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不要求你们快速修复,相对于修复速度,我更看重修复质量。”
“老板请放心,这个我们都知道,肯定不会胡来的。”
相对于尤传勇,杜晓荣显然更善谈一些,他看着面前的这堆破烂不堪的青铜器,有些犹豫地说道,
“只是,这么多青铜器文物要全部修复,我和老尤肯定得干好长一段时间啊,还有,要是公司接到了客户送上门来修复的文物又该怎么处理?”
“客户送来的优先处理,其余时间就修复这些青铜器。另外,小肖和小俊、小杰他们应该也可以独立修复的吧?”
向南看了看肖顺义、杜子俊兄弟,笑着说道,“不上手修复,永远也不可能进步,我还指望着他们能尽快成长为资深修复师呢,放心吧,这些青铜器都是公司的,没修复好的话,拆掉重修就是了。”
尤传勇表情没什么变化,杜晓荣听了这话,却是瞳孔猛地一缩,这老板果然不一样啊,这些青铜器虽然残损了,可绝对不是什么破铜烂铁,价值至少也是上百万的,修复以后,不说翻番,几百万也是有的。
要是我有个几百万,那至少也能在京城外围给儿子买套小房子了,哪里用得着背井离乡跑到魔都来?
人和人,真的不能比啊!
向南可不知道杜晓荣心里想什么,见他没说什么话,便笑着说道:“老尤、老杜,那你们在这里先看一会儿,等会儿自己挑一件顺眼的拿回去修复,要是有什么事,先找康正勇,我先出去一趟。”
杜晓荣连忙说道:“好,老板你忙你的。”
向南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不用他送,便转身先回到办公室里,取出早已经修复的那件明代兽首面纹方青铜器小杯放进古董盒里。
想了想,他又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春节后回来修复的那件唐代青铜海兽雀鸟葡萄镜。
将两个盒子放进背包里,向南又跟前台的焦佳说了一声,便离开了公司。
魔都博物馆文保中心小院。
尽管这里昨天就已经开始正常上班了,但院子里一如既往的安静、祥和,偶尔能看见一两个人在一楼大堂里匆匆而过,也不会大声喧哗破坏这里的宁静。
向南肩膀上挎着背包,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手提袋,一脸从容地走进了院子里,在经过值班室时,一个熟面孔的保卫笑着打招呼:“向南,来看江主任吗?”
“是啊,今天你值班?”
向南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包没拆开的香烟,扔给了对方,笑着问道,“我老师在上面吗?”
“在的,在的!”
保卫连忙伸手接过香烟,放在桌子上,笑眯眯地说道,“江主任一大早就来了,你赶快上去吧。”
“好,我找老师有点事,有时间再聊啊。”
向南笑着朝他挥了挥手,转身就朝楼上走去。
刚走到古陶瓷修复中心门口,就看到小乔手里端着一个茶杯从修复室里出来,估计是要到休息室里去倒水。
看到向南以后,小乔大喜,连忙迎上前来,低声笑道:“向南,你准备好交罚单了吗?”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二十章 抢别人的饭碗 (第一更)
“罚单?”
向南一愣,颇有点摸不着头脑,“什么罚单?”
“当然是红色罚款单了。”
小乔抿嘴一笑,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羞涩,她扭扭捏捏地说道,
“我过年回家时相亲了,对象是我们一个县里的,是魔都交通大学毕业的博士,他现在也在魔都这边上班,主要做医药研究这一块的工作。”
“是吗?那恭喜小乔姐了,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向南一脸惊喜,连忙问道,“准备什么结婚?我一定到场喝杯喜酒!”
小乔过了年也快三十岁了,这个年纪没结婚,在魔都很正常,可在小县城里,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小乔爸妈也很着急。
如今她能通过相亲找到合适的另一半,也确实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什么守得云开见月明?说得我好像嫁不出去一样?”
小乔瞪了向南一眼,又忍不住自己也笑了起来,她说道,
“大概今年五一会结婚,办酒席的话,肯定少不了你的,我现在是提前跟你打声招呼,免得你这个大忙人到时候又出国去了。”
向南笑道:“别人结婚我不管,小乔姐结婚,我能不到场吗?”
“说你是木头,这嘴也挺会说的呀,比我家这根木头好多了。”
小乔“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看了看向南手里提着东西,便问道,“你这是来看江主任?”
“嗯,找老师有点事。”
向南点了点头,又往修复室里瞥了一眼,好像没看到老戴,“咦,戴老师不在?”
“你不知道?”
小乔有些奇怪地看了向南一眼,见他好像真的不知道,便说道,“老戴春节前就办理退休手续了啊。”
“就退休了啊?”
向南咂了咂嘴,一脸感慨,“文保中心这边没给他办返聘?”
文物修复师是稀缺“资源”,即便是退休了,博物馆这边也都会要求返聘。
更可况,老戴还是古陶瓷资深修复师,数十年的古陶瓷修复经验,哪怕他不上手修复文物,带一带新进的年轻修复师或者实习生,那也算是发挥了余热。
“文保中心提了这事,可老戴说累了,实在不想再修复文物了,领导总不能强迫他留下来。”
小乔朝修复室里努了努嘴,说道,“老戴走之前,这里就来了两个普通修复师,老戴带了他们一阵子,现在勉强也能修复文物了。”
向南顺着小乔的目光,往修复室里看了看,两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修复师,正各自坐在工作台前,心无旁骛地工作着,他笑了笑,没说什么。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人走,自然就会有人来。
更何况,魔都博物馆是国内最先进的古陶瓷修复基地之一,还有国内古陶瓷修复第一人江易鸿在这里坐镇,那些想要上进的古陶瓷修复师削尖了脑袋都想进来呢,自然不用太担心会出现人才断层的问题。
不过,老戴才刚刚六十岁就退下来了,实在有些浪费了,他没答应返聘,估计也只是想多休息一阵子,等他在家待得无聊了,没准又回来找事做了呢。
向南心里想着,脑子里忽然一亮,“魔都博物馆里人才济济,少一个老戴也没关系,我得抓紧时间去找老戴聊一聊,把他聘到公司古陶瓷修复室里去。”
像这种资深修复师,公司里自然也是越多越好,哪怕没文物可修复,还可以给文物修复培训班做讲师呢,根本就不用担心没地方安排。
一想到这里,向南觉得还是应该赶紧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完,然后再去找老戴喝个酒聊个天,顺便把人给“拐”走。
“小乔姐,那你这边先忙着。”
向南回过神来,就对小乔说道,“我到前面去找一下老师,对了,现在离五一还早着呢,有时间的话,把你未婚夫带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啊,你也很久没到我们公司里去了。”
小乔笑着朝向南摆了摆手,说道:“好,你先去忙吧,等哪天我再找个时间,带他过去看看你们。”
向南朝她笑了笑,便继续朝走廊里面走去,很快就来到了江易鸿的办公室。
江易鸿正在打电话,看到向南以后,抬手示意他自己随便坐。
过了没一会儿,江易鸿打完了电话,便将手机往办公桌上一放,走到沙发边上坐了下来,笑着说道:“今天公司里不忙吗?”
“我不忙,他们忙。”
向南正月初三从金陵回来,就到江易鸿、刘其正他们家里拜了年,原本打算隔天再去闫思远那里拜年的,结果俞老板一个电话就将他叫到京城里去了,回来以后又忙东忙西,到这会儿才歇下来。
向南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说道,“前两天去了一趟京城,聘请了一个古书画资深修复师,两个青铜器资深修复师和三个青铜器普通修复师,现在各个修复室里的人员配置算是齐了。”
“嗯,不错。”
江易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们青铜器修复室挂牌以后,很快就在圈子里传开了,一些老头子还打电话问我,说向南怎么又开始捣鼓青铜器修复了,这是要抢别人的饭碗啊!”
说完,他自己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向南也在一旁抿嘴笑着,圈内人士的反应还算正常,比上次听说他在跟江易鸿学习古陶瓷修复时好多了,当初有一些人听到消息后,冷嘲热讽的,说向南是在瞎搞,古书画修复都还没吃透呢,就想着学古陶瓷修复,“他还真当自己是个文物修复天才了?”
可让那些人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半年时间,向南不仅夺得了华夏首届长安古陶瓷修复大比的一等奖,之后更是在“南海一号”博物馆里修复了南宋曜变天目盏,成为世界上首位成功修复曜变天目盏的修复师,震惊了全球文博界,之后,更是顺利地被授予古陶瓷修复国家级专家称号,狠狠地打了某些人一巴掌。
想必这一巴掌到现在还隐隐作痛,因此,当他们听到向南又在学青铜器修复之后,也只能叫苦不迭,说向南要抢别人的饭碗。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二十一章 还是不要脸 (更新完毕)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物,国内哪怕再多十倍修复师,一百年也不见得能将那些残损的文物修复完毕,说什么抢饭碗的话,简直是贻笑大方。”
笑完之后,江易鸿又一针见血地说道,“说来说去,还是他们这些人对自己的修复技术没有信心,生怕自己的生意被抢走了而已。要是早一点将这些琢磨人的心思放在钻研修复技术上,还用得着担心这些吗?”
向南点了点头,老师这话说得没毛病,在文物修复界里,归根结底,技术才是王道。
无论是为博物馆修复文物,还是为民间古董收藏家修复古董,人家可不会因为你职称高,或者修复费用低廉来找你,而是冲着你的修复技术精湛而来的。
所以,向南一向不大理会外面的风风雨雨,有这时间,还真不如留在修复室里好好修复文物呢。
聊完了闲话,江易鸿便谈起了正事,他问道:
“对了,前两天你说已经修复好了张春君交给你的那件青铜器,今天是带来了吗?”
“嗯,带来了。”
向南说着,就将放在一旁的背包拎过来,将里面的那件明代兽首面纹仿青铜器小杯取了出来,放在了茶几上。
江易鸿饶有兴趣地将盒子打开,将这件已经完全变了样的青铜器小杯拿在手上,前后左右仔细看了一遍,一脸赞赏地说道:“第一次修复青铜器,能做到这个地步,应该是很不错了。”
向南摇了摇头,略有些遗憾地说道:“还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应该是练手不足的问题。”
“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了,那样会活得很累。”
江易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你还年轻呢,要给自己多留一点时间去做你这个年纪应该去做的事情,比如说,和朋友聚聚会啊,出去旅游旅游啊,谈一场恋爱啊等等,要不然,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会后悔的。”
“嗯,我知道了,老师。”
向南茫然地点了点头,他有点搞不懂,老师忽然说这个干嘛?
江易鸿看到向南一脸茫然的表情,也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前两天,向南的母亲忽然给自己打电话“诉苦”,说向南过了年都23岁了,可到现在都还没谈过女朋友呢,而且看他整天扑在工作上,可能连这个心思都没有,家里都急坏了。
所以,向南的母亲就请自己这个老师帮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女孩子,给向南介绍一个。
江易鸿颇有点哭笑不得,这老师做着做着,还要变成“媒人”,可真够难为人的。
不过,看向南现在这个样子,还真怪不得女孩子们给他取了个“木头”的外号,还真是不开窍啊。
“行了,咱们也别耽搁了,去找老张看看吧。”
收起心思,江易鸿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对向南说道,“你第一次修复青铜器就能修复成这个样子,老张想必也是会很满意的。”
说起来,像这种事是用不着他再出面一次的,不过,要是能看到那个总是板着一张脸的老张大吃一惊的模样,那一定会很有意思吧?
心里想着,江易鸿就忍不住嘴角泛起一丝笑意,他看了一眼向南,就抬腿慢慢往外面走去。
向南可不知道江易鸿的小心思,他将仿青铜器小杯放进盒子里,又装进了背包挎在肩膀上,然后将放在一旁的手提包拎起来,追着江易鸿的身后就往青铜器修复中心走去。
手提包里,装着两盒从俞老板那里拿来的野山茶,之前留了一盒放在江易鸿的立柜里,剩下的这一盒就准备带上去给张春君,刚过了年,空着手上门总是不太好看。
张春君刚开完会,此刻正坐在茶艺桌旁烧着水,准备给自己泡一壶茶喝,抬头瞥见江易鸿进来了,忍不住轻“哼”了一声,说道:
“江老头,你这鼻子怎么长的?我这刚准备烧水泡茶,你闻着味儿就来了?”
“老张,你可真是没良心啊,我这是上门给你送好茶来了,你还舍不得一杯水?”
江易鸿抬手点了点张春君,脚步一顿,作势要转身就走,“得,你喝你的破茶,这茶叶我自己留着慢慢喝。”
“嘁,你要是真的有好茶叶,会舍得分给我?”
张春君好茶是出了名的,但他可没那么容易相信江易鸿,这江老头双手空空的,难道把茶叶放裤兜里了?
他正想揭穿江老头,就看到向南从后面进来了,手里正提着一个手提袋呢。
“张老师,有个朋友从乡下自己弄了点野山茶,都是手工炒的,卖相不怎么样,喝着倒是挺香的,我就要了点过来给您尝尝。”
向南几步走上前来,一边说着,一边就将那盒茶叶从手提袋里取出来,放在了茶艺桌的角上。
“是吗?那我倒要尝尝。”
张春君打开盒子闻了闻,笑了起来,他瞥了江易鸿一眼,说道,“江老头,明明是向南的茶叶,你也好意思说是你的,真是不要脸。”
江易鸿笑眯眯地在茶艺桌一边坐下来,问道:“向南是我的徒弟,他的茶叶跟我的茶叶有什么区别?我要是让他将这些茶叶都给我,哪里还有你的份?”
“还是不要脸。”
张春君撇了撇嘴,不再搭理他,转而对向南说道,“你也坐。”
向南听了,也笑着在江易鸿的身边坐了下来。
张春君可没时间玩那些程序复杂的茶艺,他用开水冲泡了几遍茶壶和杯子后,便撮了一撮野山茶,放进茶壶里,洗了一遍茶叶之后,又往茶壶里倒水,一股浓郁的香气随着热气蒸腾而出。
“香!”
张春君深吸了一口气,赞了一声,等了一分钟不到,他便拎起茶壶往杯子里倒茶,然后一一端到江易鸿和向南的面前,自己也端起杯子,小心地嘬了一口,然后砸了咂嘴,好一会儿才说道,
“好茶!一点也不比市场上卖的那些名茶逊色,更重要的是,它还是野生的。”
向南脸上带着笑,没有说话。
江易鸿一脸得意地说道:“早跟你说了是好茶,你还不信。”
张春君没理他,转头看了看向南,问道:
“你这次来找我,肯定是将之前我交给你的那件明代兽首面纹仿青铜器小杯修复好了,拿出来我瞧瞧,我可是把丑话说在前头啊,你要是修复得不能让我满意,我可是不会教你修复青铜器的。”
他看了看手边的茶叶盒子,伸手一把将它抓住,又补充了一句,“茶叶也是不会还给你的。”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二十二章 我没资格教你 (第一更)
“瞧你这点出息!”
江易鸿一脸不屑地撇了撇嘴,对张春君说道,“向南真要拿茶叶贿赂你,也不可能只带一盒,起码也得两盒!再说了,我徒弟向南还用得着做这种事?”
说着,他又转头对向南说了一句,“把那件仿青铜器小杯拿出来给他瞧瞧,别看向南是第一次修复青铜器,修复出来的效果照样能闪瞎一群人的狗眼!”
向南:(─.─||)
老师,在青铜器修复泰斗面前说这个话,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啊?我看您老还是悠着点吧。
这话也就在心里想想,向南可不敢说出来,他装作没听见的样子,连忙将背包打开,从里面将装有那件仿青铜器小杯的盒子取了出来,递给了张春君。
张春君才懒得搭理江易鸿,他面无表情地接过盒子,将那件仿青铜器小杯取了出来,一手拿着一只放大镜,仔仔细细地察看了起来。
这件仿青铜器小杯,和之前完全变了模样:斑驳而又均匀的铜绿色布满了整只小杯,繁复精美的纹饰清晰可见,小巧精致的把手上,呈现出似乎是被人摩挲久了才会有的流光般的亮黄色。
整件器物端庄、厚重,在仿青铜器里,也应该算得上是一件精品。
实际上,仿古青铜器的出现是人们出于复古宣传传统礼教之目的,或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宫廷曾根据内府里所收藏的商周青铜礼乐器进行大量仿制,以为郊庙之用。
南宋之后,铜器常被销毁铸币,宋代仿制古器传至今日者为数较少。元成宗时,为了供春秋祭祀,还专门设置了出蜡局,专门仿制古器物。明代的仿造量规模相对则比较大,流传于后世也比较多。
向南修复的这件兽首面纹仿青铜器小杯,就是明代的仿制品。
张春君拿着放大镜看了大半天,这才将手中的这件仿青铜器小杯放回盒子里,脸上依然没有什么表情,他看了向南一眼,淡淡地说道:“马马虎虎吧。”
向南听了这话,倒没什么反应,江易鸿却不干了。
“马马虎虎?你去找一个从没修复过青铜器的人来,让他也修复一件青铜器试试,看他能不能修复出这种效果来?”
江易鸿将手中的茶盏往桌子上一放,伸出手指点了点张春君,有些愤愤地说道,“你这老头子,年纪越大越不可理喻了!”
“你以为向南是普通人?他可不仅仅是古书画修复专家,还是古陶瓷修复专家。”
张春君不为所动,瞥了一眼向南,又看着江易鸿说道,
“不同类别的文物修复虽然有所不同,但文物修复总归是相通的,就比如青铜器里的粘接、补配、刻花、作色,以及作旧等工艺,和古陶瓷里的一些工艺大差不差,无非是修复工具和修复材料有所不同罢了,向南第一次修复青铜器能达到这种看不出修复痕迹的效果,那是应当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倒是要怀疑他古陶瓷修复专家这个称号的含金量到底有几分了。”
“就这个原因,你就说他修复得马马虎虎?”
江易鸿冷笑一声,抬起手指了指放在盒子里的那件仿青铜小杯,说道,“你总得说出点道道来吧?”
“虽然有瑕疵,但从外表上来看,的确看不出什么来,恐怕江老头也是因为这一点要跟我争执。”
张春君撇了撇嘴,伸手又将仿青铜器小杯拿了起来,继续说道,“向南是第一次做青铜器残片矫形,用的手法应该是捶打矫形法,肉眼看不出来,但用手却能感受出细微的不同来,这说明你在捶打矫形过程中,并没有处理好。”
“另外一个,青铜器的锈色,是有丰富层次感的,但这一块的锈色却色调单一,层次感不强,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是补缺的地方。”
张春君指着仿青铜器小杯器身的一处位置,看了向南一眼,又接着说道,“最后一点,就是铜器一般都会有土腥味,但这只铜器上的土腥味已经在作旧时被处理掉了,只能闻得到酸味,说明你用的是化学做锈法来作旧的。”
江易鸿在古陶瓷修复上的造诣冠绝华夏,对青铜器修复上的了解虽然比一般人要强得多,但绝不可能达到张春君的程度,此刻听张春君一一指出这件仿青铜器小杯修复中的不足,他忍不住张大了嘴巴,一时间都忘了合拢了。
向南却是忍不住冷汗直流,当初他在修复完这件仿青铜小杯之后,就感觉有些不满意,但哪里做得不够好,一时间他自己也没办法理出来,此刻张春君一针见血,将这些问题一一指了出来,顿时让他觉得豁然开朗。
在感激的同时,他也不免有些羞惭,怎么可以将一件修复得破绽百出的青铜器拿过来给张春君看呢,实在是太丢人了。
他硬着头皮,抬起头来看着坐在对面的这位老人,诚恳地说道:“谢谢张老师指点,这几个地方,我确实没有做好。”
“没什么大不了的,矫形这一块,无非就多练习练习,熟才能生巧。”
张春君摆了摆手,笑了笑说道,“至于作旧,就更简单了,多了解一些作旧的方法就行了。”
“诶,等一等。”
江易鸿到现在也反应过来了,听了张春君这番话,他赶紧插嘴道,
“老张,你现在是个什么意思?还教不教向南修复青铜器了?他现在这水平,怎么说也能达到资深修复师的水准了吧?你再把你那藏得严严实实的绝活儿都传授给向南,他肯定很快就能达到专家级的水平,这只要想一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啊!”
1...205206207208209...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