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宛平想到这儿,苦笑了一下,从后花园里出来。
既然货已经没了,接下来数月恐怕都不会从杭州来货了,而这些分销的布商绝不会罢休的,她得想个法子才行。
苏宛平去了隔壁管事院里找滕海和九爷商量。
收拾妥当的九爷正在狼吞虎咽的吃面,想来这一次他累得不轻,也算是九死一生回来的。
苏宛平看着杜储便有些内疚,“是我没想周全,许是有人使了银子给黑市要搅乱我的生意,此人之心狠毒,我必定查出此人是谁。”
杜储却是摆手,“我都知道了,苏东家不必自责,生生死死我早已经看透,不必介怀。”
杜储吃完面,抹了一把嘴,才一脸严肃的看着苏宛平,说道:“苏东家结束生意吧,这一次海上的货还只是一个开端,何况如今的保昌郡大乱,伤寒肆意,不少百姓已经避户不出,咱们的生意恐怕也做不成了。”
“而且,赵知县已经派了官兵,将周围的铺面全部归入官家拿来救济百姓,不少商户已经逃离保昌郡,咱们也离开,先悄悄地去古道村的地下室里运走吃食带上银两,接着去余三当家的私岛上避一避。”
杜储的建议令在场的几人都呆住,“咱们当真要走?”
滕海忍不住开口相问,“当真连铺子里的生意都不管了么?”
杜储却是点头,他小声说道:“这一次救我的渔民其实是在吴越国的边界,我悄悄地翻过了两座山才逃回来的,在路上我是遇上了吴越国的士兵,偷听到他们说的话,原来吴越国太子早已经登基,而且保昌郡的伤寒其实就是吴越国派人半夜送来的病人传染给百姓的。”
苏宛平听到这儿,她想到了一人,罪人村的那位老者,她当时与他说话,看到他身体很是虚弱,细细一回想,此人不正是染上伤寒的症状么?当时她一心只想寻华应和卫成,没仔细留意,她记得看到老者面红,还以为是精神头好,现在想来,对方已经起了烧。
苏宛平想到这儿,惊了一跳,“坏了,罪人村出事了。”
罪人村与外头不同,一但染上伤寒,必定不会请外头的大夫,除非大部他人也染上,引起了上面刘总管的注意,如此就会救冶不及时。
于是滕海当天便去了一趟罪人村,果然如苏宛平的猜测,罪人村的确出了大事,死了小半人,刘总管怕了,从外头请来大夫,可是罪人村的人本来就吃不好穿不暖,身体弱,一但沾染,都还没怎么发病,人就奄奄一息了,比外头的百姓还要难以救冶。
所以得了伤寒,除了药物,重点的还得自己的身体好,像苏宛平和傅氏这样,身体本来就好的,吃上几幅药便能控制。
滕海从罪人村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街头的铺面全部关了,街上除了官兵,便很少看到百姓,而救冶营里的病人越来越多,这些官兵开始强行打开商户的铺子征粮救冶。
而苏宛平想要去见知县夫人却遭对方拒绝,连着杜县丞府上也不准苏宛平进去了,这倒是奇怪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21章 困境
第521章 困境
保昌郡一片混乱,所有的商户都躲了起来,不必吴越国攻过来,这一片已经没有半点防守之力。
而真正守护着整个岭南的王家军,却派了大量的兵马去追杀凤国太子,反而置这些百姓于不顾。
凤国太子带领着时家三父子以及护卫,原本从官盐场坐船离去,没想半途遇上王家军,又不得不返回官盐场,接着半夜一行人游过梅岭县的码头,上了陡峭的梅岭山。
梅岭山上长年有雾障,当地百姓都不会上山,那王家军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弃船而去,按着王定夫的猜测,他们应该先坐船去往广州,再从广州去往汴京城。
然而这一次他们没有走陆地官道,也没有走海路,却是选择了入山。
有百姓说梅岭山每日太阳出来时雾会散去,太阳落山雾会起,只要借着这时间,慢慢地翻过这几处山峰,他们便能到达中原。
这个传说从祖辈便流传下来,可是没有人敢翻过这几座险峰,山里头有野兽,便是猎户也不能保证敢走过去。
而此时的时烨,伤情越发的重了,时郁瞧着弟弟成了这模样,于是寻了一处山洞,决定先将养两日再走。
而时家父子此时看着伤重的时烨,还有面色沉泠的太子,两人知道撒谎被识破,于是尽心尽力的守在时烨的身边,如今他们时家能不能回到京城,再回到曾经的荣华富贵,就全寄托在小儿子的身上了,小儿子可不能死。
时柏礼对这个小儿子还是有些感情的,若不是大儿的狼子野心,他也没有想过要大儿取而代之,如今太子殿下并没有动怒,他仍然是心中忐忑。
看着小儿子伤重,时柏礼有些愧疚,陪在小儿子身边那是寸步不离。
时郁看在眼中却是没有阻止,他决定休养两日,护卫长叶昊却很是担忧,他们不走寻常路线,方得两日清静,可是原地扎营将养,恐怕那王家军便会追至,于是上前相劝。
时郁再次看向亲弟弟奄奄一息的模样,决定不管如何都不能走,弟弟不能死,他的兄弟不多,他们两兄弟也经历过太多的苦难。
养了两日,时烨好转些,随行大夫正是时家的门客,有一些鬼才医术,倒也将时烨的命捡回来了,然而容不得他们多做停留,王家军已经猜到了梅岭山的路径,于是派了大波人马入山,才导致整个保昌郡却失了守。
不仅是整个保昌郡,甚至是整个岭南。
明明处在边关之地的保昌郡,吴越国却并没有下手,不过送了几个伤寒的病人过来,保昌郡便自乱了阵脚。
而岭南其他地方却已经开始被吴越国吞噬,只是消息并没有传出来。
在这一个月里,时郁一行人被追杀,借着那梅岭山的雾气,他们倒是逃过了一劫,在山里走了约摸快二十日的光景,他们才出了山林,而王家军大部分却迷失在大山之中,反而分散了追兵的威力。
时烨的伤情时好时坏,一行人很是着急,直到他们坐上了船,扮成走商后才能安生下来。
……
苏宛平收到消息,余城的分销商户一夜之间解散,而且是在这一场伤寒来临之前,不知何因,而引头人正是杜东家,不仅苏宛平在余城的杂货商会,便是二级的布商,也全部解散。
滕海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晚了,加上这一场伤寒来得凶猛,梅岭县的商会也自动解散,有些商铺直接被官兵征用,血本无归。
苏宛平和滕海本想连夜去余城找杜东家,却被杜储和苏义拦住,杜储打听到整个岭南有大半已经落入吴越国手中,而保昌郡没事,却是因为这一场伤寒。
王家军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岭南的危机,却无力对付,溃不成军,王定夫已经带着亲兵秘密逃回都城临安府。
杜储建议一起撤去余三当家的私岛上避难,苏宛平也同意了,他们收拾细软,当天夜里打算去一趟古道村,哪知就在这日夜里,两座山后的吴越国士兵打了过来,直接占领了保昌郡。
如今梅岭县多了不少吴越国的士兵巡视,而大离的百姓无人敢出家门。
吴越国的士兵与他们长得没有什么两样,以前也被攻占过,只要安份守己,自然不会有事,而且因为这一场伤寒之故,救冶营的病人却被吴越国的人一把火给烧死了。
虽是一口气杜绝了伤寒的漫延,但梅岭县的百姓却少了一半,其他人敢不安份起来。
他们入了城,首先便是抢夺粮食和金银财宝,家家户户主动将家中值钱的交出来,他们倒也好说话,可一但有人反抗便只有死路一条。
傅氏一家将所有值钱的和粮食都放在了院里,待吴越国的士兵过来,他们看到小小的院子里却有如此多的金银首饰和粮食,有些不可思议,为此还顺势将整个小院又搜刮了一遍,着实没有看到吃食和银子了,他们才罢手。
人一走,傅氏便瘫坐在椅中,欲哭无泪,好在他们还没有去古道村弄粮食和银子,这些皆是他们来不及送去古道村藏起来的东西。
街头全是吴越国的人,他们无法走动,关闭了院子,连着所有的管事在内,无人敢出门。
可是在家中却没有吃食,同时也不知道那吴越国的太子什么时候想起要报复他们该怎么办?
她先前得罪过吴越国太子,如今若是落到对方的手中,恐怕一家人性命不保。
所以他们必须离开梅岭县。
杜储从院外进来,说道:“外头全是吴越国的人马,咱们插翅难飞。”
一时间两处院子里的人都陷入低谷,似乎在等死一般,他们吃的东西被搜刮走,接下来能吃的,便只有没有被搜走的留着给马吃的糠皮了。
苏宛平和傅氏在厨房里煮了糠皮,连着管事的一起,就这样凑合着吃了一顿,一家人吃得没滋没味儿的。
苏宛平还尚未从时烨离开的伤心中走出来,如今却面对的是一家人的困境。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22章 赵知县受辱
第522章 赵知县受辱
想来生意是做不成了,所有的绣娘与管事的全部让他们回家了,只有滕海和杜储两人却守在傅家院里哪儿也不想去,杜储已经没有家人了,而滕海却完全将自己当成了苏家的管事,不离不弃,却令苏宛平很感动。
毛氏眼睛看不见,跟傅氏坐在一起。
苏宛平看着这一大家子, 以前他们吃得好身体也养得好,如今他们没有了吃食,若是成日只是吃着这糠皮,人会受不了的,她得想法子回一趟古道村,将地下室里的粮食弄些出来吃。
如今吴越国刚占领了保昌郡,显然眼下行事不是时候,他们正是要立威之时,可不能让人给抓住,便得不偿失了。
苏宛平沉默的从柴禾堆里翻出一袋野枯草,将那野枯草翻开,就见里头有小半袋肉干,还是当初给华应两人带走的时候装不下而留下的,那吴越国的士兵过来的时候,她便想到了这小袋肉干。
苏宛平将肉干交到毛氏手中,家中就数毛氏年纪大身体不好,这些吃食就给毛氏吃吧,然而毛氏却是摆手,在这个时候,她一个老婆子岂能独吞,她死活不吃,苏宛平拿着没办法,最后将肉干切成细碎沫撒在糠皮里,一起吃了。
如此撑了几日,吴越国的士兵再次登门,一家人诚惶诚恳,这一次他们过来却是来做花名册的,重新将存活的百姓登记在册,原本苏宛平想改个名字什么的,岂知这时代的人也极为的老实,苏宛平没法瞒,再说人群里潘主簿也认得了苏宛平。
尤其是主簿夫人贾氏,岂会不知道他们傅家,想来隐瞒一事不好办,好在如今保昌郡初定,想来吴越国是要得到整个岭南,暂且是没法子对付苏宛平这样的小人物。
花名册登记上去,人便走了,院里恢复安静,毛氏却忍不住拍了拍胸口,感叹道:“吴越国占领过保昌郡,却从来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次一样,居然还将主簿大人与众位地方官员带上,将所有百姓的人名登记在册的。”
“看来这一次王将军是护不住咱们了。”
毛氏一提到王将军,滕海却怒了,“王家凭着美色上位,又无实能,大离便是被这样的人给败掉的,要是黄将军在,又岂会轮到他们。”
在场的人一听,个个都很唏嘘,这岭南的防守已不复当年,王家人借着那美色,自以为掌握了整个大离,遂不知如此不堪一击,倒是苦了百姓们。
转眼又过去五日,傅家院里的几人却开始受不住了,那糠皮吃多了拉不出来,苏宛平没法,只好将自己认识的草药偷摸着采回来给家里人吃,那是泻药。
一家人很是难过,而此时梅岭县的街头,却出现了赵知县被抓去游街一幕,除了其他的地方官员外,只有这位中了状元的赵知县被抓了,游街便算了,吴越国的士兵还在旁边奚落,堂堂一方父母官,却受了如此之辱,一时间赵知县难以接受,坐在那牢车里抬袖遮面,心中苦涩至极。
傅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也出了院子上了大街,就看到不少百姓都来到了街头,看到牢中一身狼狈不堪的赵知县,百姓中却无人敢嘲笑,反而是深深地恐惧。
赵知县是个什么人,百姓不知道,只知道赵知县上任以来,他叫人种植了百顷花圃出售香囊和熏香,每年都有组织这此地方富绅们捐银修路修码头。
梅岭县的码头越修越大更是稳固,便是赵知县的功劳,之后遇战乱,不少外地来的逃难者,到了梅岭县,他也一并接收了,并给这些人办了户籍,将他们留在了边关。
或者可以说赵知县看重自己的政迹,他置办了县学,他促使苏义拜了师,等等,都是他一己之私,可是他最终做下的好事,却还是造福了百姓,百姓岂会不记住他。
如今吴越国的人将赵知县关入牢车中在街头游行,不少百姓不是高兴,却是无尽的担忧,如此好的一位父母官,到最后不也只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来。
不少百姓追着赵知县,赵知县却始终不将袖子放下,那吴越国领头的兵,却是笑着这些百姓,直骂他们愚蠢,并故意撕破赵知县的袖子,叫他遮无可遮,让众人一齐嘲笑他。
苏义看到这儿,受不住,他正要冲上前去阻拦,杜储却将他拉下,小声责备道:“你想怎么做?你姐夫尚且不在,就算你姐夫在你也不能这么任性,如今整个傅家就你一人撑门面,你却是这么做事的?”
苏义被杜储劝住,他回头看向苏宛平,苏宛平仰起头,手背轻轻抹去眼角的泪,刚才杜储提到时烨,她又何偿不是,若是时烨在,她一定会让时烨晚上将赵知县弄出来,可是如今他不在自己身边守护着了,忽然之间,她才感觉到,这个世上不会再有一个人默默地站在她的身后,遇个危险也不会再有人为她挡了。
苏宛平勉强一笑,看着苏义,说道:“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弟弟,咱们能忍。”
话是这么说,苏宛平的心思却转动起来,赵知县如何她尚且不说,但田氏对她是不错的,刚来城里时也算是帮过她。
傅氏一家人跟所有的百姓站在人群里没有什么不同,倒没有引起士兵的注意。直到夜里,苏宛平和苏义却不约而同的换上了夜行衣,姐弟两人从屋里出来的时候,看到了对方,两人都愣了愣,而此时住在西侧屋的杜储也跟着出来了,三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三人来到后花园,杜储叫两人不要去,由他带着青衣和白衣一同前去。
苏氏姐弟两人的确功夫不高,苏宛平不能飞檐走壁,而杜储却不同,他行走江湖这么多年,早已经练得一身功夫。
苏宛平怕自己拖了三人的后腿,还是同意了杜储的意见,姐弟两人便在后花园里坐着等。
到了子夜过后,三人匆匆回来了,不过却并没有带回来赵知县。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23章 去古道村运粮
第523章 去古道村运粮
杜储进了花园,见姐弟两人一直等着,杜储却是摇了摇头,“赵知县已经被人救走,恐怕是田家的暗卫。”
田家是京城权贵世家,知县夫人田氏做为田家贵女,想来还是有些手段的。
“与此同时,知县府的人全部不见了,想来是田氏救走了自个儿夫君躲起来了。”
杜储猜测着。
苏宛平点头,却在这时,几人的肚子咕噜一声,连着糠皮都要吃完了,肉干自是不曾剩下的,他们或许该去一趟古道村了。
今个儿夜里正好赵知县不见了,官兵正在追捕,他们或许可以乘着这混乱去一趟古道村寻吃的。
于是五人也不再逗留,将家中的麻袋带上,出了院门,赶着牛车便往甜水镇去。
一路上竟然没有遇上人,想来今晚够乱的。
牛车到了甜水镇,五人松了口气,镇上着实安静,安静的像没有人住似的,与以前的甜水镇完全是两幅模样。
牛车一路往古道村去,牛车前也没有点火把,借着月光,苏义飞快的赶车,隔着古道村还有二十里路的样子,五人便跳下了牛车,将牛车藏于树林中,五人便徒步往古道村跑去。
他们不走村口,却是上了山,从西山山头下来,直接来到傅家院子的后头,接着五人翻墙进去。
许久不曾住人的傅家院里一股潮湿的霉味,地上还有不少的落叶,走路很容易发出声来,五人却是走得小心翼翼。
地下室的入口是在一处假枯井下,先前特意挖来掩饰的。
他们下去前朝左右看了看,见村里没有半点声音,他们才轻手轻脚的下了枯井,打开井下的地下室,里头有机关,然而当他们下来后却发现里头的机关已经时日太久欠修,有些不太灵了。
苏宛平看着这些机关,心情有些复杂,这不还是当初时烨教她的,匆匆弄好的机关术。
五人进入粮仓,粮仓内做过防潮处理,此时倒是干爽,粮食都没有问题,于是五人各自搬出一袋粮食出了枯井,想着有了这些粮食,大概能管一段时间了,今个儿夜里来去匆匆的,他们也不方便带太多,而且这吴越国的兵马才搜刮走一次,生怕他们再来寻事,带多了也不好藏。
苏宛平将枯井盖好,接着五人扛着粮食翻墙出去,然后迅速的上了山。
多亏得平素练了一副好身板,扛着快两百斤的粮食也能飞快的奔跑。
苏宛平弱了些,白衣二话不说将她背上的粮袋扛了起来,为了不引人注目,苏宛平也没有拒绝,于是五人上了山顶,再从另一边下山,走了一段路,他们来到小树林中休息。
牛车尚在,将粮食装上牛车后,苏宛平便割了野草将粮食盖住,然后由苏义赶着牛车,其他人紧随其后,一路跑着回城里的。
那会儿城里的官兵已经追出城外往余城方向的官道上,许是搜查赵知县以及他的家眷去了。
所以苏宛平一行人入了城,没有引起人注意,甚至街头都没有看到半个人影,连巡视的差兵都没有。
进了傅家院门,苏宛平的心还怦怦直跳,五人将粮食藏在后花园里,再赶牛车回后院,那头牛累得够呛。
天未亮,厨房里有了香味传来,傅氏几人一直饿了一夜,早已经饥肠辘辘,这会儿闻着香味,傅氏连忙从后院出来,毛氏被滕海扶出来。
而廊下的四人却眼睛巴巴的盯着厨房看。
傅氏看到他们四人,一脸的疑惑,苏义上前扶着母亲,小声说道:“娘,昨夜我们几个去了一趟村里运了些粮回来吃,咱们小心些,别露出马脚。”
傅氏一听,拍了拍胸口,便进厨房帮着女儿去了。
他们这一次搬来的可都是上等的白米,这白米放在平素,一般人家也舍不得买啊。
傅氏一脸的激动,看着女儿已经将粥熬好了,心情大好。
于是所有人坐在堂房的八仙桌前喝粥。
傅家母子三人,滕海母女两人,杜储和四位镖师,如今院中便只有他们这些人了,其他人全部遣退。
苏宛平这一顿做得浓稠一些,一桌人围在一起,从没有过的好吃,转眼一锅粥全部喝完,个个摸着圆滚滚地肚子,忽然感慨万千,以前他们傅家院里吃什么,都是选最好的,吃白米饭自是不用说,他们本来就是做这白米的生意,平素还想着是吃牛肉还是羊肉犯愁,如今却能为了吃一顿饱粥而高兴,前后也不过是几个月而已。
坐在桌前的人互看一眼,都忍不住苦笑。
苏宛平和傅氏起身去厨房将证据毁灭,不留下半点痕迹,厨房里摆放的却还是糠皮。
就这么吃了白米粥,不过几日功夫,一家人原本虚弱的身体都慢慢地养好了。
再上街,看到的都是面黄饥瘦的百姓,只有他们傅家却是面色健康,人也壮实,于是杜储不让所有人出门了,一定要出门,就让他去,他本来长得瘦,再将自己脸上抹黑一点,他上街打探消息最合适不过。
这么安生的过了一个月,杜储这日上街打探,回来后脸色有些不好看,原本他想去码头打探有没有船靠岸,哪知差一点被抓去做苦力。
那些没吃食的百姓,大多主动的去码头做苦力,还有吴越国在招集苦力,似乎要去修路,也不知道他们要修什么路,杜储害怕被抓,便赶紧逃回来了。
不过他这一次船没有寻到,却是听到一则消息,那便是苏二河死了。
此事倒也巧,杜储被人拦住挤在人群的时候,正好遇上古道村的一位村民,那村民说古道村不太平,西边山头崖上苏二河跳崖死了,从此那儿闹了鬼,说就在一个月前,原本安静的古道村从西边山头传来声音,随后还进了村,之后没有声音。
大约一个时辰的样子,又有了声音,由于是在半夜里,听到声音的村民都不敢出门来看究竟,早就有人说西山有闹鬼一说,而且这声音正是往那苏家院去的,他们觉得多半是那苏二河的魂魂归来,寻苏家去了。
此事第二日还把苏家院两老的给吓了半死,好几个晚上都不敢睡着,不过自那日后,那苏二河的鬼魂便不回来了,此事在村里头传开,传得神乎其神。
杜储听后一脸郁闷,一个月前不正是他们五人从西山下来搬运粮食的时候么?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24章 抓秀才
第524章 抓秀才
所以这些村民听到的声音便是他们的脚步声了,想不到百密一疏,好在他们认为这是闹鬼,不然这些村民出门探个究竟,岂不是将他们给暴露了。
杜储将这一番话说出来的时候,苏宛平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也是险之又险,一但被村民发现,他们的粮仓就保不住了,下一次再去运粮,一定要小心又谨慎才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