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民国之文豪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那可惜了,干脆跟我一起入党吧。”吉鸿昌怂恿道。
“吉将军不是已经加入共党了吗?”周赫煊诧异道。
吉鸿昌笑着摆手:“那时我异常愤怒,才赌气宣称自己是共党的,结果引来中央军更疯狂的进攻。”
“原来如此。”周赫煊终于搞明白。
后世对于吉鸿昌的身份说法不同,有资料显示,吉鸿昌1932年就加入共党了。但根据党史资料显示,吉鸿昌是在1934年3月份,由宣侠父介绍其入党的,两人还一起在天津秘密组建抗日武装。
就如吉鸿昌所说,他是由于自己在前线抗战,何应钦却率16个师在背后捅刀子,才一怒之下负气宣布自己是共党。这种做法明显意气用事,引得中央军的进攻更加猛烈。
吉鸿昌当时估计是气疯了,干脆不再进攻日本人,回师猛攻何应钦重兵把守的北平。
就在前段时间,吉鸿昌兵败被俘,被何应钦押回北平准备关起来。在押解的途中,吉鸿昌用抗日救国的大道理,成功说服看守他的士兵。那个士兵有感于国家大义,夜里闭上眼睛装睡,吉鸿昌这才悄悄逃脱。
也即是说,吉鸿昌现在属于逃犯身份,他是秘密来到天津的。
周赫煊在知道情况以后,立即说:“吉将军,你在旅馆里住着很危险,不如就在我这里落脚吧。”
“不用,”吉鸿昌摆手道,“我不想连累你。”
周赫煊笑道:“哈哈,吉将军,你不必担心。别的事情我做不了,但保护个把人还是可以的,就算被老蒋知道了,他也不敢派人来抓我。”
吉鸿昌皱眉想了想,抱拳道:“先生高义,鸿昌就打扰了!”
“不用客气,都是为了国家。”周赫煊说。
吉鸿昌问道:“周先生,你的《非攻》杂志还缺人手吗?我可以为你推荐一个人才。”
周赫煊道:“谁啊?”
吉鸿昌笑道:“王剑秋,一位留学日本的先生。他对日本的情况非常熟悉,可以帮你编辑相关文章。”
王剑秋是谁?
周赫煊想了半天也没有印象,此人能够得到吉鸿昌的赞誉,那多半是个使用化名的地下党。
周赫煊假装对此不清楚,一口答应道:“可以啊,编辑部正好缺人。”
“多谢,多谢,”吉鸿昌高兴道,“周先生,实不相瞒,我这次来天津是要秘密组织抗日武装的。你有没有兴趣加入?”
周赫煊摇头道:“我不会参加任何组织,但我可以免费提供5000瓶磺胺。”
“就是那个英国的抗菌神药?”吉鸿昌大喜。
周赫煊叹息说:“讲实话,吉将军,我并不看好你的行动。”
吉鸿昌问:“周先生有什么特别见解?”
周赫煊反问:“你如果组建起抗日武装,准备在哪里开展军事行动?”
“察哈尔,”吉鸿昌说,“察哈尔的局势比较混乱,许多地方日军和中央军都估计不到,正好方便抗日武装的发展。”
周赫煊摇头说:“察哈尔四战之地,一旦在那里组建抗日武装,很容易受到中央军和日军的夹击。毕竟吉将军已经公开宣称自己是共党,南京方面肯定会不遗余力地消灭你的部队。”
吉鸿昌问道:“那周先生认为哪里合适?”
“哪里都不合适,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周赫煊说。
吉鸿昌气愤道:“时机何时才能成熟?日寇都占领热河了,老蒋还给日寇划了一大片军事通行区。一旦等日寇消化了东北,随时可以进攻平津,到时候整个华北都暴露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此时正是抗战的关键时候,一步都不能后退!”
“既然吉将军执意如此,那我就不再劝了。”周赫煊无奈道。
吉鸿昌这种人,就跟杨杏佛一样,劝是劝不动的,就算知道有生命危险也不会惧怕。
十二年前,吉鸿昌回乡探亲,发现老家的贫民子弟上学困难。他立即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利用一所破庙做校舍,创办“吕北初级小学”,并立下规定:凡是贫家子弟,一律上学免费。
两年前吉鸿昌还写了一首诗,内容如下: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吉鸿昌把常凯申恨到了骨子里,又是个无私报国的人。让他老老实实做几年寓公,等着全面抗战爆发再出山,这种事情吉鸿昌绝对干不出来。
周赫煊无奈苦笑:“这样吧,我再个人捐赠5万大洋,用做吉将军未来的抗战军费。”
“哈哈哈,”吉鸿昌高兴地握着周赫煊的手,“周先生,真爱国志士也!”
吉鸿昌就这么在周赫煊家里住下,每天早出晚归到处联络,跟地下党宣侠父一起策划组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至于吉鸿昌推荐到《非攻》杂志做编辑的王剑秋,其实本名南汉宸,以前在杨虎城将军的麾下任职,担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此人在陕西主要做了两件事,营救释放了包括刘志丹在内的大量共党,同时把陕西内政搞得井井有条。
打完中原大战以后,陕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南汉宸协助杨虎城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两年时间就财政收入猛增,完全足够供养杨虎城的五万西北军。
可惜,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人物(训练军官很厉害),因为共党的身份,如今也变成了通缉犯。
南汉宸加入编辑部以后,把杂志搞得井井有条,同时利用这个平台,大肆联络寓居天津的西北军高层,似乎是在配合吉鸿昌搞大事。
周赫煊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就算南汉宸的身份暴露,他也可以完全装作不知情。





民国之文豪崛起 547【全运会】
《非攻》杂志编辑部那边,几乎快要成为天津的地下党基地。
南汉宸在暗中经过多方试探,很轻松就知道于佩琛的共党身份,而且还是一个跟组织失去联系的共党。在某个周末,南汉宸约于佩琛进行了秘密谈话,于佩琛从此就成为南汉宸的助手。
与此同时,庐隐也成为南汉宸的重点发展目标。因为庐隐跟左联走得很近,一直表示出有革命倾向,这类爱国女作家是很容易发展成党员的。
至于朱湘嘛,南汉宸有十足的把握将其发展成党员,毕竟朱湘是一个爱国愤青。
但面对朱湘的时候,南汉宸退缩了。因为朱湘的性格实在太激烈,很容易做出失控的行为,稍不注意就会给党组织带来巨大危害。
《非攻》现在是全国最有名的抗战爱国杂志,而且似乎受到了格外开恩,南京政府并没有站出来取缔。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他稍微有影响力的抗战杂志,全都会遭受来自当局的打压,甚至直接封杀。历史上,南汉宸马上就要在天津创办抗战杂志,但只能作为地下刊物而存在,影响力远不能跟《非攻》相比。
南汉宸想把《非攻》慢慢改变成一个同情并倾向共党的刊物,甚至有时候可以带点私货,在文章里面添加支持共党的言论。
一旦成功,说不定会成为南汉宸在天津最大的工作成绩。
南汉宸打算用一年的时间,至少在编辑部发展出3个以上的党员,或预备党员。
对此周赫煊当然有察觉,但他仍旧假装不知道。甚至为了避嫌,同时方便南汉宸操作,周赫煊直接带着老婆孩子去了南京,做为嘉宾出席“第五届全国运动会”。
这次全国运动会,本来应该在两年前举办。
最开始是被大洪灾延误了日期,接着又遇到“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一拖再拖直到现在才举行。
此次“全运会”共有30个单位参加,其中包括海外华侨团体和华侨运动员,现场观众六万余人,男女运动员总数多达2243名,算是晚清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运动会。
周赫煊做为享誉世界的大学者,不但被邀请做开幕式观礼嘉宾,而且还受邀给运动员颁奖。
这是一个超级面子工程,常凯申想利用运动会给自己刷威望。
早在1930年,第四届全运会在杭州闭幕,常凯申就决定第五届必须在南京举行。为此,南京政府成立了全运会筹备委员会,成员包括林森、何应钦、朱培德、宋子文、王正廷、蒋梦麟、吴铁城、刘瑞恒等政要名流。
不但如此,还专门在中山陵东侧兴建中央体育场。其占地面积1200亩,各种场馆设施非常齐备,光是主体工程的造价就耗资85万元。
为什么一场全国运动会搞得如此隆重?
因为中国人有个“东亚病夫”的称号,国人因此自卑而又愤怒,迫切地想要从身体素质上证明自己,社会各界也有许多关于发展体育的呼声。
常凯申在中央体育场的奠基典礼上,直接把体育事业上升到民族国家高度,他说:“欲恢复民族地位与精神,须先养成健全之体格,故体育一端,比较德智育尤为重要。”
10月10日,正是双十国庆。
周赫煊带着张乐怡、孟小冬、费雯丽,以及女儿周灵均、儿子周维烈,早早出门来到中央体育场。至于婉容、廖雅泉,则留在天津带孩子,她们所生的儿子都还没断奶。
观众席前排都是些名流政要,常凯申忙着指挥“剿匪”,只派了宋美龄来参加开幕式。另外还有国家主席林森、行政院长汪兆铭、立法院长孙科、考试院长戴季陶、交通部长朱家骅、实业部长陈公博、教育部长王世杰等,以及英、苏、比、波、德、日等国的公使和家属、馆员参加。
周赫煊领着老婆孩子到场时,宋美龄、汪兆铭、林森等人都还没出现。最高领导嘛,自然不能来得太早,否则显不出自己的地位崇高。
周赫煊刚刚来到观众席前排,朱家骅、王世杰和各国公使纷纷起身握手问候。戴季陶和陈公博的动作稍慢,等周赫煊走到他们面前了,才象征性地站起来寒暄两句。
孙科是最后站起来的,但表现得极为热情,笑道:“周先生,久仰大名,早就想见见你这位大学者了!”
“孙院长客气了。”周赫煊亦笑道。
两人之间的交流也到此为止,实在没什么好多说的。
周赫煊的座位在第一排比较靠边的地方,身边是各国外交使馆的馆员。周赫煊又没有什么官职身份,即便他名气再大,也只能和洋人的普通外交官坐在一起。
至于杜月笙、黄金荣这种来自上海的地头蛇,他们到了南京以后,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绝对没有撒野的实力。这不,两位风光无限的青帮大佬,虽然掏了不少银子买高价门票,但座位已经排到第三排去了。
随后不久,宋美龄、汪兆铭和林森等人相继到场。
10月10日10点,以海军军乐队为先导,各省裁判员和运动员从正门入场,并绕场一周,在主席台前面列队。
整个运动会开幕式跟后世差不多,男女主持人通过麦克风,宣读着各个代表团的情况,其中比较特别的就是华侨代表团。
随即,大会主席王世杰恭读《总理遗训》,并致开幕辞。紧接着褚民谊上台做运动会筹备报告,并讲话。然后是宋美龄上台,宣读常凯申从“剿匪”前线发来的贺电。
接下来就是各省选手代表发言,刘长春代表东北选手发言时,嘶声力竭地说:“东北沦为异域,屈指两载,吾人徒闻政府高呼长期抵抗之呼声,而终未见收复失地之事实,在日本帝国主义贴地下辗转哀嚎之数千万东北同胞,日日盼求解放,而国内同胞,亦莫不引领翘盼东北之能早日规复。然事在人为,吾同胞若能统辖决心,亦莫不自励,则安之数年而后,东北之收回不能成为事实耶……以雪东北沦亡之国耻!”
“啪啪啪啪啪!”
掌声雷动,全场六万观众和运动员们疯狂拍手。
汪兆铭和日本驻华公使则面色难看,林森神在在的微笑不语,宋美龄的脸色阴晴不定。他们显然被扫兴了,好好的一场全国运动会,结果刚开幕就有人提东北沦丧的话题。
21010




民国之文豪崛起 548【悲哀的体育事业】
“各就各位!”
“预备!”
“砰!”
发令枪声响起,男子田径运动员们如同离弦之箭,飞快地朝着终点疾奔而去。
小灵均从妈妈怀里蹭起,挥舞着小拳头大喊:“加油,加油!”
小维烈则像个镇定自若的将军,端着一副军用望远镜观察比赛,突然之间发出郁闷的叹息:“哎呀,爸爸,我们天津的队员输了,好像跑了第六名还是第七名。”
张乐怡呵呵笑道:“没事的,体育比赛,重在参与。”
小维烈没有再说话,孟小冬怀里的小灵均却噘嘴道:“天津的队员跑得好慢啊,我都给他加油了,还是跑得那么慢。”
孟小冬说:“下次你给那个叔叔多加点油,他肯定能跑冠军。”
“真的吗?”小灵均天真地问道。
小维烈撇了撇嘴,插话道:“当然是假的。”
小灵均做了个鬼脸,吐舌头道:“大懒虫,谁让你说话的?”
姐弟俩拌嘴之际,费雯丽则拿着把折扇不停摇动。如今正是金秋十月,可惜遇到了秋老虎,热得人浑身直冒汗。
就在此时,现场广播传来播音员的声音:“热烈祝贺来自辽宁的运动员刘长春先生,他在刚刚结束的男子百米决赛中取得冠军,以10秒7的优异成绩打破全国纪录,追平远东运动会纪录!”
“哗!”
全场观众哗然,随即爆发出热烈掌声,不少人激动地站起来狂喊刘长春的名字。
中国的男子短跑运动员,居然追平了远东运动会纪录。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不比日本人差,不比远东任何一个民族差,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刘长春!”
“刘长春!”
“刘长春!”
众人齐呼着运动员的姓名,似乎在这一刻,刘长春已经化身为民族英雄。
周赫煊感受着那种狂热的气氛,不由得摇头苦笑,如今的国人,太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了。任何领域的任何突破,都会被国人视为骄傲,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极为重要。
接下来的男子200米赛跑当中,刘长春又以22秒1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可惜这次没有打破国际纪录。
不仅是刘长春表现良好,女子田径项目也好成绩层出不穷。上海代表队的钱行素,分别打破100米短跑、200米短跑和100米跨栏的三项全国纪录。女子垒球、50米短跑等许多项目,都接连打破全国纪录,甚至有些项目同时被好几个运动员打破纪录。
播音员一次次告之打破纪录的声音,引来观众们一次次的欢呼,因为大家真实地感受到运动员素质的提高,以及中国体育水平的提升。
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中国人就能在奥运会上拿奖牌了。
当又一个比赛的全国纪录被打破时,有些观众已经激动得哭出声来,有人甚至站在座位上高呼:“中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中国万岁!”
“中华民族万岁!”
这声音就像是有传染性,越来越多的观众加入其中。他们大声高呼着,那声音汇聚成狂热的浪潮,把领奖台上的几个运动会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周赫煊非常能够理解这种心情,后世的那些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零的突破时,国人不是照样激动流泪吗?
如今民国的情况更惨。
迄今为止,只有一个运动员参加过奥运会,而且还是由于伪满洲国的刺激。
就在去年,伪满洲国申请参加国际奥运会,虽然没有得到最终批准,但还是让无数国人愤怒,南京政府连忙也跟着申请参加奥运会。
然而偌大的中华民国,只有区区两位运动员报名刘长春和于希渭。其中于希渭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动身,刘长春成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中国对于参加这种国际赛事毫无经验,除了刘长春本人以外,只有一个领队随行。而且到达美国的第二天,就已经是奥运会开幕式了,刘长春完全没有任何的休息调整时间。
由于受到长达三个星期的航途影响,本来实力不俗的刘长春疲惫不堪。他原本报了3个田径项目,结果只跑了两项目比赛就体力不支,剩下一个比赛根本没有出场。
而且刘长春参与的两项比赛,全部只获得小组赛最后一名,似乎坐实了“东亚病夫”的地位,这让日本选手嘲笑不已。
最令人心痛的是,刘长春在参加完奥运会后路费不够,还是在当地华侨的帮助下,才凑够钱买船票回国。
周赫煊对此并不知情,他前两天才听说这个事情,顿时生出要帮助运动员的想法。周赫煊没有别的本事,就钱多,他想掏钱在南京组建一个训练中心,帮助全运会的冠亚季军进行科学训练,同时资助他们参加下一届的国际奥运会。
这次全国运动会为期十天,当进行到第四天时,六万观众席突然爆满。
周赫煊刚开始很诧异,随即就弄明白情况,原来是因为女子游泳项目第一次被纳入全运会。好多观众都是来看稀奇的,甚至来了不少思想顽固的老学究。
女子游泳比赛即将开始,女子运动员们穿着泳装纷纷亮相,观众席里顿时发出各种惊呼声。
“非礼勿视,非礼勿近!”
“罪孽,罪孽啊!女子洗澡,还招人来看,真是人间不知有羞耻事!”
“实在荒唐!世风日下,人伦不存。”
“……”
老先生们勃然色变,纷纷起身离席,有的甚至拄着拐杖奔逃退场。
看到观众席零星空出的座位,周赫煊忍不住苦笑。看来需要提高的不止是身体素质,更需要提高国民的思想素质啊。穿泳装而已,还是最原始最保守的连体泳装,无非露出双腿和胳膊,居然就能吓得无数观众离座退场。
与此同时,现场的记者们则激动不已。
甚至连排球、网球比赛那边场地的记者,都纷纷跑过来,对着穿泳衣的女运动员们疯狂拍照。
那些女子游泳运动员,本来表现得比较稳重得体。但一看到这种情况,再加上比赛压力较大,顿时也变得紧张局促起来。有一个运动员干脆吓得痛经昏迷,被她的教练抬着离开比赛现场。
这见鬼的运动场气氛……
19




民国之文豪崛起 549【南国美人鱼】
就在女子游泳比赛即将开始之际,中央体育场的入口方向突然出现大动静。
一队持枪荷弹的宪兵开道,常凯申、宋美龄夫妇联袂走向泳池边的观众席,运动会的官员和裁判们纷纷起身问候。
广播里传来女播音员的声音:“热烈欢迎我们伟大的领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常凯申先生,亲自莅临运动会现场观看比赛……蒋委员长亲自坐镇指挥,率领英勇的国军将士,取得了第五次剿匪的决定性胜利……红区的匪军已经被彻底击溃和歼灭,中央政府顺利攻占匪区,伟大的蒋委员长万岁!”
这个消息顿时让全场一片安静,许多同情共党的观众面面相觑,而敌视共党的观众则欢腾高呼。
周赫煊也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开始了!
常凯申此时是志得意满、春风满面,他带着宋美龄来到前排观众席,站着朝四面挥手致意,这才坐下说:“大家,继续比赛吧!”
刚开始进行的是女子50米自由泳的小组赛,连续几个小组赛结束,运动员都没有好好休息,便立即开始举行50米自由泳的决赛。
这种比赛流程明显安排得不合理,对靠后参加小组赛的运动员很不公平。但如今的体育事业比较落后,别说中国全运会,就连奥运会的赛事也各种不合理,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了。
一个叫做杨秀琼的香港运动员,很快获得了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
紧接着又是100米仰泳、100米自由泳、200米俯泳、200米接力赛,这些赛事安排得密密麻麻,居然要在一天之内全部赛完。有些参加了多个游泳项目的运动员,根本都没有休息好,立即就要进行下一场比赛。
可即便如此,杨秀琼还是拿到了五块金牌,包揽女子游泳项目所有冠军,并且全部打破女子游泳的国内纪录。
整个比赛场地都轰动了,杨秀琼才15岁啊!
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领事改变颁奖人,当杨秀琼拿到第五块金牌时,褚民谊亲自上台给杨秀琼颁奖。比赛结束后,褚民谊又亲自客串车夫,架着马车护送杨秀琼前往政府官邸。
为什么要送杨秀琼去政府官邸?
因为常凯申、宋美龄夫妇要亲自设宴款待杨秀琼。
其实这很好理解,常凯申刚刚“剿匪”成功,把多年的心腹之患打得落荒而逃。他整个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刚回到南京来观看比赛,就看到一个15岁的小姑娘囊括游泳项目的全部金牌,并且悉数打破中国纪录。
如此情况之下,常凯申自然对杨秀琼这个运动员非常喜欢,甚至将其视为自己的福星,或者说是一个活人“祥瑞”。
宴席之上,常凯申夫妇对杨秀琼嘘寒问暖,询问了许多日常的训练情况。
当听说杨秀琼寒冬腊月也不停止训练,还在刮10级台风的海水里锻炼意志,心情大悦之下,常凯申当着诸多官员的面大力称赞杨秀琼乃运动员楷模,当场许诺奖励杨秀琼一辆紫竹牌轿车。
不仅如此,宋美龄还主动提出,要收杨秀琼做干女儿。
1...174175176177178...3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