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几尊人仙真传面色阴郁,互相看了看,沉默不语。
荀少彧斗法太凶太狠,雷法、剑术都修行至极为高深的境地,出剑时凶戾非常,寻常道人一个恍惚,就只能任其宰割。
若是生死相搏,几大人仙固然可以放手施为,将各自的看家本事,一一用出来。但荀少彧的剑术、雷法,也能击杀一二人仙。
“嘿……修行之人,如此好勇斗狠,贫道看他能横行几时。”
几个人仙无可奈何,只得悻悻的想着。
荀少彧环顾周匝,再度开口:“可有哪位师兄,还要见识师弟雷法?”
众多真传弟子闻言,尽数沉默不言,面色郁郁阴阴。
法台上的祖师,对周遭一切洞若观火,道:“尔等若有不服者,尽可与清风斗上一回。”
“否则,这一名额,归属于清风!”
一人仙道人暗自叹了一口气,起身上拜,道:“清风师弟,勿论雷法、剑术,皆冠绝一众真传门人,贫道心服口服。”
“吾等心服口服!”
众多真传弟子随声附和,纷纷开口应声。
荀少彧执剑矗立场中,神情寡淡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静室之中,荀少彧慢悠悠的,擦拭着配剑,神情专注如一,目光似乎将剑身一丝丝纹理,都看得通通透透一般。
“没想到,小丹元会的一个名额,其本身竟然包含气运!”
荀少彧轻声呢喃,面上沉着似水。
法眼观照自身,一道金色本命之气笔直的立于顶门,大片赤色云气翻滚,温养着先天本命气,一步步打破自身局限。
荀少彧此身本源,毕竟是先天五太之一,先天太极之炁。一出世就是先天金气命格,远在赤气一县格局,白气平庸格局之上。在凡俗有着高官厚禄,在仙道也有着一番前程。
他能如此顺利,拜入烂柯山福地,也多有命格不凡,身怀气运之故。
在烂柯山上的十几年中,荀少彧一直潜心修行,但修行最折气运。近几年来步入天门,更让他一身气运多有损耗,而不见一丝一毫增长。
对于这一点,荀少彧心知肚明,却没有任何解决余地。
毕竟仙道世界,虽然也有人道争龙,但人道屈居仙道之下,人道龙气固然浓烈,却让仙道中人避如蛇蝎。
不似大越世界、大成世界一般,人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世界归属,人定胜天并非虚妄。
而仙道世界中,天仙高高在上,俯瞰芸芸众生,号称天道于世间之化身,其力量不可揣测,其神通不可思议。所谓人世龙庭,在天仙大能的眼中,也只是挥手可灭的浮尘、蝼蚁。人道功德只是辅佐,并非正流正统。
荀少彧今日在金光洞中一展身手,夺得小丹元会名额时,凭空有一股气运生出,反辅给荀少彧自身。这一股气运份额着实不少,足足有荀少彧此世,初生之时的十分之一,演化赤色云霞,环绕金色本命气上。
“仙道气运,重于教化,亦或造化!”
荀少彧熟读此世经典,深知教化、造化二功,在仙道中占据的地位。
天仙证就,需三千大功,四万八千小功!
这一份大功,就是教化之功,亦或是造化之功。
然而,所谓造化之功,可遇而不可求,炼石补天、治理水患、救济万灵,都有一份造化之功在内。
而教化之功,却简单明了的多。世上每有一尊地仙证就,便是一份教化之功!
神仙们殚精竭虑,为了证得天仙大道,所以才有了洞天福地,才有了三千道脉。
而所谓的小丹元会,也不仅仅是为了选择仙苗,更是为了诸多鬼仙碰撞下,演化的一份教化之功。
荀少彧若有所思,金光洞中斗法,可谓在一众真传弟子中,真正扬了一次名,立了一次威。他以烂柯福地斗法第一的名声,入参小丹元会,这名头着实不小。便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三千道脉之中,都是有名有姓的一号人物,
因此,作为小丹元会的一份子,也算是占据了一分教化功德,虽然只是一份极小极小,犹如头发丝一般粗细的教化功德,但也让荀少彧气运大增。
“所谓教化功德,造化功德,不外如是。”
仙道世界中的顶尖大能力者,都注重自身道统,视自身道统为大道一部分的延续,就是为了一份教化功德。
荀少彧眸中闪动灵光,对于仙道世界的道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所谓道脉、福地、洞天,个中本质上,都是神仙们求得教化之功的过程。而教化之功,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这一方世界的天地本源。
“也该证就人仙位业了,只有鬼仙修行,想要在小丹元会留下名字,恐怕就算练就五雷天心正法,也是力有不足。”
人仙位业,元神法相,这是堪比主世界宗师一般的成就。
若非此世修行人,搏杀经验少的可怜,不似主世界宗师一般,都是从尸山血海打出来的。以荀少彧鬼仙阳神,根本不足以撼动人仙级数的人物。
荀少彧从来不会小觑天下人物,烂柯山只是排名第三十的福地,在烂柯山前面,还有二十九个福地,更有三十六个洞天。
这些洞天福地中的顶尖天骄,未必会似寻常人仙一般,任由他以鬼仙伐人仙。
“小丹元会,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这地仙成就的机缘,任何洞天福地都不会轻易放手。
“旦有任何阻碍,吾自一剑辟之!”
荀少彧目光闪动,手中长剑徐徐出鞘。
…………
烂柯山下,王家庄,
夜深人静,灯火寥寥,幽幽沉寂的月光,照在王家大院。
王老爷一脸富态,一身绫罗绸缎,翡翠明珠点缀,头顶的员外帽上,有一枚鹅卵石大小的明珠镶嵌其上,面上慌乱不止,站在正堂前来回度着步子。
几个壮硕仆役,分别站在左右台阶前。
“老爷,老爷,”
一个年轻小厮,连滚带爬的,进入王府大门。
“祸事,祸事,”
这小厮恐惧之极,跪在王老爷脚下,不住的颤抖。
王老爷蹙眉,喝问:“怎么回事,看着全儿了?”
“还有那妖女,到底是人是鬼,竟敢迷惑我的全儿,也不打听一下我王家的名声,是那么好惹的?”
王老爷怒发冲冠,富态的面容,满是狰狞凶悍。
“老爷,”
这小厮狠狠咽了一口涂抹,迟疑了一下,道:“少爷执了意要与那个东西……好,咱也没办法不是。上回带了各道人去,可眨眼就让那东西,给生吞活剥了。”
“那,太吓人了,”
小厮苦笑道:“刚才那东西还警告咱,不要捣了它的营生,否则……”
王老爷神态狰狞,面露杀气,道:“否则什么?”
就一个独根独苗,却遭遇了这么个东西,王老爷这几日的焦躁不安,又岂是一言可以道尽。
“就让咱王家庄,鸡犬不留!”
元始诸天 第二三五章道士下山
巍峨群山,沟壑纵横,上有黄鹤云烟,下有青松古柏,中有祥云瑞气,五色五光流连。
荀少彧席地而坐,头戴黄竹道冠,一身青色道袍,浑身弥漫着一抹淡然自在。
一柄七星青铜剑,随意的放在地面上,荀少彧仰头望着,犹自在云端徘徊的众多珍禽。
恍惚间,似有一道朦胧金光,在顶门之上跳动。周匝天地精气涓涓,顺着荀少彧不紧不慢的呼吸频率,而徐徐的流动着。
良久,荀少彧幽幽长叹:“这人仙位业,果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证就的!”
距离斗法结束,已过了十日,荀少彧原本想着,借助斗法时积蓄的锐气,一鼓作气阴神阳神想合,踏入人仙元神法相之境。
但人仙位业之难,远远超乎荀少彧的想象。
以至于固然对人仙之道的诸般关窍,尽数了然于胸,但真正到了求证之时,却发现以往的自信,都只是一场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所谓阴阳相合,就这一步便能困死九成九的修行人。
想要证就人仙,自身天赋秉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自家有这个机缘。
仙道世界中,在鬼仙位业纵横无敌,风头极盛,却困死人仙之道的天骄,也并非没有。
“不过,还有五年缓冲,才是王屋山小丹元会真正召开。这五年时间,就是吾积累道功,冲击人仙之道的最后机会。”
荀少彧抚摸着胸口前,那一道金敕符诏。
金敕符诏隐隐约约,散发的一丝丝金气,似乎带着一点点灼热。
这就是小丹元会的道帖,洞天为青,福地为金,道脉为赤!
“咦……”
荀少彧眉头一皱,耳畔中回响的脚步声,且疾且快,步伐中浑重沉着,无有一丝清灵之象。
“一介凡俗之人,竟能寻到福地来,真是奇哉怪也!”
需知道,但凡修行人,第一步就是扣开天门,洗涤肉壳浑浊气息,血肉躯壳常有清灵之气,迈步间似狡兔飞燕,过后不留痕迹。而荀少彧听其足音,却浑浑沉沉,全然不似修行人。
但不是修行人,竟能找到烂柯山福地,也算是极有本事了。
毕竟,烂柯山既是仙家福地,内外都有禁止,寻常凡俗之人看见的烂柯山,与修行之人所看的,完全是两种景象。
哗!
荀少彧心思一动,身形骤然而起,足下似生劲风,一步跨越二三十丈,近乎缩地成寸,向着那方向掠去。
…………
山间郁郁,林木葱葱!
“苦也,苦也,”
一灰白家丁袍的年轻人,迈着一层层石阶,脸上黄豆大小的汗珠儿,不住的顺着脸颊滚落,面上露着苦涩。
“这石室山可真难走,若不是老爷家法厉害,小爷还真不想上这山。”
小厮看着脚下密密麻麻的石阶,从山上一直通着山下,不由缩了缩脑袋。
一想着家法的厉害,这小厮浑身汗毛都立了起来。
所谓家生子,身家性命全攥在主家手上,三尺家法之下,捏死二三个家生子,也不过是到官府报备一下。
若非如此,谁会愿意舍着性命,上下攀登石室山。
毕竟,这石阶最少也有几万阶,上下来往一次,便需要七、八个时辰。在这漫长的时间内,自身精神必须极度集中,否则一着失足,从石阶上摔落下来,能捡条命就是侥幸了。
若非这小厮常年劳作,体魄甚为健壮,也不会让他来上山办事。
“唉……上吧,上吧,能有啥办法,小爷贱命一条,这辈子也就值个十几吊大钱了。”
这小厮摇了摇头,迈着步子继续攀登石阶。
然而,刚迈步几步,就听一声呼唤,让小厮浑身一颤。
“小信士,请留步,”
小厮一愣,愕然抬头看向来人。
只见,一青袍道人面上淡漠,负手而立,神采仪态斐然,脚尖轻轻点在一处石阶上,山风拂过带起黑发飘扬。
“仙……仙人……”
看着道人风采,一直伶俐的小厮,身子哆嗦了一下,喃喃低语。
终于,这小厮跪伏在石阶,嚎叫了一声:“仙人,救命啊……”
“这是?”
荀少彧看着伏地的小厮,眉头不由皱起,脸上浮出一抹惊讶。
他蓦然伸手,一丝法力自指尖一略,一枚白光从小厮衣灵中窜出,落在伸出的指尖上。
“烂柯山一脉的法力气息,怪不得一介凡俗,竟能踏入烂柯福地。”荀少彧眉头一挑,诧异的看着指尖上的白玉棋子。
白玉棋子中的法力气息,与荀少彧同根同源,都是出自烂柯山福地,且以其精纯法力,显然是一非常厉害的人物。
也正是因为有着白玉棋子护身,烂柯山中的重重禁止,才没有被惊动。
小厮跪地不住磕头,道:“小人叩见仙人,小人叩见仙人,”
“小人乃是山下王家庄的户丁,只因近来庄中来了妖怪,扰的人心惶惶。主家虽请了好几个道人,却都被妖怪囫囵着吞了。”
“无奈之下,主家就让小人上山,寻找山上仙人,求仙人下山降妖伏魔。”
这小厮知无不言,不待荀少彧进一步问询,就将事情说了个仔仔细细。
“什么,降妖?”
荀少彧蹙眉,
就为了个把小妖出没,就冒然触动烂柯山禁止。
把个烂柯山福地,当成了什么了,真当是开善堂的?
烂柯山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名头,可不是降伏一两个小妖小怪,就自催自擂堆出来的。
那是得天下承认,万千修行人莫不心服口服。
不过,既然白玉棋子上的法力气息,与烂柯山颇有渊源。而且王家庄就坐落烂柯山下,若是妖魔作祟扰乱秩序,也是在打烂柯山福地的脸,烂柯山也不会放任不管。
一两个小妖小怪,在烂柯山眼皮底下蹦哒,不是找死是想干什么?
“嗯……既然如此,你就跟我走一遭吧!”
心思一定,荀少彧一把拽着小厮,脚下生出风雷之势,周匝景象迅速倒退,犹如快进一般。
把小厮口中倒灌着山风,鼓的呜呜作响。
…………
金光洞中,祖师高坐法台,一轮轮神光环绕法身,清光朦朦胧胧,似真似幻的面庞,演绎着诸相诸法。
“王家庄之事,吾已尽知矣!”
祖师眸光演化四象八卦,有掐算过去未来之能。
“还请老神仙,救救俺王家庄几百口,俺王二汉下辈子当牛做马,也要报您的恩情。”
王家小厮噤若寒蝉,跪伏在地上,磕头不止。
这王二汉只是凡俗俗子,见不得祖师真容,只得见到一团清光,盘恒于石台之上,似天地一般苍茫无尽,令人不觉心生敬畏。
祖师淡淡开口:“吾等仙家,降伏妖魔,也是一场功德,尔不必许下如此誓言,免得折了你我功果。”
“二汉知错,”
王二汉干净利索的改口,在世俗中混迹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堪称是一绝。
“这一孽障,只不过三百载修行,就敢扰乱吾烂柯山祥和清灵,罪莫大焉,理当诛之!”
祖师轻声说着,清冷光华环绕,目光中隐隐含着冰冷。
王二汉匍匐在地上,再不敢言语一声,只是心中狂喜,不足为外人道。
“王信士,你先暂且回庄等候,不消片刻,便有道人下山,降伏此妖。”
祖师说完之后,也不待王二汉回话,一甩浮沉,凭空刮起一阵神风,径直将王二汉卷着,送下山去。
“徒儿,”
随即,祖师目光转到荀少彧身上,轻轻开口。
荀少彧一步上前,拱手一礼,道:“弟子在此,”
法台上的祖师,手中把玩着白玉棋子,道:“你修行时日最短,却能力压诸位师兄,夺得丹元会名额,可见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你不错……你真的很不错!”
“师尊谬赞,弟子惭愧,”
荀少彧拱手长叹,面上平淡似水。
祖师道:“短短三年,阴神阳神相合,距离人仙位业,元神法相也只有最后一步,还练就五雷天心正法,夺得斗法第一之名。能有你这般弟子,为人师者自是欢喜之极。”
荀少彧静静听着,以他的养气功夫,自然不会被一二赞誉,给晃的失了神。
他心甘情愿,上千个日日夜夜苦修,可不是为了一些赞誉的。
祖师道:“现如今,你修为已打瓶颈,你的阴神阳神固然圆满,但根基不牢。多则十数载,少有一二月,不牢固根基,难得一人仙位业。”
荀少彧肃容,道:“请师尊指教,”
师者,解惑也!
祖师早已是神仙之上的人物,一身修为当世顶尖,所谓高屋建甄之下,对于地仙、人仙、鬼仙的修行之路,本就了然于心。
“历练,”
祖师轻声一笑,道:“你还缺一场历练、一场爱恨、一场悲喜,度尽悲欢离合,见得真我之道,方为人仙元神道业。”
“你下山去吧,”
“离着小丹元会,还有五载岁月,足够让你体悟爱恨情仇,在滔滔红尘中,滚上一个来回了。”
“下山?”
荀少彧微微一愕,看着法台上,修为深不可测的祖师。
“是,”
他缓缓点头,道:“既然师尊如此说,弟子自当在红尘中走一遭,见识一下红尘苦果。”
荀少彧沉声:“不知弟子下山,师尊还有何交待?”
祖师淡淡道:“既然是你,带着王家小厮见得我,这一段缘法,还是要由你来结尾。”
“王家庄,是为师俗世故乡,是为师还是樵夫王质时,生吾养吾的家乡。念着故旧情分,为师一直托庇王家庄,让其繁衍生息数百载。”
“只是没想到,今时突遭了妖怪祸害,不但搅乱王家庄,还坏了吾烂柯山的清灵之气。”
“弟子明白,”
荀少彧颔首,上前一步,眸光清澈见底。
“弟子,会去一趟王家庄的,”
王家庄盘踞的妖孽,不知道深浅,竟敢染指烂柯祖师的故地,其下场如何,荀少彧已是可以预见的了。
况且,荀少彧的五雷天心正法,亦称诛邪度厄神雷,正是那些妖魔鬼怪的克星,用妖魔恶念洗涤神**芒,还能让五雷天心正法,稍稍更近一筹。
回到洞府中,荀少彧略带感伤,环顾了一下四周。
在短期内,荀少彧是不会回福地了。这一趟红尘历练,不证人仙道业,回山也没有意义。
“看来,要把王家庄周围盘踞的妖怪,清理一下了。”
荀少彧从腰间,摸出一枚白玉棋子,面露沉吟之色。
随后,他整理了一下道袍,将棋子带上几件换洗的衣物,再带上符纸、朱砂、狼毫、刀圭、铜铃等器具,套在一个包裹中,背负在身上。
再度看了一眼洞室,荀少彧毅然转身离去,身影渐渐模糊。
烂柯山福地周回八十里,以荀少彧的脚力,不多时就走出了福地范围。
“王家庄,”
矗立于山头上,俯瞰着山中景貌,荀少彧念叨了一声
“就让我看看,是什么样的牛鬼蛇神,胆敢在这烂柯山下,行凶逞恶。”
他一把握住七星铜钱剑,步伐中轻飘飘的,犹如乘风归去一般,脚下一丝丝风力汇聚,让荀少彧犹如神仙中人一般,脚下毫不费力,一步就能迈出数十丈远。
…………
王府大院,宅邸占地面积广阔,亭台楼阁之间,弥漫着一股富贵气。
王老爷一脸焦急,富态的面庞不停抽动,管家领着几十家丁一旁站着,也都是神情慌乱。
“那个二汉,平常干活也卖气力,怎么今天这么不中用,都什么时候了,还没从山上请下来仙人。”
王老爷怒哼了一声,狠狠撇了管家一眼。
七八时辰的等待,将王老爷所剩不多的耐心,给消磨掉少许。
管家低眉顺眼,道:“老爷,您就放心吧,二汉那小子,平时为人处世都很可靠,不会乱说话的。”
王老爷嘘了一口气,道:“家里出了妖怪,本来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家丑。但为了让咱王家庄,留些苗子,老夫也只能快刀斩乱麻了。”
“老爷果决,”管家低声道。
“老爷,老爷,二汉回来了,二汉回来了,正站在面前。”
一个门房上前禀报,让王老爷神情一愕,惊喜交加王二汉的回来,就代表着这事稳了,王家庄又给盘活了。
元始诸天
元始诸天
元始诸天 第二三六章剑光雷音
王家大宅,门前!
一青袍道人倚靠石狮旁,一卷包袱斜挂石狮头上,神态慵懒从容。
青袍道人眸光中,映衬着一点点金光,盯着王府上空。
一点点赤色云气,蜉蝣于王府半空,内中赤色带金,有仙鹤展翅当空,每一展翅都有袅袅云气汇聚。
只是仙鹤气象中,一点丝丝腐朽衰败的乌黑,在鹤身胸口不住浮现。若非冥冥中一点青气垂青,不断消磨乌黑腐朽,这一只仙鹤早已化为虚无。
然而,仙鹤固有青气庇佑,但乌黑腐朽一直没有根除,仍让仙鹤显得有气无力一般。
“好个王家,真是一脉相承,祖荫庇佑。”
一直观望着王府上空气象,荀少彧手上折了一节蒿草,嘴角不由泛起一抹笑意。
“仙长啊……小老儿,可是把您盼来了。”
不多时,王老爷一踏出府门,疾步上前,畅然大笑。
这老爷子能在一庄几百户中,颐指气使,让众多王氏族人俯首帖耳,自然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土财主这般简单。
看似有些痴肥的他,足下健步如飞,谦逊道:“仙长法驾至此,小老儿理当十里接迎,如今却让仙长在门前多待,让小老儿惭愧,惭愧啊。!”
荀少彧抬手,止住王老爷的客套言辞,稽首道:“贫道法号清风,为祖师坐下弟子。”
“老信士无需如此客气,贫道修行浅薄,却当不得‘仙长’之称,老信士如此赞誉之盛,倒让贫道涩然。”
王老爷笑呵呵的,一点也无在府中时,表现出的焦急心切,神态中一派落落大方,并未有轻看荀少彧年少的异样。至于心中如何想法,没表现出一丝一毫。只是礼数周全,将荀少彧请入府中,直入正堂落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