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真不是学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最后又是王室圣裁了,可以批评你一下,再给你点时间和机会,也可以直接让你下野,换其他党派来。
齐王室掌握军队的绝对权力,在齐国民间威望如日中天。
一个个执政党在野党,更像是后世去大集团应聘的职业经理人一样,这个职业经理人,需要规定未来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一旦做不好达不到预期目标就下台,换人重来。
所以,当执政的民主党大佬,各民主党文武,适应了王要吞并卫国的旨意后,真不敢有一丝怠慢。
就算新的王命,和他们之前执政理念,规划,有着极大冲突,可依旧不敢有一丝怠慢,你慢一点,有的是拥王党、齐民党大佬们想推你下台,然后抢走这种灭国的伟业的。
后世史书记载一下,齐国吞并卫国,是在哪个党派执政中完成的?是在哪几位大佬辅助下完成的?
一旦搞定就是名垂青史。
民主党上上下下,都是在使劲了吃奶力气在做这件事,务必要完成齐王姜秀的一切旨意,而且要尽善尽美,稍微做的不好,就可能下台把无边伟业、无上荣耀让给对手了。
北海舰队五万海军最快速度向青龙城集合,更有一万陆军精锐在奔赴青龙城,这还没完!
隶属于民主党的大小官吏,后备候补中管理、施政人才,也在飞速集结向青龙城而去。
这个世界,不管大帝国还是小王国,从来不缺想当官,想掌握权力的人。
尤其是齐国上下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让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时,上到管理一个国家的内阁辅臣,下到管理一个街道的小吏,储备人才多的不计其数,平时却远远没那么多位子给他们……
大部分人都是加入各个党派,追求等待机会。
现在他们终于等到了!
齐国打下卫国轻而易举,那是军队的事,但如何在新统治的原卫国诸道上,管理那几百万子民百姓?以最快速度让他们忘记卫国,心向大齐?
这就是各党派储备候补官吏的任务了。
大家必须得最快速,最高效实现那些,要不然拥王党、齐民党以及几个中小党派,会天天弹劾攻击你执政不力,赶紧滚下台换我们来。
这一类的政党之争,各党派良性刺激的竞争环境,就是还没有离开齐国的苏恒,在旁观后都觉得很不错。
也怪不得当初大商的吕文优,会关注到大商之外,甚至想在大商也成立政党了。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94章 当初为什么慢了一步啊
齐王国的战争以及后续统治机器已经全力运转,可此刻在临淄皇宫中,站在最高的景阳殿门前,新王姜秀的表情并没有什么激动和满足感,有的只是郁闷,窝火。
下一刻,等一个小太监从前方跑来,恭敬行礼中,没等他开口说什么,姜秀就开口道,“孤的九弟,是不是也拒绝了孤的好意?”
小太监立刻腿一软跪了下去,哆哆嗦嗦不知道该说什么。
还是姜秀气得轻轻踹了他一脚,才开口,“说,就说姜岩那个该死的家伙,给你说了什么话?我要听原话。”
小太监还是满脸懵逼,震撼中,直到缓了几个呼吸,他才试探着苦笑道,“王上,奴婢没有见到卫王殿下。”
小太监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太不可思议了!
在大齐,王室拥有至高权利,真正坐在王位上的,当然也是主宰一切的至尊。
以前若是姜秀没有登位也就算了,卫王姜岩也是一个很有潜力,能竞争齐王大统的王子,就算对姜秀发脾气,也不算奇事。
偏偏老齐王已经退位了啊。
现在姜秀才是新王,才是临淄乃至蓬莱岛最权威最有权力的主宰,话说姜岩这个卫王的郡王称号,还是昨天姜秀才封给姜岩的。
在那之前,姜林、姜潮、姜岩、姜云等等王子,根本没有任何一个被封为郡王,都是王子。
昨天姜秀才大肆分封,把姜林封为周王、姜潮任王、姜云赵王。
这一票分封也很有意思,新的郡王称号全是齐国周边那一票王国的名字……这就是任何一个外臣听了,都知道新王发布的吞并战争,绝对不会止步于卫国。
大把的郡王都封出去了,这是要让一票鹰派王子,成为新的郡王去替姜秀坐镇各方新领土么?
偏偏这么重大的事,这么隆重的封王,消息传出去后,百官乃至各党派,宫内所有太监宫女,都会以为姜岩、姜潮几个新郡王,会最快来拜谢谢恩,再表表忠心什么的。
但……
现实发展令皇宫内外无数人跌破了一地眼睛。
二王子姜林,门都没出,只是让一个亲随太监接了圣旨,接了郡王封号,说以后有机会,再答谢大哥。时间也没说具体日期!
三王子姜潮也只是派了王妃出面。
七王子姜云?不止没出面还派人给传旨太监向姜秀传话,大致意思就是老大你别闹了,弄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做什么?好好干你的正事就是了。
那场面太美了,传旨太监都是浑浑噩噩回了王宫,他差点以为姜云不服气姜秀,想要兵变呢……
姜云那一副教训的口吻,真是一个追逐王位的失败者,对胜利者所说的?
偏偏,自他们回宫禀报后,姜秀除了气得摔了一些杯盏之外,毫无反击。
也是昨天,传旨太监去姜岩府上时,那边更绝,姜岩根本不在府上,等了半天没等到人。
今天姜秀才会继续派人去。
等小太监好不容易平息一点心情,讲出自己还是没能见到姜岩时,姜秀气急而笑,“果然没见到,孤那个混账弟弟,有没有说什么?”
小太监虽然惶恐,还是不得不回应,“卫王传话,说七哥说得对,老大你飘了。”
这话一出,他就缩在地上瑟瑟发抖,实在不敢相信,一个个原本算是姜秀的竞争者,竞争王位都失败了,怎么还敢这样子对新大王?他们是嫌死的不够快么?
齐国到现在才是第三位大王登基,的确没有兄弟阋墙的历史,但皇位王位传承,其他哪个国家历史,没有点例子摆在那里?难道就因为前两代齐王没有兄弟阋墙的事,姜慧也还活着,只是禅位,那一票郡王就飘成这样子了?
太不可思议了。
小太监惶恐无比时,姜秀也是又气乐了,他太飘了?这特么都是谁在飘啊。
他不过是大肆封赏几个弟弟,顺便想见见他们,想亲身感受一下已经踏入修炼一道的几个弟弟,目前都有了什么能力,结果一个都见不到。
老七和老九,竟然还敢摆谱教训他了?飘的是他姜秀么?
鼻子都差点气歪,姜秀甚至生出一股点一队禁卫军,杀到那几个该死的家伙府上,狠狠教训暴走一通的打算。
可遗憾的是,他知道那没什么用,就算那几个家伙修炼时间还短,还没掌握太强大的力量,自己现在真去暴揍对方了,等日后自己就惨了。
知道了修炼者的可怕,哪怕你只是灵化境,一旦有了二三重实力再搭配一些武技秘法,那就轻松可以杀穿大军的。
尤其是他清楚,六份天赋灵液,三份是水系天赋,三份是风系天赋,这都不需要修炼到太高深境界,那几个弟弟都可能会在齐国内,掀起一番神话风潮呢。
齐国是海洋岛国,一次次对外发兵吞并他国,更多还是靠海战,走海路,掌握了风水之力的王子或者他老爹等等,哪怕扛不住巨舰大炮,但在茫茫大海上,你需要正面对敌么?
风之力,能在海洋上制造风暴,或者消弭一些自然风暴的,水更了不得,掌握了一种种水系秘法,那就是龙入大海啊。
灵化三四重的水系武道强者,估计就能轻松做到一人消灭一只战列舰,还不算困难了。
这个世界远远没有雷达探测,鱼雷之类的存在,有的只是青铜炮。
正因为明白这些,姜秀才悲哀的发现,自己虽然是新齐王了,一声令下就有无数将士精兵为他杀敌,为他征战四方,但是,在那几个弟弟眼中,他姜秀,只是一个凡人。
那几个混账弟弟,已经开始向仙神进化了,哪怕只是一个门槛,站在了入门阶段,都能有胆子不鸟他,甚至训他。
偏偏他除了自己生闷气,别无他法。
思来想去,他只能一次次确定,飘的是那几个臭弟弟啊,得到了仙缘被引领入仙路的六人,父王姜慧修炼开始就不见他了,不见外界一切。
四个弟弟一个比一个混蛋,竟然只有古总管,还有时间见他,不会轻视他这个人间国王。
这一刻姜秀无比后悔,当初为什么慢了一步啊。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95章 不上不下那一个
齐国上演各种大动静的时候,苏恒已经出现在了茫茫海洋中另一片岛国上。
这是赵国,就是对应着新齐王姜秀,给其七弟分封的赵郡王封号那个赵国。
齐在大商帝国东北方,直线杀去大商,会先接触到周国,周国,则是大商东部两省士绅豪强的自留地,被霍霍的不成样子,民生极为艰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周,以及卫、任三国的最真实写照。
赵国这片岛国,对应的是大商西北方的茫茫大洋,若是从赵,一路向西航行,也能连接到罗马帝国所在大陆的,天语星这颗星球毕竟是圆的。
赵的位置,想去大商基本需要一个月的航程,路程比周到商,就是多了一倍的日程。
理论上这片岛国因为路程较近的缘故,也很难挣脱大商沿海豪强士绅的控制,不过实际上,此刻的赵国,却上演着如火如荼的反抗战争,而且这战争,已经持续十多年了。
几十年前,第一任齐王姜仁美,借助蓬莱岛的地理,借助原本的应王国被两大帝国士绅贵族压迫的太惨,日子太苦的大势,号召无数平民起义,从一界小兵开始,一路成为新王。
这件事给海洋诸国带去的刺激是很大的。
你以为卫国、周国没有人想效仿姜仁美?不,想效仿姜仁美的太多了,但是,卫、周两国,最大缺陷是,距离商唐帝国距离太近,商唐沿海的士绅贵族可以最快速度,把自己的私兵派遣到卫国周国,不管是兵员调配还是其他物资调配,都很快速高效。
才能一次次打溃打崩,想效仿姜仁美的豪杰们。
第二个最重要原因,就是战略纵深了!
齐国蓬莱岛比肩十多个山东省加起来那么大,战略纵深地带庞大,失败一次,姜仁美可以轻松撤退,转进,浩大的地盘上,无数本土百姓是心向姜仁美的,外来侵略者远远没那么容易去追杀。
才给了姜仁美一次次失败后,重新崛起的机会,随着他名气越来越大,就算一次战败被打的只带着几个亲兵逃亡,可几个月后在另一个地方振臂一呼,就是响应者云集,大军就又起来了。
这个重大优势,卫国、周国全都没有,他们最主要的核心岛屿,地盘太小了,根本没多大战略纵深空间,你还没想着撤退多远呢,商唐帝国的士绅贵族们,已经调遣大量骑兵,从四面八方追上你,围杀你了。
地理位置距离商唐太近,本土没有多少转进空间,才是卫周两国,不管涌现多少豪杰,都轻松被拍死的原因。
但赵国,这就是一个缩小版的齐国。
卫周距离商唐本土,最快的话十几天航程。
赵国是一个月,齐国是最快两三个月。谈距离,赵国就是一个中间值。
谈面积?卫国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山东省地盘,齐国是十几个,赵国则是三个山东相仿,最大岛屿面积是卫国主岛屿的九倍!九倍不算太夸张,至少不是齐国五六十倍差那么显赫。
可赵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那就是举国,多山。
卫国各种山脉只占主岛屿一成多,赵国山脉地形则是占岛屿四成面积,山多了,骑兵就很难发挥出庞大的合击追击优势。
不要觉得赵国地形多山,这里就没有多大利益,赵国是金银矿,宝石矿,乃至其他铜铁矿最多的海洋岛国,没有之一。
四成山脉地形之外,这里还有着几个山脉中的庞大淡水湖,形成一些肥沃平原可以农耕。
山圈之外,同样有平原,有靠海的丰富渔场。
赵国也因为距离大商不太远,上千年来,早就陆陆续续汇聚出了八九百万人口。
所以,卫周两国就是弟中弟,随意被商唐帝国士绅豪强盘剥抽取财富,齐国能独立自主,兵强马壮,真正的海军实力,就是和商唐主力来一场大决战,也未必会输。
赵国是不上不下那一个,这里依旧会被大商西北三省的士绅豪强伸手盘剥,抽利,但这里的赵王室,面对大商士绅豪强,多少有那么一点点尊严,和自主权。
不过赵国底层百姓深受大商士绅、赵王室盘剥后,日子也很困苦不堪言,就会有一代代强人蹦出来,想效仿姜仁美推翻一切。
这个国度,目前就是战争与贫苦,一直轮流上演中的尴尬王国。
你说大商士绅豪强已经盘剥欺压了一圈赵国子民,赵王室为什么不对子民好一点,那就能避免子民不起义,不反抗了?因为赵王室要养军队!
卫国、周国属于国家的军队,往往海军不足万人,齐国是十五万海军兵强马壮,还有着庞大的战列舰舰队。
赵国中下等,王室掌握两万陆军、三万海军以及几艘顶尖战列舰,这才是他们能在大商士绅勋贵面前,还保留一丝自尊和权利的底气。
你想要养军,还要保证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就没办法不继续从民间搜刮财富了。
苏恒都在抵达赵国,搞清楚了赵国的概况后,忍不住感慨起来,这里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目前现一任赵王,还是一个英主,在他登基之前,赵国只有一万陆军,一万多精锐海军,但那是掌握在士绅和资本新贵手中,终于王室的几乎可以忽略,只有寥寥一两千人。
但这位赵王上位后,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以及合纵连横等技巧,生生把属于士绅和资本新贵的军队,全部拉进了自己手中。
甚至更近一步扩军,养军,把自己为王的尊严,提升到了五代以来最强的层次。
先后五位赵王,就属于这位登基十多年,现年三十一岁的赵王何俭最强最猛,要知道,上一任赵王突然病死,指定的新王并不是何俭,而是世子何树。
偏偏何树年纪大,还有着一点点英明神武的架子,所以轻松被把控君权的士绅资本新贵们,给搞死了,最后选了一个诸王子中最平庸,年龄也小的何俭继位。
何俭登基前五年,就表现的像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被当成傻子养的傀儡王姿态,然而那五年,就是何俭私下里布局,一举翻盘的最关键时期。
到现在,原本赵国的士绅、资本阶层,几乎成了何俭治下,猪狗一样的存在,能随意被他生杀予夺。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逆袭崛起的小奇迹,但也是这些年,何俭治下,赵国叛乱越来越多,地方越来越乱的时代,尤以“三大贼”为最。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96章 这么好的剧本,不接就是血亏啊
平心而论,苏恒在翻阅了赵国的史书后,都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赵王何俭是一个扮猪吃老虎,政治手腕极为高明强大的家伙,他14岁登基,面对把控国内一切的士绅和资本新贵们,除了当傀儡能做什么?
那时期的士绅、资本新贵们,为了羞辱这个新王,给他安排的王妃都只是一个出身赵国底层的贫家女,长相倒还凑合,不丑,也算落落大方。
反观那些大士绅家族,资本新贵家族,联姻对象要么是赵国本土的大族豪门,要么是和大商西北三省的士绅豪强联姻。
大商帝国西北的云边、梁西、梁东三省士绅豪族,从赵国这里抽取利益把控各种矿脉,也多是和这里的士绅、资本新贵合作。
一个连出王宫玩玩,都要得到允许才能去做的新王,何俭凭什么打出一把反推?
一个十四岁登基的傀儡,就算前五年一直在伪装,在扮猪吃老虎,可他才几岁?竟然能在身边布满探子耳目的情况下,瞒过了赵国一个个老狐狸?
这简直就是奇迹。
这位能上演后续骚操作,起步最关键一手,无非是选了一个资本新贵集团里,一个猛一看不显眼,实际背后隐藏力量很强的豪商,当亚父,一直在各种事上对那个亚父唯唯诺诺,各种支持。
然而那个亚父豪商,表面上在赵国的利益圈里,只是边缘人物……
他表面上不强,就是一个占了几座铁矿铜矿的土财主,实际上,这位土财主背后,是代表了大商帝国,西北云边、梁西、梁东三省之外,另一省北岸省豪强。
赵国可是海洋诸国中,金银宝石铁铜矿脉最多的岛国!
尤其是铜!
以前的时代铜矿就是钱矿,直接能当铜钱用的,现在的时代因为火器技术问题,铸造大炮往往以青铜炮为最强。
你一个铜矿最多的岛国,代表着什么?
想吞并侵占这里利益的,何止只有大商西北三省?大唐帝国秉承古九州格局,哪怕地盘再大,也只是九州。
大商是行省制,整个天洲大陆,面积和大唐占据的地洲大陆相仿,这里却足足有三十多省。
西北三省对于属于他们的利益,向来是赵国之内,自己怎么竞争都无所谓,但若有外省士绅豪强想插手?那就齐心协力打出去。
西北三省联盟之外的其他行省,对赵国感兴趣的太多了,只是一次次搞事失败,站在外面垂涎罢了。
他们就是在暗中选代表,准备伺机而动。
然后这个代表,不知道怎么的,背后的利益盘子被十几岁的何俭发现了,就对他各种超级力度的支持,恭敬……
也不管怎么说,何俭是一个王,光明正大的王,傀儡王,也有着名望号召。
得到了何俭糊弄的某土财主,就开始一步步争权夺利,想为自己家更是为了背后支持他的北岸省士绅豪强夺利益。
何俭登基前五年,最主要的,就是那个土财主一步步崛起,也是三省之外北岸省的豪强们崛起的过程,就是这个过程,何俭默默发展出了不俗的实力。
他登基第五年,第一次发出自己的声音。
他竟然秘密拉出了一只,忠于何俭的强大武力,那就是北岸省豪强,为某土财主训练起来的五千强大军队,被何俭策反,成了忠于王室的武力。
土财主亚父差点吐血,北岸省豪强们差点恼羞成怒时,何俭直接向其他士绅豪强,以及大商的云边、梁西、梁东三省豪强摊牌了,亚父背后是北岸省。
这下子,某个土财主亚父,北岸省豪强就全完蛋了。
还是那句话,云边、梁西、梁东三省,不管内部怎么竞争,对外,是团结一致的,他们团结一致,就是三省之力,汇合赵国七成以上士绅、资本力量,去打最后的一丢丢。
只用了一年不到,就把某土财主打死,北岸省偷鸡不成蚀把米,全部滚蛋。
在他们心目中,何俭掌握五千军队算什么鬼?只要搞定了北岸省的渣渣,还怕玩不过这个刚满19岁的家伙?
事实就是,他们真的玩不过!
北岸省和土财主完蛋后,何俭不止军队发展成了七千,还再次从大商,拉来了云上、云下两个省份士绅豪强的代表。
云边、云上、云下三省,以大商著名山脉云山划分,梁西梁东则是梁水分界。
云上云下两省士绅豪强代表傻么?他们不傻,何俭气魄很大,直接和两省代表家族里,最强的几个家族联姻,娶来的全部封为正妃,更直接立下遗诏,他若死,就是这些家族联姻女子的子为王。
到时候你们怎么分无所谓,都是你们的,他过够了傀儡日子,宁愿把赵国送给云上云下,也不愿意便宜那些把他当傀儡的西北三省士绅。
他甚至愿意离开赵国,前往那两个省份,老丈人家居住,愿意让老张人们派来的文人,分享赵国一切官位。
血本下到这一步,即便有了北岸省吃亏的先例,那两个省份士绅豪强的领袖们,也坐不住了。
这么好的剧本,不接就是血亏啊!
他们接了,派遣一个个家族精英来当官,派一个个女儿之类来下嫁,也在完婚之后,带着何俭去了大商。
然后云边、梁西、梁东三省彻底炸毛了,那几年在赵国内,几乎和那两省斗的头皮血流。
等他们斗的差不多了,却发现何俭不见了,他不知道啥时候从士绅豪族的控制下,跑了,在朝歌亮相,以想削王族,内附的条件,只愿当一个富家翁,请求赵国成为大商新的行省。
五省大佬全懵逼了,当时的商帝赵煜都乐了,差点笑出声,商帝开始和五省士绅豪强撕。
撕着撕着,就是商帝大怒,对五省原本的士绅豪族大肆严惩,最终还不得不捏着鼻子,封了何俭一个爵位让他去大商南方就任。
赵煜的老辣,怎么会不知道,何俭想内附,是把他商帝也当刀了?可赵国地盘利益太大,那时期的赵煜都抗不住诱惑,下场了,结果把五省豪强收拾的不成样子,血亏,但五省豪强联络更多的士绅豪强,加上士绅贵族们,本就会本能削弱皇权,赵煜最终还是没能搞成内附一事。
事情没成,他对何俭也没好脸色,架不住何俭去就任的路上又跑了,再回去,就是在赵国拉出忠于自己的一万大军,面对极度虚弱血亏期的各省士绅豪强,以及赵国本土士绅和资本新贵们……血醒屠戮。
商帝再次大怒,派军队进入赵国教训何俭,架不住,赵国多山,何俭流亡了几年,依旧撑下来了。
1...536537538539540...6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