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是一片欢呼声。
杜老头自然没啥不满的,按照李诚的意思,杜老头是朝廷的官员了,这船厂就跟他没关系了。交给他儿子来继承就是了,杜老头安心的做官,确保船的质量,还有产量。新船下水,正式海试还要等两天,李诚把吴都尉叫来吩咐:“这种新船,明年会增加很多,还要造更大的船。水师当务之急,是确定新船的性能。海试时间为一个月,期间一定要确保安全,绝对不能大意。
如果出了意外,每人抚恤金二百贯。”
新船要海试这个事情,吴都尉还真的没有概念,这是李诚提出来的,他只能接下来。
这年月在海上讨生活,就是在生死线上找饭吃。李诚的态度,吴都尉和麾下都很感动。水手的命不值钱啊!二百贯的抚恤金,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三五年内不愁吃穿了。新船下水,李诚兴致却不算很高,这就让杜老头有紧迫感。李诚要求造更大的船,这对他来说压力很大。新船下水只是第一步,还有两天的时间,要给战船装上拍杆和八牛弩。船上不仅仅是水手,还有一
队战兵。
运气的是,这个时代的气温较高,冬天的渤海封冻的时间很短。新船还有足够的时间,在封冻之间完成海试。
相比于李诚的平静,刘仁轨和许敬宗就没法平静了,前者是因为新船之大,让他感到兴奋。头一回对水师的前途看好。后者则在担心另外一个问题,造船的钱从哪来?
这一条新船,据说造价就是一千贯,用的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装备。水师,从来都是很烧钱的勾当,不像地面部队,一般的府兵,有把刀,一件皮甲,就能拉上阵去打仗了。水师则想都不要想,跳帮作战之前,都是最大限度的杀伤对手。火攻才是这个时代海战最具威力的战术。
书剑盛唐 第三百一十七章 战法
在人们的印象中,李诚是火攻战术的高手。实际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松州的一把火,烧的是很爽,更主要的原因是对手不行。而且水战的话,李诚真是个外行。
正因为如此,所以李诚在新船装备完毕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要求:“新船海试,我要上船呆几天。”一句话说的吴都尉差点就跪下来了,赶紧拦着道:“总管,此事万万不可。”
开什么玩笑,这是一条新船不假,但是龙骨是拼接而成的,鬼知道一个浪过来,这船能不能扛的住。现在是秋末,海水贼凉,船要是散了架,那是要死人的。
同行的许敬宗也出言阻拦:“自成,自重啊!”李诚还真不是想装逼,实在是作为水师总管,现在不抓住机会熟悉海战的模式,真的遇见海战,他就得抓瞎。
“延族不必多言,我意已决。随船出海,参与第一次海试。时间为两日。”李诚很果断的表示,众人一看怎么都拦不住,只好闭嘴不言了。
“总管, 卑职请从!”刘仁轨一直在边上平静的看着,这时候站住来说话了。
李诚对此深感欣慰,这货才是将来水上的悍将,白江口一战,那是刘仁轨指挥的。
“善,准备准备,明日一起上船。”李诚说着转身就走,回到家中,两个女的知道了,赶紧过来劝说:“郎君,新船如何,不得而知,何必冒险呢?”郑洁劝完了白嬛劝:“郎君,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李诚好一番安抚,却丝毫不起作用,一怒之下放大招,一手夹一个进屋关门。
晨起,梳洗之时,武约出现了,一脸的不爽,小声嘀咕:“明明要出海冒险,还不知道爱惜身体。”李诚看她一眼,这丫头一晚上没睡好是肯定的,脸色不是很好看,眼圈也黑。
呃,李诚明白了,这年月的房子隔音不好,就算是三进的院子,白嬛那海豚音,还是能传的很远的。不理她,继续熟悉,更衣,出门。
“喂,活着回来啊!”武约追出来,带着哭腔。李诚站住,回头,武约扑了上来,抱住腰脸贴过来:“你要出事不会来,我就下海找你。”
“安心吧,我不会有事的。”李诚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这小娘难得真情流露。
翻身上马,李诚远去,武约回头瞪着两个互相扶持站在门口的女人,怒道:“出海风险之大,你们不是不知道,还缠他一夜不休。”
白嬛低头转身就走,郑洁却怼回来一句:“郎君要,我们能拦的住?你行你管着啊。”
太阳升起的时候,整装待发的新船缆绳收起,一行水手用力的撑着船离开码头,两边八桨使劲的划动,船向大海深处行去。
“升帆!”负责指挥这条船的是金运来,他才是最熟悉这片大海的人,想到李诚就在身后,金运来一阵没来由的激动,声音都在发抖。李诚在船上就没有安坐不动的意思,东走西看,最后停在船头,这里摆着两具八牛弩,小臂粗的箭只,箭头带着钩子。这个时候的海战,大概的过程是这样的,勾住对手的船,绞盘拉近距离之后,拍杆一
顿乱拍,弩箭对射,跳帮白刃战。用八牛弩把对手的船击沉,不存在的,那是神话故事。别说八牛弩了,就算是大航海时代的大口径前装火炮,想击沉对手的船,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小。而且那会的海战,经常一打就是一天,可能第二天还
要接着打。
毕竟对手是活的,不是死物,会跑路的,不可能停着不动,让人当靶子打。近代欧洲的战舰,动不动就是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炮。原因自然是火炮的准度,还有击沉对手的难度。
海战是个很复杂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的海战,能干死对手的手段,实在是有限。“如果遇见海匪,你会怎么做?”李诚突然问了一句,不等金运来回答,边上传来一声:“哇!”李诚笑着看过去,趴在船舷上的刘仁轨,正在吐!晕船是很正常的,不晕船才是不正常的。李诚很想说:吐着
吐着就习惯了!
这段时间,李诚没少跟着船下海,基本适应了。还不是很适应的李山,躺在加班上装死!这家伙,在岸上就是头老虎,在海船上就是条死蛇。 “回总管,这船上不下百人,遇见海匪,我方船大,追上去打就是了。追上了都不要打,直接撞它就是。总管请看,船头有撞角!”金运来指着船头,李诚这才发现,一个突出的尖锐部分,外面还包着一层
铜皮。这才是大杀器啊!“你仔细说说,这条船如何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李诚提问,金运来却很是思考了一番才回答:“总管,此船之大,这片海域无人能比。如船身结构坚固,只需一撞,对手便分崩离析。”问题还是转回来了
,这条船的坚固属性是关键。“如果不够坚固呢?”李诚其实也不是很有信心,毕竟这是第一次。你还别说秦朝就有徐福出海的故事,就算是有,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技术都失传了。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工艺的消失,都跟改朝换代
有关。
朝代的频繁更迭,是技术传承最大的敌人。这主要还是因为工匠地位不高造成的,还有就是敝帚自珍,学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思想在起作用。“回总管的话,眼下看来,即便坚固程度不足以撞击,以此船的规模,遭遇一般的海匪,要走也是很轻松的。就算要战,以我船之大,先以拍杆机打,再以弓弩射之,居高临下,敌难当也。”金运来充满了
自信,主要这条船够大。
根据他的了解,这片大海上,能有个五百料的船,就算是大船了。
“唯一可虑者,敌以小船火攻。”金运来做出了总结,言下之意,单挑无敌!
正说着话,高处桅杆上的了望水手喊了一嗓子:“左侧有船!”金运来等不及招呼李诚,大步上了高处,盯着远方,一艘海船正在海上行驶。
书剑盛唐 第三百一十八章 看不到未来
“是黑寡妇!”金运来深受其害,自然是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条五百料的海船。
李诚站船头一阵蛋疼,就他这视力,在海上能看多远不知道,肯定比别人都强点。即便如此,看见对面海船上的人,都是个小点点,想蚂蚁似得大小。
望远镜啊!李诚怨念无边,怎么把这给忘记了。初中物理只要及格,都能知道原理。大规模量产不要想了,没有合格的玻璃,找工匠慢慢的打磨水晶,总能搞出一副来吧?
“总管,怎么办?”金运来凑近了,发现李诚脸色不好看,加了点小心。
“能追上么?”李诚抬手一指,金运来瞅了瞅距离:“运气好的话,天黑后能追上。”
“那还追个屁,返航吧。”李诚无趣的摆摆手,在大海上要是白天遭遇海匪,凭着船大人多,还能浪一波。晚上的话,各种不利因素,都可能带来危机。
大概是觉得水师的战船没追的意思,前面的海匪居然兜了个圈子不跑了,耀武扬威的样子。气的穿上一干水师的官兵坡口大骂,各种污言秽语。
李诚掏了掏耳朵:“别骂了,赶紧回去吧。出来是海试,不是来练嘴皮子的。”
金运来赶紧下令,舵手调转方向,满帆而去,争取在天黑前回到登州水寨。“什么?居然没追?”汤来弟也是一脸的不爽,城里的情报说,那个小白脸水师总管要跟船出海,还没带其他的船护航,汤来弟动了心思,打算来一个诱敌深入。这都是在海上混成人精的家伙,诱敌的招数
都是很熟练了。
没料想,明明对手船大人多,在这边主动挑衅之下,居然没追过来。汤来弟觉得浑身力气都没地方使,站起来扶着船舷看过去。登州水师的新船,在海上一个掉头,回去了。“追上去,我看他还有没有脸继续跑。”汤来弟气的跺脚,仿佛一碗白白嫩嫩的肥肉在眼前,却怎能都吃不到嘴里。汤来弟打的好算盘,只要设计拿下这个总管,先成了好事,然后再招安。也混个朝廷水师
的官员做做。
至于说李诚会不会穿上裤子就不认账的事情,汤来弟倒是没多想。再不济,回去当海匪头子就是了,真的能弄大肚子,那就生下来就是了,又不是养不活。
这女人的思维很奇特,打心里对男人就不信任。小白脸被她当成配种的对象了。
“总管,那黑寡妇追上来了?”金运来过来汇报,李诚听了嘴角冷笑道:“爱追不追,全速返航。没时间跟她兜圈子,以后有的是时间收拾她。”
脸面对李诚来说,这个时候不重要。在大海上,安全从来都是第一位的。别把自己弄成历史上第一个淹死的穿越鬼就行。
海面上出现了这么一幕,水师的大船全速返航,海匪的小船在后面追。一干水师官兵气的肺都炸了,但是却无可奈何。李诚下了命令,谁也不敢违抗。
金运来觉得这样不行,赶紧来找李诚道:“总管,士气不佳,对今后水师作战不利。”李诚坐在椅子上,靠着船舷,随着海浪的起伏打瞌睡,眼睛都不睁开道:“士气不佳就不佳呗,总比追上去,让人用小船放火烧成灰要强吧?你去,就按照我的话来说,谁要还气不过,自己弄条舢板下水应
战,我升他的官。”金运来一阵愕然,再仔细一想,浑身冷汗就下来了。他也是立功心切,才有掉头打过去的想法,现在李诚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这打回去真不是最佳选择。明明船小,还干追上来,这不是摆明的有阴谋
么?
金运来赶紧掉头回来,踹了一脚身边的有气无力的水手道:“你们会打仗,还是总管会打仗?觉得收起了是吧?刚才总管说了,不服气的自己弄条舢板下水应战,总管升他的官。”
一干水师官兵顿时安静了,目瞪口呆的看着金运来,这话说的,这是送命好吧?
“嘿嘿,现在追上去,一个时辰后,天黑了,附近的小岛上杀出来十几条快船,带着火撞上来,都特么的下海喂王八去吧你们。”金运来见众人崔头丧气,得意洋洋的说着。
“总管诚公一眼就看穿海匪的诡计,这才下令返航。明白了吧?这就是总管为何是总管,你们却只能做一个苦哈哈的原因。都散了吧。”金运来回到李诚跟前,总算是李诚睁眼了,难得的表扬一句:“做的不错,明年跑这条航线去新罗、东瀛回来,只要挣到钱,本总管上奏朝廷,设船舶司你来船舶司做官。”李诚一个大饼丢过来,金运来顿
时喜上眉梢。
汤来弟的船在后面嚣张的追了半个时辰,非但没追的近一些,反而越来越远了。这一下汤来弟明白了,对面铁了心不鸟她。汤来弟下令返航,一干海匪得意洋洋的叫嚣。汤来弟却是一脸的阴沉,坐在椅子上不说话,其他人没想到的事情,在她这里却已经看到了巨大的危机。那条船跑的比自己的快,快多少呢?汤来弟估算,如果都是全速,那条大船跑一个时辰,顶她的船
跑一个时辰多一刻的样子。这可真不是什么好消息,要知道那是水师的船。现在只有一条,但是官府的力量何其强大,只要有足够的钱、材料和人手,杜老头那里一条船的工期,也就是半年的样子。杜老头现在是三个船坞,加两个
一年就是十条船的速度。这么一想,汤来弟真是笑不出来,不要太久,三年以后,这片大海上哪里还有海匪的生路?都得搬家,搬的近还不行,搬的远了就到东瀛了,更北面的冬天那个冷啊。到时候真的逼着往北面逃,都不用水
师来打,大家都得冻死。
想到这里,汤来弟招安的心思更迫切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可以接近水师总管呢?汤来弟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完全看不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书剑盛唐 第三百一十九章 没钱了
登州城里手艺最好的首饰匠人被传到总管府,来的快去的也快,原因他表示还有手艺更好的人,不过在齐州。这就是小城市的痛苦,这匠人打个首饰还凑合,打磨镜片的技术含量太高,他根本不敢接这个
活。
李诚打发了匠人后,很是郁闷,这个时代手艺最好的匠人,在长安啊。当初在长安,怎么就没想起来找匠人弄望远镜呢?失误啊,主要还是人太懒了啊。没辙,只好闷头在家里画图,然后写封信,让人带回长安去,要求亲自交给崔芊芊,让她亲手督办,而且还要绝对保密。这玩意,用在军事上价值很大,关键是搞清楚敲门后,没啥技术含量。当然不能跟
真正愿意上的光学望远镜相比,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心情不佳的李诚,只好把拿一群新兵撒气,每天都要操练一番。这个时代的军队,说的难听一点,十天一操练就不错了。李诚这种每天都要操练的搞法,水师上下都是胆战心惊。
一致认为,李总管在海上受了气,大家都当心点,别撞枪口上。
实际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李诚也听到了风声,心里一想这是好事啊,解释个屁啊。
一群水师新兵,每天一早就给尖锐的哨音惊醒了,然后各种看上去非常变态的事情来了。
先练站,后练走,这都不算事,还有内务。营房里的杯子要叠的整齐不说,吃饭的碗,梳洗的器具,都得摆的整整齐齐,一丝一毫的乱都不许出现。刘仁轨都在担心水师要哗变了,最终却平安的读过了最初的两个月。新兵老兵,都适应了李诚的搞法。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吃的好。这还要感谢崔成,来到登州后,大力推广养猪。水师官兵三千余
人,得益于此,每三日都能吃到一次肉。
刘仁轨一直跟着训练,就在他觉得差不多,该上船操练的时候,李诚又玩出新花样了,啥啊?美其名曰,拉练。最初是每次全服武装跑十里,后来发展到每次二十里。
不知不觉之中,冬天过去了,登州水师官兵被操练的欲死欲仙。每次觉得应该是个头的时候,李诚又搞出新花样来了。
时间进入贞观十三年,大地回春之际,三千登州水师,在李诚看来算是有点样子了。别说在海上了,就算是在陆地上,那也是一支能顶事的队伍。
既然是水师,那就得上船啊。新老士兵,开始了船上的操练,李诚制定了很细致的军规,就算是在海上飘着,每天都得在加班上列队站一阵。
刘仁轨开始跟着船下海了,一开始觉得吧,李诚可能也会跟着来,继续祸害水师官兵。没料想,李诚只是丢来一份章程,让刘仁轨全权负责海上的操练,不懂不要紧,跟着学啊。
这年月海上作战的手段乏善可陈,对于刘仁轨来说,难度不算很大。这活倒是干的很顺。
李诚消停了没两天,又开始不安生了,让人把金荣和金运来给叫来了。“都回去准备准备,三天之后,我们出发,走一趟买卖。”李诚一开口,金运来直接就跪下了:“总管,这可万万使不得。”堂堂的大唐水师总管,你要跟着商船出海去跑买卖,你这是要吓死人啊。作为一方
大员,怎么说你才好啊?李诚才不管那么多,手一挥:“我意已决,回去准备吧。”这条航线,李诚不亲自跑一趟,怎么都不会放心的。如果是现代地图,不难看出来,李诚选择的航线是从登州到旅顺,然后沿着海岸线一直跑,高
句丽、百济、新罗、对马岛,最后是东瀛。
金荣和金运来不敢接这活,赶紧出来汇报,一个去找武约,一个去隔壁的水师新衙门找许敬宗。果不其然,武约听了立刻跳起三尺高,拎着齐胸襦裙,一溜小碎步,杀到李诚书房。
“姐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姐夫身系一大家子的未来,如何轻易犯险?”武约急的眼泪都要下来了,要知道李诚这臭脾气,他要做的事情,一般人根本拦不住啊。
果然,李诚听了只是淡淡一笑:“这算什么危险?更危险的地方我都闯过来了,这次也一样,你要对我有信心啊。”李诚笑着安抚,但还是小看了这个时代,人对大海的畏惧。
“茫茫海上,遭遇风暴,如何得了,不行,姐夫非要去,我就去跳海。免得真的出了事情,回去没法子跟姐姐和阿娘交代。”武约真急了,连连跺脚。
可不是么?武顺孝期已满,就等着李诚请假回长安,把武顺娶过门来。这个时代的家族,男人是顶梁柱,李诚出了事情,大家都不好过。
许敬宗这边也吓个半死,一溜小跑的过来了。这边武约还在劝说,许敬宗出现了,赶紧道:“许总管来的正好,我姐夫不听劝。”许敬宗见状,冷静下来。
“三娘莫急,去弄茶水来,许某与总管好好说说。”
武约这才出去,许敬宗坐在李诚对面抱手道:“自成!”李诚抬手摆了摆,打断道:“延族,这一趟我还非去不可啊。”
许敬宗点点头:“愿闻其详!”李诚低声道:“水师快没钱了,我带来的那点家当,也撑不了半年了。”许敬宗浑身一震,怎么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
实际上水师的情况一直不算好,目前为止,最大的开销是造船,钱都是李诚先垫付的。登州三县的税赋,扣除各县的开销和俸禄之后,结余非常有限,多亏了咸鱼卖掉,这才勉强维持住水师官兵吃喝穿戴的开销。整个水师衙门,那么多官员的俸禄,李诚还欠着三个月的呢。本来打算自己掏
腰包,想想不合适。
朝廷的水师的官员,你掏钱来养着,李诚想干啥?道理很简单。一文钱难道英雄汉,许敬宗听到这话,顿时也没话好说了。好不容易熬过冬天,谁家里也没余粮啊。水师没钱,还搞个屁?李诚私人倒是有点钱,问题许敬宗不敢开这个口,开口就是在害人呢!回头别叫李诚打一顿。
书剑盛唐 第三百二十章 沆瀣一气
“自成,没钱可以上奏朝廷啊!”许敬宗苦口婆心,真的是为李诚想。他是副总管,但他是来抱大腿的,这条腿要是在海里折了,他抱个屁啊。
“啧!这可不是你该说的话啊!”李诚笑着打趣一句,许敬宗乐了,找到了点跟李诚相得益彰的味道。起身拍拍屁股:“得,不劝了!”
朝廷,户部,这跟笑话没啥区别。朝廷有钱么?当然有钱了!但是别说户部不答应,李世民都不能答应。本来水师这地方,李世民觉得就不该李诚来。
居然朝廷没戏,那就这样吧。水师,总得发展吧?那就得看李诚能不能玩出一朵花来,大家好跟着一起升官发财了!
走门口,许敬宗又兜回来了:“自成,打算做点啥买卖?”李诚咧嘴一笑道:“怎么,想掺和一手?”许敬宗摇摇头:“没本钱啊,别的不说,船就买不起。”
李诚笑道:“我借你点?造条一千料的船,回头一年跑两趟,就是一千贯的利。一条船现在的造价八百贯,一年就能赚回来。”
“我也没合适的人手啊?”许敬宗想了想,还是动心了,这货贪财着呢。
“好办,请人就是了。民间有的是老跑船的,跟着大队一起走,不碍事。”李诚再次鼓动,许敬宗想了想:“那成,回头欠条写好我送来。”
好嘛,本来是来劝说的,搞成沆瀣一气了。实在是李诚这个财神的名头太响亮了。
武约看见许敬宗出来,赶紧过来道:“如何?”许敬宗叹息一声,摇摇头:“自成也是逼不得已!”这就是在胡说八道了!实际上许敬宗很清楚李诚的想法,但是没法说实话。
水师没钱,要做买卖,非得李诚亲自去?这不是扯么?关键是许敬宗看出来了,李诚在赌一把大的,赌李世民将来要征高句丽,这就没法拦着他了,这是断人前程的事情。
“我不管,反正姐夫不能去!”武约不干了,堵着门口,不答应不让李诚出门。
一家伙两个女的也惊动了,过来一问都惊的一咋呼。这怎么可以?都指望着李诚呢。
不过这两女的对李诚没啥威慑力,她们说她们的,李诚很不耐烦的起身:“晚上我住军营去!”说着溜溜达达的出去了,留下一屋子女人在那互相瞪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