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崔媛媛红着脸颊,闭着眼睛喘着粗气,喃喃道:“这没皮没脸的日子,过着不就是等这盼头么?这家当要是败光了,还有个甚的盼头?”
“短视了吧?且等着看吧,好戏在后头。”李诚微微一笑,抱了抱这个女人。
崔媛媛轻轻推开道:“这些日子,郎君可没往后院里去,也没回长安城里,武氏母女,还有长安城里的武二娘和金娘子,怕是眼睛都盼干了。回头等肚子里有了音信,郎君再不敢来了。今后就守着娃娃过就好了。”
“胡说八道,我是无情之人么?你且安心吧,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李诚安抚一句,这女人心思敏感着呢,别看她什么都顺着李诚,再没羞没臊也配合,心里有啥想法很少对外说。
丫鬟挑起帘子轻声道:“郎君,娘子,外头来了个人,说是姓金的,从登州来。”
李诚一听这话,哈哈一笑:“来的正好,姊姊与我一道去见一见,自然一切明了。”
金运来在堂前可没敢坐下,一直站着在等,低头时眼珠子乱转,四处打量。这宅子里,上茶的丫鬟,那小脸蛋,在登州那边都能胜过花魁了。家主好福气,好享受。
李诚领着崔媛媛出来,金运来立刻上前躬身行礼:“小的见过家主。”不以下属自居,而以部曲,这是金运来早就相好的。水师的官还在那跑不了,抱紧李诚的大腿最要紧。尤其是这一趟长安之行,金运来更是死心塌地。
“一路辛苦了,这是崔管家,娘子的姊姊,未来的姨娘。”李诚介绍一句,金运来赶紧上前见礼,崔媛媛的身子摇晃了几下才站稳。这话出口,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不然信义毁了。
“小的金运来,见过姨娘。”金运来识趣的很,称呼上选择的很准确。崔媛媛就跟喝醉了似得,有点站不太稳当。还好李诚示意落座,崔媛媛有丫鬟扶着坐下。
“家主,这是货单!”金运来双手奉上,李诚指了指对面。金运来立刻转身奉上。枕头风这种东西,威力太大了。这个姨娘也是个人间难得一见的尤物,枕头风是台风级别的。万万不能得罪了她,必须态度端正。
崔媛媛接过货单,正要打开时,犹豫了一下,回头看一眼丫鬟。丫鬟立刻欠身告退,崔媛媛这才打开货单,扫一眼惊的跳了起来,货单也落在地上。“妈呀!”崔媛媛赶紧捡起来,仔细再看看,揉了好几下眼珠子才确认没看错。
玉手哆嗦着,崔媛媛勉强没有再失态,双手捧着货单送李诚跟前道:“郎君,这……”
李诚只是扫一眼便笑道:“收起来吧,心里有数就行,等着看好戏。对了,别告诉任何人。”崔媛媛深呼吸,欠身道:“妾身告退!”
“恭送姨娘!”金运来很会来事,站起来送了一下。“金管事一路辛苦,且坐着。”崔媛媛快步往后,回到自己的屋子内,一手按着胸口大喘息,这也太吓人了。
“海贸货单”四个字,分外的耀眼。盯着货单上的白银三万两,黄金五万两的字样,其他的东西崔媛媛看不见了。单单这两样就够惊人了,什么人参和新罗婢,熊掌、熊皮之类的,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个时代的白银,价值在黄金之上,愿意是中国白银产量少的感人。黄金价值凌驾于白银之上,那都是明朝的事情了。所以三万两白银才列在首位,五万两黄金反倒居次席。
这仅仅只是一趟的买卖,货物也都是以铁器、丝绸、棉布、烈酒为主。这些东西的成本,在崔媛媛看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金运来在李诚这里呆了半个时辰,起身告辞了。李诚送到门口,两人之间到底说了啥,没人第三个人知道。李诚转身要走的时候,身后一阵喧哗。回头一看,刘铁匠揪着一个汉子,一边往李诚这边拽,一边怒骂:“黑了心肝的白眼狼,家主……”
李诚看过来时,刘铁匠这才停下,冲李诚躬身行礼:“家主,这厮要逃走,被某抓住。”
“嗨,要走就走呗,留他作甚?”李诚笑着作答,刘铁匠急道:“这厮本是长安城里的破落户,要不是家主慈悲,收了他做工,一家老小能吃饱穿暖么?黄三,你家大郎的病是谁治好的?又是谁让他在学堂里读书?”
这时候,一群李庄的庄户都围上来,他们是李诚的基本盘,别人能背叛李诚。他们是绝对不行的,一旦背叛了李诚,天下之大就没有容身之处了,顶了天就是一家卖身为奴的结果。
李诚对庄户们很好,高产种子优先照顾,作坊里的工作也是挣钱多的优先安排。家家户户的大小娘子,都给李家织布挣钱。适龄的娃娃,一律送去读书。小娘子不能进学堂,但是可以读夜校,识字学规矩。宫里的那些女人,教出来的娘子是十里八乡的抢手货。
人心都是肉长的,李诚最欣慰的就是这个了。跑掉的匠人,没一个是李庄的庄户。
“这养不熟的东西,打杀算逑。”一群庄户义愤填膺,喊打喊杀。那个叫黄三的铁匠,蹲在地上瑟瑟发抖。李诚见状上前,抬手示意安静。众人平静下来后,李诚蹲在他面前,语气温和道:“我记得你,相信你不会背主。说吧,家里是不是出了事情?”
黄三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家主,某也没法子,他们拿了某的双亲还有两个小郎,逼某就范!”李诚听了不禁暗暗吃惊,不想这些人如此的没有底线。
“如此说来,是李诚对不住你了,连累你家二老和小郎。”李诚叹息一声,众人听了不禁暗暗心酸,扭头不看李诚,有的还在偷偷擦眼泪。
黄三跪地对着李诚磕头入捣蒜,口中哭道:“家主,万万不敢这么说。黄三不是人啊,对不住家主。要不是家主,一家老小还在吃糠咽菜。今上二年,蝗灾肆虐,河东大户鲜有放粮。黄三带着一家老小,逃难长安……”
黄三一番哭诉,原来他靠着早年学的手艺,在长安城打铁为生。日子过的很紧,听说李庄招工便来了。在李庄干了两年,自己的工钱高不说,娘子也能在作坊里织布。眼看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没曾想有人控制了家人,逼着他离开。
李诚听罢,扶着他起来道:“你且回去等着,最多两日,家人自会回来。”
黄三听了又是连连磕头,李诚示意众人散了,黄三再三叩首告辞。
“去查清楚,黄三这样的情况,有多少户人家?不管是谁做的,都给我记下来,回头慢慢的算这笔账。”李诚回头交代一句,钱谷子在一旁应下来。
东宫,李承乾又对诸位老师演了一天的戏,正要散伙时,房玄龄从外进来道:“殿下,大理寺扣着赔偿自成的款子,说是殿下的意思。不知可有此事?”
房玄龄话音刚落,几个老师的脸色都变了,有的左右顾盼,有的怒视李承乾。其中孔颖达和于志宁,属于立刻要发作的。
“殿下,因私废公,不足取也。”孔颖达直接开喷,都不等李承乾解释。
于志宁目光炯炯,等着李承乾解释。
“诸位师傅不要误会孤,此事乃是大理寺请准,孤也确实点头同意了。”李承乾表示自己很冤枉,这是大理寺的意思。
于志宁淡淡道:“孙伏伽呢?待某去打这老不修一顿。”这火爆脾气上来了,要动手。
房玄龄在一旁道:“孙少卿卧病不起,五日不曾理事。”





书剑盛唐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差钱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差钱
这锅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太子的头上。大理寺少卿不能理事,下面的人来征求太子的意见,没毛病!这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里头毛病大了。
诸位老师尽管性格刚直,但不等于他们就傻。这么粗浅的伎俩,一眼就能看穿。
“大理寺自少卿以下,委过于上,居心叵测,当拿下问罪!”张玄素开口就是要来狠的!
房玄龄咳嗽一声道:“过了,且使人暗查之。”李承乾听着一头雾水,好在他还不傻,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这里头有阴谋!李承乾抬手道:“各位师傅,此孤之过也。”
李承乾主动把责任担下来,反倒引起了一干师傅的怀疑。不过没有证据的事情呢,大家也没有再严厉的斥责。这帮老家伙,心里很明白,太子不喜李诚,被人利用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孔颖达还夸了一句,边上的于志宁皱眉道:“大理寺得太子所准,法理无过,何来改之?窃以为房相之议为上策。”言下之意,改什么呢?改了太子的颜面何在呢?不如悄悄的查清楚再说别的。
这帮老家伙,没一个是好惹的。居然有人暗中阴太子,不查清楚怎么能行呢?
张玄素道:“何人报此事于殿下?”这是要直接问人的名字了。李承乾不敢说,也不想说。这事情怎么回事呢?大理寺派人来征求太子的意见时,正好柴哲威也在场。
李承乾当时的想法是问问师傅们再做决定,不想柴哲威请李承乾私下说话,表示李诚辱柴家太甚,希望太子不要这么快把钱给他,反正这钱也跑不掉。
李承乾一直不喜欢李诚,尤其是自己招揽他时,居然不接受。这让李承乾感到了屈辱。当时也没多想,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回了大理寺那边一句,案子查清楚了再赔。
这样一来事情就不对了,其实案子很简单,早就查清楚了。但是大理寺那边有人刻意在拖,各种借口慢慢的磨蹭。目的就是不想马上把赔偿款给李诚。
“回张师傅,孤忘记了。”李承乾还真的忘记了,那天来的就是一个小官。
张玄素重重的哼了一声,瞪了一眼李承乾道:“昏聩!请太子下令,责成大理寺,尽快把赔偿款项交给事主。赔偿与大理寺有甚么关系?查案子不积极,为难事主挺在行。”
“正是这个道理!”于志宁附和了一句,大理寺居然在赔款上插手,这事情不应该。正经的是前面拿到钱,赶紧给李诚,平息他的怒火才是。现在搞成这样,李诚会怎么想?这对太子没好处,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事情怎么去做了?
尽管对太子很不满,但这个问题上,各位老师没开喷,只是认为太子缺乏经验。很明显,这个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
杜百药咳嗽一声:“以静制动吧!”这话一出,各位师傅都觉得很有道理,要想查清楚,就不能打草惊蛇。但是反过来看呢?李诚那边就不好交代了,但是在关系储君的问题上,李诚受点委屈是应该的。甚至都不必跟他解释。
这个时期的李诚,在一些家伙眼里,还真的不算什么?无非就是根搅屎棍!
也有人不这么看李诚,但是却保持了沉默。这个人就是房玄龄,在他看来,李诚要是连这点风浪都经受不起,也折腾不出这么多的花样来。就算工匠和技术被人挖走了,对李诚的根据来说,没有太多的伤害。左右就是钱财的事情!
一帮老家伙,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定下了。然后李承乾去照做就ok。问题是,李承乾根本就没想派人去查不是,一旦查清楚了,把柴哲威也牵扯进来了,自己私心也暴露了。
太子的这些老师呢,则只负责提建议,具体怎么查的事情,那是太子的事情了。大家都觉得吧,太子只要不傻呢,就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时来说,李承乾也确实有所感触,但是散会之后回到后院,看见正在练嗓子的称心,什么都忘记了。
称心是谁呢?太常寺的乐童!长的让女人自惭形秽的小太监。注意,是小太监。所以,电视剧里的称心呢,年龄好像大了一点。类似的情况,有个专属名词——娈童。
称心见李承乾眉头不展,上前笑道:“殿下烦闷,奴婢唱个曲子给陛下解闷吧。”
李承乾的心情一下就好起来了,公事什么都丢一边去了,先看美人唱曲再说。
东宫没动静,李诚自然也拿不到赔偿,李晋依旧每天都去一趟大理寺,然后空手而回。这个事情,被长安城里的很多人当成了乐子看。问题的背后是什么?李诚缺钱了。不然那么多工匠跑掉了,他却一点动作都没有。
现在的李诚,看起来就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谁都想去咬一口,谁让李家的作坊太挣钱呢?挖到一个好工匠回去,就能弄一个作坊出来,不管什么作坊都是能赚大钱的。
李诚没等到赔偿款,却等来了两个访客。郑有道和白潜夫联袂而来,这让李诚很意外。
不过这两个家伙却没什么好待遇就是了,门房一听是姓郑和姓白的,差点拿扫帚打出去。好在白潜夫及时开口:“劳驾禀报自成,有要事相告。”
两人在门口站着等,都没能进门,门房丢下一句话:“等着。”
没一会李诚就出来了,说实话李诚也很奇怪,这俩为何要来呢?仔细一琢磨把,大家族做事情向来都是这个调调,两边下注,多方投资。只要有一头赢了,这家族就能屹立不倒。
这么一想吧,事情也就明白了。所以呢,李诚出来见一见,这两人在李诚看来,抛开出身不说,还是很有远见和能力的。
“二位仁兄,这一大早的怎么到我这来了?”李诚远远的抱手开口,姿态很热情,说出来的话却不太好应对。白潜夫抬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某走犬也!”
李诚噗嗤一声笑了,这家伙的自黑,化解了尴尬。郑有道挺佩服这货的,点点头道:“然也,你我兄弟,皆走犬也,身不由己。”
李诚哈哈大笑,表示接受两人的解释。其实他们不解释,李诚也不会过分为难他们。
“二位来的好巧!不怕李某介怀耶?”李诚还是挖苦了一句,你们两这时候来,不怕我心里有想法么?郑有道一摊手:“事已至此,我辈人微言轻,如之奈何?”
李诚报以一笑,没有继续为难,此时远端马蹄声传来,踢踢踏踏的密集如鼓。李诚抬眼一望,来的人还不少呢。两人也都看过去,十余骑至,马背上率先翻身下马的是段珪。
“哥哥,紧赶慢赶的,还是比二人慢了半步。”段珪大声说话,身后纷纷下马的,都是一众兄弟会的成员。段珪大步上前,自怀中掏出一叠飞钱,正要说话时,白潜夫抬手道:“且慢!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
说话从怀中掏出一叠飞钱来,递给李诚道:“此洛阳醉仙楼之分红也!钱不多,一万贯!”洛阳醉仙楼的股份,那是李诚给白嬛和郑洁的,所谓分红其实是这哥俩凑的钱。
李诚微微一笑,抬手挡回去:“稍后再说。”说着上前对段珪道:“尔等又为何事而来?”
段珪嘿嘿一笑道:“都道哥哥没钱养下人,我等凑了十万贯,送与哥哥。”
身后一干兄弟会的人都上前来叫一声哥哥,李诚颇为感慨的看着这帮年轻人。年轻人热血上头,做事情就是不挂不顾啊。
再次抬手,把段珪递过来的飞钱挡回去,淡淡道:“且收着罢,回头有一个买卖,兄弟们一起做。”说着一指郑有道和白潜夫:“也有你们一份就是。”
众人诧异,长安城传疯了,李诚没钱用,各个工坊都在停工,匠人都养不起了。怎么送钱来都不要呢?此时房遗爱上前道:“某说过,哥哥不差钱,非要不信。”
众人把视线对着李诚,也不说话,就等着他回答呢。李诚微微一笑,抬手一指东边:“算算日子,也该到了。”话音刚落,一骑飞至,马背上跳下来一人,大声道:“报家主,车队至村口。”
一群人杀到李庄的事情,确实惊动了不少人。野市街道两边的茶楼酒肆里,客人纷纷瞩目。很自然就生出了诸多议论,有人对此很是吃惊。
要知道,来的这些都是兄弟会的人,他们这个时候大张旗鼓来能干啥,很容易猜到不是?
“一干竖子,坏我大事!”萧未央面色阴沉,看着一群人飞骑而过。
茶楼里顿时骚动了起来,不断有人探头去看那些兄弟会的二代,有人面色不悦,有人怒骂“竖子”,场面很热闹。
茶楼的一个雅间内,四位中年男子互相看看,表情惊愕。所谓李诚损失三万贯的赔偿,在大家看来就是个笑话。李诚的损失,算起来不下十万。最重要的还是李诚给人一个印象,孤立无援,没有自保能力。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书剑盛唐 第四百一十五章 沸腾
第四百一十五章 沸腾
现在这些二代齐至李庄,背后蕴含的意义非比寻常。一个李诚还好拿捏,算上这些二代背后的大佬,那就不是谁能轻易拿捏的事情了。这些二代来送钱,鬼知道是不是身后大佬的意思。如果是,那就意味着他们出手了。
没有这些大佬站出来,门阀世家可以肆无忌惮的下手抢夺。这些大佬站出来了,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这是李诚不愿意看见的,也是门阀不愿意看见的。
但是李诚不能表现出不悦来,反而很感动。这几年苦心孤诣的经营,总算有了回报。
“哥哥既然不差钱,为何不反击?”张大象不免迷惑起来,李诚看看四周兄弟,笑道:“都想知道么?”众人整齐的点头,李诚淡淡道:“这天下的棉布是多了,还是少了?”
“回哥哥,自然是少的。”房遗爱回答正确,李诚点点头,又道:“说的是啊,再问各位兄弟,这天下的钢铁,是多呢?还是少呢?”众人这一次整齐的回答:“少了!”
李诚笑了,环视一周道:“你们看,李庄主要量产的就是三样,一者棉布,二者钢铁,三者烈酒。这大唐的棉布和钢铁,多少都不会够的。民间还有无数百姓穿不上新衣裳。原因何在呢?价格太高了。”
众人有点晕乎,这里头的事情有点超出他们的想想了。李诚继续科普:“若为一家之利,李某自然不肯就范,然则放眼天下,棉布钢铁,关乎民生,自然是产量越多越好。有李某在,那些人就算拿到了技术,也抬不起太高的价格。”
“明白了,哥哥的意思,巴不得天下的门阀都投入到棉布和钢铁的生产中,哥哥好去做别的!”靠,说这话的是谁?你怎么不按套路来?怎能能把我的心里话往外说呢?
李诚看过去,居然是尉迟宝琪,这家伙倒是没继承黑铁塔太多的基因,人高马大的皮肤却是白皙。如果颜值再高点,放在现代的网上,二代的身份,应该能吸引不少妹子喊老公。
“呵呵!”李诚强忍尴尬,笑了笑,抬手点了点尉迟宝琪,继续故作高深。
“啪!”尉迟宝琪的后脑勺挨了一下,打他的是段珪:“怎么说话的?所谓做生不如做熟,哥哥既然做棉布和钢铁收益匪浅,何来做别的一说?”
“哥哥高义,为天下苍生所想,为大唐江山所想。”果断有人跳出来,无限的拔高李诚的境界。这个人是谁啊?我喜欢啊!李诚看过去是李崇真,原来是皇族,难怪了。
思想境界就是高啊!不像这些新门阀的二代们,家国天下,家在前呢。重点是李诚可以继续装逼了!桥黑板,画直线,强调一下。
“大善!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了!”
“不想哥哥也尚孟子!”说这话的又是谁?怎么这么讨厌啊?公主我都不尚!我尚个古人?这胃口得多重啊!嗯,理解错误,是崇尚的意思。
一群人说的热火朝天,边说边沿着野市的街面往前走,前方一支车队,正在缓缓而来。也许是东西太沉了,远远的就能听到咿咿呀呀的声音。尽管车轮是包了铁皮的,车轴也是铁做的,但这个时代的车总是会乱响的,让人担心随时会散架。
走在前头的自然是金运来,趾高气扬的样子。远远的看见李诚等人过来了,立刻翻身下马,大步流星上前见礼:“家主,幸不辱命!”
车队停下,街道两边的酒肆茶楼里,探出一堆脑袋。好奇的看着这一车一车的大箱子里装的是啥呢?无数人的心里在冒一个问号,李诚又在搞什么花样?
“辛苦了,先回去再说话。”李诚点点头,转身带头先走,一群二代不明所以,心怀问号跟着往前走的时候,身后突然哗啦啦的一阵响动,众人驻足回头。街道两侧的栏杆后面,一片脑袋往外伸。“嘶嘶嘶!”满大街都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一辆牛车的车轴断了,车子散了架,差点把人给压到。车上的箱子落下,一个箱子直接散了架,将箱子内的东西散落一地。白花花的银锭,闪瞎了满大街的狗眼。
银子!原来是银子!萧未央快速的数了一下车子,一共三十八辆车,每个车上都装了七八个箱子。这么多车银子,那得是多少银子呢?
“怎么会这样呢?”萧未央喃喃自语,一屁股坐在楼板上,也不想起来了,靠着墙陷入了呆滞状态。一直以来,他对李诚都很不服气,觉得就算文采不如他,才智谋略却远在李诚之上。偏偏李泰对李诚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不是把热情用在他萧未央身上。
李诚不是会赚钱么?那我就让你亏钱好了!悄无声息的一把火,烧了个真干净。花钱总是比挣钱容易吧?这一把火,李诚元气大伤在预料之中。之后的事情,也按照他的预想发展。
就在萧未央断定大局已定,李家没有三五年不能恢复元气的时候,李诚用银子说话了。
萧未央仿佛看见李诚就站在他面前,一脸轻松的笑道:“挣钱,就是这么简单。”
这么多车的金银,带来的反响可谓惊天动地。好在摇摆观风者,立刻做出了决定。结好李诚成为了必然,天大地大,利益最大。李诚能给人带来的利益,超越了一切现实。
要知道,大唐的白银产量感人,那么这么多的白银从哪来的?答案呼之欲出了,只有海贸,才能解释这个问题。时下大唐所知的白银主要产地在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水师面对的,恰恰是这些国家。而李诚是水师总管!
整个街道因为这一地散落的银子,出现了诡异的寂静。
“混蛋!”金运来及其败坏,冲到倒下的车前,用鞭子狠狠的抽赶车的车夫。啪的一声之后,李诚的声音传来:“住手!”说着李诚打不过来,金运来停下鞭子,讪笑的看着李诚,一脸的恭敬,腰身弓着:“家主。”
1...157158159160161...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