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八月,辛卯,蒲宗孟罢。
先是宰执同对,帝有无人才之叹,宗孟曰:“人才半为司马光邪说所坏。”
帝不语,直视宗孟久之。
宗孟惧甚,无以为容。
帝复曰:“蒲宗孟乃不取司马光邪?未论别事,其辞枢密副使,朕自即位以来,唯见此一人。他人虽迫之使去,亦不肯矣。”
又因泛论古今人物,宗孟盛称扬雄之贤,帝作色曰:“扬雄剧秦美新,不佳也。”
罢朝,王安礼戏宗孟曰:“扬雄为公坐累。”
至是御史论其荒于酒色,及缮治府舍过制,遂守本官,知汝州。
复以王安礼入朝,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李清臣为尚书右丞。
原尚书右丞蔡京,出知成都府。
这是一道不容蔡京异议的任命,也是蔡确的饮鸩止渴。
小蔡飞刀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防不胜防,冷不丁的就要中招,搞得蔡确有些烦躁。
邢恕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成都啊,蜀中是苏油的发迹之地,也是他的老巢所在。
蔡京是苏油的走狗,现在让走狗去给主人看家,狗子难道还敢拒绝?
蔡确一拍大腿,绝妙啊!
蔡京履历有短板,那就是外任经验不足——这娃没做过外路一把手。
所以丢他到成都去,这就不是打压,是锻炼,是完善履历,是为下一步提拔做准备。
当过尚书右丞,这就相当于做过以前末位的参政,再去成都府一任,混个“懂经济”的标签,回到汴京,就是户部尚书左丞,门下侍郎的最佳人选。
当年张方平就是这样的路子。
蔡京拿到这道任命也很高兴,苏油给他的信里说,去年丝路打通,今年西域客商完成了初期的试探,尝到了甜头,接下来会商路大兴。
蜀中的货品,这就有了新的外销渠道,蜀中经济还要抬头。
还有移民,明年苏油会搞技术移民,继续吸引人才,需要有人在蜀中配合。
多方有利,这生意做得。
不过蔡京还是上书赵顼,说朝廷的任命当然不容推辞,但是将我调到蜀中,是不是朝中重臣以为我平时说话太多了啊?
无过外任,朝廷总得给个说法才行啊。
临出门还丢了蔡确最后一飞刀,还捞了个端明殿学士的头衔,是赵顼以为他受了委屈,特意安排的。
在丰收的元丰六年里,用两个字可以形容宁夏三路,就跟屁颠屁颠去成都赴任的蔡京一样——血赚。
锅驼机的使用,最方便的就是沙州的五千顷棉田。
棉花收到田边,直接用锅驼机带动脱棉机,将棉籽和棉纱脱开,做成粗棉包装车拉走,剩下的棉籽留着榨油做肥皂,工作量比以前少了很多。
熟麦也是,巢谷命族人直接在田边脱粒,秸秆一把火就烧了肥田。
收到巢谷的来信,苏油心疼得直跳,对已经来兴州入学,今天被带出来观看麦收的巢国栋说道:“你爹可真败家,以前在蜀中,稻草都是农家一年灶房里的燃料。”
巢国栋却得意洋洋:“我们都烧煤的。”
说完从怀里摸出一把粗糙的匕首:“我们金工实习课做的,干爹,这个送你。”
苏油接过来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还是干儿子好啊,亲儿子只知道顾着他妈……哎哟!”
巢国栋赶紧掏包包:“怎么就割到手了!干爹我这里有白药!”
“没事儿……呃还是包一下吧……好了,走,干爹带你去看一个好玩的东西!”
银丰监,沈括看见苏油包得像印度使臣脑袋一样的大拇指头:“手怎么了?”
苏油不搭理他:“车呢?你这个宁夏路转运使可真好玩,活都是晁补之和梁屹多埋他们在干,你在这里赚四通的供奉补贴。”
四通供奉分了级别,像沈括这种本身就是皇家理工学院物理院士身份的,挂职薪水是一个月二百五十贯。
这就跟蔡京刚丢掉的尚书右丞差不多了。
因此沈括收入颇高,对官场都不再那么热中:“我还是喜欢搞学术。”
“朝中还有人认为工匠之技,不是学术。”苏油撇嘴:“不过技术来钱,多点外快寄回家也好,花钱买平安嘛。”
沈括的老婆是续弦,淮南转运副使张刍见他可怜,将自己女儿嫁给了他。
张刍是沈括的恩师,又是沈括在扬州时的顶头上司,对他非常器重和关怀。
沈括对这师长上峰加岳父,那是异常尊敬。
结果有了老婆更可怜,这张氏的暴悍程度,跟苏格拉底的老婆有一拼。两公母打架,曾经连皮带肉揪下过沈括的胡子。
还经常对沈括实施“夏楚”。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注:“夏,稻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
这是学宫里边用来惩罚不守规矩学生的东西,也是家长打小孩的东西,跟蜀中的黄荆棍儿差不多。
张氏拿它来打老公,苏油收到信的时候都差点笑崩了,小七哥你看看人家沈存中的老婆,打老公都是守着礼的哈哈哈哈哈……
更奇怪的是,沈大科学家似乎有受虐体质,来到宁夏后,还常常对张氏怀念,写信嘘寒问暖,连嫡子被后妻欺负都不放在心上。
还是苏油收到刘嗣的信件,将沈括的儿子沈冲送到皇家理工学院学习,之后又给他在皇宋银行安排了个差事,家产全部放弃,留给张氏的亲子,这事儿才算完。
听到苏油调笑,沈括就老脸一红:“张氏以豆蔻之年下嫁与老夫,我对她是敬重。”
苏油笑道:“治病得治根,沈冲就是她的心病,强放一块儿只会大家别扭,先分开一段时间再说吧。”
“我让薇儿去看过你家夫人,说是肝气上炎情志不舒,除了服药调理,还传了一套功法,慢慢来吧。”
苏油比大苏好的一点,就是他调笑归调笑,但是调笑过后会贴心地帮你解决问题,常常让别人哭笑不得。
沈括现在就哭笑不得,只好顾左右而言它:“正事儿这么多聊啥家事,去看大机器吧……”
大宋如今最大的理工成就,无可争议的应该是杭州型战列舰和炼钢大平炉。
其次应该是造船的蒸汽曲板机。
第三是船坞使用的龙门吊车。
现在仓库里边这个玩意儿,只能排到第四。
但是个头已然不容小觑。
当然,比后世苏油熟悉的嘉阳小火车,都还要小很多。
精密铸铁的铁轮,有半人的高度,蒸汽锅炉长度三米,受工艺限制,采用的是铜内胆。
锅炉内部是一百三十根过火铜管,均匀地分布在筒状锅炉内,用来加热缸体中的水。
水缸也是铜的,因为黄铜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受到苏油快速热水器的启发,沈括创造性地将锅炉内的直管改成了弯管,同时将更多的弯管布置在锅炉火箱的周围,构成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大大提高了热利用效率。
同时为了得到更大的驱动压强,锅炉外部还包覆了隔热层、然后用铆接铸铁壳包上加强。
蒸汽包也是黄铜的,让机车看上去如同一个黑大个戴着一个漂亮的黄铜帽子。
这个帽子里边,还设计了水气分离装置,经过这些改进之后,这个蒸汽机能够产生八个大气压的压强,给气缸提供强劲的动力。
苏油不知道的是,这个参数,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行星号火车头,因为行星号火车头的发明者没有他这么土豪,人家考虑了制作成本。
在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史蒂芬森父子已经哭晕在厕所。
当然火车本身的自重也增加了,但是火车的原理是克服铁轨摩擦力,这点增加的自重,比起得到的优良动力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相比后世的巨无霸火车头,这点重量才哪儿到哪儿?
巢国栋看着眼前这钢铁黄铜制造的“庞然大物”,心中已然充满了敬畏。
ps:推书《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本书是历史皇帝和名臣名将们在一个世界建立聊天群掐架的文,偏喜感轻松,有喜欢这种风格的书友可以去看看。





苏厨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不信就是蠢
整个银丰监周围,已经修建起了一条周长十公里的试验铁路,看着铮亮的铁轨,苏油就知道沈括已经不知道在这轨道上跑了多少圈了,今天这老头就是跟自己显摆来着。
车头后面还挂接了一列水煤车厢,再往后是十节木质车厢,车厢有两个厢车车厢那么大,按照一节厢车满载一千五百斤粗略估计,这列火车能够拉三万斤也就是十五吨的货物。
车厢简陋得一逼,就连车头都没有遮掩的地方,全敞篷。
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在苏油的心里,还是实验性质。
几个兴趣小组的成员在给锅炉加煤,保持气压。
苏油看了简陋的车体:“我们坐哪儿?”
沈括有些诧异:“为啥要坐?我们都是站着的。”
苏油就抬头看着天空,喃喃地嘀咕:“不愧是一群工科狗啊,纯的……”
机车房里有几个小马扎,估计是维修换零件用的,苏油将它们捡起来丢到低矮的车厢里,爬进去坐好:“开车吧。”
“好嘞!”车头上一个精神的小伙等沈括和巢国栋都爬了进去,开心地答应一声,拉动蒸汽调节阀,在巨大的呼啸声里,蒸汽灌进了气缸。
终于,火车开始有了轻微的动静,慢慢地向前驶去。
这对习惯骑马的巢国栋来说,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火车冒着烟和蒸汽,轰隆轰隆地开动了起来。
苏油突然发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尼玛原来工科狗们站着有站着的道理,太颠屁股了!
现在他只感觉脸上的肌肉都在不停地抖动,不得不咬紧牙齿,免得咬着舌头。
坚持!自己摆好的小马扎,含着泪也得把它坐完……
两个骑手拿着红旗,挥舞着冲到了火车的前面,沿着铁轨开路。
苏油大声喊道:“他他他们!俩俩俩在在!干干啥?!”
沈括大声回答:“没没没事儿!俩俩在!清清道!不不不让!人人上!铁铁轨!”
苏油决定不问了,这家伙抖得,说话都结巴。
火车越来越快,绕着厂区划起了圆圈。
坐了一会儿苏油终于妥协了,还是决定站起来,工科狗们是对的,现在这车,站着比坐着好受。
他一站起来,小马扎立刻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欢快地朝着车厢的另一头蹦跳过去。
苏油用痴呆的眼神目送着小马扎远去,最后撞到车厢另一头,倒了。
呼,总算是没成马扎精……
这个车头造价三万贯,还是成本价,够在汴京城购置三套大宅院儿,在河西,足值三万亩地。
因此沈括用的煤很好,烟气倒是不大。
应该说除了细节,设计还是很成功的。
火车转了五圈才停下来,苏油大致估计了一下,空载的时候,大约也就跑了半个时辰。
一小时五十公里的速度!
操作员关闭了蒸汽阀,拉下手刹,制动铸铁抱瓦抱住钢轴,利用摩擦力开始给列车制动。
大量的富余蒸汽从排气管里冒出来,将整个车体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中。
列车员的技术已经操练出来了,利用惯性将车稳稳地停在了车库里。
苏油从车上跳下来:“驾驶得漂亮!你叫什么名字?”
列车员咧嘴一笑,黑脸上露出两排白牙:“报告先生,我叫黄巍!”
苏油拍着他的肩膀:“下来先洗把脸,你这样下次再遇到,我还是不认识!”
食堂吃饭的时候,苏油将兴趣小组的人全都叫了过来给他们打气:“这一把我们赢了!二十一节度那里走了弯路,他们在岸上设计好了船用蒸汽机,结果因为太沉,上海务最大的龙门吊都吊不到杭州型里边去!”
所有小组成员都是哈哈大笑。
“还有船体设计,要给蒸汽机腾出底舱的空间,也是大麻烦。”
“不过我们不管他们,我们赢了!”
兴趣小组的人全都欢呼了起来。
等到大家都尽兴了,苏油才说道:“但是我要给几点建议。”
“首先就是舒适性,机车要加装弹簧,减小震动;车厢最好封闭起来,免得受下雨之类的影响;车头要安装排障装置,减小出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尤其是防震,这东西会用来运弹药,炸了了不得!”
“还有车厢,也要设制动装置,安排制动员。”
“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有一条从兰州连通到洛阳的铁路,延长东西大动脉,相当于将汴渠修到了兰州!”
一片安静,预料中的欢呼没有发生,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怎么了?”
沈括干咳了一声:“国公,我们经过勘察,要将铁路从兰州修到凤翔府,中间会遇到铁路爬不上去的坡道五十多处,除非……挖隧道。”
“呃……这个……没关系,我们先修通银丰监到兰州的五十里,至于陇西,凤翔,甚至洛阳,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成功的!”
“还有一点值得大家开心的,就是我们的这个项目研发,带动了很多的副产品,比如蒸汽机功率的大提升,设计的大改进,传动装置的大完善!还有,如今在几处大屯田大工矿使用的锅驼机,都是了不起的大成就!我们的钱,没有白花!”
“来,我以羊汤带酒,敬各位功臣一杯!饮胜!”
“饮胜!”
元丰六年九月,苏油上奏赵顼,银丰监设计出了第一列蒸汽动力火车,造价三万贯,配合铁路,可以一日千里,一次运送货物八万斤。
现在银丰监到兰州的铁路即将贯通,银丰监的金银铜,可以源源不断运往兰州,转输汴梁。
不过铁路和火车造价高昂,铁路如今在平地铺设,一里就接近一万贯,不过好在陈留到汴梁的铁路已经存在,路基完善,一里只需要五千贯的改造成本。
将那条铁路改造出来,汴京也受益匪浅。
在搞火车头的过程中,理工兴趣学会同时还搞出了新式锅炉、锅驼机两大重要发明,现在将图纸献上,请陛下命皇家理工学院设立专项小组,继续改进。
赵顼收到奏报和一箱技术图纸看得眼晕,将陈昭明叫入宫中,这个这个,嗯……真哒?
陈昭明看过图纸后肯定地说是真的,还说没有跟陛下道喜,上海务船用蒸汽机也研发出成果了,比这个还大。
唯一的缺点就是因为太重无法直接吊装到船体内,现在二十一节度正在重新建造新船,这一次关扑,终究是国公赢了。
赵顼问那苏明润提出改造陈留到开封的铁路,可不可行?
陈昭明想了一下说当然可行,但是我记得国公说过,很遗憾所有工技的发展,大多都是先应用于战争的。
蒸汽机车的出现到底怎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不是,这个,将军机处的几位元老叫来问问?
赵顼立即起身:“叫什么叫,电报在军事上的用途,此次平夏战事之中,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千里外的军情,尽在目前,了如指掌。走,移驾军机处,我亲自去问。”
来到军机处,郭逵等人正在讨论辽国和宁夏的局势。
辽国短时间内无能为,但是宁夏的局面却有些麻烦。
主要是周围部落小国太多,大宋军力较少,当地的兵员又有些不敢用,几个老将也是操碎了心。
见到赵顼过来,郭逵带着几位老将参见。
军机处原先主事的几位文官,尽数升迁,现在这里主事的文官,是中书舍人蔡卞,和曾经当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刚从河南府调回来的韩绛。
军机处的地位,经过这一次的任命彻底确认了下来,经过苏油履任和平定夏国的参赞之功,现在的提举军机处一职,在赵顼心目中,和宰相具有相同的地位。
军机处的主要职能,经过苏油的运作之后,已经成为一个联系帝国政、军、财三方面,对综合国力具备全局性的考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军事战略,为皇帝制定远期、中期、近期战略规划,对未来的国家防御、进取,对军事技术、军事战术、军队建设、军团部署、将领选拔等提供建议的部门。
这就是帝国统帅部的概念,唯一的区别就是最高统帅永远是赵顼,军机处的功能就是保障以皇帝名义制定的的军事决策,具备最大的正确性。
听闻大宋研发出了这样的机械,几个老帅首先就是大惊。
这是真的?
不过蜀国公和陈学士的口碑那是一等一的,他们说是真的,你就算觉得一万个匪夷所思,也最好相信是真的。
不然就是你学问不精,你不懂,你蠢。
就算那些不质疑他们的人其实也同样不懂,但是只要你敢质疑,那些和你一样不懂的人,就敢用看白痴一样的优越眼神看着你。
因为你不是蠢在不懂这些学问上,你是蠢在竟然敢质疑蜀国公,陈学士这一点上。
我们虽然也不懂,但是我们相信国公和陈学士,最后事实会证明,我们就是要比你聪明这么一丢丢!
诶?!就是这么特么没有天理。




苏厨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无双国士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无双国士
不待细问,陈昭明立即给几位老帅指出铁路的缺点,比如线路固定,不能爬山。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让郭逵大为恼怒:“国公这是掉钱眼里边去了吗?只看到从银丰监往兰州倒腾金银的好处,看不到这神器在军事上有多大的作用?!”
赵顼举手制止了郭逵,倒腾金银你知道对国家有多重要吗?没有金银,能有你说的这神器?这路太贵了,一万贯一里呢!
韩绛的军事才能其实也一般,他呆在这里的最大作用就是联络各个部门,获取军机处想要的情报。
见赵顼脸色不好,韩绛赶紧说道:“郭帅你先别急嘛,我们不说这路修多长怎么修,先说说看,作用在哪里?”
郭逵立刻说道:“速度!”
说完将指挥棒朝地图上一指:“从洛阳到胶州,一千六百里,两日可至!这条线上的所有军队,可以集中调用!”
“为何骑可胜步?就是速度快,能利用速度的差异,集中兵力以点破面,以多打少。”
“有了这条路,无论敌人进攻这条路上的哪一点,他面对的都是这条线上的全部兵力,五十万大军!”
“这条路,就是我皇宋的命脉,就算河北被破,大敌长驱,汴京也一样安若磐石,再无城下之盟!”
陈昭明赶紧提醒:“一列火车十节车厢,载重也不过八万斤而已……”
“那就多来几列!五十列,就是两万人!”
“两万新军,可以在任何时候投入这条线上的任何一个战场,会是什么局面?!”
郭逵又拿指挥棒指向线上一个节点:“有了这条路,我可以一日之内,投送两万新军到大名,再奔赴太原、真定、河间,相比以往,节省了多少时间?”
“搞!”赵顼顿时下定决心:“一千六百万贯!值得!”
经过郭逵一解说,所有人都明白了这项发明,在军事上是多么的重要。
光拉粮食拉军器都有大用!
……
苏油这几天很高兴,连骑马都是飘的,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工业革命萌芽的迷梦里不可自拔。
直到收到汴京的一封电报,要求将铁路人才,机车兴趣小组,所有资料图纸,详细实验数据,连同沈括这个宁夏路转运使都被召回朝担任工部侍郎之后,苏油才意识到事情大条了。
郭逵还通过军机处发来了一封十六个字的电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浓浓的嘲讽。
苏油是真没往那方面想,后世淮海战役,也没见那边利用铁路打出什么花儿来。
所以他的心目中铁路,一直就是经济命脉,而不是军事命脉。
等到收到郭逵的电报和朝廷的密令,苏油才反应过来,靠,真的也,原来可以这样玩!
郭逵的电报里还有一分抱怨的意味,意思是说国公爷到底是文官,考虑事情的方向,和我们丘八终究不是一路的。
但是正因为苏油是文官,因此对于这条干线的规模有清晰的认识。
这是相当于隋炀帝开运河那样的大工程,沿途的涵洞,桥梁,就是克服不完的难题。
一座滦河铁路桥,清末造价就是三十万两白银,虽然那时的火车跟现在不是一回事儿,但是那时候的钢材价格,工程造价也同样不是一回事儿!
于是他赶紧给朝廷打报告,要求慎重,先期进行线路考察,这可能是几十年的大工程。
结果他完全多虑了,现在的朝中,有的是明白人。
陈昭明就明确指出,蒸汽火车头是新事物,前期只做两件事,一是勘测线路,二是试验和完善机车的可靠性。
首先就是在汴京到陈留的六十里,以及银丰监到八番镇的五十里,先搞起来,进行技术积累和摸索。
1...468469470471472...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