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苏油点头:“是,但是新军如今还不能部署在所有边城,是我们有限的攻击力量,因此如何对付这样的夏军,也要总结出经验,不能敌人已经跑到我们前头去了,我们还在原地踏步。”
孙固看了赵顼一眼,赶紧附和:“正是,就算新军再犀利,城防还是要巩固的,怎么在现有的装备下抵抗住敌国攻城,必须要有章程。”
苏油摇头:“其实环州的壕沟,护城河,是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保卫作用的,怎奈夏人驱百姓攻城,狄咏是皇家军事学院教育出来的,第一信条就是爱惜百姓,因此放弃了。”
“必须通报前线,对于这样的行为,断不可取,如果环州因此被破,那被肆虐的百姓不是更多?边将必须要会算这笔账,不能因小失大。”
赵顼和孙固都对夏人的无耻行径感到气愤:“那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苏油冷冷地说道:“让沈括去交涉,告诉夏人,屠民之罪,大宋永不宽恕。”
“让他们自己将罔萌讹的人头自己送过来,这次的事情才算是了结。否则,大宋会将这次战争中驱民赴死的现象,视作兴庆府和西夏沿边诸军司的一致意愿。”
“今后宋国在战争中抓获夏国的宗室、外戚、将进行对等的报复,不再允许夏人用金帛赎回。”
“如若不送上罔萌讹的人头,今后战场上我大宋抓获的嵬名梁氏两姓将领,官员,除了主动投降的,一律就地斩首,给我无辜死难百姓,做牺牲之用!”
“好!”赵顼听得热血沸腾,一拍几案:“正当如此!用刀剑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仁义!”





苏厨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缩
www.bxwx.io,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自反而缩
“使不得使不得!”孙固狂挥着枯瘦的手臂:“如此一来,夏人抵抗之心,岂不是更加的坚决?”
“要的就是这个坚决!”赵顼咬牙切齿地说道:“冥顽不灵,那就绝其血脉,毁其宗祀,此等禽兽之族,本就不该让它生在世间!”
苏油内心狂翻白眼,陛下你是政治家,不是什么愤青小白,你的任务是为民族开拓生存空间,这些话,留给太学的学生们去闹就够了。
躬身说道:“陛下不要这样想,臣这道建议,只是对夏人的攻心之术而已。”
“罔萌讹是太后的面首,梁太后如果保住罔萌讹,那就可以被解读成为了自己的情人,置梁氏族人和西夏宗室于不顾,这些人日后就算上了战场,恐怕也会多一份心思。”
“这个我们先让沈括去谈,用一个罔萌讹换取边境的安宁,在梁永能心里肯定是感觉非常划算的。”
“梁永能派罔萌讹打环州,本来就是借刀杀人之计,现在我们在给了他充分的理由,就看梁永能如何反应。”
“最好的结果,就是梁永能在没有梁太后首肯的情况下,将罔萌讹杀掉,这样西夏朝廷和边军的裂痕,可就大到无法弥补了。”
赵顼这才明白苏油的诡谲心肠,刚刚说的那些,不过是抢占道德制高点而已,结果自己被鼓动得心境动摇,一腔热血全上了头了。
不禁有些赧然,但是想着这总是提振士气的大好事儿,还是很高兴:“还有呢?”
苏油说道:“还有就是,这一战体现出了京师禁军将领,在临敌方面的经验不足,而西军将领们虽然在谋略,军制上有所不足,但是对付夏人的经验却非常丰富。”
“陛下应当下诏高遵裕,让他和西军将领融洽相处,不要轻视他们,认真从他们那里吸收经验。”
“新军固然是攻坚克锐的绝对主力,但是传统西军,才是承担起整个对夏战局的厚实基础,在态度上,不可厚此薄彼。”
说完认真地看着赵顼:“陛下,你也是如此。”
赵顼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他知道苏油这是在提醒自己对刘昌祚的态度。
河州知州刘昌祚气雄貌伟,精通兵法,尤善骑射,有百步穿杨之能。
这人的箭术比王文郁还要高,出使辽国回来,赵顼让其展示箭术,百发而百中。
夏兵入侵刘沟堡,刘昌祚率骑两千出援,敌人在黑山设下万骑埋伏,先以小队诈败,诱刘昌祚深入,然后以重军围困。
刘昌祚毫无惧怕,率军厮杀,两千对一万,杀得难分胜负。
黄昏时分,夏兵主帅骑马前冲,企图活捉刘昌祚,刘昌祚一箭正中敌帅咽喉,使其跌马而亡。
夏兵见主帅已死,纷纷溃逃,刘昌祚率军追杀,缴获无算。
这一战是刘昌祚成名之战,其后夏人每获其箭矢,都要珍而重之地当做神物收藏。
前段时间军机处命西线将领上报对敌方略,多数将领都踊跃夸口表忠心,纷纷表示西夏不足平,好像大宋只需要踏出一只脚,夏国就会被轻轻松松灭了一般。
只有刘昌祚言夏人勇猛狡猾,不可轻视,需要认真准备。
然后说国战消耗太大,不划算,应当效霍去病,只带数千人,用熟悉夏境的蕃人,因粮于敌,一路烧杀抢掠大肆破坏,以减少西夏人口为良策。
还说大宋如今虽然西军人数有了足够补充,但是军制紊乱,政出多门,安石相公说要立新法,结果新法没有立好人就走了,陕西路却多了保甲,越加紊乱。
安石相公去后,朝廷又添了个军机处,指手画脚,更会让地方将领无所适从。
其实刘昌祚说得对,不过苏油并不是没有在解决。
苏油解决指挥体系紊乱的方法,是完全另起炉灶,以新军为依靠,然后渐渐将军事指挥权收到军机处,一步步地来。
但是新军在陕西没有战绩,因此刘昌祚对于自己头上凭空多了个婆婆,表示怨言。
此举得罪了很多人,赵顼给自家舅舅的信里边写道:“昌祚所言迂阔,必若不堪其任者,宜择人代之。”
招募蕃人为己用,本就是高遵裕的长项,他的军功除了这个,可以说完全就是白板。
刘昌祚的建言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想要将夏人杀个干净,这让高遵裕大为不高兴。
有了赵顼的信件撑腰,高遵裕对对刘昌祚就更加轻蔑,认为他是跟不上形势变化的僵化老古板。
以前一个在泾原一个在华阴,你看不到我我看不到你,还算是相安,但是高遵裕毕竟乃是泾原节制,新军眼看就要移驻,这让苏油不得不给赵顼提一个醒。
赵顼只好说道:“这个……一会儿我再给舅舅去封电报,说一说这个事情。明润你还有什么建议?”
苏油说道:“接下来命狄咏巩固边防,命李稷往环州发粮抚恤先不谈,应当命沈括,吕惠卿遣使联络梁永能,展开对西夏的外交攻势!”
这个词赵顼和孙固听得有些陌生:“什么外交攻势?”
苏油说道:“朝廷应当派遣使臣,递交国书让西夏答复。”
“在国书里应当提到如下内容。”
“首先,西夏世代作为藩属,朝廷也每年赏赐岁币。近来几年还算是遵从朝廷的旨意,谨慎履行藩属的职责。”
“如今听说国主被太后与大臣挟持,不能专擅国政,也不能知晓他的存亡。”
“今朝廷将派遣赏给国主生日以及仲冬礼物的使臣进入西夏,尚不知道到时何人来迎接,以及西夏现在是什么人统领。请速与回复。”
“其次,这次环州的战事,是夏人无端挑起的,应当质问夏朝,这是夏朝中枢的决定,还是边将的擅自行为。”
“如果是夏朝中枢的决定,那么这到底是不是西夏国主的真实意愿?抑或是挟持君上的大臣跳梁之举?大宋将保有施以对等惩罚措施的权力。”
“如果是边将的自作主张,那大宋要求西夏更换边将,惩罚当事人,尤其是罔萌讹,罪在不赦。宋国必须见到他的人头,否则将在今后的战场上,将采取报复性措施。”
“最后,鉴于西夏如今混乱的局面,大宋不得不暂时停止岁币的赏发,以免赏赐落入大宋的反对力量之手。一切将等到西夏在正式回复的国书里,解释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再做考虑!”
靠!孙固瞠目结舌,刚刚还在心底暗赞苏明润稳如老狗,结果他玩这么大!
不禁有些焦急:“明润,夏人如今本就在蠢蠢欲动,这样一来,岂不是逼他们跳墙?”
苏油这一刻如同范文正包孝肃附体一般,一脸的庄重:“孙老,不管夏人是什么态度,我只问于情于理,大宋这般处置,有什么不对吗?”
孙固顿时语塞,是啊,合情合理,除了刺激不讲情理的夏人,大宋完全是站在道义的立场上,没有一丁点的毛病!
要不是担忧夏人狗急跳墙,而大宋又打不过人家,从道义上说,自己也应当坚决支持这几条决定。
苏油挺直腰杆,拱手到了肩前,这不是在对赵顼和孙固行礼,而是对那看不见的虚无道义,一脸的义正辞严:“孟子有云,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苏厨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灾
www.bxwx.io,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救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经过认真的自我反省之后,我判定自己理直,那么纵然面对千万人的阻挠,我也同样要勇往直前。
这也正是孙固一直所要求的“正道”,现在赵顼和苏油就看着他,意思是我们现在什么理由都找好了,老头你要是敢反悔,那就不再是持重守礼,而是怯敌畏战。
孙固被赵顼和苏油的目光激怒了:“都看着我干什么?之前我就说了要派遣使者质问夏国内情,既然我大宋在理,那就自然当派!”
“好!”赵顼终于松了一口气:“三司扣下今年给夏人的岁币,枢密拟定狄咏以下的赏格,中书命沈括,李稷遣使赴夏,责问其无理兴兵,妄兴杀戮之罪!”
苏油拱手道:“还有一条,限他们六月之前必须答复,否则大宋将视为藩国对宗主的傲慢,将保留一切追究之权利!”
四月,壬申,御崇政殿疏决系囚。
五月,戊申,封晋程婴为成信侯,公孙杵臼为忠智侯,立庙于绛州。
壬子,立燧人氏尊号初古华胥燧明受运启德天皇上帝,在商丘修建火神台,立燧皇庙,以伏羲女娲陪祀,定其为“人文初祖”。
癸丑,辽朝遣使进京,辽国南境大蝗,请求大宋予以粮食援助。
其实河北也在闹蝗灾,不过受灾程度相比辽国东京道,可以说是轻之又轻。
苏元贞组织了大量的人手翻土,捕蝗,加上大力在河北推广牧草种植和圈养畜牧,在蝗灾起来之前,将牧草转为青储埋在地下,因此牲畜不怕没有吃的。
蝗灾初期,河北路转运司就发布了命令,各地官府,按照三斗蝗一斗米的价格收购,由四通商号统一购买。
苏油提前准备在河北的四十万石粮食,派上了大用场,加上南海路第一季稻米上个月就已经大熟,从三月底,各路海商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调运粮食。
为了增加运量,大宋还在运河上,第一次使用了蒸汽船!
蒸汽船是领头的纯动力船,后方拖着长长的粮船,每隔一艘漕船,需要有两名工人负责那长篙调整方向,整个船队一艘蒸汽船,九艘三百料的粮船,所需要的人手不过一个轮机班,一个掌舵,十个篙手,加起来也就十八人,但是一次可以运输九百吨,一万八千石粮食!
这么高效的运输效率,让河北大地几乎感觉不到受灾,甚至还有余裕援助辽国。
当然援助不能白白援助,辽国一开始打算用明年的岁币支抵,却被苏油鼓动否决了。
苏油提出了一个更“好”的建议,让赵顼向辽使表示,他同意援助辽国,但是对于辽人的救灾能力,是不太信得过的。
因为救灾在大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将粮食运抵就算完,还要考虑到分发问题,还要考虑到辽地百姓的就食问题,来年的生计问题。
除了食物,还应该包括种子,禽畜苗,以及大量的药品,医生。
大宋这些年点儿背,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积累了大量的救灾经验。
如果辽国同意,大宋不光可以为兄弟之邦的百姓提供基本口粮,还可以派遣医疗小组、农业小组、水利小组、救灾专家小组,具备丰富救灾经验的官员,前往辽国,帮助受灾当地官员,一起拯救百姓,重建民生!
一番话说得辽使感激涕零,却让朝堂上众人脸上变色。
什么兄弟之邦说得好听而已,你苏明润还真当大宋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了?!
苏油的意思,我大宋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了,怎么着,你们敢说不是?
辽朝使节很馋,但是也有顾忌,然后小心翼翼地提到,能不能别派宋朝官员?这样显得我辽朝太无能了。
赵顼也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如果辽国顾忌这些的话,那我请太后她老人家出面,人员方面,以皇家慈善总会的名义,召集民间人士,再从天师府,大相国寺抽调得力人手。
以慈善,宗教人士的名义入辽救灾,辽使你看如何?
如果你们同意的话,大宋可以答应给辽朝援助五万石的粮食,价值两万贯的各种药物,并且同意扩大贸易规模,在现有通商贸易协定上,增加四万根木头,以及三万贯的北方药材的订单。
一句话,同不同意?
……
辽国,白沟馆。
薛忠如今就坐在正厅,一脸的憨厚:“国公给贵朝争取到的援助,大致就是这样,一句话,同不同意?”
耶律慎思和萧惟信对视一眼,仿佛都看见了对方眼中的苦涩。
参知政事陈义在陛下那里嚎哭泣血,大辽南方两道,今年大荒已成定局,现在已经赤地千里,五月一过就要死人!
刚刚到任的时候,两人还雄心勃勃要搞一番事业,萧惟信在雄州搞那些小手段,目的就是为了立威。
两国虽然表面上进入蜜月期,其实底下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萧惟信将宋辽密谍刺探当做了战场,准备狠狠和对面那个老棺材瓤子斗上一回。
第一回合吃了个小亏,但是萧惟信并不在意,听说宋人在汴京大名部署了犀利的火器,但是却不敢将之部署到大名以北,就是怕了辽朝密探的赫赫威名。
这下好了,人家压根不跟你来遮遮掩掩的招数,咣咣咣粮食药品钱财丢出来,要不要?要就乖乖把门打开,请老子进去!
窦舜卿接到了军机处传达的方案,笑得到现在都还在抽抽,害怕在辽人面前失仪,干脆派薛忠过来交涉。
薛忠一脸的诚恳:“就算不答应也没有关系,四通作为和辽朝关系良好的贸易伙伴,就算协议不成,也会私下捐助辽国百姓一千贯。”
“听说辽朝百姓受苦,我发动了河北路,鹿岛,獐子岛的伙计们,大家从自己的衣食钱里挤出来了一点,杯水车薪,只是一个意思,还望都总管和留后一定要收下我们的心意。”
耶律慎思看着对面的大胖子,一时间有些恍惚,分辨不清这娃到底是在幸灾乐祸还是真心同情百姓。
高层的意思是,最好拿到宋人的援助,但是人员敬谢不敏。
但是有这可能吗?
耶律慎思咬着牙:“薛使臣……”
薛忠赶紧摆手:“别别别,我就是一商贾,身上没有大宋任何职衔,一个礼部员外郎都是花钱捐出来的,只图行走方便而已。”
“都总管可以叫我薛经理,薛掌柜,哪怕是薛老弟都可以,使臣这事情跟我不沾边,我就是个牵线搭桥的而已。”
耶律慎思有些吞吞吐吐:“我主的意思……能不能够……辽朝只收下贵国的部分好意,啊……就是粮食,药品和绢帛……这人嘛,可不可以就不用派了?”
薛通似乎很讶异,好像弄不明白辽人为何会拒绝这般好意,突然又好像明白了过来:“啊,我知道了,你们信不过我们,信不过涪国公是吧?”
萧惟信插了一嘴:“正是因为涪国公,宋辽通商协定才得以顺利施展,绢钞也是他的意见,我们是非常感激的。”
“如今我朝求助,又是涪国公积极推动,岂能说不信任。”
“但是天气已经暑热,麻烦贵国组织人力来帮助我们,实在是太麻烦了,今年的西京道和南京道,注定了不会太安稳,万一贵国人员在我朝有失,我们也承担不起这责任。”
薛通一脸没心没肺的样子:“那也随你们的便,唉,如今已是五月,再拖下去,老百姓真的就没救了……”
耶律慎思拱手道:“薛兄,能不能在通融融通?”
薛通说道:“官家倒是说过,用太后的名义,让皇家慈善总会出面,召集民间人士,以及大相国寺,天师道的方外之人入辽,要是这样,你们能接受吗?”




苏厨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台山
www.bxwx.io,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五台山
耶律慎思和萧惟信低声商议了几句,萧惟信说道:“要是这样,陛下那里可能会同意,不过僧侣嘛……可否不由大相国寺派遣,五台山的行不行?”
薛通笑道:“留后不要想差了,你们急需的药品,一半还得着落在大相国寺头上,五台山的和尚们也不通医术啊,去辽国干嘛?超度吗?”
耶律慎思说道:“那可否这样,让五台山的僧侣们也加入进来,多一个人多一分力嘛。”
薛忠心头清楚得很,窦舜卿早就接到了商贾们的情报,言契丹遣蔚、应、武、朔等州人来五台山出家,以探刺边事。
不过假作不知:“若是能请得动五台山的禅师们参与,那可就真是太好了,五台山离辽国近,想必不少禅师在辽国都颇具声名,如此一来也可减轻贵国百姓对我们的抵触。”
“不过这是苦差事,禅师们每日修行打坐,怕是过不了苦日子,总还得自愿才好,我这便回去禀告官人们,让他们贴招榜。”
“还有一事。”耶律慎思说道:“薛兄,援助抵达之前,四通能否先借我一些粮食,周转数日?”
薛忠叹了口气:“唉,此次长城以南被灾,情况有些悲惨,要不是蝗虫不能渡海,怕是鹿岛獐子岛都难逃,我倒是在那里备有一些粮食,给兄长筹措万把石都没问题。”
“不过老家有句俗话,救急不救穷,而且我也只是一介管事,做不了更多的主啊。”
“两位官人,其实,能不能自己想想办法?”
耶律慎思急道:“如果有办法,我还能找薛兄你借粮吗?”
薛忠抠着没几根胡子的下巴:“其实吧……对了,这次拉绢钞过来,你看我们四通商队护卫的马匹怎样?”
耶律慎思说道:“那些马都相当不错。”
薛忠笑道:“你看,大宋如今其实不缺好马,既然都不缺了,那贵国的马禁是不是可以开一开?匹马入宋死全家这样不友好的法令,是不是可以去一去了?”
耶律慎思和萧惟信对视了一眼,不说别的,这死胖子这次骑来的马就让两人眼馋,听胖子说,是女直人送到獐子岛上贸易的。
薛忠说道:“你们这样做,除了白白便宜女直,什么好处都没有。他们的马可不比你们差,而且也没有什么顾忌。”
“对我而言,从他们手里买,跟从你们手里买,其实都一样。”
“鸭渌江南岸,贵国的势力也虚弱,如今女直人就从那边运马,到河口上我们的船,那生意,啧啧啧……”
“不过如此一来,大宋就多了海运两百里的麻烦和损耗,要是能从白沟馆购入,兄弟我的业绩,那可就漂亮了。”
“要不,两位跟贵上说说?万一贵上就同意了呢?”
耶律慎思想想也是这个道理,说道:“此议倒是不错,我们可以试试看,如果陛下同意,那可就解了两道这场大难了。”
薛忠说道:“那我们就各行其是,争取早日救得黎民百姓脱离苦海!”
……
五台山,自唐代时就已经成了佛教圣地,文殊道场。
经过后周辟佛运动,五台山一度衰败了下来。
大宋立国之时,太宗刚刚平晋,就在太原平晋寺,诏见了五台山鹿泉寺沙门睿谏,且询问了台山兴建之由,又赐予许多财物,令建太平兴国寺。
下诏“五台深林大谷,禅倡幽栖,尽蠲税赋。”
太平兴国五年,太宗又诏修五台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十寺。
太平兴国七年,十寺修建完毕,赐鹿泉寺为太平兴国寺。
从此之后,五台山寺庙“雕梁榱栋,焕然一新”,佛教开始重新昌盛。
景德四年,真宗敕五台山真容院建重阁,设文殊像,又赐额“奉真阁”。其“绮焕殊丽,映曜林谷”,盛极一时。
到了如今,五台山共有寺庙七十三座,几乎便恢复了唐代规模。
真容寺里,一名中年儒生正与自己的妻子一起,欣赏精美的文殊造像。
殿阁左右两壁上雕有三头六臂的准提佛母和八臂的摩利支天像。
佛母前双手合十,后上双手各捧日、月,后下两手左持镜右握才印,才印上刻“仙佛同宗“四字。
支天八臂各手分执日、月、玲、标、绳等法器,与佛母遥相对应,横眉怒目。
大殿后壁,塑有多变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活泼可爱,与两侧的佛母和支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412413414415416...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