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向南点了点头,又多说了几句,这才挂了电话。
康正勇父亲的手术,他也做不了什么,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现在就要看曹万年主任的手段,和他父亲的求生欲望了。
将康正勇这边的事情处理妥当后,向南的心境才重新平复了下来,他端起桌子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又回到了修复室里继续修复那件蓝地缂丝龙纹吉服袍。
……
时间如山间的潺潺流水,你看得见它缓缓东流而去,却止不住它奔流不息的脚步。
一晃就已是数天。
康正勇父亲的开颅手术做得很成功,暂时也没出现感染的症状,人现在已经苏醒了,只是刚做完了手术,还需要卧床休养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康复治疗。
然而,经过这一场大病之后,他的身体状况显然是没办法恢复到从前那样了,以后即便出了院,也只能回老家休养了。
康正勇的父亲不能在外面打工,他的母亲显然也不可能一个人在外面做事,到时候也肯定要一起跟着回去,更何况,家里还有一个小的要照顾。
只是如此一来,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压力,就全都压在了康正勇一个人的肩膀上了。
不过,康正勇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农村里本就有“养儿防老”的说法,虽然他要承担的责任提前了一点,但也没有什么可推卸的。
对于他而言,父亲能清醒过来,比什么都重要。
向南给他打过几次电话,很明显的就能用他的语气里听出来,康正勇现在比之前刚去医院时,感觉上要轻松了许多。
为了这事,向南在手术之后,又亲自给曹万年主任打了个电话,表示了感谢。
曹万年主任倒是没在意什么,笑呵呵地说道:“向专家,我早就想去拜访你了,只是一直找不到由头,这回正好,等我回了魔都,就找个合适的时间跟老何一起去拜访你一下,不冒昧吧?”
“哪里哪里!”
向南笑了笑,热情地说道,“曹主任和何院长肯来,我是举双手欢迎啊,那行,我就在公司里等着两位的大驾了!”
康正勇父亲的手术成功了,向南修复的那件蓝地缂丝龙纹吉服袍,却似乎出了点问题。
在前面的几道修复工艺中,比如清洗除尘、回潮处理、染色等等,他都感觉自己做得很不错,但在最后的针线缝合这一道工艺,他就做得不那么完美了。
这一件蓝地缂丝龙纹吉服袍上的残损部位,修复是修复了,但怎么看怎么别扭,完全没有黄云轩老师修复之后的那件紫地缂丝龙袍看起来那么顺眼,那么完美。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向南看着摊放在工作台上这件吉服袍,眉头紧紧皱起,“是我的修复手法出了问题?还是这件吉服袍上这么大的洞口,就不应该用托补的方式来修复?”
连着在修复室里研究了两天,向南都没摸出个头绪来,只好暂时放弃了。
从修复室里出来,许弋澄正好从大门外进来,看到向南以后,他赶紧跟着向南到了办公室里,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这才说道:
“另一半的办公室,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明后两天正好是周末,我打算让装修队利用这两天时间将整层楼的办公室都打通来……”
“可以。”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我之前就说了,这种事你看着办就好,不用特意跟我讲的。”
那件蓝地缂丝龙纹吉服袍没修复好,也没找到原因,我自己都烦着呢,哪有心思管这种小事?
“我不是特意要跟你讲,我的意思是,周末这两天,你就别来修复室影响我们施工了。”
许弋澄翻了翻白眼,一脸无语,你自己什么德行你不知道啊?别人都是打工的,周末巴不得不来呢,也就只有你这个大老板,字典里根本就没“周末”这两个字。
真不知道你当老板图的是啥!
要是我有这么一大间公司,我才不修复文物呢,天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难道不香吗?
“哦,哦!”
向南一愣,这才反应了过来,他想了想,说道,“好吧,那我知道了。”
也好,反正那件吉服袍也找不出问题,干脆回家一趟好了,眼看着学校那边也要开学了,正好趁着这机会回去报个名,顺便在家里待上几天,陪陪老爸老妈也好。
第二天一早,向南就随便收拾了一下,拎着背包就在楼下打了个车,直奔魔都高铁站,几个小时之后,就抵达了金陵。
由于这次回来没有提前通知老爸老妈,向南估计这会儿他们都还在农贸市场的菜铺子里忙活着呢,家里也没人在,因此,他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直接坐车来到了金陵大学。
学校尽管还没有开学,但校园里并不显得冷清,门口的那些各色小吃店里,依然人气火爆,热闹非凡。
向南下了车之后,穿梭在三三俩俩的学生之中,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学生时代,当然,他的学生时代,基本上都是在修复室里度过的,实在是枯燥无味,乏善可陈。
可同样的,如果没有熬过当初的那段枯燥无味的日子,也就不会有如今的精彩人生,只怕还会跟其他同学一样,拿着简历在人才市场里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外如是吧?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八十七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第一更)
“咦,向南?”
由于还没有开学,孙福民这段时间还是比较清闲的,除了偶尔去一趟金陵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中心指点一下那些年轻的修复师以外,就是到向南的文物修复技术研究中心里转一转。
剩下的大部分时间,他就躲在办公室里,一边喝喝茶,一边看看最新的文物修复研究资料,日子过得很惬意。
此刻,他正在办公室里看一份资料,听到门外的脚步声后,抬头看一眼,没想到就看到了向南,他的脸上立刻就绽放出了笑容,说道,
“你前段时间刚回来过,怎么又回来了?现在不忙了吗?”
“不是马上要开学了吗?我是回来报名的,顺便回来看看您身体怎么样了。”
这间办公室,向南实在太熟悉了,闭着眼睛都不会撞到桌子。
他将肩上的背包取了下来,放在沙发上,然后自顾自地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个白色带盖的白瓷杯——这还是当初他读本科时买的专属于他的茶杯。
将杯子拿到一旁的茶水间里洗干净后,向南给自己泡了一杯茶,这才舒服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说实话,这段时间他可真没好好休息过,偶尔放松一下,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我的身体,那还用说?还是像以前那样健康。”
孙福民笑呵呵地看着向南在自己的办公室东翻西找,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心里面也很开心,他笑着说道,“你放心,我还打算做你的证婚人呢,我肯定会照顾好自己的,现在可不能让身体垮了。”
向南:“……”
说得好好的,怎么又说到我结婚的事了?我的另一半还不知道在哪个丈母娘的肚子里呢。
无语归无语,他还是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对了,老师,研究中心那边现在有什么进展吗?”
“这是做研究,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修复文物一样,很轻松就可以解决问题吗?”
这会儿,轮到孙福民无语了,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向南,可惜他不做研究,而是在文物修复界。
当然,在文物修复界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那些存放在仓库里不知道多少年的文物,都有希望重见天日了。
说了一句,孙福民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我听人说,你现在又开始跟着魔都历史博物馆的黄云轩学习纺织品文物修复技艺了?学得怎么样了?”
“嗯,才刚刚开始,就观摩了一次黄老师修复龙袍的整个过程。”
向南点了点头,又叹了一口气,说道,“纺织品文物,尤其是龙袍,的确不好修复,这几天我自己摸索着修复了一件,修复好了之后,怎么看怎么别扭。”
“呵呵,说你聪明,有时候你又傻乎乎的。”
孙福民听了向南的话后,忍不住笑了起来,他问道,“从隋朝以来,龙袍的纺织工艺,大多都是缂丝工艺吧?”
“嗯,没错啊。”
向南有些不明所以,我怎么就傻乎乎的了?
“那你难道不知道,缂丝这种古老、独特的织造工艺,它主要存在的地方,就是咱们苏省的姑苏以及周边地区吗?”
孙福民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办公桌的桌面,笑着说道,
“姑苏缂丝自南宋以后,其盛名传遍华夏,成为了主要产区,到了明清时期,姑苏缂丝仍然昌盛不衰。即便是到了如今,姑苏缂丝织造工艺也依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所以说,你要修复采用缂丝工艺织造的龙袍,至少也得先去了解熟悉缂丝织造工艺啊。”
向南一听,顿时觉得恍然如梦,原来自己之前是钻进了死胡同里了,依旧是用修复古书画、古陶瓷的修复手法来修复纺织品文物。
事实上,纺织品文物的修复与古书画、古陶瓷修复完全不同,龙袍残损了,为什么一定要选用托补的手法,它完全可以缂丝织造工艺,将残缺的部位重新织造出来。
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复纺织品文物,又怎么可能看得出修复痕迹?更不可能会像之前一样,看着别扭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点了点头,一脸欣喜地说道:“老师,我懂了,等周一报了名,我就到姑苏去一趟。”
姑苏,他可不陌生,那不就是马玉川的地盘吗?
到了那边,自己想找缂丝工艺大师了解一下缂丝织造工艺,估计马玉川应该可以很轻松就能帮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这么着急做什么?”
孙福民一脸淡定地摆了摆手,说道,“等过两天,我带你到金陵博物院里去拜访几位纺织品文物修复专家,咱们苏省是丝绸大省,纺织品文物修复也是响当当的,可不比黄云轩那个老头子差。”
“行。”
向南端起茶几上略微有些凉的茶水喝了一大口,这两天来一直阴郁的心情也瞬间云开雾散,看来这次自己回来还真是回来对了,自己一直头疼的问题,没想到这么轻松就要解决了,简直是让人没法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话果然是没说错!
中午和孙福民一起吃了午饭,又到文物修复研究中心里面转了转,简单了解了一下两个研究课题的进展,向南就告别了孙福民,往自己的家里走去。
来到家门口后,向南掏出钥匙打开大门,刚走进去,就看到老爸老妈两个人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筷子扭头往这边看。
见到向南以后,老妈端着碗就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嚷嚷道:“吃饭了吗?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了,你回来之前提前打个电话,你看看,现在家里什么菜都没留,你吃什么?”
“老妈,我吃过了。”
向南换好拖鞋,一边往屋子里走,一边说道,“我先去看了一下孙老师,中午是跟他一起吃饭的。”
“哦,你吃过了啊。”
听到向南的话后,老妈才停止了继续唠叨,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说道,“以后还是回来吃饭,外面小饭馆里用的油都不干净,也就是你这样的小年轻才愿意去吃!”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八十八章 越勤奋越幸运 (更新完毕)
没回家时很想念,回家后没三分钟就开始嫌弃——这大概是天下大部分老母亲对待儿子的态度。
向南的老妈杨秀芝也不例外,唠叨了没两句,看到向南拎着背包就要往屋子里钻,就一脸嫌弃地嘀咕道:
“隔壁家的小马比你还小一岁,都带过两个女朋友回家了,你说你一个大老板,还是什么专家,连女孩子的手都没摸过……”
说着,她伸出筷子把盘子里的半个鱼头塞到江海洋的碗里,还往饭里面使劲摁了摁,瞪了他一眼,说道,“都是你生的好儿子,他怎么就没像你当初那么厚脸皮呢?”
“……”
江海洋一脸无语,这关我什么事?我怎么躺着就中枪了?
“看什么看?难道当初你脸皮不厚吗?”
杨秀芝恶狠狠地瞪了江海洋一眼,“想当初,要不是你死缠烂打,我会跟着你这个穷小子……”
“又开始了……”
两父子对视一眼,都是一脸的无奈,这故事几经老妈更改,已经和当初完全不一样,总结起来就是——老爸当初是妥妥的一只舔狗。
向南有些同情地看了老爸一眼,心说,对不起了,老爸,这个忙我可帮不上你。
趁着老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老爸的头上,他赶紧打开房门,溜了进去,然后又将门给关上。
这个朝南的小房间不大,靠近房门的墙壁一侧摆了一个小衣柜,中间是一张单人床,靠窗户的位置则摆了一张半旧的写字桌,这三样家具,房间里就已经摆得满满的了。
尽管上次回家还是六月份,但房间里面依旧是一尘不染,原本的棉布床单,已经被换成了凉席,厚厚的被子也换成了薄薄的空调被——
不用想也知道,老妈肯定是隔三差五就要进来收拾一番,随时准备着,向南无论哪一天回来都能直接住进来。
“这才是家的感觉。”
向南将枕头抓过来垫在床头,舒服地靠了上去。
魔都的那个房子,虽然比这里大了好几倍,但也只是个住的地方,还谈不上是家。
这间小屋子里,有老爸做菜时的油烟味儿,还有不时响起的老妈的唠叨声,这里才是家。
换句话说,老爸老妈在哪儿,哪里才是家。
想着想着,也许是这段时间太过忙碌操劳的原因,向南居然就这么靠在床头上睡着了。
……
在家待了两天,向南哪儿也没去,老妈就开始受不了了,“抱怨”起来:
“你一个大男人,整天跟个女孩子似的躲在屋子里算怎么回事?你实在没事做,出去转转也好啊,要是看到哪个姑娘顺眼了,还可以聊聊天嘛!”
“老妈,你别催了,我吃完早饭就去学校了,今天开学,我还得去报名呢。”
向南三下两下喝掉了一碗豆腐脑,又吃了一笼老爸一早起来做的小笼包子,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说道,“我不跟你说了,先走了!”
刚换好鞋子准备出门,老妈又追了过来,问道:“中午回不回来吃饭?”
“不回来吃饭了,我报了名还要跟孙老师去一趟金陵博物院拜访几位老专家。”
向南想了想,回头说了一句,“我应该会在博物院的食堂里吃饭,你跟老爸吃吧。”
顿了顿,他又叮嘱道,“你跟老爸吃好一点,别老是吃剩菜,隔夜的剩菜里有很多对身体有害的细菌,吃了对身体不好。”
“你外公外婆吃了一辈子剩菜,现在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老妈一脸不屑,朝他摆了摆手,说道,“行了,你忙你的去,我和你爸的事,用不着你操心。”
向南:“……”
这话说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反驳!
匆匆离开了家,向南很快就来到了金陵大学。
今天开学,学校里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了许多的人,显得比前两天热闹了许多。
向南在一群群青春气息逼人的年轻人身边经过,感觉自己好像也年轻了不少——当然,他原本年纪就不大,但整天跟那些老专家、收藏家们接触,多少也有点老气横秋。
学校里的学弟学妹们虽然很多,但没个人认识向南,这也让向南感觉很放松。
事实上,金陵大学的考古文物系虽然在国内颇有些名气,但和其它诸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相比较而言,那就弱了不止一筹了。
而且,考古文物系其实算是个冷门学科,和其它院系比起来,学生更是少了许多,因此,整个学校里没多少人认识向南也是正常的事。
不过,当向南来到研究生院大楼门外时,认识他的人就比之前多了一些,毕竟谁都知道,研究院里有一个在读的直博生很牛逼,相对于那些离踏入社会还早的本科生而言,研究生们就更关心社会上的各种新闻动态。
毕竟,这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就业环境,也关系到他们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见向南来了,他们一个个脸上带着笑意,纷纷和他打起了招呼。
“向师兄好!”
“向南,来了啊!”
“……”
这些面孔虽然看起来熟悉,但向南真正认识的却没有几个,他一路笑着点头回应,脚下则是快步朝二楼的报名处走去。
报过了名,向南也没停留,很快就离去了。
一群硕士生和博士生看着向南远去,眼中满是羡慕感慨。
一个化学系的硕士生有些羡慕嫉妒恨地看着渐渐消失的向南的背影,忍不住说道:
“这向南运气真好,我听说,他文物修复技术虽然很厉害,但比他厉害的不是没有,可他背后有很多老专家支持,所以才有现在这么风光……”
“运气好?”
另外一位似乎有些对向南了解得比较多的学生冷笑了一声,淡淡地瞥了之前说的那个人一眼,说道,
“人家向南当初在本科阶段,跟孙福民老师学习古书画修复技术时,连续半个月都睡在修复室里,他的努力程度连很多修复专家都自叹不如,你要是有这么勤奋,你也会跟他一样幸运。”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八十九章 眼皮子怎么这么浅 (第一更)
向南自然不知道身后众人的议论,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管别人说什么也影响不到他什么。
从研究生院离开之后,他就直奔另外一边的考古文物系大楼,孙福民正在办公室里等着他。
来到孙福民的办公室后,孙福民正和一位女学生在聊天,看起来心情还算不错,见到向南来了,他朝向南招了招手,笑道:
“报完名了?那你坐一会儿,我处理一点事情马上就出发。”
“好,老师您先忙。”
向南点了点头,自己来到沙发上坐了下来,拿起茶几上的一本《文物与修复》杂志准备翻看一下。
就在这时,那位女学生忽然来到向南边上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笑嘻嘻地问道:“向师兄,你还记得我吗?”
向南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这小姑娘将满头乌丝扎成了一束高马尾辫,露出了光洁的额头,一双大眼睛里满是笑意,带着一丝丝狡黠,看起来好像是有点面熟。
他知道自己应该是见过她的,可他却忘了她叫什么名字。
向南有些尴尬地干咳了两声,开口说道:“你是……”
“我是柯思思啊,是孙老师的学生,现在是研一……不对,现在是研二了,研二的学妹。”
柯思思感觉有些委屈,自己之前跟向师兄见过一面的,而且还聊了几句,师兄居然连自己的名字都给忘了。
好过分啊。
“哦,我记得你了。”
向南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现在在金陵博物院古书画修复室学习古书画修复技术,对不对?”
“对啊。”
柯思思昂了昂小脑袋,一脸骄傲的样子,忽然她想起了什么,有些沮丧地低声说道,“不过,孙老师说我现在基本功还太差,不让我上手修复古书画,我现在整天还是拿着排笔在那儿练习刷宣纸呢。”
顿了顿,她又说道,“师兄啊,你要不帮我跟孙老师说说,让我提前一点上手修复古书画?我觉得我肯定行的,好不好?”
“这个可不行。”
向南摇了摇头,笑道,“你觉得行没有用,要别人觉得你行才行。”
实际上,在文物修复界里,像柯思思这样的人很多,练习一段时间基本功之后,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只要能让他们上手修复文物,他们肯定也能把文物修复好。
可真将残损文物交给他们以后,他们就傻眼了,不是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就是手忙脚乱给原本就残破的文物造成了二次伤害。
看到向南拒绝得这么干脆,柯思思有些不甘心,正想再说些什么时,就听到孙福民笑呵呵的声音传了过来:“你们俩聊什么呢?”
“没聊什么,就随便说了下古书画修复上的事情。”
向南笑了笑,问道,“老师,可以出发了?”
“嗯,出发吧。”
孙福民从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拎起放在一边的手提包,又笑着对柯思思说道,“小柯,你要没什么事,就一起去吧,歇了一个暑假,也该收收心了,学习古书画修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哪有?”
柯思思笑着站了起来,说道,“我在家里时,也买了宣纸和排笔练习的,我可用功了。”
“是吗?那我一会儿可要好好检查一下。”
孙福民笑了笑,率先走出了办公室,向南和柯思思也跟在后面走了出去。
三个人坐着车,很快就来到了金陵博物院。
下了车之后,孙福民抬手拍了拍柯思思的脑袋,笑着说道:
“自己到古书画修复中心练习去,我先跟向南去办点事,等一会儿我再来检查你的功课做得怎么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