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苏油笑道:“看大理的物价,翻几倍是起码的了。”
阿囤弥说道:“接下来就在鄯阐府好好玩几天,姐姐做东道!”
次日的早饭不错,苏油还是第一次在这个时代吃到奶制品。
乳线,本身带点酸味,听说是牛奶加木瓜酸水调出来,待奶丝凝固后再处理成片,之后裹上桃仁蜂蜜炸油而成。
再加上牛奶,苏油觉得很好吃,不过除他以外的所有汉人都觉得难以接受。
吃过饭,阿囤弥便叫上骡车,准备去相熟的银坊化银子。
大理金属矿藏丰富,冶金锻造技术也不差,大理刀剑也是和大宋的重要交易物资之一。
因为这个,加上经济体量不大,所以大理没钱荒,不搞纸钞那一套。
铜钱,银子,是商贸常用货币,阿囤弥带着苏油,说是给可怜的弟弟换点零花钱。
石通,李拴住也跟着一道,大理的银铁作坊,是非常值得考察的项目。
这家银铁坊和二林部相熟,因此见到阿囤弥一行过来,异常热情。
到这里就能够看到阿囤弥的豪阔了,两口箱子一打开,里边全是大大小小成色不一的白银。
这是和大理各地交易得来的,积累了一个月,需要全部溶炼成统一规格成色的银锭。
溶银要用到吹灰法,因此其中一般含铅,重炼提纯会产生损耗,而且这批白银价值很高,必须盯着。
苏油对这项技术非常感兴趣,这还是第一次实际观察白银提纯和熔铸,机会难得,便与李拴住一边看银工操作,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石通讲解。
工人有好些之前便已经在开工的了,阿囤弥一行算是特事特办,加塞。
工人们将银料锤扁绞碎,重新投入坩埚中,再加入铅料加速白银熔化。
很快白银溶解,炉上开始冒出白烟,这是铅开始氧化。
银重铅轻,不一会坩埚上堆起了氧化铅的灰垢,用铁棒搅拌一阵,炉子上开始飘起雪花,这是氧化铅的片状粉末。
这时要用铁棒不断粘出杂质,同时雪花还要被热空气带走部分,熔炉里的溶液重新变得干净。
雪花银雪花银,无数人知道这说法,却不知道这说法其实就来自吹灰炼银之术。
接着溶液中重新开始出现浑浊,石通说道:“铅气已净,开始翻窠了。”
窠就是坩埚,翻窠就是银中残铅开始氧化。
银工们开始撒灰,因为铅性畏灰,所以用灰来捕捉白银中的残留的铅。
然后将铅灰捞出来,这是一味中药材。
剩下的就是质地干净的白银,可以开始浇铸成银饼银锭。
石通自己就是玩这个的行家,同苏油李拴住讲解了一次过程,便跑去和掌柜一起鉴赏刀剑去了。
大理刀剑主要好在矿料上,含硫少不说,还含稀土元素和其他金属元素,因此性能相当不错。
以眉山一年前的技术,在炉温和脱硫工艺没有提高之前,还不如人家呢。
石通只用了一个空气预加热管道的法子,便把人家使用松炭熔炼铁矿的技术淘了出来。
几个银匠身边放着些银料,看来是之前的客商送来待熔的,其中有好几块不小的银板子,像一个大绕线板的形状,上边似乎还有文字。
苏油心中一喜,这要是什么古董文物,岂不就是捡漏的好机会?
走到银板前,却发现字迹非常粗糙,是拿铁刃敲上去的。
汉字,待到仔细认出内容,苏油心里不禁咯噔一跳。
“广南西路马本纲银,皇祐己丑岁。军事推官宋琦。四十九两九钱拾琮。行人杜建甫、刘仲兴秤。”
只看文字就知道,这不该是普通市面上能见到的东西。
纲,类似于财政专项科目,比如水浒传中的生辰纲,就是指定给蔡太师贺寿的财物。花石纲,就是宋徽宗造园林的专用。
马本纲,就是用作购买马匹的专用款,时间是四年前,入库人是当时广南西路的军事推官,验货人应该是当地银器行会里的专业人士。
大宋钱荒严重,银子主要用于政府间财政调配和储备,少部分用于流通。
实际上地方政府采购外邦军马,主要还是物物交换,如丝绸,瓷器。
纲银主要作用,是当作保证金压库。它的存在,是让地方政府以此为本银,招诱大宋各路客商征集丝瓷,到广南西路与夷人交换军马。
整个过程中,银子绝大部分其实一直存放在库房,它决定着榷场贸易规模和经济体量,而并不加入到实际的交换行为当中。
这也是宋代人处于萌芽阶段的商品经济概念,眉山四通钞行招揽了不少人才,苏油如今对这些门道非常清楚。
即使有紧急用途,这银子从库房里边出来,也必须经过一套繁杂严苛的手续,重新熔铸,化成小锭。
所以正常情况下,绝不应该有大宋原版库银出现在大理市面上!
胸有惊雷面若平湖。苏油对一边和石通热烈讨论的银铺老板问道:“这板子好特别啊,这是你们自己的存货吗?”
老板笑道:“不是,这是罗雄部的一位豪商送来熔炼的。”
ps:《系统帮我当警察》,别问我为什么他不去考公务员,因为他刚开始不叫这名儿,哈哈哈,被勒令改名,成绩还可以……





苏厨 第一百六十三章 对策
第一百六十三章对策
苏油便笑道:“老板你人品真好,人家送这么大银板来,也没有派人守着。”
老板就有些得意:“那是,我这也算是老字号了,人家生客也信得过我。”
苏油随意地问道:“罗雄部在什么地方啊?”
老板说道:“在大理东边,靠近大宋,这帮马贩子可是真有钱!”
苏油做出一副对银铤非常感兴趣的样子:“这几块大银子挺特别,我们虽然从大宋过来,但是大宋境内还真见不到如此大块的银子,要是老板愿意,我用折刀和你交换如何?”
老板说道:“小郎君说笑了,这是好几百贯的东西……诶别收回去,换!我换!”
却原来是苏油将自己的折刀从书包里摸了出来,听老板前头半句又准备收回去。
石通便劝解道:“师父,我们是出来就是玩的,淘换这惫沉货干啥……”
苏油一瞪眼:“反正折刀我还有。换了这个回去给八公,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不行?他怕是还没有见过银子什么样呢!”
如今石家作坊的金属蚀刻浮雕工艺愈加精美,光看刀柄老板便知道不是凡品。
苏油将刀子交给老板,老板接过研究了半晌黄白铜工艺,在苏油指导下学会了开关,对跳刀的精巧机关不由得高声叫绝。
等到验过钢火之后,老板大手一挥:“那几块银板,就归小郎君了!可说好了不准反悔!”
阿囤弥就在旁边冷笑:“小油是我的弟弟。”
老板这才反应过来,脸上见汗连连作揖:“失言了,老夫失言了。”
说完又在自己嘴巴上拍了两下。
苏油笑着阻止:“那等客人来你怎么交代?”
老板不以为意:“我从大库里调银给他便是,这还省了重熔的功夫了!”
苏油说道:“时间上来得及吗?让老板名声受影响就不好了。”
老板说道:“客人下午才来取货,这个不碍的,小郎君尽管放心。几位贵客,我们去内堂说话,工艺不敢妄求,不过这么精美的东西,如何保养维护还要请教才行。”
苏油点头:“那行,不过你别告诉他们银板被我买走了。”
老板笑道:“我也正想对小郎君提及,这熔铸变成转手,传扬出去,毕竟对敝号声名有损,还请小郎君周全则个。”
苏油点头:“这是自然。”
说完从书包里取出本子,撕下几页来铺到银铤上,那铅笔斜着轻轻涂抹,将上面的字迹都拓印下来。
事情做完,苏油对阿囤弥说道:“姐姐,我和拴住先回去,将银子放好。”
阿囤弥笑道:“小财迷,没见过银子是吧,在眉山可不见你这样啊?去吧别乱跑,我们午时自会回来。”
苏油让拴住把银铤包上,出了铺子,找阿囤弥的随从借了骡马,便朝书坊奔去。
进入书坊,苏油便对掌柜的问道:“范先生在何处?”
掌柜的赶紧应道:“在后院盘账呢。”
苏油丢下掌柜,对李拴住说道:“跟我走,去见范先生。”
范先生正在敲算盘,见到苏油进来就夸:“明润,你这算盘口诀和记账之法,当真是方便简洁……”
苏油从书包中取出拓纸:“先生,明润发现一件大事!”
范先生将纸接过,一看也是大吃一惊,站起身来:“此乃大宋官库纲银!明润从何方拓得?”
苏油伸手用手指指着拓印上几个字,范先生低头再一看,不由得面色大变。
抬头看着苏油,以不可思议的语气说出三个字——“侬智高!”
苏油点头:“眉州传言,狄枢密大胜之时,曾发现了一具身穿龙袍的尸体,但是已经烧焦不可辨认,于是他没有当做侬贼受戗的功绩上报朝廷,之后果然传出了侬贼流窜入大理的传闻。大家当时都佩服狄枢密的沉稳。”
范先生拈着胡须沉吟道:“这库银现在何处?”
苏油让李拴住将库银取出:“今天上午和姐姐去银坊观看炼银,在那里发现的。据掌柜的说,银铤的主人会在今天下午去取熔好的银锭。这批人就算不是侬智高余党,也肯定和侬贼大有关系!”
范先生一拍桌子:“此僚叛我大宋,横暴十州,我大宋子民恨不能炊骨寝皮,断无纵逸之理!”
“我这就安排下去,如果真是侬贼,必命死士枭其首级!”
苏油赶紧摆手:“此乃下策!先生所言,是匹夫之怒,不是应对国事之道!”
范先生怒道:“你我远在他邦,不如此又当如何?”
苏油拱手道:“先生,事情紧急,应当避免打草惊蛇,先安排人手暗中跟上那帮子人,探明其势力大小,方可制定对策。”
“先生,您辅佐大鬼主二十年,今日一旦自行其事,便是暴露了自己的内心,只怕在二林部的位置,立刻便会动摇。”
“最好的方法,是先打听城中有无宋使,然后我们前往举报,通过正途。让使节向大理君臣施压,借助大理人的力量将那群人拿下,辨明身份,上报朝廷。”
“若真是侬贼,最好是传诣京师,明正典刑!如此方能震慑群小,消弭谣传,大振皇宋声威!”
范先生一下子颓坐回到椅上,喃喃道:“明润哪明润,你快些长大吧,老夫自己,怕是扛不了多久了……”
苏油对着范先生深鞠一躬:“大宋西南安定,是一项大事业,本就不该寄托于孤身一人,先生这些年苦心孤诣,其心可佩,但的确过劳了。”
范先生哑然失笑,笑容之中全是苦涩:“呵呵,呵呵呵……范某当年离乡背井,被同学亲朋当做张元吴昊一流,一个个割袍断义,寄书绝交,甚至除名族谱……他们倒是做得好大忠臣!”
“不料今日,居然被一介小童道破所谋,还真是滑稽,哈哈哈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却是潸然泪下。
苏油示意李拴住关上门:“先生,事情紧急,还请先生收拾心情,赶快布置。”
范先生点头:“我只问一个问题,明润,你是如何知道我的想法的?”
苏油躬身:“除了与先生相遇至今的耳提面命,前几日路上与拴住用测距仪进行测量的时候,先生召油详问其法,还问及能否测量山川地理,从那时起,苏油便知道了。”
范先生哈哈大笑,不过这次却是真心欢喜意气风发:“明润竟然如此有心,看来吾道不孤。老夫事业,后继有人!我何忧也?我何忧也!”
说完收起拓纸出门去了。
苏油和李拴住回到自己的房间,想了想,挑开了一块地砖,将银铤都埋在地砖下头。
中午时分,阿囤弥回来了,看来又是沿路采买,没有停手。
见到苏油便招手:“弟弟快来,洱源的好物产,大雪梨!”
果然是好梨,皮薄汁多,味道清甜,不过苏油有些食不知味。
阿囤弥还得意:“怎么样?比你们眉州的梨如何?这边的物产除了这个,还有奶牛,肥鹅,还有刺菱,梅子,刺菱已经煮上了,一会儿叫人端上来。”
苏油打起精神笑道:“果然好吃,要是有肥鹅和梅子,我倒是可以做一道好菜给姐姐尝尝。”
直到下午申酉之交,范先生才回来,手里拎着一个黑不溜丢的大杯子样的东西,一脸的喜色:“哈哈哈明润看我在街市上淘到了什么好东西?!”
苏油笑着拱手道:“先生此举,可是问道于盲了。”




苏厨 第一百六十四章 踪迹
第一百六十四章踪迹
范先生笑道:“此乃汉代铜器!你不是会画图纸吗走走走,跟我进去画成图形!这可真是太难得了!”
进入屋内,范先生将炉子放在桌上,苏油取来写生架子和圆规矩尺,一边画图一边问道:“范先生,事情成了”
范先生脸上带着微笑,那是给院子里边的人看的,语气却非常沉重:“跟上他们的巢穴了,郊区西寺外头,有个可容百人的大农庄,侬贼定然藏身在其中。”
“可有证据”
范先生苦笑道:“明润,你这话与宋使如出一辙啊。”
苏油问道:“你见过大宋使臣了”
范先生说道:“萧注萧岩夫,明润听闻过此人”
苏油便摇头。
范先生说道:“侬智高围广州时,此人是广州番禺县令。侬智高当时率舟数百攻城南,此人自围中突出,募海滨壮士得二千人,乘大舶集上流,因飓风纵火焚贼舟,破其众。”
“广州解围,他其实是首功,如今已经是礼宾副使、广南驻泊都监了。”
苏油便道:“此人有胆啊,他来了”
范先生摇头:“杨文广追击侬智高,进入了大理境内,大理陈兵列阵为防范,狄汉臣怕再生边事,命文广撤兵。萧注也没来,派的一个手下人,特为解释这件事。”
苏油手扶脑门苦笑不迭:“县令转职的礼宾副使派过来的手下人这是有多看不起大理人家好歹八府四郡呢。”
范先生“哈”了一声:“你不知道吗李顺当年下落不明,朝廷恐其奔大理,乃募使者,结果无人敢应,最后只有一个叫辛怡显的嘉州商人应命,当时号为死士。”
苏油摇头:“纸上得来终觉浅啊,我们是暑热之日过来的,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嘛”
范先生说道:“我们是走的水道,加上有二林部的防瘴药物,因此还好。要是就这样穿越丛林过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当年我入二林部,可是差点去掉一条老命的!”
“总之如今边境局面微妙。那使节,嗨姑且算使节吧,有些投鼠忌器。要是没有十足十的证据,不敢生事。还是官职太小,害怕回去被追究。”
苏油量完香炉尺寸,开始画图:“那银铤还不算证据”
范先生说道:“广南经年战乱,银铤之事,大理这边可以找到诸多说法来推搪,敲不实啊……”
苏油想了想:“先生,你如何断定侬贼就在那庄院当中”
范先生说道:“那庄院我找人打听过,说是以前一直没有见到过东家,只有两个管事料理着。数月前新来了一群人,其中有个大豪,衣着古怪,不是宋人装束,也不是大理人常见的部落服装。”
“我的人回报说,那院子里出入的马匹,高度都在四尺五寸以上!”
苏油一脸懵逼:“马什么意思”
范先生说道:“你不知道吗眉州采购的马匹,四尺二寸以上为合格,一匹价值三贯,然后每高一寸,增价一贯!”
苏油吃惊道:“也就是说,那庄院的马,每一匹都价值六贯以上!这与今天我弄到的一块银铤等价了!”
范先生说道:“正是,二林部收购的马匹,也没有这么整齐的,这只能说明那帮人乃是……”
苏油铅笔一顿:“军队!”
范先生点头:“还是非常精良的军队!而且马匹上还有印记,虽然经过重烫,但是大体还是能辨认出来,二林部招购马匹的时候我见过,那是广源洲勿恶峒的印记!”
苏油说道:“这难道不能作为证据报与宋使和官府”
范先生苦笑道:“作为什么证据二林部在刺探大理国内情的证据宋使在搜集大理国情报的证据还是我在二林部为间的证据”
靠!
苏油明白了,如今两国局势微妙,相互忌惮,还真有些不好弄。
范先生咬牙:“明润,看来你说的上策是没法施行了,要不然,就按我的来吧。”
苏油连连摇头:“别别,那人要是不出来,你即使有心,那也无力。而且相比你二十年苦心孤诣,我们宁愿放弃这头!”
范先生顾不上掩饰了,怒喝道:“胡闹!须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时,唯舍生取义耳!”
苏油摇头:“先生,我不认同这说法。侬贼巢穴已经尽毁,早就是冢中枯骨,没必要与他一起陪葬。”
范先生呵呵冷笑:“明润怕是忘了西夏李继迁故事”
靠!这下苏油当真被堵得无话可说了。
当年李继迁一族逃亡地斤泽,被大宋军队侦查到宿营之地,暗夜偷袭。李继迁与其弟只身走脱,宋军那一仗大获全胜,连李继迁的母亲与妻子都被俘虏了。
情形和今天的侬智高几乎如出一辙,然而数十年后,西夏成为大宋噬骨之患!
苏油抹了一把脸:“别急,先生容我再想想,容我再想想……或许还有办法,应该还有办法……”
范先生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条斯理地品了起来。
苏油知道他心意已经定了,这是不惜放弃二十年多年的志向和努力,决意与那帮人同归于尽。
范先生的信条和所受的教育,那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不以政治得失为考量。
手上无比精确地画着图纸,苏油脑海里狂转着念头。
要破此局的方法,关键在于让大家都知道侬智高来到了鄯阐府,宋使自会找大理君臣交涉,要他们将人交出来。
问题是,这事情不能宋使去说是他调查发现的,更不能和二林部扯上关系,必须让大理人自己“发现”,而且无法找出任何借口推脱才行。
怎么办才做得到呢怎么办才做得到呢……
突然灵光一闪,将笔一丢:“范先生,我有办法了,找一辆带棚的骡车,准备一套鲜艳的女孩服饰,我们出去一趟!”
说完朗声说话,让外间能够听到:“哈哈哈,范先生,我终于想起来了,你这根本就不是铜豆!你这个乃是汉代博山炉,不过少了顶盖,只有个豆座,可惜啊可惜……”
说完便对范先生使了个眼色。
范先生心领神会,大声道:“是吗定是那商贩藏了起来,准备一个炉当两个卖!岂有此理,明润我们这就去找他!”
两人匆匆出来,苏油到自己房间,往书包里装了包零食,出来对李拴住喊道:“拴住过来驾车,我们找那无良奸商去!”
老少三人怒气冲冲地扬长而去,阿囤弥拿着一片雪梨都傻了:“一个小铜炉,至于吗”
石通在边上啃着梨子:“他们读书人都有这病!师父的老堂哥,曾经在大雪天里用貂裘换得一幅画作,然后捧着画一路飞跑回家。到家就大病一场,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我那画呢’”
阿囤弥噗地一声笑了出来。
石通翻着白眼继续说道:“我送过师父那么多东西,什么时候落过一句好了后来我们家大爷送了他一个唐朝的铜炉,立马就成了苏家的大恩人,说是他们祖上用过的!这事儿上哪里讲理去!”
阿囤弥笑得两脚在地上直跺:“对哟,好像他们都喜欢上了年头的东西!我们做出来的铜器多精美啊,小油见到第一句就是:‘铜器不上一甲子,休得进我书房!’现在为了一个黑不溜秋的铜炉少了个盖子,他们就好像要去找人拼命一般,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苏厨 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个承诺
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一个承诺
骡车行了一段,范先生下车买了一套女童成衣,又取出一块红绸:“买鲜衣容易被追查,就普通衣服,加块红绸效果一样的,明润你要做什么?”
苏油说道:“让整个鄯阐府的人,都知道侬智高来了!”
范先生讶异道:“怎么可能?”
苏油一边换衣服一边说道:“先生你就看好吧。拴住那边巷子口上停车,待会我一上车你就驾走。耳朵放机灵点。”
打扮停当,苏油从包里取出一把糖果,下车进了巷子。
巷子里边,几个孩童正在玩耍。
苏油看他们玩了一会,说道:“你们这样不好玩,会不会玩击掌游戏啊?”
一个女童便看着他:“姐姐,击掌游戏怎么玩?”
苏油才六岁,还没有变声,穿着女装捏着腔调说话,女童完全没有辨识出来。
苏油便说道:“姐姐来教你吧。不过要配上儿歌才好玩哟……”
很快,几个小童都将儿歌学会了,苏油说道:“好了,现在你们两两一组,玩给我看看吧,据说玩得好的,巷子口的柳树婆婆会给好孩子奖励呢!听说要是能教会别人的话,奖励会更多哟……”
1...5758596061...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