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老仇泡茶技术虽然不咋滴,但整个博物院里能喝到他亲手泡的茶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他跟老仇认识这么多年了,也没喝过老仇泡的茶,可向南第一次来,居然就喝到了。
孙福民非但不嫉妒向南,心里面反而很得意。
瞧瞧,这就是我的学生,多牛逼!
“就聊了一些纺织品文物修复技术上的事情。”
向南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就大致讲了讲三个人的聊天内容,然后说道,
“两位老师也是建议到我姑苏那边去学习一段时间缂丝织造技艺,正好陆老师有个朋友是姑苏缂丝织造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给了我联系方式,等我到了姑苏那边,直接就过去找他好了。”
“嗯,那这次算是没白来。”
孙福民点头笑了笑,接着说道,“缂丝织造技艺可不容易学,你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向南点了点头,应道:“老师放心,我有心理准备的。”
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很快就来到了古书画修复中心。
由于金陵这边的大学基本上已经开学了,古书画修复中心里面有不少实习生,人虽然很多,但里面并不会显得很喧闹,大家各据一处,都在低着头忙碌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向南跟在孙福民的身后走了进去,一抬眼就看到了柯思思正站在一张长案前,一手拿着一把小排笔,一下一下小心翼翼地刷着平铺在长案上的宣纸。
看着她嘟着小嘴,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向南就有些忍不住想笑,就她这副耐不住的性子,想要学好古书画修复技艺,那真是难为她了。
其实,每一年从考古文物系毕业的学生,真正从事文物修复的人并不多,这些毕业生要么转专业考了研究生继续深造,要么就凭着一张本科毕业证考了公务员,更多的人,则是走向了社会,从事着跟考古文物毫不相干的职业。
事实上,不单单是考古文物系毕业的学生是这样,哪怕是那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也都差不多这个样子。
因此,像柯思思这一类学生,并不用担心就业的问题,也不一定会真的从事文物修复的工作,既然这样,那会不会修复文物,又有什么关系呢?
向南正想着这些事的时候,柯思思也发现了孙福民和向南,脸上立刻就浮现出了甜甜的笑容,她将小排笔往长案上一扔,小跑着来到孙福民的面前,装作一副惨兮兮的样子说道:
“老师,我能不能不练刷纸了?您看看,我手指头上都起茧子了。”
“好好好,不练就不练,那你去练揭裱好了。”
孙福民一脸和蔼,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
向南看的是一脸无语,说好的“男女公平”呢?这时候怎么就不公平了?
当初我练习刷纸的时候,可没这待遇,要是敢擅自停下来歇息,老师那可是二话不说,直接就把你骂个狗血喷头。
哪有像现在对待柯思思那么温柔?
“嗯嗯,谢谢老师。”
柯思思顿时眉开眼笑起来,练习揭裱虽然还没达到上手修复文物的地步,但至少也比之前拿着个排笔,像个傻子似的不停刷宣纸要好得多了。
她转头看了看向南,笑嘻嘻地说道,“师兄,揭裱怎么揭啊?能不能辛苦一下师兄,示范给我看一下?我晚上请你大餐好不好?”
向南连忙摆手,说道:“吃大餐就免了,我示范给你看一下好了。”
一想起跟女孩子吃大餐,他就忍不住回想起当初在豫章时的那场“鸿门宴”,忍不住浑身一颤打了个激灵,还是免了吧。
这要是再发生点什么事,自己真就要头大了。
孙福民笑了笑,倒是没说什么,转身到办公室里面去喝茶了。
等孙福民离开之后,向南便来到长案前,伸手扯了一张夹宣纸。
单宣纸一般只有一层,而夹宣纸是多层的。
向南要用宣纸来演示揭裱技艺,自然只能选择多层的夹宣纸。
将夹宣纸平铺在长案之上后,他从一旁拿起小喷壶,将宣纸均匀打湿,然后才抬头对柯思思笑道:
“一般的古字画,都是有几层的,除了画芯之外,还有命纸和覆背纸,揭裱就是将残损的覆背纸和命纸给揭下来,当然,一般情况下,能不揭裱就尽量不揭裱,以减少对古字画的二次伤害。”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揭下来,我就要开始揭裱了,你仔细看。”
柯思思连连点头:“嗯嗯!”
向南说完之后,就开始低下头来,伸出双手从宣纸的边角处轻轻一搓,将宣纸分开一层,然后两个手指头捏住最上面一层的一角,慢慢将它一点一点揭开。
此时,修复中心里的其他人也都注意到了向南在演示揭裱技艺,忍不住都围了上来,一个个好奇地交头接耳起来。
“咦,向南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之前没看到呢?”
“刚来一会儿,我一开始都没认出来呢,这向南成了专家,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啊!”
“废话,专家就得有专家的气度,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么邋遢?”
“我邋遢?你也没比我好多少吧?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别吵!向南在演示揭裱技艺,你不认真看也就罢了,还想吵得别人也没办法认真观摩?”
“……”
围观的修复师和实习生们瞬间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向南,柯思思也不例外。
向南此刻专注地做着手里的事情,一点也没有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他的动作娴熟而又迅疾,却又不伤宣纸分毫,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将一层宣纸完整地揭了下来!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是怎么清楚的 (更新完毕)
“这……完整揭裱!”
“这也太快了吧?问题是,他还没把宣纸揭破!”
“唉,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呀,要换作是我来做,不但做不到这么快,而且揭下来的那一层宣纸肯定跟纸浆差不多,七零八落的。”
“别说了,我也一样!”
“我也差不多……”
“……”
围观的修复师们一个个唉声叹气,羞愧欲死,平日里在实习生面前,一个个还自以为很牛逼,结果现在跟向南一比……
算了,没得比。
至于那些实习生们,此刻都已经呆住了。
他们尽管没上手修复过文物,但基本上也都用宣纸练习过揭裱技艺,自然知道这揭裱并不像向南所演示的那么简单,此刻看到这一幕,一个个都感觉自己跟了个假老师。
此刻,他们的心里头不约而同地冒出了一个想法:要是自己的老师是向南,那该有多好?
兴许,自己也能学到向南这一手漂亮的古书画揭裱技艺。
而站在一旁的柯思思,虽然没有说话,但粉嫩的嘴唇却是紧紧地抿在了一起。
原来,师兄的文物修复技术这么厉害!
难怪他的名气这么大,难怪连那些老外都不远万里地飞到魔都来,只为了请师兄去修复文物!
“我得好好跟老师学文物修复技术,以后要去师兄的公司打工!”
柯思思暗暗拽了拽小拳头,在心里面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
就在众人一脸震惊的时候,一个爽朗的笑声把大家的注意力都给吸引了过去,只见古书画修复中心主任陶海峰一脸笑意地朝这边大步走来,他笑着说道:
“向南的这一手揭裱技术,连我都羡慕不已,你们就别好高骛远了,好好夯实基础才是正经。”
“主任好!”
“陶主任来了!”
“陶主任好。”
“……”
几位修复师纷纷笑着和陶海峰打了个招呼,又跟向南点了点头,继续回头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至于几个实习生,主任一来就赶紧溜了,他们倒是想跟向南打招呼,可惜没这个机会,也没这个勇气。
“主任,你又笑话我。”
向南朝陶海峰笑了笑,说道,“几个月没见,主任是越来越精神了。”
当初他在这边跟孙福民学习古书画修复技术时,陶海峰就已经是古书画修复中心的主任了,一转眼两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向南已经成了文博界里炙手可热的人物,陶海峰依然还是修复中心主任。
只不过和几年前比起来,他鬓角上的乌发也已经白了一片,岁月不饶人啊。
“你小子,也知道回来看看?”
陶海峰算是看着向南成长起来的,当初他也是知道向南天赋超人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在向南还没有成名之前,他就想过要将向南留下来,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还没正式找向南聊一聊,结果向南就横空出世了。
向南成长得太快了,以至于他都没反应过来,对方就已经去了魔都,拜入了华夏古陶瓷修复第一人江易鸿的门下,到了这时候,再想挽留向南留在金陵博物院,就已经有些晚了。
为了这事,他没少抱怨孙福民。
你说说你,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学生,结果还让人家给溜走了,这岂不是亏大了吗?
当然,陶海峰也就只是嘴上抱怨一下罢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别人安排不了,也没办法安排。
只是,心里面多少有些惋惜罢了。
他心中感慨,看了一眼向南,笑着说道,“上次你孙老师带回来一幅画,说是你捐给博物院的,我还以为你打算回来一趟呢,没想到你连面都没露一下,这是出了名就忘了娘家了?”
“主任,瞧您这话说的。”
向南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知道,您还不清楚吗?”
“清楚,当然清楚。”
陶海峰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连你小子肚子里有几条蛔虫都一清二楚的。”
向南:“……”
这我都不清楚,你是怎么清楚的?
陶海峰来了,向南自然不会再继续演示揭裱技艺了,这张夹宣纸一共有四层,真要演示的话,他甚至能连续揭裱三次。
但能做到将宣纸完整揭裱三次的修复师,在整个华夏文物修复界里,那也是屈指可数,少得可怜。
“你难得来一次,到我办公室里去坐一坐吧?等中午的时候,咱们一起吃个饭。”
陶海峰说着,便领着向南往他的办公室走去。
向南一走,修复中心里的其他修复师以及实习生又围了上来,将向南之前揭裱下来的宣纸看了又看。
“这么薄的宣纸,又是在被水打湿了的情况下,向南也能将它完整揭裱下来,我真是服了!”
“你要说是其他人,我还有点怀疑,可你都说是向南做的了,还有什么可质疑的?”
“不愧是国家级专家啊,就这一手,就惊艳了整个文物修复界!”
“……”
柯思思站在一旁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声,心里面也是暗自兴奋,这可是自己的师兄啊,我也要努力学习,不说能不能追得上他,至少也不能给孙老师丢脸啊!
她暗暗给自己鼓劲:“要加油哦,小思!”
向南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在修复中心里演示揭裱技艺,会对柯思思这些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此刻,他和孙福民一起,坐在陶海峰的办公室里的沙发上,一边喝着茶,一边轻松地聊着天。
“向南,听说你现在又在学习纺织品文物修复了?”
陶海峰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开玩笑似的说道,“你这么做可真是太不厚道了,是不让我们这些庸才好过啊!和你一比,我们简直就是一无是处嘛,都不好意思自称专家了。”
“主任千万别这么说,我这才刚刚开始接触纺织品文物修复技艺,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学会呢。”
向南连连朝他拱手,笑着说道,“您就饶了我吧,可别再笑话我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九十五章 向南认识吗?我的半个学生 (第一更)
向南三个人在办公室里聊了一阵,陶海峰才开口问道:
“向南,我前一段时间听人说,你们公司现在在跟几个博物馆之间搞合作,接收他们的修复师到你们公司里进修,有没有这么一回事?”
“有。”
向南点了点头,这没什么可隐瞒的,等到过一段时间各个博物馆的修复师来了以后,消息总会传出去的,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才刚刚谈成没几天,陶海峰这边就知道了,这消息传得也真够快的。
他笑着说道,“这事也就是前几天才谈下来的,我都没插手,是我们公司的副总敲定的。”
“哦,那就没错了。”
陶海峰笑了笑,说道,“你也看到了,我们这边的修复师还是挺多的,但真正能独立上手修复的,其实也就是原先的那几个,人手严重不足啊。所以,我打算也送几个人到你那边进修一段时间,你看怎么样?”
不等向南说话,他又连忙说道,“进修的一切费用,我们修复中心自己承担,此外,送一个人过去,我们会另外支付进修费用,不会让你难做的。”
向南刚想说些什么,一直坐在边上喝茶没怎么说话的孙福民忽然开口笑道:
“这是应该的,单位行为嘛,还是公事公办比较好。要是老陶你自己的事,向南不会也不敢收你的钱,他要是敢收,我就敢把他逐出门墙。”
孙福民说得已经很浅显了,不要拿私人关系来处理对公业务,白白浪费了人情,又得不到什么好处,没必要。
向南又不傻,自然听懂了他的话,也就不好再开口说什么了。
陶海峰也不在意,这是给博物馆培养人才,该付出的还是要付出的,博物馆方面也不会吝啬这点培训费。
他笑了笑,对向南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等你那边准备好了,通知我一声,我就选几个修复师到你那边报到。”
说着,他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这进修人员的培训,你会去上课的吧?”
向南笑道:“有时间的话,我会去上课的。”
“最好还是去上一两次课,哪怕你公司里现在人才济济,但只有你才是公司最大的招牌,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冲着你去的。”
顿了顿,陶海峰接着说道,“只要你上台给他们上了课,哪怕他们没学到什么东西,心里面也会很开心的。”
“老陶这话说得对。”
孙福民手指轻轻敲打着沙发扶手,也笑着说道,“不管你到时候有多忙,那也要抽出一点时间来露个面,看到了你,他们才会觉得不虚此行啊。”
向南:“……”
有这么夸张吗?
我又不是吉祥物,露个面大家都不虚此行了?
不过,老师和陶主任都这么说,他也没必要为这种小事争出个对错来,笑了笑,说道,
“好,到时候我会尽量抽出时间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儿,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向南陪着孙福民和陶海峰两个人在一起吃了个午饭,便独自离开了金陵博物院。
原本,他还打算到古陶瓷修复中心去看望一下赵和赵老师的,可惜,赵老师请假了,没在这边。
否则的话,赵和要是看到了向南,估计尾巴又得翘起来了:
向南认识吗?这可是我半个学生!
……
在家里又待了半天,第二天一早,向南收拾了一下东西,吃过早餐后,就又准备离开了。
“每次回来住不了两天就要走,现在开了公司怎么比原来还要忙?”
知道向南要走,老妈今天上午就没去农贸市场守摊了,专门留在家里给向南做早餐,她一脸嫌弃地看着向南,说道,
“我看电视里的那些老板,不都是喝喝茶,旅旅游,公司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做的,怎么到了你这里,就不一样了呢?”
“老妈,电视里演的你也信?老板要是这么悠闲,他不担心手底下的那么多员工没饭吃?”
向南一边换鞋,一边回头看了老妈一眼,笑道,“你放心,我也不是特别忙,我主要是自己学习技术,活到老学到老嘛。”
“你忙什么事情我管不着,也不想管。”
老妈摆了摆手,打断了向南的话,说道,“我就管一件事,你再忙也得给我找个儿媳妇,我可跟你说,咱家隔壁的那个谁……”
向南:“……”
这个事您都提了十来遍了吧?我耳朵都听得快长茧子了!
“行行行,老妈,我知道了!”
向南赶紧敷衍了一句,拎着背包就往楼下跑去,一边跑一边回头说道,“老妈,你和老爸在家要注意身体!”
“哎,跑慢点儿,别摔着了!”
话刚说完,向南就跑得没影了。
老妈气呼呼地打了一下门框,自言自语道,“这臭小子,一提这事他就跑,谈恋爱有这么可怕吗?”
……
向南从家里出来后,就在小区门口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高铁站而去。
只不过,这一次他并不是从金陵返回魔都,而是直接赶往姑苏,打算先去拜访一下那位姑苏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柳河川。
从金陵到姑苏的路程并不远,乘坐高铁也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下了车之后,从姑苏站出来,向南老远就在看到了人群里的那位熟悉的中年司机在朝他招手,他连忙快走了几步,赶了上去,笑着招呼道:“辛苦师傅了,还要你专程来接我一趟。”
“向专家客气了。”
这中年司机是马玉川的私人司机,之前曾专程到魔都接送过张春君和向南两次,他开车的技术很稳,而且话不多,看起来倒是一个挺老实的人。
其实,向南在从金陵出发之前就给马玉川打了电话,既然到了这边,这个电话肯定少不了的,而且自己也许还有些事情需要求助到他,干脆就主动一点好了。
两个人上了车之后,中年司机忽然又解释一句:
“本来老板是打算亲自来接向专家的,不过临时出了点状况,就让我一个人来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九十六章 奇怪的青铜器 (更新完毕)
“没关系,都是老熟人了。”
向南笑了笑,也没太在意。
马玉川是姑苏城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大佬,忙一点也是正常的,他要是真像电视剧里的霸道总裁那样,什么事都交给底下人去做,那才真的糟糕了呢。
中年司机一边将车子开车高铁站,一边扭头看了看向南,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作为大老板的私人司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看紧自己的嘴巴,不要胡说八道,老板没让他说的事,最好还是不要说了。
向南坐在一旁,也没注意到他的表情,自顾自地掏出手机来玩起了游戏。
玩了没一会儿,向南就感觉车速缓了下来,他抬起头来一看,嚯,居然就到了马玉川住的那个小区门口了。
他从游戏里退了出来,把手机放好,车子就缓缓地停在了那栋熟悉的别墅门口。
向南正准备下车,那中年司机忽然说道:“向专家,您稍等一会儿,我先送您进去休息一下,老板现在还在市区,要过一会儿才回来。”
“啊,马总这么忙,我会不会太打扰他了?”
向南这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过来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这要是耽误了马总的生意,那真是罪莫大焉。
“不会,不会。”
中年司机连连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向专家您别见怪,我这人没读过什么书,不太会说话,老板可是专门吩咐了的,一定要招待好您的,要不然,我们可就要挨骂了。”
向南开玩笑似的说道:“马总看上去挺和蔼的一个人啊,他还会骂人?”
“犯了错挨一顿骂,也是正常的事。”
中年司机憨厚地笑了笑,他下了车,摁了一下遥控钥匙将车子锁好,这才快步走到门口,轻轻推开门,然后对向南说道,“向专家,咱们这就进去吧。”
向南点了点头,跟在司机的身后往里面走去。
别墅里很安静,估计马玉川没在这里的时候,这边都没几个人留下来。
这也是向南感到奇怪的一个地方,他跟张春君老师来这里两次,都没见着马玉川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的家人是另有住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当然了,这是别人的隐私,向南也不好贸然打听,他跟马玉川虽然熟悉了一些,但还没熟到那种地步。
经过客厅时,向南见中年司机还要往里面走,便出声喊住了他,抬手指了指茶艺桌,说道:
“我就在这里坐一会儿喝喝茶吧,里面就不进去了。”
“好。”
中年司机点了点头,又低头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这才笑着对向南说道,“向专家,那您先坐一会儿,我去接老板回来。”
“没事,师傅你忙你的。”
向南朝他笑了笑,往烧水壶里灌了水,然后开始烧起水来。
他虽然没有学过茶艺,但自己给自己泡茶喝,哪用得着那么讲究,没过一会儿就泡好了一壶茶,然后倒在一只用开水烫过的小茶盅里,慢慢地喝了起来。
……
姑苏城内,一家名为“寻宝斋”的古玩店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