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陛下,臣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李世民哈哈而笑,“那就什么也不要说,说领旨谢恩就好了。打下来,是你的封地,也是朕的疆土!”
“臣领旨谢恩!”
唐朝好地主 第1073章 放虎归山
李超已经谢恩离去,李世民独自坐在交椅上沉思。
“也许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李世民轻声叹声,皇后长孙氏从暖壶里倒出刚炖好的老鸡汤。
“陛下,趁热喝了,最近你天天宵衣旰食,面色都憔悴了许多。”
李世民拿起汤匙,舀了一勺。
“味道真不错,又香又浓。”
连喝了好几口,他才停了下来,“观音婢,你说朕做的对吗?”
长孙皇后本来并不想在这些大事上插嘴,以免影响到丈夫的判断。可见他充满迷茫,还是忍不住道,“臣妾请问陛下,既然陛下心中有犹豫,又为何要下这个旨意呢?”
李世民轻笑。
他把皇后拉到面前,牵起他的手抚摸着,皇后为后宫之首,可却常常亲自下厨为他做饭做菜炖汤,甚至还常常夜里亲自为他和皇子们织羊毛衫。又亲自教导公主们读书学问,这真是一个停不下来的皇后,这后宫说来也不少人,嫔妃等就有数十,更别说庞大的内侍宫女群了。
可这么大的皇宫内廷,皇后却能管理的井井有条。
“观音婢,确实没有人逼迫朕做这样的决定。我之所以下这旨意,实因内心里有直有一个这样的声音,我无法忽视。我仔细的审视了我和文远自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最初是在河北州城下。”
“朕还记得,当时朕喝了李超酿造的白酒,你也知道我酒力不好,结果一下子就醉了。醉后下令让李超入州城劝降,这几乎是送死之行。当时连士兵都不是的张三真去了,而且还成功的替我拿下了州城,可事后,他却并没有怪罪朕。”
“自那以后,朕就留意上他了。后来还去过灞上他家,接触越多,发现越看不透此人。”
想起那些点滴,李世民也不胜感叹。
更何况,李超后来对他的帮助越来越大,甚至是屡屡救他的命。陇西一战,他差点兵败身亡,关键时候,是李超不顾危险,带着一群民夫吓退了吐谷浑大军,挽救了他。
玄武门之变前,他已经山穷水尽,又是李超,助他逆转局势,一举夺得天下。
此后几次突厥来犯,李超都力挽狂澜。
更别说此后李超主导推行贞观新政,让刚统一天下没多久,还处处烂摊子的大唐,迅速的强大起来。
还有这次复辟之乱,也是有李超,才能这么快的平定叛乱,把叛乱的影响最快的消除掉。
“朕思来想去,李超的功劳,太大了。而朕给他的赏赐,太少了。这并不公平,他对朕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可朕却开始四处提防,这不对,朕太小气了。”
长孙皇后并没做评价,她只是轻抚着丈夫的手背。
“陛下是一国之君,你考虑的更长远。”
“是啊,朕以前也是这样想,觉得有备无患。但经历这次复辟之乱后,朕想法却又变了。真心才能换真心,如果朕一次次的亏待李超,那他还会一直保持对朕的忠心吗?人心都是肉长的,朕不能这样对他。”
“否则天下人都会小瞧朕,如果朕连一个李超都对不住,谁以后还肯为朕效忠卖命。”
“无忌总跟朕说,要防着李超,说李超有本事,有声望,还有人脉有财势。但朕仔细想过,李超确实有本事,也有钱财,但那又如何,李超也只是大唐的臣子。李超有许多姻亲,有许多人脉不错,可只要朕处事公平,李超有何理由反对朕,或者说当李超真要反朕的那一天,他的那些姻亲朋友,难道就会选择他而非朕?”
“秦琼、程咬金、崔干、郑善果、孙伏伽、马周等等这些人,朕相信他们不是那种人。朕没有哪里对不起李超,如果李超反朕,他以什么理由反?若师出无名,他只会被全天下的人唾弃而不是支持。”
长孙皇后道,“看来陛下对此事真的是考虑的很清楚。”
“是的,想了许久,也想了许多。朕是天子,是这四海之主,朕应当大气,应当胸襟宽广。朕不应当拿一块封地做文章,那样只会寒了忠臣将士们的心。让李超自己去把越国打下来吧,反正他有钱,用兵的开支都归他自己出。”
李世民说到这里笑了笑,“封地打下来了,朕其实也不用担心什么。那只是三百里封地而已,天高地远,十分荒僻,要经营起来,得需要很长的时间。就算李超能够很快把那里经营起来,朕也不用担心什么。”
“他的封国并不是独立的,等封地热闹了,朝廷到时会选派官吏过去管理,甚至调驻军队。”
“只要朕和李超,都做好份内之事,谨守君臣本份,那就会一直很好。”
皇后给李世民又盛了一碗汤。
“既然如此,那陛下还担忧什么呢?”
李世民摇了摇头。
“话虽如此,但是朕心里确实还有隐约有几分担忧。李超此人,本事太强了,这一放出去,就如同是风筝断了线,再无法操控了。朕也不敢说,事情就会完全朝着朕希望的方向发展。”
“不过罢了,朕不能因为这点担忧,就因此要把李超留在京中一辈子。那样做,是不对的,朕不能把一个功臣当成囚犯。”
“臣妾相信陛下的眼光,陛下一定不会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的。”
“但愿吧!”
消息如风一般的传出宫,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汉京。
皇帝授兵三千给越王李超,李超即将出京南下夺取自己的封地一事,引得无数人惊叹。
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正在公房处理政事,听到消息后,停下手里的事情,闭目沉思了许久。
皇帝放李超出京,还调兵三千给他做封国卫队,这岂不是放虎归山,还给他借了双翅膀?
“陛下会后悔的,一定会后悔的。”
“不,我一定要阻止陛下,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长孙无忌与李超没有什么旧怨,他只是为大唐着想,他始终认为,李超是个危险的人物。李超威望太高,本事太强,而且还太有钱,人脉又好。这样的人,一旦有风云动,立即就能趁势而起。
因此对这样的人,就是绝不能给他们半点机会,一定要死死的盯防着。可现在,皇帝居然要让他离京,还让他率兵去夺取自己的封地,这不是放虎归山是什么。r
唐朝好地主 第1074章 宝地
从宫里回到家,发现崔莺莺几个女人还没有回来。今天是大年初一,朝廷举行正旦大朝,不但常参官要入朝,就连平时不入朝的勋官,有爵的贵族,还有一些没有实职的阶官们,也一样都要入朝。
同时,有诰命的外命妇,也得穿上命服,入宫。她人一般是去拜见太后皇后,有时甚至皇帝也会亲自来接见一下这些诰命们。
大唐的诰命夫人等级分明,有内外诰命。皇宫里的后妃们,都是内诰命,也有各种品级。而贵族和官员们的母亲和妻子,朝廷一般也都会授予诰命。
正常的一般是生母和嫡妻封诰命,按丈夫品级来封。大唐命妇定制一品国夫人,三品以上郡夫人,四品为郡君,五品为县君。
崔莺莺在李超封为赵国公时,就被封为荣国夫人。如今李超封越王,她也被封为越王妃。李超的其它几个妻妾,之前已经有特封诰命。如今也一个个水涨船高,盖因她们的丈夫是亲王,而且她们的儿子也都小小年纪就授封了公侯爵位。因此母以子贵,借着儿子公侯爵位,也一个个得封郡夫人的诰命。
诰命夫人也有命服,有霞冠有凤帔,甚至还有一份俸禄。
遇上典礼,也会入宫参加。
之前李渊的国丧,合妇们也都入宫哭灵。
崔莺莺她们入宫,甚至把各自的儿女也一起带进宫去了。
偌大的家里,倒是显得有些安静。
老爹也还没回来,七娘也一样入宫去了。
李超一个人便干脆叫来管家管事们,吩咐他们准备收拾他的行装。
事情还没交待完,崔莺莺和杜十娘她们一群李家女人穿着鲜艳的凤冠霞帔回来,恰听到李超说收拾行李,不由的奇道,“大过年的,王爷怎么却吩咐收拾行李?”
李超笑道,“我还说让人去接你们呢,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大朝会后,陛下召我到御书房,陛下调三千兵给我,让我亲自南下去收取越国封地。”
十三娘不解,“三郎你之前不是还说今年就在京里主持科举改革吗,怎么现在又要出京?”
大厅里人多,李超也就没细说。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正好是轮到十三娘房里休息。
“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莺莺有些迫不急待的问。
“你之前不是说陛下要留你在京吗,怎么现在又放心让你出京?”
李超笑笑,他一边解着衣服,一边道,“其实事情也不能猜,你夫君我这次因种痘之事,赢得无数人称赞,也算是名望大增。陛下一家子也都接了痘,心里当然也对我很感激的。”
他觉得这个感激很重要,而且他最近借此事也是名声更上一层楼,达到了一个顶峰。皇帝封他为越王,大唐仅有的两个亲王之一,这确实让百姓们称赞皇帝优待功臣。
但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还是很清楚的。
一个空头王爵,连个封地都还在别国控制内。本来现在王爵就不是太值钱,可如果连块封地都还在别国,那就更显得没诚意了。
至于李世民为何现在肯放李超离开,除了感激和亏欠之情外,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皇帝认为李超不可能反。
以如今的大唐局势来说,平定了复辟之乱后,皇帝也算是因祸得福,朝中那些以前掣肘着皇帝的门阀世族被一扫而空,皇帝借机大清洗后,现在大唐内部由军功新贵们占据朝堂,而军功新贵又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
新兴的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主们,也都是支持新法的。
可以说,皇帝对天下的控制前所未有的增强,他的支持率也更高。
外部,大唐彻底的扫灭了突厥,如今大唐的周边,契丹、奚、室韦、、薛延陀、吐谷浑、苏毗、东女、南诏等都成了大唐的藩属,吐蕃、高句丽虽还与大唐为敌,可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
这样的局势,前所未有的好。
李世民也因此格外的自信。
他还那么年轻,大唐正蒸蒸日上,他为何要怕一个李超呢?就算把李超放出去,李超能做什么?
李世民会怕李超有钱吗?再有钱的家族,能有钱的过朝廷?李超人脉广,姻亲多,可有皇帝的姻亲多?
最关键的还在于大唐的制度,如今的制度,虽然造就了一大批新贵族,一大批的实封贵族。这些贵族们有领地,甚至如李超还将有封国。
但是,大唐的封地制度又不是汉晋的分封制度。
就算李超打下了越国,那又如何?
民政、司法、财税、军事等各种大权,都不在李超的手里。
李世民就算大方的给李超三千个兵,这点兵,对拥有八十万军队的大唐来说,又算的了什么。
把李超一直强摁在汉京,并没有什么需要,反而显得他李世民小气,甚至可能让李超心怀怨恨。
给李超三千兵马,让他自己去打下自己的封地,这自然算是对李超的恩赏。而李超真的打下了封地,这封地首先他是属于大唐的。
李超拿到封地,大唐也开疆拓土,反正怎么看皇帝都是赚的,既然如此,何乐不为呢。
皇帝想让天下人都相信他的那句话,有功必赏,有过则罚。
当然,他也希望李超能够一如继往的效忠他,支持他。
崔莺莺对于处于遥远岭南之南的那片越国封地,并不感什么兴趣。岭南啊,烟疬之地,离中原那么远,据说还是在丛林深山之中,简直就是蛮荒,那样的封地别说三百里,就是三行里她也不感兴趣。
“就不能派个其它将领带兵去打吗,我们家也可以出钱粮的,何必你亲自去一趟。”
李超笑着上床,然后对妻子招手,“**一刻值千金,别磨蹭了,快点上来吧。我还打算走之前,再播撒点种子呢。”
崔莺莺白了李超一眼,脸上飞起些红韵。
已经是五个孩子母亲的她,身材比刚嫁进来时要丰腴了不少,也更成熟妩媚。仅仅是个脱衣的动作,就让李超兴致昂扬了。
“夫人,咱们家那块封地,可是一块宝地呢,跟你一样美丽。”
“等一下,先吹灯。”
“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丽啊。”李超哈哈笑道,一把将妻子按到了身下。r
唐朝好地主 第1075章 好汉不提当年勇
大年初二,莲娘跟着丈夫魏叔玉一起回娘家拜年。??
莲娘新婚后这是第二次回家,去年婚后回了次门,然后到现在。出嫁的妹妹回家,家里自然是欢迎无比。
老爹和七娘也还没返回燕北封地,但过完年就差不多得回去,以后女儿留在汉京,他们在辽西封地,天高路远,见一面可就难多了。
家里不少客人前来。
魏征这个亲家公也来了,带着几个来他们还都是李门下的入门学生呢。秦琼也来看老哥哥铁枪,程咬金和牛进达、罗士信、单雄信都来了。连李绩都来了,他本来不太想来,但知道李要出京之后,还是来了。
另外李靖也来了。
李的几个兵法传人自然都来了,远在南诏的程处默、在安南的崔琰,以及年后要回河套的苏定方。
到了李家,大家倒是很自然随意,并不拘束客套。
程咬金跟牛进达天生一对,两人有段时间没见面了,年后牛进达也要再返回西域,而程咬金要去洛阳,因此两哥俩拿出一副象棋开始厮杀。
秦琼、罗士信、单雄信、李绩、李靖几个坐在一起喝茶。
个子很矮小的罗士信拍了拍自己的肚皮,笑道,“唉,我最近居然长起了一点肚腩。”
秦琼则掐着自己的大腿道,“我两腿根也长肉了。”
罗士信笑道,“想当年,在齐州,我本来只是个给地主家放牛的娃。因为力气大,有次把两头正眼红打架的牛给拉开,被张大帅看上,让我做了他帐下的一个白直,为他牵马。”
回快起往事,秦琼也很感叹。
“那是大业九年,那一年你才十四岁呢。”
“是虚岁十四,其实我才十三岁,还差几月满十三呢。”罗士信笑着道,那一年长白山贼王薄、左才相、孟让攻打齐郡,齐郡通守张须陀奉命率军征讨。罗士信也想立功,如秦琼一样成为一名军官校尉。“那个时候,我最羡慕的就是你了,你那时在张大帅帐下也非常年轻,却是前途无亮。”
那个时候,秦琼已经是一名校尉了,他本是荣国公来护儿麾下,后来因母亡回家守丧。再后来张须陀征召很有名声的秦琼随他讨贼,秦琼就到了张须陀麾下。
“我记得,当时张大帅说你连穿盔甲都没力气,怎么能打仗呢。于是你立即给自己披了两副甲,带了两壶箭,飞身上马,于是大帅许你出战。”
罗士信摇头。
“不,当时大帅本来不肯的,是你为为我出面求请,让大帅给我一个机会。若不是叔宝你帮我说话,大帅哪会让一个马童上阵杀敌。”
“一转眼,已经十五年了。”秦琼感叹。
“是啊,转眼十五年了。”
此时的罗士信其实还很年轻,虽然看起来有点沧桑,但他今年不过二十七岁而已。秦琼比他年长些,也不过三十多岁,四十不到。
隋末乱世,他们打了十几年乱仗,但也算是有个很好的结果了。
如今他罗士信是拥有二百里封地的郯国公,而秦琼更是娶了长公主,封了郡王。
“我还记得,那年我们随张帅出征卢明月。”罗士信道。
“我也记得,当时我们才不到万人官军,可卢明月却号称四十万众。我们与他们在祝阿对峙十余日,粮尽。那时十分危险,张帅想出一个计谋,假装退兵,待其来追,然后事先安排一支奇兵埋伏起来,待敌追击后,袭其大营。大帅问所有将校,无人敢应,唯有我们兄弟俩请战。”
“是啊,那时我们各率千人埋伏在芦苇丛中,我们待卢明月追击大帅,率兵突袭贼军大营。营门紧闭,一时不得开,叔宝你口衔钢刀,手脚并用,攀上营门,斩杀守兵,夺下了营门。”
“那次若不是有你在后面放箭掩护,我肯定没命了。”
一桩桩往事,不断浮现忆起。
跟随张须陀,那是他们最峥嵘的一段往昔岁月。他们一次又一次,与叛军交战,几千破几万,万余破几十万,可一次次的胜利,流贼却越杀越多。
最终他们在大海寺兵败,张须陀为了救部下,三次突围三次又杀回重围之中,最后秦琼和罗士信他们都突围了,张须陀却力战而死。
“如今天下终于太平了。”秦琼感叹。
“经复辟之乱后,大唐的江山稳固了。”罗士信也感叹着。
单雄信和李绩一人端着一杯茶,听秦琼罗士信哥俩说到大海寺之战,都有点小尴尬。当年他们二人正是在瓦岗寨,那个时候本来单雄信是二当家,李绩是三当家,李密还不是当家。可在李密的谋划下,他们却在大海寺诱张须陀入围,最终杀了天下闻名的大业第一猛将张须陀。
那一战,他们跟秦琼罗士信可是对头。
李靖小口啜饮着奶茶,心里想着那个时候自己在哪?
张须陀战死是在大业十二年了,大隋风雨飘摇的时候。他听到张须陀战死消息时,是在代北的马邑,那时他是马邑郡丞,在太原留守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的麾下,带兵与突厥作战。
不过那个时候,反隋的叛乱已经风起云涌,河北窦建德,河南的翟让、李密,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的三支反军最为有名,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着大隋的统治。
李渊也在暗中招兵买马,而他却还一心忠于大隋。
李端着一杯茶过来,笑着在桌边坐下。
“听你们谈的很尽兴,谈什么呢?”
秦琼笑了笑,“说起前朝末年时的那些事情呢。”
罗士信对李道,“那个时候,我跟叔宝还跟着张大帅四征征讨流贼乱匪。”
李绩道,“我那个时候正做着流贼乱匪呢,和雄信一起,纵横河南。”
那边的程咬金跟牛进达下棋,已经左右难支,一把弄乱了棋盘,扭头过来,“那会啊,我还是个地主呢,跟乡领们凑钱,然后组织乡中子弟弄了一支乡兵。”
牛进达笑骂了程咬金几句无赖,“我那会可是根正苗红的官宦子弟,也在征讨流贼。”
程咬金和牛进达几乎也就是在这不久后加入了瓦岗,那个时候李密终于和翟让内讧,他杀了翟让成了瓦岗军的大当家。李密的名声在隋末很响亮,他借着杀张须陀的声势,迅打下了几个大粮仓,开仓放粮征兵,引得无数人前往相投。
程咬金、牛进达,包括秦琼、罗士信等,都先后加入了瓦岗。
苏定方坐在一边轻笑,他那个时候跟随父亲组织乡兵,四处征讨河北的流贼叛军,十几岁开始征讨,后父亲战死,他继续率乡人征讨,直到大隋的皇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弑杀后,感觉无望的他才投了窦建德。
“文远,那个时候你在干什么?”
李绩问李。
李愣了一下。
隋大业末年他在干什么,那已经是十年前了。十年前,十年前他在干什么?嗯,十年前他正在紧张的复习,准备参加高考呢!8
唐朝好地主 第1076章 播种
“十年前我随师父正云游天下,大江南北都去过。”李超大话张嘴就来,反正这一套他已经跟无数人说过了,现在他自己都已经信了。“比如我的封国,我就曾去过。”
“你那里都去过?”罗士信惊叹。李超的封地,在许多人眼里,那都算是在天边了。
“嗯,那地方其它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糟糕,那是个好地方。不过那里的气候确实比较特别,分为雨季和旱季。那里多山和丛林,天气热的时候跟个火炉一样,中午太阳下的石头,能够直接煎鸡蛋煎肉,但天气冷的时候,也很凉爽,不会有雪。”
“一般来说四到九月,是雨季,这个时候天气热雨水多,雨季的时候,会相当的难行。不过雨季的时候,河流水满,那个时候坐船会非常方便,大河水满小河也水满,可以说,乘着船能够到达绝大多数的地方。”
罗士信摇头,“那地方也太偏僻荒芜了,深山老林,还一年大半年时间都下雨,这哪里能呆的下去。”
李超却只是笑笑。
他的领地其实还是不错的,虽然那里算是地势较高的山区,但可是处于红河、黑水河、马江三河并流的区域,那边的铜、铁、金、锡、铅、煤、盐等矿藏很丰富,且有丰富的木材资源,水力资源同样丰富,不是雨季的时候都能通航运,更别说在雨季的时候,大河能够通往各个支流,使得整个封地都能便利的利用航运。
柚木可是极上等的造船木材,而花梨也一样是名贵的家具木料。沿河的地带,种植水稻也是十方不错的。
“都说中原人不习岭南水土,去了往往会水土不服而死。”程咬金道。
“中原与岭南确实水土不同,天气气候等都不同。但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首先,去的时候避开时暑季就好,再者,就是多备一些药品。去了不要喝生水,注意防疫病,等在那边生活段时间就好了。”
猜你喜欢