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830章 苏大山的造化
第830章 苏大山的造化
孔凡明一路上时昏时醒,醒来的时候一看到两人走偏了就骂他们一顿,有了孔凡明的纠正,原本耗费五日路程的,他们耗费了十日路程,倒是进了绥州的地界了。
而此时绥州城内,时烨带着三万将士已经来了,中间因为没有大将,被偷袭了几次,导致绥州城失守,眼下已经退军五十里地驻扎。
所以当孔凡明三人到了绥州城的时候,实则这儿已经是西夏的地界。
苏大山与小六子不识字,也不太懂这些,三人身上穿的是从那村庄里偷来的衣裳,倒也是巧了,西夏人穿的衣裳与中原人穿的是不同的,于是三人行走街头,竟然没有巡逻兵审问。
苏大山手上是没有银子的,于是在破庙里休息下来。
半夜里,孔凡明醒来,一入眼是间破庙,呆住,随后问起这儿是哪儿,苏大山说是绥州城。
孔凡明心下一安,骂道:“蠢驴,既然已经进入绥州,为何不去将军府。”
小六子此时开口,“将军府住的都是西夏兵,瞧着咱们不该入城。”
孔凡明一听,差一点儿吐出一口老血,这两人不过就是普通的兵,他可是三军大将,要是被西夏军活捉,不仅孔家没了颜面,凤国将士反而缚手缚脚,如何能与西夏打仗。
孔凡明压下要破口大骂的冲动,说道:“你们两别睡了,现在就扛起我偷出城去,不管去哪儿,反正就是往中原跑,想让你们找到孔家军是一件大难事,我也不指望了。”
都不知道这两人是怎么上战场还能活下来的。
苏大山倒是听孔凡明的话,他说什么便是什么,着实是这几年的鞭子打怕了,要他上战场冲锋,他都不怕,就怕副将那鞭子。
苏大山将孔凡明扛了起来,刚要出庙,外头便传来脚步声,孔凡明一听,连忙叫苏大山将他放下,同时看到庙里的破席子 ,让苏大山将席子盖他身上,随后又交代了苏大山。
没多会一队巡逻的兵过来了,苏大山看到他们,立即跪下讨要银钱,原来地上躺着是他兄长,没钱治病,这是要死了。
那西夏兵见状,一脸的鄙夷,死了便死了,关他们什么事儿,倒也没有心思再停留破庙,转身便走了。
人走后,孔凡明发抖的身子从那破席里露出来,朝庙门口看去一眼,又看到这两个蠢驴,恨不能提刀将两人杀了,居然将他带到这西夏军的窝里来了。
三人打算天亮的时候再混出城去,没想早上小六子出去打探,绥州的城门关了,说是要起战事,不准百姓进出。
孔凡明只觉得一片凄凉,想着他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这两人给活活气死的。
苏大山却是早出晚归,他这模样就是个庄户干苦力的,重操旧业,在街头给人做苦力,赚下的吃食全部拿回来给孔凡明,药钱是没有的了,想要偷也不成,何况他们三人在绥州如覆薄冰。
孔凡明觉得,他能安生的活着就好,其余的什么都不奢求了,至少这两人傻是傻了点,却是很护着他,尤其是苏大山,自己可以不吃,却是先给他吃。
夜里孔凡明睡不着,着实是身上的伤口痛得厉害,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便与苏大山聊天,原本只是随口问问,苏大山却像是苦闷的心情得到倾诉,他一口气将前尘往事全部说了出来。
孔凡明听后,又忍不住想骂他了,这是愚孝,他居然还不自知,但看到他如今自食恶果,又有了悔意,孔凡明难得的心软了一次,说道:“行了,只要这一次你有命将我带出去,只要我平安了,恢复了身份,以后有我孔凡明一口吃的,就必有你一口吃的,你的妻儿,到时你拥了权力,想要将他们弄回来便弄回来,有我给你撑腰。”
苏大山听后连忙跪下道谢,孔凡明略好了些,不过自打这次后,苏大山更是尽心尽力了,有一次他因为力气大,扛起了大东西,得了赏,于是买了一斤肉回来。
苏大山与小六子没吃,全部落入孔凡明的腹中,孔凡明对他也看重了几分。
城门一直关着,外头终于起了战乱。
孔凡明如今能醒过来的时间越来越少,好不容易半夜醒来,听到战鼓声,便将苏大山和小六子叫醒,叫两人扛着他赶紧出城,乘着战乱。
于是苏大山力气大,背着孔凡明出发了,小六子在前头打探,才上街,发现街头巡逻的兵卫都不见了,许是去守城门了。
他们往城门去,苏大山与小六子蹲在一处草从里,远远地看着城门上的火光,那边有人攻城,而且此时战事如火如荼的进行。
孔凡明此时还醒着,见状,便叫苏大山将他放下,指使力大如牛的苏大山去开城门,苏大山不敢,被孔凡明一顿吼的,苏大山只好去了。
小六子明显的比苏大山又要狡猾一些,他倒是顺势留下来照顾孔凡明,孔凡明身边也的确得有个人照顾,若是苏大山将事情做成了,外头攻城军进来,他便有了活路,要是没做成,死了一个苏大山,身边还有一个小六子,还能将他扛回破庙里。
苏大山摸黑来到城门处,他刚想要冲上前去开城门,便有城墙上的兵卫发现了,怒问道:“你作甚?”
苏大山脑子一转,难得的灵光一次,说道:“我是被巡逻的大人抓来的壮丁,来守城的。”
那城墙上的兵听后放下心来,就叫他上城墙上倒热油去,瞧着外头的人都要攻进来了。
随后那些人接着水深火热的忙碌起来,苏大山刚要走几步,随后又转头,准备开城门,却发现他一个人开不了,在那儿折腾了好一会儿都没有打开,上头有人注意到了,立即朝他射来一箭。
苏大山连忙躲开,上头将士吼道:“赶紧上来。”
苏大山只好上去,他上了城墙,对方看他孔武有力,拿了一大桶热油交到他的手中,苏大山扛起油就下了城墙,随后一桶热油倒在了城门上,打开火折子,城门起火了,上头守城军立即朝苏大山射箭,他身中三箭倒下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831章 和亲公主死了
第831章 和亲公主死了
然而外头攻城的军队因为苏大山帮了忙,很快将城门砸开一道口子,冲了进来。
一场大战正式开始。
孔凡明看到时烨带领着大军闯进城来,他喜出望外,这个侄儿子可是出了名的英勇善战,在燕北便能凭一己之力夺回燕云十六州,有他来了,西夏军再无能力反击。
于是孔凡明叫小六子背着他上前相认。
由于时烨亲自带军冲进来,转眼战事扭转,未死的西夏军全部成了俘虏,一时间城门处平静下来,小六子背着孔凡明上前,时烨看到这个表叔,奄奄一息的也太可怜了,好在人没有死,先前他过来的时候,可是三军无将士,六神无主的。
孔凡明被救下了,时烨要将他带走,孔凡明到这个时候想起了苏大山,于是朝小六子说道:“去找一找,要是他死了,就收尸,要是没死就送来将军府,请最好的大夫。”
小六子去寻了,时烨却是将孔凡明带走了。
小六子来到城门处,在一堆西夏军的死尸里找到苏大山,他上前探了探,心想着大山兄,你要是这么死了,就划不来了,咱们二人救了将军,将来必定荣华富贵享不尽。
一探才发现苏大山还有气,于是小六子将苏大山扛了起来,随后送去了将军府,孔凡明得知苏大山还有气,便将给自己看病的军医立即送去给苏大山冶伤。
还赏苏大山与自己同寝一室得到照顾,这份荣耀可不是谁都有的,小六子也能在将军府的主院里守着照顾苏大山。
苏大山得了最好的治疗,倒是给救醒了,算他命大,三箭都不曾中他的要害,将养半个月便能下床了。
时烨来了绥州后,他想着速战速决,有些急进,但他的确英勇善战,一来就打得西夏军不敢进攻,可是绥州城里的粮仓却是空了,先前孔凡明守着的时候,都舍不得吃,就留着多捱几日,哪知一朝被西夏军占有,粮食一抢而空,原本就缺衣少粮的凤国军,一时间很是难以接受,军营里开始有些慌乱起来。
先前朝廷派人送来粮食,随后便没有了,眼下再派人来,这中间也需要时间,他们该怎么办呢?吃什么呢?
时烨一来,又是故伎重施,节衣缩食,带着亲卫上山打猎去,还有能吃的草也能采摘回来,凤国军当真是艰苦。
可是绥州的孔家军与时烨带领的燕北军不同,吃不了这般苦,孔凡明强撑着身体,给京城上书要粮草。
消息传到了京城,朝堂上为了筹集粮草的事又是议论起来了,这粮草正是他们眼下最忧愁的,该如何是好。
却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一个消息,一路入京的启国和亲公主半路被杀,随行的使臣也没能留住性命,凤帝一听,差一点气出心头血。
几位老臣在御书房里与凤帝议事,说起那和亲公主的事情,原本两国和好,启国送来和亲公主,一但逍遥王娶了和亲公主,燕北边关战事停下,至少有十年缓和的机会。
然而和亲公主来了中原,快要入京了却被杀了,那么启国必定怀疑,这是凤国的意思,不稀罕他们的和亲公主了,而且在凤国内被杀,连使臣都没能逃脱,这就是对启国的污辱,这是凤国不将启国放在眼中,凤国必须给启国一个交代。
凤帝正为着绥州的战事而烦扰,没想燕北又要起事了,如今国库里是半点粮米都不剩下的,没有粮草,行军打仗便是难事,西夏和启国都是虎视眈眈,为何在这节骨眼上。
凤帝生怒,必派使臣彻底清查此案,还启国一个交代。
淮阳侯父子二人皆在御书房,儿子孔凡坤是来禀报绥州战事的,而淮阳侯却是来禀报那和亲公主之事,眼下还有宁相也在,太子时郁也在。
时郁见父皇面上愁云不减,于是开口,“父皇,关于绥州粮草的事儿臣能想到法子,父皇不要担心,只是和亲公主这边自是要仔细的查,但是启国若起战事,咱们凤国将士也不怕,粮草一事父皇便不必担心了。”
时郁的话倒是令在场的几人都呆住,凤帝朝儿子看来,疑惑道:“郁儿所说的粮草从何而来?”
“父皇,儿臣自有法子,随后便将粮草送上。”
淮阳侯孔林锋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看向太子,莫不是说的是那金家的粮仓,如今太子纳了施氏为侧妃,自然也就间接的掌握了整个金家的粮草。
孔林锋想到这儿,似乎有什么事情想明白了,或者外头的传言不可信,太子在娶太子妃的同一日纳侧妃进门,瞧着怕是为了金家去的,只是这种话不能说出来。
不过他再看这个太子,倒是心疼他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像,能屈能伸,似处处有情却是无情。
凤帝听了儿子的话,也略为放心了些,于是讨厌起这一次审案一事来,却是派范井前去。
淮阳侯父子从御书房里出来,孔凡坤却是没有说什么,见父亲还要去凤栖宫,于是他便先出了宫门,叫长随赶着马车回府。
一入孔府,孔凡坤便往东院去了,冲进妻子水氏的屋里,四下里一看,屏退下人后,他便问道:“琼儿呢?”
水氏眼神闪躲,上前要为孔凡坤解下披风,孔凡坤却是抬手,“不必了,我且问你琼儿呢? 她最近不在府上,是不是出了一趟远门?”
孔凡坤眼神凌厉的看着妻子,水氏却是脸色白了白,不说话了。
“怎么,你还要瞒到几时,和亲公主是不是琼儿所杀?”
孔凡坤气得不轻,眼神盯着水氏。
水氏不得不点头,“琼儿一回来,我便发现她一身杀气,问她去了哪儿并没有说,但是她带走了夫君的虎符,我一直不敢说,就是怕夫君生气,如今夫君闲在家中,在京城也只是一个散官,并不领军打仗,没想这孩子什么时候听了去,咱们孔家的亲卫军,必定有调动。”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832章 偷走粮食
第832章 偷走粮食
水氏说到这儿抱住孔凡坤的手臂,一脸恳求道:“夫君,琼儿是咱们的女儿,你一定要救救她,她不能死,这一次的事,你一定要想法子瞒过去。”
孔凡坤却是气得不轻,跌坐在交椅中,一脸痛心的盯着水氏,“我早该想到的,她姑母私下里承诺让她做逍遥王妃,她倒是当真了,如今朝堂上打算将和亲公主嫁入逍遥王府为侧妃罢了,她竟然也不容许。”
“这样的性子必定会惹祸的,这不就闯下了大祸,一但启国军又起战事,烨儿就得去燕北,琼儿再过两年就不得不嫁人了,那时若是战事没有结束,害的是谁,不还是害得她自己。”
“眼下本来国库空虚,她竟然还闯下这样的祸来,为了这个和亲公主,咱们得死多少将士,得费多少粮草,本来咱们从燕北打到中原,早已经将国库耗空,便不曾缓上一缓,便是太子殿下也不得不娶一位商户女为侧妃。”
水氏一听,一脸的惊讶,说道:“那施氏嫁入太子府,便是为了她手中金家的财产?”
孔凡坤倒是点头,却是交代道:“此事不可以说出半个字,咱们知道便好,眼下琼儿已经闯祸,我们还能有选择么?若是官家查到了,咱们孔家都得糟殃。”
水氏见丈夫这么说,就是还有周旋的余地了,心下一安,便立即叫来心腹,将女儿叫了来。
事实上孔琼归京没有两日,她的确杀了和亲公主,原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没想到被自己的父亲查到。
孔琼跪在孔凡坤的膝前,孔凡坤严肃的说道:“你以为别人猜不出是你么?敢杀和亲公主的,没有点权势的人做不到,还有,杀人也得有动机,你的动机如此明显,你是当范井是个傻瓜么?这一次我即使是护你,也未必护得周全,你若是没事,就主动的去凤栖宫里陪陪你姑母,能救你的只有你姑母了。”
“我不去。”
孔琼受惊的开口,“姑母喜欢我的大方和胸襟,如今我不准表哥纳和亲公主为侧妃,生了嫉妒,姑母若是知道,必定责备我,对我很失望。”
“你知道还这么做?”
孔凡坤伸出手来,差一点控制不住想打孩子,却最后还是忍住,坐直了身子,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若连你姑母这一关也过不了,那咱们孔家也护不住你了,我瞧着你最好赶紧去凤栖宫将自己的罪行都告诉你姑母,怎么说为了整个孔家的繁荣,你姑母也会帮你的。”
“夫君。”
水氏受惊,喊住他。
孔凡坤也很无奈,膝边的女儿却是哭了,直摇头,“我不管,我不敢告诉姑母,她一定会对我失望的,我不会说的,打死也不会承认的。”
孔琼忽然起身跑了出去,孔凡坤却是叹息。
苏宛平自是不知道这朝堂上的大事,她最近将杂货铺子刚弄起来,得了不少杂货郎,正派杜储好好培训,她想培训一支为她所用的人手,专门为她打探京城里大小官员的事迹,尤其是傅家的、时柏礼一家的,她要时时候候都防着他们。
而去了江南的余江,此时正在苏州城内,半夜里,余江带领着一群护卫和管事的跟着金家二郎来到一处粮仓前,那金家二郎说道:“连着这一处,是我在这儿发现的第五个粮仓,苏州城是没有了,两浙路一共发现十三个粮仓,保管的都不很不错,尤其是战乱的那几年,这粮仓也不曾被发现。”
余东看着这一片荒山,感觉金家二郎是在说笑,粮仓在哪儿?
金家二郎来到一排乱石林里,只见他在中间有序的踩着,没多会儿,他所踩到的石头都会下沉几分,待他停住,乱石林里莫名开了一道口子,只能容得两人下去。
余江看到那入口,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用心,难怪便是战乱的时候也不曾发现,这周围也只有一些乔装的庄户守着,越是看似不严谨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倒是给余江占了空子,这位年纪轻轻的金家二郎也真是厉害,居然还跟踪出来这么多的粮仓来了。
不过这一次秋收,金家旁支便是施巧的爪牙,像往年一样,将整个南方地区的粮食都悄悄摸摸的费高价收走,随后储存起来,弄得市面上没有粮米流通,不由得他们粮价就高了,便是各地衙门想要控制也控制不了。
而且几处官粮处,也因为这样的原因,收的是百姓缴来的税银,导致有银子而无实物,倒是被施氏钻了空子。
余江就像以前对付每一个粮仓一样,他们连夜将这一处粮仓搬空,为了掩人耳目,将里头的粮食换成了土,外头的粮食却是堆放着拦住了,所以做了这么几桩后,粮仓也不曾被人发现异样,他们便一个粮仓一个粮仓的端走。
南方的粮仓能被发现的都端走了,可是还有不少没有发现的,还有这一次秋收的粮食,金家还要大肆收购。
余江先是端走了粮食,随后开始跟踪,一但他们收购走,他们转身便去踩点,将这些粮食再偷走,又留下一些掩饰,一路下来,收走的粮食也太可观了。
要是现在便运送粮食去边关,却是不成问题了。
随后余江开始在市场上大放谣言,说金家收走了粮食后便藏起来,从而提高市场黑市的价格,再高价的卖给百姓,赚的是黑心肠的生意,一时间江南各地都起了这样的谣言来。
百姓们以前都以为金家收走粮食是好意,如今得知是这样的手段,便有人不愿意再卖给金家了,金家人倒是着急了,如果没人卖粮给金家,市面上的粮食流通起来,他们金家便控制不了价格。
金家想查出是谁在造谣,然而却是寻不到源头,就这么过去一个月,余江借机收走了一批百姓的粮食,等着以后百姓无法生存之时再以同样的价格卖出,最多赚下中间的运输费用,如此施氏就控制不了凤国的粮食交易。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833章 打草惊蛇
第833章 打草惊蛇
余江虽说是商人,以遂利为前提,但是要对付施氏,他是乐意的,做一点没有利润的生意他也是愿意的。
随后余江离开两浙路,却是往北边而去,那金家二郎一同跟随,金二郎如今已经不奢想能夺回金家的财产,这些旁支,多是他的亲叔叔,亲堂哥,他们与那施氏一同占有了财产,他现在只要报复了回去,为家中父母与兄长报了仇,他便知足了。
余江发觉金二郎怀疑金家大郎的死不正常,绝不可能是病死的,年纪轻轻怎么就病死了,没有娶妻之前,还好好的,也是打理着家里的财产和生意,自从娶了施氏回来,便是生了病,随后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余江心想着等回了京城便将这事儿告诉苏东家去,苏东家那么精明,一定能有法子。
往北边的那几十万顷田地,以前都是金家大郎管着的,如今落到了施氏的手中,农仆便是无数,余江来到这儿,他也不免震惊,金家是真的有粮,他一定要尽快摸出金家所有的藏粮之处,就这些日子寻到的粮仓,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了。
余江在这周围盘锯多日了,却还是寻路无门,最后他给苏宛平写了一封信,想她出出主意。
苏宛平收到消息,余江这一趟江南之行,居然弄到了这么多的粮食,还只是金家的一角,要是将金家的粮食挖空了,不知道施氏会不会恨死。
她看到杜储为难的地方,她没有急着回信,却是收起了信后,在书房里坐了一夜。
第二日,苏宛平收到王五郎呈上来的小册子,是她组织的几位杂货郎借卖杂货的便利,给她观察过后的小册子。
上面记录了傅家与时柏礼一家的出行记录与言行举止。
特别要注意的自然是施巧了,时柏礼一家倒是很正常的,苏大丫是连府门都不曾迈出过,想起她上次见面时的处境,她便不怎么注意了。
唯有傅家的施氏,倒是最近宴席不断,四处结交,而且京城里的贵女中,就数她最活跃,还曾去过太子府两次,结果,都没有进去多久就被送了出来。
苏宛平发现了施巧常去的几个地方,她或许可以与她见上一面呢。
苏宛平乔装成男子,为了怕显眼,加了胡须,又添上了皱纹,瞧着像个中年人。
她坐上马车来到京城紫雀街最大的首饰行,这条街上来往的多是权贵世家之辈,在这儿开铺子可不是一般人能开得了的。
到了紫雀街,来往的行人都少了,她径直走到首饰铺子里,先是财大气粗的挑了一套首饰叫伙计包起来,随后便坐在那小包间里喝着茶,看着图样,像是还要再买,却总是不下单。
那伙计见她出手大方,自是将她当大客了,很是恭敬的等着。
果然今个儿施巧又来了,苏宛平身边的高文小声在她耳边说了一声。
她合上图册,便看向那伙计,声音略显得大,说道:“你们可知道做生意还有一种手段。”
那伙计一脸的疑惑不解。
苏宛平便说道:“像你们这样的首饰铺子里,必定有一位大师级别的工匠,才能做出这金累丝、点翠出来,而且如此雅致。”
“我若是将大师的作品都收藏了,然后不拿来卖,一直藏着,有价无市,再暗中操作,黑市里流转,这首饰必定吃香。”
那伙计听后一脸的惊讶,他们家的首饰便是他们的东家所做,东家的名声可是在整个凤国都是有名的,若是真如这位客人所说,那也太恐怖了,不过这样一来是真的赚钱,可是做首饰的,又不是吃穿用度的必需品,很快便会被人取代了。
那伙计这么一想,便将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苏宛平一听,却是笑了,“你很不错,知道这法子合适,却是不适合你们的首饰铺子,但是我若说用在粮食上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