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钱乙躬身:“臣这就拟方……”
却听一个声音怯怯地道:“不用,小臣……启禀陛下,玉枢丹,小臣已从御药局取来了。”
却是一个小黄门,手里托着一个盘子,上边有一个小瓷瓶。
钱乙取过瓷瓶来,打开塞子一闻,不由得大喜,交给石薇确认。
石薇抖出药粉品尝了一下? 对赵顼点头:“陛下,我们这就进去救治国公。”
赵顼点头,任由钱乙和石薇去了? 又愣神了半晌? 才看向面前夹着空盘子的小黄门:“你叫什么名字?如何想到先将药备好?”
小黄门恭恭敬敬地说道:“小臣刘友端? 是御药局下库行走。昨夜轮值当班,国公不豫,便过来听候调用。”
“刚刚听闻医官们争执? 小臣想着无论用是不用? 先备下总不是错。”
“就算不用,大不了还入库房,总比要用的时候却来回取药? 耽误时间的好。”
“玉枢丹本是伏暑时避疫清瘴的常用药物? 御药局六月时也会发放给百姓? 每年这个时候? 都要开始着手制备一些的。”
不一会儿? 石薇和钱乙出来了? 武贤妃立即起身:“姐姐,佖儿怎样?”
石薇看了钱乙一眼,钱乙上前对赵顼奏道:“启禀陛下,有国夫人推拿手法相助,仪国公已然受药? 这次没有逆呕? 高热后的抽搐发作没有跟来。”
“接下来便可退热消炎? 然后着手细细疗治了。”
赵顼心情大松:“病根可找到了吗?”
钱乙犹豫了一下:“此病有些匪夷所思? 刚才与国夫人一起细推了医案,国夫人提出一个可能,倒是颇有启发……”
赵顼问道:“是什么?”
钱乙对着武贤妃拱手道:“国公的饮食? 平日里都是娘娘料理的是吧?”
武贤妃抹着眼泪:“正是,都是手把手料理的。”
钱乙问道:“那国公爷平日里,是否厌食蛋类、酪乳?”
武贤妃楞了一下:“还真是,佖儿平日里不喜荤,宫中说他生有宿慧……”
石薇问道:“那国公平日里的饮食,都是用的精米精面是吧?”
武贤妃点头:“这是自然,陛下赏赐的那些,连我都舍不得,却给佖儿留着的。”
石薇叹了口气:“或者病因便在于此了,先试试用一道猪肝粥吧,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很快就会见效。”
“这粥要是料理不好味道会很差,国公肯定不耐烦,陛下不若遣人去方知味学学,我看小油……夫君料理过,其实很简单的,滋味却也不错。”
赵顼和武贤妃都觉得匪夷所思:“猪肝粥?”
石薇点头:“先试试吧……”
……
三日之后,石薇再次奉太后召,入宫探视仪国公的病情。
果然,赵佖虽然眼睛盲了,但是身体却已经大好。
武贤妃抱着赵佖对着石薇拜倒,泪流满面:“我母子二人,多谢姐姐救命之恩。”
石薇赶忙将武贤妃扶住:“外命妇怎敢当贤妃此礼。”
待得替赵佖检查了身体:“恭喜娘娘,国公已然大好了。”
贤妃赶紧称谢:“陛下子息艰难,虽然佖儿眼力受损,终归留下了性命。”
石薇说道:“宫中御医,用药讲求稳妥,对于急症往往措置不及,这是人之常情,光靠苛责,是苛责不过来的。”
“小国公这病,其实与富韩公的软足症属于同一类,不过发生在小儿身上,发作起来也很凶险。小孩子偏食的毛病可不能惯着。”
武贤妃恨恨地道:“此事可不是如此简单,佖儿偏食,也找那个医官叶忠恒看视过。叶忠恒说佖儿生而宿慧,或是前世高僧转世,要我们随他之意,米面更要供奉精致,谁曾想害了佖儿……”
这事情到底有没有其他势力的阴谋,没人能够断定,但是苏油曾经跟石薇说过,陛下子息如此艰难,不合常理。
不过宫禁之事,讳莫如深,苏油反复叮嘱过石薇,能不沾惹,千万不要沾惹。
想到这里,石薇也只好装作没有听见,继续自说自话:“正因为御医用药稳妥不应急症,那平日里更要善于观察,防微杜渐。”
“宫中伺候之人,多数没有这样的经验。娘娘可以建议陛下,让这些人都普及一下医学常识,这样宫中贵人有了轻微病症的时候,也好及时通知御医,诊治于初起之时。”
武贤妃楞了一下。
宫中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石薇这个建议会带给自己的好处。
这建议如果自己荐上去,就是推己及人的仁慈之心。
自家孩儿遭了难,却首先想到如何让宫中众人,不再遭受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在陛下那里,必定会留下极佳的印象。
都说蜀国夫人性子直爽豪迈,行侠仗义,从来都是以力破巧,实乃心思诡谲的大宋勋戚里边,独一无二的存在。
如今看来,竟然也是深虑良谋啊……
石薇哪里知道武贤妃这等玲珑心窍已经想歪到十万八千里去了,从包中拿出一个长短不一的彩漆金属片组成的乐器来:“这是敲击琴,是我家夫君弄出来给扁罐漏勺玩的。国公生在皇家,些许眼力不便也不算什么,娘娘还请不要担忧。”
武贤妃将敲击琴接过放在桌上,用小木槌试着敲击了几下,接着又随手敲出一首曲子来。
石薇有些惊讶:“原来娘娘还精通音乐。”
小赵佖咿咿呀呀地抢娘亲手中的击锤,武贤妃便将小木锤给了他,叹气道:“其实这样也挺好,佖儿现在这个样子,不由得官家不怜惜,说不定今后便许他呆在我的身边,却又是因祸得福了。”
小赵佖开心地敲击起小琴来,明显非常喜欢,兴奋得咯咯直笑。
石薇也笑了:“小国公还真是喜欢这个呢,那我家中还有好多稀奇古怪给小孩子玩的乐器,下次我都给娘娘送来。”





苏厨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电机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电机
甘州铁冶,苏油正在和石勇一起察看高炉。
大宋如今比较流行的是平炉,因为平炉可以熔炼回收的铁料,用处比产量虽高,但只能练矿的高炉更强。
不过因为张天师在这里又发现了两种金属,让苏油不得不来。
镍、铬。
苏油的原始周期表上没有这两种金属,这个完全是张天师的发现。
但是张天师不知道这两种金属有什么作用,苏油却知道。
最简单的就是金属镀层,高级些的就是不锈钢。
对于金相的研究,大宋如今也走了三十年,现在每一种新金属的发现,都会导致军器监和理工学院化学分院一大波的合金试验。
经过三百多次试验之后,石勇在甘州铁冶得到了一种极度抗腐蚀的钢材,含铬百分之十八镍百分之八,并且添加了少量的硫和磷提高其加工性能。
虽然耐腐蚀,不易生锈,但也有缺点,就是硬度不够高,且无法通过热处理改变其金相结构。
只能用作容器、餐具、医疗器械、室内高档装饰水龙头管件来使用,石勇将之称为三零四不锈钢,以纪念其试验次数。
在理工学院内部,则称之为幺八八不锈钢,标示其成分比例。
这无疑是巨大的冶金成就,除了不锈钢,用铬矿和纯碱石灰石共热,可以制得铬酐,然后与硫酸一起处理,便能够得到电镀液。
现在的理工学院、铁冶、化工厂这些大工矿产业基地的研发人员,是最幸福不过的一群人。
自从苏油点开兴趣小组这个东西后,各地喜欢研究的理工人才,常常各自找寻喜欢同一项目的同伴,雨后春笋般地自发成立课题研发小组。
很多研发小组的课题,常常显得非常的无厘头,比如水分解发动机,比如元素转化器,永动机,飞行器,制冷机,汽油动力设备……但是苏油却非常鼓励这样的行为。
成果也出了不少,比如真空镀镜玻璃保温瓶内胆就是一例。
不过这东西不便宜,现在还属于有钱人才用得起的东西,而且因为太容易打碎,导致内官们非常抵触。
宁愿给贵人们现烧水,也不愿意打碎贵重物事被责罚,人之常情。
拿到了石勇用不锈钢制作出的真空保温杯后? 苏油美滋滋地在手中抛着:“这玩意儿,加上枸杞参片和茶叶,就是中年成功男士的标配啊……”
说完又皱眉:“既然都有了这样的好东西? 那就得再把外壳加工搞好一点? 起码得比照精品刀剑的剑装加工工艺来才行。”
“这样子的东西? 我怎么拿去给陛下替你们请功?”
石勇赧笑道:“这个不是试验品吗?很快,很快就会出成品的……”
苏油这才表示满意:“那这个试验品就归我了。天师呢?这不锈钢少不了他的功劳。”
石勇说道:“天师痴迷太乙大道,发现两种金属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 他如今在研究电力。”
“哦。”苏油乐了:“这个我完全帮得上忙啊……”
这话没毛病? 绕电机、修大喇叭,是早期理工背景的年轻乡干部,正儿八经的兼职工作。
到后来升级到维修全乡的电脑? 安装系统软件? 各种办公软件? 处理打印机、传真机小故障? 传授操作技能……
甚至有些厉害的乡干部? 连乡上的小水电、小农机、小五金设备、拖拉机、甚至简单汽车故障处理都得会。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 等到即便是乡村一级,都有了这些方面的专业人才,才用不着乡干部当万金油了。
苏油曾经负责的那个乡过于闭塞,非遗人才储备倒是一抓一大把,可电工就一个。
因为是理工院校毕业的? 在老乡长的印象里? 就是凡是我们不懂的那些玩意儿? 你都该会? 经常叫他去给电工搭把手。
老电工也是老派人,能自己修理的,绝不让组织花钱? 能自己加工零部件的,绝不出村去购置,将老一辈儿“好三年,坏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艰苦朴素作风,发挥到了极致。
绕线圈不难,安线圈也不难,难的是接线。
不过对于有理工基础的苏油来说,那个歌诀很容易掌握。
然而他现在搞不出来永磁体,这玩意儿只有天师府用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试验出来,他所知道的就一个名词,就是钡铁氧体烧结工艺,然后进行磁化,别的就不知道了。
钡盐在大宋已经有普遍应用,是张天师最早确立的元素之一,在瓷器增白,玻璃器皿制造中都有普遍的应用。
今天蒙天师宠召,看样子是永磁体材料烧结工艺成熟了。
屁颠屁颠地跑到天师的实验室,张象中见到苏油:“贤弟,你的设计图我们经过讨论,认为是可行的,不过实际操作有些复杂,还得你来。”
苏油开心地道:“兄长将永磁体研究出来了?”
天师推过两个黑色的圆柱、半圈:“没有,不过如果你今天能够将电机绕出来,我天师府会同意这个立项。”
苏油傻了:“还没成?那这是啥?”
天师说道:“这个是用天然磁石手工打磨出来的,要找到精纯的磁石,打磨成这样的形状,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
苏油看着桌子上拳头大小的两个转子:“那这有啥意思……”
天师在长期试验过程中早就习惯了无数次的失败,涵养气度不是一般的好:“先试试吧,看看是否如贤弟所言那般神奇。”
苏油不禁有些不好意思:“到底还是师兄涵养好,刚刚是我失态了。”
说完将袖子撸起来:“我们试试!”
严格说起来,这个也需要计算磁通量,然后根据漆包线的线径、电阻确定线圈匝数,不过现在只是进行原理性试验,没有必要搞得那么精细。
很快苏油缠好了十二个线圈,用蜡纸包上卡在定子槽里,然后开始连接线圈的接头,做成三相电机的定子。
之后的浸漆,烘烤,让漆包线硬化,再放入磁石转子。
同样的原理,张天师领着自己的科研班子,模仿苏油的做法,制作出另外一个。
加上外壳,将两个电机放在实验桌的两端,将电极连接了起来。
在一个电机轴上装上皮带轮,另一个电机轴上装上个扇叶。
让一个小道士摇动大轮,大轮通过皮带带动电机轴飞转起来。
这边电机飞转得同时,另一边电动机的桨叶也跟着飞转了起来。
“哈哈哈哈!”张天师抚桌大笑:“吾弟真天人也!真的成了。”
苏油对自己的手艺很满意,指着小道士摇动着的那个电机:“这个,是靠机械动力驱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的机械,叫发电机。”
说完又指着另一个:“那个,则是利用电能,驱动转子转动,将电能还原成机械能的设备,称为电动机。”
“有了这套设备,我们就能够利用机械能产生电能。再将电能传输到其它地方,作为机械动力的输入源。”
张天师点头:“妙极,如今天师府制备的锭子药数量巨大,将药坊设置在水车房边上,药物容易受潮,设置在锅炉边上,却又烟熏火燎影响药性。”
“风力作坊倒是得用,可是又要受天气的影响。用畜力却还要养牲畜,更是麻烦。”
“有了贤弟这套装备,我们可以在远离河水锅炉的地方制药了,不错不错!贤弟真是有心了!”
呃……师兄你怕是有什么误会……




苏厨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踪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失踪
其实现在这个东西虽然是三相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但是还很弱,摆在桌子上玩玩还行,要投入大规模应用完全是想多了。
反而是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在如今有大作用——比如给电池充电,比如用于电镀、电解等方面。
那就得是另一种玩法了,没有整流二极管之前,只能将三相单独使用。
倒是张天师大受启发,想到了另一方面:“贤弟是不是走了弯路?既然线圈通入电流就能够产生磁场,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通电线圈代替永磁体?达到一样的效果?”
苏油楞住了,这个……这个你别问我呀!我也就知道这么多啊!
只好呵呵赧笑:“师兄学究天人,就由你慢慢摸索吧,可能……说不定……也行哈?”
当下又将三相交流电的物理公式写了下来,然后画出三个相位差一百二十度的正弦波:“师兄你看,要让电机做功最大化,就只能如此设计,但是这样的电流是交流电,正负两极会不停交换。”
“用于驱动三相电动机,让电阻丝发热发光,倒是有些用处,但是对于我们冶金工业说需要的电镀、电解工艺,却又无法完成了。”
“因此还需要一个设备,整流器,才能将交流电变作直流电,才能覆盖整个电力能源使用领域,而在电机功率不高的情况下,先发展这方面,才能得到最快的应用。”
“因此你的主攻方向,应该囊括三个方面——交直流应用型发电机、交直流应用型电动机、机械式整流器。”
张象中对苏油的课题设定很满意:“这个比化学好玩,现在发现新元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合金和有机材料,又是一个穷举和碰运气的过程,我不太喜欢。这个好!不然我就只能去研究数学了!”
天师府的化学研究,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上千人的学院,其下覆盖的产业更多。
对于张象中这样的顶级科学家来说,给化学一门摸索出研究方法后,剩下的那些积累,手下精英就能够完成,在成就感方面? 好像有些索然无趣了。
于是苏油又给他推开了物理中电能方面的窗户,张象中顿时觉得又有课题可以玩儿了。
自己这小老弟,实在够意思。
两人又兄友弟恭地相互吹捧了一番? 苏油才开心地拿着保温杯从厂区出来。
却见到张麒一脸忧急之色:“少爷? 大事不好? 小少爷,他失踪了!”
苏油“啊”了一声,惶然失措? 手里的保温杯一下掉到了脚边的黄土地上。
……
汴京城? 武英殿偏厅,赵顼一脸铁青:“皇城司办得好差事,几个孩子都看不住!”
郑穆也满头冷汗:“臣有罪? 臣失职? 请陛下降罚。”
“罚有什么用?!”赵顼非常愤怒:“一点踪迹都查不到?”
郑穆连连叩首:“查到了一些线索? 几个……几个少爷? 他们似乎不是遭遇歹人? 他们……是有计划偷跑出京的!”
“什么?!”赵顼更生气了:“汴京城里不好吗?他们为什么要偷跑?!”
……
元丰七年三月? 汴京城中表面还是太平,但是私底下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
曹王赵頵长子赵孝奕、蜀国公长子苏轶、判司天监陈昭明,华容县君独子陈桐,失踪了!
一开始三家大人还没有留意,赵孝奕前科太多? 长期玩失踪的主? 被四通“收编”之后老实了一阵? 还做到了军机处机宜司河北厅事。
不过做了一阵又感觉没意思? 辞了差遣回家逍遥去了。
苏油长期不在家,石薇也是个对孩子放养的性子,小时候督促武艺督促得厉害? 等到扁罐诸般基础打好,将练武变成习惯和爱好之后,也就撒手不管了。
扁罐童鞋事务也繁多,要跟同学文会,每五天要陪皇子读书,要去理工学院学数理化,要去各个厂房、庄子实习金工、农事,还要经常完成苏油的加课,去中牟三县考察调研,总之十天半月不着家也是常态。
陈桐作为扁罐的铁杆,这些事务经常是两人一起完成的,一起的常常还有王彦弼。
舒国长公主刚开始还有些不放心,这么些年下来渐渐也就习惯了这种状态。
几个孩子精熟世情,明了时务,可谓文武双全。
眼看十四就是成年人了,小户里边翻年就该成家立业,真没啥不放心的。
结果就是三月里扁罐禀告石薇,要和椅子去三县考察水稻和小麦种植成效,之后几天不见踪影。
过了五天,中牟庄子管事进城来送鱼,顺便跟石薇禀告庄务,石薇才知道俩少爷压根没有去过庄上!
石薇遣人寻找,绿箬动用市井力量搜寻都无果之后,石薇立即托石富入宫,禀告了赵顼。
赵顼也是大惊,命皇城司详加探查,才有了今日的对话。
郑穆赶紧将目前掌握的情况禀告赵顼:“二月十二日,苏朝请和陈通直……”
赵顼不耐烦地挥手:“就说苏少爷和陈少爷!”
“是。”郑穆从善如流:“两位少爷在京中都有神童之誉,平日里周济贫苦,凡事亲力亲为,在百姓里边口碑极好的,也从未听说过和谁有过仇怨。”
“要说起来,今年二月十二日,苏少爷和陈少爷,在内书房与徐王之子赵孝锡起过一场争执。”
赵顼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因何争执?”
“都是学问之争,下属也不太明白,大致是苏家少爷告诉团练说地球是个大……大球体,团练回到家中,又将此事告诉了王府坐师郑雍。”
“结果好像是挨了一通申斥,地球说被郑师斥为邪说。团练感觉受到了欺骗,在内学署与两位公子争执起来,两位公子找了很多……额,证据,其中涉及月食之类的天象,小臣不敢妄究其详,总之团练只是不信。”
赵顼说道:“郑雍迂夫子,自身都学问不精,如何当得王子师?我那弟弟笼络的这些名士,可真是呵呵呵……”
郑穆不敢接茬:“之后也就没事儿了,到了二月二十,苏家少爷禀告国夫人,要去考察田亩,之后到二月二十五,国夫人发现两位少爷没有去庄上,事情这才为大家所知。”
“大家又寻了两日,杳无音信,这才作慌了,告知了陛下。”
“经过皇城司多方查证,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线索。”
“二月二十日,苏少爷和陈少爷,哦,还有曹王长子濮州团练使,三人结伴在万姓集大肆采购,物品包括了行囊、成衣、罐头、水壶等等,都是出门行脚的物事。”
赵顼眉头又皱起来了:“还有赵孝奕?”
郑穆说道:“是,不过我们也没有探查到三位少爷的行踪,不过四通商号禀告了一件蹊跷事儿,当日陈留转般仓火车站,有力夫见到了三位郎君,衣着普通,不过身量形容,似乎……便是三位少爷。”
赵顼松了口气:“到底是发现几个淘气了。”
郑穆不敢说死:“后来又查到,三位郎君当日用了四通的凭信,冒充舟子,操作四通商号用作票据运输的快银船,沿着汴渠往杭州去了。”
“四通票据至关紧要,所涉及钱财遑论万千,发现快银船被冒名驶走后,不由得大惊。”
“于是打电报往杭州询问,得到的回报却是票据已经正常送达,尽皆妥当,负责的郎君业务熟悉得很,熟练地办理好了交接,不像是歹人。”
赵顼手扶脑门,有些哭笑不得:“之后呢?”
郑穆说道:“之后……三位郎君又利用皇家理工学院研究员的身份,混进了上海务,伪造了二十一节度试航的调令,征调了刚刚打造好的夔州型纵帆船——左旋螺号。”
1...477478479480481...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