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大山从来没想过一向柔弱的傅氏敢反抗他,这么多年都不曾还过手,今日居然敢刺伤他?苏大山气红了双眼,强忍着痛,狠狠的甩了傅氏两个耳光,然而傅氏却是不管不顾,拿着剪刀又刺了过来。
苏大山还没有从她身上下来,这会儿闪躲不急,胸口被刺中,他痛得往后一倒,傅氏却从床上打着颤跳下,拿着剪刀又朝他刺去。
此时的傅氏头脑有些昏沉,眼前只有她这十七年前受苏大山殴打的场景,她不知道刺了多少下,地上的人不动了,而内室却冲进来周氏和老三媳妇。
两人上前抱住傅氏,三人吓得都不轻,从来没有看到过傅氏发过脾气,如今却看到傅氏正在杀人。
周氏抱住了傅氏,老三媳妇拿下傅氏的剪刀,傅氏愣住了,呆呆地盯着地上一动不动的苏大山。
周氏紧紧地抱着她,三个女人一句话也没有说,老三媳妇最先反应过来,她慌乱的往村长家跑,很快吴喜和刘老三带着各自的儿子来了傅氏的院子。
当天夜里齐忠被吴喜找了过来。
苏大山被抬到了院子里,躺在木板上,齐忠上前把脉,接着看了伤口,连忙从药箱里拿出金疮药膏涂抹。
齐忠一脸凝重的说道:“连夜送去镇上的医馆,或还能有救。”
傅氏呆呆的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周氏也缓过神来,问傅氏的银子放在哪儿,傅氏被周氏拉着进了屋,接着拿了一袋银子由几位年青人抬着苏大山连夜往镇上的医馆里送去了。
老三媳妇陪在傅氏身边一夜,周氏却跟着吴喜一同去了镇上照看。
此事发生后只有吴喜和刘老三两家知道,并没有惊动其他人,只有傅氏院子的周围两家邻居,半夜起来看了一眼,就是听到这边闹哄哄的,也没有听到是个什么事。
早上隔壁的杜氏上前敲门,想问昨夜傅氏院里出了什么事,却是老三媳妇开的门,老三媳妇嘴巴子厉害,杜氏不敢惹,没有问出名堂,也不敢说什么了。
大清早苏家院里冷冷清清,苏海见大房屋里没有半点动静,心想着莫非大儿子这么早就下地了,然而当他看到墙角下放着的锄头,他便皱了皱眉,推门进入大房家里,里里外外找了个遍,也没有看到大儿子,苏海急了。
“老太婆,你见到大儿了没有?”
李氏从屋里出来,刚披上衣,看到当家的,着急的问道:“大儿大清早的上哪儿去了?”
苏海一听就气愤。
苏家两老的等到了晌午,也没有看到苏大山回来,两人着急了,心想着莫非去了县里找二房了。
于是当天两老的就叫村里人捎了话给县城里的二房,当天夜里苏大山也没有回来。
第二日,县城里传了话,没有看到大伯过来,李氏这一下更着急了,首先想到了傅氏的院子,莫非她大儿子躲傅氏那儿去了,前几日还说要把媳妇接回来的,倒是有这个可能。
于是两老的就冲傅氏院里去。
老三媳妇陪着傅氏在家,听到敲门声,她有些犹豫,再听到李氏的声音,老三媳妇下意识的看向傅氏,傅氏靠在椅子上,呆呆的坐了两日,这会儿也没有什么神彩,看来吓得不轻。
老三媳妇只盼着二丫他们快点回来,出了这么大的事,一但苏大山真的救不回来了,苏家人非活剥了傅氏不可,指不定还得坐牢流放。
想起罪人村流放的罪人,老三媳妇打了个寒颤。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4章 三缄其口
第134章 三缄其口
院外还在敲着门,可是半晌没有人开,李氏怀疑里头没有人,这会儿杜氏却揪着机会走了过来,指了指里头,小声说道:“里头有人呢,有两人,还有刘老三的媳妇在里头,我前个夜里听到傅氏院里闹哄哄的,连村长和刘老三都来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昨个儿早上就清休了。”
李氏一听,心中咯噔了一声,村长前不久才警告了他们苏家,大儿莫不是真的来找傅氏被村长发现了。
李氏再次敲门,这一次却是拍得砰砰作响,大骂道:“杀千刀的傅氏,你给我开门,你把我大儿怎么了,快开门,我大儿要是有个什么,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老三媳妇再也听不下去了,她扶着傅氏想回屋里坐着,没想李氏却道:“傅氏,你再不开门,我就用锄头砸门了,你给我等着。”
两老的脚步飞快的往苏家院去了。
老三媳妇却是慌了,看来这事儿也瞒不住,可是如今人都不在家,她跟傅氏怕是对付不住,老三媳妇正焦急着,李氏和苏海就扛着锄头冲了过来,开始砸门。
杜氏站在自家门口瞧着看笑话,却在这时,村口进来了一辆牛车,杜氏眼尖,立即看到牛车上的三人,她吓得赶忙进了院子将门关紧了,想不到读书郎这么快就回来了。
眼看到就要进家门了,时烨将车赶得飞快,三人的心情极好,就想着将弟弟中了童生的消息告诉傅氏,傅氏一定高兴坏了。
然而牛车到了家门口,就看到苏家两老的拿着锄头正在砸他们家的门。
苏宛平见到,二话不说从牛车上跳下来,时烨和苏义也很快从牛车上下来。
苏义大声喊了爷爷奶奶,苏海和李氏停了手,朝三人看来,脸色大变,看到孙子那防备而疏离的眼神,再看到满眼愤怒的孙女,旁边还站着一个身姿高大面色严肃的孙婿。
李氏和苏海吓得不敢再动手,李氏骂道:“你们瞪什么瞪,我可是你奶奶,你爹两天没有回家了,你娘把他怎么了,怎么连门都不敢开了?”
老三媳妇听到外头的声音,面上一喜,立即上前开了门,果见苏宛平三人,高兴的喊道:“二丫头回来了,快,快进来,你娘这几日被苏家人欺负死了。”
苏宛平一听到这话,立即冲向前夺下了苏海的锄头,二话不说将锄头扔田埂下去了,落在人家的水田里,苏海气得立即抬手就要甩她一个耳光,时烨却伸手抓住了苏海的手。
两老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三人赶着牛车进了院门,接着还将院门关上了。
李氏不敢强来了,就坐在傅氏的院子外大哭耍泼。
苏宛平一进家门就看到傅氏脸上的巴掌印,虽然淡了不少,却还是让她看得清楚。
傅氏见了一双儿女,一直呆呆愣愣的她立即起身。
“娘。”
三人扶着傅氏进了屋。
老三媳妇这会儿才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三人,三人听了倒吸了口气。
苏宛平心情不能平复,她恨死了苏家人,但是这一次她娘动了手,如果苏家人要是去告官,或者苏大丫乘着这个时候对他们下手,他们就很被动了。
苏宛平立即叫时烨,两人打算去镇上医馆了解情况,眼下还好,事情没有闹大。
苏义留在家里守着,家里没有一个男丁,果然谁都敢上门欺负。
牛车再次从院子里出来,李氏立即反应过来,上前挡住,问两人去哪儿,苏宛平却是不理,对于苏家人,她是没有半点感情的。
时烨坐在车上,他们也不敢强来,眼睁睁看着牛车出了村口。
两人很快到了镇上医馆,这里还是吴喜几人陪着,看到苏宛平和时烨,吴喜松了口气,拉着几人来到一边说起苏大山的情况。
苏大山的命算是保住了,他本来身强体壮,这一次受了伤,送得及时,傅氏也拿了不少银子过来冶病,用的是好药,过不了几日苏大山就能好了。
苏宛平松了口气,她见几人守在这儿,都没有好好睡过一觉,于是留下周氏,叫上几人一起去了镇上最好的饭馆里吃饭。
苏宛平点的全是好菜,吴喜几人反而不希望她乱花钱。
吃过饭后,苏宛平又叫伙计做了两道好菜装进食盒,呆会带回去给周氏吃。
包间里饭菜都撤下,也没有了别人,苏宛平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村长,还有三叔,我想恳求两位长辈一件事,这一次我娘的事,能不能不要说出去,连苏家人都不能说。”
“不说?”
吴喜和刘老三疑惑的看着她,苏宛平点头,“我娘这一次也是逼急了,她一向温善,苏家人要是知道了,还不得闹得人尽皆知,我弟弟这一次参加府试,见过知州大人,知州大人叫我弟今年四月参加院试,显然我弟的童生试是多半过了。”
吴喜和刘老三一听,面上大喜,吴喜立即道:“此事不能说出去,万不能让苏家人毁了孩子的前程,这几日我就守在苏大山身边,等他一醒来,我给你劝劝他,叫他也别说出去,大不了,二丫,你们给点补偿吧,你爹反正也没有银子,多半会同意的 。”
苏宛平点头,她二话不说拿出银袋,从里头分别拿出十两银子,交给到吴喜和刘老三的手中,多谢他们两人这几日的照顾,当然也算是感谢他们能帮着一起掩瞒消息。
至于苏大山这边的补偿,她拿出了五十两银子,只要他能安生,就算什么事也不做,这五十两银子能给他用好些年了。
吴喜没想到她出手这么大方,忍不住出声相劝。
苏宛平却有自己的想法,她在村里头有钱是众所周知的,村长是个公正的,但是他们两位长辈家里还有媳妇,还有儿子要养,这种事帮着一起瞒,将来万一出了什么事,他们也是要担责的。
所以这银子上的事她自是不能吝啬,苏宛平劝两人收下了,这几日她只是偶尔去看看苏大山,陪着他自是不可能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5章 苏大山重伤
第135章 苏大山重伤
几人从饭馆里出来,到了医馆,苏大山还没有醒,周氏在一旁先吃饭,苏宛平很感激周氏,那天夜里若不是有她们两人陪着,万一傅氏将苏大山给刺死了,傅氏怕是真的要坐牢了,到那时弟弟的前程也将毁了吧。
傍晚苏宛平和时烨才将牛车赶回村里,院门口已经没有了苏家两老的耍泼了,清静了不少。
老三媳妇还在,却是陪在傅氏身边,傅氏坐在厨房门口,老三媳妇在下厨,此时正在切肉,听到牛车的声音,立即出门来看。
一家人吃了一顿饭,老三媳妇便回去了。
夜里苏宛平陪着傅氏,傅氏不敢睡正屋内室,却是去了侧室睡了。
夜里傅氏哭了,这几日她的确吓得不轻,看到女儿,有了依赖,她非常后悔当时出了手,想到儿子的前程,她更是后悔的不行。
在苏宛平再三的安慰下,傅氏才平静下来,苏宛平又教她千万别把此事说出去,就这样静悄悄地,苏家两老的要闹就闹,反正苏家院里也没有年青力壮的人了,能闹出什么花样来。
转眼过去了八日,苏大山被吴喜几人送回了苏家院,苏家两老的看到大儿子是被人抬回来的,心里那个气的,待村长几人一走,李氏便逼问苏大山是怎么一回事。
苏大山没有说话。
李氏和苏海轮着来问,苏大山就是不开口,可是看到他身上刚刚愈合的伤口,就知道儿子伤得不轻。
苏海怀疑是村长带着人打的,必定是阻止儿子跟傅氏和好了,说起来这么多次,都是村长在帮着傅氏,也不知傅氏给了村长什么好处。
苏海立即想起县城里的二房,也不让人捎话了,他当天就费了五文钱坐了牛车赶去了县城。
没想来到县城里的百香食铺,却并没有遇上二房的人,甚至连百香食铺都进不了门,苏海再次来到先前的破旧院子,可是原先二房住的破旧院子里却是空无一人,甚至家具上面还有一层灰尘。
二房一家这是去了哪儿?苏海寻不到人,只好暂时回去了。
百香食铺的伙计还是将苏海过来的事告诉了苏三丫,如今那些小管事不敢跟苏大丫说的,便跟苏三丫说,苏三丫可是东家身边的红人。
苏三丫一听,心想着莫非村里头出事了?
她立即来到大丫的帐房里,说起自己的疑惑,苏大丫这会儿正在算帐,这一个月她又赚了上千两银子,她觉得还不够。
若不是她的女儿身早早的被揭穿,她也不必将这心思费在这生意上,如今她跟在时凌身边,既不是妾也不是妻,而眼下能靠住的只有这生意,所以生意只能做大,她得想个法子才行。
苏大丫正在沉思着,被苏三丫的话给打断,苏大丫放下帐本,想了想说道:“你去金凌镖局找个人查探一下,若是你猜测的没错,就回趟村,你知道怎么做的。”
苏大丫目光深沉的看着她,苏三丫连忙领命,支走了三十两银子,往金凌镖局去了。
苏大山回了苏家院,苏宛平自是不会再去看他,只要他不会死,苏宛平就放心了。
家里的事处理好,苏大山也没有将此事说出来,她便开始准备着弟弟院试的事。
她跟时烨商量了一下,待弟弟院试过后,他们一家搬县城里去住,到时在县城里置办个院子,一切从头开始。
以前想着她跟时烨万一出远门做生意,弟弟又得读书,傅氏一个人自是不方便,毕竟才三十三岁的年纪,长得也不赖,就怕惹上流言蜚语,在村里头至少都是认识的,这么多年了,大家都知道她的品行。
可是现在苏宛平不这么想了,真不想跟苏家人在同一个村里住着,至于这院子自是要保留的,毕竟弟弟还是古道村的人,将来中了功名,自然古道村是他的家乡。
时烨自是同意她的意见,他住在哪儿都行,只要跟媳妇在一起。
这日苏宛平跟傅氏正在缝补衣裳,母女两人正说着话,说起了这次去府试在客栈里遇上的事,自然弟弟生病的事略过了,只说起那些考生们的阴险。
苏义却在东屋里看书,时烨劈了柴,就拿上弓箭要上山打猎去,还问媳妇去不去,苏宛平对于上山不感兴趣,尤其万一真的遇上野兽,她晚上会做恶梦。
时烨也不为难她,大步流星的出了院门,就遇上了苏三丫穿着一身妃色襦裙从小道上走了过来,她这是刚进村,显然是去苏家院的。
遇到了时烨,苏三丫面颊一红,连忙喊了一声“姐夫”。
时烨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话,甚至都没有多看她一眼,阔步走了。
苏三丫站在原地,一直看着他的背影离开,眼帘下却是满满的仰慕之情,她将来的夫君也一定要像姐夫一样,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苏三丫转身回到苏家院,一进门就听到大房的咳嗽声,苏三丫三步并做两步的来到大房的屋里,却见苏大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眼睛是闭着的,却是偶尔咳两声,人还是没有醒。
苏三丫看到苏大山这模样,唇角微微扬起,刚挑帘出来就看到李氏端着药碗进来,看到孙女挡了去路,没好气的说道:“回来做什么,你娘没良心走了,你也别回来碍眼了。”
苏三丫的脸差一点沉下去,但她强忍着,拉着李氏的手说道:“奶奶,我是听大丫的话回来的,听说大伯被大伯娘的剪刀刺伤了,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李氏一听,惊讶的看着她,“傅氏刺伤的?不是村长给打的?”
苏三丫却是一脸奇怪的看着李氏,“外头的人都传出去了,就是大伯娘给刺的,而且二丫还使了银子堵了大家的嘴,奶奶不知道这事?”
李氏气得不轻,立即将药碗放在外室的桌上,在长凳上坐下,“三丫头,你给我仔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三丫将自己知道的说了,接着说道:“奶奶,大伯娘也太厉害了,咱们不能这么由着她,大伯都伤成这样了。”
李氏一听,气得拍桌子,可是半晌后又叹气,“姓傅的家里有个厉害的女婿,如今村长也帮着她,咱们怎么跟她斗?”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6章 苏家告官
第136章 苏家告官
苏三丫一听,立即说道:“这有什么,咱们不去吵不去闹,就去县衙里告官,大伯身上的伤就是证据,村长敢瞒着,差兵来了他还敢瞒吗?到那时不但毁了傅氏的名声,还能阻止义弟去考试,他们也别想再得意,咱们苏家过不好,傅氏凭什么过好。”
苏三丫说话像是气话也像是小姑子的意气用事,但是落入李氏的耳中,却觉得这个法子好啊,他们是打不过了,闹也闹不过了,村长这边也发话了,再这样闹下去他们就得离开古道村了,这个时候,只有去告官,坏了傅氏的名声,到时他们得意的读书郎也一并毁了。
李氏一拍大腿,立即同意了,苏三丫接着说道:“奶奶,到那时,傅氏不但要赔大伯一大笔银子,还能让二丫跟夫婿分开,那人可是罪人村的,如果他在外名声不好,自然不能再留在外头了,到时义弟也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傅氏一家就全毁了。”
李氏一听,郁闷了好几个月的郁气都有了宣泄口,李氏再也坐不住,只要拆了二丫的婚事,毁了傅氏的名声,到时她的房子银子以及生意就都是苏家的了。
“告官,现在立即就去。”
李氏和苏三丫马上出了门,内室里,苏大山却睁开了眼睛,刚才的话听得一清二楚,为了去告官,原本给他端药的母亲也没有把药送进来,而这个侄女却也只是看了他一眼,似乎原本以为和善的人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苏大山想起吴喜说的话,傅氏是跟他和离了,但是儿女流着他的血,就算生疏了,那也是他的血脉,他当真要毁了女儿的婚姻,毁了儿子的前程,只为了爹娘的一口气?
苏大山这一刻犹豫了,一向听爹娘话的苏大山第一次反抗,他很矛盾,摸向怀里的五十两银票,这是女儿给他堵他的嘴的,女儿竟然如此不信他。
他从来都没有怪过傅氏对他出手,傅氏能出手,当时必定被他逼急了,他身为丈夫被妻子给刺伤,他的确很受伤,但是他也不傻,此事不能传开。
他想从床上爬起来,可是身上的伤口却牵扯着他痛得皱眉,他心情很复杂,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妻儿,他该如何选?
……
县城苏大丫的小院里,夜深了,苏大丫却做了好菜端了好酒送到书房。
时凌正在看这一批府试的题目,分析这保昌郡未来考题的走向,这份卷子是他费了不少心思弄到手的,将来他若是能猜出点题给底下的弟子考上好的成绩,他在梅岭县的地位就越来越稳了,这点付出是值的。
看到苏大丫面容温柔,神色似有喜意,于是放下手中的卷子,笑问道:“可是遇着了好事?”
苏大丫将好菜好酒放在几上,拉着他在矮几前跪坐下来,夹起一块红烧肉送到时凌嘴中,“如何,好吃吗?”
时凌点头。
苏大丫立即给时凌倒上好酒,见时凌喝下一杯酒,她才说道:“时凌,你不是说要将二丫的夫婿送回罪人村么?这一次怕是成了。”
“为何?”
时凌一脸欣喜,立即握住苏大丫的手捂在胸口,顺势将她抱在自己的大腿上坐下。
于是苏大丫将村里的事说了,而且她爷爷奶奶白日里去了县衙,苏三丫找了状师一起去的,这桩案子跑不脱了。
时凌沉吟,不过心情却是极好,他倒了一杯酒喝了一口,忽然说道:“适可而止,只要能将时烨弄回罪人村,傅氏一家的事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苏大丫听到这话,心情微沉,脸上却是不显,“时凌,我知道分寸,你只管看成效便是。”
于是两人喝着酒吃着小菜,好不惬意。
苏家告了官,第二日就有差兵进了古道村。
苏宛平刚想着跟时烨去一趟码头卖肉干,院门被人敲响,外头传来差兵的声音,还有村里人围观的喧闹声。
时烨去开门,看到外头的差兵,他面色一变,苏宛平从正屋一出来就看到了,立即叫傅氏呆在屋里不准出来,她和苏义一起出来应付。
差兵上前,却是看向苏义,毕竟当初苏义与知县大人还有一面之缘,当初知县还夸过他,此时还是给读书郎面子的,便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苏义面色不好了,毕竟年纪小,听了这话手就发了抖,藏在袖子里,强忍着心头的慌乱,三人便跟着差兵往县城衙门里去。
又有差兵去了苏家院,自然是去提证人的,当事人必须也得跟着去,此事只有当事人开了口才能定案。
谁知当差兵到了苏家院的时候,苏家两老的却急得团团转,大房的门打开着,苏大山却不见了,这一次不见与上次不同,他平素穿的衣裳也不见。
差兵要人,苏家交不出来,受伤的当事人都没有,这案子就算找了最好的状师也定不了。
苏家两老的带着人在村里头到处询问,终于有个村里人说昨个半夜,他起夜的时候看到村口有火把,正是苏大山的身影,他背上背着包袱,连夜离开了古道村。
李氏一听,气得坐地上捶胸顿足,儿子身上还有伤,居然就这样走了,他这一次离家出走,没有留下半句话,而昨日苏家两老的又报了官,如今交不出人来,他们就是欺骗。
有捕快在村里询问了一下,村里人只说苏大山的坏,还有苏家两老的横蛮,个个都说傅氏一家的好。
那捕快听了知县大人的话,毕竟苏义是个有才识的读书郎,若是这一次府试考得好,到时就能代表着梅岭县参加院试,梅岭县开学两年寒门没有出过秀才,这一次正是他政迹的转折点,一定要给读书郎一个清白的。
于是捕快很快带人将苏家两老的一起一并提审到了堂前,苏三丫还跟状师在一起,看到苏宛平三人进来,她垂下眼帘,心里却在暗笑。
待苏家两老的过来,苏三丫却没有看到大伯,状师也有些奇怪,待那捕快将事情经过说了,赵知县心中一松,立即叫人将人放了,这案子没有了受害人,案子不能定,算苏家两老的告了假案,罚了五两银子,给放回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