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宋军士兵同时起身放箭,密集的箭矢射向已冲到三十余步外的西夏士兵,一片片士兵栽倒。
两轮箭后,担任冲锋的五百西夏士兵只剩下两百余人,他们大吼一声,直接冲了上来,弓箭打击已经来不及,李延庆转身喝令,“长矛士兵上!”
王贵眼睛都红了,他大吼一声,率领一百多名宋军长矛手杀了上去。
这时,一名士兵疾奔而至,向李延庆禀报道:“水坝对岸没有敌军,刘将军愿领军前来助战!”
“不行!”
李延庆当即拒绝,“告诉刘将军,守住水坝才是关键,切勿中了敌军的调虎离山计。”
虽然眼前局面吃紧,但李延庆头脑却很清醒,一旦刘錡率军来援,水坝西岸就出现漏洞了,一旦西夏军夺回水坝,后果不堪设想。
士兵飞奔回了东岸,这时宋军的长矛手出击了。
一百二十名长矛手都是由情报营士兵临时装备,他们披挂上西夏士兵的重甲,手执铜矛,乍看和西夏士兵完全一样,但他们还是和西夏士兵做了区别,那就是左臂缠着白布,使士兵们一眼可以认出。
他们三十人排成一排,列为四排,拦截住了西夏士兵的冲击,双方轰然相撞,长矛疾刺,鲜血喷涌,数百在狭窄的坡地上激战在一起。
这时,又从树林中出现了一千西夏士兵,端着长矛,呐喊着冲杀而来,后面的五百宋军士兵一起放箭,乱箭射向奔跑中的敌军,不断有敌军扑倒在地。
王贵被七八名西夏士兵包围,他挥舞大刀连劈三人,但西夏士兵却看出他是首领,贪功心炽,都想砍下他人头请功,七八支长矛一起向他刺来,王贵左右格挡,已经渐渐不支。
这时,一名西夏士兵绕到王贵身后,举矛向王贵背心猛地刺去,眼看王贵要被长矛刺杀,忽然一刀寒光闪过,一把雪亮的匕首射穿了偷袭敌军的额头,西夏士兵惨叫一声,仰面倒地,矛尖距离王贵后背已不到一寸。
这是李延庆发现了王贵危在旦夕,及时出手相救,他见王贵危机未解,又连射五把飞刀,五名西夏士兵应声倒地,王贵骤然解脱,他大吼一声,挥刀连劈三人,冲出了包围圈。
李延庆用飞刀连毙三十余人,但杀来的敌军越来越多,李延庆见长矛手十分吃力,渐渐抵挡不住,便喝令道:“放下弓箭,迎战上去!”
五百弓弩士兵放下弓箭,纷纷拔刀举盾迎战上去,山坡上,两千余人混战在一起。
这时,对岸也爆发了激战,埋伏在东岸的数千西夏士兵见宋军没有上当,索性从树林中杀出,几轮弓箭射出,射杀数百人,但依旧挡不住汹涌杀来的西夏士兵,刘錡情急之下,率领六百余人迎战杀上,在水坝东岸也发生了激战。
“参军快看!”
一名士兵忽然指着水面大喊:“有船!”
李延庆也看见了,水面上出现了数十只皮筏,里面站满了黑压压的西夏士兵,这是准备直接冲击水坝的敌军了。
李延庆额头上开始出现了冷汗,这时,他忽然发现树林边出现了一名西夏大将,铜盔铁甲,手执一把战剑,在他身后排列密密麻麻的西夏士兵,准备要再次增兵冲击。
李延庆转身从身后的皮囊中抽出铜弓和一支铁箭,他半跪在一块大石背后,张弓搭箭,但那名主将异常狡猾,身影又消失进了树林,只见五百西夏士兵从树林中冲出,向沿着湖水边缘冲来,他们显然是想接应水面上的皮筏军队。
这时,马头闪了一下,李延庆看见了林中模糊的身影,他毫不犹豫拉开了弓弦,铁箭头触指即发,他凭着感觉射出了一箭,铁箭闪电般射向树林。





寒门枭士 第三百三十八章 险守水坝
树林中一声惨叫,战马在惊惶中冲出树林,但马身上已经没有了大将的身影。
‘当!当!当!’
树木内收兵的钟声骤然敲响,两千余名已经占据上风的西夏士兵如潮水般退下,苦苦抵抗的宋军士兵骤然松了口气。
但危机并没有解除,一旦西夏军确定新的主将,会很快再次进攻。
李延庆也毫不犹豫下令:“用火箭射!”
用火箭射箭是迫不得已才采用的防御之策,他们身后也是松树林,大火很可能会蔓延过来,但现在李延庆已经顾不上后果了,敌军的皮筏已经渐渐逼近水坝,若再不用非常手段,不仅他们会伤亡殆尽,水坝也保不住。
数十名士兵点燃了火箭,一起射向百步外的松林,秋天的松树林十分干燥,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松针,遇火便着,很快便起了十几名明火点,数十名西夏士兵冲出扑火,这时,又是数十支火箭射出,几支火箭射中大树,干燥的枝叶开始燃烧起来,又有松脂助燃,火势迅速蔓延,树林里烧得噼噼啪啪作响。
藏身在松林内的数千西夏士兵见火势迅猛,纷纷后撤,火势开始沿着地上厚厚的松针向南蔓延过来。
李延庆立刻兵分两路,两百五十人在坡地上迅速拓宽壕沟,阻截火势的蔓延。
九十余名重甲长矛手则蹲在水坝上,结成长矛阵,防止皮筏靠上水坝,其余两百余士兵则部署在岸边,这时,两百多部皮筏已经渐渐逼近了水坝。
这时,正在东面进攻的西夏军也得知主将阵亡的消息,加上对面山坡上燃起了大火,军心开始动摇,不得已,数千西夏士兵也随即暂时后撤,刘錡如法炮制,也在树林中点燃了大火,但他们比较有利的是,他们存身之地是一片乱石区,不用担心大火蔓延过来。
刘錡也随即调动数百士兵在岸边向皮筏放箭,从上游划来的皮筏有两百三十余艘,每艘皮筏坐二十名士兵,也就是近五千西夏士兵,他们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摧毁水坝,摧毁水坝用不着这么多士兵,他们还想从背后包抄,全歼死守水坝的宋军。
当前几艘皮筏刚刚进入百步距离,两岸宋军随即乱箭齐发,密集的箭雨射向皮筏子,西夏士兵早有准备,他们发一声喊,纷纷举盾防御,就俨如将皮筏搭了一座棚子,密集的箭雨竟然对他们没有任何效果。
王贵恨得大骂:“老子若会水的话,把你们一个个都阉了喂鱼!”
这句话顿时提醒了李延庆,他立刻找来几名水性极佳的士兵,对他们交代几句,几名士兵纷纷脱去衣服,嘴里咬着利刃,向水底潜去。
皮筏子是将整张羊皮剥下,充气后扎紧,数十只羊皮囊捆扎成一只皮筏子,可以行军携带,随时可以下水,非常简单便利,但它的弱点也很明显,很容易被尖锐的物体划破,虽然他们用盾牌抵挡住了宋军的箭雨,但他们却挡不住来自水底的偷袭。
只见水面上缓缓航行的皮筏猛地倾斜,伐子上的士兵顿时混乱起来,几名士兵翻身落水,皮筏随即散架,西夏士兵们纷纷落水,他们抱着皮囊求生,却再也躲不过岸上士兵的箭矢,皮囊被射穿,连同身披铠甲的士兵一起沉没了。
只片刻,五名水鬼便划破了二十几架皮筏子,数百名西夏士兵落水,这支西夏士兵是山地军,擅长山地作战,大多数不识水性,加上他们身披重甲,落水后只在水面上挣扎几下便沉入了湖底。
后面的大批皮筏见势不妙,纷纷调头回逃,但五名宋军水鬼杀得兴起,不断有皮筏沉没,引起两岸士兵一片欢呼。
这时,松林的火势越烧越猛烈,已经烧到了宋军所在的一面,士兵们们容身之地已不足两亩,李延庆无奈,只得带领士兵们退到水坝上,眼睁睁望着大火将整个山坡吞没,这时,西夏军队已完全撤退,经历一夜的战斗,宋军终于成功夺取并守住了虎啸峡水坝。
大火烧了足足五天五夜,是横山山脉百年来最猛烈的一场山火,烧毁了十几座山头的数万亩松林,浓烟遮天蔽日,直冲云霄,数百里外清晰可见。
但损失惨重的不仅是松林,还有奉命夺取水坝的一千三百余名宋军士兵,伤亡近五百人,李延庆率领的情报营三百士兵前后阵亡五十五人,伤六十余人,但西夏军也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伤亡,仅淹死在水中的士兵便达一千八百余人之多。
直到下午也再没有西夏军的消息,当天晚上,嗣武寨的两千士兵赶到水坝,加强防御,到了次日凌晨,五千宋军先锋在偏将孙传志的率领也赶到了水坝,使控制水坝的水军兵力达到八千人,牢牢控制住了水坝,直到这时,李延庆才彻底松了口气。
第三天下午,种师道率领的四万主力大军抵达了虎啸峡。
“属下不辱使命,特向大帅交令!”李延庆和刘錡前来参见主帅。
种师道望着浓烟蔽日,点点头问道:“若没有这场大火,你们守得住水坝吗?”
李延庆摇摇头,“属下守不住!”
刘錡也惭愧道:“没有参军及时点燃的这场大火,我们早已全军覆灭。”
“你们已经很不错了,一千多士兵不仅夺取了水坝,还抵御住上万敌军的反扑,这在宋夏百年的战争中还是第一次以悬殊比例取胜,当然是利用了火势,但战争就是利用一切手段,我记你们首功,赏银万两,阵亡士兵也以双倍抚恤!”
李延庆和刘錡大喜,一起躬身道:“谢大帅厚赏!”
这时,李延庆又道:“虽然西夏军丢失了水坝,但他们必不会甘心,一定会卷土重来,一旦他们夺回水坝,就会截断我们的退路,后果不堪设想,望大帅留下重兵把守水坝!”
种师道点点头,“我已经想到了这个可能,你说得很对,水坝的防御关系到我们退路,绝不能大意!”
种师道随即命令大将孙传志率八千军守水坝,他则率领数万大军转而走古原道,向数十里外的银川城浩浩荡荡杀去。
........
兴庆府,也就是今天的银川,这里是西夏国建都之地,八十年前,李元昊在此定都,建国号大夏,宋朝称之为西夏,此时是西夏第四代君王李乾顺在位,西夏国力因长期和宋朝断绝贸易而日渐衰弱,李乾顺主政后极力发展和宋朝贸易,优待大宋商人,使西夏国力又得以一点点恢复。
虽然宋军从去年开始备战,在半个月前,东西两路宋军在太尉童贯和主帅种师道的率领下开始大举攻夏,但兴庆城内却波澜不兴,尽管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但百年的宋夏之战历史告诉西夏,只要宋朝还是从前的宋朝,那么兴庆府就安然无恙,宋军的战斗力和西夏军在伯仲之间,他们还没有能力灭亡西夏。
这天中午,数十名骑兵护卫着一名五十岁左右的锦衣老者来到城北一家老店,老店名字叫做东临行,是兴庆城三大商行之一,专门从事对宋朝贸易。
老者名叫梁安仁,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西夏君王李乾顺的舅父,而李乾顺的母亲梁太后是一名汉人,二十年前,梁太后大权在握,因擅权专恣而被辽道宗派人鸩杀,梁太后的几个兄弟一并被辽人诛杀,十六岁的李乾顺得以真正掌权,唯独梁安仁因沉溺于酒色,对权力没有兴趣而逃脱大难,被李乾顺封为安乐公。
二十年来,梁安仁生活得有滋有味,宠爱的女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他同时重金投资宋夏贸易,赚取了大把银子,渐渐成为西夏第一富翁,李乾顺追思母亲,对梁安仁也格外宽容,去年加封他为梁王,并令他负责西夏军军粮采办,使他再添生财之道。
梁安仁翻身下马,快步走进商行大门,管事迎上来点头哈腰陪笑道:“启禀王爷,张九爷来了!”
梁安仁顿时大喜,“他们什么时候来的?”
“今天上午刚到,带来了王爷最想要的东西。”
梁安仁眉开眼笑,一阵风似地冲进内堂,大喊道:“张九,我的宝妍斋宝盒在哪里?”




寒门枭士 第三百三十九章 绝密情报
内堂上,一名正坐着喝茶的男子站起身,笑眯眯迎了出来,“王爷要的东西我敢不带来吗?就怕带的量不够。”
“带来多少?”梁安仁急问道。
“带来五百只宝盒!”
梁安仁心中迅速盘算一下,稍微少了一点,不过勉强可以分配。
西夏虽是党项人王朝,但朝内贵族极为倾慕宋朝的奢侈品,象号称天下第一胭脂的宝妍斋胭脂香水,在西夏上层社会也极为抢手,去年有商人贩运来百只宝妍斋宝盒,在西夏上层社会最后竟然卖到了三百两银子一盒。
梁安仁看到了商机,他便请著名的驼运托牙人张九替他买一千只宝妍斋宝盒来兴庆城,他只要卖两百两银子一盒,也是十倍的暴利。
虽然只拿到五百只宝盒,也可以卖掉十万两银子,扣掉本钱和运费,至少也能净赚八万八千两银子,这让梁安仁怎么能不心花怒放。
“快快上茶!”
梁安仁又请张九上座,张九笑道:“因为我替宝妍斋运过两次牛脂,所以和宝妍斋关系不错,他的宝盒格外畅销,我反复和李东主磨了良久,他才答应先给五百只宝盒,如果我们能满足他的条件,他答应明年再给王爷一千只宝盒。”
“什么条件?”梁安仁心急如焚问道。
“很简单,他要三万斤牛脂,按西夏的市场价买。”
梁安仁低头沉思不语,牛脂是军队的必须品,供士卒食用,他至少要供应给会军队二十万斤,去各个牧场多征三万斤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按西夏的市场价卖,他可赚不了钱。
张九又道:“如果王爷肯给牛脂,李东主答应再卖给王爷五千块香脂皂,也是按照汴京的价格。”
梁安仁眼睛一亮,这个可以,西夏人油脂旺盛,洗脸洗澡是个大麻烦,总是洗不干净,而宝妍斋的香脂皂他用过,洗得非常干爽,令他赞不绝口,汴京市价是一两银子两块香脂皂,到西夏可以卖十两银子一块,这又是一大笔钱到手。
想到这,梁安仁立刻欣然答应,“好!我去搞三万斤牛脂,就按照十文钱一斤卖给他。”
张九挠挠头又道:“还有一件麻烦事请王爷帮帮忙。”
“什么麻烦事?”
“现在宋夏两国在交兵,边境十分危险,我想请王爷给我指条明路,从哪里过境比较安全?”
梁安仁笑了起来,“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我正好在分派西夏各地军队的粮食,西夏在各处战略要地都布下了重兵,唯独在麟州一线没有军队,那边的军寨几乎都是空寨,你们从那条线出去可以安然无恙。”
张九大喜过望,起身行一礼,“多谢王爷指点明路。”
梁安仁起身道:“你这次两千两银子的运费我回头让账房结给你,你稍等半个月,我准备好牛脂你就上路,三万斤牛脂至少要用百头骆驼运输。”
“骆驼不成问题,只要王爷准备好牛脂,我们立刻上路。”
梁安仁吩咐账房和张九结帐,他转身便走了,可走出商行大门,梁安仁忽然觉得不对,自己怎么能把最绝密的军情告诉张九,这会出大事的。
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负手在门口走了几步,便急令手下道:“立刻将这个张九给我软禁起来,不准他和任何人接触。”
牛脂可以等战争结束后再发货也不迟,而且冬天也不容易腐坏,但无论如何,绝密军情绝不能让张九泄露出去。
......
张九没有想到梁安仁的反应如此之快,他还没有来得及和手下交代,梁安仁便将自己软禁了。
他的手下住在城外老南客脚店,他自己却被软禁在梁氏商行内,虽然梁安仁待不错,令几个美貌的侍女服侍他,各种珍馐美酒应有尽有,但他却失去了自由。
尤其他得到了西夏军的绝密情报,他必须要尽快把这个情报告诉童太尉,自从两年前张九被太尉童贯接见,封他为虞侯,张九便源源不断将辽国的各种情报报送给童贯。
而西夏的情报他了解不多,他这次借送货的机会来西夏,也就是想打听西夏的军情,幸运的是他很快便知道了西夏军的一个绝密情报,可不幸的是,他却被软禁了。
一连两天,张九心中焦躁不安,他想过各种借口想离开院子,均被大门口的士兵无情拒绝。
“九爷还是安心住下吧!战争结束后,王爷会加倍补偿,外面不安全,住在这里有我们保护,有美人伺候,岂不快哉!”
“我只是想给手下打个招呼,没有别的意思。”
“王爷已经和他们说好了,也给他们足够的生活费,他们在兴庆城过得很悠闲,九爷就不用担心了。”
张九无计可施,只能一天天闷闷不乐地熬着日子,这天下午,他独自一人坐在后院小池塘里钓鱼,几个监视他的美女也看得乏味,回屋歇息去了,只有一个女人坐在亭子里打盹。
这时,眼前‘扑通!’一声,一颗小石子落入水塘,溅起一朵水花,张九一回头,见身后围墙上,他的一个手下正向他拼命招手。
张九大喜,飞奔过去说:“速去告诉童太尉,麟州无西夏军驻防。”
“我们也被监视了,我是花重金买通看守,他才准我看你一眼,他就在我身后不远处。”
“那你去找乔爷,让他们转达情报!”
张九这几天就在琢磨怎么把信送出去,他的手下当然可靠,可如果手下也被监视怎么办?
他想到了乔氏兄弟,在西夏混得风声水起的宋商,童太尉给他说过,如果形势紧急,可以找乔氏兄弟帮忙。
“九爷,你怎么样?”
“我没事,冬天就自由了,你快去传递消息!”
手下跳下墙消失了,这时,亭子里的女人被惊动了,妖妖窕窕走来,嗲声嗲气问道:“九爷,你在和谁说话?”
“我在练习怎么给王爷道歉呢!”
张九心情大好,他上下打量这个妖艳的女人,目光变得炽热起来,拉住她笑道:“我们去屋里说说悄悄话去。”
女人娇媚地瞥了他一眼,眼含春情道:“九爷,这可是大白天,要不晚上奴家陪你吧!”
张九倒不是急色鬼,这个女人很可能看到了什么,如果不赶紧把她哄服帖了,恐怕自己会吃不了兜着走,张九不容分说,拉住她的手便将她硬拖进屋里去了。
“九爷好坏!奴家的手都痛了。”
“嘿嘿!让九爷好好心疼你。”
乔氏商行位于兴庆城西北,它的主人乔氏兄弟是做皮毛生意出名的宋朝大商人,在西夏上层有靠山,加上西夏君王李乾顺鼓励对大宋贸易,乔氏兄弟在西夏混得风声水起。
这天傍晚,乔氏兄弟中的老二乔仲安正在商行里吃饭,一名手下快步走来低声道:“二老爷,外面来了一人,说是张九的兄弟,有紧急之事找老爷。”
西夏的宋商没有不认识张九的,乔仲安也不例外,他也曾托张九替他运过几次货物。
他点了点头,“带他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张九手下匆匆被带上来,他躬身施一礼,“在下任虎,去年给乔二老爷带路过关,二老爷还记得吗?”
乔仲安笑了起来,“我当然记得,你们九爷呢?”
“九爷被梁王软禁了,我们也被严密监视,刚才我早对面花记酒楼吃饭,借口上茅厕溜出来,我必须赶紧回去。”
乔仲安吓了一跳,“是怎么回事?”
“我家老爷无疑中得到一个绝密军情,麟州没有西夏军部署,梁王怕走漏消息,便将九爷软禁了,烦请乔爷立刻将此消息送去宋军。”
乔仲安眼睛眯了起来,“你怎么会找到我?”
“是九爷吩咐的,应该是童太尉的暗示。”
情急之下,任虎也顾不得有些话该说不该说,直接点明了他们和童贯的关系。
乔仲安脸色有点不悦,半晌道:“我知道了,你去吧!”
任虎无奈,只得行一礼便匆匆走了。
乔仲安负手在房间里走了几圈,回头令道:“去把小魏给我找来!”




寒门枭士 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
银川城又叫藏底城,它位于横山大峡谷的东北出口处,居高临下,扼断了古原道东北出口,在它北面,是无定河和明堂川的交汇处,滚滚河水从北城外穿过,却从二十余里外的另一个出口流入了横山,而另一条小河葫芦水则穿城而过,流入峡谷中。
银川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宋夏两国为争夺银川城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银川城也几易其手,目前是被西夏军控制,它是西夏军抵御宋军北征的桥头堡。
自从宋军去年开始大规模战备后,西夏军也不示弱,开始对银川城进行大规模修葺,加高加固城墙,安装大型投石器。
银川城并非将峡谷口堵死,它实际是位于峡谷口一里外,这也是为了防止敌军从悬崖上居高临下攻击,虽然没有堵住谷口,但它依旧扼住了大军北上的必经之道,即使军队可以从两侧翻越低缓的山岭过去,但辎重大军却必须穿城而过。
西夏在银川城内部署了两万军队,使这座城池成为宋军北征的第一块绊脚石。
宋军在峡谷口修筑了大营,峡谷口宽达三里,地势平坦,宋军的大营便呈板式结构,用巨木和泥土夯实而成,虽然没有城墙那样宽达坚固,但也足以抵御偷袭者,加上有小河流入谷中,水源充足,后勤粮草保障有力,可以从容和西夏军对峙攻城。
唯一的破绽就是虎啸峡的大坝,一旦大坝垮塌,山谷内长达数十里的辎重队伍将会损失殆尽,同时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种师道也充分认识到大坝的重要性,不仅派重兵把守,同时在一里外又重新修筑一座大坝,即使西夏军夺走大坝,洪水也能被及时拦截住,不至于造成重大损失。
军营已经修筑了五天,基本上修葺完成,但宋军却始终按兵不动,没有发动对银川城的进攻,连试探性的进攻也没有。
1...133134135136137...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