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这件唐代的青铜器修复完成之后,春节假期也已经结束了,公司也即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崭新的一年。
正月初七,尤传勇、杜晓荣、付洪涛一行人抵达魔都,提前一天已经回到魔都的覃小天驾车到魔都高铁站接人。
由于尤传勇还带着偏瘫的妻子一起前来,因此向南让覃小天将他们直接送到昨天刚刚租下来的一套房子里,让尤传勇一家人先去将住的地方收拾好再说。
至于杜晓荣父子,以及付洪涛这四人,则是直接入住员工寝室。
在这批从京城赶来的修复师抵达魔都之时,在古陶瓷修复室隔壁还空着一个大修复室门外,已经挂上了“青铜器修复室”,里面五张工作台整齐地摆放在玻璃幕墙下,抬头就能看见窗外蔚蓝的天空,下方则是空旷的市民广场,广场的对面,魔都博物馆门外人来人往。
“啧啧,不愧是大老板,一下子就从京城那边挖来了这么多高手!”
许弋澄嘴里“啧啧”有声,他看了看隔壁修复室门口挂着那块簇新的牌子,一脸惊叹,“这是直接挖来了一整个青铜器修复室啊。”
“这算什么?”
朱熙在一旁嘿然笑道,“南哥还找来了一个牛人,是当初跟南哥一起参与修复了国宝《千里江山图》的修复师。”
“这么厉害?那不是比康主任还要牛?”
汪晓鸥一边拿拖把拖着地,一边瞪大了眼睛说道,“那等他来了,我可得好好跟他学,诶,你说,我拜他为师怎么样?”
“你?年纪太大,根骨已经成型,没有潜力了。”
朱熙斜着眼睛看了看汪晓鸥一眼,说道,“你还是死了这条心,老老实实拖地吧。”
汪晓鸥:“……”
我三十岁都不到好不好,就已经太大了吧?
他一脸幽怨地看着朱熙,伸手摸了摸有些掉毛的脑袋,顿时丧了气,连头发都开始掉了,不承认年纪大都不好意思了。
上班的第一天,大家都还没从假期中缓过来,向南也没强求他们马上就回修复室里去修复文物,对于公司的管理,他一向都是要求比较宽松。
此刻,他正在办公室里和年前就已经招聘进来的财务部主管聊天。
“方姐,财务部这一块,公司之前一直是没有的,在各项规章制度这一块,也是比较欠缺的。”
向南看着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方媛,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笑着说道,“所以,你的工作任务还是蛮重的,需要将财务这一块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给整理出来。”
“另外,在员工薪酬制度这一块,之前我们都是按照月薪制来计算的,之前有人提出按件来计算,你看看能不能在这一块也相应地做一些调整,由员工自行选择计薪方式。”
“按件计薪?”
方媛今年三十多岁,已经结了婚,之前是在一家广告公司里做财务部经理的,后来搬了家,离公司实在太远,便想着换一个离家近的单位,因此才会跳槽到文物修复公司里来,她从未接触过文物修复,因此对这种跟工厂流水线工人相类似的计薪方式还不太了解。
她微蹙着眉头,开口说道,“老板,我不是太理解。”
“你之前没接触过文物修复,不理解也正常。”
向南一边说着,一边从文件夹里取来一份文物修复报价表来,递给方媛,然后又说道,“文物修复是按照文物价值来提点的,不同等级的修复师所提的点数并不一样,比如说,资深修复师修复文物,大概提点5%左右,如果按件计薪,那么,在5%的提点基础上,还要扣除公司所付出的一系列成本和应得的利润,修复师能得到的点数大约在2%左右。”
顿了顿,他笑着说道,“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具体的计件计薪方式,还要麻烦方姐详细计算。”
方媛稍稍扫了一眼文物修复报价单,点了点头说道:“好,这个事我会尽快做。”
“那就麻烦方姐了。”
向南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目前财务部这边,还有一个出纳和一个会计,她们今天都会到公司来报到,到时候就麻烦方姐多指导她们一下。”
“这是我应该做的。”
方媛笑了一下,她对这位年轻的“明星”老板还是很好奇的,能在短短时间里就成立一家公司,并将规模做到如今这么大,足见他的本事。
不过也只是好奇而已,在社会上工作了那么多年,她早就学会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有些事情还是放在心里比较好。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方媛见没什么事了,便站起身来准备回财务部,正如这位小老板所说的那样,财务部什么规章制度都没有,现在正是忙的时候。
方媛离开以后,向南想了想,又让人将朱熙喊了过来。
朱熙探头探脑地进了门,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笑着问道:“南哥,找我有事?”
向南瞟了他一眼,问道:“阿斯顿·马丁开来了?”
“从长安开车到魔都,1300多公里,我可吃不消。”
朱熙撇了撇嘴,有些奇怪地看了向南一眼,问道,“你叫我来不会就是为了问这个吧?”
“我可没那么闲。”
向南笑了笑,说道,“这个月的主要工作,是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整出来,允许你招一个行政部主管和两个行政部文员,这样一来,以后搞培训班的时候,也不用招兼职了。”
“还有,这个星期之内,把本年度的文物修复培训班计划列出来,下周一开会讨论。”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再就是,把公司成立青铜器修复室的消息对外公布,从明天开始,接受青铜器文物修复业务。”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一十七章 归宿 (更新完毕)
“等一等,等一等!”
朱熙手忙脚乱地从向南的办公桌上找来一张空白的便签纸和一支笔,一边飞快地在纸上记录着,一边说道,“你说得这么快,我脑子不够用,记不了这么多啊!”
“这很多吗?不就是三件事?”
向南有些哭笑不得,但他还是很体谅地停顿了一下,让朱熙有时间把自己之前说的那几件事记录下来。
朱熙在魔都这边待了半年多的时间,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整个人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也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些实事,这对于他本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就在前几天,向南打电话给朱远舟拜年时,老爷子还一本正经地给向南道谢呢,说要不是把朱熙赶到向南的身边来,这小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懂事,如今看到他有这么大的转变,老爷子也是很欣慰。
朱熙在朱家的第三代里,是唯一的一个男孩子,其他叔叔伯伯家里,生的都是女儿,也难怪朱熙在老爷子的心里分量会这么重。
“记好了,第一件事是,行政部招三个人,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第二件事是,制定文物修复培训班全年计划;第三件事,青铜器修复室开始接受业务。”
朱熙将向南之前说的几件事复述了一遍,又问道,“请问领导,还有什么吩咐?”
“订个酒店包厢,给新来的员工开欢迎宴。”
向南说完,就朝他挥了挥手,笑骂道,“没事了,赶紧走!”
“别呀,你没事,我还有事呢。”
朱熙嬉皮笑脸地说道,“之前你教我鉴定古玩,古书画这一块,我差不多算是入了门,一般的赝品,我都能看出来了,接下来就要靠多接触多琢磨才能练就‘火眼金睛’了,但古陶瓷这一块怎么办?”
朱熙跟向南学习古玩鉴定,是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向南扔给他一堆补纸,先让他去辨认清除各朝各代的纸张、绢帛的特点,这也是古书画鉴定的依据之一。
命纸和覆背纸可以更换,但画芯材质是换不了的。
但画芯材质并不能保证古画就是真品,因为古代的画纸、绢帛虽然存世量不多,但并非找不到,有些造假者,就会专门找一些古代的画纸、绢帛来制作赝品。
因此,当画芯材质不能区分真假时,那就要看画作本身了,这就需要对画家用笔特点,作画技巧等多方面去鉴定,有的时候,甚至连印鉴、落款都能区分出真假来。
朱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当然不可能精通古画的鉴定,也只能区分一些造假手段低劣的赝品罢了,如果还要更进一步,那需要的时间可不是一点点,至少要对那些名气大的古代画家的艺术特点了如指掌才可以。
“你现在就开始考虑古陶瓷鉴定了?”
向南斜着眼睛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真是好高骛远,先把古书画鉴定学精了再说。”
看到朱熙被训了一句,垂头丧气地就要出门去,南就又多说了一句,“把你工作职责内的事情做完了,就跟着康正勇熟悉一下古书画修复,接笔这一块,就需要了解画家的艺术特点,你多学着点,没坏处的。”
“哦,好。”
朱熙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起来,“南哥说得有理!”
等他出了门,向南才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富三代”毕竟是“富三代”,性子也太跳了点。
向南在办公室里又坐了一会儿,看了看时间还早,正准备去对面的魔都博物馆一趟,付洪涛和杜晓荣父子就已经收拾了行李,跟着覃小天一起来到了公司里。
看着宽敞、明亮的修复室,付洪涛还好一些,毕竟之前他也是在燕赵博物院里上班的,杜晓荣父子三人却是真的被镇住了。
杜晓荣父子三人原先是在京城琉璃厂艺术市场里一家小古玩店里打工,哪里见识过藏身在高档写字楼里的修复室?
仪器室里一件一件高端的检测设备,修复室里面硕大的落地玻璃窗,以及一件件崭新的白色工作服,让他们都有点目不暇接。
“这一层,暂时只有咱们这一家公司在这里办公,工作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静的。”
闻讯从办公室里赶来的向南慢慢走了过来,笑着对付洪涛等人说道,“大家看了以后,还比较满意吧?如果还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没有,没有,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杜晓荣眯着小眼睛,一双手都有点不知道往哪儿放,他搓了搓手,有些感叹地说道,“之前我还挺犹豫的,有点舍不得离开京城,现在看来,魔都也是个好地方啊。”
付洪涛没有说话,只是四处打量着,眼睛里似乎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迷茫,多了一丝丝好奇。
向南看到他这副模样,心里也是轻轻舒了一口气,只要付洪涛不像以前那样将自己封闭起来,他的抑郁症早晚也会好起来的,再不济,也能缓解很多。
想到这里,他便笑着说道:“来,老杜,付大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其他同事。”
说着,他便带着大家先后来到古陶瓷修复室和古书画修复室,和许弋澄、康正勇等人见了个面,互相介绍了一番。
许弋澄原本是京城人士,看到这批来自京城的青铜器修复师,心里面自然也是很高兴,他笑着说道:“以后回京城,路上就可以多几个伴了。”
杜晓荣父子听说许弋澄是向南从京城故宫博物院里“挖”出来的人才,心里也是吃了一惊,对向南又多一份敬佩。
向南倒是没有关注这些,他回过头来对付洪涛说道:“付大哥,你以后就在古书画修复室里做事,有什么需要的话,也可以跟康主任直接提。”
康正勇早就得了向南的关照,知道付洪涛有抑郁症,此刻也是笑着说道:“付老师,我是后学晚辈,以后在古书画修复上,还要向你多多请教。”
站在一旁的汪晓鸥和杭鸿军也围了上来,杭鸿军笑道:“康主任你就别我们争了,向老师会给你开小灶,我们可没有!付老师还是多指点指点我们吧,我们两个人现在才是真的后学晚辈。”
“对对对!”
汪晓鸥连连点头,一脸媚笑地说道,“我可想听付老师讲一讲修复《千里江山图》的故事了,向老师可从来都不跟我们说这些的。”
“指点谈不上,互相交流交流吧。”
付洪涛看着汪晓鸥和杭鸿军两个人在“刷宝”,僵硬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来,“至于讲故事,就有点为难我了。”
或许,这里才真的是自己的归宿吧。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一十八章 当初为啥那么怕死 (第一更)
过了不多时,尤传勇和肖顺义两师徒也收拾了新“家”,匆匆赶到了公司里。
“阿姨安顿好了?”
向南看到尤传勇以后,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住的地方还满意吗?”
“嗯,安顿好了。”
尤传勇点了点头,有些感激地看着向南,说道,“她对住的地方很满意,谢谢老板。”
住处离公司很近,步行也只要十多分钟时间,小区虽然老旧了一些,但里面的绿化非常好。
为了让尤传勇的妻子能够有一个安静的休养环境,向南还专门找了很久,才租下了远离马路的一套位于八楼的房子——反正楼里面有电梯,也不影响工作之余,尤传勇带妻子出来透透气。
“满意就好。”
向南微微颔首,笑着说道,“这间青铜器修复室,以后就是你和老杜的一亩三分地了,你们先进去看看吧,等一会儿公司会给你们这些新员工摆欢迎宴。”
看着尤传勇有些犹豫的样子,他又补充了一句,“等快开席了,让小肖先打包两个菜和饭给阿姨送去,酒店离公司也不远的。”
尤传勇一脸感激地说道:“谢谢老板。”
等到尤传勇师徒和公司里的其他人都打了个照面之后,一伙儿就来到了楼下不远处的春天大酒店。
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次公司聚餐,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次迎新宴,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显得兴致高昂——在工作室变更为公司之后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之后,公司又壮大了。
……
在向南带着公司所有人在春天大酒店里聚餐的时候,文物修复公司新成立了青铜器修复室的消息悄然传播开来,在文博界里荡起一阵涟漪。
正在魔都别墅里和儿孙们欢聚一堂的闫思远,听到老管家附在他耳边说出这个消息之后,越显苍老的脸上绽放出一丝笑容来。
尽管入冬以后他很少出门,但有关向南的消息,他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
这是文博界里一个令人感到惊讶的年轻人,他的成长,闫思远自然很关心,如今看来,他已经从当初一棵弱不禁风的小树苗,成长为一棵让人无法忽视的大树了,哪怕有人看不过眼,也不可能轻易去动摇到他的根基,阻碍到他的成长。
“爸,有什么好事,说出来让大家也开心开心啊。”
正坐在沙发上刚看完一份财经报纸的闫君豪瞥见父亲脸上不加掩饰的笑意,一边将手中的报纸折好放在茶几上,一边笑着看着父亲。
由于在米国的生意越做越大,这个春节他还是没能赶回家来过,直到忙完手里的事情之后,他才带着家人一起回到魔都,好好陪老爷子几天。
“还不是向南那小子的事?”
闫思远端起茶几上的杯子喝了一口,笑着说道,“他元旦之后,把工作室变更为公司了,这才过了一个多月,就又开了一个青铜器修复室,啧啧,这小子不得了啊!”
他说这话的语气,有一种看着自家子侄在事业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的欣慰之感。
“哦?”
闫君豪对文物修复公司开一个工作室的概念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只是他之前在米国和向南接触过,也算是熟悉,再加上老爷子对向南特别推崇,也特意关注过向南的一些事,知道向南之前的工作室里只有两个修复室,而且都是他擅长的类别,此刻听到这里也觉得有些惊讶,
“您的意思是,向南又学了青铜器修复技术?”
“嗯,恐怕还不是刚刚开始学,已经已经能够独立修复青铜器了。”
闫思远颇为自得,当初向南还没有起意要学习其它文物修复技术时,是自己刻意引导他往青铜器修复的路子上走的,如今看来,向南最终还是走上了这条道路,
“这小子今年春节只给我打了个电话,都还没来看看我这个老头子,等过两天把他喊过来,哼,有点成绩就把老头子抛一边去了,真没良心!”
闫君豪听了,“呵呵”笑了起来。
他差不多也有半年时间没见向南了,被老爷子这么一说,倒是有点迫不及待了。
……
京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
贾昌道关了电脑,又收拾了一下办公桌上的东西,就准备下班了。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很多人都还没从小长假中调整过来,也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事,他也难得准点下班。
收拾好办公桌之后,他一边想着晚上是回家吃饭,还是找几个老朋友趁机聚一聚,一边顺手拿过手机不经意地翻了翻,忽然文物修复群里面的一条信息让他精神一振——
魔都向南文物修复中心有限公司青铜器修复室正式挂牌!
又是这个向南!
一想起向南去年的“挖”人事件,竟然还挖到他的墙角下来,把古陶瓷修复室里的年轻资深修复师许弋澄都给“挖”走了,贾昌道就恨得牙痒痒。
也就是向南不在他面前,要不然非得咬他一两口不可。
“不过,这小子还真是能耐啊!”
贾昌道忍不住还是低声感慨了一句,从第一次见到向南到现在,也不过过去了一年多两年都不到的时间,他是亲眼看见向南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学生娃成长为一个掌控一家文物修复公司,在国内外文博界里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按照他对向南的了解,既然他敢在公司里成立青铜器修复室,这就意味着,向南自身已经掌握了青铜器修复技术。
既是古书画修复专家,又是古陶瓷修复专家,如今又掌握了青铜器修复技术,据说之前还曾协助墓室壁画修复专家临摹壁画……
想到这里,贾昌道不由得感到一阵无力。
后悔?
他早就已经后悔了,当初在向南第一次来京城故宫参与修复国宝《千里江山图》时,就应该不顾一切将向南留在这里。
孙福民算什么?他也就是嘴上叫嚣一下而已。
“我可比他年轻得多,就算要砍人,他还能砍得过我?”
一想到这里,贾昌道心里就更后悔了:
当初为啥那么怕死?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一十九章 你准备好罚单了吗 (更新完毕)
向南在第一次组织举办文物修复培训班时,为了方便公司对外发布信息,就在网上申请了一个官方微博,定期会发布一些信息,比如招聘信息、培训班信息等等。
这一次公司成立青铜器修复室的消息,自然也是通过微博来发布的,当然,不少员工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文物修复群传播这个消息。
因此,短短的时间内,这个并不算很大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文博界。
不止是闫思远和贾昌道,齐文超、楚天遥、朱远舟、吴茉莉、赵波、钱昊良等一大帮子人全都知道了。
“向南这小子,悄无声息地就学了青铜器修复技术。”
齐文超此刻正在京城,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待在京城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毕竟北方的冬天待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对于他这样怕冷的老人来说,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更何况,他也有回到京城定居的心思。
他坐在暖烘烘的茶室里,一边欣赏着年轻貌美的茶艺师表演着茶艺,一边笑着说道,“你老实交代,那小子是不是还找过你取经来着?”
“呵呵,也就是年前来看望过我一次,那时候他正巧来京城参加‘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坐在齐文超对面的,赫然就是华夏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专家丁春城,他笑眯眯地端起刚沏好一小杯茶水,放在鼻前轻轻嗅了一口香气,然后才惬意地饮了下去,砸了咂嘴,这才说道,
“我就是把自己修复青铜器的一些视频资料拷贝给了他而已,其实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实际上,丁春城心里面也有些疑惑不解,向南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青铜器修复技术?又是跟谁学的?
他可不相信,光看一些青铜器修复视频资料,就能学得会青铜器修复,更何况,他拿走那些视频文件算起来连一个月都不到呢。
“这小子,现在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啊。”
齐文超摇了摇头,笑了一下,“不过,总算是成长起来了,也用不着咱们这些老家伙整天都盯着了。”
“唉,老了啊。”
丁春城也感慨了一声,笑着说道,“咱们辛苦了一辈子,是时候把任务交给这些年轻人了啊。”
……
在文博界里引起的小波澜,向南等人并不知道,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
迎新晚宴结束以后的第二天,公司就算是正式开工了,三个工作室里的人员配置已经基本满额,也只有行政培训部这一块,因为向南要求再增加三个编制,目前也正在寻找合适的人选。
一大早,向南就来到了公司,带着尤传勇和杜晓荣等一帮子青铜器修复师来到了储藏间里,指着堆放在角落里的那一批残损的青铜器,笑着说道:
“这一批残损文物,堆放在这里已经将近一年时间了,青铜器修复室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它们修复。”
1...204205206207208...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