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因此,皇太极的决策,就是对蒙古部族恩威并施,拉拢对大清友善的,打压对大清有敌意的。另外,也有千金马骨的示范。比如说科尔沁族,以前和大清是老对手,可看看如今,却成了大清的铁杆。还有这察哈尔部,在草原上的影响力就更大了。因此,又通过联姻的方式向蒙古部族展示,察哈尔部和大清如今也是亲如一家了。
可是,如今察哈尔部竟然提出了这种问题,济尔哈朗当然是要否认的:“不要激动,是你想多了。明国吴三桂乃是祖大寿之外甥,生性狡猾,被他察觉到了异常,提前回师,本王领兵追赶不及才会如此的。”
说到这里,他见察哈尔部的这些大小头目都还是愤愤不平的样子,就又马上补充道:“这一次,你们察哈尔部有战死一些勇士,这样,本王就答应你们,等打赢了这一仗,从关内掠到的战利品,就多给你们分一成可好?”
这个时候,又拿画饼来充饥,察哈尔部的头目们又不是傻子,特别是看到骠骑营的精锐之后,就更是不会上当了。
不过他们正要说话时,济尔哈朗已经感觉到他们还是不满,就继续说道:“另外,本王这边,再给你们拨一些粮草过去。这一战,事关重大,务必齐心协力,才能打赢这次的决战!”
听到有实惠了,察哈尔部的大小头目们,互相看看,终于也是妥协了。说真的,他们真要反对建虏的胆子,还是没有的。
看到这个情况,乌拉特部这边不干了,他们的头目,也纷纷嚷了起来,就感觉,只有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喝。
“殿下,我乌拉特部也对大清忠心耿耿,同样是要钱要人,二话不说的。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对啊,殿下,我们族里也刚派人过来报信,同样已经有人饿死了。殿下,我们的日子也过不下去了!”
“……”
然而,听着他们在嚷嚷,济尔哈朗却冷了脸,厉喝一声道:“察哈尔部这次战死一千多精锐,你们有么?他们为大清流血,本王补偿一点,有问题么?”
看到乌拉特部的大小头目好像还不服气,于是,他便又冷声喝道:“本王已有一计,能激怒明国皇帝出兵草原的。此事危险不甚大,就由你们乌拉特部去做,要是做好了,察哈尔部什么待遇,你们就什么待遇,可好?”
一听危险不甚大,察哈尔部的大小头目立刻露出同情之色,看着乌拉特部。
乌拉特部这边一听,却是喜欢,连忙问任务情况。
没过多久,乌拉特部的头目们,便高兴地领命而去。
等军议一散,济尔哈朗才有时间继续对英俄尔岱说道:“河套这一战,本王心中已无把握。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已经拖住了明国皇帝和其御林军精锐。你立刻派人秘密赶回辽东,向皇上禀告战况。如果可能,最好能趁这个机会,让皇上那边发动对明国的战事,如果能再破京畿之地就最好,不信的话,趁此机会攻打朝鲜,消灭东江军,也不会有关宁这边的干扰了!”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立刻答应一声,然后就秘密去找了西林觉罗,让他赶回辽东去禀告情况。
…………
榆林重镇,御驾所在,崇祯皇帝忽然怒喝一声道:“畜生!”
他从英俄尔岱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处,知道了归化城那边的情况,忍不住就大骂了一声。
蓝天保等内侍和伍忠等锦衣卫,随驾在身边的,都不由得吃了一惊,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突然爆粗口?
崇祯皇帝也没给他们解释,立刻开始思索了起来。
被建虏掠去的大明西北之地的百姓,留在归化城那边的那些,崇祯皇帝虽然知道,不过却没办法去救他们。他没想到,那些百姓竟然饿死了那么多,而后剩下的那些,还要遭建虏的毒手,这让他真是很恨!
好,既然你们这么狠毒,那就休怪朕无情了!
崇祯皇帝心中这么想着,便立刻召开了军议。
大堂内,面对底下的文官武将,崇祯皇帝把手一挥道:“把地图挂起来!”
蓝天保得旨,立刻在屏风上挂起了一副地图,显然是河套地区的,上面有朱笔画着一些东西。
底下的文官武将一见,不由得都有点好奇,便定睛瞧去,顿时有点惊讶。
只见崇祯皇帝从主位上站起来,走到屏风前站定身子,冷声说道:“建虏和蒙古诸部掠我大明百姓,祸害不知道多少人家,其之凶残,为世人所不容。朕意已决,将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从草原上抹去,以震慑草原其他各部。”
至于建虏,这个就说都不用说了。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用手一拍屏风上的地图,而后大声说道:“这段时间来,朕一直在等消息,就是为了得到这幅地图。如今虽然有些地方可能还有出入,不过却也差不多,该动手了!”





崇祯窃听系统 408 血债血偿
只见这幅地图上,标着乌拉特部族和察哈尔部族,大大小小的圈,表示这个地方是他们部族聚集的地方。
中原民族对上草原部族,最大的难点,就是不知道草原部族到底在哪里,因为他们居无定所,是流动放牧为生的。就目前蒙古部族的战力来说,是不可能和大明抗衡的。如果能找到他们的聚集地,发起攻击的话,基本上胜负就不用说了。
而这幅地图上的情报,是崇祯皇帝根据这几个月来,窃听种子所反馈的消息,比如建虏派人传信给蒙古各部,要他们出兵,这时间的长短,以及一些言语中其他方位信息什么的,再根据地形,比如人畜都离不开谁吧,等等这些,从而得到了这样的消息。
此时,就听崇祯皇帝大声宣布道:“从明日开始,骠骑营以榆林为根基,全部大规模出击,吸引归化城建虏和蒙古联盟的注意。其他各地边镇的骑军,就以蒙古各部的聚集地为目标,发起突袭。朕只有一个要求,杀死所有胆敢反抗者,带走所有能带走的牛马羊,带不走的粮草物资,牛羊马等等,全部杀掉或者烧掉,不给蒙古人留下一点吃的,用的。让剩余的蒙古人,全部去找他们主子求救,听明白了么?”
这个计策,就是绝户计了,是釜底抽薪之计。就算在归化城的蒙古精锐没有消灭,可他们没有了根基,那就什么都不是。
“末将遵旨!”大堂内的武将一听,顿时齐声领命。
对他们来说,其实都不用知道草原上的人是如何对待那些被掠去的大明百姓,因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本身就多是生死仇敌来的。入关来,你杀我农耕民族的人,如同杀鸡宰羊;出关去,杀你游牧民族的人,也同样不会心慈手软。
崇祯皇帝含怒注视着他们,再次大声说道:“每一地,都给朕立一块牌子,血债血偿!朕要他们尝尝,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任何胆敢和我大明为敌的部族,都将受到一样的惩罚!”
“血债血偿!”大堂内诸将,听了之后,再次大声吼着回应道。
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在汉武帝时就曾颁布过,最后杀得草原上的匈奴部族,为了避免灭族,不得不西迁,远远地逃离中原王朝。
崇祯皇帝原本的意思,是逼得建虏和蒙古部族反目,然后他收编那些蒙古部族为大明所用。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改了主意,都让他们去死,大明不发威,他们还当大明是病猫,就拿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开刀立威,让其他草原部族知道,你们害怕建虏,难道就不怕大明了么?
这世界上,强者为王,恒古不变!要怀柔,也等把他们打怕了再说!
旨意传下,出兵草原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准备工作也是有很多的。也只有骠骑营这边,因为一直轮流出去打斥候战,才不用什么特别准备。
第二天的时候,骠骑营这边,正在整装待发之时,忽然城头上的明军发现,草原上又出现了蒙古骑军,他们携带着一个个大明百姓装束的老弱,离城头上远远地,就开始虐杀那些百姓。或者直接开膛破肚,或者用马拖着跑……
这一幕,看得明军将士睚眦欲裂,骠骑营立刻出动。
不过这些蒙古部族的人,显然是有准备,立刻在第一时间逃窜。甚至他们都是准备了一人双马的,就是为了能逃得快一点。
济尔哈朗坐镇归化城,一直源源不断地收到前方传来的消息。
“报,明国骠骑营上万骑军疯了一般追出上百里之多。”
“报,又杀了五百明狗,明国骑军再度发疯追击。”
“报,明国磐石营的战车,开始出边关了,在草原上开始集结。”
“……”
听着这些消息,济尔哈朗终于笑了,那个明国皇帝还是嫩了一些。他不知道么?慈不掌兵,区区几千明国百姓被杀,就被激出关,早知道这样的话,就应该早点这么做就好了。
底下同样听到消息的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留守头目,也是一个个喜笑颜开,终于要出关了啊!
只要明国大军来到草原上,兵力越多,死得就越快!
这么闲着,他们便一个个恭维起济尔哈朗起来,还是要亲王殿下亲自用计才好啊!甚至连和济尔哈朗这边闹过别扭的察哈尔部的头目,也仿佛忘记了之前的事情,拍马屁拍得不知道多欢快。当然,他们这么做,无非是为了战后能多分点赃物。
这一次,济尔哈朗没有打断他们的说话,等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才对他们说道:“如今决战在即,明国骑军也确实有点精锐,如此,你们各部再从族中抽调一些精锐出来,本王要用绝对优势截断明军粮道,打赢这场战事。”
如果是之前的话,他觉得手中兵力就已经够用了。不过自从去关前见识了明国骠骑营的精锐之后,他还是担心手中兵力不够强大,因此就提出了这个要求。
察哈尔部这边,也是见识过的,想了想,也就答应下来了。
倒是乌拉特部这边,有点犹豫。济尔哈朗一见,便知道他们是在担心什么,就笑着说道:“你们放心好了,卫拉特部也是臣服我大清的。这一次是有点远,才没有征召他们。如今你们是奉我大清之令在征讨明国,卫拉特部绝对不敢趁机去吞并你们的牧场的。本王说过,战后战利品的分配,是按出力的多少分配的,这一点,本王可以用信誉保证。”
听到这话,乌拉特部的心中担忧尽去,又想着多分点东西,便赶紧答应了下来。
他们自然不知道,更西边的卫拉特部是不会去吞并他们的牧场,但是,明军却是要去的。
…………
草原深处,一个个蒙古包组成了一个个营地,可以看到每个营地,都有一队队的骑士,告别给他们送行的人群,带着兵刃远驰而去。
如果能听懂蒙古话的话,就能听出来,他们这是要去干什么?
“你们放心好了,这次族长传信回来,是要决战了,由大清精锐军队为主力,肯定能打赢明国军队的!”
“等到打赢了明军,就能入关随便抢了,我一定给你抢一套绸缎做得袍子!”
“不准抢女人,汉人女子好看有什么用,她们又不会放牧!”
“……”
走了的,和送行的,都没有悲欢离合的那种送别,全都是笑呵呵地,充满了憧憬。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东至蓟镇,然后是宣府,大同,以及固原、宁夏这些军事重镇,在接到皇帝旨意之后,全都往关外派出了骑军。甚至连吴三桂这一部,也跟着出关,避开正面战场,潜入了茫茫草原中。
这些骑军,每一路都不多,最多的就是吴三桂所部的三千骑军。可是,要对付蒙古各部留在营地内的老弱,或者剩下的那点兵力,却是足够了。
崇祯皇帝提供的地图,上面标记的乌拉特部和察哈尔各部的营地,多少有些出入。但是出关的是骑军,机动性就不用说了,方圆百里搜索,那也是不费多少事情的。更何况,在大明边镇,本身就有一些蒙古族的军卒,他们更知道放牧的特性,能根据一些迹象判断出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的营地,大概在什么地方。
于是,明过骑军突袭蒙古各部的一幕幕,就开始在草原上演了。
战火烧到了这些强盗的家园,才让这些强盗知道,战争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吴三桂所部分配到袭击的目标,是察哈尔部其中一个大部族,是有上万人的聚集地。原本他以为,蒙古人都是天生会骑马打仗的,肯定会遇到他们的强烈抵抗。为此,他还耗费了不少心思,选择黎明这个当口来突袭。
但是,他却没想到,他所想象中的强烈抵抗,压根就没有。
蒙古人,大都在蒙古包内躺尸。就算有一些闻风出来,而匆忙抵抗的,也根本没有什么力气,就仿佛是纸糊的一般。
对于这种情况,吴三桂很快就搞清楚了。蒙古人没吃的!
他心中不由得佩服皇上采取的这个策略实在是妙之外,就立刻传下军令,开始执行崇祯皇帝的旨意。
任何胆敢反抗者,不管是什么人,一律杀无赦。甚至是疑似要反抗的,也是顺手就杀了。
剩下的蒙古人不敢再动,眼神中全是恐惧之色。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明军会突然出现在草原深处,为什么会找到他们的营地,大清军队呢?大清军队在哪里?
分出一部分兵力看住这些蒙古人,其余的明军便冲入牲畜群中,开始屠牛宰羊。
这些牛羊走得速度太慢,不好带走,就得全部杀了。
看到这一幕,那些蒙古人就骚动了,那是他们全族的根本。要是没有了那些牛羊,那还怎么活?
看守的明军将士毫不手软,谁敢带头骚动的,立刻挥刀招呼,绝不废话。
至于蒙古人的那些马,当然是不会杀了。那些牛羊宰杀后,会搬上马车,或者绑到马背上带走。
只是一日的功夫,这些事情就基本做完了。
吴三桂是读过书的总兵,他亲自提笔,就用现场的血,题了四个大字:血债血偿!
想了想后,他又在右下角题了一行小字:大明援剿总兵官吴三桂。
欣赏了下自己的书法,然后再看看整装待发的手下,看着那一车车地全是牛羊肉,心中很是满意。当即一挥手喝道:“放火,回师!”
一个个蒙古包被点燃,火势冲天,和天上的晚霞有的一拼。
明军将士们,满载而归。而那些蒙古人,却全都如同死人了一般,眼神中全是绝望。部族的根本没了,要灭族了啊!
明军什么时候,比建虏还要厉害,还要凶残了?
这样的一幕幕,在蒙古草原上的各个地方发生,唯一有区别的是,有的遇到了一点抵抗,战死了一些同袍,有的收获少一点,有的没法带走更多的等等,没有区别的是,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的各个营地,比较大一些的,基本上都遭受了明军的突袭,蒙古包被烧,牛羊被宰,并用他们的马拉走了,只留下那些没有反抗的蒙古人。
弱肉强食,草原上的丛林法则,以一种加强版的形势发生了。
…………
此时,在归化城这边,却还都不知道草原各处突然发生的事情。
大堂内,济尔哈朗正在听着手下探马的禀告。
“报,明国骑军的前锋,已经离归化城不足百里了。车营和步军,也于昨日出关。明国皇帝的旗号,就在车营那边。”
听到这话,济尔哈朗的脸上,再也抑制不住笑容,微笑着说道:“好,再探!”
说完之后,他就立刻看向堂下的人群,大声说道:“不能让明国失去我军踪迹,要吊着他们继续深入草原。因此,各部做好准备,多少要和明国前锋厮杀一阵,等明国主力上来之前,就往草原深处撤走,引诱明军继续追击!”
“遵命!”
“喳!”
“……”
所有的回应,都是非常地大声,充满了兴奋之意。战事终于按照他们预料的开始了,胜利就在眼前。
察哈尔部的头目开完军议之后,就兴冲冲地回去,然后准备给族中大小头目传达大清郑亲王的军令。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小族长,刚领兵前来增援的,却向他禀告了一个消息。
说东部蒙古那边有消息传来,说大清在半年前的时候,打了一个大败仗,据说一万多大清的塔山守军,被明国皇帝领军全歼了!
“什么?”初次听到这个消息的蒙古人,反应几乎是一样的,有点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在他们看来,明国一直是打不赢大清的。可大清守城,怎么就会被明国给全歼了呢?大不了出城野战就是了,大清能怕明军?
辽东那边的消息,就在大战开始前夕,终于传到了中部蒙古这边。
原本蒙古部族分成一个个小营地分散各地,消息传得也不快。可归化城这边,却是大家都在一起,有人知道,没多久,这消息就一下传开了。




崇祯窃听系统 409 留人留成仇(为书友20190203025737197堂主加更)
如果换了以前的话,恐怕没多少人会相信这个消息。都会觉得,这是明国或者是谁造谣的。大清军队一万多,明国怎么可能灭得了?
但是,骠骑营的精锐,通过这几个月地斥候战,包括上一次的小规模战事,以及郑亲王不敢交战就败退回来,而后亲口承认明军精锐,要各部族再抽调精锐这些事情发生过,很多人都变得将信将疑起来了。
难道大清军队真得不是无敌,真得败给明军过,而且还败得那么惨,一万多大清军队被歼啊,这归化城这边,不也只有一万多大清军队而已么?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前,蒙古各部族的人,还是对大清军队充满了信心的。觉得又大清军队为主力,引诱明军深入草原再截断其粮草后决战,肯定是赢的结局。
然而,此时,他们怀疑了!
在这种决战之前,军队士气出现了问题,一些蒙古部族头目就坐不住了,纷纷跑去见济尔哈朗,想要从他那里得到确认,到底有没有这么一回事?
济尔哈朗一听,顿时就恼了。大战将起,怎么就闹出这样的事情。他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厉声交代,管好眼前战事要紧,严肃军纪。
为此,他还派出了大清军卒,开始在各个营地巡视,借口核查战备情况。
但是,这一万多在归化城的建虏军队,他们也受到了影响。纷纷打听辽东那边的局势,想要知道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对他们来说,归化城又不是他们的地方,他们出来了大半年,早就思家心切了。如今老家那边吃了败仗,一万多人战死,那会不会有自己的亲朋好友?
济尔哈朗没法在这个时候承认,要不然,对士气打击太大,不利于眼前的决战,因此,就硬压了下去。理由当然也算是充分的:明国骑军的前锋,预计明天都会到归化城这边,大战马上要开始,不能分神了。
就这么的,等到了第二天,骠骑营的前锋果然出现在归化城的视野尽头。
济尔哈朗不动声色,就装出固守的样子,派出骑军去驱逐攻打。但是,明军前锋也没有交手的意思,就退了回去。
对此,济尔哈朗断言道:“这是来探听归化城消息的,知道我们还在,明军主力不日便到。”
他手下的建虏头目和蒙古诸部的头目听了,都是憋了一股子劲,就准备好引诱明军继续深入了。
然而,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明军前锋竟然没有再出现。不得已,济尔哈朗的探马就放远了一点,去侦查明军的动向。结果回报说,明军主力,也就是车营和步军就没动,依旧在离边关百里路左右,骑军也撤回去了,摆出了防守的架势。
这一下,济尔哈朗傻眼了,不交战的话,你出关干什么?出了关,却不继续前进,难道是到草原上来露营的?还是说,有什么事情突发,以至于明军按兵不动?
他没有窃听种子,不知道明军那边具体情况是什么。没办法,他就只能派兵过去骚扰引诱。
终于,明军主力又开始移动了,这让济尔哈朗松了口气。
但是,也就挪动了一天的路程,然后又停下了。
这一下,济尔哈朗有点要疯了的感觉,明国那个狗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么走走停停,难道就不耗粮食么?之前的探马回报,好像明国军队出关,带着点粮草物资并没有太多啊,难道就不怕耗完了,却什么仗都没打,就又回去了?
很快,他的探马就给他传来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报殿下,不好了,有明国骑军驱赶着大量马车和马,驮着好多的牛羊肉,进了明军车营那边,那肉香,很远都能闻到……”
听到这话,顿时,大堂内所有人都傻眼了。
明国骑军驱赶着大量马车和马,驮着好多的牛羊肉?
明国哪来很多马的,更不用说是牛羊肉了?这些东西,也只有草原上才是最多的……
一想到这,顿时,那些蒙古部族的头目们就慌了,也顾不得什么大清郑亲王了,连忙七嘴八舌地追问起那个建虏探马来,先要知道进一步的消息。
当他们听到说,那支骑军,好像是从东边过来的时候,乌拉特部的那些头目们就纷纷松了口气。
但是,察哈尔部的那些头目们就慌了,他们竟然不顾大清郑亲王在座,就慌忙跑出大堂,喊着他们的亲卫,赶紧派人回部族看看。
阿济格对于察哈尔部头目无视他和济尔哈朗在座,很是恼火,不过他没有来得及发火,就听济尔哈朗对那些重新回到大堂的察哈尔部头目说道:“诸位不要慌乱,本王以为,这很可能是明国皇帝的阴谋诡计,就在出兵关外准备决战之际,就这种雕虫小技来扰乱我军心!不要上当了!再者说了,你们部族所在,明军又怎么会知道在哪里?对不对?”
1...190191192193194...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