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施氏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而后亮团团的月亮出来了,而九娘却留着胡氏一同抵足而眠,两人似乎平素也这样,施氏忽然觉得没有滋味,于是起身离开小院,她要不要去偶遇一下殿下呢?一个两个的都不上心,该轮到她上心了。
于是施氏朝前头院子去,然而到了书房外,殿下身边的公公却是告诉她,最近太子在宫中不曾回来,似乎因为国事繁重,便催着施氏回去吧。
施氏简直是头痛,她又只好回了院子,无奈至极,不成,她得想办法早点儿怀上殿下的孩子,一定要先她们一个两个的一步。
时郁最近都在御书房里看奏折到半夜,又是华应陪他吃的宵夜,而后才在侧殿休息,早上起来上早朝。
凤帝本是说去别宫,将政务交出来,如今别宫不去了,可是还是将政务交出来了,时郁感觉很辛苦,但他向来没有多话,于是也就这么扛着。
而此时的绥州城内,自上一次逍遥王领兵出征,平了绥州,西夏不敢动了,可是到如今,边关又乱起来,西夏派的细作频频在城里闹事儿,孔凡明也是一个极有能耐的将军,早已经派人处处防着了的。
在孔凡明收到朝堂上的消息,侄子孔滇带着两千京师军前来参军,他一听到这话,脸上便露出嘲讽之意,一个靠驸马身份上位的孔家贵子,他倒是不放在眼中。
孔家向来以英勇善战和实力说话,这种靠美色上位,靠女人的族人,他们是看不起的。
而且当了驸马,以后也不得出士,要这功勋何用,不如给有能力的后起之秀。
所以孔凡明这一次便想着,除非侄子有真正的实力,否则他不会帮他半点,他身为将军必以大局为重。
于是孔凡明便事先安排了,待孔滇一过来,他便安排在先锋军中,且让他打几场仗,感受一下边关重地的艰辛。
孔滇满怀希望从京城来到绥州,一路上是他对未来战功的向往,他身上流着孔家的血,孔家的英勇与善战,他必不比族人差的。
终于历经二十几日的赶路,孔滇赶到了绥州,到了绥州的地界,孔滇的心情也放松了,以前太小,凤国战乱之时,他不曾插手,如今长大了,凤国却是国泰民安,他总感觉到自己无用武之地。
前头便是绥州将军府,倒也不是那么急了,孔滇吩咐兵卫停下来,原地扎营做饭,吃过午饭养好精神再入城。
做午饭的时候,孔滇靠在一块石板上,想着早先看到了绥州舆图,他在想着自己来了绥州后,最好是鼓动堂叔能发兵西夏,争下几个城池,证明一下他们孔家的能耐。
孔滇在地上画着什么,遂不知这山头的草从中早已经有人,而且将营地包围了。
来的可是凤国的驸马爷,这一条肥鱼,不知能不能换得三座城池,或者换得半年的粮食呢?
那些黑衣人一步一步靠近,然而营地里的兵卫却是没有半丝防备,京师营的兵卫个个身手好,都是下过战场的,都被逍遥王带去平定巴蜀了,这些兵卫也只是在京师营里平素操练,警觉性并不高。
孔滇就更不用说了,他一介贵子,就没有真正上过战场。
就在营地里饮烟袅袅的时候,黑衣人忽然从草从里冲出来,原本靠在石板上喝着小酒的孔滇差一点儿被酒呛到,然而他已经落入对方的手中,对方也只是目光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其中领头的黑衣人冷冷一笑,摇了摇头,对孔滇不以为意。
京师营的兵卫想要救主,于是一场不死不休的小战役开始,对方不过几百人,他们又是久经沙场的西夏军,却借着这突然袭击与防不胜防,很快就将京师营的兵卫给杀了大半,余下小半已经吓破了胆儿,成了西夏军的俘虏。
孔滇怎么也没有想到,前头就是绥州城了,自己还能出意外落入西夏军手中,他的一腔抱负还来不及发挥便已经受此大辱,他气得想吐血。
此时前头探路的黑衣人快马加鞭的从官道上冲过来,向那黑衣头目禀报道:“绥州军来了,咱们赶紧撤。”
这些黑衣人训练有速,一人扛走两具尸体,而活着的这些人却被人击晕,转眼就手脚麻利的隐入草从里,瞬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也不知具体藏到了哪儿,官道上转眼没有了半点声音。
绥州军来了,领军来的正是绥州大将孔凡明,他算着时间小侄子这两日到了绥州,可是绥州最近出现西夏军的细作,他前两日才抓到几人,猜到城中有西夏余党,所以他担心侄子被抓,便领着队出来相迎。
到了此处,鼻子灵敏的绥州将士很快闻到草地上传出来的血腥味,刚才这儿有打斗。
孔凡明立即下了马,一行人在草从里细看,尸体不得见,但有浓烈的血腥味,这儿有过一场打斗,孔凡明的双眸微微一眯,有意思,莫不是小侄子已经被抓,若是这一点儿警觉也没有,带着两千京师营的兵卫还能被抓,那这样的人就没必要留在边关了,不然他打仗的时候还得保护这个娇娇贵子。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051章 不知天高地厚
第1051章 不知天高地厚
孔凡明眉头紧锁,站在草从里,抬头朝山头看去,心里却是郁闷极了,凭着这草地上的血腥,多半小侄被抓了。
朝中派这么一个累赘来做什么呢?
孔凡明是不高兴的,可是如今事已至此,也不能不救。
随后孔凡明带着人马翻身上马匆匆离去,却不是回城的路,瞧着模样这是往前头去接侄儿,并没有在此处发现什么似的。
那山头有名西夏暗探见人走远了,松了口气,而后隐入草从,回去复命了。
只是这日夜里,原本安生的黑衣人正准备写信给绥州大将孔凡明讨要粮食和城池时,有暗探来报,山头失火。
失火也很是奇怪,原来山头有个砍柴的农家大汉,在晚饭时分做饭的时候留下了一点儿火堆子,天干物燥的时候,山头便失火了。那西夏军黑衣头目一听失火,气死了,这是他们在绥州的第十个窝点,这绥州大将孔凡明当真是厉害,自打上一次中了招被逍遥王救了回去后,他便极为谨慎了。
平素打仗也是心机尽出,守着绥州城,西夏军硬是攻之不下。
于是西夏军转为背后操作,没成想这孔凡明也是一个心细如发的,竟然将前头的九个窝点都给端了,如今第十处,这儿离开了绥州城,又是入城的必经之路,主要是这儿树木草从繁茂,极好躲藏,谁能想还能发生自然火灾。
树木草从烧尽了,他们也就暴露了,于是西夏军不敢久留了,正想着乘着夜色赶紧离开,寻找下一个窝点,不过这一次他们运气好,抓到了凤国的驸马,能得不少好处呢。
于是黑衣人全部从草从里冲出来,入了林子,正准备朝官道上去,哪知才走几步,林中却响起黑衣人的惨叫声,什么时候林子里布下了陷阱?
黑衣头目发现不对劲,连忙要后退,可是后退也是一声声的惨叫,又是黑夜中,月光被乌云遮住,林木却又太过繁茂,导致西夏军无法辨别方向,于是进退不得的时候,却是一声一声的惨叫,反而动摇了西夏军的士气。
最后黑衣头目用手掐住孔滇的脖子,威胁他出声去求饶。
孔滇内心一股耻辱,可是强烈的求生欲又令他不得不出声。
他大声的喊道:“凤国驸马孔滇在此,你们不准再出手,全部离开树林,放我们走。”
孔滇虽很不想说这样的话,却是不得不说,否则对方随时便可以捅他一刀,捏死他。
孔滇被抓着了,他无法动弹,而因为他的一番话,林间终于安静下来,也正因为孔滇喊话,反而暴露了那黑衣人头目的位置。
孔凡明原本蹲在树上的,此时辨别了方向,林间静了那一会儿,而后所有兵卫朝着一个方向扑去。
孔滇落入孔凡明的手中,被救了。孔凡明却是淡漠的看了他一眼,将他甩在地上,而后上前与黑衣人打斗,转眼间反抗的黑衣人死去,被抓的黑衣人却是咬舌自尽,只剩下唯一的黑衣人头目,他见自己已经没有了活路,于是举起匕首刺入自己的胸膛,当场死亡。
而看到这一幕的孔滇却是双眸放大,脸色吓得发白,这才是真正的边关,混乱,随时都有可能送了性命。
随即绥州军点起火把,查看了林间,没有再看到一个活着的西夏军了,他们才放下心来。
而后孔滇被孔凡明带走,接着将林子里的火扑灭,然后各自上马,准备回城,而孔滇却甩到了一名副将的马背上,他下意识的抓紧了副将的衣裳,内心还是震憾的。
孔凡明对这个侄儿却是不温不火,二千京城师营的将士不过换来西夏军几百将士,当真是亏。
看着这个吓傻了的侄儿,孔凡明只是摇头。
入了绥州城,随后又入了将军府,孔凡明却是去了议事厅开始下令全城严加搜捕西夏细作,待一切安排好已经天亮了,孔凡明才想起那个侄儿,于是派副将去找,副将回来禀报,驸马已经睡沉了过去。
孔凡明一听却是不高兴,死了二千护送兵卫,他竟然还能睡得安稳,要不是他及时去救他,他就被西夏给做为人质向凤国勒索了。
到了晌午,孔滇才醒来,他从床榻上下来,头脑还是昏沉的,随后准备出门找堂叔,没成想屋外却有护卫守着,居然不准他出门,孔滇大怒,“你们可看仔细了,我可是朝中的驸马,还是孔家人,你们身为孔家军,竟然敢拦我?”
然而那些护卫只听令于孔凡明,才不会吃他这张扬的一套,京城里贵子的那一套到了这儿,便是什么也不是,一切全凭实力说话。
而孔滇眼看着要动手,游廊处便来了两人,前头的人正是孔凡明,而他身后却是冲锋副将苏大山。
孔凡明听到了孔滇这番话,脸色便变了,怒声道:“什么孔家军,绥州军是凤国军,是皇上的兵马,我孔家不过是为皇上效忠,领兵打仗罢了。”
孔凡明面上很不高兴,这个侄儿看来是在京城被养歪了,居然敢这么说话,是嫌命太长么?若是有这心思,将来他即使立了功勋,领了兵打仗,皇上也绝不会准许,必会收走他的兵权的。
孔凡明背着手来到孔滇身边,面色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以后在绥州,但凡再听到你这么说一个字,我便军法处置。”
孔凡明一脸的严肃,可不会手下留情,而且孔滇也发现,这个表叔不如传言中的,明明是孔家人,却对孔家并不是很眷念,而且瞧着模样有些针对他呢?
孔滇不敢再多说了,生怕这个堂叔真的对他行军法。
孔凡明带着苏大山进入屋中,孔滇也不好再出门,只好退回屋里。
孔凡明往上座一坐,便一脸严肃的说道:“我不知朝庭为何将你一个驸马送来边关,你安生的在京城里做你的驸马不好么?这边关之地可不是你们权贵子弟游玩的地方。”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052章 生死交战
第1052章 生死交战
“而且你一来就被抓,若不是我事先留意了,你指不定被抓去西夏去了,若是如此,为了救你,就得割地让城,咱们孔家也因为你而成为耻辱,我瞧着你明个儿就回去吧,边关不适合你。”
孔滇正有满腔抱负,怎么可能就这么耻辱的回去,可是看到堂叔眼中那瞧不起的模样,便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也是这么看着他的,所以他若不能在边关立了功勋,他是一定不会回去的。
于是孔滇一脸坚定的说道:“堂叔,我是绝不会回去的,除非我在边关立了功勋,何况这旨意也是皇上所下,我这么回去也是违抗圣旨。”
孔凡明一听,哈哈大笑,然而笑却不及眼底,他看着侄子,沉声问道:“你怎么得功勋,你莫不是想借着咱们叔侄的关系,给你一个功勋不成?”
孔滇一听,只感觉堂叔是对他的耻辱,他只是一时大意罢了,要不然他绝不可能束手就擒的。
孔凡明见孔滇那不屈的脸,心里越发没有一丝好感,只说道:“既然你执意要留下,那我就安排你打先锋,先从先锋兵开始吧,你原本带来两千兵卫,可以给你一个先锋营试试的,如今瞧着也没必要了,你若在先锋兵中不会死,那再说吧。”
孔滇一听依着他的身份,竟然做先锋的兵,堂叔就是让他去送死的,先锋军本就是送死的人,他这是公报私仇。
孔滇一脸的不高兴,正要说起自己不愿意,孔凡明却是抬手,“你若做不了,今日就派人送你回京,不就一个驸马爷,算什么,我都替你感觉到同是孔家之人而耻辱。”
孔凡明起身离去,孔滇站那儿面色阴沉的可怕,他看着堂叔的背影,心想着,既然堂叔不仁,将来就别怪他不义,待他将来有了功勋,非夺下堂叔的兵权不可。
孔滇暗自发誓。
没成想因为西夏的细作被杀,竟然很快就迎来了第一场战役,孔滇做为先锋兵,自是要出发了。
而带头领兵的居然是一位大汉,叫苏大山。
孔滇看到那五大三粗的苏大山,他就不舒服,反正所有苏姓的他都不喜欢,但凡与苏侧妃同姓,他就不高兴。
出征前,孔凡明却是交代孔滇不要拖后腿,打不了就逃,不会有人救他的,孔滇听着就是对他极尽的羞耻,他握手成拳,心中暗自发誓,以后必定出人头地,让他们所有的人都对他另眼相看。
战鼓响起,孔滇跟着冲锋军从城门冲出来,他手里头拿着长戟,可是他的袖里却藏有匕首,今日他一定要一雪前耻。
苏大山坐在马背上,提着大刀就冲杀出去,城墙上的战鼓一声又一声,激得凤国的战士们往前冲杀过去。
与城外的西夏军交上了手,城门再次打开,后援军将至。
孔滇正浴血奋战,没成想有几名西夏军被他杀红了眼,纷纷朝孔滇包抄过来,即使身上挨了刀子,他们也不管不顾,颇有一种弄死一个算一个的拼命劲。
孔滇见状,吓了一跳,心里头起了退意,可是先锋军是往前冲的,退后也必定被后援军射死,所以无人敢后退,孔滇也只好破着头皮上前,从怀里拿出匕首,使上了这十几年练的功夫,本以为自己能成,不曾想身上挨了数刀后,他一头砸在了地上。
孔凡明在城墙上看到,气了个半死,果然没有什么能耐,于是拉开满弓,朝下头射去一箭,一箭射中正要朝孔滇下手的西夏军。
而一直在观看敌情的西夏大将见状,立即下令,后援军直接冲前头捉拿冲锋中的那一位,他发现了孔凡明的软肋。
孔凡明也知道自己暴露了孔滇,原本想着他身为孔家人怎么说也练过功夫,上了战场也能抵挡一下吧,哪知他如此差劲,早知道是这样,孔凡明是绝不会命孔滇出征的。
于是孔凡明匆匆从城墙上下来,拿上大刀坐上宝马就冲杀出来,得把侄儿救走,这之后不管如何,他必上书一封,将孔滇送回京城去。
孔凡明提着大刀冲上来的时候,西夏大将也亲临,却是先了孔凡明一步,直接追上了前头的先锋军,瞧着就要对孔滇出手了,这一次孔滇再落入西夏军的手中,那就真的得要用城池来换了,毕竟是驸马爷。
孔凡明许是着了急,冲上阵前,竟是被西夏大将的长枪伤到了手臂,杀出了孔凡明的怒火。
于是孔凡明与西夏大将胶战在一起,城门处,打得是热火朝天,死伤无数。
原本只是一场小战,探探对方的底气就好,没成想来了一场生死大战。
而且西夏军有备而来,在孔凡明与西夏大将交上手的时候,又有副将包抄过来,而孔凡明这一次冲锋陷阵的将领全部被缠住了,孔凡明刚将西夏大将击退,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重围,立即警觉起来,连忙后退。
就在这时,孔凡明的座下黑马受了一刀,断了一只蹄子,黑马吃痛站不稳,整匹马往左侧跪下。孔凡明的整个身子往左侧落下,而左侧却同时出现三把大刀直接朝他刺了来。
在这险之又险的时候,也不知苏大山从何处跑出来的,只见他背上扛着一个麻袋,随后又囤出一只手来上前抓住孔凡明。
孔凡明无法借势,苏大山却是拼着一口蛮力,宁死也不放手,待孔凡明缓过劲来,他手掌朝地上一拍,纵身一跃上了苏大山的马背,也就在这千均一发之际,杀红眼的孔凡明夺下背上的弓箭,回身射了一箭,那支箭好巧不巧的射中了冲上来的西夏大将,对方应声落马,其他西夏将士受惊,连忙拉住缰绳,而后下马救人去了。
苏大山再也不管不顾就这样扛着麻袋载着孔凡明冲回城门,收兵的鼓声响起,很快绥州军都退了回来,城门立即关上。
孔凡明到这会儿还心有余悸,再一次的苏大山又救了他,亏得他平时带在身边逼着他练马术,如今倒是利用这所学的能耐将他救出来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053章 苏大山的执念
第1053章 苏大山的执念
入了城,孔凡明才想起侄儿子,然而他又想,真若是死了,那就死了,孔家不过是死了一个驸马罢了,想必只要孔家将来有了战功,有没有驸马并没有什么分别。
而苏大山却是将麻袋往地上一放,从里头捞出一个人,正好是重伤的孔滇,早已经人事不醒,瞧着肩头处还有马蹄踏过的痕迹,想必左臂不废也是重伤,不休养几个月别想恢复了。
孔凡明看着他,没有半丝感情,若不是救这个侄儿子,他也不至于差一点儿死在战场,现在想来当真不值,才入绥州,他便接二连三的出事,孔凡明想着,待他醒来,就将他送回京城去。
所有出战的将士或多或少的都有了伤,于是相继退下休养,而刚才逃走前的孔凡明无意中的一箭射中对方大将,当日夜里,孔凡明留在西夏地境的细作传来消息,这一箭巧了,射中对方大将的心窝,生死未卜,想必绥州边关重地,接下来数月必能安稳,也算是一大喜讯吧。
军中大夫正给孔凡明上伤药,孔凡明听到细作的消息心中高兴,将苏大山叫了来,想他一个领头的冲锋副将,刚才杀敌的时候又去哪儿了?
苏大山哪敢冲锋,他又走在边沿做做样子,不过这人吧运气不错,冲在前头的孔滇倒下了,他想着这是将军的侄儿,必须得救,于是就用麻袋将孔滇捞了进去,在混乱中跑了出来,原本想扛着孔滇回城的,毕竟他得将军关照,就算冲锋在前后退,也没有人敢杀他。
只是苏大山正要回城,就看到将军遇险,于是想也没想的上前救人来了。
孔凡明一边忍着疗伤的痛处,一边无奈的看着苏大山,“你冲锋陷阵之时居然往回跑,要不是你救了我,我必罚你。”
苏大山听后有些担忧,连忙跪下求饶。
孔凡明被他救了,至少他对自己忠心不二,虽然有些偷奸耍滑怕死,不过还是再一次救了他,于是叫他起身,说道:“你这一次救了我们二人,也不能不给你一点甜头,这样吧,如若这一次西夏大将死了,绥州便能安稳小半年了,我便回京领功去,到时也给你领个功勋回来。”
苏大山一听自己也能当官,心里欢喜的不得了,想到自己将来能衣锦还乡,到了梅岭县,到时傅氏与一双儿女必对他另眼相看,到那时他一定好好照顾孩子们,也让傅氏回到他的身边来。
苏大山想到这儿,他又想到了家中父母兄弟,还有族人们,出门在外多年的苏大山,终于动了心思,来日衣锦归乡。
那孔凡明瞧着眼前的傻大个似乎有了心事,颇有些好奇起来,问道:“你家人中可还有什么人?如此待你有了功勋,想来他们也能一同享受这份荣耀。”
苏大山连忙答道:“将军,我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一家人原本是和和美美的。”
孔凡明发现这傻大个似乎还有不少故事,正好这疗伤令他痛疼无比,不如分个神去,于是问起苏大山的情况。
苏大山将自己的事告诉了孔凡明,孔凡明一听,冷笑道:“这世间的女人何其多,你如今有功勋在身,还想着这样无情无义的女子做什么,她不配拥有这份荣耀。”
苏大山一想到傅娟, 他又想起当年的事,出来这么久,他不知道有多想念,于是摇头,“将军有所不知,俺这一生只认定她一个媳妇儿,而且俺家媳妇儿长得好看,是村里头最好看的。”
孔凡明听着苏大山一声声叫自己媳妇的名字,那脸上带着的笑容,他就想着,既然是和离出去的妇人,他又是多年不曾回家,指不定已经另嫁他人也说不定,这个时候还记挂着,孔凡明颇有一种要证明给苏大山看看,尤其是漂亮的女人更是薄情。
于是孔凡明说道:“这样好了,如若我回京,我便派个人去往梅岭县看看,给你打探个消息,要是她已经另嫁,你也好死心。”
苏大山想也没想的说道:“她不会另嫁的,她没这个胆子。”
苏大山更是急了,他不准傅娟另嫁,她敢另嫁,他就杀了她。
孔凡明听着却是不以为意,心里更想去证明给苏大山,让这个跟着他的傻大个看看什么是人性。
而几日后,西夏的细作传来消息,西夏大将这一次居然被他射死了,恐怕这一辈子也没有这么准心的箭术了,好运全用光。
而西夏军更是退出百里之地,各自守着城池,中间一百里成了无人地。
而一直昏迷不醒的孔滇却也在这个时候醒了过来,可是他很是虚弱。
孔凡明的伤却是好的七七八八,他来到侄子面前,心想着他回京城时将侄子带回去,哪知他伤势这么重,若是跟着他千里奔波,恐怕得死在半路,想到定南将军孔凡坤的脾气,孔凡明只好作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