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轰!’船上的火油被点燃了,燃烧迅猛,瞬间便烧遍了整个甲板,船夫们吓得大喊大叫,这时,船帆也被火箭点燃,火借风势,整艘船变成一片火海。
士兵们如法炮制,航行在最前面的数十艘大船很快都被点燃了,河面上滚烟滚滚,火舌肆虐,船夫纷纷抱着木头跳水逃命,后面的船只见形势不妙,纷纷调头向南岸码头驶去。
玄武营船只却没有停步,它们继续追赶,船夫可以饶过,但所有的船只他们必须全部烧毁,彻底断绝河北梁山士兵撤回南岸的希望
当数千梁山军行军五天五夜,终于赶到八百里外的高唐县时,迎接他们的依然是紧闭的城门和城头上数千支冷冰冰的箭矢,王贵率领七千乡兵坐镇高唐县,将数千名长途跋涉而来的梁山军士兵推入了绝望的深渊中。
两里外,四千名梁山军士兵在官道旁的树林内休息,每个士兵都垂头丧气,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原以为可以进入高唐县好好休息并报餐一顿,不料他们还是来晚一步,数千敌军士兵已经占领高唐县,除非他们拼死攻下县城,否则他们真的无路可走了。
张岑心中也一样失望到了极点,其实在聊城时他便隐隐猜到高唐县的情况也差不多,也一定被敌军占领了,但他还抱有那么一线希望,或许高唐县没有驻扎敌军,或许黄河码头上停泊着前来接应他们的船只。
现在一半希望已经断绝,还有最后的半点希望,黄河码头那边有没有大哥派来的船只?
这时,一队跑去黄河码头上打探消息的士兵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一名侥幸游上岸的船夫。
张岑连忙迎上前问道:“情况怎么样?”
“将军,情况很不妙!”
“为什么?”张岑心一沉,他隐隐意识到了什么。
船夫跪下泣道:“我们本来是接应将军过河,结果遇到了对方的船只,他们非常凶狠,用箭射火烧,我们无法抵挡,烧毁了很多船只,我们只能跳水逃生。”
“那其他船只呢?”
张岑急问道:“难道所有的船只都被烧毁了吗?”
“其他船只我不知道,它们逃回去了,但敌人的船只也追了上去,估计凶多吉少。”
张岑俨如掉入冰窟,冷得浑身发抖,他心中彻底绝望了,所有的逃生之路都被堵死,他们该怎么办?
这时,一名士兵狂奔而来,指着远处大喊:“将军,快看骑兵!”
张岑回头望去,只见数里外的一片高地上出现了一支骑兵队伍,足有千余人之多,就像一直追随猎物的狼群,正在远远地眺望着他们的猎物。
怎么办?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张岑呆立良久,最后他不由长长叹息一声,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继续北上,去德州!”
=======
【求月票!求推荐票!】
寒门枭士 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乱
李延庆率领一千骑兵就在十里外跟随着梁山军,当梁山军在树林内休息时,他的军队也在同一片树林内休息,只不过始终保持着距离。
后军骡子携带的草料已经吃完了,骑兵们将最后一点煮熟的黑豆喂给了战马,他们随后会在高唐县进行补给,然后再继续跟随,李延庆始终不下令进攻梁山军,不少骑兵都有点沉不住气了。
李延庆也知道骑兵们心急火燎,为了安抚士兵情绪,他便将二十名队头召集起来,给他们讲解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在树林中间的一片空地里,队头们三三两两席地而坐,李延庆则坐在一块大石上,对众人笑道:“我知道大家情绪不太好,大家想说什么,尽管说吧!”
一名年长一点的队头鼓足勇气道:“启禀将军,并不是我们有情绪,而是对方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弟兄们都觉得可以一战击溃对方,痛痛快快杀一场。”
另一名队头也接口道:“这就像一块美味的肥肉,就在眼前却吃不到,时间久了,大家都有点想不通。”
李延庆笑了笑对众人道:“我知道大家都很着急,跟随了敌军五天五夜却不动手,其实我也知道在兴利镇时,我们就有机会击败他们,但那时就算我们取胜,我们也会付出至少三成的伤亡,当然,打仗总会有伤亡,可如果我们能等到最好的时机出手,或许就能避免几百名弟兄的伤亡,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再忍一忍呢?”
众人都沉默了,李延庆又继续道:“现在高唐县他们进不了,黄河南岸又回不去,我估计他们下一步只能去德州了,昨天他们已经杀掉了最后十几头牛,眼看明天粮食就要断绝,高唐县周围三十里内已经没有人和粮食,我估计他们今天晚上就会出现逃兵,大家再坚持一下,我保证在进入德州前全歼这支军队!”
众人得到主将的承诺,又再次情绪高涨起来,李延庆起身道:“大家回去安抚弟兄们,让兄弟们打起精神来,决战的时间就要到了。”
众人纷纷行一礼,快步走了,这时,有斥候来报,“敌军动身北上了。”
李延庆看了看天色,已经是下午时分了,他倒也不着急,便命令军队进城补给,同时集结先一步抵达高唐县的数百步兵。
李延庆刚来到城下,王贵便骑马奔了出来,老远便嚷道:“我不干了,我要跟你北上杀敌,憋在城中,简直要把我王贵活活闷杀。”
李延庆哑然失笑,“骑兵们也和你一样,叫喊着要憋死人,你不怕跟我北上无仗可打吗?”
王贵狡黠地眨眨眼笑道:“我心里有数呢!这帮梁山乱匪已经山穷水尽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最后一战就要来了,我岂能置身事外。”
李延庆笑着给了他一拳,“你小子在这方面一点不吃亏,可是你走了,几千乡兵怎么办?”
“乡兵有团练统领呢,相州一个,大名府一个,只要不打仗,根本就不用我操心,再说你可以把卢飞留下来,步兵有王平统帅就行了,骑兵交给我!”
王贵软缠硬磨,一心想参加最后一次决战,李延庆拿他没办法,只好答应了,王贵高兴得手舞足蹈,调转马头便向城内奔去,远远听他大喊:“我去安排一下!”
李延庆摇了摇头,真拿这个家伙没有办法,这时,步兵都头卢飞匆匆跑来,抱拳行礼道:“卑职特来交令!”
“河面上情况如何?”李延庆笑问道。
“正如指挥使判断,梁山军确实派了一百艘左右的船只前来接应敌军过河,卑职率领弟兄们纵火烧船,一直追到对岸码头内,将六七十艘船集中起来一起烧掉,没有留下一条船只。”
“干得漂亮!”
李延庆夸赞一声,又问道:“那我们的船只呢,有损失吗?”
“我们的船只完好无损,目前都在码头上。”
李延庆点点头又道:“我会继续率军追击梁山乱匪,骑兵需要统领,王将军得跟我北上,高唐县的乡兵我就暂时交给你了,把城池好好守住,我一并记你大功!”
卢飞也想跟随北上,不料主将却让他守城,他十分无奈,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得答应了,“卑职遵令!”
“去吧!和王将军交接一下,我们很快就要出发了。”
骑兵补充了给养,李延庆又会见了两名乡兵团练推官,嘱咐他们和卢飞一起统领士兵守城,又留两百士兵在黄河码头上看守船只,他随即率领一千五百名士兵离开高唐县,向北方追去
梁山军在高唐县以北约二十里外的一座村庄里宿营过夜,这是一座百余户人家的大村,但村里的人早已迁入了高唐县,整个村子内空空荡荡,没有人烟,士兵们将村庄翻了个底朝天,只找到一堆毫无作用的破烂家具和一些腌菜干萝卜,又抓到了几条细犬。
没有粮食补充,过了今晚,梁山军粮食便已断绝,断粮加上走投无路的绝望,梁山军士兵怨声载道,军心骚动,天黑后便开始出现了逃亡潮。
张岑也知道军心动摇,为了防止士兵逃亡,他派出数百名心腹军士,在村子的三条出村道路上设卡封锁,但依旧没有作用,逃兵根本就不走村路,他们脱去盔甲,丢掉兵器,翻过小院围墙便逃进了附近的树林之中。
在一间小屋里,张岑手拿油灯正趴在桌子仔细研究德州地图,德州也有一座黄河码头,在靠近安德县的盘河镇,对岸是齐州的临邑县,张岑之所以要找黄河码头,是因为码头上才能找到船只。
就在这时,门‘砰!’一声被重重推开,张岑愕然回头,只见关胜满脸怒气地站在门口,几名在门外站岗的亲兵显然拉不住他,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张岑摆摆手,让几名亲兵退下,关胜走进房间冷冷道:“外面士兵在疯狂逃走,张将军还有心情在房间寻找出路?”
张岑半晌道:“我知道军心不稳,所以我安排了三百名士兵封锁了三条出村的道路”
“有用吗?”
关胜冷笑一声,“逃亡士兵根本就不走村道,直接翻墙就可以进入村外树林,你还自以为能有效控制住逃兵?”
“那我该怎么办?”
张岑忍不住大吼起来,“粮食已经断绝,明天早上士兵们吃什么?难道要我杀人,让士兵们吃人肉?你就只会抱怨,只会冷嘲热讽,你能拿出有用的办法吗?”
关胜满脸通红,直着脖子也怒吼道:“军队有军纪,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不会因为断粮就随意逃跑,只会众志成城,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去打猎、捕鱼,甚至剥树皮、挖野菜都可以,但你却纵兵抢掠,直接毁掉了军纪,没有了军纪约束,你还指望他们去挖野菜充饥吗?”
张岑歇斯底里地大吼:“我们本来就是梁山乱匪,不是官兵,别拿你那一套来压人,有酒有肉就聚义,没有了大家就散伙,你看不惯就别当什么梁山好汉!”
关胜双目尽赤,绝望地盯了张岑半晌,忽然转身大步流星走了。
张岑望着他背影远去,恨得咬牙切齿,若不是怕大哥责怪,他早就一刀把这个混蛋宰了。
张岑和关胜的观念有着本质不同,关胜是军人世家出身,祖父和父亲都是禁军将领,他把军队的荣誉和规则看得极重,对纵兵抢掠、对逃兵等现象深恶痛绝,他因一念之差投降了梁山军,当他发现梁山军义气光环的背后是匪性本质时,他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绝望,今天当他的军队走到了末路,这种负面情绪便不可抑制地爆发出来。
而张岑是最早一批上梁山为匪的,是梁山三十六路乱匪之一,被宋江招安后成为梁山聚义堂的一员,虽然被封为都统领,成为河北梁山军主将,但他骨子里的匪性难改,走到绝路时,他就会自然而然地用山匪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这时,一名士兵跑来向他报告,“不好了,关将军独自一人骑马走了,大家都不敢阻拦!”
张岑重重哼了一声,“他要走就走吧!不要管他了,传令所有弟兄立刻集结。”
寒门枭士 第四百一十三章 穷寇尽追
梁山军士兵集结在村东头的空地上,这里是村里春社时集会的场所,不远处有一座快要倒塌的土地庙。
张岑站在高处,默默地等待着士兵集结,足足等了一刻钟时间,最后十几名士兵才从村里跑出来,只剩下两千三百余名士兵了,宿营才一个半时辰,士兵便逃走一千七百余人,恐怕到天亮时,军队最多就只剩下千余人了。
士兵们乱哄哄地挤在一起,大家伸长了脖子,等着主将训话。
张岑心中叹息一声,缓缓对众人道:“事到如今,我不想否认了,我们的战斗力已经丧失,一旦敌军全面攻击,我们将会被屠杀殆尽,所以我有些话要明着告诉大家了,莘县和高唐县两次救援失败,寨主不会再救援第三次了,就算我们去德州,也只能倚靠自己来逃生。
德州有厢军在等着我们,而我们身后十里外至少有一千骑兵象狼一样地跟随着我们,随时会将我们猎杀,可我们已经没有粮食了,明天一早大家就得饿肚子,我也不知道前面能不能抢到粮食,或者德州厢军就在前面等着我们.....”
张岑声音有点哽咽,他强忍悲痛继续道:“我们其实已经走投无路,前途一片黑暗,连关将军也走了,我现在给大家一个选择,如果想离去,想自行逃生,我不会阻拦,如果想继续跟随我,我也只能尽力带大家突围逃生,看看能不能在黄河边找到渔船,大家选择吧!半个时辰后我就出发。”
沉默良久,‘当啷!’一声,有人放下兵器转身离开队伍走了,紧接着更多的士兵开始默默脱去盔甲,放下兵器,三三两两结伴离去。
张岑也不阻拦,平静地等待众人的选择,连副将关胜也走了,大家再也没有什么留恋,走的人越来越多,大约一刻钟后,队伍里只剩下三百余人,都是最初在梁山跟随张岑的老弟兄,张岑忍不住长叹一声,抱拳对众人道:“我张岑对不起大家!”
“大哥快别说这话了,有福同想享,有难同当,大不了我们再次上山为王,过逍遥快活日子去!”
众人一起大喊:“大哥,上山吧!”
张岑点点头,“既然大家都这样想,那收拾盔甲,我们想办法渡河去齐州占山为王去!”
张岑也豁出去了,他也无颜去见宋江,索性就脱离梁山军,自己去家乡齐州再度占山为王
李延庆率领的一千骑兵就在梁山军三里之外的树林内,士兵们没有休息,而是保持着作战状态,骑马执矛,严阵以待,五百名步兵已分派出去,分布在各个路口,负责绞杀逃亡的梁山军士兵。
李延庆面无表情,冷冷地注视着远处黑黝黝的村子,他已经知道对方出现了大量士兵逃亡,这支梁山军的军心已彻底崩溃,即将灭亡了。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至,躬身道:“启禀将军,我们抓住了敌军副将!”
李延庆一回头,只见关胜被士兵们推了上来,后面有人牵着他的马,拿着他的兵器,关胜被埋伏在外围的玄武营士兵用拖网抓住。
关胜羞愤难当,扭过脸去一言不发,李延庆默默看了他片刻,令左右道:“放他走!”
“你你要放我走?”关胜吃惊地望着李延庆。
李延庆淡淡道:“你是河北赵州人,希望有一天你会组织乡兵阻挡女真人的铁蹄,去吧!”
士兵们解开关胜的绳索,将战马和大刀还给他,关胜深深地看了李延庆一眼,催马便向远处奔去。
王贵在李延庆身后有点担心道:“万一他又投奔宋江怎么办?”
李延庆摇了摇头,“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回乡务农,如果运气好,朝廷或许放他一马,如果运气不好,那就是他自己的问题了。”
“可万一朝廷有人拿这件事来针对将军,说将军私放战俘,那该怎么办?”
李延庆冷冷看了王贵一眼,“你要记住一点,以后做事情不能太瞻前顾后,总担心这样担心那样,那你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明白了吗?”
王贵惭愧道:“卑职明白了。”
远处马蹄声响起,一名骑兵探子疾奔而至,“启禀将军,张岑带着士兵走了。”
“有多少人?”
“大概三四百人!”
绝杀的一刻终于到来了,李延庆当即喝令道:“追上敌军,格杀无论,得张岑人头者,记大功,赏金百两!”
一千骑兵骤然发动了,他们疾冲上官道,如风驰电掣般向北面追去,前面再走二十里就是德州地界了,他们要在德州地界之前全歼这支穷途末路的军队。
奔出不到十里,王贵率先发现前方数百人的身影,他大喊道:“就在前面,弟兄们,跟我杀上去!”
百步外,走投无路的张岑和三百名士兵张弓搭箭,张岑大喊一声,他们射出了最后一轮箭,绝望地看着上千骑兵向他们席卷杀来.....
三月的最后一天,历时一个多月,盘踞在河北的一万梁山军彻底被李延庆率领的玄武营军队剿灭,主将张岑死在王贵刀下,副将关胜下落不明,一万河北梁山军全军覆灭
五丈河又叫广济河,是汴京通过梁山泊的一条直达水道,也是开封府前往京东两路最重要的运输通道,几次围剿梁山军的战役,官兵的大量后勤物资都是从这里运往郓州。
这次种师道的三万大军也不例外,数百艘满载着粮草及各种战略物资的船队延绵二十余里,动员了数千纤夫,拉拽着船队缓缓而行。
三万大军则在两岸列队行军,旌旗招展,铺天盖地,行军战鼓轰隆隆敲响,队伍中不时传来低沉的号角声,振奋着军队的士气。
这次出征,名义上是太子为主帅,但太子为国本,不宜出京,所以太子只是遥领主帅之衔,表示朝廷极为重视这次剿匪,但真正率军领兵之人却是老将种师道,另外张叔夜也得重用,出任行军司马,加上一个主管后勤军务的老将宗泽,这次出征,朝廷势在必得。
这天下午,大军抵达了兴仁府济阴县,再向前走百里队伍就将进入济州,种师道抬头看了看天色,下令道:“队伍就地驻营!”
种师道有着极为丰富的行军经验,他不会让队伍疲劳,也不会轻易在夜间行军,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以稳健求胜,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出奇兵,派李延庆去河北剿匪,就是他派出的一支犀利奇兵,战略上的一个绝妙点睛之作。
三万大军很快便在扎下了大营,四周安插了二十万根长矛,又部署了数千名外围斥候,层层防御,将大营打造成铁桶一般。
大营内,种师道正和张叔夜以及宗泽商议进军之策,种师道虽然高调行军,制造声势,但他在用兵上却极为谨慎,更不会轻视梁山军,他知道自己只有三万人,远少于梁山军的十万大军。
种师道指着地图上的梁山泊道:“梁山水泊方圆八百里,里面大大小小的岛屿有数十个,所有有价值的岛屿都被梁山军控制了,我们之前两次进攻梁山军失败,损失战船上千条,根据我得到的情报,梁山军手中的船只大概有五百艘左右,其中一百余艘在黄河,剩下的都藏在梁山水泊中,除了几百艘战船外,他们还有八千士兵,分布在梁山泊的八个岛屿上,非常隐蔽,如果我们贸然进入梁山水泊,我们船队必然会全军覆灭,这一点不容质疑。”
张叔夜和宗泽对望一眼,张叔夜惊讶地问道:“战船数量和水军数量这些重要情报,老将军是如何得到的?”
种师道微微一笑,“是之前李延庆搞到的,我不仅知道他们有八千水兵,我还知道他们分布在哪八座岛上。”
种师道展开一份专门绘制的梁山水泊地图,他指着地图对两人道:“看见没有,这便是梁山水泊的详细地图,上面有二十几个可以驻军的岛屿,八个岛我都有注明,石褐岛、长子岛、双星道、草鞋岛,梁山军有八支水军营,就分布在这八座岛上,另外山上还有两千军队,整个梁山老巢大约有一万驻军。”
张叔夜精神一振,有如此详细的情报,何愁乱匪不灭,他急忙问道:“那大帅打算怎么进兵?”
种师道指着地图上距离湖口约十里处的一个位置道:“这里叫做大王村,距离湖口只有十里,距离官道只有两里,是五丈河距离官道最近之处,我打算把大营驻扎在这里,把巨野县夺下来,再以巨野县为后勤重地,和梁山军打几场硬战再说。”
就在这时,大帐有亲兵急声报告,“启禀大帅,河北有紧急战报送至!”
寒门枭士 第四百一十四章 计取历城
种师道心中燃起一线希望,连忙道:“速让报信士兵进来!”
片刻,从门外走进一名军士,单膝跪下呈上一卷战报,“河北最新战报,请大帅过目!”
种师道接过战报打开匆匆看了一遍,他顿时激动得一拍桌子,“好!”
张叔夜和宗泽都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可是河北捷报?”
种师道点点头,“河北梁山军已在高唐县以北全军覆灭,主将张岑死在乱军之中。”
张叔夜和宗泽都又惊又喜,这个消失来得太及时了,必然会大大振奋军中士气,种师道把战报给了二人,他又问报信士兵,“我们伤亡如何?”
“最后一战,我们只伤亡了十几名弟兄。”
种师道感到惊讶,“怎么会呢?”
士兵便将最后一战的情况详细报告了种师道,种师道越听越惊讶,竟然跟踪了六天六夜才下手歼敌,这份耐心和韧劲就算自己也未必办得到,他暗暗赞许,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李延庆确实有名将的底蕴。
张叔夜竖起大拇指赞道:“如此年轻就能坚韧不拔,耐心寻找战机,此人将来必然是我大宋抵御异族的栋梁,大帅有识人之明也!”
张叔夜一直不明白种师道为何如此看重李延庆,现在他终于明白了,率两千军进河北,最终歼灭了上万梁山军,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办到。
“大帅要立刻向天子报喜啊!”旁边宗泽笑道。
种师道点点头,他当即在李延庆的战报上加盖了自己的印章,又派几名士兵和李延庆派来的报信士兵一起,赶往汴京报信。
种师道顿时信心大增,他又派一名士兵赶去高唐县给李延庆送信,准许他南下齐州
李延庆要南下齐州却并不是那么容易,他首先要妥善解决乡兵的安置问题,乡兵当然不能解散,李延庆赶去大名府,将大名府招募的一万乡兵交给了梁中书,由梁中书负责将这一万乡兵在大名府和博州之间分配,大名府需要增加守军,博州也需要士兵守城。
至于相州的四千乡兵,李延庆留下了两千青壮,而其余两千人交给相州团练推官张长懿带回安阳县,之前枢密院的调兵令中说得很清楚,调相州及大名府乡兵参与剿匪,匪患肃清则遣返乡兵,调兵令中并没有明确只限于河北匪患,他当然理解为梁山匪患,那么跨黄河剿匪也并没有违抗命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