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怎么拉广告?”王正廷还是不明白。
周赫煊笑着说:“比如明年的华北运动会,可以事先寻找赞助商。由赞助商掏钱,在赛场的围栏上贴商标,或者在运动员的比赛服上贴商标。”
王正廷迷糊道:“这能行吗?”
“怎么不行?”周赫煊说,“一场大型运动会,怎么也有好几万观众,而且还有很多报纸会报道。一旦在现场投放广告,对商家来说效果非常明显。特比是运动员身上的广告,如果这位运动员得奖,记者必然会拍下领奖照片。如果服装上印着某个商标,那这个商标就会随着获奖照片,让所有报纸都进行报道,这多划算啊!”
“似乎可行,”王正廷有些意动,连忙说,“周先生,你再讲细一点。”
周赫煊道:“还可以让商家找体育明星做代言。比如一种饮料,就可以让刘长春、杨秀琼做代言,告之大家说这两位运动员之所以获得金牌,就是因为喝了他们家的饮料。这些都是商机,也是促进体育发展的长久之策,万万不能浪费掉!”
王正廷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周先生果然有商业头脑,难怪能赚那么多钱!”
周赫煊不能做“中国奥运之父”,但肯定能做“中国商业体育之父”.
民国之文豪崛起 553【丢人现眼】
王正廷拉着周赫煊谈了一上午,主要就是关于商业运作的细节。
周赫煊虽然对此了解不深,但他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啊,当即把后世的许多玩意儿都说出来。
两人还敲定下许多规则,比如某产品请体育明星代言,应以一年以上为限,在代言期内,该运动员不得再代言同类产品。并且,体育明星不得代言烟酒类产品,因为这些产品有损体育精神。
这些规则本应该政府来制定,但南京政府显然是个大坑,周赫煊和王正廷只能自己费脑筋。
一直聊到中午,王正廷起身说:“周先生,咱们先去吃饭啊,边吃边聊。今天,我来请客!”
“那就要让王主席破费了。”周赫煊笑道。
王正廷以前当外交部长时,住的是政府安排的官邸。现在失去了官员身份,他在南京期间,只能暂时租住民房。
两人结伴外出,叫了两辆黄包车,打算随便找一家饭馆解决。
半路上,突然一辆马车奔腾而来。
只见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穿着白色太极丝绸短褂,亲手执鞭甘当马夫,拉着缰绳大喊:“驾,驾!”
车上坐着杨秀珍、杨秀琼姐妹,姐姐兴奋地朝路人招手,妹妹则一脸的不耐烦。
马车在南京城内招摇过市,所到之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并对驾马车的褚民谊指指点点。褚民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兴之所至直接站起来,洋洋得意的挥舞马鞭。
周赫煊看得目瞪口呆,无语道:“这褚秘书长疯了吧?”
王正廷不屑地说:“他老毛病又犯了。”
“什么老毛病?”周赫煊问。
王正廷讥笑道:“还能有什么毛病,好色之疾。”
周赫煊仔细询问打听,才从王正廷口中得知,原来这位褚秘书长非常不着调。
褚民谊是民国体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本人也是打太极、放风筝和抖空竹的高手。此君前两年穿着西服放风筝,还号召手下官员也放风筝,结果搞得南京城上空风筝满天飞。
不仅如此,褚民谊既好色又怕老婆,曾经因为偷腥之事,当众向老婆跪地求饶。
这样的家伙,居然能当上行政院秘书长,那可是实权的中央副部级官职!
呵呵,汪兆铭的头号谋士,竟是如此货色。
周赫煊和王正廷来到一家餐厅,黄包车还没停稳,就已经看到餐厅门口的高级马车。
褚民谊站在马车前搂着杨秀琼的腰,而杨秀珍则端着一架新式照相机,正在准备给褚民谊、杨秀琼拍合影。
杨秀琼一脸无奈,下意识地要拉开距离,却被褚民谊死死搂着腰。
旁边有无数路人围观,而且许多都认出了褚民谊,纷纷低声窃语——
“当街搂搂抱抱,真是不成体统!”
“褚大官人又在发疯了,也不怕回家跪搓衣板。”
“可惜了这条南国美人鱼,恐怕难以逃脱褚大官人的毒手。”
“如今国难当头,中央秘书长居然还有心情寻欢作乐。国将不国啊!”
“已经不国了,东北四省尽丧,哪里还有国家的样子?”
“……”
周赫煊听到路人的议论声,当场气得发笑。看来这位褚秘书长真的在南京很有名,连怕老婆都人尽皆知,还得了个“褚大官人”的响亮名号。
王正廷说:“别管他,我们进去吃饭吧。”
“好。”周赫煊从善如流。
两人绕过马车准备进入餐厅,拍完照的杨秀琼立即挣脱出来,大声喊道:“周先生,王主席!”
褚民谊也打招呼道:“两位也来吃饭啊。”
周赫煊笑道:“真巧,上哪儿都能遇到褚秘书长。”
杨秀琼估计是把周赫煊当救兵了,连忙跑到他身边说:“周先生,王主席,午饭一起吃吧。”
周赫煊随口说:“好啊,就看褚秘书长愿不愿意。”
褚民谊当然不愿意,但又不好明说,只得点头道:“正想跟两位先生聊聊,那就一起吧。”
几人寻了个包间,杨秀琼飞快地坐到周赫煊旁边,又对王正廷说:“王主席请坐。”
得,杨秀琼坐在周赫煊和王正廷中间,没褚大官人啥事儿了。
面对杨秀琼如此明显的拒绝,褚民谊心头非常不爽。可他又不敢乱来,毕竟杨秀琼是常凯申和宋美龄的干女儿,而且国家主席林森也非常喜爱杨秀琼这个小姑娘。
褚民谊表现得毫无城府可言,整顿饭都脸色臭臭的,自顾自坐在旁边喝闷酒。
周赫煊则对其更加鄙视,就这模样,当一个县长都够呛,更别提行政院秘书长了,汪兆铭真是眼瞎了才会看重如此废物。
堂堂的中央领导,穿着丝绸白短褂,甘做赶车马夫,载着十五岁的小姑娘招摇过市、大献殷勤,像他妈什么话!
如果放在21世纪的中国,就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穿着非主流服装,当街疯狂追求一个初中女生,你能想象那种画面吗?
吃饭的时候,杨秀琼趁褚民谊不注意,偷偷哀求道:“周先生,你能帮帮我吗?”
“帮你什么?”周赫煊问。
杨秀琼指了指褚民谊:“这个褚秘书长好烦人,硬拉着我和姐姐去逛中山陵。他还说,下午要带我们去跑马场,我不喜欢跟他一起玩。”
周赫煊问道:“他有没有对你动手动脚的?”
杨秀琼脸红说:“别的没什么,就是总拉着我合影拍照,每次都挨得很近。这人讨厌死了,而且还有狐臭,好难闻的。”
“哈哈!”周赫煊差点大笑起来,憋气说,“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午饭很快吃完。
周赫煊对杨秀珍、杨秀琼姐妹说:“下午我要去听戏,两位小姐有没有空啊?”
“有有有!”杨秀琼连连点头。
褚民谊的脸色瞬间阴沉:“杨小姐,我们不是说好了,下午一起去跑马场骑马吗?”
杨秀琼低头不敢吱声,毕竟褚民谊是行政院秘书长,而且还是全运会的负责人。要是惹恼了褚民谊,随便对方做点手脚,她都是担当不起的——就算褚民谊不敢为难杨秀琼,却敢对杨秀琼的姐姐下手。
周赫煊笑呵呵道:“褚秘书长,你这顿饭至少喝了半斤白酒吧。酒后驾车是很危险的,骑马就更危险,我看你还是别玩儿命了。走吧,两位杨小姐,咱们一起听戏去!”
民国之文豪崛起 554【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周赫煊今天下午是真要去听戏,并非骗人的假话。他带着杨家姐妹前往世界大戏院,张乐怡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爸爸,”小灵均扑到周赫煊怀里,眼珠子滴溜溜地看着杨秀琼,惊喜道,“这是那个美人鱼姐姐!”
张乐怡刻意多看了杨家姐妹几眼,伸手笑道:“两位好,我叫张乐怡。”
杨秀珍、杨秀琼姐妹连忙说:“张女士好!”
周赫煊怕张乐怡又吃醋,连忙把事情的经过简单讲述,说道:“她们被褚民谊缠得难以脱身,我只好带过来了。”
张乐怡听了颇为气愤:“堂堂的行政院秘书长,居然能做出这种事情来,简直不成体统。”
周赫煊笑道:“好了,大家坐下等着看戏吧。”
在南京,世界大戏院的规模仅次于首都大戏院,至于更加富丽堂皇的大华戏院和新都戏院,此时都还没有建成开业。
这些戏院都是多功能的,既可以放映电影,又可以上演传统戏剧,甚至还能演出西方话剧。
京剧虽然起源于北方,但到了民国时期,在南方也颇受追捧。上海甚至超过了北平和天津,成为民国京剧的最大消费市场,常常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大师。
而南京距离上海比较近,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南京市民对京剧的喜爱并不输给天津。
这不,孟小冬来南京看运动会的消息传出,立即收到无数的演出邀请,世界大戏院的老板甚至出巨资邀请她唱专场。
周赫煊他们等待了大约20分钟,全场900多个座位基本上坐满了。
随着锣鼓声响,演出正式开始。
第一出戏的就是余派名剧《打渔杀家》,李俊和倪荣的扮演者都是南京名角,几句念白迎来观众的阵阵叫好。
很快第一场结束,李俊、倪荣同时离场,萧桂英和萧恩准备上场。
西皮导板声响,萧桂英的女声唱腔从后台传出:“摇橹催舟似箭发!”
“咦?”
“这萧桂英不行啊。”
“谁演的?”
“搞什么鬼?”
“……”
资深戏迷听到萧桂英的唱腔,纷纷感觉不妥,因为其基本功都不到家。
就在这时,萧恩和萧桂英同时念“掌稳舵”,然后“父女”一起摇“船”亮相。
全场瞬间变得死寂,没有任何人发出声响,有些嗑瓜子的观众目瞪口呆,瓜子从手中掉落都毫无所觉。
原来饰演萧桂英的花旦演员,居然脸上没有画油彩,一眼便能看出是个洋人美女,这让观众们感到不可思议洋人还会唱京剧?
台上的那个洋人美女,自然是费雯丽,她继续唱道:“滚滚江水翻浪花!”
“好!”
“唱得好!”
“看赏!”
“……”
台下轰然响应,无数观众大声喝彩,仿佛刚才真的是当红名角在唱戏。
费雯丽的京剧只学了半年,唱得当然不咋样,稍微有点鉴赏能力的戏迷都能听出瑕疵。但架不住费雯丽是洋人啊,洋人居然跑来唱咱们的京剧国粹,瞬间就让观众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费雯丽又唱了两句,全场都沸腾起来,喝彩声伴着掌声经久不觉。
“儿啊!”
孟小冬饰演的萧恩一句念白,随即唱道:“父女打鱼在江下,贫穷哪怕人笑咱!桂英儿掌稳舵,父把网撒……”
“好!”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如果说费雯丽刚才的表现能打60分,那孟小冬的演出就能打120分,现场感染力直接爆棚。
许多资深戏迷在听到孟小冬的唱腔以后,激动得直接站起来拍巴掌。这导致后面的观众看不到表演,也跟着站起来,呼啦啦全场九百多观众站起来一大半。
好些观众干脆站着看完整出戏,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疼了。
当孟小冬离场的时候,观众们自发的齐呼道:“冬皇!冬皇!冬皇!”
第二出戏很快上演,孟小冬和费雯丽都没有出现,她们正在后台养精蓄锐,准备第三出戏的演出。
基本上她们每次亮相,都能引起全场沸腾,费雯丽收获的是礼节性喝彩,而孟小冬则是赢得了观众衷心的赞叹。
快到傍晚时分,压轴戏结束,只剩下最后一场大轴。
这时剧场经理突然跑出来,亲自客串司仪说:“今天的大轴是一出新戏,由《蜀山剑侠传》的作者还珠楼主、国际知名学者周赫煊先生,以及老生名角孟小冬小姐联合编剧。有请欣赏新剧《花蕊夫人》!”
众人一听是新戏,而且还是周赫煊、孟小冬、李寿民联合编写的新剧,大家顿时就来了精神。
李寿民除了剑侠小说家外,他还有个身份是剧作家。比如李寿民前段时间编写的《酒丐》,由名角叶盛章出演,每每引起满堂彩,几十年后还会被改编成影视剧《大醉侠》。
尚小云的代表作品《汉明妃》,同样是李寿民编剧,他还会写出《林四娘》、《墨黛》、《秋江》等著名京剧、川剧作品。
眼下正在上演的新戏《花蕊夫人》,由周赫煊提供大致剧情,李寿民负责编写念白唱段,孟小冬最后再进行略微改动(主要是为了符合余派演出特色)。
这出戏的剧情内容如下:后蜀皇帝励精图治,辛苦打下蜀国江山,称帝几个月就暴毙身亡,皇位传到后主孟昶手中。孟昶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惯宠教坊歌妓、词臣狎客,蜀国十年不动兵戈,一副升平和乐的假象。突然有一天,赵匡胤率兵来攻,蜀国上下闻风丧胆,十多万蜀军不战而降,孟旭和贵妃花蕊夫人都沦为阶下囚。赵匡胤因为看上了花蕊夫人,很快把孟昶毒死,孟昶的母亲(蜀国太后)绝食而死,花蕊夫人也饮毒自尽。
故事情节基本上取自于真实历史,但却加入了许多私货,各种影射现在的国民政府及其官僚。花蕊夫人做为女主角,其结局进行了大幅度改动,历史上的花蕊夫人是因为卷入帝位之争而死,被周赫煊改成追随亡夫而去。
这出戏孟小冬饰演蜀后主孟昶,费雯丽饰演花蕊夫人。
刚开始,戏迷们还阵阵喝彩,但演着演着,就有不少人唾口大骂起来。因为蜀国耽于享乐、不思进取的剧情,跟民国时期的情况太像了,很容易就让观众联想起现实。
特别是面对赵匡胤的进攻,十多万蜀国军队不战而降,明摆着是在影射东北沦丧和不抵抗政策。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当费雯丽饰演的花蕊夫人,操着怪异的腔调唱出绝命诗时,激愤的爱国者们纷纷站起来,喊出五花八门的口号。
“打倒卖国贼!”
“抗日救国,还我河山!”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东北军都是没卵蛋的怂货,出关杀敌啊!”
“中国万岁!”
“杀光东洋狗!”
“……”
整个戏院已经乱套了,观众的爱国情绪完全被激发出来。
周赫煊忍不住心想:这出戏一火,老蒋恐怕又要来找我麻烦。
民国之文豪崛起 555【出名的费小姐】
(ps:必须在正文说一句,前面写糊涂了,把1933年当成了1934年。红军长征是从1934年10月开始了,老王搞错了小说的时间线,不小心把长征提前一年,相关内容已经改正。)
整个10月份,大新闻层出不穷。
比如日本策划成立“内蒙自治政府”,想在内蒙复制伪满洲国那一套。又比如希特勒宣布退出国联,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又一个退出国联的列强。
然而这些新闻都比较遥远,做为中国的首都南京,市民们最关心的新闻只有两个。
一是褚民谊疯狂追求杨秀琼的新闻被曝光,报纸刊载了褚秘书长亲自赶马车的照片,瞬间在南京引为笑谈。有报纸评论道:“褚民谊大献殷勤,不要颜面,太失国府大员身份,不合体统!”
褚民谊本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甚至把这种事视为风流趣谈。怎奈他家中有一只母老虎,消息曝光以后,褚民谊立刻遭遇河东狮吼,听说连续跪了几宿的搓衣板。
另一个新闻就是京剧《花蕊夫人》的热演,孟小冬、费雯丽在世界大戏院连演三天,场场爆满,许多爱国学生甚至组织团购来看戏。
本来孟小冬还想接着演下去,结果戏院方面突然接到警告,《花蕊夫人》随即被南京政府禁演。禁演的理由很简单:这出戏不尊重历史,对观众进行了错误引导。
按照如此标准,那干脆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禁了。华雄是孙坚弄死的,跟关二爷没啥关系;方腊是辛兴宗俘虏的,也没鲁智深和武松啥事儿。
所以《三国》、《水浒》都歪曲历史啊,禁了属于合情合理。
不管如何,反正《花蕊夫人》在南京是演不成了,或许回到北方还可以继续。
虽然新戏被禁,但孟小冬在南京名气大涨,“冬皇”之称号实至名归。连带着,费雯丽也被众多戏迷知晓,毕竟她是迄今为止唯一正式登台唱京剧的洋人。
甚至连国党的机关刊物《中央日报》,都隆重报道了费雯丽的登台亮相:“费氏丽雯者,英国之贵女也。其父费老先生乃神药磺胺的发明人,拥有爵士头衔,曾为大英帝国驻印度军官。费雯丽小姐因主演舞台剧《泰坦尼克号》而享誉英伦,是伦敦最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周赫煊先生去载游历欧洲,其深厚之学识、翩翩之风度、优雅之谈吐,令费小姐大为着迷。费小姐遂放弃在英国的地位与荣耀,自愿随周先生移居中国。我中华博大精深之文化艺术,亦让费小姐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日夜苦练京剧技艺……中国为何能吸引英国贵女长居于斯?盖因伟大领袖蒋委员长的英明领导,使得中国正日益繁荣富强,取得令世人瞩目之成就……”22
整篇报道乱七八糟,十句话里倒有九句是假的,但却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英国贵族之女啊,还是英国的大明星,还是英国的富豪千金。如此显赫的家世、惊人的美貌,竟然愿意长期居住在中国,并且苦练京剧技艺,极大的满足了国人的虚荣心。
各种报纸竞相转载报道,费雯丽分分钟成为名人,连带着上海那边的妇女杂志都跑来邀约拍照,说想把费雯丽定为下一期的封面女郎。
即便是思想进步的爱国青年,也不觉得周赫煊搞婚外恋有什么错,反而认为周赫煊在为国争光。
还特么有八卦小报展开联想,编造出关于周赫煊和费雯丽的异国爱情故事。无非是才子佳人那一套,周赫煊凭借英俊的相貌和过人的才华,让英国贵族之女一见倾心、非君不嫁,不惜和家族闹翻跑到中国来做姨太太。
简直完美,老百姓就喜欢这种调调。
……
“呜!轰隆隆~~~~”
火车在铁轨上奔驰着,半截高档车厢被包下,成为周赫煊跟老婆儿女们的专属空间。
费雯丽郁闷地看着报纸,她已经能够勉强中文阅读了,不高兴地说:“这些报纸怎么都乱写!我根本不姓费,就算我的中文名字姓费,但我的父亲也不姓费啊。我爸爸才40多岁,中国的报纸居然称呼他为‘费老先生’,简直……简直……”
孟小冬提醒道:“岂有此理。”
“对,简直岂有此理!”费雯丽气呼呼地说。
小灵均好奇地问:“妈妈,岂有此理是什么意思?”
孟小冬笑着解释:“岂有此理是一个成语,是指某人的言行,或者某种事物非常荒谬。”
小灵均又问:“那什么是荒谬呢?”
孟小冬说:“荒谬就是荒唐。”
小灵均歪着脑袋继续问:“那什么是荒唐呢?”
“荒唐就是……就是……”孟小冬搜肠刮肚不知如何形容,不耐烦道,“你别问那么多,以后慢慢就知道了。”
周赫煊乐得直笑,比较形象的解释说:“灵均,假如弟弟弄坏了你最心爱的玩具,而且他还不跟你道歉,还不觉得自己做错了,那你就可以很生气地对弟弟说:岂有此理!”
“哦!”小灵均煞有介事的点头,也不知装懂还是真懂,突然指着旁边的小维烈,“你岂有此理!”
小维烈连连摇头:“姐姐,你的布娃娃不是我弄坏的。”
小灵均吃惊道:“什么!我的布娃娃被弄坏了?”
小维烈继续摇头:“不是我弄坏的。”
“那你怎么知道布娃娃坏了?”小灵均质问道。
小维烈哑口无言,他确实不擅长说话,更不知道该如何狡辩。
“肯定是你!”
“不是我!”
“肯定是!”
“不是!”
“……”
兄妹俩立即吵起来,吵来吵去就那么几句。灵均已经4岁零5个月大,维烈也有3岁零6个月,放后世早就该送去读幼儿园了。
张乐怡在旁边笑盈盈看着,没有任何劝架的想法。她希望儿子能够多运动、多说话,巴不得小孩儿天天吵架呢。
费雯丽听着有些心烦,对周赫煊说:“煊,我在中国已经有点腻了,我想去美国看看。”
周赫煊说:“过段时间吧,我陪你一起。”
“好啊,”费雯丽喜道,她话音刚落,突然捂着嘴干呕起来:“呕……”
张乐怡和孟小冬对视一眼,已经有了大致判断——这洋婆子,估计是怀孕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556【小人暗算】
由于突然怀孕,费雯丽前往美国的计划搁浅了,她得留在中国安心养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