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这个时候李诚看到唐朝的好处了,他决定的事情,女人只能服从。两人只好过来拉着李诚的手,眼泪汪汪的,白嬛道:“郎君要去,也要做好准备吧?”
郑洁也抹泪道:“妾身不劝就是,海上风浪大,郎君的衣物妾身这就去收拾。”
刘仁轨也摸了过来,见李诚在书房一个人呆着,对着海图发呆。刘仁轨咳嗽一声,李诚闻声看来:“正则也来了么?不是来做说客的吧?”
刘仁轨对李诚的态度一直在变化,最初很不以为然,觉得李诚有幸进之嫌。别看李诚来到大唐后,立功不少,但是外面的传闻却有另外的版本。刘仁轨听到的版本之一,还非常的有说服力。什么内容呢?李诚在吐谷浑,虽然立了战功,但是李靖竭力推荐的事情,民间并不知道。倒是李诚的马匹诗“提携玉龙为君死”传开了。刘仁轨长期在基层工作
,他哪知道那么多呢?
于是在感情上,寒门出身的刘仁轨,偏向了李诚靠拍马匹幸进的版本,甚至李诚在松州的一战成名,也被一些有心人曲解为,那是分了人家牛进达的功劳。唯一可以确定是李诚的才名,但是这个时代有才华的人,哪有靠给皇帝拍马匹升官的?要讲风骨的好不好?李诚在士林清流之中的名声,还真的不怎么地。谁让他怼了孙伏伽、魏征、马周、褚遂良这些人
呢?这么说吧,就算李诚娶了崔氏女,掌握民间舆论的士族,还是有意的做了一些导向。原因很简单,李诚不肯站在他们的阵营内。但是这个人有很出名,至少在关中名气太大了。你还不好太过针对打压他,
那样李世民不能答应。
压制李诚的目的,是为了让李诚看见力量,一旦李诚屈服了,压制他的人很乐意把李诚纳入他们的船上。这些东西都见不得光,只能在桌子低下操作。刘仁轨怎么会知道呢?可惜的是,李诚这家伙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正经的应该在长安过快活日子,却一拍屁股跑登州来了。就连皇帝各种暗示他留下,李诚都很坚决的走了。这样一来,固然是省事了,但是之前针对李诚的一
些布置,也多落空了。
在登州这个地方,李诚就是土皇帝啊。河南道刺史根本就管不到李诚,登州总管兼水师总管,直辖于中央政府。好处是头上没婆婆,坏处是水师缺钱了,河南道根本不管。
刘仁轨现在层次太低,很多事情他还看不到。如果人生轨迹不叫李诚带偏了,在长安呆个十年八年的,辛辛苦苦往上爬的过程中,他才会明白很多之前不明白的事情。
来登州对于刘仁轨来说,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他看出来了,传言不可信,李诚不是传言中那个恃才傲物之悲。这人就没啥架子,威严啥的也不要提了。
等到水师开始练兵,刘仁轨算是服气了,一群大字不识的灶户,加上一群农民,在李诚的手里,几个月的功夫下来,队列严禁,进退有据。
这还不是刘仁轨最佩服李诚的地方,他最佩服的还是李诚制定的一系列军纪,用于约束水师官兵。要知道,这年月的官兵,可不是人民子弟兵。军纪也没有那么严格,只要不出大错,一般军官都不会管。
但是到了李诚这里不行了,当兵的出门,必须穿军装。一旦发现便装出门,等着军纪的严厉处罚吧。还有就是士兵出门,三人以上必须列队。
这些规矩,在刘仁轨看来简直是变态,但是实际效果却很好。“回总管,卑职是来请总管出席明日联赛开幕式的。”刘仁轨还真的没有劝说李诚的意思,身为水师总管,亲自出海趟路,这种事情刘仁轨只有敬佩和支持,绝对不会阻拦的。再说了,许敬宗都拦不住不是
么?李诚想起来了,还有这么一个事情,联赛。这是为了给长期操练的士兵一个发泄精力的渠道,不然那么一群壮小伙子,不找点事情做,迟早要出事情。
书剑盛唐 第三百二十一章 别无选择
在选择什么球类的时候,李诚纠结了一番。其实李诚更喜欢足球,但是现在想做一个足球,难度有点大的说。就算做出来,也不附和李诚的审美观。与其四不像,干脆玩橄榄球。
场地的问题很好解决,登州城军营附近,一大片空地。收拾收拾就出来了,石灰画线,竖起杆子当球门,齐活。规则也很简单,直接照搬就是了。一开始还很担心这些士兵不喜欢,推出之后发现担心是多余的。一群穷极无聊的家伙,突然发现有这么一个好玩的东西,劲头别说了。三两天下来,军营外的空地,被弄出七八个场子,每天一群当兵的在
场地上挥汗如雨。按说现在的训练量不小呢,却丝毫阻拦不了这些士兵们的兴趣。士兵们玩的嗨,很快就影响到了周边的百姓,每当有球赛,一群百姓自发围观。你想想吧,一群荷尔蒙过剩的士兵,发现围观百姓里有不少
小娘子,那还不嗷嗷叫啊。
橄榄球的影响很快蔓延整个登州城。要知道,这年月的群体娱乐活动很少。
最出名的就是马球了,唐朝人打马球那是有名的。但是马球这东西呢,场地要求高不说,你得有马吧?养一匹打马球的马,花费可不是小数。这就注定了,马球不是普通大众玩的。
橄榄球不一样,是个人都能玩。从诞生到现在,不过区区四五个月,已经风靡登州。李诚一琢磨,干脆弄一个军营联赛吧。先弄八个队,然后取前三名,第一名有一个团队奖杯和三天假期,球员有奖牌一枚和实物奖励,就是一身新衣服,也没花几个钱。第二名就一块奖牌,还有三天假期
,第三名就一块奖牌,假期一天。
联赛的规则推出来,整个军营都沸腾了。各营校尉都挺来劲的,组织麾下弄球队。毕竟整个运动和联赛都是总管搞出来的,大家都喜欢,必须弄出好成绩来露脸啊。这活李诚也丢给刘仁轨和吴都尉去负责,这两人动作很快,短短十天功夫,一切准备就绪。只是李诚看见奖牌的时候,嘴角抽了几下。这奖牌也太敷衍了,金牌是铜做的,上面延边贴了一层金箔,银牌也
是铜为主,只是镶嵌了银边。铜牌倒是真的铜做的。
这个联赛开幕,李诚也是恶趣味十足,特意让人请了登州城里青楼的娘子来,举个牌子在前面走,搞出一个入场仪式。
“嗯,明日我一定去。”李诚点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事情必须去啊。
刘仁轨告辞离开,走到门口又回来道:“总管,有两个事情,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诚心一抽,来了!还是很客气的笑道:“请说!”
刘仁轨咬咬牙道:“总管亲赴险地,卑职敬佩不已。只是一者切不可与外藩结交,二者不可善开边战。答应这两条,卑职就什么都不说了。”
听了这个话,李诚不免暗暗得意,刘仁轨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这家伙彻底服气了。
刘仁轨的问题,李诚其实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刘仁轨是个聪明人。既然是聪明人,那他迟早会想通的,至于服气不服气,这都不是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之前可是有一个裴行俭摆在那的,李诚带着裴行俭在松州,那是建功立业,钱也没少挣,最后还是不肯跟着李诚混。两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门第。裴行俭是姓裴的,河东裴氏。也就是说,有没有李诚的赏识,有没有苏定方的赏识,对于裴行俭来说,上升通道都不是问题。他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自身的能力问题,
只要有能力,就一定有他展示能力的舞台。
刘仁轨不一样啊,他是寒门出身。这个寒门怎么理解呢?大概是家里有几百亩地,撑死了一千亩。全家的资源,都供给他这个读书人。然后就没然后了,他的未来全的靠自己。
历史轨迹,刘仁轨是得到李世民的赏识,棒杀了折冲都尉。从此进入高层视线。李诚来乱搞一通,刘仁轨预定的通道就断了。他是个聪明人,心里的别扭过去之后,不难想明白一个事情,自打他被李诚点名进入水师的那一天起,他的未来就跟李诚脱不开关系了。不管他怎么表现,别
人都会认为,他是李诚一伙的。
道理就这么简单!
刘仁轨的觉悟来的晚了一点,还是建立在他对李诚服气的基础上。这样一来,他这个长史就进入角色了,必须从李诚利益的出发点考虑问题。
刘仁轨很直接的谏言,李诚听了自然非常满意。不求他心悦诚服,但求他进入角色,从厉害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两人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事情,那就简单了。
“正则所言极是,以后有什么话,只管说。不要担心忠言逆耳!”李诚笑了笑,头一回亲自把刘仁轨送出门口,这也算是一个态度了。
走出门口的刘仁轨也松了一口气,他说那一番话,其实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李诚很坦然的接受建议,说明这是个好的开头。相比之下,刘仁轨觉得,许敬宗才是个人物啊。
为啥会这么想呢?好好的在长安编书的活不干,丢下来往登州跑。固然有皇帝派来监视李诚的嫌疑,但是更多的还是需要勇气吧?毕竟经常在皇帝跟前晃荡的人,升官才快啊。
可以这么说,许敬宗的勇气和魄力,刘仁轨此刻有点自愧不如的意思。送走刘仁轨,不等李诚回转,门口来了个房遗爱。这帮二代在登州呆了一段,一番置产兴业之后,都各自离开了。房遗爱、程处弼、尉迟宝琪三人选择了留下,程处弼和尉迟宝琪在水师陆营内混个校尉,
各领一营人马。
房遗爱很是羡慕他们,但是却不能留下,不是他不想留下,而是必须要走。
见到李诚的时候,房遗爱满脸愧色道:“哥哥,小弟过些日子,就要回长安了。”如果说刘仁轨安心在水师干是别无选择,房遗爱离开登州,也是别无选择。
书剑盛唐 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
驸马!这个名词在民间意味着一步登天,攀龙附凤。看看民间戏曲就知道,什么《女驸马》《铡美案》等等,驸马就是个锅,什么都往里装。
实际上做驸马是很苦逼的,多数情况下,驸马就意味着一辈子做一个富贵闲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是求不来的好事,但是对于有志青年,还有那些士族子弟,做驸马很不爽。
大丈夫要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尚公主做驸马算什么回事呢?好吧,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唐朝的这些公主,活的太过精彩了。她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生活态度极为奔放。
唐朝也不是没有士大夫阶级认可的公主,但是这一类公主,多数早夭。翻翻《唐书》,驸马头顶草原,公主蓄养面首,公主干政,这一类的记载不要太多。
总归这是个男权时代,唐朝公主们的强势,就算当时不说,世人心里自然是抵触的。
房遗爱和高阳的记载存在争议,固然有后来文人抹黑之嫌,但是也不难看出,唐朝公主的作风。房遗爱这个人呢,在李诚看来固然不聪明,但也不会傻到老婆偷人,他看门的地步。
至于后来牵扯到谋反中去,李诚怀疑可能是受到了高阳的牵连。要知道,高阳胆子不小,或者说是给惯坏的孩子。这种人一旦脑子抽了,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房遗爱前来告别,李诚还不好说啥,总不能来一句“看紧你媳妇。”这话说完,真的要友尽了。特么的还没过门的媳妇,你这么不是咒人家么?房遗爱来告别,那是因为家里另外有安排,在北衙里头安排个
差事,打磨几年,等公主年龄合适就成亲。
送到门口时,李诚来一句:“兄弟,不管将来遇到什么难事,记得你还有个哥哥。”
一句话把房遗爱的眼泪都快说下来了,正色拱手道:“哥哥高义,小弟记下了。”这人呢还是比较实诚的,知道个好歹。认人做事也比较一根筋!
程处弼没立刻走人的意思,而是笑道:“哥哥,带上小弟和一队官兵吧?”
李诚看过去,一双真诚的眼神,这是真的在担心自己。兄弟会十二人,选择加入水师的就三个,房遗爱还留不下来。程处弼和尉迟宝琪这对冤家,反倒是留下来了。“我是去做买卖,又不是去打仗,带着你们干啥?十几个随从都多了。”李诚还在解释时,尉迟宝琪快马赶到,远远的翻身下马:“哥哥要出海,如何能不带小弟?”说完还瞪一眼程处弼,那意思你居然撇下
我?
李诚又是一番解释,程处弼和尉迟宝琪却不肯松口,死活要各带百人相随做护卫。
李诚稍稍沉吟道:“这样,你们各带二十人,我只要带上李山几个就行了。”
这趟出海,鬼知道会遇上什么风险,李诚还是决定要稳妥一点。多带点人,有点事情打不过也能跑不是?程处弼还要说,尉迟宝琪先道:“如此最好,小弟这就回去准备。”
程处弼的话给赌回去,匆匆告辞,追上尉迟宝琪怒道:“你甚么意思,置哥哥安危于何地?”尉迟宝琪回头冷笑道:“哥哥做了让步,我没脸得寸进尺。回头别跟着去的机会都没。”
这个道理程处弼很清楚,只是觉得心里不舒服,被这厮抢了先手。
“这等实体有何可争的,回头跟着哥哥在外,遇见事情别躲在后面就行。”程处弼嘴上绝对不能输,尉迟宝琪只是笑笑,眼神里充满了“关爱智障”的意味。
李诚出海自然是不能对外说的,绝对要保密的事情。两天之后的清晨,李诚带着三个随从,悄悄登上了水师最大的战船。这条一千料的战船,是唯一没有装货物的船。
碍事的拍杆拆了下来,八牛弩留着,这是吴都尉死活要坚持的事情。他的道理很简单,一旦有事,这条船跑起来够快就行。对此,众人的意见意外的统一,李诚坚持都没用。
这就是没打算让李诚有机会打海战,随行的十条船都是商船。登州本地有六条船,新罗海商四条船,一起离开登州,奔着现代地图上的旅顺方向而去。吴都尉来亲自担任了船长,而且还是旗舰的船长。这条的船的武力一点都不差,前二后一,三副八牛弩,水手加战兵近百人。人人强弩在手,横刀在腰,为了李诚的安全,算是挖空心思了。说句不好听的
,真遇见大批海匪或是敌国的船队,金运来不会给李诚冒险的机会。
“海匪好办,这片海域最大的海匪头子黑寡妇,只要收钱就放行。倒是高句丽和百济的水师,对大唐颇有敌意。”吴都尉跟在李诚身边,小心的介绍情况。这次出海,吴都尉也是拼了,私下里几个前水师的校尉一起商议时,面对大家对李诚用人的抱怨,吴都尉反倒呵斥:“换成谁在水师总管的位子上,能不用自家兄弟?总管不过安了三个陆营的校尉,算是厚
道的。”毫无疑问,这说的是刘仁轨、程处弼和尉迟宝琪,实际上刘仁轨就没怎么上船,他基本是在抓总,负责全局执行的人物。总管府的长史才是主要职务,水师校尉是兼职。李诚的目的是让他经常接触基层,
为将来接任水师总管做准备。
一身便装的李诚,手扶船舷,看着渐渐远离的登州,最后就剩下一条还海岸线,这才回头笑道:“别紧张,我们是出来做买卖的。”吴都尉很想说自己不紧张,但卑职真的做不到啊。这次出海,他是在赌,不赌不行啊,别看他嘴上训斥老不下,实际上危机感很强烈。本以为水师下属两个郎将,总能混到一个,现在看来不稳了。这也是
他死活要跟着一起出来的原因。
跟水师总管一起出来,共一回生死,这郎将的位置才算心里有谱。不然鬼知道会朝什么方向发展,长安城来的两个校尉,出身都吓死人。刘仁轨这个长史,李诚更是大胆放权。吴都尉不知道的是,船队离开登州不过半,就给人盯上了,远远的一条快船满帆飞驰。
书剑盛唐 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是买卖人
“总管,那便是大谢岛!”金运来对着地图,指着前方的一个海岛。因为海面高度的问题,现代地图上的很多岛屿,都在海平面下。这就导致了很多暗礁,在海上航行的话,如果不熟悉海况,撞上暗礁那是要死人的。别看吴都尉自领船长之职务,离开登州后,实际的船长
还是人家金运来,别人也不敢领航啊。对比后来的地图,不难发现从登州到旅顺这一段,岛屿的名字都不一样。明朝时期的铁山岛,这时候在海面之下。现代地图上的长岛,应该就是大谢岛。海岛面积要小很多,周边诸多岛屿,在海面下以暗
礁的形式存在。
船队离开登州后,朝东北方向行驶,绕一个弯子,然后再北上,目的就是为了避开诸多暗礁。登州北面的海域,岛屿众多,在唐朝就意味着暗礁众多。
这个时代的海面上,从登州到辽东半岛,露在海面上的岛屿,有名字的也就五个。自南往北,分别为大谢岛、龟岛、歆岛、未岛、乌湖岛。其中以大谢岛、龟岛、乌湖岛为大岛。
海匪头子黑寡妇的巢穴之一,就是乌湖岛。所谓狡兔三窟,黑寡妇纵横这一片海域,自然不止这么一个巢穴,黄海海域还有广鹿岛,海洋岛,都是她的巢穴之一。
其中广鹿岛比邻辽东半岛,是黑寡妇登陆高句丽的跳板。每年夏秋两季,粮食收割之时,就是黑寡妇上岸抢劫的时候。
提到航海,就绕不开黑寡妇。所以,金运来提了一句:“眼下距离黑寡妇的巢穴乌湖岛,尚且有些距离。此番北上,卑职不欲生事,真的遇见黑寡妇的船队,交点买路钱就是。”
金运来这是提前预防,免得李诚不买账,回头要跟黑寡妇掰腕子,那就麻烦大了。商船就是商船,挣钱是主要目的。只要黑寡妇的条件不苛刻,金运来等海商就能接受。
李诚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心里还是很吃惊的。这个黑寡妇是个人才啊,居然学明末的那帮船主,收海上过路费。“嗯,眼下朝廷水师初兴,一时半会也动她不了。不如这样,回头主动去乌湖岛拜访一下,跟她好好商量商量,能不能这样,我们交年费,她在过路费上优惠一点。”李诚笑呵呵的说着,丝毫没有抵触的意
思,金运来直接傻掉了。
还有年费这种操作?总管大人是什么脑子?怎么想到这招来讨价还价的?
李诚要知道他这么想的,自然是很得意了,这还要想?汪直、郑芝龙,这都是榜样啊。
其实李诚还有一个想法没说出来,啥想法呢?招安啊!水师第一批只有三千新兵,现在还用不上,还在训练之中。要说航海技术,肯定是这些常年在海上打劫的海匪更高。
如果能招安的话,都不用花多少本钱,就能得到一大批合格的水手。
至于说到海匪的匪性,李诚深信,没有人是教育不好的,就算有,那也是能砍死的。
“总管,这个真的行么?”金运来忍不住问一句,李诚淡淡的瞄一眼:“记住了,现在开始,叫我东家,我是买卖人!既然是买卖人,那就要讨价还价,不能她说啥是啥。”
金运来懵逼了,这是海匪啊,你跟海匪也要讨价还价?到底谁才是买卖人?
不行,那可是海匪,必须断了总管的念头。金运来赶紧去找吴都尉,让他劝说一下李诚,不要亲身犯险。吴都尉听的都傻了,我去,总管能不能不要搞事啊。
他还不敢去劝说,赶紧找到程处弼和尉迟宝琪,把事情这么一说。这俩听了根本就不害怕,只是微微一笑道:“不过是个海匪巢穴,我兄弟二人带上护卫,定能保护哥哥周全。”
这还怎么劝?吴都尉傻眼了,怎么李诚和这帮长安来的家伙,没一个脑子是正常的?
不行,吴都尉咬咬牙,硬着头皮来找李诚道:“总管,这可是在海上啊。乌湖岛乃海匪巢穴,沿途海况只有海匪才熟悉,海匪要不肯引水,我方船只过去风险太大了。”
李诚听了点点头:“嗯,我知道。所以要等海匪主动来寻,我才好带着人上岛。”
吴都尉急了:“那些海匪,怎么可能让总管带着一干部曲上岛呢?”
李诚笑道:“那就少带几个咯,嗯,带上十几个人,总不至于让海匪害怕吧?如果连这点人海匪都害怕了,我看那黑寡妇不见也罢,直接开过去打就是了。”
得,不但没达到目的不说,还听到一个更惊悚的消息,只带十几个人就上岛。
吴都尉二话不说,跪在甲板上,双手高高抱拳:“还请总管收回成命。”
“嗤!”李诚笑了笑,吴都尉的反应在预料之中,这事情确实有点吓人。换成自己是吴都尉,也会这么拦着。开什么玩笑,李诚要折在海匪巢穴,登州水师上下还怎么活?
这时候程处弼和尉迟宝琪也来了,两人见状,都露出自信的笑容。或者说,他们俩对李诚有点迷信,李诚说带十几个人就够了,他们绝对不会带二十个。
“早就盼着跟哥哥一道上阵,今日正好,闯一回这龙潭虎穴!”尉迟宝琪听了吴都尉的意思,那是一脸的兴奋。程处弼歪歪嘴:“不过是一群海匪罢了,你也太高看他们了?”
李诚笑呵呵的扶起吴都尉,笑道:“你要害怕,就不要跟着去就是。”吴都尉一听这话,硬着头皮也要昂首挺胸道:“卑职自然是要跟着去的,总管不带卑职都不行。”
一路顺风满帆,下午过半,远远的看见了乌湖岛,迹象一条野狗趴在大海上。
“什么?谎报军情,剁了你!”汤来弟从榻上跳了起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手下的汇报。这不是半个时辰之前,得到的消息,一支船队出了登州,看意思奔着新罗去的。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条大船也在其中。登州水师的大船,整个海面上也就这一条了,汤来弟记忆很深刻呢。现在突然手下
来汇报,船队奔着乌湖岛的方向来了。“回大当家的,没敢瞎说,真是啊!”
书剑盛唐 第三百二十四章 单刀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