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哈哈哈……”
颜文聪大笑了起来,他抬起手指了指向南,说道,“没想到连你都要补考,这应该算是你的糗事了,我得好好记下来。”
向南:“……”
补考而已,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两个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楼下的大门处。
门外,艳阳高挂,就好像一个火球似的,不遗余力地散发着光和热,将办公楼门前的几丛灌木都晒得无精打采的,几只知了不知道躲在哪片树叶下,拼了命地扯着“知了,知了”地叫着,听在耳朵里,就好像魔音灌脑,让人更加烦躁。
“豫章这天气,可真是让人受不了啊,随便动一下,就出一身的汗,到处都是黏糊糊的。”
颜文聪眯着眼抬头看了看远处,忽然对向南笑道,“不过,我下午就要回京城了,就不陪你们在这边煎熬了。”
“啊,这么快就要回去了吗?”
向南一脸诧异,他还以为颜文聪会一直留在这边指导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呢,他说道,
“海昏侯墓的墓主都还没确定呢!”
“那可不是我的工作,那是熊馆长他们的事,我只要确保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能顺利开展下去就行了。”
颜文聪笑着摆了摆手,转头看了向南一眼,笑道,“再说了,华夏这么大,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古墓被发现,我也不能总是留在这里啊。”
向南点了点头。
的确,身为国家文物局考古处的副处长,颜文聪的视线总不能始终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有更多的古墓考古发掘工作需要他来协调,还有更多的出土文物需要他来关注与保护。
顿了顿,颜文聪忽然对向南说道:“对了,向南,这次海昏侯墓的文物修复工作很重要,你一定要多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对你有好处的。”
有些事他不能明说,明说就显得太刻意了,估计向南这种比较纯粹的人,听过之后还会反感。
而且,华夏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目前正在筹备举办的首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如果不成,那自己岂不是成了笑话?
熊嘉正比向南还早一步知道颜文聪要回京城的事情,中午的时候,他在博物馆附近的酒店里摆了一桌,邀请了文物局的牛局长和向南,以及几个考古专家,一起为颜文聪送行。
吃过饭后,颜文聪也没有让人送,自己一个人坐上博物馆派来送他的车子,直奔豫章国际机场去了,走得还颇为潇洒。
颜文聪离开之后,向南又来到了青铜器修复室。
整天在各个修复室里晃来晃去也不是个事,他实在是馋这些残损文物太久了,想了想,还是打算找一两件青铜器来修复一下,哪怕是过过手瘾也好啊。
“向南,你过来了。”
看到向南以后,卢国强笑呵呵地打着招呼,“是打算找青铜器来修复吗?”
“嗯,闲着也是闲着,还是找点事来做比较好。”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问道,“卢老师,你这边有没有来不及修复的青铜器?”
从海昏侯墓里出土的文物经过清理、分类之后,会直接送到各个修复室里,之后,几个修复专家就会按照各组人员的多少,分摊任务。
这样一来,文物的去向清晰,责任明确,比起堆在一堆,谁愿意修复谁自取的方式,要好管理得多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二十五章 就说我说的 (第一更)
“孔子衣镜就在这儿?”
向南还在卢国强这边寻找一件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青铜器文物来修复,走廊那边就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间或夹杂着说话声,“上面真的有孔子的传记吗?”
“当然是真的,这消息要是从老李嘴里说出来的,那还有可能是假的,难道老周还会骗人?”
“对,老李放嘴炮习惯了,一把年纪了,还跟嘴上没毛的小子一样,总是胡说八道。老周那人就要可靠多了,说的话不会有假。”
“……”
向南微微皱了皱眉,原本是有些不太开心的,不过一听到“老李”、“老周”这两个称呼后,忍不住差一点笑出声来。
这老李和老周,可不就是熊嘉正上午喊回来的那两个考古专家吗?要是老李听到自己在别人心里面是这么一个形象,估计会暴跳如雷的。
不要说老李,换谁谁生气啊!
一大把年纪了,居然在别人眼里一点信用度都没有了,真可气。
“这些人,应该也是考古专家吧?”向南对此早有预料。
孔子衣镜的事情只要一泄露出去,肯定就会各种专家、学者闻讯赶来的,这种珍贵的研究资料,他们尽管不能据为己有,但也希望可能得到第一手的资料。
老李和老周只要回到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这消息就藏不住了。
不过,向南也不在意这些专家、学者前来,前提是不要影响到工作组的文物修复工作就可以了。
心里想着这些事,向南就和卢国强打了声招呼,迈步往青铜器修复室的门口走去。
还没走两步,四五个人就从走廊处转了进来,领头的两个人还都是熟人,一个是海昏侯墓考古队队长潘志杰,另一个则是西江省文物考古所所长胡恩鹏。
在他们两人后面的三人和他们年纪差不多,不过都眼生得很。
胡恩鹏看到向南以后,眼睛一亮,脸上很自然地绽放出笑容来,快走两步来到近前,低声笑道:“向南,我正要找你呢,快,带我们去看看那个什么孔子衣镜!”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潘志杰这时候也走过来了,他朝向南笑了笑,又转身对身后的三个中年人介绍道,
“这位是此次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修复工作总指挥向南,你们应该都听说过,国内最年轻的双料修复专家,也是修复界唯一一位‘国家工匠’。”
“原来是向专家,久仰大名!”
“是啊,早就听说过了!”
“……”
几个人商业互吹了一番,向南身体往一边侧了侧,指了指陶勇和路博飞的方向,笑道,“孔子衣镜现在还是残片,各位老师可以去看一看,不过看到了什么,最好不要太激动……”
多余的话,向南就没说了,这几位都是考古专家,对于文物保护的知识,并不比文物修复师差多少,只不过他们没有实践操作的能力罢了。
不过,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的,毕竟孔子衣镜上的文字传记有些记载跟《史书》、《孔子家书》这些传世经典有所出入,这些常年研究的专家们只怕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到时候,要是他们一个失态大呼小叫的,把修复室里的文物修复师们给惊吓到了,那就不好了。
“好好,那我们先过去看看,向南你先去忙吧。”
胡恩鹏这个小老头笑着点了点头,就和潘志杰带着其他人往陶勇那边走了过去。
向南看着他们一个个脸上难掩的兴奋之色,忍不住摇了摇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有得烦了,等这批考古专家离开之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各种名目跑来“参观”的。
“得想个办法,要不然这修复室里就成了菜市场了,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
向南想了想,也没什么心思挑选青铜器来修复了,转身就出了修复室,来到了楼上熊嘉正的办公室里。
熊嘉正听了向南的话后,也是大感头疼,他抓了抓头皮,皱着眉头说道:
“这事不好办啊,如果是其他人都还好说一些,那些考古专家、研究学者,你不让人家看,估计会闹翻天。而且,你能挡住不让人进去,但人家总有办法找到领导‘开后门’啥的啊。再说了,这也算不上什么事,人家又不是要把文物带回家,就只是看看而已。”
“就不能拖延一段时间?”
向南也觉得这事不好办,他提议道,“青铜器修复室的工作总不能因为这事被打扰了吧?出了问题谁负责?”
“那……要不然让陶老师他们讲漆器残片换一个单独的修复室?”
熊嘉正想不到别的办法,只能试探着说道,“这样一来,顶多就只会影响到陶老师师徒两人,影响不到其他人了。”
“……”
向南有些无语,他没好气地说道,“影响到陶老师他们也不行,要是三天两头都有人来参观,这孔子衣镜还修不修复了?”
熊嘉正没辙了,双手一摊,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让我想想。”
向南知道这事还是得自己来解决,指望熊嘉正是指望不上了,想了一会儿,他才说道:
“太好的办法没有,反正那些考古专家和学者在意的不是孔子衣镜本身,不如就找个摄影师,让他将漆器残片上的画像和文字拍几张高清的照片,然后再打印出来放到一个空房间里,谁想研究就让他们研究去吧。”
“嗯,这个办法倒是可行,我一会儿就让人去办。”
熊嘉正点了点头,不过他又问道,“要是还有人非坚持着要去看孔子衣镜的实物怎么办?咱们也不能硬拦着不让进啊!”
“如果还真有那样的人,那就告诉他,孔子衣镜目前正在修复中,非青铜器修复师谁都不让靠近,就是文物局的大佬来了,也一样!”
向南挑了挑眉,抬起手指了指自己,一脸正色道,“就说我说的。”
“……”
熊嘉正一脸呆滞地看着向南,心说,这小子,平时看着和和气气的,真碰上了事,也还蛮硬气的嘛!
不错!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二十六章 是祸躲不过 (更新完毕)
熊嘉正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向南回到青铜器修复室以后没多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带来了一位高高瘦瘦的年轻人,这年轻人的脖子上挂着一台专业的单反相机,什么型号向南不认识,反正他对摄影又没有多大的兴趣。
向南迎了上去,然后带着他们往陶勇那边走去。
摄影的时候,还是需要他来指挥一下,免得这摄影师找不到重点。
看到向南过来了,陶勇擦了擦手,一脸埋怨地说道:
“向南啊,你得找熊馆长说说啊,这参观的人来来去去的,我都不敢做事了,就怕他们弄出个大响动吓我一跳,把本来就脆弱的残片给弄碎了。再这么下去,我可做不了这事了,你你你,你换个人来吧。”
“陶老师别急啊,我这不是专门来解决这事的嘛。”
向南笑着指了指身边那位年轻的摄影师,说道,
“我已经跟熊馆长商量过了,请了一位摄影师过来,把漆器残片上的人物画像和文字传记全都拍下来,然后制作成大图片,专门放置在一个参观室里,想看的人就全都到那里去好了。”
“图片跟实物可不一样。”
陶勇一脸不相信,说道,“你这一招儿可不一定有用,要是那些人还来怎么办?”
“我跟熊馆长说了,一律不让来!”
向南笑了笑,说道,“就是文物局的大佬也不让进。”
“行啊,你小子!还真看不出来,你这么牛气,哈哈!”
陶勇这才笑了起来,抬起手指了指向南,“行,真要来人了,我也不怪你,我自己把他们赶出去,他们想干嘛我管不着,影响我做事,那可不行!”
老头子也是有脾气的,让你们折腾了这么几天,还真拿我当成软柿子来捏了?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呢!
两个人闲聊了几句,向南就指挥着那个年轻的摄影师,给那些漆器残片拍了一些照片,然后就打发他回去了。
做完这些事后,向南又和陶勇打了声招呼,继续回到卢国强身边挑选起青铜器来。
“我看啊,你也别选来选去的了,我这里有一件比较有趣的残损青铜器,干脆你拿去修好了。”
卢国强看到向南一直纠结,便忍不住笑道,“这一件三足青铜器,有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件火锅,,因为它有使用过的痕迹,炭盘里有炭迹,锅内也有使用过的迹象,甚至还有板栗、荸([bi])荠、菱角等残留物。”
“三足器火锅?在哪儿呢?”
向南果然很感兴趣,他沿着卢国强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件残损的火锅形状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上端是一个肚大口小的容器,便于盖上盖子,下端连接着一个炭盘,之间并没有连通。
不过,下端连接的炭盘因为受到挤压,已经断裂开来,上端的容器也残缺了一部分,而且严重变了形。
火锅,古称“古董羹”,由于食物投入沸水时会发出“咕咚”的声音而得名,它是华夏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烹煮方式。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华夏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
《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但当时并不流行,后来随着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
海昏侯墓里出土的这件三足青铜器,如果真是火锅的话,那火锅现世的时间又将被往前推到西汉时期。
“这海昏侯墓,是故意冒出来跟现有历史学家们作对的吗?”
看着面前的这件残损的三足青铜器,向南的脑海里忍不住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
当然,这是开玩笑的想法,但不可否认的事,海昏侯墓出土的这些文物,将会改变很多人的固有认知。
这也让向南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越发的敬佩与惊叹。
“卢老师,那我就修复这件三足青铜器好了。”
向南和卢国强打了声招呼,便稍稍收拾了一下边上的工作台,然后开始给这件三足青铜器作除锈处理。
这三足青铜器并不是一件规则的器物,造型有些复杂,因为清理起来并不容易,向南一直忙到下班,才算是将它从内到外彻底清理干净。
再将清理过后的三足青铜器涂上防护液后,向南长舒了一口气,正准备喊上卢国强一起去吃晚饭,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就震动了起来。
他拿出手机一看来电显示,顿时感觉有些头大,电话居然是何雨萱打来的。
这何雨萱,就是之前和向南一行人到北海旅游的那一群女孩中的一个,是魔都一家杂志社的编辑。
她似乎对向南有那么点意思,在北海的那些天里,总是若离若即地在向南面前晃悠,像一只求偶的孔雀一般,展现着自己的优雅与温柔。
不过,她倒也知趣,知道向南好像对她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她也不死缠烂打,每次都是“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向南的视线里。
上次在回魔都的路上,听到向南打电话,说要到豫章这边来参加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她也趁机说自己正好要到豫章滕王阁这边来采风,有时间的话会打电话约向南一起吃个饭。
向南原以为她只是说一说,也没太放在心上,随口就答应了。
来到豫章之后,他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又是忙着青铜器修复师等级考核,又是忙着出土文物修复工作的协调,都已经彻底把这事儿给忘到了脑后去了,谁能想得到,这何雨萱居然在这时候真的打电话来了。
“不会真来豫章了吧?”
向南看着手里不断震动的手机,心里嘀咕道,“嗯,就算来了,那也是为了工作,关我什么事?顶多就一起吃个饭,我可忙着呢。”
心里想着,向南一咬牙,一闭眼,就接通了电话。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二十七章 忽然感觉好期待 (第一更)
“喂,南哥,是不是打扰你工作了?”
向南还没开口,电话那头就传来了一个娇娇柔柔的声音。
“啊,没有,没有!”
向南恍惚了一下,连忙说道,“我刚下班,小何你来豫章了?”
“嗯,来了有两天了,我怕耽误南哥的工作,就没第一时间联系你。”
何雨萱见向南还记得自己要来豫章的事,连声音里都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南哥,我现在就在博物馆附近,既然你下班了,方不方便出来一起吃个晚饭?”
“行,你一会儿把餐厅地址告诉我,我直接过去好了。”
既然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一起吃顿饭,向南也不纠结,很爽快地应了下来。
挂了电话没多久,向南的微信就收到了何雨萱发来的餐厅地址,向南看了一下,的确离博物馆不远,就在豫章绳金塔那边的美食一条街那边。
收拾了一下,向南和卢国强等人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修复室,准备直接步行去餐厅那边。
早点吃完饭早点回来看书,再过几天就得回去考试了,自己还是得抓紧点。
虽然用不着考前“一周时间全没睡,考试之前全在背”,但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真要挂科了,估计得被许弋澄那帮人给笑死。
心里想着事,向南很快就走到了楼梯口,刚要下楼,覃小天就从走廊的另一头飞快地走了过来,招手喊道:
“老师!”
向南顿住脚步回头一看,姚嘉莹也跟在后面慢慢地走了过来,白皙的额头上有一层细密的汗珠,在夕阳的余晖下亮晶晶的。
“老师,一起去吃饭吧。”
覃小天抬手抓了抓后脖子,笑着说道,“我请大家吃饭,吃完饭正好还可以逛一逛滕王阁,听说晚上滕王阁的灯光很漂亮的。”
“你怎么今天想起请吃饭了?”向南笑着问道,“捡到钱了?”
“没……”
覃小天忽然变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总不能说跟吕晓彤聊得不错,对方答应了等他回魔都,就一起去看电影吧?
“今天恐怕不行了,我已经有约了。”
覃小天虽然没说,不过向南大抵上还是能猜得出来的,不过他也没有说破。
说完,他顺口又来了一句,“要不,你们跟我一起去?”
“不了,不了。”
覃小天连连摇头,开玩笑,老师有约,他跟着去凑什么热闹?
“好啊,我跟你去。”
让向南没想到的是,一直站在一边没说话的姚嘉莹忽然开口了,她转头对覃小天说道,
“小天,你不去就自己去食堂吃吧,我跟老板去赴约。”
“哦,哦……”
覃小天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有些不够用了。
这是怎么回事?
本来自己是打算请老师和嘉莹姐一起吃饭的,结果嘉莹姐跟老师出去吃饭了,然后自己一个人被剩下了???
wtf?!
……
向南也有些惊诧,姚嘉莹今天是怎么回事?
她原来一向都是不怎么合群的,跟自己也没什么话说,怎么今天忽然要跟自己一起去赴约了?
想不通。
想不通他就不想了,反正他跟何雨萱也没什么,只是自己贸然带一个女孩子过去跟另一个女孩子吃饭,好像有点怪怪的。
“是不是要先跟小何说一下?反正她也是认识姚嘉莹的。”
向南一边往前走,一边想着,“要是不说一声,就这么带着个人过去赴约,也显得我太不会做事了。”
心里这么想着,他就拿起手机跟何雨萱发了条信息。
没过一会儿,何雨萱就回了信息:“没关系呀,我不知道嘉莹也来了,正好见见她。”
听她这么说,向南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倒不是担心何雨萱会不高兴,主要是不敢得罪女人。
老话说得好啊,“宁可得罪小人,别得罪女人”。
虽然向南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多了一个姚嘉莹跟着,向南自然就不能再步行过去了,这里离餐厅虽然不远,但也不算近,而且现在天气那么热,自己一个人也就罢了,让姚嘉莹一个年轻姑娘跟自己一样被热得一身汗,哪怕他真是个棒槌,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到楼下以后,向南正好看到一辆亮着空车的出租车经过,就赶紧伸手拦了下来,打开车后面的门,让姚嘉莹先坐上去,然后自己绕到副驾驶座的位置上了车,跟司机说了个地址,车子就慢慢地汇入了车流。
“老板,你赴谁的约啊?”
等车子开动以后,后座上的姚嘉莹假装一脸不在意,开口问道,“你在这边也有熟人?”
“你也认识的,就是前段时间跟我们一起去北海的何雨萱。”
向南回头看了一眼姚嘉莹,见她眼神闪烁,忍不住笑道,“她是来滕王阁采风的,已经来了几天了。”
“哦,原来是她呀。”
姚嘉莹撇了撇嘴,心里暗道,果然是她,哼,之前还以为她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没想到还真大老远地从魔都追到豫章来了。
“向南这个木头就这么吸引女人?我怎么就感觉他跟别的男人也没什么区别呀,平平无奇嘛!”
姚嘉莹靠坐在后座上,从后面打量着向南,忍不住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那些女人怎么想的,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实际上,她开口说要跟向南一起赴约的时候,就已经后悔了,她都不知道自己当时是着了什么魔,人家向南去赴约,她跟着去凑什么热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