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正干着活,忽然“噌”地一声脆响,姜老大只觉得握住锄头柄的一双手被震得直发麻!
“什么声音?挖到大石头了?”
姜老三好奇心最重,一听到这声脆响,忙不迭地提溜着沾满了泥的小锄头,跑了过来。
“应该不是石头,石头声音没这么脆。”
姜老大想了想,提起锄头小心翼翼地将已经挖松了的泥土往两边扒开。
这会儿,姜老二也走过来了,他一伸手,将姜老三撇开,也提起锄头开始扒泥土。
过了不多时,一件墨绿色的,带有四只卷角羊头的东西出现在了姜家三兄弟面前。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八十二章 命运多舛的四羊方尊 (第一更)
“这是什么玩意儿?”
姜家三兄弟将这件带有四只卷角羊头的东西从地里抬出来,然后将上面粘附的泥土、污物给清理掉之后,一个个都傻了眼。
三个人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主儿,见过的东西更是有限,自然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
不过,这不妨碍他们认定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宝贝——
瞧瞧这四只卷角山羊,整得跟真的一样,还有这东西上面的花纹,也漂亮得像朵花,这不是宝贝是什么?
种个红薯都能挖着宝贝,把这三兄弟开心得跟个什么似的,拿着个小锄头在这件宝贝上这里敲敲,那里敲敲。
姜家老大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激动了,手上力道一下没把握好,居然将这件宝贝口沿处敲下来了巴掌心那么大的一块。
另外两兄弟见状吓了一跳,连忙停了下来。
手忙脚乱地把红薯种完,姜家三兄弟就抬起这件宝贝下了山,藏到家里去了。
这山脚下住着的可不止他们一户人家,再加上抬着这么大个的东西往家里搬,很多人都看见了。
一时间,姜家三兄弟从山里挖出宝贝的消息,转眼间就传遍了整个村子,紧接着,又传到了镇里。
星城历来就是青铜文物出土的宝地,文物贩子在乡村往往布有很多眼线,因此,黄材镇万利山货号的钱老板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
钱老板得到消息后,当天就赶到了姜家三兄弟的家里,想要看一看这件宝贝。
看到这件宝贝的第一眼,钱老板就激动得两只眼睛直放光,这,这居然是商代晚期的一件青铜器,看这造型厚重、纹饰精美,绝对是他经手过的青铜器文物里,最精美的一件。
“稀世珍宝啊!”
钱老板心尖儿都在发颤,他只要将这件古董拿下来,运回去稍稍清理一下,就可以转手卖出大价钱来,绝对要发财了!
心里这么一合计,钱老板脸上也不表现出来,他双手捧着大肚子,装作一副大方的样子,说道:“老大啊,咱也不是外人,我就在镇上开着山货店,你以后到山里套着了野猪狍子什么的,都可以拿到我店里来换钱。”
见姜家三兄弟连连点头,他便趁热打铁,指了指这件四羊方尊,说道,
“这东西,就是个铁铸的,不值多少钱,我就是看着比较喜庆,就想着拿下来,这样吧,乡里乡亲的,我也不坑你们,四百块大洋,你们要是答应卖,咱们现在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卖!”
姜家三兄弟一听四百块大洋,想也不想,忙不迭地应了下来。
这玩意儿就是再宝贝,放在家里也不能变成吃的,现在能换成四百块大洋,如果拿去买米买面,家里十来口人,起码能保证一整年不饿肚子。
这么一大笔买卖,自然不能这么简单了事,在当地保长、甲长和乡绅们的见证下,双方完成了交易。
而姜家三兄弟原本应得的四百大洋,在保长、甲长和乡绅们的层层盘剥下,最终到手的只剩下两百四十八块了。
钱老板可不管这些事情,付清了钱后,他便将让人将这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辗转运到了星城县的一家商号,并秘密放出消息,打算密卖宝物,内定起价二十万大洋。
当时的星城因文物盗掘走私现象十分严重,政府部门对此查处得也非常严厉,四羊方尊出土并被古董商买走的消息,很快就被当局知道了。
为了防止奸商贪利将国宝文物偷偷卖给外国人,政府当局立即派出警员去侦察四羊方尊的下落。
然而,钱老板对此还一无所知,此刻,他正在做着发财的美梦呢。
让钱老板欲哭无泪的是,这件宝物刚刚吸引了几位大文物贩子的目光,双方还没谈拢价格,这件四羊方尊就被星城县政府查处没收,并上交给了湘楚省政府,被放在了省主席的办公室里。
湘楚省主席虽然知道这是个宝物,但并不知道它有什么价值,就将四羊方尊放在几案上,当作笔筒用了三个月之久。
不久,倭寇进逼星城,四羊方尊被送到了湘楚省银行保管。
1938年11月,湘楚当局和省银行均迁往沅陵。而且,为了不让完整的星城落入到倭寇之手,当局决定实行“焦土政策”。
11月13日,延续几天几夜的大火,烧毁了星城近八成的建筑,史称“文夕大火”。
星城的老百姓拖家带口,背着匆忙之中从大火里抢出来的仅剩的财物,他们哭喊着,逃跑着,一步一三回头,离开了这座已经被大火中逐渐消失的老城。
这把火,不但烧毁了星城这座千年古城,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无,也使得四羊方尊在战乱中遗失了。
四羊方尊真的遗失了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湘楚省银行迁往沅陵时,将他们所保管的四羊方尊装在一只木箱里,一同携带上车了。
然而车队在开往沅陵的途中,遭到了倭军飞机的轰炸,运载四羊方尊的车辆不幸中弹,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碎片。
之后,这些碎片就一直被丢弃在湘楚省银行仓库里的一只木箱内,十几年来一直无人问津。
一直到解放后的1952年,这些碎片才被文化部派来的人找到,并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会诊、攻关,才终于将这件破碎的四羊方尊给修复了,再次展现出3000年前的瑰丽身影。
修复后的四羊方尊,几乎看不出破损的痕迹,并且成为了国家特级文物,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美中不足的是,四羊方尊的口沿部分始终还缺了一块巴掌心大小的残片。
1976年,湘楚博物馆原馆长偶然发现,当初发现这件四羊方尊的姜家老大,在将四羊方尊卖给古董商时,曾下意识地留下了锄掉的那块碎片作为纪念。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欣喜异常,不惜长途跋涉,赶到转耳仑山脚下的那个小村子,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姜家三兄弟,并从他们手中拿到了这块缺失二十多年的云雷纹残片。
这一件饱受战火摧残,还曾差一点被古董贩子卖出国门之外的四羊方尊,到此刻方才完整如一。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八十三章 历史不能遗忘 (更新完毕)
在长达一十四年的抗倭战争中,被入侵的倭寇劫掠、毁坏的文物无以计数,四羊方尊仅仅只是被战火波及损坏,事后依然能够得以修复,并且能够留在华夏大地,让人庆幸不已。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
向南深吸了一口气,让跌宕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刚刚在“时光回溯之眼”中,他看到了已经变成碎片的四羊方尊被完美修复的整个过程。
修复这件国之重宝的,是国内文物修复大家张老先生。张老先生上世纪30年代便在豫省汴州的一家古玩店中学习古玩修复,青铜器修复技术十分高超。
1954年,张老先生被调至湘楚省文管会后,便接到了修复四羊方尊的任务。每天,张老先生都把30多公斤重的四羊方尊放在腿上,一手扶着,一手作业,丝毫不敢分心。
这些细致而详尽的修复过程,对于向南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看过了四羊方尊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往前走去。
在这里,有华夏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的夏代青铜爵,也有奠定了华夏古代青铜镜基本形制的商周时期青铜镜,还有被誉为楚式鼎之冠的春秋楚国王子午鼎,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前为祈求平安铸造的郑和铜钟……
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向南似乎经历了一场时空轮转,“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旁观”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
一直到随着游客们离开国博展厅,被京城冷冽的寒风一吹,向南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总算是清醒了过来。
正在这时,放在外套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他拿出来看了看,电话是邹金童打来的。
电话刚一接通,邹金童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南哥,我快要下班了,你在哪儿呢?一会儿我去接你。”
“我就在国博展厅这边参观,你下班了过来找我就行了。”向南想了想,又说道,“我叫个朋友一起过来吃晚饭。”
邹金童笑着说道:“好,我带你去吃点正宗的京城风味。”
挂了电话,向南又在手机电话簿里找到了王俊的电话,直接拨了过去。
王俊是国家电视台第一频道的编导,去年国宝《千里江山图》被修复之后,他曾经单独给向南做过一期访谈节目,两个人的交情从那时候开始,就慢慢结下来了。
电话接通之后,向南问道:“王哥,在忙什么呢?”
“我一个专门做文化访谈节目的,能有多忙?”
王俊乐呵呵地反问了一句,随即又问道,“怎么,你到京城来了?”
“嗯,今天中午到的。”向南笑了笑,说道,“你要是不忙,晚上一起出来聚一聚?”
王俊还没有说话,他又补充了一句,“我这边还有两个人,一个是京城故宫博物院的修复师,另一个是今年刚到国博工作的海归。”
“成!”王俊很爽快地应了下来,问道,“定了饭店吗?”
“晚上海归请客,他说带我们去吃点正宗的,那就由他来负责好了。”
向南笑着说道,“我现在人在国博展厅这边参观,你要是下班了,就来这里找我好了。”
“行,那我一会儿去国博找你。”
王俊应了一声,说道,“待会儿见面了再聊。”
挂了电话,向南又给钱昊良说了一声,本来想让他将嫂子和女儿一起带来,可钱昊良觉得大男人聚会,带家属实在太不像话,“嗯嗯啊啊”了半天就是不答应。
向南拿他没办法,也只好随他去了。
打完了电话,向南正打算回展厅里面去,就看到邹金童迎面小跑了过来,本来就不大的鼻子,被冻得通红。
“这鬼天气,真够冷的!”
来到向南面前,邹金童将双手放在嘴边使劲哈了两口气,然后又缩回到袖子里去,说道,“咱们先去占位置,要不然晚了就没地儿坐了。”
“你早不说?”向南瞪了他一眼,说道,“我都说好了在这边等他们来了。”
想了想,他又说道,“要不你先去,告诉我是哪家店,我们自己打车过去好了。”
“也成,那我就先去了。”
邹金童点了点头,说道,“对了,那边是一家土锅羊蝎子店,就在安定门内大街那块,很好找的。”
“好,我知道了。”
向南点了点头,他对吃的并不是特别在意,他在意的是和谁一起吃。
王俊和钱昊良是他在京城为数不多的两人年纪相差不太大的朋友,几乎每一次来京城,他都要找机会和他们一起聚一聚。
如今,又多了一个邹金童——虽然这小子性子活泼,说话也不怎么靠谱,但其实和他聊天也很有意思。
邹金童离开后没过多久,王俊就到了。
向南还没来得及和他聊上两句,钱昊良就开着车子来到了附近,给向南打了个电话。
向南和王俊便往外面走了一小段路,然后一起上了钱昊良的车,朝着安定门的方向慢慢驶去。
“向南,你最近不忙吗?”
王俊和钱昊良也认识,两个人寒暄了几句之后,王俊就转过头来,对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向南说道,“这都快过春节了,你怎么还跑京城里来了?”
“亏你还是国家电视台文化访谈栏目的编导。”
钱昊良一边小心翼翼地开着车,一边笑着说道,“向南入选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名单,你居然不知道?”
“啊?是吗?那是要恭喜向南了!”
王俊先是一怔,紧接着反应了过来,朝向南拱了拱手,又解释道,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评选,电视台这边专门成立了一个栏目组,我不负责这一块,所以也就没怎么关注。颁奖典礼好像是后天晚上?”
“嗯,后天晚上八点开始。”
向南点了点头,有些无语地说道,“这事一开始我都不知道,还是收到颁奖典礼邀请函时,才听人说的。”
“哈哈,可以理解。”
王俊一点也不意外,他抬手指了指向南,笑道,“除了修复文物以外,也没什么值得你关注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八十四章 美女你都没兴趣 (第一更)
“这样可不行啊。”
钱昊良打了个左转向灯,然后小心地将车子拐进左边的一条马路,笑着打趣道,
“其他的可以不关注,但有一样东西是必须得关注的,这可比修复文物重要多了。”
“是什么?”
“什么东西?”
向南和王俊两个人忍不住同时发问,颇有点迫不及待的感觉。
“当然是美女啊。”
钱昊良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揶揄道,“要是连美女你都没有兴趣,那问题就大发了。”
“嗯,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我好像也没听说向南对哪个美女特别感兴趣的。”
王俊装作一副很严肃的样子,点了点头,说道,“向南,老实交代,你不会是喜欢男的吧?”
“怎么可能?”
在两位“老前辈”的诘问下,向南第一次慌了神,连忙否认,“我只是觉得现在还太早,应该先将公司发展起来再说。”
“现在还早?你过了年都24岁了,不早了。”
钱昊良嘴角噙着笑,慢悠悠地说道,“想当年你钱大哥24岁的时候,女朋友都谈了俩了,你说说你,到现在都还没谈过恋爱吧?”
“谁说的?”
向南猛地一挺胸,振振有词地说道,“我在幼儿园时,就拉过女孩子的手了!”
钱昊良和王俊两个人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王俊忽然问道:“对了,向南,刚刚听你的意思,你是开公司了?”
“嗯,就在前一段时间,我把工作室变更为有限公司了。”
说起正事,向南又恢复了从前的那种淡定,他说道,“办公地点也换了,和之前的工作室离得不远。”
“厉害!”
王俊不无赞赏地朝他竖起了大拇指,说道,“我24岁的时候,才刚刚大学毕业,还在为工作发愁呢,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咱们不能跟他比,按照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说法,他这种属于非典型性人类。”
钱昊良插了一句话,笑着说道,“咱们只要一年比一年过得好,那就算是成功了。”
“这话说得有道理。”
王俊点了点头,附和道,“比阿q精神要好得多了。”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愣是让向南坐在那儿插不了嘴。
到了安定门内大街附近的土锅羊蝎子店,邹金童早就迎了出来,一副自来熟的样子,热情地和王俊、钱昊良两个人聊上了,让原本打算给双方介绍的向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一餐饭,酒没喝多少,倒是聊天聊得火热。
四个人一直聊到八九点钟,看了看天色已经很晚了,大家这才散了席。
回到宾馆以后,向南先到卫生间里洗了个澡,将满身的酒味和烟味洗掉,然后穿着睡衣靠在床头,拿起手机一边玩起了游戏,一边想着明天先去拜访哪一位。
过了好一会儿,他不经意间低下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这,这玩了一年都没玩过去的第十一关,居然就这么过了?它是怎么过关的?”
老天爷,你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了啊,难道是我的技术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这么多?
向南兴奋地看着眼下的第十二关,摩拳擦掌,聚精会神地玩了起来。
第一遍,没过。第二遍还是没过。第三,第四……嘿,还是没过。
向南一直玩到夜里十一点多,失败了n多次之后,他才终于清醒过来——
看来不是自己玩游戏的水平提高了,是自己一不小心踩到了狗屎运。
要不然,第十一关游戏是怎么过的?
简直是没天理。
……
第二天一大早,向南便拎着礼物,将自己熟识的那些个文物修复老专家、老前辈们,一个一个地都拜访了一遍。
拜访完最后一位老专家,京城博物馆古书画修复老专家何轩之后,向南从他的家里出来,时间才刚刚过了十点半。
何老爷子原本是想让向南在家里吃饭的,但向南推说还有别的事要办,委婉拒绝了。此刻,他正想着是回酒店那边吃个饭,还是趁着现在还有点空闲,出去逛一逛。
正考虑着呢,放在口袋里的电话忽然震动了起来,他拿出来一看,是个陌生的京城手机号码。
“这是谁来找我?不会是打错电话了吧?”
向南心里想着,伸出手指点了一下,接通了电话,“您好,我是向南,请问您是哪位?”
“哎呦,向专家,是我呀!”
电话那头响起了一阵粗犷的笑声,“荣宝斋的老俞,您还记得吗?”
“哦,原来是俞老板!”
向南顿时了然,自己去年到荣宝斋去找那套《古诗源》时,就是这俞老板接待的自己,而且他还跟自己的老师孙福民的关系很不错,他笑着问道,“俞老板找我,这是有事?”
去年事了之后,两个人之间一直都没怎么联系,现在这会儿给自己打电话,八成是有事了。
“嘿,您真是高,一说就着!”
俞老板在电话那头捧了向南一句,笑呵呵地说道,“我也是听孙教授说您上京城来了,所以才给您打的这个电话,您现在要是有空,咱们见面聊?”
“行,那俞老板稍等片刻,我现在坐车过来。”
向南一口应了下来,先不管他找自己有什么事,自己当初还欠了他一份人情呢,如果有机会的话,自然要还掉的。
挂了电话,向南来到路边拦下一辆出租车,很快就赶到了荣宝斋。
俞老板早就在门口候着了,一见向南下了车,连忙迎了上来,握住向南的手,说道:“哎呀,真是惭愧,本来是该我去见您的,还让您跑这么远过来找我。来来来,快请进!”
向南一边走进店里,一边笑着说道:“俞老板客气了,正好我也打算四处逛一逛。”
进了店里,两个人在接待处的沙发上坐下后,很快就有店员端了两杯热茶上来。
等店员退下去之后,俞老板犹豫了一阵,略有些艰难地开了口:
“向专家啊,我这边有件事还挺棘手的,说不得还是要请您帮个忙。”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八十五章 山窗听雨图 (更新完毕)
“有什么事?”
向南一番打听,这才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客户家中失了火,尽管发现得及时,大火刚刚烧起来没多久就被赶来帮忙的邻居给扑灭了,但挂在书房墙上的一幅古画还是遭到了毁坏,不仅画芯上被飞溅而起的火星燎出了十多处大小不一的小洞,而且之后在救火的过程中,不知道被谁泼了一盆水,整个画面都变得脏污不堪。
这位客户将遭了火灾的屋子收拾干净之后,便匆匆忙忙将这幅古画送了过来,再三要求店里面要找一个技术好一点的修复师,将这幅古画修复过来。
因为这幅古画的所有者并不是这位客户,而是他的一个朋友的,本来是借来鉴赏几天时间,谁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
如今这位客户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的朋友解释,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将这幅古画修复,尽可能地减少朋友的损失。
“客户给的要求是三天内修复。”
俞老板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说道,“您也知道,三天时间修复一幅残损的古画,一般的修复师根本做不到,想来想去,我就想到了向专家您,正好听孙教授说你现在在京城,所以我就给您打电话了。”
向南有些纳闷,问道:“既然三天修复不了,店里怎么还会接下这个单子?”
这要是我不在京城,你总不能让我为了修复一幅古画,专程跑一趟吧?
“所以说,这才是真巧啊!”
俞老板“啪”地一声一拍大腿,说道,
“我们接下这单子,原打算是让我们店里一位老专家来修复的,三天虽然紧了点,但勉强还能够修复得了,毕竟这幅古画只是画芯上有十来处小洞,情况并不算太复杂,可巧的是,这位老专家昨天发了高烧,到现在还迷糊着呢,别说修复古画了,今天连店里都来不了。”
“那还真是够巧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