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看了一会儿,感觉还有点不够清楚,他又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了一柄手持放大镜,对着手中的陶瓷残片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
看过之后,胡恩鹏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感慨道:“这都是我的责任啊,这么重要的文物居然都差点给漏过去了,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我就是国家的罪人了。”
“没胡所长说得那么严重。”
这话程立伟不好接,不过,身为外人的颜文聪倒是没什么关系,他笑着说道,“这青瓷双系瓶不是已经收在这里了吗?而且,咱们考古的人,哪有那么容易会让文物漏过去的?”
这话可真不是安慰,考古发掘,那是有一套相当严密的程序的。别说是文物了,哪怕是一个苍蝇都不一定漏得过去。
在古墓葬的发掘现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清理,需要用细筛子不停地将墓室里清理出来的泥土进行筛洗,主要的目的就是担心会有其它体积较小的文物会被遗漏。
这一大两小总共三件的青瓷双系瓶既然已经出现在了库房里,这就根本不会被埋没掉,早晚都会被人发现它们的珍贵之处。
只是,如今海昏侯墓还在考古发掘之中,人手本身就有些不足,一时间没来得及清点罢了。
“不管如何,还是要谢谢向南。”
胡恩鹏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也不会在这一点小事纠结,他转头看了看向南,笑着说道,
“我马上就和程馆长将这三件青瓷双系瓶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果真的是成熟瓷器的话,那将又是一个震惊全世界的考古大发现!”
“胡所长客气了,我们到这里来,也是为了工作。”
向南笑了笑,说道,“我只是希望,这三件青瓷双系瓶残片检测完毕之后,可以拿回来尽快进行修复处理,以便让它们尽早恢复旧观。”
“这是当然的。”
胡所长点了点头,笑道,“我们邀请各地的文物修复师们前来,就是为了协助我们来修复保养这些出土文物的,否则光凭我们本土的这些文物修复师,那真是忙到猴年马月也忙不完。”
“嗯,那我们走吧。”
向南扫了一圈仓库,里面的文物有很多,但这只是出土文物中极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都已经被运送回了西江省博物馆进行保管处理了。
现在,它们正安静地藏身在库房里,等着向南这些文物修复师们去将它们精心修复,让它们这些被埋藏于地下2000多年的文物,以完美的状态再现于世人眼前。
很快,库房里又来了几个工作人员,他们将那三个装着青瓷双系瓶残片的箱子抬了起来,跟着向南等人离开了考古现场。
来时是一辆车,走的时候就多了一辆车。
程立伟上了胡恩鹏的小车,他们是直接从这里前往古陶瓷检测机构,而向南一行人和颜文聪还是坐在商务车上,打算先到酒店里安顿下来,然后稍稍休息一下,再召集从各地赶来的文物修复师们开个会。
看着车窗外不断往后退的风景,颜文聪忍不住感慨地说道:
“这座海昏侯墓,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但墓主是汉废帝刘贺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了,不说别的,单单是前一段时间出土的那两堵24件铁编钟、一堵铁编磬,就不是一般的侯爵能拿来陪葬的。”
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为帝,三堵为王”。
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堵悬乐,明显高于墓主“侯”的身份,而只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曾经具有王的身份。
当然,这些还仅仅只是猜测,想要真正确定墓主的身份,还是需要等到这座海昏侯墓的主墓室被发掘出来后,才有可能真正揭晓。
向南笑着问道:“我倒是觉得这堵铁编磬,还是蛮有意思的,目前专家组那边有什么说法吗?”
一般来说,编磬都是石头做的,金石之声嘛,石的质地能够烘托气氛,是丝竹之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但是,这次出土的这堵编磬居然是用铁做的,目前来看,全国独此一例,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什么说法。
“目前还没有什么说法。”
颜文聪摇了摇头,笑道,“现在专家组也很头疼的,这座海昏侯墓,绝不亚于当年的马王堆,出土了这么多重要文物,很多还是考古大发现,不少之前的结论都要给推翻了,有得那些老头子忙活一阵子了。”
“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啊。”
向南往舒服地椅子上一靠,一脸笑意地说道,“每天都可能会有不同的考古新发现,这可是咱们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的文明财富啊,我们应该为自己是华夏儿女而骄傲才对。”
“要是往你说的这个角度来看,好像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颜文聪愣了愣,随即又笑道,“对了向南,我之前好像听人说,你最近在学习青铜器修复?有没有这个事?”
“有。”向南肯定地点了点头,“已经有大半年了。”
“怎么样?重新学习一门修复技术,肯定很不适应吧?”
颜文聪笑了起来,但后面忽然想起来,向南的古陶瓷修复技术,也是后面重新学习的,心里面顿时有些骇然,这小子,都快要掌握三个类别的文物修复技术了!
“还好吧,其实古陶瓷修复技术和青铜器修复技术,还是有些类似的。”
向南笑了笑,说道,“对了,颜处,有个事,还得您来帮个忙,给我开个‘后门’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零一章 人不可貌相 (第一更)
“嗯?”
颜文聪一听到“开后门”这三个字,心里面立刻就警觉了起来,他一脸严肃地看着向南,问道,“什么事?先说来听听。”
开后门?
没看出来啊,这小子看起来挺老实、挺正直的一个人,现在居然找自己开后门来了。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只是个考古处的副处长,又不是什么实权大部门的领导,能给他开什么后门?
看着颜文聪一脸严肃的模样,向南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我跟着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中心的张春君老师学习青铜器修复技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过我最近一直都很忙,到处跑来跑去的,也没时间到魔都文物局去参加青铜器修复师的等级考核,您能不能让西江省文物局这边临时给我考核一下?”
此时,颜文聪已经惊讶得嘴巴都张开了,他愣愣地看着向南,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什么鬼啊?你刚刚不是说才学习了半年多吗?
半年多你就能参加青铜器修复师等级考核了?
是你石乐志?还是我见了鬼了?
“你你你,你要参加青铜器修复师等级考核?”
过了好一会儿,颜文聪才醒悟过来,下颌骨都感觉有些发酸了,他咽了一口唾沫,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说道,“你不是才学了半年多吗?”
“噗!”
颜文聪猛地一回头,就看到坐在后排的覃小天正捂着嘴偷笑,于是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颜处,我不是故意的啊!”
覃小天连忙摆手,这可是京城来的大领导,老师可以跟他无所顾忌地聊,自己可没这本事,他小声嘀咕道,
“当初我们老师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的时候,也才两三个月,就拿到了长安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一等奖了,那时候还是无痕修复呢。这青铜器修复技术都学了半年多了……”
颜文聪感觉整个人都凌乱了,什么意思?
向南这学生,话里话外好像都是在嫌弃啊,嫌弃自己老师学得太慢了?
他这家文物修复公司里,到底都是什么鬼啊?
还有,自己好像真的忘了,向南当初在跟着江易鸿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时,的确是进步飞快,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这事呢,向南就一声不响地拿下了长安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的一等奖。
那时候,真的是让文博界里的无数人都差点惊掉了下巴。
当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向南应该是很早之前就开始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了,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而已,决不可能真如传言当中说的那样,只是学习了两三个月。
两三个月能干什么?
在文物修复界里,初学者没有两三年时间的锻炼,连文物都不会让你碰!
当时自己听到这消息时,也是跟其他人差不多的反应。
可现在听覃小天话里的意思,这件事居然还是真的?
颜文聪此刻的脑子里,那是乱哄哄的。
“小天,别乱说话!”
向南轻斥了覃小天一声,然后转头对颜文聪笑道,
“他开玩笑开惯了,颜处你别当真。对了,我说的事……”
向南之所以急于想要取得青铜器修复师的资格,说白了,还是想参与修复这次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文物。
哪怕他身份特殊,如果没有通过青铜器修复师等级考核,那也不可能参与到这里面来。
当然,如果是在公司里,只要顾客认可,他有没有资格证书都无所谓,毕竟是私人收藏家的藏品,可这是国家的宝藏,自然还是要按照规矩来。
“哦,好!”
颜文聪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事,特事特办嘛,只要考核时不放水,严格按照程序来,也就不算违反了规定。
而且,他也想亲自去验证一下,向南是不是真的像传言中的那么厉害?
……
两辆车子进入豫章市区后,程立伟和胡恩鹏坐的那辆小车就拐了个弯,直奔文物检测机构去了。
而向南等人乘坐的这辆商务车,则是继续往西江省博物馆的方向驶去。
西江省博物馆坐落在豫章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
唐朝诗人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中曾经这样描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说的,就是赣江盛景。
西江省博物馆就处在这样一个沿河临江,环境优美的地方。
向南一行人下榻的宾馆,就离西江省博物馆不远,过一条马路就到了。
商务车缓缓地开上了宾馆大门的回廊,在门口处稳稳地停了下来。
“到了,先下车吧。”
颜文聪说着,便推开车门,率先下了车,然后转身探头看了看向南,问道,“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参加青铜器修复师等级考核?我也好提前跟那边打个招呼,让人安排一下。”
“要不,干脆就明天早上吧?”
向南想了想,说道,“还是尽快搞定比较好,现在大家都挺忙的,早点完成考核,我也能早点帮忙修复青铜器。”
“好,我等下就跟那边打个招呼,让他们先准备好,我们明天一早就过去。”
颜文聪点了点头,又对向南说道,“那你们一会儿先回各自的房间好好收拾一下,再休息休息,我也回房间冲个凉,这鬼天气,真是要热死了。”
“好。”
向南笑着下了车,其他人也下车的下车,拿行李的拿行李,很快就跟着颜文聪到前台处登了记,领了房卡,便各自上楼回房间去了。
向南拎着行李箱回到房间收拾了一会儿,打算也去洗个澡,这大半天跑来跑去,衣服早就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了好几遍了,黏糊糊的贴在身上,感觉浑身都不自在。
他刚将换洗的衣物从行李箱里取出来,房门就被人敲响了。
向南走过去一看,颜文聪正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份资料,说道:“这是抽调来的各省文物修复师的资料,刚刚我都差点忘了给你了。”
“哦,谢谢颜处。”
向南接了过来,又笑着说道,“进来坐坐?”
“不了,不了,你还是好好休息一下吧,接下来有得忙了。”
颜文聪连连摆手,说完,他就转身回去了。
向南也没多说什么,目送颜文聪离开之后,这才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将房门重新给关上。
“嚯,有这么多人。”
他拿着手里的各省文物修复师的名单,简单地扫了一眼,足足有四五十人之多。
其中不仅古陶瓷修复师、青铜器修复师,而且还有玉石修复师、漆器修复师、金银器修复师等其他类别的修复师。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零二章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更新完毕)
“还是有几个熟人的嘛。”
向南扫了一眼古陶瓷修复师和青铜器修复师的名单,上面有不少是自己认识的,比如金陵博物院古陶瓷资深修复师赵子和赵老师,居然也来了。
还有陕省博物馆古陶瓷修复师鲁立军,他和向南都是同一批被增选为华夏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委会专家委员的。
向南和鲁立军后来还在长安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上碰过面,不过那时候,鲁立军是专家评委,而向南是参赛者罢了。
两个人虽然不怎么熟悉,但见了面还能算得上是熟人。
再往下看,向南又发现了一个熟人,是来自之江省博物馆的古陶瓷资深修复师方瑜婧。
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向南忍不住眼前恍惚一下,仿佛有一个面容清丽、眼神明亮的女孩子,俏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面前,一脸含羞带怯地看着自己。
方玉婧是跟向南参加了同一届长安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而且还夺得了三等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孩子。
后来他才知道,方玉婧原来是之江省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鲍海的“关门弟子”,说起来,她还跟自己一起在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同事过一段时间呢。
只是,她来了以后,向南就已经很少出现在古陶瓷修复中心了,等到向南自己开了工作室之后,方玉婧好像就不见了,后来听小乔说,她是回之江省博物馆去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快离开,向南倒是没想过,毕竟跟她不是太熟。
没想到啊,兜兜转转,两个人又在这里碰见了。
“好像也没过去多久嘛,就成了资深修复师了,还蛮厉害的。”
向南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又接着往下看名单,京城故宫博物院那边,也来了几位古陶瓷修复师,其中就有古陶瓷修复组的组长马向明,至于其他几位资深修复师,就不怎么认识了。
青铜器修复师这边,向南认识的人就很有限了,除了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中心的资深修复师卢国强,其他人也只是听过名字,还没接触过。
向南草草地将名单看了一遍,其他类别的修复师大多来自京城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豫省博物院、陕省博物馆、魔都博物馆等华夏著名博物馆,这也意味着这些博物馆的修复实力强悍,要不然的话,它们也不可能有抽派修复力量来豫章城,协助修复海昏侯出土文物。
看过这些名单后,向南顿时信心满满,有这么多资深级别以上的修复师前来协助,海昏侯墓里出土的那些残损文物,又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的呢?
做到心中大致有数后,向南便将名单折好,放在小厅里的茶几上,然后心情愉悦地来到卫生间里洗了个澡,换个身衣服。
休息不可能休息的,且不说他每天坚持锻炼,精力极其旺盛,单单是诸多事务缠于一身,就让他恨不得把一天过成48小时,哪还能浪费时间去午休?
烧了一壶水,给自己泡了杯茶,向南就从背包里拿出两本书来,坐在小厅里的沙发上,认真学习了起来。
还有半多个月就要期末考试了,再不学习,就真要挂科了。
……
“听说这次主持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修复工作的是向南?”
豫章朝阳大酒店十八楼的会议室内,一位留着地中海发型的中年人伸手捋了捋侧面的所剩不多长发,将锃亮的头顶遮掩了一下,笑着对坐在身旁的另一位矮胖中年说道,
“这位向专家可是了不得啊,年纪只有咱们的一半,可在文物修复圈里头的地位,啧啧,咱们是拍马也赶不上啊。”
“你这不是废话吗?”
矮胖中年拿着一个黑色的夹文件的铁夹子,夹着下巴上的胡须,“吧嗒吧嗒”地一根一根往外拔,闷声说道,“人家是国家级专家,还是古书画和古陶瓷修复双料专家,这是我们两个资深修复师能比的吗?”
“嘿嘿,我也不是这个意思。”
地中海中年笑了一下,说道,“我的意思是,咱们这次来豫章的修复师里面,肯定不止他一个国家级专家吧?为什么让他而是不是来主持修复工作呢?这肯定是上面有意培养他独当一面啊!”
“怎么,羡慕了?”
矮胖中年停下手里的动作,转过头来看着他,似笑非笑地说道,“你羡慕也没用,谁让人家年轻,有发展潜力呢,你要是这么牛掰,你也会有这样的机会。”
“……”
地中海中年被噎了一下,过了好半天才小声嘟囔了一句,“我也就是说说而已。”
事实上,不止是他一个人在“说说而已”,会场中不少人尽管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面还是有些嘀咕的。
就比如在前面一点的位置上,一位看起来有些年轻的小伙子,脸上就很明显有些不满,他侧头对一位浓眉大眼的中年人抱怨道:
“这向南凭什么主持修复工作?他比我还小呢,就算他是专家,您也是专家啊!”
“别胡说八道!”
浓眉大眼的中年人皱了皱眉头,紧接着又笑了起来,“向南这个小伙子,我还是很佩服的,不说别的,现在拿一盏破损的曜变天目盏让我来修复,我也不能保证能百分百将它修复。”
这浓眉大眼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陕省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专家、华夏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鲁立军。
“运气罢了,说不定再拿一盏给他修复,他就修复不好了。”
年轻人年轻人撇了撇嘴,一脸不屑。
他是鲁立军的徒弟,名叫李文博,今年二十八岁,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了陕省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实习,短短数年时间,就晋升为了资深修复师。
在这个年纪能成为资深修复师,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天才了,这也是他一向骄傲的资本。
不过,跟向南比起来,那就真的差太远了。
“你就是这点不好,既不能正视别人的能力,也不能正视自己的本事。”
鲁立军脸色严肃,低声训斥道,“你一定要记住,运气,那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零三章 他越走越远了 (第一更)
方玉婧坐在会议室的角落里,脸上的表情颇为复杂。
她原以为,只要自己回到了之江,以后不去魔都博物馆,或者不到魔都博物馆附近去,就可以避开向南——世界那么大,两个人应该怎么也不会遇上了。
可惜她错了。
哪怕是她回到了之江,整天都躲在修复室里修复古陶瓷,可向南的消息还是一件一件从同事的口中,从朋友的口中传到她的耳朵里。
他太优秀了,以至于如同黑夜里一束耀眼的火光,尽管遥远得让无数人都触碰不到,但依然没人能忽略他的存在。
“可他,眼里从来就没有我啊。”方玉婧感觉有些委屈。
她也是一个骄傲的女孩子,却为他放下了矜持,央着老师帮忙申请到魔都古陶瓷修复中心进修,她觉得自己表现得已经很明显了,可偏偏向南从没有好好地跟自己说过一句话。
她觉得,向南之所以没注意到自己,或许是自己和他差距太大了,于是,她连告别的勇气都没有,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魔都,又回到了之江,开始埋头躲进修复室里,没日没夜地提高自己的古陶瓷修复技术。
她相信,等她成为了国内最年轻的古陶瓷修复女专家,向南一定会注意到自己的。
只是,从同事口中传来的消息,让她的心越来越凉——
向南被邀请到f国国立图书馆去修复《圆明园四十景图》了,还帮助当地著名的收藏家加利特修复了大批文物,一举带回来了四五件国宝级文物,价值上亿元;
向南的工作室变更为公司了,并且在魔都博物馆对面的写字楼里租了整整半层楼当作办公室,麾下有七八位资深修复师在为他打工;
向南在京城攻克了古书画四大“绝症”之一的红色霉斑,成功研发出了杨派绝技“浴火重生”,论文都发表在了《文物与修复》杂志上了;
向南……
这一个个消息,让方玉婧感到越来越无力,她年前才刚刚通过了资深修复师的考核,哪怕进步飞速,可离国家级专家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可向南却已经越走越远了。
自己还能追得上他的脚步吗?
她开始有些后悔。
如果当初自己没有选择离开,而是不顾一切地跟着向南,到他的工作室里去修复文物的话,也许就算自己跟他没有可能,那至少也得天天相见吧?
只是一切都已经晚了,高高在上的他,记忆里或许早就没有了自己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路人甲。
方玉婧小手直着下巴,愣愣地看着会议室前方空荡荡的主席台,眼神有些迷离——
“一会儿他就要出现了,自己又应该如何面对他呢?”
……
“向南,省文物局那边我已经给你打好招呼了。”
离会议正式开始还有十多分钟,颜文聪和向南两个人都没有急着进入会场,而是坐在隔壁的一个小休息间里喝着茶。
1...257258259260261...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