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大家最想要的还是齐心协力,推翻李唐,若那能成功,才会是彻底的改写格局,上千年来,三大帝国稳稳恒压全人类,小国王国几十年上百年就改朝换代。
历史中例子太多了,若他们能从小王国,成为李唐那样的大帝国,才是最值得书写和被历史铭记的。
偏偏,原本一切都在向着美好发展呢,这天下,怎么就转眼间跑偏了?不止商皇退位修起了仙,李唐那边也差不多,目前绣衣卫没查探到李归修仙的事,可李归退位是查明的。
原本经常入侵李唐的越国,竟然也玩起了龟缩?
这种种变化,几乎都把齐王室上下都打懵了。
随着一个个王子的争论,还是没办法确定赵煜是不是真能修仙,齐王姜慧才轻咳一声,压下了众议,“行了,暂时不用争这些有的没的,待有时间,派遣几个王室去朝歌进贡,就能搞清楚。”
“不提商唐目前的情况,我大齐时至今日,也是该发动几场吞并战争了,大唐和大商之间的茫茫海疆,根本容不下诸国并存的局面,只要吞下了卫、周、任几国,就可以轻松拥有千万国人。”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87章 无非是要顾忌影响
伴随着齐王姜慧点出了卫、周、任几国的名字,一群正茫然的王子们才纷纷眼前一亮。
大唐和大商之间的茫茫海洋,大唐称之为南海,大商称之为东海,不管称呼如何,实际上这一片海洋面积,只比无灵时代的太平洋小了一圈罢了。
最强大,地理位置最好的岛屿,当然是蓬莱岛这种超级岛屿,这是一个比地球上不列颠群岛面积还大一点的。
但是,它的位置也是正中,距离大商大唐距离差不多,有史以来从大唐或大商流亡出来的民众,最先抵达的绝对不是蓬莱岛。
距离大唐位置最近的一片群岛,最大面积只是和地球上弯弯岛差不多,加上周边数十上百更小的岛屿,组成了一个国家叫卫,卫国距离大唐近,那才是被大唐士绅贵族们,欺压最狠的岛国。
以往的几百年,商贸不那么发达,航海技术也没那么出众,坐在陆地上的众多士绅贵族,也就难以把利益碰触到海外岛屿上,可随着最近两三百年商贸发达,科技兴替,全球也有着大航海时代的风貌。
卫国群岛,就是大唐南部荆州士绅豪商的自留地,岛屿上产出的众多粮食,或者金银宝石矿脉,渔猎资源,都被荆州豪强士绅和大资本家霸占的八八九九。
大唐荆州对南海,扬州王议员那类情况,则是针对大唐的东海,而大唐东方茫茫海疆,相连的是罗马所在大陆,其间不只有华夏苗裔建立的岛国,也不乏一些罗马白人流浪而出形成的王国。
卫国现在的情况,和大齐建立之前的应国差不多,所有国民包括王国内的贵族士绅,都是大唐剥削下的自留地,后花园。
不过卫国想要独立,想要像齐国曾经的老祖姜仁美那样打出一片新天地,就太难了……
其他什么都不提,只说一点,以现在的交通条件,大唐荆州豪强士绅,派一支私家舰队杀到卫国,最快只需要十多天,但是来齐国?至少两三个月,这还是海路顺畅,有季风的辅助下,才能那么快。
若是赶上逆风逆流航行,半年能抵达就不错了。
这还是现在的航海技术,换成几十年前应国覆灭,齐国建立那时代,时间还会拉长许多。
这样的地利,导致了当年的大唐士绅贵族们,虽然手下有着大量私家舰队商船等等,甚至可以借调大唐海军来搞事,但路途太远了……依旧被姜仁美那个雄主,利用这种时间差,屡屡能在弱势下,摆脱天大压力,一步步崛起。
卫国就不行了,它距离大唐荆州太近了,不止海军或者船队能快速往来,就是搞一票运输舰队,运送大量陆军投放在卫国最大岛屿上,一样轻松的很。
但因为卫国距离大唐很近,这个国度,总地盘很小,不足齐国十分之一,人口却更稠密,拥有九百多万人口。
一代代在大唐活不下去的平民渔民,扬帆出海寻找新希望,九成九是先抵达卫国。
虽然目前卫国被剥削的很严重,实际上在海贸不发达的时候,他们小日子也是过得不错的,再以人类的繁衍能力而言,十几代人下来,人口暴起来很容易。
齐王国若想北上,取李唐而代之,卫国本就是要一定拿下的,必经之路,占领卫国才能更方便向荆州暴兵等等,在姜慧说出这番话之前,齐国上下就不止一次想过吞并卫国了。
无非是要顾忌影响,主要是三大帝国的影响,他们才没急着走,真想去实施?以齐国目前十五万海军,五万精锐陆军的实力,一口气,几个月就能搞定卫国上下。
天地可鉴,他们要打卫国,最难的不是卫国本身,卫国上下只有不到一万的海军,陆军也只有几千,你敢想象这是拥有九百多万人口的一国军力?
但卫国是荆州一周豪强士绅的自留地,卫国王室再怎么想发展,都会被限制打压,根本发展不起来,卫国众多高官士绅都是跪唐派,王室只是傀儡。
齐国想吞卫,最棘手的是大唐荆州的反应。
卫国在北,周国就是在齐国之西,周国也是一串群岛组成,最大的岛屿总面积,就是地球上弯弯岛的三倍,十万平方公里的体量,是齐国蓬莱岛的二十分之一。
周国是距离大商最近的群岛国度,那里举国上下情况和卫国差不多,八百多万人口,全国加起来两万多军队,是大商王朝两个靠海行省里,所有士绅贵族的自留地后花园。
齐王室上下都很清楚,他们和卫国、周国乃至大商、大唐,其实都是一个祖先,一个民族,华夏苗裔,真发起国战鲸吞王国,那么齐国最大的缺陷,人口不足,一下子就能解决了。
齐、卫、周加起来就两千多万人口,还都是同出一族,并没有什么被异族人统治的扭曲感。
他们百分百肯定,只要吞并了卫、周的数百岛屿后,对待原本的卫、周百姓,给与他们齐国百姓一样的待遇……那么,两国子民都会疯狂支持齐王室的。
谁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地,粮食丰收了,被商唐里的豪族以吐血价买走?谁愿意不远处一座金山,原本是你们的……却被外来的商唐豪族霸占,还要驱使你去挖矿?挖出来的全被那些家伙运走?
以前应国子民就是受不了那样的待遇,才在姜仁美崛起,喊出要让应国人民站起来时,响应着无数。
哪怕反抗初期,姜仁美缕经败仗,可只要姓姜的还活着,大旗不倒,一出山就是追随着无数。
齐王室都确定,只要按照当年老祖的套路去玩,照搬就行,能轻松打下卫国、周国,狂澜上千万子民。
他们是忌惮商唐的后续反应。
沉默片刻,齐王世子姜秀才开口道,“父王,打下卫、周不难,难的是大唐的荆州高层,还有大唐两省豪强的反应。”
“这里面,卫最轻松,虽然荆州豪强不会轻易放弃,但我们可以游说大唐其他州的资本贵族,去给荆州拖后腿,那些资本新贵卖起国来,绝对不会手软。”
“周就不好说了,商帝威望正隆,尤其是还传出他修仙的消息,一旦两省豪强说动了商帝……大商全力扶植周国,我大齐海军,未必就能讨得好处。”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88章 林炬就是个弟中弟
随着姜秀的话,二王子姜林也开口道,“先易后难,吞下吴国后发展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暴兵。”
“现在我大齐不止兵强马壮,财富也多,只要在吴国领地拉起来十万强军,就能打的大唐荆州豪强士绅满头包。”
“荆州豪强肯定会指挥那些傀儡君臣,以藩国名义向大唐求援,可咱们撒出去的那些财富,也能喂饱一群家伙的,大唐冀州的资本新贵们,为了利益能让越国一次次入侵,我们在大唐之外动手,怕什么。”
“唐皇肯定是无力调集军马去帮卫国的,这件事不管怎么想,都不会太难。”
……
齐国上下多的是鹰派,但他们对比当初想取李唐而代之的越国国主林炬而言,这种强硬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林炬算什么?无非是大唐士绅豪强,为了赚取海量利益,给林炬送刀枪盔甲,送粮食等等。
说白了,那就是冀州士绅和资本新贵,养的打手,性质和扬州外三仙岛海匪一样,无非是越国人更多,军事力量更强,有了一定自主权和尊严的打手。
齐国是自力更生,不止国富民强,各种火炮火枪和盔甲、大舰等铸造工艺,都是归属自己掌握的。
一个是靠大唐高层的剥削者去养,才养出来十几万大军,一个是自力更生什么都能自己做,还能随时拉起更庞大的军队。
还掌控商唐之间的海路,从海贸利润中发了无数横财。
对比齐国上下,林炬就是个弟中弟。
无非是齐国在大唐南海之外,几千里外,越国是在大唐最北疆,几乎靠近这颗星球的北极圈,两者距离远的太夸张,才导致彼此只是闻名,鲜有直接交流。
姜林话语落地,三王子姜潮却突然道,“为什么非要对准卫或者周,为什么不从任国下手?我知道,卫和周好打,人口也多……但动了那两边,必然惊动大唐、大商。”
“商唐和我等同出一脉,后续动静不管怎么搞,都不会小。”
“我反倒觉得,对任国下手,再从任国向东扩张,一路杀到人洲大陆,取代罗马也不是不可行?至少罗马全是白人,和我华夏苗裔截然不同,我们动罗马……商唐未必会帮罗马。”
“依我之见,三大帝国若有谁最容易被取代,还是罗马。”
地洲大陆在北半球,大商所在的天洲大陆就在南半球了,不过,这里的南半球阳光直射远不如地球上的非洲,甚至阳光照射程度比南美洲都轻微。
千年以来,大商和大唐以及各海洋诸国,华夏苗裔的外观并没有多大变化。
卫、周靠近唐、商,动了他们引起的动静太大,而任国,就是在齐国以东上千海里外,一连串群岛组成,那片群岛不止体量不大,数量也不如卫、周两国,整个任国加起来,岛屿不过百,总人口才一百多万。
夺下任国,继续向东北扩张,就是和大唐扬州海外接近的海疆了。
一路直向东,就会遇到唐、罗马之间的一个个海洋国度。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哪怕五代十国时期,赵政一票强者就带着天语星的先祖们离开地球了,这句话,他们也没有听过,可道理谁不懂?
齐国的兵强马壮,只要商唐两大帝国的皇帝,不是傻子,就都肯定知道一些具体情况。
那不管他们夺了卫国,还是周国,几乎都杀到大唐、大商的边陲之地了,靠着现代海贸,最快十几天就能登录商唐领土。
这比越国主林炬,率兵从越国都出发进入辽东郡还要更快!
你动了那边,不管怎么派遣纵横家子弟游说,不管怎么去收买大唐那边的卖国派,后患都可能很大,甚至可能引发两大帝国一起出面调停海洋中的诸国争霸。
一旦齐国吞了卫或周,体量规模都会暴增,整个天语星才一亿多人口,商唐和罗马,也就各自三四、四五千万子民罢了。
要是齐国体量也直奔两三千万,那成为第四帝国几乎是眨眼就成了的,加上齐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越来越强的姿态,大唐却是深陷泥潭,有一种皇室迟早药丸的概况。
他们对卫、周下手,真不好说。
三王子姜潮,真心觉得吞下任国,一百多万人口小国寡民,而且任国距离商唐都很远……他们再一路向东杀向人洲大陆,才是正道。
“这些年,我也了解过罗马不少概况,他看起来是君主集权,比大唐要好一些,罗马帝王也能随时拉出来几十万精锐,但实际上国度内,平民困苦不堪,民不聊生……不然,也不会有越来也多的平民扬帆出海去寻找新希望了。”
“罗马那边,算是帝王与贵族共治天下,分封到骑士一级的贵族,对底层盘剥根本毫无下限,他的战争力量看似很强大,可民心民望,还远不如李氏在大唐的名望。”
“而且我大唐、大商,有一代代墨家墨者在为理想奉献一切,也积攒了无数名望,但罗马,可没有多少墨家子弟。”
华夏苗裔在先秦时代,就有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事,西方罗马呢?他们的先祖从被地球带出时,还是一神教与各种异端的争执征讨中。
文艺复兴都还要在他们先祖离开地球几百年后才开始……
那个时期的西方文明也有辉煌的罗马帝国,可是,一个个阶级基本都在教会控制下。
神权、君权等联合对子民的压迫,是极为残酷的。
即便当年一起离开地球的东西方强者,关系还不错,可谈到信仰冲突?这就没得改,你改了就是异端。
就算东方世界的百家争鸣,也在逐渐远传后,给那边带去了不少新思想,但这些新思想往往就是异端的标签。
一神教有多强大?罗马帝王对上教会高层,权威也大不到哪去。
就算,罗马帝王远远不需要被教皇加冕才能掌握权力,可君权也会被分割不少。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
大唐被君主立宪后,李唐皇室有多么憋屈困顿,这就给大商和罗马树立了典型,搞得大商和罗马境内,资本力量苦不堪言。
但罗马那边教会的权利大的能一直和皇权争锋,其实也让商唐,乃至东方诸王国,对一神教,甚至境内佛道,千年来一直警惕到极点。
姜潮觉得,就冲神权分摊了太多君权这一件事,他们若去搞罗马,商唐就未必不会旁观,更别提两者都不是一个人种了。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89章 我看看就走
伴随着姜潮的话,姜秀、姜林甚至齐王姜慧都猛的一呆,的确,哪怕齐王姜慧在提出这件事,要大家议一议时,口中说的是卫、周、任三国。
但是姜慧所思,只是图任国那一百多万人口,而不是吞下任国后,一路向东横跨茫茫海域,直奔罗马啊。
罗马距离大齐太远了,他们从齐国本土出发,以现在的航海技术,顺利的话,两三个月能抵达商、唐,若是逆风逆流就是半年左右。
这已经是近的了,若是从蓬莱岛杀去罗马?以目前的航海技术当然能做到,可那也需要九个月以上,逆风逆流,动辄一年多才能抵达,这样的路途,跑一次商贸已经是困难。
想吞并罗马?这简直……你运输大部队都太难了。
而且这个世界,千年以来,虽然商、唐、罗马大部分都是友好和平的,实际上,也不是没有人种冲突。
三大帝国还好,在大商与罗马、大唐与罗马之间的海疆里,偶尔一些白人建立的小王国,或者华人建立的小王国,就因为人种问题打生打死的,绝对不稀奇。
很简单的原因,华夏苗裔只要有口饭吃,大部分都是勤劳的,任劳任怨,而且心灵手巧,虽然你不能否认也有各式各样恶棍盗徒,但那些都是少数派。
罗马那边的白人……谈一谈地球上大航海时代,在几大洲掀起的各种血醒风暴,南北美非洲乃至澳洲,多少原生族裔被灭了个干净?足以证明他们骨子里是什么基因。
相反华夏苗裔就算入了大海开荒,开发岛屿世界,又有几个是灭了当地原生族群的?
帝国相互克制,保持友谊,小王国之间,因为各种冲突杀得血流成河屡见不鲜,齐国想要吞并罗马,那估计就是人种战争了,这和他们最初的预估,可不一样。
他们吞并大唐的话,只要把高层取代了,对普通人民,几千万百姓几乎没大影响,去吞并罗马,就算战争胜利了,几千万白人被继续征兆起来,持续作战,可能性很大。
论征服难度,不止罗马几十万精锐兵马,很难打,打胜了后续也很不好统治。
可姜潮的另一个考虑,很有建设性。
罗马虽然难打,但容易让商唐坐视不理。
友谊归友谊,大家传统真的不一样,至少罗马神权对君权的压迫,不止一次让东方诸国感到牙疼,甚至就因为那边的例子摆在那里,动不动就会有一些雄主在国内灭佛……
众王子和齐王都沉默时,姜潮再次兴奋的开口,“我觉得吧,罗马虽然难打,打过了也极难统治,麻烦会很大,但只要能让商唐袖手旁观,这就值得搞一搞。”
新的话语再次让齐王室众人沉默的更厉害了。
就在一群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时,一道突兀的笑语突然响起,“你们这群家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你们。”
“……”
敢在齐王宫殿内,直接评论你们这群家伙?
所有人大惊,看向声音来源时,才发现这宽阔殿宇中,距离一群齐王室子弟十几步外,竟然站着一个大家全都不认识,很陌生的青年。
青年衣衫华贵,气质超凡脱俗,身躯高大伟岸,脸也是帅的让一群王子们都有些妒忌。
几眼后,伺候在姜慧身侧的大太监刚想惊呼,陌生青年就笑着摆手,“不用喊了,我看看就走,你们和越国想入侵大唐,取代大唐的野心,虽然一致。”
“但各自能力,以及具体执行过程截然不同,这样吧,给你们一场机缘,我也不介意你们去吞并任、卫、周三国,也不介意你们继续在海洋中吞并其他诸国,但是三大帝国就别搞了。”
“战争可以发生,但是死的人越少越好,尤其是那些无辜的士兵或平民,做得好,随你们发展,做不好,我会回来的。”
说完这一段话,又一瞬间席卷出大量的知识,以灵魂碰触方式投放进齐王姜慧和一票王子灵魂中,他才丢下一批超凡起步套餐消失不见。
越国入侵大唐,苏恒果断阻止。
齐国想称霸,想吞并任、卫、周三国,他选择支持?
就如他说的那样,两个国家野心一样,但谈个人能力以及做事风格,就是天差地别了。
越王林炬,在实力对比上,对比姜慧不只是个弟中弟,统治能力也是垃圾的一比,在他麾下还是文武士绅勋贵,以老套的封建特色统治几百万民众。
那些越国平民,一点都不会比商唐底层子民幸福。
但齐国真不一样……
这里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齐王室更有着各种仁政,孤儿有孤儿院照顾,孤寡老者有养老院赡养,齐王更是鼓励生育,每一对男女多生一胎,都有官府发放的粮食、钱财奖励。
齐国还在尝试推行义务教育,免费,所有适龄孩童可以进学堂读书识字,五年制,学费全免,还会由学堂承包一顿午饭。
若有子民病了,没钱治?官府免费承包。
为什么这么做?
齐国缺人!
齐国想要完成蛇吞象,吞并商唐的野望,没人不行啊,他们最大短板就是缺人,所以只要是齐国子民,就算是最底层的农民、渔民,在这里生活和商唐越国等等对比,也是犹如活在天堂里。
推行义务教育也是为以后蛇吞象打基础,毕竟没有足够多的有学识的人,你打下了商唐又哪有管理人才?
齐国上下几百万子民,无一不因为各种王室颁发的爱民、惠民政策对王室拥护万分,二十万精锐大军忠于王室,民心拥护,所以齐王哪怕鼓励各种政党成立,以政党轮流执政的方式,帮王室管理大齐。
但是,任何政党或者士绅资本新贵等等,若起了不该有的心思,根本不可能有一丝实现的可能。
齐国想吞并任、周、卫三国,也会给与那三国上千万子民,和齐国本土平民一样的待遇?
这就算是因齐王野心而产生的吞并,对上千万子民来说,就是脱离苦海进入仙境天堂了。
相反越国入侵大唐?哪一次不是无数百姓被拖累的家破人亡?
越对齐,两者野心一样,可本质上对普通百姓而言,却是天地之别。
我真不是学神 第1790章 反正商唐都是那样玩的
苏恒消失后足足两炷香时间,一直都沉浸在庞大知识海洋中的齐王室众人,终于有人惊醒,一拍大腿感慨,“不可思议,我们竟然遇到了仙缘!!”
“这下子可以确定,商帝禅位,还掌握了修仙的力量,是真事了,我们也遇到了。”三王子姜潮也拍案而起,激动的不知所措。
齐王姜慧都忍不住扶额,“我就说,我华夏明明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无数国度争霸称雄,可遗留下里的遗址,却几乎不存在,原来我人族是起源于地球,是赵家、李家那几位的先祖,带着一批人类离开祖星,横渡星空最终在天语星落足。”
“没想到,我们还能知晓这样的秘闻,哈哈,甚至修炼可期,灵化、超凡、神通、星主、灾变、湮灭、元始、星河。若是到了星河境,竟然可以动辄有万年寿元?”
“万岁啊!”
…………
这个世界,万岁,千岁之类尊称当然存在,每一次上朝,像是齐王这样的王国,其麾下臣子也是高呼吾王千岁。
商唐那样的帝国,皇帝上朝就是被山呼万岁了。
在以往,谁又敢真的奢望活上千岁万岁?
但是在苏恒的科普中,他们清晰知道了,只要成就星河境,活上万年真不难,这还只是神明之下的境界划分,任何一个神明,都能活上几十上百亿年。
神王境开天辟地,开创新的智慧族群,这和神话传说中女娲造人,有什么区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