来来回回的,倒是惬意,村里不少人看着她做生意,由先前的眼红到现在的麻木,只怪自己没有这发财的运道,倒也没有人为难她了。
偶尔有杜氏出来说几句酸气话,苏宛平都不会理的。
这日镇上赶集,苏宛平和时烨出门的时候带上了苏义,弟弟是去县城里买笔墨,顺带买些注解的书。
将苏义在书铺前放下,两人便去了码头。
在码头上忙活了一日,苏宛平居然看到了余家的小管事,此人先前跟在余江身边的,看来这一次早早归来,不会是在梅岭县寻门道的吧?
苏宛平给他送上珍贵的牛肉干,又叫魏三娘炒了好菜一并送到他的桌前。
那小管事一看到她脸色就变了,面都不吃了就要走,苏宛平连忙拉住他的衣角,“叔,留步。”
此人一甩袖口,郁闷的坐下。
“叔,梅岭县我最是熟悉了,城中两大粮商,一位姓王,一位姓蔡,此二人有门路,只是你有所不知,这码头上不少瞒货都经他们二人之手,这两人狡猾着呢,若是被他们知道藏粮之地,必定乘你们离开之际做手脚,我倒听说有些粮商就丢了不少货物。”
苏宛平的话令对方面色一怔,心里也有些疑虑起来,先前大哥让他上岸探路,为此他们打算换一个地方藏粮,这一次他找到了藏粮的小岛,可是这销路却一直没有找到。
眼下被苏宛平一说,心里就有些乱了,梅岭县人太少,可是这儿码头大,隔着还有一个吴越国,有些粮商不怕死,有门路的,多是将这些瞒货销往吴越国,那边是有多少要多少,很多粮商做个转手生意就比他们船运几个月还要划得来。
上一次遇到这位不也是这样,找了一个黑市的人就将他们的粮给卖了,对方来头不小,大哥可不敢招惹,此女却是如此胆量,小管事犹豫着,见苏宛平胸有成竹,便问道:“除了上次那人,你可还有别的人推荐?”
苏宛平却是笑了,“我是有人的,在保昌郡,但那个人跟你们没有关系,粮我自己运,银子我自己给,你们把货交给我如何?”
苏宛平还是想着这生意,这生意多好啊,她能摸到一条线就这么断了,她也不甘心。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0章 奇怪的赵朋远
第140章 奇怪的赵朋远
可是这小管事却又犹豫了,他上岸的时候,大哥再三交待,再也不准他与这位妇人交往,她夫君有本事,好在心地还算良善,没有向他们下手。
小管事应下了,吃了苏宛平的牛肉干和小菜,说粮食到了再来通知她。
苏宛平很是高兴,可是接下来几日,苏宛平便不曾见过这个小管事了,魏三娘怀疑此人对她的承诺并不可靠。
苏宛平有些气愤,她没有将这事告诉时烨,每日再去江新面馆,便叫魏三娘帮着留意,一但在码头上看到这位管事,她非要将这桩生意拿下不可。
这日傍晚回来,苏宛平有些劳累,便早早的泡了澡躺西屋里去了。
时烨却来到苏义的东屋里,见他已经将裘叔交给他的题写出了答案,便拿起来细看,看完后时烨都有些震惊,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解,居然与他先前提点的完全不同。
他写下的是梅岭县码头与吴越国交界入的水域,他先是对吴越国的防御上,接下来是船支的建造,巴蜀的官船听说很是了得,造船技术也是远近出名,轻薄如翼的小船能穿过急流,那么建造一艘大船远行是否也可行,他接着又讲到了梅岭山,这一段的确是听他姐的一番言词所做。
时烨看了后直点头,“你这一份考题若是院试的时候没有出,你就将此提议呈给赵知县,他必定会嘉奖你,你在梅岭县的名望也会越大。”
苏义没想到时烨这么赞赏他,他很高兴,毕竟是个孩子,这几个月他勤奋苦读,从来不敢因为自己的过目不忘而有所懒怠,甚至他更加的努力,他害怕自己不能出人头地保护母亲和姐姐。
时烨将文章递给他,“明日拿去给你师父看看,他一定会很高兴的,这此年他关在罪人村,对外头有些不了解,但这些时局之势,相必在朝堂上也曾提起过。”
苏义点头。
时烨起身之时,就见苏义的书蓝里放着一件新衣,是纯白的,布料极好,可是这做功不像是娘的手法,于是问道:“这衣裳从何而来?”
苏义面颊微微一烫,垂着头说道:“在街上买的,觉得好看就买了。”
时烨再次瞥向那衣裳,衣裳很普通,只有袖口绣了几支缠枝花纹,并没有什么特别,为何苏义会觉得好看?
不过小孩子的眼光他不敢苟同,嘱咐他好好读书,时烨便回了西屋。
这日两人出门晚了一些,正要出门的时候,村里来了一辆马车,村民都跑村口看去了,瞧着这马车极为精致,马匹也是高大威猛,走在那小道上,很是显眼。
镇上很少见到马车,多是驴车和牛车,到了县城里,也只是偶尔看到有马车经过,可是那些马车都很普通,这一辆却是不同的,倒是让人更加的好奇,这人来到古道村是找谁的呢?或者是谁家的亲戚呢?
苏宛平和时烨将吃食装上牛车,正要赶着牛车往村口去,就被马车堵了个结实。
今日贪睡了一会,苏宛平来了月事,没想起晚了些,这会儿被堵住了,牛车只好再次赶到院子里,谁想马车却径直朝她家院子里来了。
在傅氏的院门外停住,村里人还在说道:“苏家读书郎就是这家了,不知你找苏家读书郎何事?”
只见马车里走出来一人,那赶马的车夫本要与村人做答,见主子出来,连忙下车搬凳子,扶着主子下来。
出来的公子看着十八九岁的样子,一身紫衣长衫,头顶宝玉冠,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整个人都显得贵人逼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