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而傅氏在听到杜储说起苏二河之死时,她却沉默了下来。
先前时烨不见了,苏义说时家平了反一事,苏宛平身子好了,便派人去打探过,苏大丫带着赵秋红以及苏三丫带着钱水芳全部离开了梅岭县。
傅氏当时也知道了此事,毕竟时烨莫名不见了,苏宛平无法掩瞒,何况苏义得到的消息也并没有要掩瞒的意思,他甚至更希望家里人看清时烨的真面目。
此时的傅氏却是面色很难看,说道:“想不到,苏二河竟然死了,大丫只管带走赵氏,却当真不曾想过自己的父亲,至少苏二河对这个女儿却是好的,不像苏大山。”
可是谁还能管那苏二河的死活,这样的一个人,后来受不住县城里的生意就这么没了,受不得打击,便成了村里的醉鬼,苏大丫如此自私一个人,岂会再认的。
苏宛平安慰着傅氏,不必为那样的人伤心,反正她对苏家的人都没有什么好印象,想起来的都是苏二河如何想着法子打她,她怎么还会觉得他可惜呢。
傅氏也不再多说,却是交代苏宛平将粥煮稀些,他们还是少去村里运粮食,村里这么多人都没吃的,哪日当真被人看到,他们的粮仓就不保了。
苏宛平应下,当日开始,他们的粥又稀了一些,不过相较于先前吃糠皮,这白米粥却仍然是最好喝的。
若不是害怕被别人看到,就他们在村里藏的粮,够他们正常的吃上好几年的,还有里头的银子,那可是苏宛平全部的家当了。
自从余城和梅岭县的生意没了,余三当家也联系不上了,苏杭两地的布料也失去了联络后,她的生意算是完了。
如今不要说做生意,能不被饿死就好。
杜储还是建议他们寻到机会离开梅岭县,住余三当家的私岛上去,那儿还有藏了一些粮食,只是粮食不全是白米,里头还有些杂粮。
再呆在梅岭县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什么事儿,这几日招了不少苦力去修路,大部分壮丁被带走,他们住在城里的倒也没有动,许是吴越国的认为能住在城里的多是富绅,想来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力气,到时要想统冶这个小地方,使不得还得他们配合。
才不过几日光景,街头又说要找秀才了,一开始是在街头招募,却没有一个人主动上前的,这些读书郎反而比边关的百姓更加有国家的观念,不会凭着吴越国几句话,便能心甘情愿的投诚的。
然而当吴越国的官兵带着马挨家挨户的抓人时,便是性格刚毅的苏义也别想反抗的,苏义看着母亲和姐姐站在人群里担忧的表情,再想起姐姐的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们傅家能忍,他可是家中撑门户的唯一男丁,他不能意气用事,何况大离国已经千疮百孔,便是他师父也曾说过叫他未出士前识时务者为俊杰。
苏义先前便听了阮知州的话,早有投诚凤国之心,如今对大离他谈不上忠诚,面对吴越国的差兵,他强忍着心头的反抗,还是跟着他们走了。
苏宛平见弟弟没有反抗,松了口气,她最担心弟弟年轻气盛,在这个节骨眼上较劲。
苏义被带走了,杜储悄悄地跟着人群一同前去观看,苏宛平几人却被留在家中,不准他们出去,何况傅家母女两人长相出众,又是妇道人家,如今梅岭县被吴越国占领后,吴越国来了一些世家子弟,杜储担心两人的安危。
而吴越国向来以世家共冶天下之主张,别看这些纨绔世家子弟瞧着没有什么权势,可是他们背后的世家却是无人敢惹的存在。
傅家母女也自然不会刻意的出门惹事,有杜储这个老江湖在外头打探,他又会功夫,年纪也比较大了,比滕海更加的方便些。
杜储跟着这一群被抓的秀才来到街头,本以为他们要对这些秀才不利,梅岭县的百姓们都急坏了,哪知他们找来这些秀才不是做别的,却是吩咐他们每人拿着一张告示,叫他们将告示上所写挨村挨户的去讲解。
杜储朝那告示看去一眼,只见上头写的是吴越国的新政税法,细看下反而比离国少交了丁税,恢复了以前缴税的数目,杜储反而松了口气,看来这一次吴越国是打算长久统冶整个岭南了。
不像以前,夺了城便是抢劫掠夺,带走壮丁,随后又退回吴越国去,与黄将军旗鼓相当,却是对付不住。
杜储从人群里退出来,想着傅家人还在等着他的回复,便快步先行回来了。
苏宛平得知抓走秀才原来是为了这事儿,便心下一安。
到了傍晚时分,苏义饥肠辘辘的回来,瞧着忙了一日,人很狼狈。
苏宛平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粥从屋里端出来,苏义狼吞唬咽的喝下,最近家里煮的都是清粥,一整日不出门就算了,可是一但出门,就很快饿了。
苏义还算好的,有不少秀才直接饿倒在半路,可是吴越国这一次是夺下整个岭南,也急需要粮草,那些官兵也不曾吃饱,自然没有什么多余的给他们吃。
苏义提着神,还是按时完成了官兵交给的任务,走访了几个村,那些村民一开始看到苏义身后的两位差兵,会害怕,可是得知吴越国的新政,以及百姓要缴税粮来,这些村民反而高兴了起来。
只要吴越国不再抢夺他们的吃食,让他们安心的种田,便是多交一些税也是可以的,可是他们布下了仁政,反而让这些百姓们都动了心,以前的大离,上头的人不顾百姓的死活,每年缴两季的税,还增加了一个丁税。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25章 开了县学
第525章 开了县学
尤其是王家军来了后,便加了这个税赋来,还增加了一个征丁役,才没多久家里的壮丁被抓了一个去了,如今遇上了吴越国,他们不但不抓壮丁,却还减免了他们的税赋。
虽然一入城时也抢走了吃食,可是比他们预想中的杀人放火不同,至少将他们的性命给留下了。
苏义一路走来,倒是没有引起村民的反抗,很是和谐,这边关小城的百姓本就对国界没有太大的感触,何况谁当皇帝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要能安安生生的活下去,就已经很高兴了。
苏义吃饱,才有了力气,便将今个儿的事说了,接下来几日,他跟这些秀才们都得下乡讲这些新政和税赋。
傅家院里的粮食越吃越少了,他们又要去运粮了,可是上一次的事已经引起人注意,这一次他们有些犹豫。
苏宛平想着这时代的人还挺怕鬼的,她要不要借着这个将那粮食运出来呢?
这一日夜里,苏宛平五人商量了一下,子夜时分过后,他们五人便往古道村去了。
一路上赶着牛车前去,因为最近各位秀才的宣传了告示上的新政,百姓们好管束的多,于是梅岭县的官兵走了大半,如今在街头巡视的差兵,换班也得大半个时辰,杜储早已经摸准了换班巡视的时间,便乘着这个空档赶着牛车五人又往甜水镇去。
一路上很安静,五人也不说话,极为沉默。
到了古道村外二十里地,五人从牛车上下来,便徒步走去村里。
仍然先从西山上下来,不过这一次杜储和白衣打头阵,两人穿着黑白无常的衣裳,故意走路有了声音。
一路上两人功夫高深,自是听到有村民往西山看来,看到两人的装束,吓得魂都快没了,全部跑回家里躲起来,再没有人敢出声,更不敢有半点好奇。
平素村里头没有什么娱乐,就数那些老一辈讲那因果报应的故事,里头便提到了十八层地狱里的黑白无常,仅是提及,他们便已经吓得不行,何况这一下是看到了。
有了两人开道,其他三人跟随在后,倒也没有人再往外乱瞥。
五人迅速的下了枯井,从里头搬运出粮食,这一次他们搬得多了些,白衣和青衣力气大,两人一人两麻袋,苏宛平扛一袋,接着五人匆匆上了山,一路上通行无阻。
将粮食装上牛车,几人便赶着牛车往城里去,先是杜储去打探,等到巡视的差兵换班了,他们才进城,乘着这半个时辰,快速赶到傅家院里。
傅氏一夜没有睡好,这一次连着滕海也一并起来了,听到了院外有响动,便赶紧将院门打开,看到五人完好无损的,他们放下心来。
有了这一批粮食,他们又能管两个月了。
苏宛平看着将粮食藏在后花园临时挖好的小地窖里,上面种的花草。
一切如常,但是梅岭县的秩序都好了,似乎先前的恐慌都是幻觉,没有了伤寒的病人,也没有人心惶惶的掠夺,街头便有了百姓出行,尤其是那些抓去做苦力修路的,更是成群结队。
苏宛平想叫杜储给莫氏送封信去,了解一下眼下的情况,杜县丞仍然还是那个杜县丞,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受影响。除了赵知县逃跑了,吴越国调来了一位新知县,听说是某位世家之子,看着只是个小小知县,背后却有一个大世家。
杜县丞面对这样的知县大人再也不敢造次,其他的地方官员也都沉默下来。
杜储将苏宛平的信送去杜府,没成想杜府却不让杜储进去,即使杜储报出了家门,要知道以前的傅家要去县丞府上,那都是不必通报的,可以直接进入,连着门防都要对她讨好巴接。
杜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于是使了银子给那门防,那门防方说道:“你们还是别再费这时间来巴接了,就在几个月前,主子便已经下了令,从此杜府不准傅家人踏入半步。”
“先前我还以为你们傅家的人得罪了主子,可是也不像啊,听主母院里的下人说夫人有时还念到傅氏的名字,说起喜客来,便又止了话,此事儿我也不好说,只能说傅家再想与县丞府结交,那是不可能的,那次主母可是发了狠话,我也不敢放你进去了。”
杜储听了一耳,面色凝重的回来,便将此事告诉了苏宛平,苏宛平更加的奇怪了,先前吴越国还没有占领梅岭县的时候,苏宛平便曾派人去杜府找过莫氏,也是被拒绝了,当时梅岭县染上伤寒的百姓太多,那会儿苏宛平想着莫氏恐怕与知县夫人忙于给百姓冶病,所以才拒绝了。
眼下她却是更加疑惑起来,看来等哪一日,她得亲自登门相见,到底是个什么原因,忽然便绝交了,毕竟当年她还曾救过莫氏的性命,她母亲与莫氏也是极为交好,一直以来都不曾出现过什么争执。
杜储却又建议起他们一同离开梅岭县,等一切稳定下来,指不定那吴志秋后算帐,而且他们不但不能露财,还不能露出自己的吃食,又处处受着管制,其实有不少富绅都已经逃各自的私岛上去了,他们也不必留下来受苦。
如今这些人还只是让这些秀才下乡讲解新政,改日若有其他的安排,他们是半点反抗也没有的。
结果第二日,这新来的知县大人发了话,所有的秀才都必须回县学里读书,又要恢复县学的教谕和教导,先前下乡讲解的秀才自是都跑不脱,果然被杜储猜对了。
县学恢复了,这些秀才又回到了县学里,傅家住在文巷,倒也方便,苏义这些日子倒也听话,他跟往常没有两样,便听着上头的意思,主动的去了县学,吴越国在科举考试上其实不太重视,而这些读书有能力的才子,最后也只会落得成为这些世家的门客,成为他们各自的家臣。
想要出士那是不可能的人,对姓氏与世家传承极为看中,能站在朝堂上的大臣,哪一个不是背后站着一个家族,还养着天下投奔到他们府上的门客。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26章 被邻居发现
第526章 被邻居发现
所以这一次新知县恢复县学,其目的便是为他们家族选拔人才,一但通过,便将成为他们家族的家臣,终身侍俸,不得二心。
苏宛平原本还想着就这样多呆些日子,慢慢地筹谋,可是看到弟弟进入了县学后,她就不淡定了,凭着弟弟曾是季大儒的关门弟子,以及凭着弟弟的学识与过目不忘的本事,恐怕会被对方选中。
虽然季大儒曾经劝过弟弟,未出士前,可识时务为俊杰,可是就算身不由己,也不可能在吴越国出士,还成为人家的家臣门客,不管将来如何,都不是傅家所想的,也不是她弟弟读书的初衷。
吴越国得了岭南,能不能抵抗凤国暂且不说,便是这与世家共冶天下之举便很老套了,苏宛平虽是个商人,但她也不是没有学过历史的,这是越过越回去了么?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了解一下,这种与世家共冶天下,总归一日,会起内乱,而且门第之间更强烈,寒门子弟永无出身之地,这样有才之士反被辱没和压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苏宛平思及此,决定早点离开梅岭县,逃去余三当家的私岛上去。
苏义每日都会回家吃饭,为了使苏义看着没吃饱的样子,每日还得将那炭灰往脸上抹,将人抹黑了,瞧着也没有精神了,于加上苏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人虽高却像个竹杆似的。
然而傅家院里做饭的香味还是传了出来,周围的邻居饿的不行了,而他们傅家却还能传出饭香来,虽然味道很淡,但这些饿狠了的街坊却像狗鼻子一样灵敏。
那日苏宛平正在厨房里熬粥,她一边熬一边用扇子将香味散开,不要太过明显,没想这个时候院门被人敲响。
苏宛平正犹豫着要不要将那锅粥藏起来,就听到外头敲门的人越发的没有耐心,她一听不对劲了,不顾滚烫的锅,徒手便端起锅便往后花园跑。
傅氏却在厨房里用扇子去气味,开窗开门,又故意捂出柴禾的烟来,熏得整个厨房烟味呛人。
滕海将院门打开,就见两名官差跟着一位面黄饥瘦的妇人走了进来。
那妇人一进院子就闻到了味儿,鼻子也太灵了些。
她迅速的冲去厨房,结果被厨房里的烟给呛了出来,她大声说道:“两位官爷,他们这是故意烧的烟,就是为了掩盖那白米的香味儿,我闻到了,我闻到了绝没有骗两位官爷。”
两位官差很快便在前院的各个房间搜查起来,待苏宛平从后院出来的时候,滕海几人都朝她看去一眼,她看着有些狼狈,一双手藏在袖子下,烫痛了,还有一些颤抖。
那两位官差搜查完前院,什么也没有看到,那瘦弱的妇人不甘心,带着两位官差就要往后院去,苏宛平立即拦住。
“这后院可是妇人家的闺房,岂能你们大男人去搜查的,我们还要不要名声了。”
苏宛平此时面色严肃,瞧着也有几分威严,那瘦弱的妇人早已经饿疯了,她的鼻子灵得不行,她已经闻出来了,吃食就在后院,一定是了。
于是伸手指向后院,“两位官爷,我闻着味儿了,就在后院,快。”
那两位官差自是阻拦不了,快步朝后院去。
滕海看着苏宛平,见她面色淡定,心里略安,却还是有些忐忑的等着,千万别查出来,一但查出来了,他们一家恐怕性命不保了。
那两位官差匆匆进去,将所有的房间搜查了一个遍,连着那瘦弱的妇人也是一路跟着,看着平素这院子里进进出出的,穿着打扮都极好,居然她没有寻到珠宝首饰,莫非他们当真很实诚的在第一次就将东西给交了出来?
这一家可是傅家母女,在贵圈里可是出了名的,开着铺子,搞了商会,平素吃喝不愁,每日院里都能传来香味来,两母女也是穿金带银的,样样精贵极了,绝不可能一点也搜查不出来的。
瘦弱的妇人有些惊慌起来,如若什么也没有搜查到,她怕是要不好过了,报了个假案,这些官差可不会放过她。
这些官差将后院搜查完,面色淡淡地盯着妇人,妇人不甘心,竟往那边臭哄哄的茅房里去,苏宛平此时双臂抱胸站在廊下开口,“你有病吧,茅房也要搜查,你想吃的想疯了吧。”
那妇人冷哼一声,进了茅房,苏宛平的面色变了变。
就在这时,杜储大叫出声,“哪来的妇人,偷窥我上茅房。”
那妇人一听,吓了一跳,连忙从茅房里跑了出来,面上一脸的尴尬。
苏宛平松了口气。
那两位官差却是朝傅氏一家人看去一眼,脸上神色不明,就在他们以为两人该离去时,其中一位官差忽然拔出腰间佩刀,那瘦弱的妇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只听到“嘶”的一声,大刀没入她的胸口,妇人的鲜血喷了出来,傅氏“啊”的一声,连忙背过身去。
苏宛平原本很冷静,甚至她也猜到了一些什么,但她还是像傅氏一样惊惶失措的背过身去,滕海却将毛氏护在怀中,看着他们一家人吓成这个样子,那两位官差才满意的拔出刀在那尸体上擦了擦血迹,接着两人大步流星的走了。
苏宛平头看向地上的尸体,滕海面色凝重,杜储过来瞧了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他拿出一块粗布将那尸体裹起,接着扛在肩头出了院门。
有不少街坊其实在背地里偷看着,就是那瘦弱的妇人带官老爷进去的,可是出来的时候只有两位官老爷,那妇人不见了,然而没多久,他们看到杜储肩头的长形东西,吓得脸都白了,全部躲回自己的屋里,有胆大的却还是偷偷地往这边看来。
杜储却是将那尸体往街道上一放,朝周围的邻居看去一眼,心想着,看来以后行事得万分小心才好,梅岭县已经不适合再呆下去了。
杜储回到院里,转身便将院门关紧,苏宛平再次将一锅粥端出来,这会儿一家人饿了,也顾不上这么多,全部围在锅前,迅速的将粥喝下去,洗了锅,毁灭了证据。
随后一家人坐在堂前,傅氏忍不住拿起女儿的手细看,只见上面都烫红了,起了水泡。
她拿了药膏出来给她抹上,苏宛平却像个没事人似的,她看向杜储,这一次是下定了决心。
“我们走吧,想个法子,不管如何,都必须得走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27章 做苦役
第527章 做苦役
苏宛平的话引起众人的重视,滕海看向自己的母亲毛氏,他有些犹豫不定,毕竟如今海面上已经没有船了,他母亲双眼不能看见,他要怎以带着走呢?
杜储也看向毛氏,接着说道:“我听外头有传言,如今找了一些苦力去修路了,待那官道修好,吴越国的人还想修了梅岭县两座山的官道,方便吴越国的百姓翻山越岭的过来行商,与这边的百姓交往,所以到时会需要不少百姓过去做苦役。”
“我看到那时,便是妇人也逃不过去帮忙修路的命运,就在这几日就会征苦役,到时即使是县城里住着的,也不会再这般逍遥。”
杜储将自己打听回来的说了,苏宛平几人听了,心里头更加的坚定起来,而杜储此时接着说道:“街头的铺面全部被吴越国的官差强行打开,所有的物资全部落入他们的手中,这些修路的苦力,每天会发一个粗面馒头,还有两碗豆粉糊糊,免费保住人的性命,但苦役很累,咱们恐怕坚持不了这么久。”
在场的众位都陷入沉默中,苏宛平说道:“那咱们就提前想法子。”
“提前想不了法子,咱们能出门上街都会引起人注意,怎么想法子?我看只有等他们招募咱们去修路的时候,再借机行事。”
杜储的话再次令在场的众人沉默下来,或者也只能这样了。
这一次的粮食还能撑几日,苏宛平想了想,免得粮食再次被发现,她便将白米磨成粉,加入蔬菜绿色汁,做成饼团,接着晒干切片,如此才更好藏身。还有那绿色的模样一时间也不引起人注意,薄片以后偷偷地包着菜叶吃,人家还以为他们家的人在吃菜叶子。
苏宛平就这样做了不少米饼给他们各自收着,这样的吃食相较于没得吃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吃食了,何况苏宛平为了他们的营养能均衡,还用了油一层层的裹在里头,肉是没得吃了的,能吃到油也不错了。
与其这些油被人搜刮走,倒不如吃他们的肚子里,如此后花园里也不必藏着那些粮食了,生怕万一被人发现,就像那日那妇人一样,转头被人给杀了。
苏义每日来回县学,听说那新来的知县体恤他们读书郎,竟然晌午的时候给他们发一个粗面馒头,果然不就一个粗面馒头,竟然得了这些秀才的心,苏义明明不耻吴越国的行为,他还得装作一脸的感激。
一回到家中,苏义便面色郁郁,苏宛平正忙着做粉饼,杜储却来到他的东屋,关切的问道:“县学里可是出了事?”
苏义看到九爷,莫名有些心安,除了姐夫,家中便只有九爷面面惧到,什么都能摆定。
“县学里要月考,我瞧着这一次是那知县要为他们的家族选人才,我担心我会被选上,我若装作考不好,这些秀才必定出卖我,毕竟他们都知道我曾经还是梅岭县的小三元,而且最近那知县时不时的送点吃食过来,竟然将这些秀才的心给收买了,极为不耻,小小恩惠,这些人却是连读书人的风骨都可以不要了,实为痛心。”
苏义很苦恼,正愁着这事儿,杜储一听,想了想说道:“你好好的考吧,拿出你的真才实学,先不要惹祸,咱们很快便能离开梅岭县了。”
苏义一听,还有担心,“可是码头上全是吴越国的差兵,咱们要怎么走?”
杜储却是笑了笑,“山人自有妙计,你且放心的读书便是。”
有了杜储这一句话,苏义放下心结。
果然不出几日,街头的官差多了些,他们开始抓人去山里头修官道,那两座山一直以来是梅岭县与吴越国百姓的屏障,山中有野兽,路也不好走,如今吴越国为了使两国迅速融入,便是先打通了这两座山的官道。
梅岭县的百姓其实是有些不愿意的,他们一直以来只盼着这两座山能更陡峭一些,再危险一些,能阻止吴越国的将士打过来,现在倒好,竟然要修好官道,让他们大摇大摆的过来,而且所需要的苦力不是从吴越国的百姓中找,而是从他们梅岭县的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