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只是老祖威严莫测,让太多人不敢直言相问,也让太多人心怀揣测。
“此子,尔等看着如何?”
老祖高坐着,眸光中开阖闪动,一十二重宝光璀璨,金色神轮转动徐徐,悠悠问道。
作为观看小丹元会全程之人,黄山道人率先出言,道:“与云青松、杜云光一战,炼就剑光分化之境,斗法娴熟非常,法力神通几可与十大洞天真传相若。以烂柯山福地的名器而言,着实是一难得可贵之俊才。”
黄山道人这评价确实中肯,就算在坐几人不认为荀少,有资格摘得金榜第一,但能以小福地出身,晋身十二人杰之一,已是了不得的大能耐。
“嗯……”
老祖颔首点头,问道:“还有呢?”
王君老祖的态度,让在坐几人颇有莫测高深之感。
老祖抬手,道:“在尔等看来,此子还有何不凡,不妨一一道来,让吾也品上一品。”
黄山、明愚、青石闻言,三人困惑的摇头不语,面上露出沉凝。
只有商非心神全然专注,似乎在回想着前几日斗法的情形。
自家弟子只摘下金榜第二,这让商非如何能接受。
商非沉吟许久,似在回味一二,轻声道:“此子剑术不差,法力神通在年轻一辈,都是难得一见,但观其斗法之时,总是感觉一丝怪异,似乎……有些过于顺畅了。”
商非的话语,让其他三大弟子眼前一亮,心中那一点模糊感觉,瞬间有清晰明了一些。但仍是雾里看花,看的有些不太通透。
“通畅……行云流水一般的……通畅!”黄山道人或有所悟,低声喃喃自语。
祖师淡淡开口:“商非,你能勘破到这一点,为师颇感欣慰。”
“没错,就是太顺畅了……纵观他们斗法全程,清风无论剑术、法术,一直都似行云流水般,牢牢把握了斗法节奏,无论是云青松,亦或是杜云光,都只是被动的接受清风的路数。”
“既以一己之力,尚且把握攻伐进取的分寸。若是真的到了生死搏杀时,这二人又能挡得下几招几式?”
“这当中的分别,尔等真的看不出,还是不想看出?”
王君老祖淡漠的话语,让几大子弟心神震动。
“吾为道门掌教尊,亦是小有清虚天先天教主。尔等固然是吾门人,那王质就非吾弟子门人?”
“吾身合天道,无分别心,无喜怒乐。尔等都是吾弟子门人,吾自以平常心相待。”
“弟子愚钝,有负老师训戒。”
商非面露惭色,低声叹道:“弟子只是见着自家弟子的长处,却对于旁人弟子视若罔闻,是弟子自失其道,望老师责罚弟子。”
“无私无念,为天仙道,尔等若不能领悟其中真意,莫说十数劫,就百劫千数,也只是一罗天而已。”王君老祖训言道:“天仙之道,证太上无为之道,观天之行,执天之道,近乎天耶!”
“天仙大道无阶可登,尔等若不能放下私心私念,道途可谓尽矣!”
对于这四位弟子,他贯注了极大的心血。
若非如此,也不可能皆为罗天之数,成就称尊做祖的一方大能。
因此,老祖自然期望四位弟子,有机会叩开天仙大道的门户,哪怕不成天仙业位,也是天仙之下最顶尖的人物。
老祖眸光一动,心思涌起时,暗自想着:“不过,那个小辈弟子浑身气息微妙,肉身气血运炼的颇具章法,真是个有想法的小子啊!”
以荀少的微末修为,在老祖法眼烛照下,几乎是无所遁形。荀少一身的根基,也早落入老祖的眼中。
正是因为见着其中根底,王君老祖才会钦点荀少为金榜榜首。
此世肉身修行之法,当世六大至尊都有所涉猎,但却从未有荀少一般,如此的契合这一方天地。
这是仙道世界在摒弃肉身修行之道,六大至尊天仙与道合真,自然也就不会逆天而行,强行开辟出肉身修行法,逆乱天地规则秩序。
而荀少此时的肉身法,或许还不值一提,王君老祖一根手指头就能戳死,但只是适应这一方天地,其中的价值就已经不可估量了。
老祖面色幽幽:“这一方世界,已经沉寂了太久太久了,久远到吾这老朽之躯,都有些耐不得其中沉沉暮气。”
“在这般氛围下,或许一二活水流入,能改变一潭死水的局面。”
天仙治世数以万载,老祖见过太多太多的天骄人物,自微末崛起的风光,又自云端跌落的渺小。
六尊天仙长存与世的格局,至今也未曾有人打破。
如今荀少的肉身修行法,固然足以称道一二,但只要证不得天仙,就难入老祖法眼。
况且就算入了天仙道,六尊治世天仙也能轻易镇压下任何的‘杂音’。
此刻的荀少,虽因肉身修行法,让老祖另眼看待,但也只是让老祖多注视一二罢了。
在老祖心中最多就是漫长岁月下,一个微不足道的调剂。
如此香着,王君老祖的目光,似乎在这一刻看到了极远极远之处。
一尊天人的目光,已然不会局限于一方天地,无边无际的虚空宇宙,方是一尊天人真正的归处。
天人之上与天人之下,完全就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概念!
…………
主世界,渊水!
一面面旌旗招摇,兵戈森森明亮,沿途大军旗帜高高挂起,绵延于两岸尽头,猎猎作响不休。
三大蛮部数十万蛮兵雄据南岸,吕国老太师闻渊明亲率十万【黑水锐士】,驻扎于渊水以北,两方大军军容鼎盛,演化气象万千震动渊水轰鸣。
吕国兵营,十万锐士心气正盛,再有一尊大地游仙亲身镇压,兵营上空演化一头万丈黑蛟,蛟龙盘恒北岸苍穹,神采纵横睥睨,有着横击十方水域之势。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一尊九头魔物,向着黑水蛟龙呲牙咧嘴,其间挑衅意味可谓十足。
帅帐之中,闻渊明一身戎装,年过八旬的老太师,身子笔直挺立着,蹙眉遥看南岸,白眉不时间跳动一二。
“蛮祸啊……”
老太师幽幽长叹,面露愁色。
纵然他有一身移山倒海的法力神通,一生任自纵横。但有执掌数十万蛮兵的强人,布置下的滔天大势,就连天人也要望而怯步,何况他一尊【炼神还虚】的大地游仙。
主世界兵家源远流长,几大兵阵威力骇人。一、两千兵甲汇聚的兵阵,一尊先天宗师尚且能踏平。但一朝量变引起质变,一、两万兵甲若是汇聚兵势,就连先天大宗师也只能引颈受戮。
何况南岸数十万蛮兵之巨,兵势结成一尊九头魔物,三大蛮部首领联手之下。若非闻老太师有十万【黑水锐士】在手,也不可能直面蛮兵大势,犹自进退自如。
“这一战,吾吕国二十载积累,怕是一朝尽丧了。”
老太师紧紧握着拳头,按耐着自身心绪,拳头上青筋凸起。
蛮兵的强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数十万蛮兵拧成一股,甚至演练兵阵大势,较比以往的一盘散沙,强了不知多少筹。
就是十万顶尖精锐在手,闻渊明此时击溃蛮兵的把握,也是不足三成。
当然,倘若吕国镇运道兵出手,三万道兵级数的强兵,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若非老太师修为高深莫测,尤其在执掌兵势时,神通法力更是触摸天人之道。以他近乎天人的惊世神通,才让数十万蛮兵在渊水南岸,足足驻足了十月有余。
否则,数以十万计的蛮兵,推也能推平眼前的一切。
蛮兵的摧古拉朽之势,不但震慑了豫州诸国,甚至震动了大殷天子。
这十个月之中,吕国这架战争机器也在全面开动,除了驻守郑、宋边境的五万甲兵并未召集,可谓真的动员了一国之力。
而郑、宋两大强国,也将目光投向渊水,等待着这一场大战的胜负。
然而,战况几经焦灼,大、小战役数百、上千,双方死伤无算,一日一小战,十日一大战,两方挥洒的血水,一度染红了这条横贯万里大地的渊水。
这其中消耗的,全是吕国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国力。
吕文侯多年苦心,尽在这一场大战中毁于一旦。
“报,”
一声突兀的高喝,惊醒了面露愁绪的老太师。
“进,”
老太师整了整甲胄,转身坐在帅位上。
这传令官直入帅帐,单膝跪地,话语铿锵有力,道:“禀太师,上大夫司子期帐外求见。”
老太师抚须颔首,恍然未觉般,道:“知道了,下去吧……”
“诺,”
传令官起身后,又躬身行了一礼,这才徐徐退出帅帐。
“嗯……”
闻渊明心思一动,陡然一愣,抬手道:“慢着,”
司子期?
那个司子期,不正是他那自重安大邑陷落后,就音讯全无的唯一子婿?
虽然有着同名同姓这一可能,但在闻渊明当面,谁敢轻易他的虎须,闻渊明震怒之下都能生生震死那人。
“让他进来,”
老太师眉头紧锁,按着案几上的手掌,不自觉的摩擦了几下。
“如果真是子期,失踪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又是去了哪里?”
闻渊明这一刻思绪想到了很多,只是历经四朝,让他养就了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神情极为的平淡。
毕竟,正是因为重安失陷,让数十万蛮兵兵势无可遏制,一路打到了渊水南岸,靠着湍急渊水,才止住蛮兵的凶恶兵势。
即有如此大败,造成的影响又是如此之坏。若无老太师周旋一二,司子期此刻早就被撸夺所有名爵,夷平司氏九族。
哪怕有蛮兵势大的因素,但败军之将就该承受其后果。
不多时,一着素衣的俊雅中年人,踏入帅帐之内。
看着来人,闻渊明眸光一动,第三只法眼内似有雷霆闪烁,上下打量着司子期。
“父亲,儿……子期回来了。”
司子期一入大帐,双膝弯曲跪地,径直向着闻渊明叩首,带着一些哽咽。
闻渊明看着这个自家的半子,固然他一副冷石心肠,也不由微微一软,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唉……回来就好……坐吧”
看着司子期元气亏欠的模样,闻渊明长长叹了一口气。
司子期一旁坐下,道:“谢父亲,”
“这些时日,你到底去了哪里,老夫派遣三十六路鬼神,也没找到你的踪迹。不会回来就好,老夫也能放下担心了。”
司子期垂头,道:“让父亲担心了,子期不孝。”
老太师抚须说道:“嗯……老夫倒是无事,可惜重安一役,吾吕国大军全军覆没,你这主将难辞其咎。更何况战后不见踪迹,也无有定兵举措,似有临阵脱逃之举,你可有什么话。”
“父亲,这其中的原委,子期正要向您禀告。”
司子期沉声说着,经过一年的修养,虽然他的精气神仍然未达巅峰,但一身伤势俨然好了七七八八。
老太师抚须道:“嗯……说吧,吾在这听着呢。”
毕竟是了无音讯将近一载,老太师虽然信任司子期,但应该问的却也要必须问上一回。
…………
上蔡,邑!
入夜时分,新筑成的邑上,一名名甲士矗立,沸腾的气血阳刚,将这一方夜空炙烤的犹如白昼般。
“可惜,时不我予啊!”
荀少一身粗布衣衫站在城头,静静的俯瞰着城内,一座座鳞次节比的屋舍。
虽然邑城已经初具规模,但眼下战争的阴云并未完全消散,他几度打下了蛮人的锐气,只会让蛮人酝酿出更猛烈的报复。
这中间的区别,只是时间上的长短而已!
“一旦,小股蛮人合并,窥机报复,这座邑就是他们的绞肉机。”
抚摸着冰冷的墙石,看着一名名精气高昂的甲士,甲叶的响动着,一队队兵甲徘徊在街巷中,荀少的眸子若有深意。
元始诸天
元始诸天
元始诸天 第二六八章名分之诺
荀少彧的目光,看着远处夜空,心神在这一刻趋于平和。
这四、五个月,他可谓夙夜难寐,随着詔邑的初建,种种事端开始一一浮现。不但要保全老部众们的利益,还要保证上蔡数十万黔首的生存需要。
这一个个重担压下,诸般事务的堆积,让荀少彧只能将日常的修行,都暂且搁置在一旁,专注于处理詔邑内外事务。
他纵然执掌詔邑数十万军民,也不可能断绝部众的诉求。
毕竟,部众们追随荀少彧,血染疆场,百死还生,或为名爵,或为名利,或为功利,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一部分‘诉求’。
他既然掌握着庞大的势力,自然要为此而劳心劳力。
若非詔邑势若危卵,在内外形势紧迫下,诸方多有妥协退让。荀少彧想要真正整合上下,拧成一股大势,个中所要耗费的心力、心思,就是再耗十载之功,也未必能一举见得成效。
“东岳天军已经攻破十数座金敕世界,掠夺金色源力何止百万之数,也能一解吾的燃眉之急了。”
荀少彧缓缓握拳,肉身七十二炼证就金身,若为八十一炼圆满,其中每一炼损耗的源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所谓【肉身成圣】之道,武道一途最大的关隘,纵观古今能踏入八十一炼圆满之境的,哪一个不是惊天动地的豪雄人物。
一旦他炼就金刚不比之体,非神兵级数不伤,在主世界或许称不上横行无忌,但一般人再想要招惹他,也要寻思值不值得了。
“可惜,太易化身已经臻入极致,神道从一品神位已经勘入天人的最后一步,再往上就是真正的天人之道,神道谓之帝君业位,掠夺再多源力对他也是无用。”荀少彧手掌摩擦着砖石,面上露出沉思。
固然太易化身尊号东岳帝君,却非是真正的神道帝君。一尊真正的神道帝君,可与天人之道比肩,其法力神通已然不可思议,太易化身与其相比,着实差了不止一筹。
然而,主世界不过半载光阴,但在一些低等世界,却有着一二百年之数。
在这一段时间内,太易化身稳坐东岳天廷至尊之位,为东岳天道执掌者。以一方顶尖金敕世界为资粮,太易化身的修为进境,近乎与天人之道,可谓先天五太化身中最为莫测高深者。
荀少彧自是极为期待,太易化身证就神道正一品位业,更是期待超脱神道藩篱,一窥超品之上的风景。
但是东岳世界的太易化身,无法召入主世界中。否则一尊最顶尖的半步天人,足以让荀少彧多一张‘厚实’的底牌。
荀少彧若有所思:“只是以主世界的底蕴,对于一些域外生灵而言,可并不友好。”
对于主世界的古史,荀少彧已然不似以往一般懵懵懂懂。
他曾经在烨廷时,吞噬的那一头白虎元神,就是一尊大有来历之辈,固然白虎记忆残破不全。随着如今荀少彧的修为精进,精气神熔炼之下,也将白虎元神化为己用,心性见识大为不同,更是知道了许多上古密闻。
而在那一头白虎记忆中,这一方主世界,历经太古、远古、上古三个纪元,其中数以亿万载光阴,强人、大能力者数不胜数。一尊天人在虚空宇宙成称之为强者,但在主世界中,也就是在人间苦境称雄一时而已。除非在天人之上,更进一步凝聚道果,即为称王称祖之姿。
而九州广袤神土,也只是浩瀚苦境的一部分!
荀少彧心神恍惚间,想着主世界之广大无量,低声自语:“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主世界如此广袤,苦、集、灭、道四境中的任何一方大境,都非是一方青敕世界可比。至于紫敕世界能否与其相比,荀少彧因为从未见过一方真正的紫敕世界,故而也是不得而知。
倘若荀少彧能似太易化身一般,执掌主世界天道,顷刻间证就无极无量道业,在浩瀚虚空宇宙,无量诸天万界,都能称得至强之一。
这一方主世界之强大、昌盛,由此亦可见一二!
“主君,”
此时,诸谕行提着衣袍,面上带着喜色,一路小跑攀上城墙。
“主君,司子期来信了,”
荀少彧豁然惊醒,看向小跑来的诸谕行,连忙上前几步,喜形于色道:“哦……司子期有信了?”
司子期这一份人情的价值,足以让荀少彧的势力再上一个台阶。
这位上大夫在吕国风评极佳,正所谓君子欺之以方,这一份人情的收获可能是十倍百倍。
“是,主君您看,正是司子期的信笺。”诸谕行哈哈一笑,手上拿着一卷布帛。
荀少彧接过信笺,徐徐摊开来看。
不过,看了一会儿,他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一下,似乎权衡一番后。
“擂鼓,聚将!”
荀少彧一把攥住布帛,目光中的锋芒锐利一如苍鹰般,令人不寒而栗,果决道。
…………
内邸,正堂!
数十员大将矗立左右,每一员大将至少都是半步宗师级数。而诸将为首者,则是常云光、上阳朝、诸谕行三人。
荀少彧端坐上首,信笺放置公案上,环顾堂内群臣,眉宇间如剑锋一般,让堂中诸将不觉俯首帖耳。
随着荀少彧武道愈发强横,尤其臻达武道大宗师之境后。他的御人用人之术,已然不再只是邀买人心,而是施以堂堂正正之势,让人不得抗拒。
“主君,召集诸将,不知有何要事?”
一员大将开口问道,眉宇间一抹煞气不消。
这些大将们,修行的都是战场杀伐之道,经过了几场大战恶战,在死亡威胁的迫使下,一个个修为突飞猛进,至少都是半步宗师级数,实力强横的惊人。
只是寻常人踏入【脱胎换骨】之境,着实太过艰难了一些,非是天赋异禀者,无有资格跨越这一道天堑。
“诸位,”
荀少彧指尖敲击公案,肃声说道:“司子期来信,他信上有言,老太师已经同意吾暂代上蔡大夫之位,不日就会向君侯建言,赐予上蔡金印。”
国君有国君之印,诸大夫亦有诸大夫之印。
“哦……”
上阳朝闻言,目光蓦然一亮,道:“司子期真有如此份量,竟能让老太师做下这等决定?”
要知道,荀少彧如今固然执掌上蔡,但没有烨廷诏书金敕,只是有实无名。在名义上仍是南蔡大夫,并非是整个上蔡之主。
只待这一场大乱平息,荀少彧若是不想与整个吕国兵戎相见,就只能舍弃唾手可得的上蔡。
但是,君侯若真的赐予金印,哪怕只是暂代上蔡之位,荀少彧也是名副其实,就是蛮乱过后,也有了腾挪的余地。
这对于荀少彧而言的意义,着实非比寻常,是一步艰难的跨越。
“司子期毕竟是老太师的子婿,在老太师心中的地位不一样。”
荀少彧感叹着:“况且,老太师举荐吾暂代上蔡,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这个机会,需要吾亲自争取!”
他话语中未尽的沉重,让左右大将们神色一动。
常云光直言道:“主君,老太师有何事,需要用到吾等?”
一尊大地游仙级数,足以让这些桀骜不驯的将领们敬畏,更何况老太师四朝元老,论起地位、身份都足以让他们心服口服。
哪怕这些骄兵悍将们,在称呼闻渊明时,也不自觉的带上尊称。
荀少彧拍着公案,低声自语道:“老太师陈兵渊水,与数十万蛮兵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十万顶尖精锐之师与四十万强蛮,这一战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若是掺合这般大战……”
上阳朝悚然一惊,道:“莫非,老太师让吾上蔡出兵渊水,参与渊水大战?”
“这简直就是让吾等以卵击石,主君万万不可取之。”
上阳朝干涩的说着,心头着实一慌。
如今的上蔡,虽有几十万军民黔首,更有五万甲士兵卒。但这些兵卒甲士中,能称得上百战老卒的,连三分之一都未必有。
五万兵甲汇聚一起,连精锐之师都称不上。敢掺和进渊水之战,就要做好被生生碾碎的准备。
在场的数十员将领,都晓得其中厉害,目光注视着荀少彧,似是在问询着。个别性情鲁直的,更是要出列进言。
以上蔡的实力,与蛮人硬碰硬,其结果必是惨烈的。
荀少彧沉默了一下,摇头道:“老太师久经战阵,岂会不知上蔡与蛮军实力相差悬殊?”
“吾等豁出性命,去冲击蛮人的军阵,除了徒添几万条性命,与国事何益?”
他幽幽说道:“老太师,是想让吾进兵扎营,以麾下甲士劲卒,袭扰蛮人粮道,拔除蛮人仓属,为他大军再添半分胜算。”
以上蔡的兵势,就算能袭扰蛮人的粮道,但一次两次还可,若是次数一多,蛮人大举报复之下,必然是死伤惨烈。
在低等世界,神通法力不显于世,或许袭击粮道,尚且是兵家常用的致胜法门。但在高等世界,有大能之士神通广大,率兵截断对方的粮道,只能收到扰乱敌方阵脚的作用,欲图获得奇效,简直是想也不要想。
上阳朝道:“主君,袭击蛮人粮道,以蛮人数十万大军,一旦让蛮人震怒,上蔡恐毁于一旦矣!”
众将面上露出振动之色,各人的心思不同,神色上也迥然不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